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论文写作第一讲
初中历史论文讲解教案设计

初中历史论文讲解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历史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求;
2.掌握历史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3.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解释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历史论文的定义和特点;
2.历史论文的写作要求和结构;
3.历史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4.历史论文的评分标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介绍历史论文的重要性和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通过讲解历史论文的定义、特点、写作要求和结构,让学生了解历史论文的基本知识。
3.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史论文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历史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4.练习:让学生进行历史论文写作的练习,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5.讨论:通过讨论历史论文的评分标准,让学生了解如何评价历史论文的质量。
6.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历史论文的写作要点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
1.作业考核:布置历史论文写作作业,通过作业考核学生对历史论文学习的掌握情况。
2.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发言能力、思维活跃度等方面。
3.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作业成绩、课堂表现等方面对学生的历史论文写作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五、拓展延伸
1.鼓励学生参加历史论文的比赛和评选活动,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竞争意识。
2.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论文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学习。
以上是历史论文讲解教案设计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史学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史学论文写作》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史学论文写作2、课程类别:必修3、适用专业:历史学教育4、课程地位:一般课程5、总学时:206、总学分:17、先修课程:二、课程目标本课程通过对史学论文写作程序、写作方法的讲述,通过对范文示例的评析以及适当的写作实践,使学生逐渐了解史学论文选题的原则,掌握查阅史学信息与文献资料的方法,熟悉史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规范,培养对史学研究和史学论文写作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写出初步的选题或开题报告,为该课程结束后进行的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准备。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学术论文的特点与要求(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学术论文的含义和文体,学术论文的特点以及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论文的含义及其文体一、论文的含义二、论文的文体第二节论文的特点一、科学性二、创造性三、抽象性四、理论性五、说理性六、专业性七、实践性第三节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一、言人未言二、言之有物三、言之有序四、言之有文第二章学术论文的种类、层次和价值(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术论文常见的类型以及每种论文主要组成部分;学术论文包含的层次;学术论文价值的三种形态以及评价学术论文价值的方法。
第一节学术论文的种类一、科学论文二、调研报告三、实验报告四、学位论文五、教研论文第二节学术论文的层次一、科学论文的层次(一)理论层次的科学论文(二)技术层次的科学论文(三)应用层次的科学论文二、调研报告的层次(一)理论层次的调研报告(二)实践层次的调研报告三、实验报告的层次(一)实践层次的实验报告(二)理论层次的实验报告四、学位论文的层次(一)学士学位论文(二)硕士学位论文(三)博士论文层次五、教研论文的层次(一)教研论文的理论层次(二)教研论文的实践层次第三节学术论文的价值六、学术论文的理论价值七、学术论文的实用价值八、学术论文的其他价值第四节评价学术论文价值的方法一、书面审阅二、学术讨论三、公开答辩第三章学术论文的选题(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学术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选题的方法,史学论文的题材和类型。
史学论文写作

史学论文写作第一篇:史学论文写作《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2学时:32(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0)2.课程类别:专业限定选修课 3.适用专业:历史学 4.适用对象:本科5.先修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6.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本课程无教材,教师自编讲义授课。
参考书目:1.王力、朱光潜等:《怎样写学术论文》,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2.王乾都主编:《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
3.张积玉主编:《学术论文写作导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4.叶振东等主编:《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
5.王连山编著:《怎样写毕业论文》,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
二、课程介绍《史学论文写作》是一门专业理论与实践课。
它是历史学专业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是对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的一次最终专业训练与考验,要求学生能够把四年所学的历史知识与技能转换成果,这是一次实践机会。
本课程按此介绍学术论文情况、学术论文写作内容,然后在讲授史学论文的具体指导内容,即史学论文选题、信息查询、材料收集、提纲编写、论文写作、论文修改与调整、论文答辩等过程。
《史学论文写作》,通过对此介绍,以便使学生了解史学论文写作程序,同时,对如何写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益处。
另外,进而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也是对他们能力的一次培训。
本课程通过对史学论文写作程序,写作方法的讲述,通过对范文示例的评析以及适当的写作实践,使学生逐渐了解史学论文选题的原则,掌握查阅史学信息与文献资料的方法,熟悉史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规范,培养对史学研究和史学论文写作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写出初步的选题或开题报告,为该课程结束后进行的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准备。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导言(共2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史学论文写作的意义(1学时)知识要点:论文写作是历史系合格大学生的基本素养或素质,史学论文写作对求职、深造及从事其他工作的影响。
史学论文写作教案

