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燃压裂(高能气体压裂技术)

合集下载

煤层气高能气体压裂技术简介

煤层气高能气体压裂技术简介

煤层气高能气体压裂技术简介目录1.前言 (1)2.煤层气高能气体压裂原理 (2)3.煤层气多级脉冲加载压裂技术 (10)4.工艺设计研究 (11)5. 现场试验 (12)6.技术服务费(基本费用) (13)1.前言我国是世界上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煤层气资源储量非常丰富。

但煤气层为低渗透率、低压力、低含水饱和度,富含煤层气的煤田大都具有构造复杂、煤体破坏严重、软煤发育、高塑性和煤层渗透率极低等特点,开发难度较大。

目前提高煤层渗透率主要有洞穴法和水力压裂法,主要包括:垂直井套管射孔完井、清水加砂压裂、活性水加砂压裂、洞穴完井等工艺;应用空气钻井,氮气泡沫压裂,清洁压裂液、胶加砂压裂,注入二氧化碳,以及欠平衡钻井、欠平衡水平钻井和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完井技术等技术[1-5],以提高煤层气井产量和采收率,积累了很多经验。

但从煤层气改造看,至目前还缺少适合我国煤层气有效开发的较成熟的技术。

针对煤气层的地质特点及开发现状,在分析了高能气体压裂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开展了煤层气多级脉冲加载压裂开发技术的试验研究与应用。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是利用固态、液态火药或推进剂在油层目的层快速燃烧产生的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对地层脉冲加载压裂,使地层产生并形成多裂缝体系,同时产生较强的脉冲震荡作用地层基质,综合改善和提高地层渗透导流能力,扩大有效采油(气)范围,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其特点是:能在地层产生不受地应力约束的多裂缝体系,有利于沟通天然裂缝,扩大泄流面积,同时产生较强的脉冲震荡传播作用有利于改变地层岩性基质微错动变化,沟通基质通道,延伸地层深处,提高了地层渗透性,提高了油气井产量。

目前主要应用油层改造,而且对地层无污染,有利于储层保护。

与常规水力加砂压裂相比,高能气体压裂能够减小对煤储层造成水敏性污染,而且裂缝的延伸方向不受地应力控制、可形成多裂缝体系,成本也低,不伤害煤层。

因此,此项研究对探索适合我国煤层气有效开发的新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摘要:文章介绍了高能气体压裂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普通压裂进行对比描述了裂缝特征。

就高能气体压裂过程的作用说明增产机理,分析了高能气体压裂技术的优缺点,针对高能气体压裂措施工艺的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做了具体描述,并对胜利油田现河、东辛采油厂、中原油田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

认为高能气体压裂是油田的生产开发中一个有效的增产增注手段,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高能气体压裂;增产增注; 装药参数,工艺设计引言以经济而有效的技术获得地层中更高的油气产量,是油田开发的目标。

在地层中产生人工裂缝有利于油气的产出。

最先应用的爆炸压裂技术,虽然产生了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其损害井筒、难以控制、形成近井压实带等技术问题难以解决,逐渐被水力压裂取代。

目前,水力压裂已成为一项成熟而完善的技术,在油田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其产生的裂缝受地应力限制,对一些油层的改造效果不尽人意,急需其它技术补充和完善。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就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井底处理新技术。

1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1.1 基本原理高能气体压裂(HEGF) 是在爆炸压裂和聚能射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火药或火箭推进剂在井筒中高速燃烧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来压裂油气层的增产增注技术。

施工程序是将火药下至目的层,通过地面通电或投棒引燃,其技术关键是控制好高能气体的升压速度和最高压力。

要求这一升压速度慢于爆炸压裂而快于水力压裂,一般在1 毫秒到几百毫秒之间;同时,限制最高压力低于地层岩石的屈服压力, 一般在100MPa 以内。

这样,就能在井筒周围产生多条裂缝,并且无破碎/ 压实带,从而把天然裂缝与井筒沟通,提高油层导流能力,同时又增大了与天然裂缝沟通的机会,压裂过程中伴有压力冲击波及高温作用,因而对近井地带被污染及各种机械杂质、结腊堵塞的井具有很好的解堵作用,对中低渗透层亦有明显的改造作用,能有效降低表皮系数,并相应提高渗透率,从而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高能气体压裂相关知识高能气体压裂技术高能气体压裂(High Energy Gas Fracture ,简称HEGF)是利用火药或火箭推进剂在井筒中快速燃烧产生的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在产层上压出辐射状多裂缝体系,改善近井地带的渗透性能,从而增加油气井产量和注水井注入量的一项增产措施。

