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进入人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人是怎样消化食物的

人是怎样消化食物的人是怎样消化食物的人体消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机构,从嘴巴到肛门,包括了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通过这些器官的协作,人类能够将食物摄入,消化,吸收,以达到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目的。
下面将重点讲解人类的消化过程。
一、口腔阶段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点,牙齿和舌头是口腔的两个重要器官。
当食物进入口腔时,牙齿将食物咀嚼成小块,同时唾液腺分泌唾液,混入口中,起到润滑食物的作用。
唾液中含有酶类物质,如淀粉酶和口腔腺苷酸酶等,能够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和部分蛋白质。
舌头能够帮助人类感知食物的味道和口感,使人对食物有所选择,对消化过程也有一定帮助。
二、食道阶段食物咀嚼后进入食道,这是一条长度为25-30厘米,能够扩张和收缩的管道。
食道的内部有光滑的肌肉组织,能够将食物顺利推进到胃部。
食道的主要作用是将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部,这个过程是自发的,不需要人体意识控制。
三、胃阶段胃是消化系统的一个重要部位,位于腹腔内,肚脐下方,重约200 克,大小如一个拳头。
胃的粘膜有很多皱褶和突起,能够增加表面积,从而方便消化液涂抹。
胃分成三个区域:贲门区、体部区和幽门区。
食物经过贲门进入胃的体部区,接下来利用蠕动的肌肉将食物转移到幽门区,然后再进入小肠。
胃部有很强的机械和化学消化功能,能够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多肽、肽和氨基酸并吸收,胃吸收这些氨基酸后,能够将它们转运到肝脏中合成蛋白质和其他重要的生化物质。
除此之外,胃还分泌胃液,其中含有盐酸、胃蛋白酶、胆碱酯酶等酶类物质,能够起到分解食物、杀死入侵细菌的作用。
四、小肠阶段小肠是消化系统的最长的器官,长约6米左右,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个部分。
小肠里有很多小植物状的绒毛,这些绒毛会扩大小肠表面积以增强小肠的吸收功能。
同时,小肠也分泌肠液,肠液主要包括水、盐、杏仁酸等,这些成分能够起到保护肠道、分解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调节血液pH的作用。
小肠的最终目标是将食物分解为足够小的分子,以便能够被全身细胞所访问。
四年级上册科学《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身体对食物消化吸收的重要性,理解消化系统各个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食物在身体中的旅程,让他们知道食物从口腔开始,经过食道到达胃,再到小肠和大肠的过程。
培养孩子们健康饮食的意识,让他们了解不同食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学会选择健康的食物。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探索未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1. 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课时目标:让学生明白食物是如何进入身体,并通过消化系统被转化成能量和营养物质的。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踏上一段神奇的旅程——食物在我们身体里的旅行。
你们知道我们吃下的食物去了哪里吗?它们是怎么变成我们身体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的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奥秘的面纱吧!首先我们来想象一下,当你吃下一颗苹果或者一碗米饭时,这些食物并不是直接变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哦。
它们需要先经过一个特别的加工过程,这个过程叫做消化。
那么消化是什么呢?简单来说消化就是我们身体将食物转化成能被身体吸收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的过程。
而这个加工厂的源头在哪里呢?在我们的嘴巴里,当我们咀嚼食物时,牙齿会帮助我们把食物嚼碎,唾液也会开始帮助分解食物。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消化的开始,接下来食物会进入我们的食道,像滑滑梯一样被送到我们的胃里面。
在胃里胃酸会帮助进一步分解食物,然后食物会被分解成更小的颗粒,这些颗粒通过小肠和大肠的进一步吸收和加工,最终变成我们身体需要的能量和营养。
你们知道吗?消化这个过程其实就像一个奇妙的旅程!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大工厂,每个部位都有它特殊的工作。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旅程的每一步。
2. 理解人体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及作用开场过渡:同学们,我们知道食物进入身体后会经历一段奇妙的旅行,那么这次旅行中都有哪些重要的站点呢?这些站点都扮演着什么角色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人体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和作用。
2020新教科版四上科学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的,哪些需要改进?研讨二:什么样的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容易被运输?这与口腔的工作有怎样的关系?【点拨】湿润软化的细碎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容易被运输。
口腔内有牙齿和舌头,还有能分泌唾液的唾液腺。
它的作用是把食物磨碎、软化,有利于吞咽。
唾液可以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研讨三: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要经过哪些器官?它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点拨】食物在口腔内经过牙齿的咀嚼及舌头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构成食团,然后借助吞咽活动,将食团经食道送入胃。
在胃里通过胃壁的蠕动以及胃液的化学消化,使食团成为粥样的食糜。
食糜进入小肠后,在小肠内完成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剩余的残渣进入大肠,其中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被吸收,剩余的残渣逐渐化成粪便,最后经过肛门排出体外。
答交流、讨论、回答交流、讨论、回答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学生们能够用简要的语言描绘食物的旅行路线;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以及作用。
