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的繁殖方式
真菌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

真菌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
一、真菌的生活方式
真菌是介乎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特殊微生物,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真菌最重要的生活方式是以有机物质为食物,通过发酵过程分解有机物质,释放糖类、氨基酸等物质;而其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多种形态,它们能够以普通细胞的形式存在,也能分泌产物,存在于高湿环境中;最后还有真菌的生长,真菌在适宜的环境中可以迅速生长。
二、真菌的繁殖方式
1、分裂繁殖:分裂繁殖是真菌繁殖的最常见方式,真菌首先延长核膜,形成一个新的细胞壁,然后把核膜细胞腔分裂成两半,形成两个细胞,最后每个细胞再进行分裂,便形成更多的真菌。
2、孢子繁殖:孢子繁殖是由堆孢子分裂形成的一种繁殖方式,在一定条件下孢子能够生长成真菌细胞,由真菌细胞开始新的生命发生。
3、酵母体繁殖:酵母体繁殖是在一定条件时,酵母体在细胞壁、核膜和细胞质的变化中分裂出许多小的子体,这些子体经历不同的形态和发育过程,最终变成真菌。
总之,真菌具有多种繁殖方式,分裂繁殖、孢子繁殖和酵母体繁殖是其中的几种。
- 1 -。
真菌的繁殖方式

真菌的繁殖方式真菌的繁殖器官由营养体产生或转变而来。
有些真菌在形成繁殖器官时,整个菌体转变成一个至多个繁殖结构,这叫做整体产果式,这种结构分化少,比较原始。
大多数真菌的繁殖器官只是由菌体的一部分构成,其余部分继续维持正常的营养活动,这叫做分体造果式。
真菌的繁殖包括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和准性生殖。
无性生殖菌的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便产生新的个体。
有性生殖菌的两个可亲和性细胞核的结合。
这种核的结合是通过游动配子配合、配子囊接触交配、配子囊交配、性孢子配合和体细胞配合来实现的。
典型的有性生殖过程包括 3个明显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叫质配,即两个带核的原生质体在同一细胞内互相配合;第二阶段叫核配,即上述细胞里两核的配合。
真菌有性生殖的真菌在质配后立即进行核配,重新使染色体的数目减为单倍,这就是有性生殖的第三阶段。
这些孢子是许多真菌用以渡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也是许多植物病原真菌每次初侵染的传染体,对于真菌的复壮或形成杂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有性孢子也是真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根据有性生殖的亲和性,真菌可分为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两类:前者是每一菌体自身可孕,不靠其他菌体的帮助便可单独进行有性生殖;后者是每一菌体自身不孕,不管是否雌雄同体,都需要借助其他可亲和性菌体的相对交配型来进行有性生殖。
异宗配合又有两极性和四极性之分。
孤雌生殖在真菌中也时有发现。
准性生殖1952年,美国的G.蓬泰科尔沃和罗珀在丝状真菌中发现的一种导致基因重组的机制。
在这种机制中,遗传性的重组不是依赖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而是依赖准性生殖的有丝分裂。
准性生殖的第一步是形成异核体。
异核体菌丝的形成有3种途径:①异核菌丝的结合;②同质菌丝内的核发生突变;③菌丝内一些单倍体核进行核配形成二倍体核。
准性生殖的第二步是两个核的融合,同质的和异质的核都可以核配,形成同质的二倍体核和异质的二倍体核,结果,这个阶段的菌丝细胞中最少含有5类核:两种单倍体核,两种纯合二倍体核,一种异合二倍体核。
真菌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繁殖?

