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论文写作第三讲

合集下载

史学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史学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史学论文写作》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史学论文写作2、课程类别:必修3、适用专业:历史学教育4、课程地位:一般课程5、总学时:206、总学分:17、先修课程:二、课程目标本课程通过对史学论文写作程序、写作方法的讲述,通过对范文示例的评析以及适当的写作实践,使学生逐渐了解史学论文选题的原则,掌握查阅史学信息与文献资料的方法,熟悉史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规范,培养对史学研究和史学论文写作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写出初步的选题或开题报告,为该课程结束后进行的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准备。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学术论文的特点与要求(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学术论文的含义和文体,学术论文的特点以及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论文的含义及其文体一、论文的含义二、论文的文体第二节论文的特点一、科学性二、创造性三、抽象性四、理论性五、说理性六、专业性七、实践性第三节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一、言人未言二、言之有物三、言之有序四、言之有文第二章学术论文的种类、层次和价值(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术论文常见的类型以及每种论文主要组成部分;学术论文包含的层次;学术论文价值的三种形态以及评价学术论文价值的方法。

第一节学术论文的种类一、科学论文二、调研报告三、实验报告四、学位论文五、教研论文第二节学术论文的层次一、科学论文的层次(一)理论层次的科学论文(二)技术层次的科学论文(三)应用层次的科学论文二、调研报告的层次(一)理论层次的调研报告(二)实践层次的调研报告三、实验报告的层次(一)实践层次的实验报告(二)理论层次的实验报告四、学位论文的层次(一)学士学位论文(二)硕士学位论文(三)博士论文层次五、教研论文的层次(一)教研论文的理论层次(二)教研论文的实践层次第三节学术论文的价值六、学术论文的理论价值七、学术论文的实用价值八、学术论文的其他价值第四节评价学术论文价值的方法一、书面审阅二、学术讨论三、公开答辩第三章学术论文的选题(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学术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选题的方法,史学论文的题材和类型。

第三章 学术论文的撰写与格式(修改稿)

第三章 学术论文的撰写与格式(修改稿)

李剑鸣谈原始史料运用问题
2、搜集资料要全,运用材料要精 搜集材料:尽量涸泽而渔 陈垣作《元典章校补释例》,收集了1万条资料,最 后用到书中的只有1千条。 资料长编法:传统史学,按照课题内容与资料的内在 联系,将全部资料编排成一个粗略的系统,以便甄别 和比较,在此基础上选择最精当的史料进行写作。 对于史料的矛盾记载,郑天挺说:“对于记载矛盾的 材料,则应有交代。交代材料对不对和自己取舍的理 由。”
引文处理方式
• 原文照录:读者可以见到材料原貌,能够重新理 解判断。缺点是引文与行文脱节,减损行文流畅 性,增加文章篇幅。专门性、经典性材料照录。 但中间也要节略。 • 转述原意:“择其要语,浑括其意。”可以节省 篇幅,保持行文的一致性,使读者一目了然于材 料原意,但容易造成对原意的曲解误解。原文过 长、通论性文章多用转述 • 综述:叙述同一史实的多个材料要综述,精炼概括
第三讲:学术论文的撰写与格式
• 一、开题报告 • 1、开题报告: • 作者在论文选题确定之后所撰写的报请指导 教师及有关领导审批的选题计划。主要说明 选题的学术价值和自己的条件研究,以及准 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是对选题的简单论 证和设计。
2、开题报告的内容
(1)选题类别 (2)论文题目 (3)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4)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5)论文预计要解决的问题有何突破和创新
三、撰写文稿
(一)、史料的运用问题
冯友兰谈哲学史研究的史料运用问题
1、注意使用原始史料,少用或者不用转引史料 尝谓今人纂辑之书,正如今人之铸钱,古人采铜于 山,今人则买旧钱,名之曰废铜,以充铸而已。所 铸之钱既已粗恶,而又将古人传世之宝舂(chōng )剉(cuò)碎散,不存于后,岂不两失之乎? ——顾炎武《日知录》

史学论文写作技巧(三):史学论文的基本格式

史学论文写作技巧(三):史学论文的基本格式

史学论文写作技巧(三):史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史学论文写作技巧(三):史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史学论文尽管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要遵循基本的格式。