4.拓展提高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播放视频《保护肠胃应该吃些什么》(1)饮食注意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2)吃饭宜细嚼慢咽,忌狼吞虎咽,饭后适当走一走。
(3)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
猜测交流讨论观看视频认识消化器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消化器官,养成有利于(4)不暴饮暴食。
(5)蔬菜、水果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食物。
(6)每天足量饮水,吸收营养、排出废物都需要水的帮助。
(7)粗粮、蔬菜、豆类食物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排除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和废物。
(8)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9)多吃清淡少盐的膳食,少吃油腻、油炸的食物。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健康的生活习惯。
通过讨论、分析具体的饮食行为习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把正确认识落在实处。
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食物的消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食物的消化》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掌握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消化酶的作用原理。
一、导入请同砚们回想一下上节课进修的内容,我们知道食物是人体的能量来源,但是食物进入人体后会经过怎样的过程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修食物的消化过程。
二、观点诠释1. 食物消化:食物在人体内经过机械和化学作用,被分解成小分子,使其易于被吸收利用的过程。
2. 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分别卖力不同阶段的消化工作。
3. 消化酶: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生物催化剂,能够帮助食物分解成小分子。
三、进修重点1. 食物在口腔、胃、小肠中的消化过程;2. 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3. 消化酶的种类和作用原理。
四、进修内容1. 口腔消化:食物在口腔中被咀嚼,同时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分解淀粉为葡萄糖。
2. 胃部消化:食物进入胃部后,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开始分解蛋白质,胃液的酸性环境有助于杀死细菌。
3. 小肠消化:食物经过胃部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胰液中的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继续分解食物,使其变成小分子,方便被吸收。
4. 大肠吸收:在大肠中,水分、矿物质和维生素被吸收,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五、进修任务1. 理解并掌握食物在口腔、胃、小肠中的消化过程;2. 了解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3. 了解消化酶的种类和作用原理。
六、进修方法1.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食物在消化器官中的消化过程。
2. 实验操作:进行模拟消化实验,观察消化酶对不同食物的作用。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分享对消化酶的理解。
七、进修评判1. 小测验:对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测试。
2. 实验报告:撰写模拟消化实验的实验报告,总结消化酶的作用原理。
3. 口头答辩:就消化酶的种类和作用原理进行口头答辩。
八、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掌握了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消化酶的作用原理。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教案

2.8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2.认识到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3.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完成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画的食物消化过程图今昔功能补充完善。
4.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食物在食管和胃里的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认识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与能量,健康生活可以保护消化器官。
教学准备:1.为学生准备:模拟胃的蠕动实验用的塑料口袋、水、切成小块并煮熟的蔬菜和馒头,透明塑料管、馒头、学生活动手册。
2.教师准备:人体消化器官图、教学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知道食物在口腔里经过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下,将食物由大块到小块,变小变软,食物在口腔中进行了初步的消化,就会进入人体内部的其他消化器官。
食物进入人体后又会经过哪些消化器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
板书课题:2.8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二、聚焦情景介绍:有时我们肚子饿、被食物噎到、胃痛、肚子痛的,根据你的感受,说一说食物进入身体后可能会经历哪些器官,按照什么样的路线行进。
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食物在口腔里进行了初步消化后将进入胃里进一步消化。
讲解: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三、探索出示:人体结构轮廓图,组织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在图中填写消化器官位置。
出示人体消化器官位置图,请同学对比自己标注的位置。
我们通过画图的方式知道了食物在身体的行进路线,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食物在食道和胃中是如何进行消化的。
实验一:模拟食道的工作实验材料:塑料管、馒头块实验过程:1.准备一小块馒头放入食道(塑料管)2.用手挤压馒头上面的塑料管,模拟食道的蠕动。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什么样的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容易被运输?这与口腔的工 作有怎样的关系?
现实中食道是没有手指来挤压的,食物是怎样下到胃里的 呢?
探索 4.模拟胃的工作
通过胃的进一步磨碎和分解,食物又会有什么变化?
