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探讨
浅议含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

体健康 , 有持久 性 、 具 毒性大 、 污染严 重等 特点 。重金
1 引 言
随着工农 业 的迅速 发展 及人 们 对环 境 、健康 的
曰益 重视 ,人类 对 水 资源 的质 与量 的要求 都 有 了更 高标准 。 面对 日益 短缺 的水 资源, 护水环 境, 止水 保 防 污染, 治理水 污染 已经 成为全 人类 普遍 关心 的 问题 。
20 0 8笠
1 月 2
浅议含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
王小 艳
( 中国瑞 林 工程技 术 有限 公司 , 西 南 昌 3 0 0 ) 江 3 0 2
[ 摘
要 ] 绍 了含 重金 属 废 水的 来 源及 危 害, 对含 重金 属 废 水 处理技 术 的各 种 方 法进行 了探 讨 , 其 介 并 对
2 含 重 金 属 水 污 染
现 代 化 工 业 生 产 的发 展 使 人 类 对 重 金 属 的 开 采、 冶炼 、 加工等 生产 活动 日益 频繁 。一些 重金 属 作 为原料 或是催 化剂广 泛用 于生产 , 生 的含重 金属废 产
金 属废 水 的治理刻 不容 缓 。 究 、 研 开发 高效低 成 本的 含 重金 属 废水 处 理技 术 ,减轻 含 重金 属废 水 对环 境 的污 染 具有重 大 的社会 、 经济 和环 境意义 。 于含 重 对
和 资源 浪 费 。污 水处 理 中 的重金属 是 指有 毒金 属和
类金属, 包括《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B 98 G 87 规定的第
一
排放 。 目前 , 处理含 重金 属废 水 的方 法 主要可 分为物 理法 、 化学 法和 生物 法 。
类 污染 物 中的重 金属 f 类 金属 , l J 和 即汞 、 、 、 、 镉 铬 铅
生物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研究进展

研究成果和不足:吸附法在重金属废水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首 先,针对不同种类的重金属废水,研究者们发现了多种高效、稳定的吸附剂,如 活性炭、树脂和生物质材料等。其次,通过改性技术,这些吸附剂的性能得到了 显著提升,为实际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此外,研究者们还研究了吸附剂的再 生和循环使用问题,为降低处理成本提供了有效途径。
生物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研 究进展
01 摘要
目录
02 引言
03 一、生物吸附法原理
04 二、影响因素
05
三、应用现状及未来 发展趋势
06 参考内容
摘要
本次演示综述了近年来生物吸附法在处理重金属废水领域的研究进展。生物 吸附法利用微生物、植物、藻类等生物体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实现对废水中重 金属的有效去除。本次演示介绍了生物吸附法的原理、影响因素、应用现状及未 来发展趋势,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研究现状:在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中,主要涉及吸附剂的选取和改 性两个方面。目前,常见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树脂、生物质材料等。活性炭具 有高比表面积、发达孔结构和良好的吸附性能,是重金属废水处理中最常用的吸 附剂之一。树脂作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生物质材料则具有来源广泛、可再生等优点,成为研究的新方向。
二、影响因素
1、生物体种类: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存在差异。例如, 某些微生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某些植物则对某些重金属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因此,选择合适的生物体是提高生物吸附效果的关键。
2、重金属种类和浓度:不同种类的重金属离子对生物体的吸附能力不同。 一般来说,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对生物体的毒性较大,可能导致生物体死亡或降 低吸附效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废水中重金属的种类和浓度选择合 适的生物体和处理条件。
化学沉淀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

化学沉淀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探究进展摘要: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境中的一大问题,尤其是重金属废水的排放对水体的污染更加严峻。
化学沉淀法作为一种常用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具有操作简易、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通过对进行综述,从理论分析、工艺优化和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和谈论。