真菌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繁殖?一、无性生殖1. 分裂生殖真菌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即一个菌丝体分裂成两个或多个互相独立的菌丝体。
这种无性生殖方式常见于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等。
分裂生殖速度快,繁殖能力强。
2. 分生孢子产生真菌通过产生分生孢子进行繁殖,这种分生孢子可以直接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并发育成菌丝体。
分生孢子的产生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外生分生孢子和内生分生孢子。
外生分生孢子形成于菌丝上,如霉菌等;而内生分生孢子则形成于菌丝体内部,如丝状真菌等。
二、有性生殖1. 真菌结实体的形成在某些条件下,真菌会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结实体,其中包含有性生殖细胞。
结实体一般呈现为菌丝体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结构,如子实体、巢囊、蜗牛壳状物等。
在结实体中,真菌会产生两种性别单核或菌丝体,通过性结构的配对和融合,形成具有两个核的细胞。
2. 有性生殖孢子形成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真菌会产生有性生殖孢子,这些孢子携带了真菌的遗传信息。
有性生殖孢子的形成是通过菌丝体的两性结构进行有丝分裂,形成具有两个核的细胞,然后这些细胞将经过一系列的分裂和发育,最终形成有性生殖孢子。
有性生殖孢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三、实例解析1.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酵母菌通过分裂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
在适宜环境下,单个酵母菌细胞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而这两个新的细胞又可以继续分裂,不断增加酵母菌的数量。
这种繁殖方式能够快速增长酵母菌的群体。
2. 黄曲霉的繁殖方式黄曲霉通过产生外生分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当黄曲霉菌丝进入有利的生长环境时,菌丝上会形成许多孢子,这些孢子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地方。
一旦孢子落到适当的基质上,就会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形成新的菌丝体。
3. 松露菌的繁殖方式松露菌通过有性生殖结实体的形成进行繁殖。
当环境条件合适时,松露菌菌丝体会形成一种球状或类似蛋壳的结实体,里面包含了性结构和孢子。
这些结实体会在地下生长,并通过小动物或昆虫的帮助传播孢子。
《真菌》教案和教学反思

《真菌》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真菌的基本特征,包括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
2. 使学生掌握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探究真菌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真菌的形态结构:菌丝、子实体、孢子等。
2. 真菌的生活习性:腐生、寄生、共生等。
3. 真菌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等。
4. 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分解有机物、参与生态循环等。
5. 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食品、药物、病原体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真菌的基本特征、繁殖方式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难点:真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展示真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4. 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真菌的基本特征1.1 真菌的形态结构1.2 真菌的生活习性2. 第二课时:真菌的繁殖方式2.1 无性繁殖2.2 有性繁殖3. 第三课时: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3.1 分解有机物3.2 参与生态循环4. 