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第1讲神奇的货币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学案.doc
![[高三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0b839a0f61fb7360b4c65d1.png)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复习内容展示考点一货币的本质和职能1.商品的基本属性(1)含义:商品是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和。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本质:货币的本质就是。
3.货币的基本职能1.纸币2.纸币发行规律(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的现象。
通货紧缩是指的现象。
考点三信用工具和外汇1.结算与信用工具(1)结算方式:和。
(2)结算工具:信用卡和支票(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
注意:外汇不等于外币。
外汇包括外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等,并不是所有的外国货币都能成为外汇。
(2)汇率①含义:又称汇价,是。
②变化: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即对内保持,对外保持,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习题巩固1.2012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招商银行成立25周年暨上市10周年熊猫加字金银纪念币一套。
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纪念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②该纪念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③中国人民银行有权统一发行货币④该纪念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2.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每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
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________亿元。
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________元,这会引起________。
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1课
神奇的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
考 点 梳 理 (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 条件 用于交换 有形商品 无形商品 无形商品主要是服务性 产品或劳务,如技术、 家政、维修等
(2)商品的分类:
补充:(用于交换指交换前、交换中,不指交换后) (注意:赠送、捐赠都不是交换)
2、货币
商品交换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产生:货币是___________ (先有商品后有货币)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 媒介的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商品 中分离出来______ 固定 地充当 (2)含义:从______ 一般等价物 的______ ____________ 商品 。 (注意:货币本身也是商品) 一般等价物 。 (3)本质: ____________ (4)货币的发展历程:金属货币——铸币——纸币—— 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牡丹银行卡
太平洋信用卡
1、信用工具
现金结算
(1)结算方式
转账结算
信用卡
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表现 原因 危害
通货膨胀 物价持续上涨,纸币贬值, 购买力下降
经济过热,供不应求,纸币发 行过多,生产发展相对不足
通货紧缩 物价持续低迷,纸币升值, 购买力提高
经济萎缩,供过于求,产业 结构不合理,生产相对过剩
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经 济生活秩序混乱
投资减少,经济停滞,企 业生存困难,失业率提高
[2014· 江苏卷7] 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 所需要的货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下列选 项中,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因素有( ) • ①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 • ②信用卡的广泛使用 • ③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 • ④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8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导学案《经济生活》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使用说明】1.以学案为线索复习知识、提升能力。
遇到的疑难问题填写在【我的疑问】栏。
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
3.学案要求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预习案】一、考点点击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 结算与信用工具 外汇与汇率二、构建知识体系三、易错点剖析1、凝结了人类劳动的产品一定是商品。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有价值。
3、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4、当购买商品支付货币时,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的职能。
5、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6、物价上涨就会引发通货膨胀。
7、常用的信用工具就是指信用卡。
8、外汇就是外国的纸币。
9、外汇汇率升高时,本币升值。
【探究案】探究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工业大省正在兴起一股“机器人换人”的浪潮。
该省某地区截至2013年7月已有15个“机器人换人”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企业生产用工平均减少25%,人均产出提升30%,产品合格率提升2.8个百分点。
同年1-7月,该地区相应的技改投资达104.42亿元,同比增加60.7%,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8.6%。
作为工业大国,201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15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面对诱人的前景,我国近年来已建成30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
“机器人换人”后,有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机器人创造的,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反驳这种观点。
探究二:智慧连线。
探究三:完成下列表格。
【训练案】1.2016年某县的橙子大获丰收,但成熟时间较往年推迟,错过了在春节前上市的最佳时机,造成滞销。
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橙子滞销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一跃”。
经济学之所以把上述过程称为“惊险一跃”,是因为A.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B.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C.商品使用价值很容易被损耗D. 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2.(2014•新课标卷Ⅱ12)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学案.doc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045523d7e21af45b307a85d.png)
【考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深度分析】※判断商品的方法①定义法: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两者缺一不可。
②属性法: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
③领域法:虽为劳动产品,但离开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
※物品在以下四种情况下不是商品:①本身不是劳动产品。
如自然状态的阳光、雨水和空气。
②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
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
③没有使用价值,或失去了相应的使用价值。
如变质的食品、假冒伪劣产品等。
④已经退出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
如学生正在使用的学习用品、礼品等2、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第一、区别第二、联系①统一: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是说商品只有具备了使用价值(有用),才有人购买。
使用价值能为实现价值创造必要条件。
②对立:对于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任一方而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同时兼得。
——消费者(买方)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卖方)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③一般情况下,通常商品表示使用价值,货币表示价值。
在“商品——货币——商品”这个过程中,从“商品——货币”的阶段说明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必须要重视商品使用价值即质量。
(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一跃”)【深度分析】①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
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
②日常生活中,优质优价、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等说明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优质优价(优质产品的价格通常比较高)的商品,其价格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商品质量(使用价值)好,而是其包含的价值量大,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较多。
【体会高考】()1、(2011•江苏)某公司向计算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占据了国内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
2018高考一轮政治()文档1第1单元课时1神奇的货币教师用书含答案

课时1神奇的货币[考纲传真]1。
