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的基本原理(上)

合集下载

冷链物流的基本原理

冷链物流的基本原理
4. 包装和标识:适当的包装和标识对于冷链物流至关重要。产品应使用专门的冷藏包装材 料,以提供必要的保温和隔热功能。此外,产品的包装上应标明温度要求和警示标志,以便 运输和储存人员正确处理和管理。

冷链物流的基本原理
5. 运输和储存管理:冷链物流需要进行严格的运输和储存管理。这包括合理安排运输路线 、避免温度波动和震动、定期维护冷藏设备、进行货物分区和分类等。此外,冷链物流还需 要建立合适的记录和追踪系统,以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和质量控制。
2. 冷藏设备:冷链物流使用冷藏设备来提供所需的低温或恒温环境。这些设备可以是冷藏 车辆、冷藏仓库、冷藏箱等,它们使用制冷系统来控制温度,并提供必要的保温和制冷功能。
冷链物流的基本原理
3. 温度监测:冷链物流中,温度监测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使用温度记录仪和传感器,实时 监测和记录产品的温度变化。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追踪和验证产品的运输和储存条件,以确保 其质量和安全性。
冷链物流的基本原理
冷链物流是指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对需要保持低温或恒温的产品(如食品、药品、生物 制品等)进行专门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控制:冷链物流的核心是对温度进行精确的控制和监测。通过使用专门设计的冷藏 设备和温度记录仪,确保产品在整个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温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总之,冷链物流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温度控制、冷藏设备、温度监测、包装和标识、运输和 储存管理等手段,确保需要保持低温或恒温的产品在整个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保持质量和安全 性。这种物流管理方式在保障食品和药品等易腐品的质量和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原理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原理
➢从运筹、策划利用各种经济资源并获得战略优势来看,快 速、准确、实时的物流信息可以大大增加方案的弹性与灵活 性。
1.系统分析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原理
信息功能
物流信息系统是将各种物流活动与一体化过程连接 在一起的渠道。一体化过程是建立在交易系统、管理控制、 决策分析和制定战略计划等4个功能层次上(如图5-1所 示)。
通常,在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为交易系
统的投资会更大一些,并相应地减少更高层次系统 的投资。在图5-2中说明了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成 本——收益的特点。交易系统成本相对比较明确, 收益或报酬比较确定。更高层次的系统客户必须更 加及时地投资、培训,以及制定战略决策,并且关 心由此引起的系统收益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信息原理
物流信息系统必须结合如下6项原则来满足管理信息 的需要,并充分支持企业制定计划和物流运营的需求。
(1)可用性
物流信息必须始终具有可用性,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并 迅速对消费者做出反应,及时改进管理决策。物流作业分 散化的性质,要求对信息具有存取能力,并且能在世界上 任何地方维护和更新这些信息,以增强信息的可用性。这 样,信息的可用性就能减少作业的不确定性和制定计划的 不确定性。信息技术正在以非凡的效率提高着物流系统的速度 和能力,同时戏剧性地降低了成本和规模。及时准确的 信息对有效的物流系统构建越来越关键。
➢顾客越来越意识到及时准确获得有关订货状态、产品特性、 交货计划以及发票等信息,是提高顾客满意度的一个很重要 的方面;
➢为了达到减少整个供应链存货的目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认 识到及时准确的信息能够有效地减少存货和对人力资源的需 要,特别是利用精确实时的信息制定的需求计划,能够通过 减少需求的不确定性来减少存货;
竞争能力的评价和增加 潜在的改进方向

物流管理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物流管理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物流管理的概念及基本原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物流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物流管理将物流活动与企业的财务、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物流成本最小化和效率最大化为目标,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物流管理的概念物流管理是对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全过程,它涉及到用户、公司、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是一种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管理模式。

物流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物流活动的最优化。

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1.物流成本最小化原理物流成本最小化是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通过精细的物流规划和运作,尽可能地降低物流成本,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物流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物流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等。

物流管理人员需要通过优化物流流程、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等方式来降低物流成本。

2.物流服务质量最大化原理物流服务质量是评价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企业通过物流活动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物流服务质量包括交货时间、货物损耗率、准确度、快捷度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物流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物流资源充分利用原理物流管理人员需要合理配置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物流设备、仓库和人员等资源,提高物流效率和生产率,降低物流成本。

通过合理的设备维护和运行管理,物流管理人员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效率,降低设备损坏和故障率。

