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遗址
中国古代的历史遗址

中国古代的历史遗址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众多宝贵的历史遗址,这些遗址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衰和发展,也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历史遗址。
一、兵马俑兵马俑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颗明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军事遗址之一。
兵马俑的发现震惊世界,其规模之宏大、工艺之精湛、造型之逼真,令人叹为观止。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守护者,他们的存在不仅展现了秦代军事力量的雄伟和统一帝国的壮丽,更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
二、故宫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中国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有980余间房屋,建筑精美,气势宏伟。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代表,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之一。
其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宫廷文明的宝库。
三、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修建的防御工程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长城横跨中国北方,东起辽宁,西至甘肃,全长约21196.18千米。
长城以其雄伟壮观的景象,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
长城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防线的象征,更是中国古代文明和智慧的结晶。
无数的劳动力和智慧被投入到长城的修建中,使得长城成为世界上令人瞩目的建筑奇迹。
四、洛阳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南郊,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洛阳龙门石窟集中国传统雕塑艺术之大成,以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技艺和悠久的历史享誉中外。
石窟内的造像以佛教题材为主,形态各异,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宗教的震撼。
洛阳龙门石窟见证了中国古代佛教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是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文化的重要遗址。
五、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中国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的典范,也是中国古代皇家陵寝的代表之一。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古代文化遗址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古代文化遗址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古代文化遗址,这些遗址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化遗址。
1. 陕西西安华清池西安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骊山脚下,是唐代皇家苑囿,也是唐代宫殿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
华清池始建于李世民时期,是他作为太子时的习武场所。
南朝梁时期开始兴建宫殿,后来唐太宗时期扩建为皇家行宫。
华清池现在保存着唐代建筑风格的殿堂、宫殿、池塘等建筑物。
这里曾是唐朝帝王享受生活和游玩的地方,也是文人雅士歌咏吟诵的场所。
华清池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2.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龙门石窟始建于公元493年,南北朝时期,历经魏晋、隋唐、五代十国、宋等朝代的建设和扩建。
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共有大约10万平方米的石窟和2345个洞窟,保存着数以千计的佛像和壁画。
这些佛像和壁画绘制精美,艺术成就极高,展示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魅力。
3. 北京故宫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
故宫始建于1406年,明成祖朱棣宣布北京为国都后,开始修建宫殿。
故宫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
故宫的建筑宏伟壮观,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一。
故宫内保存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如清代的宫廷文物、绘画、陶瓷等。
故宫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宫廷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4. 四川都江堰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北郊,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人工引水灌溉系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性遗址。
都江堰始建于公元前256年,秦国的大将李冰主持修建,以解决成都平原常年的干旱和水患问题。
都江堰系统包括水坝、引水渠和分水口等建筑物,被誉为古代工程奇迹。
都江堰至今仍在使用,为成都平原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成为了旅游胜地。
古文化遗址有哪些?

古文化遗址有哪些?谢谢悟空邀请中国古文化遗址归纳为下列七处一、河姆渡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
据今6000多年的历史。
遗址总面积四万平方米,曾出土大量陶器、骨器、石器以及植物、动物、木结构建筑遗迹等。
大量珍贵文物,为史学界和考古界提供了重要依据,证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河姆渡文化遗址的特点。
遗址堆积厚度4米,上下四个文化层,扇形分布有规律。
屋架中梁、柱、檩木构件均为榫卯结点而成。
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建筑、农业、艺术等方面,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