一、史学论文写作教案二、章节名称:第一章史学论文写作概述三、教学目标:1. 了解史学论文写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史学论文写作的步骤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1. 史学论文写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史学论文写作的步骤和技巧;3. 史学论文的格式和规范。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史学论文写作的基本概念、特点、步骤和技巧;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史学论文案例,让学生了解史学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六、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史学论文写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讲解:讲解史学论文写作的步骤和技巧;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史学论文案例,让学生了解史学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史学论文写作作业的质量;八、教学资源:1. 史学论文案例:提供典型史学论文案例,供学生分析和参考;2. 史学论文写作指导书籍: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提高其史学论文写作能力;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史学论文写作的相关信息。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史学论文写作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邀请史学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史学论文写作水平;3. 开展史学论文写作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
十、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史学论文写作的教案质量。
六、史学论文写作教案七、章节名称:第二章史学论文写作准备八、教学目标:1. 学会查找和筛选史学资料;2. 掌握史学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3. 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九、教学内容:1. 史学资料的查找和筛选方法;2. 史学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3. 史学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十、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史学资料的查找和筛选方法以及史学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进行史学资料的查找和筛选,培养其史学研究能力;3. 讨论法:分组讨论史学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干货)历史学——史学论文如何撰写

• 注释又可分为: • 题目注释:如朱英《重评五四运动期间上海总商会“佳 电”风波》(《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题目注释为:“本 文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 助的研究成果。”又如:谢放《“绅商”词义考析》(《历 史研究》2001年第2期)题目注释为:“本文初稿承蒙章开沅 先生和马敏先生教正。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为笔者查阅 资料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特此表示衷心感谢。” • 题目注释往往是针对论著的题名而言的,也可对该题目 的研究和写作活动作必要的交待。题目注释往往以脚注方式 出现,其基本形式是在题目后面加一个“星号”作注,或者 和正文释义性注释一起编号作注。
12
• 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章作者的学术功力和人品。因为 从你注释的情况,就可看出作者研究这个问题时所查阅过、 使用过的资料、论著,学界同行一看便知你是否看到过新材 料,是否比前人发掘过更多的资料,如果没有,文章的价值 就会打折扣。 • 注释为何又能反映作者的人品呢?因为有的作者在论文 中的一些重要资料,或个别观点,明明是引自其他人的论著, 或受到某位学者的启发和帮助,但却有意回避,不加注释, 不加说明,这就是故意掠人之美,从而丧失了应有的学术道 德。所以注释也反映了作者的人品,有的学术道德高尚的作 者,在他所写论文的注释中也能闪现道德的光辉。
10
• 这第七部分即附论,为什么要附论“大蕃”名号问题呢? 因为在1976年在北京房山县清理一座辽塔塔基中,出土了一 块辽代纪年文字砖,上有墨书“大蕃天显岁次戊戌五月拾三 日已未”共15字。其中“大蕃”二字,有人认为很可能是辽 朝曾经使用的国号之一,而作者又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正 文完全是按年代来考证辽朝国号的,关于“大蕃”的论述不 便在正文中表述。而这个问题如果避而不谈,又显得不完全, 必然会引起学界的疑问,故作为“附论”的形式放在最后论 述,最为适宜。作者认为“大蕃”应是“当地汉人对辽朝的 尊称,意若‘大朝’,而非正式的国号。”
历史学研究论文撰写要点