1. 引言重金属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峻的污染,其中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是防止水体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化学沉淀法作为一种常用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通过在废水中加入适当的化学试剂,使得重金属离子与试剂反应生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标。
本文通过对进行综述,旨在总结目前该领域的探究效果,为进一步的探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2. 理论分析化学沉淀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溶液化学平衡理论、羟基化学理论和颗粒沉淀动力学理论等。
溶液化学平衡理论通过分析溶液中各种化学物质的浓度与反应平衡之间的干系,确定化学沉淀过程中合适的试剂和反应条件。
羟基化学理论则探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在碱性溶液中生成金属水合氧化物沉淀的机理。
而颗粒沉淀动力学理论则探讨了沉淀的形成速率与溶液中各种因素的干系,为实际操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3. 工艺优化化学沉淀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工艺优化主要包括试剂选择、试剂添加次序、pH值调整和沉淀分离等。
试剂选择是影响化学沉淀法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通常选择具有较高沉淀能力和成本较低的试剂。
试剂添加次序会影响到反应的进行及沉淀产物的形成,合理的试剂添加次序可以提高沉淀的效果。
调整pH值可以改变重金属离子的溶解度和沉淀物的生成速率,通过优化pH值可以提高沉淀的效率。
沉淀分离则是将形成的沉淀和溶液分离的过程,接受适当的分离工艺可得到高质量的沉淀产物。
4. 应用效果化学沉淀法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以铅、铬、镉等重金属为例,通过合适的试剂选择和处理工艺,可以将其浓度降低到国家排放标准以下。
浅谈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及应用

・
1 67 ・
浅 谈 重 金 属 废 水 处 理 工 艺及 应 用
Dic s o t a t wa e e m e c i s us n he W se t r Tr at ntTe hn que a nd App i a i n o a e al lc to fHe vy M t
中图分类号 : 7 3 X 0
文献标识码Leabharlann : A文章编号 :0 6 4 1 (0 1— 17 O 1 0 — 3 12 1 5 0 6 一 1 O)
1 传 统 的 重 金属 处 理 方 法 富 集 等 作 用 降低 被 污 染土 壤 或 地 表 水 的 重 金 属 含 量 , 以达 到治 理 污 11沉 淀 法 沉 淀 法 通 常 是在 溶 液状 态 下 将 不 同化 学 成 分 的物 染 、 复 环 境 的 目 的。 植 物 修 复 法 与 其 他 的 方 法相 比具 有技 术和 经 . 修 质 混 合 , 混 合 液 中 加 入 适 当 的 沉 淀 剂 制 备前 驱体 沉 淀 物 , 将 沉 济 上 的 双 重优 势 , 施 较 简 便 、 本 较 低 对 环 境 扰动 少 。缺 点 是 在 再 实 成 和 淀 物进 行 干 燥 或 锻 烧 , 而 制 得 相 应 的粉 体 颗 粒 。其 优 点 去 除 范 围 治理效率较 低 , 从 不能治理重污染土壤。 由于一种植物只 吸收一种 或 广 、 率高 、 济 简 便 。 如 金 … 用 铁氧 体 法 处理 重金 属废 水 , 性 两种 重 金 属 , 以 全 面 清 除 土壤 中 的所 有污 染物 [ 另 外 施加 有机 螯 效 经 赵 采 磁 难 9 1 。 产物 中金属 的回收率 、 性产物 的稳 定性及饱和磁 化率越大 , 磁 处理 合剂 虽能增 强对重金属 的富集 能力 , 却可能会造成有毒元素地下 的 后 的废水中各种金属离 子的质量 浓度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指标。 但是 渗 漏 , 成 潜 在 的 污 染 风 险 , 增 加 了运 行成 本 。 形 I 且 沉 淀 法 沉 淀 剂 的加 入容 易造 成 二 次 污 染 。 25化学品替代法 目前有此使用重金属化 学品企业 ,利用替 . 12化 学 法 化 学 法 是 利 用 化 学 反 应 的作 用 来 去 除 废 水 中 的 溶 代 法解 决 重 金 属 污 染 , 果 较 好 。 举 例 吉 林 省 汪 清 东 光 电子 有 限公 _ 效 解物质或胶体 物质 。常用 的硫酸亚铁一 石灰法 , 但也存在着投药量、 司化成 箔腐蚀 工序从传通 的铬酸 法生产铝箔 改为希硫酸 法生产铝 污 泥 产 生 量 大 、 理 后 水 质 色 度 高 等缺 点 。 宾【 用 钡 盐一 氢 氧 化 箔 , 底 解 决 了重 金 属 六 价铬 的 污 染 问题 。 处 李 采 彻 钠 法 处 理 含 重 金 属废 水 , 有 出 水 水 质 清 澈 透 明 、 备 简 单 、 易 自 具 设 容 3 结 论 制、 操作 维 修 方便 的特 点 。 但 其 也 有 易 产 生 二 次 污 染 的缺 点 。 目前 , 重 金 属 废 水 的 处 理 工 艺 还 处 存 在 技 术 、 行成 本 、 生 对 运 产 13吸 附 法 吸 附法 是 利 用 吸 附剂 吸 附 溶 存 于 废 水 中重 金 属 离 二 次污 染等 问题 , 实 际 应 用 时 应 根 据 重 金 属 的种 类 、 术 、 程 成 . 