前苏联把高能气体压裂称为热气化学处理,在美国也称作脉冲压裂、多裂缝压裂。

一.高能气体压裂工艺技术1.高能气体压裂概况美国高能气体压裂是从一百多年前的井筒爆炸方法演变而来,本世纪70年代中期后,美国、前苏联等国家对爆炸压裂失败的机理作了深入的探讨而发展了高能气体压裂并在80年代中期使该项技术趋于成熟。

80年带中期,西安石油学院开始从事高能气体压裂的研究,吸取和借鉴了国外的一些先进成果,已研制和开发出自己的产品系列,如压裂弹、测试仪、设计软件等。

高能气体压裂不同于爆炸压裂和水力压裂。

爆炸压裂在井筒中产生的爆轰波作用于井壁,快速的压力脉冲把井筒周围很小范围的岩石破碎,不能形成多裂缝体系。

水力压裂是通过压裂车组从地面注入压裂液在高于岩石破裂压力下将地层压开而形成一条宽而长的裂缝,这种裂缝长度从几十米到上千米不等,裂缝垂直于岩石最小主应力方向。

高能气体压裂火药产生的压力脉冲比爆炸压裂平缓而又远远快于水力加载,因而在井壁形成多裂缝体系,但裂缝长度一般小于10米(液体药高能气体压裂裂缝可超过30米),所以可用于改善近井地带的渗流环境(解堵或改造地层)。

三种压裂的区别见下表。

从表中看出,由于升压时间及加载速率的不同,高能气体压裂是明显区别与爆炸压裂和水力压力的增产措施。

表1 三种压裂方法的主要参数2.高能气体的获得高能气体是通过固体药或液体药的快速燃烧产生的。

固体药有火药及火箭推进剂。

常用的火药有硝化棉和炮药,硝化棉是致密的硝化纤维和极少量残留溶液组成,炮药是硝化纤维在不易挥发溶剂(如硝化甘油)中的固体溶液,它比硝化棉的能量高,火药的燃烧时间以ms计。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高能气体压裂(High Energy Gas Fracture ,简称HEGF)是利用火药或火箭推进剂在井筒中快速燃烧产生的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在产层上压出辐射状多裂缝体系,改善近井地带的渗透性能,从而增加油气井产量和注水井注入量的一项增产措施。

前苏联把高能气体压裂称为热气化学处理,在美国也称作脉冲压裂、多裂缝压裂。

一.高能气体压裂工艺技术1.高能气体压裂概况美国高能气体压裂是从一百多年前的井筒爆炸方法演变而来,本世纪70年代中期后,美国、前苏联等国家对爆炸压裂失败的机理作了深入的探讨而发展了高能气体压裂并在80年代中期使该项技术趋于成熟。

80年带中期,西安石油学院开始从事高能气体压裂的研究,吸取和借鉴了国外的一些先进成果,已研制和开发出自己的产品系列,如压裂弹、测试仪、设计软件等。

高能气体压裂不同于爆炸压裂和水力压裂。

爆炸压裂在井筒中产生的爆轰波作用于井壁,快速的压力脉冲把井筒周围很小范围的岩石破碎,不能形成多裂缝体系。

水力压裂是通过压裂车组从地面注入压裂液在高于岩石破裂压力下将地层压开而形成一条宽而长的裂缝,这种裂缝长度从几十米到上千米不等,裂缝垂直于岩石最小主应力方向。

高能气体压裂火药产生的压力脉冲比爆炸压裂平缓而又远远快于水力加载,因而在井壁形成多裂缝体系,但裂缝长度一般小于10米(液体药高能气体压裂裂缝可超过30米),所以可用于改善近井地带的渗流环境(解堵或改造地层)。