历史学研究论文撰写要点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注重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研究和分析,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领域去探索过去的故事和经验。
撰写历史学研究论文是历史学者们常常要面对的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历史学研究论文的撰写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研究论文。
一、选题与背景选题是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合适的选题能够激发研究者的热情和动力。
在选择选题时,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确定。
同时,要对选题进行一定的背景调研,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明确自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在写作过程中,文献综述是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学术观点。
撰写文献综述时,要注意梳理自己选题所涉及的相关文献,并对不同学者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归纳,分析其长处和不足之处,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三、研究方法在历史学研究中,合适的研究方法对于获得准确的研究结果至关重要。
根据具体选题的性质,可以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
论文撰写时,要详细介绍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解释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四、数据分析与讨论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数据分析和讨论是核心部分。
根据所采集到的数据,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观点。
在讨论部分,要逐步展开,论述自己的观点、证据和推理过程,同时要合理回应可能存在的异议。
五、结论论文的结论部分是对整篇论文工作的总结,要明确回答研究问题,并简洁明了地陈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发现。
在撰写结论时,不应该引入新的内容,只需要总结前文的讨论,简明扼要地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可能的研究方向与推进工作。
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按照规范的引用格式列出所有参考文献,并在正文中准确引用。
不同学术领域有不同的引用格式要求,要仔细查阅相关的引用规范,并按要求进行引用。
七、论文的语言表达与整洁美观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011史学论文写作讲义(尚平)

一、史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 研究和写作的准备阶段
史学研究中资 料的收集是基 础性的工作, 而这里所说的 资料主要分两 类:一是史料 的收集,一是 已有研究论证 的收集。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如何了解古籍和查找古籍? 如何了解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收集这些论著? 提问:
无论是原始史料的收集,还是已有研究 成果的收集,都离不开文献学的知识。 因为史料和前人论著分布于浩瀚的文献 海洋中,检索和查询也就成了史学研究 入门的学问。
一、史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因为历史研究属于学 术研究活动,需尽可 能尊重史实,在此基 础上进行社会分析; 所以对于史实线索的 收集、清理是基础分话。 除了原始史料的充分收集外,很多课 题都已有不同程度上的前人研究成果, 对于这些成果也当予以重视,不能太 自负,同时也能在前人基础上前进, 避免了重复劳动。 断章取义、主观臆断都是对事实的不 尊重,也自然不符合科学的精神。 历史学就是史料学,强调的就是对于 历史史料的收集是历史研究中最重要、 最基础的部分。
一、史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 研究方法和史料分析
史学研究中微观史料分析举例: 对微观、具 体的有代表 性的史料进 行分析,有 助于延伸研 究思路。 选文: 《陈靖奏请务农积谷》
史学论文写作(2011年第十三周)
尚平
内容要目
一、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
二、思想与知识-读书、思考的意趣与 取向
三、史学的阅读、思考与表达
一、学术(史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一、学术(史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1、学术研究的原则是尊重事实、追求真相和真 理。 2、社会科学的学术活动的意义在于用科学服务 于社会及人类自身生活。往往对社会责任感愈 强,则对学术的在科学性方面的要求愈高、愈 严。 3、学术论文是学术活动的体现以及一定时期学 术认识的凝结和表达,所以学术论文的文体必 然体现注重科学对话和严密、充分论证的特点。
关于历史学术论文的写作