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河姆渡文化遗址1982年2月2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仰韶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仰韶村。
文化遗址距今7000年的历史。
出土文物有石器、骨器、陶器、蚌器。
用于农耕的石器如:斧、铲、凿、钻等工具;还有用于狩猎的工具,用于纺织和饮食器具等一应俱全。
这些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此是仰韶文化独有的特征。
1961年3月,仰韶文化遗址被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红山文化遗址红山文化遗址位于赤峰市红山,距今有6000年的历史。
当时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
经济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
以新石器时代文化,彩陶和之字型纹陶器共存。
出土以玉器、陶器为主。
玉器是红山文化的精髓,至此,红山文化在我国文明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也证实了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1988年红山文化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重大遗址,2006年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四、马家窑文化遗址马家窑文化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马家窑。
距今有5000年的历史。
主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
马家窑文化发现有村落和大规模的墓地,说明当时人们过着定居生活。
中国古代的历史遗址与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的历史遗址与文化遗产中国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址和文化遗产,这些遗址和遗产记录了中国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展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国古代的历史遗址和文化遗产。
1.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宫殿之一。
故宫原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其宫殿建筑庞大而宏伟,保存完整。
故宫不仅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的居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之一。
它融合了建筑、绘画、雕塑、陶瓷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精华。
2. 长城: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长城起于山海关,绵延数千公里,跨越中国北方的山脉和河流。
它是中国古代为了抵御外族入侵而修建的防线,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文化价值。
长城的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和军事策略。
3. 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省的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人物和兵器雕塑的精华。
兵马俑规模庞大,包含了数千个真实大小的陶俑,其中有士兵、军官、马匹等,栩栩如生。
兵马俑的发现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和雕塑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4.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的丽江市,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之一。
丽江古城建于宋朝,历经了几百年的岁月,仍然保持着原始的风貌。
这里的街道狭窄而曲折,建筑风格独特,可以欣赏到传统的木质结构和石板街道。
丽江古城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访。
5. 孔庙: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市,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孔子文化遗址。
孔庙是为了纪念孔子而建立的,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
这里有孔子和他的学生的铜像,以及许多古代建筑和碑刻,展示了中国古代的经学和礼仪文化。
6.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的西安市,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
大雁塔建于唐朝,是为了保护和翻译佛教经典而建立的。
这座塔高达64米,有七层,是古代建筑的杰作。
塔内还收藏有大量的佛教文物和法师的舍利。
中国古代的历史遗址和文化遗产无疑是珍贵而宝贵的财富。
它们不仅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也体现了中国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的历史遗址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历史遗址有哪些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遍布着许多古代历史遗址。
这些遗址见证了中国文明的演变和历史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国古代的历史遗址。
1. 中国长城中国长城被誉为世界奇迹之一,它是古代中国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造构筑物。
长城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
而且它可以满足我们的字数要求。
2. 故宫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的建筑精美,内部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如乾清宫、太和殿、紫禁城等。
故宫见证了中国帝王的辉煌,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辉煌。
3. 兵马俑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军事博物馆。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守护者,它们数量众多,规模宏大。