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考点1|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命题揭秘导航本考点不属于常考点,复习时重点关注货币职能的区分、判断。
全国卷5年0考第1步——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用于①交换的劳动产品是商品.②使用价值和③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提醒辨别商品的方法(1)定义法: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2)属性法: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注意: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3)领域法:必须在流通领域。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产生货币是④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⑤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质货币的本质是⑥一般等价物,因此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态度正确的金钱观,取之有道、⑦用之有益、用之有度提醒货币与商品并非同时产生:货币的产生比商品产生晚。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货币的职能(1)基本职能:⑧价值尺度和⑨流通手段.(2)其他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第2步——[重难突破]1.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2.正确区分货币的职能职能作用关键词语基本职能价值尺度表现商品的价值“标价”“价格"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购买"“买卖”“现场交易”其他职能贮藏手段贮藏财富“保存”“退出流通领域”支付手段清偿或支付债务、赋税、利息、工资等“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点拨](1)货币的本质决定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体现货币的本质.(2)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区分:流通手段一般是现金交易,特点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特点是取得商品和给付价值在时间、空间上出现分离。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教案.docx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知识点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商品是 _____________ 的 _____________ ,具有 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两种基本属性。
【对应练习1】据《经济日报》报道,全国优秀少儿期刊《小学生拼音报》向500 所贫困小学免费赠报进行文化扶贫。
这里用于文化扶贫的《小学生拼音报》()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B.不是商品,因为它的使用价值没有得到社会承认C.是商品,因为它是供别人消费的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用于交换的【对应练习2】我们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商品的_______,销售者是为了获得商品的_________。
A. 使用价值价值B.价值使用价值C.价格使用价值D.使用价值价格【知识点2】货币的产生、含义及本质*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产物。
*货币是从 ______中分离出来 _______充当 ____________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 _____________ 。
【对应练习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②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③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是一个永恒的概念④先有商品,然后才有货币⑤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A .①③⑤B .①②③C.②④⑤D.①②⑤【对应练习4】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比如羊、贝壳、布匹等。
与货币相比()A.一般等价物是商品,而货币不是B.一般等价物往往是不固定的,而货币是固定的C.一般等价物不是大家乐于接受的商品,而货币则是D.一般等价物不能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而货币则能【知识点 3】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具有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等职能。
其中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第1课 神奇的货币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第1课神奇的货币新人教版必修1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1)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第二,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注意:馈赠的礼品、救灾物资、退出流通领域的物品不是商品。
(2)属性: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注:①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
②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④商品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
⑤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理论联系实际: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
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1)货币含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又称购买手段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后,原来的商品交换(商品——商品)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
注意:流通手段≠商品流通,前者强调货币的职能和作用,后者强调商品流通的方式。
(4)货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成反比。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讲解课件-经济生活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精品

考点一 货币的本质
[核心考点通关] 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 交换 的 劳动 产品。 (2)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 和 价值 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产生:货币是 商品交换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 一般等价物 的商品。 (3)本质: 一般等价物 。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和 流通手段 。 (2)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 、 支付手段 和 世界货币 。 (3)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答案
通货膨胀发生的实质是社会总需 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数字货币的 发行不能扩大货币职能,也不能 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①错误; 央行不能控制与调节货币购买 力,③错误;数字货币的发行有 利于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 和透明度,促进支付体系的完善, 提高支付结算效率,②④正确, 选 D。
解析
答案
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纪念 币作为法定货币可以充当商品交 换的媒介,故入选。③选项观点正 确且符合题意,国家有权规定纪念 币的发行量,故入选。①选项观点 与题意不符,纪念币的本质并不是 一般等价物,故排除。④选项观点
收藏者的购买欲望决定
错误,其收藏价值由价值决定,受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4 万亿元。假如货 步,计算去年货币流通速度:货
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为 30 万 币流通速度=商品的价格总额÷
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20万亿
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神奇的货币一、教学目标
二、主干知识梳理(写到背面)
三、问题探究
问题一:如何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
1.老北京卖布头的商贩曾通过顺口溜唱道:“经铺又经盖,经洗又经晒,经拉又经拽,经蹬又经踹,您说皮实不?(皮实是老北京方言,指耐用、经得起折腾的意思)”商贩高声颂唱该顺口溜的主要目的是()
A.比较顺利地实现商品的价值
B.充分展示商品的使用价
值
C.通过勤奋努力获得竞争优势
D.说明该商品的不可替代
性
归纳总结:
问题二:对货币的基本职能的区分
2.2015年五一假期前,王某所在的企业给他发了2万工资,一家人决定趁五一假期去云南旅游,选择了标价为每人4000元的大理、丽江三日游,
王某在地摊上花了60元买了几件富有云南民族特色的小饰品。
材料中涉及的货币的职能依次是()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D.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
归纳总结:
问题三: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理解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
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共同点是( )
A.都是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B.都是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C.都表现为物价的上下变动
D.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归纳总结:
问题四:流通中的货币量不会计算
4.某国某一时期,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5万亿元,这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为2次。
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量需增加10%。
而这一时期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量为9.9万亿元。
这时的通货膨胀率为________。
原来标价为25元的B商品,现在价格是________。
( )
A.32% 33元B.20% 30元C.24% 31元D.11% 2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