三种压裂的区别见下表。

从表中看出,由于升压时间及加载速率的不同,高能气体压裂是明显区别与爆炸压裂和水力压力的增产措施。

表1 三种压裂方法的主要参数2.高能气体的获得高能气体是通过固体药或液体药的快速燃烧产生的。

固体药有火药及火箭推进剂。

常用的火药有硝化棉和炮药,硝化棉是致密的硝化纤维和极少量残留溶液组成,炮药是硝化纤维在不易挥发溶剂(如硝化甘油)中的固体溶液,它比硝化棉的能量高,火药的燃烧时间以ms计。

常温固体药每公斤产气量在1028升左右,爆燃温度不超过2600 o C;高温固体药每公斤产气量不超过880升,爆燃温度在3000 o C以上。

对高能气体压裂技术的看法与建议

对高能气体压裂技术的看法与建议

对高能气体压裂技术的看法与建议一、基本情况1、概况:高能气体压裂是利用火药或火箭推进剂燃烧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在超过岩石破裂压力条件下,在井壁附近形成多条径向裂缝以增加油气产量的一种技术,在井下火药点燃后的一段时间内,压力峰值(液体火药)可达50-100MPA(即500~1000大气压)之间,井温升高可达500-700C。

在这种条件下,可以形成多条径向裂缝,但裂缝长度一般小于10米,而水力压裂形成的裂缝一般可达20-30米,有的高达100米以上。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从1993~1996年已先后在辽河、中原、胜利、长庆等油田进行现场施工367井次,其中358次采用固体火药,即无壳火药压力发生器,九次为液体火药压裂,都取得了一定效果。

这项技术的主要优点是:不需要大型设备,施工简便、成本低、操作安全可靠。

2、火药压力发生器结构1〕、有壳火药压力发生器:药柱外面有金属外壳保护,采用电缆传输,用磁性定位确定点火位置,通过电缆地面点火。

此类发生器,由于有金属外壳,装药量少,一般为40~50公斤,现已很少采用。

2)、无壳火药压力发生器:每米药柱可达12公斤,比有壳火药压力发生器装药量多达2-3倍,10米药柱可达120公斤,全部药柱表面都涂以防水层,其外壳再覆以防磨损层,将药柱装在铝制的中心管上,中心管的两端有螺纹,可以通过短节将药柱连在一起。

采用电缆传输,电缆头内装有点火盒,在中心管内装有点火药,点火盒点燃后,引燃点火药,再引燃药柱。

如果油管传输,则用撞击点火器代替电缆头,用投棒点火代替撞击点火。

目前无壳火药发生器已广泛应用,但由于受固体火药性质的限制,装药量不能太大,增产效果不及水力压裂。

3)、液体火药压裂技术:液体火药与无壳火药压力发生器相比,具有能量高、成本低、燃烧时间长、增产效果显著等特点。

液体火药是由氧化剂、燃烧剂和水按一定比例配置而成。

施工时用泵车将配置的火药注入井内。

但在液体火药注入前后,需打入隔离液,用电缆车通过磁性定位、地面接通电源点火。

高能气体爆燃压裂复合解堵技术在下寺湾油田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高能气体爆燃压裂复合解堵技术在下寺湾油田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高能气体爆燃压裂复合解堵技术在下寺湾油田的应用与效果分析摘要: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以后,随着油水井措施的增多,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油井近井地带的污染和堵塞,使油层的渗透率降低,油井产量下降或停产。

为了改善低产低渗透油井的开发效果,必须采取一种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来恢复和改善地层的渗透性。

本文介绍了高能气体压裂的增产增注机理,高能气体在压裂过程中的机械作用、脉冲冲击波作用、热效应和化学作用以及高能气体压裂的优缺点,对高能气体压裂在下寺湾采油厂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认为高能气体压裂是油田的生产开发中一个有效的增产增注手段,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高能气体固体火箭推进剂解堵效果分析一、绪论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始见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最先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是美国和前苏联。