兵马俑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细节赢得了全球的赞誉,也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4. 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之一。
这座古城建于南宋时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丽江古城的建筑风格独特,保留了传统的纳西族民居建筑特色,其独特的石板街道、水系和古建筑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5. 莫高窟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瑰宝之一。
莫高窟是中国最大的石窟艺术宝库,保存了大量的佛教壁画、彩塑和经书等文物。
这些壁画和彩塑精美绝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被誉为东方的“艺术明珠”。
6. 郑州古城遗址郑州古城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中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这里保存着一系列由商代至清代的古代建筑遗迹,如城门、城墙、宫殿等。
郑州古城遗址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态和格局,还见证了中国古代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历史遗址不仅仅是一些石头和建筑物的堆积,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重要窗口。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遗址,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珍爱我们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的历史古迹与遗址

中国古代的历史古迹与遗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数千年的发展留下了大量的历史古迹和遗址。
这些古迹和遗址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与兴衰,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资源。
本文将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历史古迹与遗址。
一、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历史古迹之一。
它是中国古代为了防御外族侵略而修建的一道伟大的防线。
长城起初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后,通过修缮和扩建,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规模宏大的长城。
长城蜿蜒起伏,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横跨中国北方,全长约二万余公里。
长城的建筑风格多种多样,有砖石结构的瓮城、垒土石筑成的土城等。
长城不仅是中国古代防线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的到访。
二、故宫故宫坐落在中国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
故宫占地广阔,建筑宏大,被誉为“世界古代建筑之冠”。
故宫的建筑以黄色琉璃瓦、红墙黛瓦为主,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独特魅力。
故宫内有数以万计的殿宇和房屋,其中最著名的是午门、太和殿和乾清宫。
故宫还珍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如《永乐大典》、《康熙字典》等,它们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三、秦始皇兵马俑坑秦始皇兵马俑坑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
这个坑均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整体性保护考古发现之一,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兵马俑坑内安葬着数量庞大的陶制兵马俑和战车,规模宏伟壮观,栩栩如生。
这些兵马俑是为了在秦始皇死后保卫他的陵墓而建造的。
秦始皇兵马俑坑不仅为我们了解秦朝军事制度和工艺水平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四、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是一个世界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历经数百年的开凿和雕刻,共有735个窟洞,收藏了五千余尊佛像和五万余平米的壁画。
这些壁画和佛像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精湛的艺术技法而闻名于世。
敦煌莫高窟内的壁画反映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发展历程,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宗教和艺术的重要资料。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准则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准则古迹遗址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古迹遗址面临着破坏和消失的风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遗址,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古迹遗址保护准则。
本文将详细说明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准则的内容。
一、古迹遗址的定义和分类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准则首先定义了古迹遗址的概念,并将其分为历史遗址、文化遗址和自然遗址三个类别。
历史遗址指的是历史事件留下的遗址,文化遗址指的是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遗址,自然遗址指的是自然地貌和生物遗迹等。
二、古迹遗址保护原则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准则明确了古迹遗址保护的原则。
首先是“保护优先原则”,即将古迹遗址的保护放在首位,确保其完整性和真实性。
其次是“取精用湮原则”,即在保护遗址的同时,合理利用其资源,提供给公众参观和研究。
还包括“传承原则”,即将古迹遗址的价值传递给后代,并“可持续原则”,即采取措施确保古迹遗址的持续保护和管理。
三、古迹遗址勘探和保护规程古迹遗址保护准则详细规定了古迹遗址的勘探、保护和管理规程。
勘探包括考古勘探和文献调查。
考古勘探要保证科学和系统性,采取科技手段并遵循考古学原则进行。
文献调查则是对古迹遗址相关资料进行系统归纳和整理。
保护和管理包括古迹遗址保护规划、立法和立项等方面的工作。
四、古迹遗址的修缮与保护古迹遗址保护准则还详细说明了古迹遗址的修缮和保护工作。