在 技 工 子 的一 种 方 法 。 附 法 因其 材 料 便 宜 易得 , 本低 , 除 效 果 好 等 到 本 、 方 面 综 合 考 虑 , 择 最 优 的技 术 方 案 。 据 实 际 情 况将 两 种 或 吸 成 去 等 选 根 优 点 。胡 艳海 等 N O 处理 活 化 沸 石 , 废 水 中 的 P]、 d . r 多种 工 艺组 合 , 到 最优 的 效 果 。 用 aH 对 1 C 2 C2 “ + + 达 目前我们应该致 力于新工 艺的开 发与传 统工艺的改造 , 努力开 去 除率达到 9 .0 7 %以上。李 国清等人[ 9 4 】 用海藻酸钠一 腐殖酸钠 吸附 法 处理 重金 属废 水 , c (Ⅱ) 对 u 去除率 达 9 . C (Ⅱ) 96 %, d 去除率 达 发出既降低成 本、 不产 生二次污 染又 能够 达标排放 , 使重 金属得到 9 .%, 中铜 离 子 已经 达 到 国 家 一 级 排 放 标 准 。 5 6 其 有 效 回 收 利 用 , 时注 重 考 虑 替 代 重 金 属 化 学 品 的工 艺 , 源 头 上 同 从 杜 绝重 金 属 污 染 , 是 我 们 今 后 应 该 努 力 与 探讨 的 方 向。 这 2 重金 属 废 水 处 理 新 工 艺 参考文献 : 21微 生 物 处 理 技 术 生 物 絮凝 法 是利 用微 生 物 或 微 生 物 产 生 . [】 如金 , 1赵 吴春 笃. 常温 铁氧体 处理 金 属离子 废 水研究 化工环 保 , 的代 谢 物 进 行 絮 凝 沉淀 的 ~种 除 污 方 法。 有 无 机 絮 凝 剂 和 合 成 有 具 052 ( 6— 6. 机 絮凝 法无法比拟 的优点 , 处理废 水安全 方便 无毒 、 不产 生二 次污 2 0 ,5 4)2 3 2 6 [] 2 李宾. 化学 法 处理含 重金 属废 水 的应 用介 绍【J 料保 护 ,0 0 3 Jl 材 2 0 ,3 染 , 当前 也 存 在 着 生 产 成 本 较 高 、 但 活体 絮 凝 剂 保 存 困 难 等 难 题 , 大 ( 0)1 - 9 1 8 1. 部 分生 物 絮 凝 剂 还 处于 探 索研 究 阶段 [ 5 1 。 【] 3胡艳海. 活性沸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吸 附及再生性研 究f】 J. 无机盐工业 , 22反渗透技术 反渗透是渗透作 用的逆过 程。在实际应 用中 1 9 2 — _ 9 7, 5 6. 主 要 有 微 滤膜 、 滤 膜 、 滤 膜 、 纳 超 电生 物膜 等 。 有 去 除率 高 , 择性 且 选 [] 国清 , 4李 罗生全. 海藻酸钠一 腐殖酸钠 吸附法处理 重金属废水 的研究 强 : 常温 下 操 作 无 相 态 变 化 耗 低 、 染 小 ; 在 能 污 自动 化 程 度 高 , 可作 『1 J. 集美大学学报 ,0 7 1 ( )2 6 2 1 2 0 ,2 3 :2 — 3 . 为重 金 属 废 水 终 端 处 理 , 使 废 水 中 的 重 金 属 离 子 完 全 去 除 , 可 处理 [] 前 , 小 龙 . 内 外 重 金 属 废 水 处 理 新 技 术 的研 究 进 展 I1 境 工 程 5马 张 国 J环 . 后 的水质优 良, 并可循环再利用1 6 1 等优点。 反渗透法 由于其本身对生 学 报 ,0 7 17)1— 3 2 0 , ( :0 1 . 产 工 艺 要 求 很 高 , 以其 在 应 用推 广 中 受 到 了 限 制 。 所 【] 6袁建军 , 卢英华. 高选择性重组基 因工程菌治理含 汞废 水的研究【. J泉 J 2 0 , 16)7 — 5 23ME F去 除 废 水 中 的金 属 离 子 胶 团强 化超 滤 ( U 是 州师范学 院学报 ,0 3 2 ( :1 7 . . U ME F) 【] 7周正 立. 反渗透 水处理应用技 术及膜水 处理 剂[ . M】 北京 : 学工业 出 化 种 表 面 活 性 剂 和 超 滤 相 结合 的 技 术 ,用 于 处 理 低 浓度 的金 属 离 2 0 1 8 . 子。ME F技术 中还有待解决 的问题 : U ①ME F在表面活性剂 浓度 版社 ,0 5 — 6 U [] nh , a go sed.L p NW.ea P yicce cl set a d 8Mec M. nrnvlJ,e p . ,t. hs—oh mi p c n V aa s 高于 C MC以上时才 能去 除污染物 , 表面活性 剂用量较大 ; ②ME F U e i i n y o ta e ee n i f ce c f r c l me t mmo - iia in b s ia me d n s I b lz t y o l o n me t . n 的渗透 液中含有 一定浓度 ( 低于 C MC) 的表面 活性剂单 体 , 造成 浪 Va go sed . n rnv lJ ,Cu —ig a . d . tlc na n td S i :n iuna t— a n n h mS ,e sMea o tmi ae ol IS tI ei v t s 费。 如何从浓缩液中回收有价值 的金属和有机物也是 ME F技术的 U inadp y rm e it nM]N wY r :a dsBoc—ee sS r gr20 . o n ht e dai [ . e ok L ne i i ne ,pi e,0 0 o o s n 重 要 研 究 方 向 。 [] 朝 阳 , 同 斌 . 金 属 污 染 植 物 修 复 技 术 的研 究 与 应 用 现 状 f】 球 9韦 陈 重 J地 . 24植物修复法 植物修复法 是指 利用植 物通过吸收 、沉淀和 科 学 进展 ,0 2 1 ( 3 — 3 . . 2 0 ,7 6)8 3 8 9