通过合理的人员配置和培训,物流管理人员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招聘和培训成本。

4.物流信息化管理原则物流信息化管理是物流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利用信息技术来集成和管理物流信息,以实现物流流程自动化和信息化,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

物流信息化管理包括物流信息采集、信息储存、信息处理和信息使用等多个方面。

物流运输的原理指导运输

物流运输的原理指导运输

管理和运营的运输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经济原理这是指装运规模的增长,会使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

例如,整车运输的每吨成本低于零担运输。

也可以说,诸如铁路或水路运输方式等的运输能力较大,因而其每单位重量的费用要低于汽车或飞机之类运输能力较小的运输工具。

规模经济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转移一批货物有关的固定费用按整票货物的重量分摊时,该批货物越重,分摊到单位重量上的成本就越低。

2)距离经济原理这是指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这是因为货物提取与交付有关的固定费用,随运输距离增加,分摊到单位运输距离上的固定费用会降低。

根据距离经济原理,长途运输的单位运距成本低,短途运输的单位运距成本高。

3)速度原理这是指在运输生产经营活动中,就某一次运输而言,随着运输速度的增大,货物的单位运输成本将上升。

这是因为,运输速度越高,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越多,对运载工具及运输组织工作的要求越高,因而会使运输成本增加。

但是,运输速度提高,完成特定的运输所需时间越短,又使得运输实现的时间效用价值越高,如有利于缩短到货提前期,减少库存和降低存储费用。

4)直达原理这是指在运输生产经营活动中,就某一次运输而言,随着装卸次数的减少,货物的单位运输成本将下降。

直达运输可以提高送达速度,减少中转换装,节省装卸费用,并减少货损货差。

因此,在运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直达运输。

5)适度集结原理这是指在运输生产经营活动中,就某一次运输而言,对货物进行适度集结,可以获得较好的效率和效益。

这主要是由运输的规模经济特点所决定,因此,在实际的运输中,企业通常倾向于采用集运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

但是集运过程也会增加货物集结成本,影响运输速度,可能降低服务水平。

00915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第三章现代物流的基本原理3311

00915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第三章现代物流的基本原理3311
•3、集成是在专业化基础上进行的合作、协调和一 体化。
3.2 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
3.2.3 物流要素集成的动机
•1、从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化的需要。 •2、由物流要素的复杂性决定。 •3、提高物流要素运作效率的需要。 •4、生产、销售和消费发展对现代物流的需要。 •5、企业建立供应链的要求。
3.2 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
3.1.2 物流系统的目标
4、物流系统的成本目标 运输成本、仓储成本、装卸搬运成本、包装成本、 流通加工成本等 形态复杂,分为以下情况: 1)本系统之外或不由本系统承担 2)部分成本不好独立计算 3)确定一定的计算规则 (仓储费按进价还是销价?折旧方法不同等,平均 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4)物流成本中包含物流服务利润
2、从门店或消费者角度: 1)送货厂家不能太多 2)每次送货量合适 3)厂家要相对稳定
显然直送不能满足以上要求!
物流网络结构
3.3 物流组织网络化原理
3.3.4 物流网络采用配送中心的理由
采用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的好处:
1)提高门店和厂商的物流效率 2)提高门店和厂商的主业效率 3)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本身可以是盈利的项目 4)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是复杂物流网络的核心 5)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是重要的基础设施
3.3.1 原理描述与理解
理解的关键点:
1)物流组织是对物流要素在空间和时间上排序进行 的规划和安排;
2)组织在一定的市场区域范围内进行; 3)组织工作包含对经营管理机构、物流业务、物流
信息进行规划、设计和具体实施; 4)物流网络要有网点,网点间通过业务连接为整体; 5)目标是物流系统反应快速化和系统总成本最优。
3.2 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

物流系统基本理论

物流系统基本理论

3.双边治理 是指通过物流资源买卖双方共同治理的模式& 双边治理的双方关系更加紧密;因而双边治理需要 的专用性资产投资规模更大& 另外;双方都获得了一份利润流;不会轻易同意任 何调整合同的提议&
4.单边治理 也称一体化治理&随着交易越来越特异;交易动机 弱化& 因为人力和实物资产越来越趋于专用于一个用途; 所以更不容易转移到其他用途上&