在机理研究的基础,两国先后进行了现场运用,取得了较为明显经济效益和增油效果。

其后,美国将其做为储备技术,前苏联因为解体而放弃进一步的研究与运用。

80年代后期伴随改革开放和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国人开始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广泛引进现场与实用技术。

在这个大环境下,由前苏联引进了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并在大庆油田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但是,前苏联不能转让技术只可以在国内应用的条框极大地限制了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高能气体爆燃压裂复合解堵技术1.高能气体爆燃压裂复合解堵概况1.1 简介用固体火箭推进剂或液体的火药,在井下油层部位引火爆燃(而不是爆炸),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在几个毫秒到几十个毫秒之内将油层压开多条长达2-5m辐射状的裂缝,爆燃冲击波消失后裂缝并不能完全闭合,从而解除油层部分堵塞,提高井底附近地层渗透能力,这种工艺就是高能气体爆燃复合解堵技术。

1.2工艺原理爆燃弹的构造:高能气体爆燃弹由点火装置、引爆系统、密封系统、火箭推进剂、氧化剂外壳五部分组成。

高能气体爆燃复合解堵原理:由雷管引爆导爆索——由导爆索引爆点火药——由点火药熔化密封系统点燃火箭推进剂做径面燃烧,使其介于燃烧与爆炸之间以毫秒级作功,产生大量的气体与高温,通过射孔孔道进入地层,在大于地层倔强系数的情况下作水平面放射状造缝,其缝隙长度受地层物性决定,高压高温气体所产生的缝隙可以对近井地带由于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堵塞进行有效的解堵(如:蜡质、沥青质、结垢等),从而改善了近井地带的渗流条件,扩大了油井的泄油半径,达到了提高采收率及单井产能的目的。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发展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发展
PIC-25与PIC-26完井的挑战是研究出一种能穿过损伤区使井 筒与天然裂缝连通的射孔器。采用工业上当时用的射孔枪不 能达到所要求的穿深,故经评估后决定运用推进剂辅助的射 孔。
采用 2 3/4英寸,6孔/英尺超深穿透射孔枪在两个井中不 同的层(共5个层)进行射孔。对PIC-25井Naricual-5层深孔
缝同样起重要作用,高压气体进入裂缝对裂缝的延长起很大影响。 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展把推进剂用于压裂油气井,还对可
能应用于压裂的大量高能化学源,主要是各种推进剂的压裂性能进
行了研究[10]。我国研究与应用工作稍晚于美国,俄罗斯(包括前 苏联)的研究与应用大体上与美国同步。
20多年来,推进剂压裂技术在持续稳定发展。纵观推进
3
650到700Psi,与温度相应的密度为0.964和0.988g/cm ,孔隙
度23%~33%,渗透率为1.3到104md,基质渗透率很低,但裂缝 渗透率达几个达西。该油田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储层压力低, 且原油特性变化大,在储层内流体的数据也有变化,甚至在同 一井内,以常规法处理这些油也有困难。两个早期的高产井的
追根溯源,推进剂压裂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当时是向水井
中开枪产生振动可以增加水量。但在当代,是把推进剂用于油气
井,增加油气井产量。以当前可以看到的资料来分析,美国约起 源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是研究岩石力学,提出气驱裂 缝是岩石力学的重要基础。 在此基础上,N.R.Warpinski 等说明了在井筒爆炸中气驱裂
于是采用推进剂/射孔相结合射孔方法,采用4 5/8英寸、12孔/英