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废水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介绍了重金属废水的来源、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随后详细阐述了当前主流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包括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生物法等,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有技术的改进与优化、以及技术集成与创新等方面。
文章总结了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未来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二、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废水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
目前,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生物处理法等。
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浓度和种类的重金属废水处理。
化学沉淀法是最常用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重金属离子转化为难溶性的沉淀物,从而从废水中去除。
然而,该方法产生的污泥量大,处理成本较高,且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离子交换法是一种高效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实现重金属的去除。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但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和更换成本较高。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生物炭、纳米材料等。
吸附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点,但吸附剂的再生和更换成本也较高。
膜分离法是一种新兴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膜的孔径大小选择性地分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能耗低等优点,但膜材料的成本较高,且易受到污染和堵塞。
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重金属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重金属处理技术研究进展随着核能的发展和应用,核废水处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核废水中存在着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这些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研究和发展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重金属处理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当前的研究进展,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传统的重金属处理技术1. 沉淀法沉淀法是最常见的重金属处理技术之一。
通过添加沉淀剂,如氢氧化钙、氢氧化铁等,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达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
然而,沉淀法存在着处理效率低、沉淀物后处理困难等问题。
2. 吸附法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吸附重金属离子,如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
吸附法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的优点,但吸附剂的再生和废弃物处理是一个挑战。
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包括纳滤、超滤、反渗透等,通过膜的孔隙大小和分子筛选性,将重金属离子与水分离。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无化学药剂使用等优点,但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维护成本较高。
二、新型重金属处理技术1. 电化学技术电化学技术利用电极上的电流和电位控制重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其转化为沉淀物或沉积在电极上。
电化学技术具有高效、可控性好的优点,但设备复杂和电极材料的选择是一个挑战。
2. 生物吸附技术生物吸附技术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等生物材料对重金属离子具有选择性吸附能力。
生物吸附技术具有环境友好、资源可再生等优点,但操作条件和生物材料的选择需要进一步研究。
3.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利用氧化剂或光催化剂产生高活性自由基,将重金属离子氧化为无毒或难溶于水的形式。