第四课时: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4.1 食品4.2 药物4.3 病原体5.1 学生课堂表现及学习效果评估5.2 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调整5.3 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化教学反思:在《真菌》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真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掌握较为困难。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各种真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真菌的特征。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启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提问和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后续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如增加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真菌的理解。
真菌的繁殖方式

真菌的繁殖方式引言:真菌是一类独特的生物群体,它们与动物和植物都有着不同的繁殖方式。
真菌的繁殖方式不仅多样,而且十分特殊。
这些方式可以帮助真菌生存并继续繁衍后代。
本文将探讨真菌的繁殖方式,并对其性别繁殖、无性繁殖和共生繁殖进行详细阐述。
一、性别繁殖性别繁殖是真菌繁殖中常见的一种方式。
真菌的性别繁殖涉及到两种不同的类别——配子产生和接合型。
1. 配子产生配子产生是真菌的一种重要繁殖方式,通过此方式真菌会产生两个称为配子的特殊细胞,其中一个是雌性配子,另一个是雄性配子。
这两个配子通过某种方式相互结合,形成一种称为受精团的结构。
受精团会发育成新的真菌个体,并继续进行繁殖。
配子产生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能够带来丰富的遗传变异,增加真菌个体的适应能力。
2. 接合型接合型是真菌的另一种繁殖方式,它依赖于两个特殊的细胞结构——孢子囊和菌丝团。
孢子囊是一种通过某种内部过程产生的真菌细胞团,菌丝团则是真菌的主体结构。
在接合型繁殖中,两个不同的真菌菌丝团相遇并融合,形成一个多核的结构,接着形成一个新的菌丝团。
这一过程被称为接合。
接合型繁殖在真菌界中非常常见,也是多数真菌物种的传播途径之一。
二、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真菌在繁殖过程中常见的方式之一。
与性别繁殖不同,无性繁殖不需要两个父本的参与,只需要一个真菌个体就能完成繁殖。
1. 分裂分裂是真菌中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之一。
在分裂中,一个真菌个体通过细胞分裂形成两个或多个新的个体。
这些新的个体具有与原个体相同的基因组。
分裂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繁殖方式,特别适用于真菌繁殖的有利环境。
2. 孢子繁殖孢子繁殖是真菌中最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之一。
孢子是真菌界中的一种特殊细胞,具有一定数量的遗传信息。
真菌个体通过产生和释放孢子来实现繁殖。
孢子可以通过风、水、动物等方式传播,到达新的环境后发育成为新的真菌个体。
孢子繁殖不仅能够迅速传播真菌个体,还能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三、共生繁殖共生繁殖是真菌中一种独特的繁殖方式,与其他两种方式不同,共生繁殖中真菌与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相互依赖。
6-真菌的生殖

第六章真菌的生殖生殖导致新个体的产生。
真菌可以通过断裂、出芽和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同时又可以通过配子的融合和减数分裂产生有性孢子而进行有性生殖。
生殖现象包括配子、孢子和它们相应器官的形成,并要在遗传、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的控制下进行。
真菌的繁殖不仅导致新个体的形成,而且可形成能抵御不良环境和有利于传播的结构,以便于种族的延续。
第一节无性繁殖和孢子类型真菌的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配合便能产生新的个体。
在真菌中最简单的无性繁殖方式是裂殖,芽殖不经过性结合而产生的孢子是无性孢子,包括游动孢子(zoospore)、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分生孢子(conidium)等。
无性孢子有的产生在一定的结构里,如游动孢子囊(zoosporangium)、孢子囊(sporangium)、分生孢子器(pycnidium)、分生孢子盘(acervulus)等。
一、游动孢子游动孢子(zoospore)是一个具有不同细胞器的高度分化的细胞。
产生游动孢子的真菌多为水生真菌,大多数为鞭毛菌亚门的菌。
游动孢子是如何产生的?1.游动孢子产生于一定形式的游动孢子囊内,2.孢子囊以液胞割裂的方式将多核的原生质体分割成许多小块,3.每一小块有一细胞核,小块逐渐变圆,被以薄膜而形成游动孢子。