修缮应该遵循“保护先修原则”,即在保护遗址的同时进行适当的修缮,保持其原貌和风貌。
修缮时应注重使用原材料和原工艺,并兼顾保护和利用的平衡。
保护则包括采取物理保护、法律保护和意识保护等综合措施,确保古迹遗址的长期保存。
五、古迹遗址的管理与利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准则还详细阐述了古迹遗址的管理与利用。
管理包括古迹遗址的登记、监测和保护规划的制订等。
利用包括古迹遗址的游览、研究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管理与利用应该遵循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证古迹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效果。
中国历史名胜古迹推荐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中国十大历史遗址

中国历史名胜古迹推荐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中国十大历史遗址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人文古迹。
我国历史古迹之多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下面为您介绍中国十大名胜古迹和中国十大历史遗址,为您提供中国历史名胜古迹、历史遗址推荐。
中国十大名胜古迹1、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皇家宫殿,国家5A级旅游景点,世界五大宫之首,世界文化遗产。
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
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比较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是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从2014年1月1日起,北京故宫博物院几乎每周一闭馆。
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故宫即紫禁城内。
北京故宫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北京八达岭长城旅游区八达岭长城,国家级5A景区,不到长城非好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
明长城的八达岭段被称作“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
八达岭景区是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3、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帝的陵园,也称骊山陵。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
其规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内涵之丰富,为历代帝王陵墓之冠。
根据考古工作发现,秦陵的陵基为近覆斗方形,夯土筑成,陵基东西宽345米,南北长350米。
围绕封土堆,在地面上还筑有两重南北向长方形城垣,内城和外城的四面均有城门,城的四角还筑有角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遗址古遗址是清代以前,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
包括城堡废墟、宫殿址。
村址、居址、寺庙址,还包括当时一些经济性建筑遗存,如采石场(坑)、窑穴、窑址、贝丘等。
我市古遗址分布极广,主要有贝丘遗址、窑址、村落遗址、采石场(坑)等贝丘遗址,俗称蚬壳岗。
多位于河流湖泊岸的山岗、平地、土墩中,往往在贝丘堆中发现各种贝壳、兽骨、鱼骨及石器、陶器残(片)等,其中部分贝丘下层出现古人类居住的房基遗存,也有部分出现埋葬在贝丘层的墓葬(常见人骨架)。
古窑址是我市主要是分布在西江、北江两岸属于五代、唐、宋时代的窑址,近年普查已发现的有小塘镇、罗村镇交界的奇石窑址群、和顺镇逢冲文头岭窑址,罗村镇招大镇岗窑址。
附近往往堆积不少变形或残破的陶瓷、瓦片、烧土、炭碎及各种窑具等遗物。
西侯度遗址位于芮城县中瑶乡西侯度村,为目前中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大约180万年。
经发掘出土的动物化石有巨河狸、鲤、山西轴鹿、粗面轴鹿、粗壮丽牛、山西披毛犀、三门马、古中国野牛、晋南麋鹿、步氏羚羊、李氏野猪、纳玛象等。
石器出土数量不多,主要以石英岩为原料,类型有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状器。
另外在文化层中还出土有若干烧骨,这是目前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
石器和有切割痕迹的鹿角以及烧骨的发现,证明远在1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遗址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匼河遗址位于芮城县风陵渡匼河村一带,北至永济市独头村北涧,南至芮城县涧口南沟,长达13.5公里范围内的17个地点组成的匼河遗址旧石器地点群,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匼河文化的代表遗址,地质时代为距今约60万年的更新世早期。
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现。
1960一1980年,先后5次发掘,出土的动物化石主要有肿骨鹿、披毛犀、扁角鹿、对丽蚌、德氏水牛、二门马、野猪、师氏剑齿象、东方剑齿象、纳玛象、三趾马等。
文化遗物以石制品为代表,有石核、石片和石器等,主要原料为石英岩。
石器数量较少,类型有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小尖状器和石球。
遗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海峪洞穴遗址位于垣曲县毛家湾镇店头村南海峪沟口东侧山腰,是目前山西省唯一旧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
1957年发现,1958年发掘。
遗址由相邻的三个地点组成,洞穴产自震旦纪砂质石灰岩区,遗物和化石出自黄褐色的角砾岩中。
第一地点含有动物化石,第二地点发现石制品和用火遗迹,第三地点动物化石和石制品皆有。
该遗址与北京猿人晚期文化很相象,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下冯遗址位于夏县城北15公里东下冯村东北的青龙河南、北两岸台地上,系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的典型遗址,其绝对年代经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1900至前1500年左右,距今3500—3900年。
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
1959年春考古调查时发现,1974年进行发掘。
遗址西部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遗存,东、南部有商代早期的二里冈文化的城墙和圆形建筑基址,北部有东周时期遗存。
遗址可分六期,其中一至四期属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
遗迹有灰坑、房屋、墓葬、水井、沟槽、陶窑等。