高级氧化技术具有高效、无需添加化学药剂等优点,但催化剂的选择和反应条件的优化是一个挑战。
三、未来发展方向1. 多技术组合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多种重金属处理技术的组合,如电化学技术与生物吸附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2. 材料工程的创新材料工程的创新可以设计和合成具有高吸附能力和选择性的材料,如纳米材料和功能化材料,以提高重金属处理技术的性能。
试论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环境保护处理技术

试论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环境保护处理技术工业化时代给人们带来越来越繁荣的经济,但是在环境方面也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
社会各界逐步提高对重金属污染情况的重视程度,水污染是工业重金属排放的主要形式。
现阶段环境污染以及治理问题,主要是将工业重金属污水排放作为核心内容。
金属元素难以消除以及危害性较大,是重金属污水的明显特征,部分重金属甚至含有剧毒。
还有些重金属元素会致癌,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一、明确重金属水体污染Cd、Cr、Mn、Ni、Pb、Hg、Ge、Co、Zn等元素都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在通常的状态下,及其微量的金属元素是不会对水体产生污染,但是这些金属元素一旦超过一定的标准时,就会对水体产生一定污染危害。
在自然界下的水质当中本身会含有一定的金属元素,但是这些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微小不会对水质产生影响,因此,在自然状态下水质中的重金属元素不会对水质和水中的动植物产生影响。
但是由于人为因素向水中排放大量的重金属元素,除非使用相对应的处理方法,否则很难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沉淀和过滤。
按照排放量进行排名主要的工业排放企业包括:矿产资源企业、金属熔炼企业、化工企业、造纸相关行业、制革产业、染烫行业等等,在这些工业领域中排放大量的污水同时带有Ni,Pb,Cd,Cr,Hg等重金属元素。
重金属超标的污水中是含有一定的毒性,不仅仅会对水质中的生物产生影响,重金属污水还会通过地下水污染地层水源,水源被植物吸收后会在植物体内进行沉积,人类或者是动物吃了吸收了重金属污水的植物后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
二、科学应用重金属污水处理技术从社会舆论以及环境研究角度来说,含有重金属污水的处理以及净化方法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内容。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方法。
是现阶段处理重金属污水的三种主要方法,需要结合实际对其进行科学选择,实现对重金属污水的恰当处理,改善污染问题。
1.物理方法处理重金属污水可用多种物理方法开展重金属污水的处理工作,最为常见的就是吸附法。
污水处理中的重金属去除和资源回收

污水处理中的重金属去除和资源回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成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中,重金属的去除和资源回收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就污水处理中的重金属去除和资源回收进行详细探讨。
一、重金属的污染和危害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g/cm³的金属元素,如铅、铬、汞等。
它们可以通过工业废水、农业农药使用、生活废物等途径进入水体,造成水环境污染。
重金属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严重的毒性和潜在危害,长期暴露于重金属污染环境下会引发多种疾病,如癌症、神经系统损伤等。
二、重金属去除的方法1.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通过添加适当的化学物质,实现与重金属离子的沉淀反应。
常用的化学物质包括氢氧化铁、硫化钠等。
这些物质与重金属形成沉淀,达到去除的目的。
然而,化学法存在反应速度慢、化学剂成本高、产生大量污泥等缺点。
2.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对重金属进行生物吸附、生物还原和生物沉淀等作用。
常用的生物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等。
相较于化学法,生物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废物产量少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中。
三、重金属资源回收的途径1. 资源化利用重金属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和提纯,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
例如,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可以通过电解沉积技术,制备成金属材料或电子元件。
这种方式将废物转化为资源,实现了重金属的回收利用。