4.成熟以后从孢子囊特生的管口或孔口释放,或孢子囊破裂释放巨雌异水霉自由生活的孢子菌体产生大量顶生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成熟和游动孢子释放雅致小诺壶菌特征:游动孢子一般具有一根或两根鞭毛,而且靠鞭毛游动。
尾鞭式和茸鞭式两种类型游动孢子一般呈园形、洋梨形或肾形,。
游动孢子的细微结构:埃默森小芽枝霉(Blastocladiella emersonii)的游动孢子A.游动孢子内细胞核被一个大的核帽完全包住B.在孢子内含有一个线粒体,内侧紧靠细胞核,外侧连有类脂体和微体构成侧泡复合体-分解类脂从而释放能量供鞭毛运动C.细胞质内还有液胞、糖颗粒、小泡囊和r体D.游动孢子有一条后生尾鞭式鞭毛E.鞭毛在孢子内的部分称为鞭毛动体-鞭毛运动相关NC.核帽; N.细胞核; V.液胞; F.鞭毛; L.类脂体;M.线粒体; SBC.侧泡复合体; G.r体。
初中科学精品课件: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空气
种子 数/粒
水量
甲 25 向阳处 充足 50 适量
乙 5 向阳处 充足 50 不足
A.水量不足 B.温度相差太大
C.种子太少 D.违背单一变量原则
高频点4 人类的生殖与发育 例4 (2022·岳阳)关于人的生长发育描述错误 的是( D )
A.①可表示细胞分裂 B.若①为场所,则是输卵管 C.②可表示子宫 D.若③代表时期,则男孩早于女孩
4.春天来了,许多植物会开出鲜艳的花,花儿凋 谢后结出果实。如图所示为某种花的剖面结 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结构图能否用来表示桃花并说明理 由: 否,因为桃花的子房内只有一个胚珠,而 该花的子房内有多个胚珠 。
(2)经传粉受精,图中的 丙 将发育成果
实。该发育过程所需的大量营养物质来自植 物的 光合作用 (填一种生理作用)。
动 物
有 性
受精 方式
ቊ体 体外 内受 受精 精::
如鱼类、两栖类等 如鸟类、哺乳类等
的 生 殖
生 殖
胚胎发 育方式
卵生: 如昆虫、鸟类等 ൞胎生: 如哺乳类
卵胎生: 如鲨、蝮蛇
方
式
无性生殖
ቊ分 出裂 芽生 生殖 殖::
如变形虫 如水螅
13 知道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 主要通过 细胞核 移植技术,产生与被
A.第1周,A'、B'两组种子的发芽率为0只是受 到大蒜芥的影响 B.第2~5周,时间越长,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 芽率的影响越显著 C.水杨梅种子发芽率比路边青种子发芽率低 是大蒜芥作用的结果 D.大蒜芥对水杨梅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比对 路边青的抑制作用大
【提醒】玉米种子萌发的能量来自胚乳,胚乳 内的有机物会通过子叶不断地输送给胚根、 胚芽和胚轴,故其内的有机物在不断减少。
八年级生物上册真菌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真菌知识点真菌是一类生物,它们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合成食物,必须依靠其他生物或有机物质为食。
真菌又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其中多细胞真菌常被人们见到,如蘑菇、酵母菌等。
一、真菌的生活方式真菌的生活方式可以分为营养和繁殖两个方面。
1. 营养方式:真菌通常采用外消化的方式吸收养分,它们会先将分泌的酶把外界的物质消化成小分子,然后将其吸收进体内。
2. 繁殖方式:真菌的繁殖方式包括无性和有性两种,无性繁殖通常包括分裂、孢子萌发、芽生和分枝四种方式;而有性繁殖则包括生殖细胞互相结合和形成新的菌丝体等过程。
二、真菌的分类真菌可以分为两大类: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其中多细胞真菌又可分为子囊菌、担子菌、接合菌和真菌根四类。
1. 子囊菌:子囊菌是一种多细胞真菌,通常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包括较为常见的酵母菌、黑曲霉等。
2. 担子菌:担子菌是一种多细胞真菌,主要包括有毒的鹅膏菌、口蘑等。
3. 接合菌:接合菌也是一种多细胞真菌,又称滑菌,其特点是菌丝体分化成接合体,然后通过接合体互相结合,形成新的多核的体。
4. 真菌根:真菌根又叫菌根,是一种菌根类似植物根系的结构体,可以与植物共生,提供养分。
三、真菌的作用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减缓植物的老化进程,降低疾病和捕食者的危害;在食品加工、药物、饮料等方面,真菌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食品加工:酵母菌是大多数酒类、啤酒、奶酪、面包等食品的生产微生物。
2. 药物:真菌可以分泌一些抗菌、抗肿瘤和降血脂的活性物质,如青霉素、紫杉醇等。
3. 饮料:真菌蘑菇是目前种植广泛的食用真菌之一,它还可以用于生产低热量的饮料。
四、真菌的危害真菌也有一些危害的方面,如引起食物中毒、腐烂、感染人体等。
1. 食物中毒: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毒素,如麦角毒素可以引起普通人接触后毒性反应,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2. 腐烂:真菌可以引起某些水果和蔬菜的烂熟,从而导致大量的食品浪费和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菌的繁殖方式