胃液
研讨
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要经过哪些消统图, 在下发的记录纸上 再次画出食物旅行 图。试着说说食物 旅行的路线,依次 会经过哪些器官? 最后贴在活动手册 上。
探索 3.模拟食道工作的实验
什么样的食物容易进入食道?
方法:把一小块湿馒头装入 塑料管以正好卡住为宜,让 馒头向另一端移动。再选用 大一点的干馒头再次操作。
教科版新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食物从口腔进入人体后,会经历怎样的“旅行”,发生 什么样的变化?
探索 1.画一画:食物旅行图
你认为食物在 人体内会经过 哪些器官?
科学家绘制的人体消化系统图
对比一下,我们对人体消化器官的想法哪些是合理 的,哪些需要改进?
探索 2.修正食物旅行图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四年级上册呼吸与消化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的,哪些需要改进?研讨二:什么样的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容易被运输?这与口腔的工作有怎样的关系?【点拨】湿润软化的细碎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容易被运输。
口腔内有牙齿和舌头,还有能分泌唾液的唾液腺。
它的作用是把食物磨碎、软化,有利于吞咽。
唾液可以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研讨三: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要经过哪些器官?它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点拨】食物在口腔内经过牙齿的咀嚼及舌头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构成食团,然后借助吞咽活动,将食团经食道送入胃。
在胃里通过胃壁的蠕动以及胃液的化学消化,使食团成为粥样的食糜。
食糜进入小肠后,在小肠内完成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剩余的残渣进入大肠,其中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被吸收,剩余的残渣逐渐化成粪便,最后经过肛门排出体外。
答交流、讨论、回答交流、讨论、回答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学生们能够用简要的语言描绘食物的旅行路线;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以及作用。
4.拓展提高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播放视频《保护肠胃应该吃些什么》(1)饮食注意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2)吃饭宜细嚼慢咽,忌狼吞虎咽,饭后适当走一走。
(3)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
猜测交流讨论观看视频认识消化器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消化器官,养成有利于(4)不暴饮暴食。
(5)蔬菜、水果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食物。
(6)每天足量饮水,吸收营养、排出废物都需要水的帮助。
(7)粗粮、蔬菜、豆类食物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排除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和废物。
(8)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9)多吃清淡少盐的膳食,少吃油腻、油炸的食物。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健康的生活习惯。
通过讨论、分析具体的饮食行为习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把正确认识落在实处。
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2020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的,哪些需要改进?研讨二:什么样的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容易被运输?这与口腔的工作有怎样的关系?【点拨】湿润软化的细碎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容易被运输。
口腔内有牙齿和舌头,还有能分泌唾液的唾液腺。
它的作用是把食物磨碎、软化,有利于吞咽。
唾液可以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研讨三: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要经过哪些器官?它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点拨】食物在口腔内经过牙齿的咀嚼及舌头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构成食团,然后借助吞咽活动,将食团经食道送入胃。
在胃里通过胃壁的蠕动以及胃液的化学消化,使食团成为粥样的食糜。
食糜进入小肠后,在小肠内完成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剩余的残渣进入大肠,其中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被吸收,剩余的残渣逐渐化成粪便,最后经过肛门排出体外。
答交流、讨论、回答交流、讨论、回答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学生们能够用简要的语言描绘食物的旅行路线;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以及作用。
4.拓展提高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播放视频《保护肠胃应该吃些什么》(1)饮食注意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2)吃饭宜细嚼慢咽,忌狼吞虎咽,饭后适当走一走。
(3)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
猜测交流讨论观看视频认识消化器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消化器官,养成有利于(4)不暴饮暴食。
(5)蔬菜、水果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食物。
(6)每天足量饮水,吸收营养、排出废物都需要水的帮助。
(7)粗粮、蔬菜、豆类食物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排除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和废物。
(8)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9)多吃清淡少盐的膳食,少吃油腻、油炸的食物。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健康的生活习惯。
通过讨论、分析具体的饮食行为习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把正确认识落在实处。
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阅读教材78页,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原理: 过氧化氢在高温或Fe3+或过氧化氢酶的 作用下都可以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1)实验中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 解,这里的”不同条件”指哪些?
(2)为什么要设计四组实验,1号组有什么作 用? (3)实验变量(自变量).反应变量(因变量).无 关变量各是什么?(P79)
食物进入人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资料一: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 尼将肉块放在小巧的金属笼中,然后让鹰 吞下,过了一段时间,将笼子取出,肉块 不见了.
(1)为何要将肉块放在金属笼子中?
(2)对肉起消化作用的是什么物质? (3)进行肉类消化的过程的条件是 怎样的?