一般来说,较长的史学论文的格式如下:1.引言(导言,绪论)。

即文章开头,用一段或几段文字表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a) 开宗明义,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一开始就让读者了解这篇文章的基本观点;b) 解决论题中各概念定义;c) 说明研究背景,点出所研究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d) 说明研究缘由,点出研究本专题的目的;e) 论证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f) 摆出所要批驳的“靶子”;g) 回顾本专题的研究史,指出他们的长处和不足,表明自己研究的角度和重点。

这一条尤为重要,大凡比较重要的课题,引文必须交待本课题的研究史,从交待中就可发现你对这一问题研究史掌握的情况以及认识的高度,从你选取的角度和论述的重点,一般就可判断出这篇文章的价值。

因此,如果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史不熟悉,这段文字就最难写,如果熟悉了,又有较高的认识,这段文字也就不难写。

下面我们摘录几篇论文的引言:其一,胡如雷《论唐太宗》(《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2期)“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杰出政治家,开明的封建皇帝。

他不但受到古人的同声赞颂,而且在今天史学家的笔下也是一个非常受重视和给予肯定评价的历史人物。

关于他一生的政治成就和政治思想,内容极为丰富,远非短短一篇论文所能全部涉及。

在这篇文章里,仅就唐太宗的特点、产生这个政治家的条件和他的局限性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这段引言150字左右,三句话,三个意思。

第一句话说明李世民是个重要人物,既然是个重要人物,就有研究的价值。

第二句话,表明本文不是研究其政治成就和政治思想,因为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以往很多。

第三句话说明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唐太宗的特点、产生条件及局限性,关于这些方面恰恰是以往几乎没有涉及的。

所以读者一看到这引言,就产生了阅读此文的极大兴趣。

其二,南炳文《从“三言”看明代奴仆》(《历史研究》1985年第6期)“明代的奴仆数量大、使用广,辨明其实际地位与作用,是正确认识明代阶级关系的重要一环。

史学论文写作教案

史学论文写作教案

一、史学论文写作教案二、章节名称:第一章史学论文写作概述三、教学目标:1. 了解史学论文写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史学论文写作的步骤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1. 史学论文写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史学论文写作的步骤和技巧;3. 史学论文的格式和规范。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史学论文写作的基本概念、特点、步骤和技巧;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史学论文案例,让学生了解史学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六、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史学论文写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讲解:讲解史学论文写作的步骤和技巧;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史学论文案例,让学生了解史学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史学论文写作作业的质量;八、教学资源:1. 史学论文案例:提供典型史学论文案例,供学生分析和参考;2. 史学论文写作指导书籍: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提高其史学论文写作能力;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史学论文写作的相关信息。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史学论文写作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邀请史学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史学论文写作水平;3. 开展史学论文写作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

十、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史学论文写作的教案质量。

六、史学论文写作教案七、章节名称:第二章史学论文写作准备八、教学目标:1. 学会查找和筛选史学资料;2. 掌握史学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3. 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九、教学内容:1. 史学资料的查找和筛选方法;2. 史学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3. 史学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十、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史学资料的查找和筛选方法以及史学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进行史学资料的查找和筛选,培养其史学研究能力;3. 讨论法:分组讨论史学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历史学研究论文撰写要点

历史学研究论文撰写要点

历史学研究论文撰写要点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注重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研究和分析,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领域去探索过去的故事和经验。

撰写历史学研究论文是历史学者们常常要面对的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历史学研究论文的撰写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研究论文。

一、选题与背景选题是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合适的选题能够激发研究者的热情和动力。

在选择选题时,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确定。

同时,要对选题进行一定的背景调研,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明确自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在写作过程中,文献综述是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学术观点。

撰写文献综述时,要注意梳理自己选题所涉及的相关文献,并对不同学者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归纳,分析其长处和不足之处,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三、研究方法在历史学研究中,合适的研究方法对于获得准确的研究结果至关重要。

根据具体选题的性质,可以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

论文撰写时,要详细介绍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解释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四、数据分析与讨论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数据分析和讨论是核心部分。

根据所采集到的数据,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观点。

在讨论部分,要逐步展开,论述自己的观点、证据和推理过程,同时要合理回应可能存在的异议。

五、结论论文的结论部分是对整篇论文工作的总结,要明确回答研究问题,并简洁明了地陈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发现。

在撰写结论时,不应该引入新的内容,只需要总结前文的讨论,简明扼要地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可能的研究方向与推进工作。