2. 物理化学回收物理化学方法包括吸附、离子交换、溶剂萃取等技术,可将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再进行固体废物处理。
这种方式可以从源头上实现重金属的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重金属去除和资源回收的挑战与展望1. 技术挑战重金属去除和资源回收技术仍面临着工艺精细化、运行稳定性等方面的挑战。
科研人员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现有技术,提高重金属去除效率和资源回收利用率。
2. 法规支持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法规支持和政策引导,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相关行业进行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速重金属去除和资源回收的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生产废水随之排放,导致水源和土壤受到
影响,重金属含量增多,污染越来越严重。
重金属废水具有累积性、持续性、难
降解性和毒害性等特点,废水的长期排放会导致排污口附近生态环境恶化,生物
多样性逐渐减少,并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到人体。
因此,关于重金属废水处理技
术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详细探讨了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旨在实现重金
属废水的回收利用。
关键词: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
重金属离子的废水主要来自于化工工业以及矿山开采以及机械加工等行业,
其所排放的重金属废水由于不能通过被生物降解的方式进行处理,长期沉积便会
对于存在的水体产生相当严重的危害,一旦危害出现,可能所导致就将是极度严
重且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
因此,污水处理企业对于重金属废水的排放一定高度
的重视,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污水有效处理,以从根本上保障重金属污水
处理的科学有效,保障水质安全。
1 化学处理法
1.1.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通过向重金属废水中投加药剂,发生化学反应使重金属离子变
成不溶性物质而沉淀分离出来的方法。
包括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钡盐沉
淀法、铁氧体沉淀法等。
化学沉淀法处理重金属废水具有工艺简单、去除范围广、经济实用等特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
但这种方法很容
易受到沉淀剂和反应条件的影响,需要对沉淀剂投加量及反应条件进行准确控制。
1.2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应用电解的基本原理,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在阳极和阴极上分别发
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重金属富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
这些重金属或沉淀在电极表面或沉淀到反应器底部,从而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
并且可以回收利用。
这种方法不会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降低很多,且耗能大,比较适合重金属离子浓度较高且回收价值高的电镀废水。
2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重金属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发生交换反应,使废水中重金
属浓度降低的方法。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含有离子交换基团的高分子材料。
离子
交换树脂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剂。
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
子交换树脂和螯合树脂等。
有些离子交换树脂对不同离子的亲合力不同,可以实
现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
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吸附饱和后需进行再生。
离子交换法具有处理容量大,处理水质好,可以回用等优点,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离子交换树脂主要用于回收有价的贵金属和稀有金属。
离子交换法处理电镀
行业重金属废水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早在1980年左右,仅沈阳市就有100多家
电镀厂采用离子交换树脂除铬;上海市造船厂等企业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净化镀铬浓废液也有多年历史,还有些厂家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镀锌、镀