(4)在实验室中能否让肉分解?能的 话需要怎样的条件?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请根据以上资料探究有关问题: 1.为什么该生物活性洗衣粉能较易清除衣物上 的奶渍? 2.为什么洗涤前须先将衣物浸于有这种洗衣粉 的水内一段时间? 3.试提供一个方法以缩短衣物浸水的时间,并加 以解释.
4.为什么包装盒上的用法指明切勿在60度以上 的热水中使用此洗衣粉?
5.试解释为什么此洗衣粉不能用于丝质及羊毛 衣料.
• 请思考: • 萨姆纳历时9年才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你认为他成功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
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巴斯德
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 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 胞中某些物质在起作用
李比希
引起细胞发酵的是细胞中的 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 在酵母细胞死亡裂解后才能 发挥作用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探究二 酶工程中早期使用的酶制剂都是 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中分离得到的, 科学家为了解决酶易发生变性不易重 复使用等问题,将酶或生产酶的细菌以 一定的方法固定在某种载体上.这样生 产原料从载体一头流入,产品就从载体 的另一头流出,而酶可以重复使用.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探究二 1.文中提到酶很容易发生变性,不 易重复作用,为什么? 2.文中还提到酶制剂都是从动物, 植物,微生物细胞当中分离得到的.这说 明什么?
毕希纳
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 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萨母纳
酶是蛋白质
切赫 少数RNA也 奥特曼 具有催化功能
酶的本质 2.请给酶下一个较完整的定义.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具有催化作用 的有机物
酶的本质: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来源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探究一 一般洗衣粉不易清除衣物上的奶 渍,但生物活性洗衣粉则可以,一生物活 性洗衣粉包装盒上印有以下资料: 成分:蛋白酶0.2%,清洁剂15%.用 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加有适量洗衣 粉的水内一段时间,使用温水效果最佳. 切勿用60度以上的热水.注意,切勿用于 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须彻底清洗双手.
1、二号试管放出的气泡多,这一现象说明加 热能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提高反应速率
2、不能 3、说明FeCl3中的Fe3+和新鲜肝脏中的过 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
4 说明过氧化氢酶比Fe3+的催化效率高得多。细胞 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的化学反应,这些 化学反应需要在常温、常压下高效率地进行,只有 酶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
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酶的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催化效 率高
2.酶的本质
阅读教材P81页,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酶的本质
巴斯德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酵母细胞,他 的观点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李毕希的观点呢?
酶的本质
毕希纳实验示意图,从中可得出什么结 论?为什么当时只能推测酶是蛋白质, 而不能证明酶是蛋白质?
结论: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更 明显。
讨论: 1.与1号试管相比,2号出现什么不同的现 象?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2.在细胞内能通过加热提高反应速率吗? 3.3号和4号未经加热,也有大量气泡产生, 这说明什么? 4.3号与4号相比,4号试管中的反应速率 快?这说明什么?为什么说酶对于细胞内 化学反应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功能 化学本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活细胞产生
催化作用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少数可为RNA
2、放在试管中的肝脏要研磨碎,是因为研磨碎的肝脏能与 试管中的过氧化氢充分接触,使其中的酶能正确发挥其催 化特性。 3、滴入肝脏研磨液和FeCl3溶液时,不能共用一个吸管。 4、检验试管内产生气体的量时,应将点燃的卫生香(无火 焰)放在管内液面的上方,不要插入试管底部。 5、向试管插入卫生香时,不要插到反应放出的气泡中,以 免使卫生香因潮湿而熄灭。
实验过程的理论分析
实验变量 反应变量 无关变量
2号:90度 水浴加热 3号:加入 3%的氯 化铁 4号:加入 20%肝脏 研磨液 过氧化 氢分解 速度用 产生气 泡数目 多少表 示 加入试剂 的量;实验 室的温度; 氯化铁和 肝脏研磨 液的新鲜 程度等
对照组 实验组
1号试 管 2,3,4号 试管
注意事项: 1、以上实验中使用的肝脏必须是新鲜的,这是因为新鲜肝 脏中的酶能保持其原有的活性。
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Fe 3+ 肝脏 研磨 液 点燃的卫生香
试 管 号
1 2 3
3% H2O2
控制变量
实验处理 H2O2分解速 度(气泡多少)
点燃的卫 生香检测
2ML 2ML 2ML 90度水浴加热 滴加3%氯化 铁 2滴
无 很少 较多 很多 不亮 发亮 复燃
4
2ML
滴加20%肝脏 研磨液2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