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按照规范的引用格式列出所有参考文献,并在正文中准确引用。

不同学术领域有不同的引用格式要求,要仔细查阅相关的引用规范,并按要求进行引用。

七、论文的语言表达与整洁美观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011史学论文写作讲义(尚平)

2011史学论文写作讲义(尚平)

一、史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 研究和写作的准备阶段
史学研究中资 料的收集是基 础性的工作, 而这里所说的 资料主要分两 类:一是史料 的收集,一是 已有研究论证 的收集。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如何了解古籍和查找古籍? 如何了解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收集这些论著? 提问:
无论是原始史料的收集,还是已有研究 成果的收集,都离不开文献学的知识。 因为史料和前人论著分布于浩瀚的文献 海洋中,检索和查询也就成了史学研究 入门的学问。
一、史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因为历史研究属于学 术研究活动,需尽可 能尊重史实,在此基 础上进行社会分析; 所以对于史实线索的 收集、清理是基础分话。 除了原始史料的充分收集外,很多课 题都已有不同程度上的前人研究成果, 对于这些成果也当予以重视,不能太 自负,同时也能在前人基础上前进, 避免了重复劳动。 断章取义、主观臆断都是对事实的不 尊重,也自然不符合科学的精神。 历史学就是史料学,强调的就是对于 历史史料的收集是历史研究中最重要、 最基础的部分。
一、史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 研究方法和史料分析
史学研究中微观史料分析举例: 对微观、具 体的有代表 性的史料进 行分析,有 助于延伸研 究思路。 选文: 《陈靖奏请务农积谷》
史学论文写作(2011年第十三周)
尚平
内容要目
一、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
二、思想与知识-读书、思考的意趣与 取向
三、史学的阅读、思考与表达
一、学术(史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一、学术(史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1、学术研究的原则是尊重事实、追求真相和真 理。 2、社会科学的学术活动的意义在于用科学服务 于社会及人类自身生活。往往对社会责任感愈 强,则对学术的在科学性方面的要求愈高、愈 严。 3、学术论文是学术活动的体现以及一定时期学 术认识的凝结和表达,所以学术论文的文体必 然体现注重科学对话和严密、充分论证的特点。

历史学研究论文写作指南充实论据清晰展开

历史学研究论文写作指南充实论据清晰展开

历史学研究论文写作指南充实论据清晰展开在历史学研究中,论文写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篇优秀的历史学研究论文应该具备充实的论据和清晰展开的结构。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关于历史学研究论文写作的指南,帮助您撰写一篇有深度和逻辑清晰的论文。

一、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论文的开篇,需要准确地定义研究主题,并阐明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此部分应包括背景介绍、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等内容。

历史学研究论文的引言部分应该对研究领域进行简要回顾,回顾过去已有的相关研究工作,并准确定位本研究的研究空白。

同时,引言部分还应该阐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部分文献综述部分是历史学研究论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可以为您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将您的研究问题与已有研究工作进行对比和分析。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选择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经典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批判性分析。

此外,还可以引用一些具有争议性的文献来支持或反驳自己的研究观点,以展示研究的创新性。

三、研究方法部分研究方法部分是论文中的关键部分之一。

在这一部分中,您需要详细描述您的研究方法和数据采集方式。

同时,还需要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并说明这些方法对于解决研究问题的适用性。

在历史学研究中,研究方法可以包括档案调查、实地考察、文献分析等。

您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并详细说明您在研究过程中如何操作。

四、实证分析部分实证分析部分是历史学研究论文的重点。

在这一部分中,您需要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数据来支持您的研究观点。

在分析数据时,应该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工具,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您也需要提供一些图表或表格来直观地展示数据结果,帮助读者理解和验证您的研究结论。

五、结论部分结论部分是历史学研究论文的总结和归纳。

在这一部分中,您需要回顾您的研究目的和研究结果,并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同时,您还可以提出一些建议或展望,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一些思考。