尺、深穿透过油管射孔枪与推进剂筒穿过7英寸、29磅/英尺套管 及400Psi地层欠压进行射孔。射孔后压力瞬态分析表明,井筒周 围确实经过了激励,表皮系数为-4.08,流动效率1.19;另一个井 RamlSW-2X采用4-5/8英寸、12孔/英尺、深穿透过油管射孔枪与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从井筒到地层-层内爆炸技术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从井筒到地层-层内爆炸技术
17
1.主炸药的确定:
微裂缝悬浮 爆燃技术
国内现有的单质炸药太安、RDX、HMX具有较 好的爆轰能量,且耐热性好。RDX(180℃)HMX (200℃)尤其是HMX爆轰感度较理想。
主炸药的颗粒细化有助于提高爆轰感度和降 低其含量,为此,首先在初步确定主炸药后,对 主炸药的细化是本项目的首要重点,也可以认为 是较为关键的技术。 HMX输出能量大,爆速高, 爆轰感度高,选HMX作为主炸药。
21
Φ125mm高温高压反应釜实验装置
微裂缝悬浮 爆燃技术
22
高温高压悬浮药引传爆实验构件
微裂缝悬浮 爆燃技术
23
悬浮药装药铝芯、活塞、雷管等实验构件
微裂缝悬浮 爆燃技术
24
传引爆实验
微裂缝悬浮 爆燃技术
起爆用3号雷管(阻值1.8Ω),传爆药(R791)2g, 液体悬浮药24g,实施了传引爆。实验结果如下:
27
悬浮药填加陶粒试验
微裂缝悬浮 爆燃技术
装药采用4mm×2mm四向铝芯。先将1.6g陶粒与1g 散状传爆药混合,加在药与装有雷管的活塞接触的胶 木管一端,继续将该活塞与胶木管压入构件底部,再 将整个构件装置倒置,继续在胶木管的另一端加入 1.4g陶粒与1g散状传爆药混合物,稍微摇动,使之分 散开,并流入铝芯的沟槽中,加入29.7g悬浮药。
试验条件: 锤高:10Kg 落高:25cm 药量:40mg 试验条件: 70℃ ,40h
实测值
试验数:50发 报出数:50发 第一组25发试样 发火率:0% 第二组25发试样发
火率:0% 两组结果平行一致
平均发火率:0%
试验数:25发 报出数:25发 发火率:0%
放气量:0.07
36
微裂缝悬 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于最小主应力的油层天然裂缝相沟通, 就大大改善了油层的渗流能力,因此增产
作用是明显的,而水力压裂产生的一条裂
缝却与天然裂缝走向一致、不会沟通。
第三节 增产机理及理论研究
(2)由于高能气体压裂形成的多条径向裂 缝(2~5条)的方向是随机的,基本上都不垂 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根据岩石的力学规律,
岩石破裂时,裂缝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最小主
用安全,可用于耐高温(小于250℃)的射孔弹或其他爆破器材中。
③411号耐热炸药:可在2l0~220℃条件下工作2h,爆轰性能好,破甲深 度深,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低,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成型性能好,机械
强度高,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耐热炸药。
第二节 国外发展概况
一、美国 1858年,美国德凯瑞首创性地提出了改造油层从而使油井增产的概念。
作用于油层可疏通油流通道,降低毛细孔道的表面张力,使原油降粘、除垢并解 堵、清蜡防蜡,抑制地层细菌的生长和聚集,从而提高油层的泄油能力。
(4)高能气体压裂处理后2h,井底还维持有足够高的温度异常。高温场可以溶解沉
积在处理层段井筒及地层渗滤面上的蜡质、胶质和沥青质沉积物,疏通渗流通道, 降低渗流阻力。温度升高后,原油粘度降低,流度也相应提高了。
二、火工材料
(1)火药
是在无外界供氧条件下,可由火花、火焰等外界能源正常引燃,迅 速进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热和气体产物的混合物,通常由
氧化剂、粘结剂、可燃剂及附加剂等组成。
(2)炸药 是在一定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能发生高速的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
热,生成气体产物并对外界做功的化合物或混合物。广义的炸药包含起
生。形成高温、高压、高频的冲击气流波,它能够将油层原生孔隙中产生堵