铜钝化液。
离子交换纤维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材料,在重金属
废水处理、分离、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
颗粒状离子交换树脂相比,离
子交换纤维吸附效果明显,交换能力强,吸附容量大,再生效果好,强度大,再
生频率高。
提高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容量、交换速度、再生利用性及机械强度是
离子交换法重要的发展方向。
3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以压力为推动力,依靠膜的选择性进行分离、纯化与浓缩的技
术总称。
根据膜截留物质直径大小的不同和膜本身的性能差异,常见的膜分离技
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等。
膜技术作为一门新
型的分离技术,具有无相变化、能耗低、占地少、操作方便、运行及维修费用低、系统运行稳定和出水水质好且稳定等优点。
膜分离技术应用到重金属废水的处理中,不仅使渗透液达到排放标准或回用生产,而且能回收有价资源。
纳滤(NF)
膜由于其特殊的孔径范围和荷电性,对二价、多价离子及分子量200以上的有机
物有较高的脱除性能,已在水处理、生物制药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4 生物处理法
4.1植物修复法
植物修复法是利用植物通过吸收、沉淀和富集等作用降低被污染土壤或地表
水的重金属含量,以达到治理污染、修复环境的目的。
在植物修复技术中能利用
的植物有藻类、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等。
植物修复法实施较简便、成本较低且对
环境扰动少,在治理污染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该法治理效率低,不能治理重度污染的土壤和水体。
4.2生物絮凝法
生物絮凝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进行絮凝沉淀的一种除污方法。
目前已开发出具有絮凝作用的微生物有细菌、霉菌、放线菌、酵母菌和藻类
等共17种,但对重金属有絮凝作用的只有12种。
生物絮凝法处理废水安全无毒、不产生二次污染、絮凝效果好,但目前也存在生产成本高、保存困难、难以工业
化生产的困难,大部分生物絮凝剂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
4.3生物吸附法
生物吸附法是利用生物体本身的化学结构及成分特性来吸附溶于水中的金属
离子,再通过固液两相分离去除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的方法。
生物吸附剂主要是
藻类,还有细菌、真菌等。
由于许多微生物具有一定的线性结构,有的表面具有
较高的电荷和较强的亲水性或疏水性,能与颗粒通过各种作用(如离子键、吸附等)相结合,如同分子聚合物一样起着吸附剂的作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探讨对实现重金属废水的回收利用具
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这样才能改善重
金属废水的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燕妮,方增坤,胡杰华等. 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J].
工业水处理.2011,31(12):9-13.
[2]杨丽,李红艺,曹莹等. 膜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研究进展. [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3,31(10):14-17.
[3]常鹏利,王亚娥,方晓航.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研究. [J].绿色科技.2012,10:169-171.
[4]蒋新宇,黄海伟,曹理想等. 毛木耳对Cd2+、Cu2+、Pb2+、Zn2+生物吸附
的动力学和吸附平衡研究 [J].环境科学报. 2010,30(7):1431-1438.
[5]唐彬,彭英湘,胡立琼.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原理综述[J].化工管理,2014,23:279+281.
[6]钱小娟,宋建军.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探讨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西部科技,
2014,09:39-40.
[7]方芳,张一凡,刘静.论电化学法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J].化工管理,2014,26:128.
[8]刘敏敏,于水利,侯立安.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概述[J].中国工程科学,2014,07:100-105.
[9]黄曼雯,刘敬勇,裴媛媛,等.废水中重金属处理研究方法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98~101.
[10]王建龙,陈灿.生物吸附法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学报,2010,30(4):674~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