史学理论与方法---第三章史学论著的体例与规范

史学理论与方法---第三章史学论著的体例与规范

(四)以制度为中心的叙述——典制体
中国古代经典,如《尚书》即多有典制记载;
自唐代史学家杜佑撰《通典》后,这一类型的 历史著作形成一种独立的体裁。
优点:
首先在于会通古今,可以克服正史书志的断代 叙述不明源流的缺陷。对每一项制度原原本本。 克服了纪事本末体的局限。
其次在于别为一书,只要能够做到条理分明, 就可以拾遗补缺,内容翔实,与《通鉴》一系 互补。
二、现代史学文体的特征
(一)现代史学论著的最突出特点,就是言必有据, 无徵不信。
1.古代史家的叙事不一定都有依据,其中夹杂有传说、 想象和发挥的成分。
代表性著作: 《世本》、二十四史。
特点
容量巨大,几乎所有涉及历史的内容都可以网 罗,因而可以描述广阔的社会风貌,几乎不受 限制。
其内在机理在于它本身即是一种综合的体裁, 既有编年体的本纪作为历代最高层次政治史的 纲要,又以不同层次的国别史、地方史及系列 的人物传记作展开的叙述,同时有制度史、文 化史的专篇,加之各种表谱可以搜集零散的事 实。
缺陷
在体裁上,纪传体史书所记内容巨细无遗,往 往趋于繁琐,互见法的使用每每使人生厌,合 传、类传的设置有时又使人物的年代顺序颠倒, 不如编年体简洁。
另外,随着历史的发展,史料积存越来越多, 诠释整理难度越来越大,以致官修正史因循守 旧,类似于按照固定框架填充。
在史学编纂思想上,“正统”思想的禁锢越来 越重,对史学创新的妨害也越来越大。
僖公二十三年十一月,则概述了晋国重耳游历各国20 余年的经历。
又如司马光撰《资治通鉴》,便在避免重复的前提下, 大量采用了附叙、插叙、追叙等方法,同时以存录史 料考证成果的《考异》作为补充。
(二)以人物为中心的叙述——纪传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赵国军事 赵国货币经济述略 赵国女子精神风貌 赵国冶铜冶铁技术的发展 李清照“酒”的意象赏析 由辜鸿铭看中西文化:由辜鸿铭想到的— —中体西用?全盘西化?
赵人“仰机利而食”研究 春秋晋知氏家族 平原君门客研究 论竹林七贤的生活方式 申涵光交游考略
1.当时中外通商何以能如此繁盛? 2.通商口岸是否仅在广州,抑尚有他处?其发达程度比较 如何? 3.吾侪联想及当时所谓“市舶司”者,其起源在何时?其 组织何若?其权限何若? 4.通商结果,影响于国计民生者何如? 5.关税制度可考见者何如? 6.今所谓领事裁判权制度者,彼时是否存在? 7.当时是否仅有外国人来,抑吾族亦乘此向外发展? 8.既有许多外人侨寓我国,其于吾族混合之关系如何? 9.西人所谓中国三大发明——罗盘针,制纸,火药——之 输入欧洲,与此项史迹之关系何若?
2.检讨前人研究成果 (1)前人研究论著的数量有多少 (2)前人研究成果的品质如何 (3)着手搜集前人研究成果 (4)作最后的衡量判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征求师长意见 (1)自己选题过程中时时征询师长的意见 (2)由指导教授制定题目
三、拟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尽量精炼,表述清晰 2.题中少用“浅谈”、“浅析”、“初探”、 “略”、“试”、“简述”等词 3.重实少虚,多做具体问题,少讲抽象问题 4.不要用现代用语套用古代状况
第三讲 如何选择论文的研究方 向
一、选择论文研究方向的几个原则
1.应与兴趣相合 2.应考虑自己的能力 3.范围应大小适中 4.资料是否容易取得 5.应能推陈出新
二、选择研究方向的方法
1.多读深思,触类旁通,发现问题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 唐末黄巢之乱,曾大惨杀外国侨民,旧史仅著“焚室庐杀 人如刈”之一囫囵语,而他无征焉。九世纪时,阿剌伯人 所著《中国闻见录》,中一节云:“有Gonfu者,为商舶 荟萃地,···纪元二百六十四年,叛贼Punzo陷Gonfu,杀 ··· 回、耶教徒及犹太、波斯人等十二万。··· ··· 其后有五朝争 立之乱,贸易中绝”等语,欧洲人初译读此录,殊不知所 谓Gonfu者为何地,所谓Punzo者为何人,及经东西学者 细加考证,乃知回教纪元二六四年,当景教纪元之八七 七——八七八年,即唐僖宗乾符四年至五年也。而其年黄 巢实寇广州,广州者,吾粤人至今犹称为“广府”,知 Gonfu即“广府”之译音,而Punzo必黄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