真菌的繁殖器官由营养体产生或转变而来。
有些真菌在形成繁殖器官时,整个菌体转变成一个至多个繁殖结构,这叫做整体产果式,这种结构分化少,比较原始。
大多数真菌的繁殖器官只是由菌体的一部分构成,其余部分继续维持正常的营养活动,这叫做分体造果式。
真菌的繁殖包括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和准性生殖。
无性生殖
菌的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便产生新的个体。
有性生殖
菌的两个可亲和性细胞核的结合。
这种核的结合是通过游动配子配合、配子囊接触交配、配子囊交配、性孢子配合和体细胞配合来实现的。
典型的有性生殖过程包括 3个明显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叫质配,即两个带核的原生质体在同一细胞内互相配合;第二阶段叫核配,即上述细胞里两核的配合。
真菌有性生殖
的真菌在质配后立即进行核配,重新使染色体的数目减为单倍,这就是有性生殖的第三阶段。
这些孢子是许多真菌用以渡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也是许多植物病原真菌每次初侵染的传染体,对于真菌的复壮或形成杂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有性孢子也是真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根据有性生殖的亲和性,真菌可分为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两类:前者是每一菌体自身可孕,不靠其他菌体的帮助便可单独进行有性生殖;后者是每一菌体自身不孕,不管是否雌雄同体,都需要借助其他可亲和性菌体的相对交配型来进行有性生殖。
异宗配合又有两极性和四极性之分。
孤雌生殖在真菌中也时有发现。
准性生殖
1952年,美国的G.蓬泰科尔沃和罗珀在丝状真菌中发现的一种导致基因重组的机制。
在这种机制中,遗传性的重组不是依赖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而是依赖准性生殖的有丝分裂。
准性生殖的第一步是形成异核体。
异核体菌丝的形成有3种途径:①异核菌丝的结合;②同质菌丝内的核发生突变;③菌丝内一些单倍体核进行核配形成二倍体核。
准性生殖的第二步是两个核的融合,同质的和异质的核都可以核配,形成同质的二倍体核和异质的二倍体核,结果,这个阶段的菌丝细胞中最少含有5类核:两种单倍体核,两种纯合二倍体核,一种异合二倍体核。
但是,自发形成异合二倍体核的频率非常低,如构巢曲霉在100万个菌株中才出现一个异合二倍体。
准性生殖的第三步包括二倍体核一系列非典型的、不规则
真菌准性生殖
的单倍体化。
由于有丝分裂后期姊妹染色单体未分开,或者由于一个染色体分裂为2以后都趋向一极,而造成子核的染色体数目不相等,产生非整倍体,第1个子核多一个染色体(2n+1),第2个子核又少一个染色体(2n-1)。
“2n+1”非整倍体又称三体,往往失去一个染色体而成为二倍体。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由杂合体变为纯合体。
“2n-1”非整倍体又称单体,常在不断的有丝分裂中继续丧失染色体,直至成为单倍体,准性生殖全过程可概括为质配、核配和单倍体化。
半知菌不发生有性生殖,发生准性生殖的也只有曲霉、青霉和镰孢霉属中的少数种。
在异合二倍体繁殖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之间偶尔也发生交换,形成新的组合和连锁(见连锁和交换)。
有些新组合的二倍体核在形成分生孢子时进入孢子,而在孢子萌发时生出二倍体菌丝。
这样的重组是准性生殖的主要方面,因为它使没有有性生殖的真菌也能得到有性生殖的益处。
不过发生的频率很低,仅为有性生殖的1/500。
准性循环的遗传虽然具有有性生殖的内容,但与有性循环之间还有几点区别:①准性循环的过程类似有性循环,但不像有性循环那样固定,而且单倍体化的完成要牺牲大量的非整倍体;②在一个菌丝细胞内,异核现象和异合现象可以同时发生,不过异合机会极少,必须进一步分离才能发现。
由于一个二倍体自发分离(体细胞交换和单倍体化)的频率很低,往往需要用各种化学的或物理的因子加以诱导,例如用对氟苯丙氨酸(PFA)诱导构巢曲霉单倍体化就有特别显著的效果,用氟尿嘧啶(FU)诱导构巢曲霉的有丝分裂交换(体细胞交换),效果也很明显。
另外还有许多因子,如氮芥、甲醛和紫外线等,对构巢曲霉的单倍体化和有丝分裂交换都起诱导作用。
准性生殖的发现进一步深化了对真菌的认识。
通过体细胞重组,首先可以在无性生殖的真菌中进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性研究,其次可以在半知菌中进行杂交育种。
在半知菌的演化中,有些似已固定用准性生殖来代替有性生殖了。
核循环
像其他生物一样,真菌通常也有一个相当于绿色有机体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单倍体和二倍体结构的循环(图2)。
二倍体阶段由核配开始,到减数分裂完成。
但是,在大多数真菌中,菌体并没有明显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交替,代表二倍体阶段的仅仅是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