关于历史学术论文的写作历史学术论文的写作是一项既复杂又需要深入研究的任务。
为了完成这类任务,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针对所研究的主题的深入分析和考虑。
下面,本文将讨论历史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和一些有用的技巧。
一、明确研究主题明确研究主题是撰写历史学术论文的第一步。
这需要对所研究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要确定一个好的研究主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主题的兴趣点: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并思考如何将其与历史相关联。
2. 主题的独特性:寻找一个独特的,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主题。
3. 主题的可行性:确定自己是否有充足的资源来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
二、收集和处理资料历史学术论文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分析,这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资料和信息。
在收集资料时需要有计划的进行,例如:1. 寻找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室的藏书,并浏览相关的历史文件。
2. 调查相关的历史学术期刊和出版物,以了解有关所研究的主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3. 上网搜索可靠的历史学术网站,并收集和处理相关的历史学术文章和论文。
在收集和处理资料时,需要避免以下错误:1. 使用不可靠的来源,例如博客、广告和社交媒体信息。
2. 过度依赖某一个来源,导致出现偏见和不完整的信息。
三、制定论文框架和结构历史学术论文应该遵循一定的结构和框架。
通常,论文应该包含以下的内容:1. 研究主题的介绍:简单介绍所研究的主题和研究的目的。
2. 文献综述:概括相关的历史学术研究和理论,并评估其对研究主题的意义和影响。
3. 研究方法:描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及其价值。
4. 结果:讨论和阐述收集和分析的数据和资料,陈述研究结论和发现。
5. 结论:总结研究结果和发现,提出建议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四、撰写介绍历史学术论文的介绍应该展现所研究的问题,并说明其重要性和意义。
要注意的是,介绍应该具有启发性和吸引人的特点,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1. 研究问题:明确研究问题,说明其重要性和影响,并分析其值得研究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方志的知识 1.方志中各类资料都应善加利用 2.可用籍贯、仕履来检查资料 工具书:朱士嘉《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方志汇编:《宋元方志丛刊》、《中国方志丛 书》、《中国地方志集成》等
十、家谱的知识 1.弄清家谱的内容和体例 2.家谱保存的人物传记资料、诗文资料、人口 学史料以及宗族史料等 十一、新史料的知识 新发现的史料极其难得,基本功夫仍在精研普 通史料。严耕望:“看人人所能看到的书,说 人人所为说过的话”。
史学论文写作
参考书: 参考书:
郑樑生:《史学入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8年版。 严耕望:《治史三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7年版。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2000年版。
第一讲 搜集资料前的预备工作
第一节 研读古籍的相关知识(上) 一、目录学的知识 1.目录的种类 2.检查目录应注意的事项: 熟悉目录的编排方法; 了解目录的性质、体例和作用; 了解目录收录资料之时限和范围; 资料的可信度如何; 资料收集是否齐备
例: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前有“佚文”,其 中二条: A孙叔敖冬日黑裘,夏日葛衣。(《北堂书钞》 卷一百二十九引) B孙叔敖相楚,粝饭菜羹,枯鱼之膳。(同上卷 一百四十三引)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孙叔敖相楚,栈车 牝马,粝饭菜羹,枯鱼之膳,冬羔裘,夏葛衣, 面有饥色,则良大夫也。”
研读古籍的相关知识( 第二节 研读古籍的相关知识(下)
第三节 熟悉相关参考工具书
一、检查人物的工具书 1.辞典:如《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上古) 2.年谱目录:如《中国历代年谱总录》(北图) 3.生卒年表:如《历代名人生卒年表》(北图) 4.字号索引:如《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 《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 5.传记资料索引:
二、检查书籍、论文的工具书 1.古籍典藏: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台湾公藏善本书目书名人名索引》 国家图书馆网站——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导航 2.丛书典藏:《中国丛书综录》 3.专门目录:如《二十一世纪宋史研究论著 目录》(方建新) 4.论文索引:如《全国报刊资料索引》
第二节 充实研究论题的相关知识
一、研究论题的相关知识 1.通代的背景知识 2.断代的背景知识 要专精,也要相当博通 史料学著作:陈智超《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何忠礼。曹道衡《先秦两汉史史料学》、冯尔 康《清代史料学》等
二、研究论题本身的知识 1.熟悉研究论题的基本文献 2.可利用各种研究资料汇编
六、避讳的知识 1.应略知历代帝王之讳字及改字情形 2.可运用避讳断定书籍编著时代或刊刻年代 七、类书的知识 1.熟悉类书的体例 2.类书越晚出资料越多 3.利用类书索引检索资料
八、丛书的知识 1.丛书资料往往互相因袭 2.丛书所收资料往往非足本 3.丛书所收资料往往真伪相杂 4.晚近出版的大丛书
三、检查字词的工具书 1.综合性辞典:如《辞海》、《辞源》、《汉 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 2.特种辞典:如《战国古文字字典》、《通假 字典》、《典故辞典》、《中国钱币大辞典》 3.专科辞典:如《春秋左传辞典》、《三礼辞 典》、
二、版本学的知识 1.同一古籍卷数不同,内容也往往有出入 2.序跋、目次之有无 3.白文本和注释本 4.木刻本和新校本
三、校勘学知识 1.并非每一论题都有校勘问题 2.利用近人校勘成果 四、辨伪的知识 1.并非每一论题皆有辨伪问题 2.利用工具书确定是否伪书 3.伪书也有价值
五、辑佚的知识 1.在断定某书已经亡佚之前,要先看看是否有 辑本 2.辑佚资料往往有许多缺失 3.古书作伪与辑佚之关系 4.辑佚工作以清代最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