遗物有石、骨、铜、陶等不同质地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兵器、乐器等。
青铜箭头、凿和石范的出土,表明当时已进入青铜器时代。
西阴遗址位于夏县尉郭乡西阴村东北土岭上,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
民国15年(1926)发现并发掘,共出土60箱陶、石、骨器等遗物,其中有半个蚕茧化石。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大肆盗掘西阴文物达数卡车之多。
1959—1963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再次调查,其面积为500x600米,遗物包含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庙底沟二期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三里桥类型的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存。
1995年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再次发掘并出土了大批文物。
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荆村遗址位于万荣县万泉乡荆村西北500米,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
遗址范围东西300米,南北300米,文化层厚2米。
民国20年(1931),山西省立图书馆、北平女子师范学院研究所和美国弗里尔艺术馆合作发掘过该遗址。
在出土的谷类炭化物中有黍和高梁两种,暴露有窑址、灰坑。
采集有红陶、灰陶、彩陶、夹砂陶片。
遗址保存较完整,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还有:位于夏县埝掌镇崔家河村北的崔家河遗址、位于绛县横水镇周家庄村东的周家庄遗址、位于新绛县泽掌镇光村西北的光村遗址、位于新绛县横桥镇西尉村南的西尉遗址、位于新绛县万安乡马庄村南的马庄遗址、位于闻喜县阳隅乡回坑村西的回坑遗址、位于永济市蒲州镇石庄村北的石庄遗址、位于荷城县大王乡金盛庄村西的金盛庄遗址、位于荷城县岭底乡坡头村的坡头遗址、位于平陆县西侯乡赵家滑村的赵家滑遗址等。
古动物化石遗址土桥沟化石遗址于垣曲县古城镇寨里村土桥沟。
民国15年(1926)瑞典古生物学家安特生发现。
东西10--14公里,南北14—16公里,发掘出土有甲壳类、淡水软体动物、黄河猴等8种动物化石,距今约5000万年,是国际人类进化及始新统地层的最早资料。
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担山石化石遗址位于垣曲县毛家湾镇担山石村南龙骨山的山腰,1957年发现。
面积50平方米,属更新世晚期。
出土有石英石片、三门马牙齿、鹿牙等化石。
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独头化石遗址位于永济市首阳乡独头村后涧河南北沟一带。
1953、197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察,认定为共事匼河文化遗址范围。
出土化石有象牙、野牛、猕猴、羚羊角等化石及大量石核、石斧、石刀、刮削器等。
七里坡化石遗址位于平陆县杜马乡七里坡村东南800米崖嘴头下。
1958年11月发现,采集有麂化石。
五龙庙沟化石遗址位于平陆县杜马乡大涧北村西侧200米处。
南北长3000米,东西宽150米,沟西岸断层的河湖相沉积的沙层和砾石层中,堆积层厚2—6米,出土有黄河象、三门马等哺乳动物化石。
属中更新世时期。
小东延化石遗址位于平陆县东延村小东延沟。
南北长2000米,东西宽150米。
沟两岸崖腰的河湖相沉积的沙层和砾石层中出土有黄河象、二门马、鹿、羚羊等哺乳动物化石,沉积层厚2—6米。
属中更新世时期。
古城遗址商城遗址位于垣曲县古城镇南关外的毫清河与黄河间的高台上。
1984年发现,1985年发掘。
城内面积约12万平方米。
中北方的城墙保存在地上,长330米,宽5—12米,残存高3—5米,夯层夯窝极为清晰,其它三面城墙均保留在地下。
城东南为居民区,文化层较厚,有灰坑、窖穴等遗址;中部偏东有一组夯土建筑基址,可能是宫殿区。
文化遗物主要为陶器,有高、大口尊、盆、罐、豆等,铜器有鼎、斝、爵等,此外还有卜骨。
据地层和出土物判断,最晚不会晚于商代二里冈文化的上层,为一座较为完整的商代方国小城,是研究商前期历史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毫城商城遗址位于垣曲县城东南25公里上、下毫城村之间的第二台地,1989年发掘。
城址边长300米,正方形。
夯土层中有早期陶片,西南角有龙山灰坑与较多汉墓。
出土有双环素面扁壶、高和仰韶彩陶片及许多汉代瓦片。
中国历史博物馆调查认为,该遗址对研究商、周及其之前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遗址现存元致和元年(1328)所立“殷商烈祖成汤圣王居毫故事片都”石碑。
禹王城遗址位于夏县禹王乡的禹王村、庙后辛庄、郭里村一带,因传说夏禹曾在此居住过,故俗称“禹王城”。
据考证,禹王城即春秋战国时的魏国国都安邑城,也是秦、汉及晋时的河东郡治所。
遗址共分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庙四部分。
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庙在小城的东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
大城如梯形,总面积13平方公里。
四面城墙皆版筑夯打而成,北墙和西墙保存较好,除北墙外,其余城墙都不直。
东墙残长1530米,西墙长约4980米,南墙长3565米,北墙长2100米,外侧有护城壕。
城北部有战国时代的灰坑和灰层,城中部偏东的庙后辛庄以北,发现一处战国中晚期的手工业作坊。
中城方形,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西、南两城墙分别是大城的西墙和南墙的一部分,北墙长1522米,东墙现存长960米,城内遗物丰富,堆积层厚2米左右,有战国时代遗存,但主要是汉代遗存。
从出土遗物分析,中城稍晚于大城。
小城总面积754000平方米,形状是缺去东南角的长方形。
西墙和北墙分别长930米、850米,城墙现存宽1。
4米。
19卯年秋试发掘,出土遗物有大罐、盆、甑、小釜、碗等容器陶范,印有阴文“东三”的铲范、铧范、车辔范、六角承范、圆形承范、花纹范等。
瓦分板瓦和筒瓦,瓦当多为云纹圆瓦当,此外还有五銖钱、半两钱、铁渣等。
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魏城遗址位于芮城县城北2.5公里,南北城墙在地面可见。
古城东起柴涧村、铁家庄,西至后龙泉村、城南沟村,北至永乐宫北0.5公里,南至永乐宫门前,呈方形,周长4500米。
残留于地面之上的城墙高出地面l—7米,城址宽度一般在13—15米之间。
城墙版筑而成,古城东南、西北、东北三个城角保存较好,城外侧都有月牙状的夯土台。
城内出土有东周时期的南、豆、罐、瓦等遗物,在城西柴涧村有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的墓葬群,出土过数批青铜器。
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玉壁城遗址位于稷山县城西南5公里处白家庄村西。
其东、西、北三面皆为深沟巨壑,地势险要。
玉壁城建于西魏大统四年(538),系西魏抵御东魏侵袭的前沿重镇。
玉壁城早已废圯,夷为平畴,唯西、南两面尚有夯土残垣断壁。
城的北面和西面,各有一个平顶土丘,与城相连,昔日均为城堡,现在北堡暗道尚存。
城东沟里半坡地方,有一地道直通玉壁城下,道内宽约0.8—1米,高约1.2—1.8米,为东魏高欢攻城时所凿。
对研究北朝史和古代战争史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