系 统 目 标
边 界 、 调 查




替代方案1 替代方案2
效益费用1 效益费用2
替代方案3
效益费用3

Y


统 模 型 与 模

定满




系 统 实 施



N
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 1、明确问题、目的和目标 2、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 3、分析和评价选择方案 4、方案选择与决策 5、实施与反馈பைடு நூலகம்
1无计划配送增加 2.配送规模更小 3配送地点更分散 4.配送;装卸搬运、 流通加工物流信息 成本增加
1.包装容器耗用的 运费和仓储费用增 加 2.运输车辆和仓库 的利用率会下降 3.装卸搬运费用增 加
要素 装卸
主要目标
1.降低装卸费 2.降低搬运费 3.加快装卸速度
采取的方法
可能导致的结果
1.使用人力节约装卸搬运成 本 2.招聘农民工进行装卸搬运 3.提高装卸搬运速度 ;“ 抢装抢卸”
四、按照物流在物品的生命周期中涉及的时间序列划分: 供应物流 生产物流 销售物流 逆向物流 废弃物流
五、按照物流过程中物流运作者与物品的所有权关系划分: 第一方物流 第二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

01第一章 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01第一章 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2.系统论的5个基本规律。即结构功能相关规律、信息 反馈规律、竞争协同规律、涨落有序规律和优化演化 规律。 3.系统论的8个原理。这八大原理分别用来说明系统的 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突变性、稳定性、 组织性和相似性的特点。 4.系统论的重要观念。系统论的观念体现在系统的特 性、系统论的基本规律和原理之中。
7、系统的自组织原理:开放系统在系统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复杂非线 性相互作用下,内部要素的某些偏离系统稳定状态的涨落可能得以 放大,从而在系统中产生更大范围的更强烈的长程相关,自发组织 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 8、系统的相似性原理:系统具有同构和同态的性质,体现在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存在方式和演化过程具有共同性,这是一种有差异的 共性,是系统统一性的一种表现。
《物流系统论》第一章 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11
《物流系统论》第一章 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8
四、系统科学的核心内容、研 究方法与模型
《物流系统论》第一章 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9
(一)系统科学的核心内容
Core contents of system science
1.系统的6大特性。一个系统同时具备6个特性:组成 性、层次性、边界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
《物流系统论》第一章 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7
4、系统目的性原理:组织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的范 围内,其发展变化不受或少受条件变化或途径经历的影响,坚持表 现出某种趋向预先确定的状态的特性。
5、系统突变性原理:系统通过失稳,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是 一种突变过程,它是系统质变的一种基本形式,突变方式多种多样, 同时系统发展还存在着分叉,从而有了质变的多样性,带来系统发 展的丰富多彩。 6、系统稳定性原理:在外界作用下开放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 力,能够有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态, 保持和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1.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1.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物流系统论》
Logistics System Study
学习《物流系统论》的三个考虑:


能够用系统的思想去理解物流:
例如:中国的万里长城释生活中与物流相关的问题:
例如:为什么计算机的CPU要采取快速的空运方式,而煤炭采取 缓慢的铁路运输方式? 为什么到了夏季用电高峰,又要用汽车,像蚂蚁搬家一样用汽车 外运煤炭? 为什么以前商品的多级批发渠道到零售商,现在通过配送中心直 接配送? 为什么供应商开始管理零售商的库存? 为什么电子商务能够迅速兴起?
系统思想的回顾
Retrospect of system thoughts
类 别 实例 内容 对系统论的主要贡献 1.世间万物由要素组 成,要素之间存在相 互联系; 2.要素的不同组合、不 同结构可以形成世间 万物; 3.将阴阳平衡思想应用 于医学,成功地分析 了人的生理系统,发 展了中国医学; 4.根据对军事对弈中敌 我彼此关系的分析, 提出的对策直接贡献 给了系统科学中的对 策理论。 《 易经 》与 用 独特 的爻 卦、 阴阳 体系 表征 世间 阴阳八卦 万物并解释世界 1.将阴 阳与 五行 结合 ,并 用此 表征 万物; 阴 阳 五 行 2.把人 作为 一个 完整 的复 杂, 利用 和 《皇 帝内 阴 阳平 衡、 天人 相应 原理 解释 人体 经》 生理现象; 3.提出 对人 的疾 病要 辨证 施治 ,是 传统中医中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对 军事 、自 然、 社会 等现 象进 行论 争 ,形 成了 中国 独有 的军 事( 《孙 诸 子百 家与 子 兵法 》、 自然 科学 (日 晷) 、道 著 名系 统工 德 和社 会伦 理( 儒家 等) 体系 ,并 程案例 将 其应 用于 具体 的工 程项 目( 都江 堰等)
其他参考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供应链物流系统要素集成要靠一定的制度安排作保证。供 应链物流系统要素集成主要应该通过多边治理或者三边治 理,有些采用双边治理,很少一部分采用一体化治理。
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
Principles of Integration of Logistics Elements
供应链物流业绩衡量指标
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衡量频率
客户服务
资产管理
运作效率
主要业务 指标
计划与控 制
团队业绩
按年或按月 按月或按周 按月或按周
客户服务水平
订单完成率 预测准确率
完成的订单送 货率
原材料库存 产成品库存 当地送货车辆利用率
库存损失 运输车辆利用率
X13:查询答复期(Response Time to Queries)
X21:订单完成率(Order Fill Rate)
X22:准时送货率(On-time Delivery)
X25:产品替代率(Product Substitutions)
X31:首次报修修复率(First Call Fix Rate)
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
Principles of Integration of Logistics Elements
3.供应链物流要素都应该进行集成。供应链物流系统的组成 要素很多,为了实现供应链物流系统整体最优,必须对所 有的供应链物流系统要素进行集成,而不是只对其中某些 要素进行集成。
4.供应链物流系统要素集成就是对要素的优化、重组。集成 不是将要素简单地拼凑在一起,而是要对要素进行统一规 划、管理、评价,要素之间可以实现协调和配合。
成本分析法(Total Cost Approach):考虑在 完成一个特定的物流任务时需要的所有要素的成 本。
重要业绩衡量指标分析法 (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目标规划法(Goal Programming)
物流服务业绩衡量指标
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0
B A
20
40
60
80
100
物流服务水平(%)
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的关系示意 图
物流目标系统化方法
Method for Systematization of Logistics Objects
目标管理法(Objective Management):采用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制定目标,强调目标 应该进行动态调整。
《物流系统论》第九章
物流系统的基本原理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logistics system
物流目标系统化原理
Principles of Systematization of Logistics
原理的描述 物流目标系统化是按照物流系统整体最优
的原则,对物流系统内部要素互相冲突,或 者,虽然不冲突但需要互相配合的目标进行 权衡、选择和协调,最后确定能够实现物流 系统整体最优的物流系统整体目标和物流系 统要素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
X32:客户投诉率(Customer Complaints)
X22:准时送货率(On-time Delivery)
X25:产品替代率(Product Substitutions)
X31:首次报修修复率(First Call Fix Rate)
X32:客户投诉率(Customer Complaints)
仓库利用率 装卸搬运设备利用率
送货车队劳动生产率
仓库劳动生产率
送货人员劳动生 产率
客户服务劳动生 产率
拣货人员劳动生 产率
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
Principles of Integration of Logistics Elements
原理的描述
物流要素集成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 供应链上物流系统的功能、资源、信息、网络要 素及流动要素等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评价,通 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能够象一个 整体在运作,从而实现供应链物流系统要素之间 的联系,达到供应链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的 过程。
物流系统的层次
The Hierarchy of Logistics System
同级系统F 同级系统E
Y
H
外部系统H 上级系统A 本级系统B
F
A C
B
E
G D
下级系统C 下级系统D
X
外部系统G
I
Z
物流系统的层次
外部系统I
物流系统目标冲突
Objectives Conflicts in Logistics System
交易阶段
具体指标
交易前 (X1)
交易中 (X2)
交易后 (X3)
X11:库存可供率(Stock Availability) X11:库存可供率(Stock Availability)
X13:查询答复期(Response Time to Queries)
X21:订单完成率(Order Fill Rate)
物流目标系统化原理
Principles of Systematization of Logistics
原理的理解 1.物流目标系统化的目标 :物流目标系 统化本身的目标是要实现物流系统整 体目标最优,而不是系统内部要素目 标最优。因此,物流目标系统化就是 要实现物流系统目标优化。 2.物流目标优化的对象 :物流系统的整 体目标,物流系统内部要素的目标
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
Principles of Integration of Logistics Elements
原理的理解 1.物流系统集成的基本单元是供应链物流系统。供应链物流
系统跨越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物流服务提供 商和消费者各自物流系统的边界,所以,仅仅只是集成一 个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是远远不够的,供应链物流系统集 成也要以供应链物流系统为基本单元。 2.物流系统要素集成的目的是实现供应链物流系统要素之间 本来应该有的联系。物流系统要素集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 实现供应链物流系统整体最优。
➢ 不同层次的系统同类物流目标之间的冲突 不同层次系统物流服务目标之间的冲突
不同层次系统物流成本目标之间的冲突
➢ 本级系统不同物流目标之间的冲突
物流系统目标冲突
Objectives Conflicts in Logistic0 (
80
60
40
20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