塞作用的机械杂质或各种盐类微粒、油层岩石剥落的微粒、胶结物中因膨胀 而堵塞孔道的松散物质绝大部分冲刷、清扫干净,基本恢复孔隙结构的 增产机理及理论研究
(3)产生高能气体的同时也产生了冲击波、超声波、强声场,它穿透件能极强,
re 0.4343 S rw r 0.6020 lg e L n lg
第三节 增产机理及理论研究
裂缝增产倍数
缝长(m) 条数 3 4 15 6 8 3 4 10 6 2.36 2.69 2.75 2.20 2.27 4 6 1.83 增产倍数 2.49 2.59 6 6 8 3 4 2.03 2.07 1.74 1.78 缝长(m) 条数 3 4 增产倍数 1.91 1.97
(2)酸化压裂后的地层,可进行油气层解堵;
(3)对天然裂缝发育的区域,可进行增产改造; (4)对注水井,通过解堵、压裂达到增注目的; (5)水敏、盐敏、酸敏地层,可压裂改造或解堵; (6)尤其适于常规改造技术不宜进行的沙漠、滩海、高山地区的油气 井
另外,高能气体压裂作用的介质是爆燃气体。不会对地层产生任 何伤害,施工中也不向井外排出废液,不会引起环保问题;施工小使
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技术
XXX XXX 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二月
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技术
目 录 1. 关于火工的有关知识
2.国外发展概况
3. 增产机理及理论研究
4. 高能气体发生器的研制
5. 压力监测及施工工艺
6.应用效果
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技术
高能气体压裂、层内爆炸压裂、水力压裂的区别 1.高能气体压裂 利用脉冲加载并控制压力上升速度,使迅速释放的高温高压气体 在井筒附近压开多方位的径向裂缝,使储层中的天然裂缝能够与 井筒连通,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2.层内爆炸压裂 先生成一个水力裂缝,把固体炸药送入裂缝深处,然后点燃炸药,在 主裂缝附近生成压碎带或剪切裂缝,同时保持井筒完好无损,达到 提高油井产能的目的. 3.水力压裂
8
2.40
8
1.86
明显看出,在缝长一定的条件下,增加缝数的增产效果并不明显。—般高能气体压 裂的增产倍数约为1.5~2.5倍,在沟通天然裂缝的条件下,增产倍数会有明显提高。
第三节 增产机理及理论研究
3)一些结论
根据室内的应用研究工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高能气体压裂可压出多于2条的径向裂缝,裂缝条数取决于升压的速度。 (2)高能气体压裂的增产培数一般为1.5~2.5倍,设备少、工艺简单、成本低 (3)已经有了接近实测结果的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套管和水泥环的损坏。 (4)高能气体压裂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采用低燃速、大药量的装药,压出3-5条较 长的径向裂缝。 (5)高能气体压裂适用于不同井别的油气井,如探井、生产井和注水井等,对 沙漠油田的超深井和滩海油气井有特殊的适应件。
7)对砂岩及碳酸岩油气层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它可以产生多条裂缝,
并可使之与天然裂缝沟通,因而增产效果明显。
第二节 国外发展概况
应用实例 1)东得克萨斯油田某注水井: 岩性:细砂岩,孔隙度为14%,渗速率为5md; 井况:第一次酸化、再次酸化都未成功。 应力压裂前,注水量为1.98m3/h,注入压力为6.9MPa,应力压裂后, 注水量上升为2.64m3/h,注入压力下降为1.389MPa 2)中阿但特戴维油田某油井: 岩性:砂岩,孔隙度为7%,渗速率为10md, 井况:细砂堵塞了射孔孔眼,产量很低,再次酸化处理仍末成功 应力压裂前,该井的原油产量为1.5m3/d,压裂后上升到4.0m3/d,一年
井壁附近产生多条裂缝;当加载 速率小于32GPa/s时,只造成两条 裂缝。
第三节 增产机理及理论研究
2)增产倍数 假设地层均质等厚、各向同性,裂缝渗透率假设为无限大,缝长为L 的裂缝的产量公式为:
q 2kh( p c p w ) r 2 (ln e ln 2) L n
可得高能气体压裂的增产倍数:
生产井投产到油田高含水阶段的开发等各个阶段都应用了这一技术,并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总的来看,前苏联在现场应用规模、技术成熟性、压裂效果 等方面均优于美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第三节 增产机理及理论研究
一、高能气体压裂的特点
1)三种压裂力方法的压力时间关系
缝值压力 (MPa) 升压时间 (s) 加载速度 (MPa/s) 总过程 (s)
1861年,丹尼斯第一次成功地使用步枪火药改造了油层。
1864年,罗伯茨申请了第一个油井爆炸增产的专利。
1.应力压裂(stressfrac)气体发生器的应用情况 是美国Servo—Dynamics公司研制的高能气体压裂工具,据介绍已 有近30年的历史,施工井次达4000口以上,增产69%~279%。
(5)火药或推进剂燃烧生成的CO,CO2,N2,NO,HCl等携带热能的生成物进
入油层。前二种易溶于原油,从而降低了原油的粘度,提高了原油溶解蜡及胶质、 沥青质的能力。后二种生成物均易溶于水而产生腐蚀性强的硝酸和盐酸,相当于对
地层进行了酸处理。
第三节 增产机理及理论研究
3)高能气体压裂适应地层
(1)新井试油评价,可解除污染,获得测试结果;
爆药、猛炸药、火药和烟火剂。国内通常称谓的炸药是指猛性炸药。
第一节 关于火工的有关知识
二、火工材料 (3)油气井射孔弹所用炸药 属于高能混合炸药,绝大部分以黑索金、奥克托今为主体。常见的混 合炸药有: ① 1235号耐热传爆药:且有较高的爆轰感度,能在180℃温度下工作2h, 爆轰性能、成型性能好,机械强度高,使用安全。 ② 2号耐热炸药:以TATB(三氨基三硝基苯)为主体,敏感度极低,使
第二节 国外发展概况
技术参数与适用范围
1)处理深度为90-4268m;
2)缝长达10m以上; 3)可适应的压力范围为1.725~41.4MPa;
4)应用于新井的油气层增产处理,包括多次处理;
5)用于水力压裂等措施前或者措施后进行处理; 6)应用于不宜进行水力压裂及酸化处理的油气层,如水敏性油气层等。
应力轴。这样,在地层岩石的应力控制下, 就会对高能气体压裂产生的随机裂缝造成剪 切、错动效应,使两缝面产生错动位移,两 个缝面上凹凸处相互交错,形成不会闭合的 自行支撑的裂缝。
第三节 增产机理及理论研究
形成不可回复的残余变
形裂缝,要满足右式:
Pw P q
E2 E1 E2 E1
1
(3) 高能气体压裂的高温、高压、高频冲击气流会使多条裂缝缝面处的 岩石产生少量崩垮,剥落的碎屑,其硬度与岩石完全一致,它们也会变成 自行支撑裂缝的支撑物。
第四节 高能气体发生器的研制
一、裸眼井高能气体压裂技术研究
西安石油学院与兵器工业部204研究所,在1985年对裸眼井设计了三 段装药的爆燃气体发生器,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扩大试验的结果分析
就1987年所施工的66口井进行分析。 1)增产效果明显、持续时间较长的有33口井,占50%,
第一节 关于火工的有关知识
一、 爆炸与燃烧 (1)燃烧,是物质进行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并伴随着发热和发光 的现象。 通常所称的燃烧是指某些物质(如柴、煤、油等)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 引起的剧烈氧化反应现象。
火药燃烧,含有足够的氧化剂,燃烧时不需要空气或外加的氧化剂。
第一节 关于火工的有关知识
(2)爆炸,是在极短暂时间内发生能量转变或者气体体积急剧膨胀的
后产量还保持在3.5m3/d。
第二节 国外发展概况
2.双基推进剂在泥盆系页岩中进行多裂缝压裂的研究情况
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认为,泥盆系 页岩用高速爆炸处理会在井筒附近造成 压碎和压实区域,封堵了产出物、泡沫 压裂虽可避免应力罩的产生,但仅能产
生单一裂缝。高能气体压裂,在强大的
气流挤压作用下,既可避免压碎井壁, 可产生辐射状的多条裂缝。
第三节 增产机理及理论研究
2)解堵原理
(1)高能气体压裂产生的径向多条裂缝穿过井筒附近的污染带,形成了新的
油气流动通道,一般井筒周围的污染带半径不大,多在1m以内,所以不论药量 多少,一般高能气体压裂形成的多条裂缝均能远远超出污染带的范围,与油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