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高能气体压裂技术

合集下载

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0 引言
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煤层气资源总储量占居首 位,可以与天然气的总储量相媲美。因为煤层气本身属于清洁 能源发展行列,本身带有极强的清洁性能和使用的高效性,对 于此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应用,能够有效缓解现阶段我国 能源紧缺的尴尬局面。进行开采过程中,需要对煤层的低饱和、 低渗透和低压的发展特点充分了解,可以通过对水力压裂技术 的改造升级,完成增产增效工作,保证煤层气井开采效率和高 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因为不同煤层在发 展过程中,都受到不同介质的作用,其内部构成和物质特性方 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性,所以,科学掌握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有 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况会对裂缝整体位置和形态产生主要影响作用。通过科学调查 结果显示,起裂压力大小情况与地应力差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变 化发展联系。换言之,破裂压力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天然裂缝与 最大水平主应力间的夹角,在高水平应力差作用力的影响下, 会发生层次较规律的主缝问题。在低水平应力差作用力的影响 下,裂缝问题就会向周边进行延伸和扩展。
在开采工作的过程中,操作界面通常会选择使用4.4m 的 控顶距,确保支柱的稳定性,其收缩量可以达到159.42mm,在 开采的时候,在保证组距为5m 的前提下,为了保证支护强度不 受到影响,建议全部使用液压支架,进行简单分组操作,各个组 别之间互不干扰,相互配合,保证开采工作的安全性能。
(1) 液压支架支护要点
1.4 矿阶因素
第一是煤层的煤层气含量;第二是煤层气的渗透率;第三
图1 应力变形及解吸效应影响下的渗透率变化
2 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2.1 优选煤层气压裂液体系
优选压裂液体系通常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尽 量减少添加剂的使用,保证矿产储层结构的安全稳定性;第二, 开发和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满足开采要求;第三,在满足压裂 工艺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压裂液的综合使用性能, 不断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同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适 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煤层气井压裂工艺流程

煤层气井压裂工艺流程

煤层气井压裂工艺流程煤层气井压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增产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煤层气井的产能。

本文将介绍煤层气井压裂的工艺流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技术。

1. 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煤层气井压裂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地质勘探,确定煤层气井的地质特征和裂缝分布情况。

然后需要进行井筒清洗、井壁固井等工作,确保井下环境干净、整洁。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压裂液、压裂管、压裂泵等设备。

2. 压裂液配方压裂液是煤层气井压裂的关键,其配方需要根据煤层气井的地质特征和裂缝分布情况进行调整。

通常压裂液包含水、泡沫剂、胶体、砂浆等成分。

其配方需要在实验室进行试验,确定最合适的比例。

3. 压裂管布置在进行压裂前,需要将压裂管布置到煤层气井内,以便将压裂液注入到煤层中。

通常,压裂管是由多段组成,其长度和数量需要根据煤层气井的井深和井径确定。

4. 压裂泵注入压裂液当压裂管布置完毕后,需要将压裂泵连接到管道上,并将压裂液注入到煤层中。

通常,压裂液会通过压裂管的缝隙渗透到煤层中,分解煤层内部的裂缝并将气体释放出来。

5. 压裂过程监测在压裂过程中,需要对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这些参数的变化可以提供有关煤层气井内部裂缝的信息,帮助工程师进行控制和调整。

6. 结束压裂并回流压裂液当压裂过程结束后,需要将压裂管中的压裂液回流到地面,以便对其进行处理和回收。

回流压裂液需要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污染物和有害物质,以及是否可以重复使用。

通过以上流程,煤层气井压裂工艺可以很好地实现,并为煤层气的开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煤层气压裂技术及应用书

煤层气压裂技术及应用书

煤层气压裂技术及应用书煤层气是指埋藏在煤层中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资源。

为了提高煤层气的采收率,保证煤层气井的稳产和有效开发,煤层气压裂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煤层气压裂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煤层气压裂技术是指通过注入压裂液体,使其在含煤岩石中断裂,从而创造裂隙,增加天然气的流通面积和渗透率,提高煤层气的开采效果。

煤层气压裂技术主要包括水力压裂和气体压裂两种方法。

水力压裂是指通过注水泵将高压水注入煤层,增加煤层内的压力,使煤层裂开,从而促进煤层气与井筒的连接,提高煤层气的产量。

水力压裂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压裂液体,通常采用高浓度的水溶液和添加剂混合物,增加液体的黏度和稠度,提高水力压裂的效果。

水力压裂技术是煤层气开发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煤层气田的开发。

气体压裂是指通过注入压裂气体,利用气体的高压力将煤层断裂,创造裂隙,提高煤层气的渗透能力。

气体压裂主要包括液体氮压裂和临界点压裂两种方法。

液体氮压裂是指将低温液氮注入煤层中,通过氮气蒸发和煤层内部断裂,产生大量的裂隙和缝隙。

临界点压裂是指将临界点气体注入煤层,使煤层内的气体超过临界压力,从而引发煤层断裂,增加煤层气的产量。

气体压裂技术常用于较小规模的煤层气田开发中。

在煤层气压裂技术的应用中,存在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选井技术问题,包括选择合适的井位和井筒结构,以及合理布置井网,以提高压裂效果和采收率。

其次是压裂液体选择问题,包括选择适合的水质和添加剂,以及控制压裂液体的黏度和浓度,以提高煤层裂缝的渗透性和扩展性。

再次是压裂设计和施工问题,包括合理选择压裂参数,制定压裂方案,以及确保压裂工序的顺利进行。

最后是压裂后的油气开采问题,包括监测开采效果,调整开采方案,以及保证煤层气井稳定产量和长期运行。

总结起来,煤层气压裂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煤层气开发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煤层气的产量和采收率。

通过水力压裂和气体压裂等方法,在煤层中创造裂隙和缝隙,增加煤层气的流通面积和渗透率。

煤层气高能气体压裂开发技术

煤层气高能气体压裂开发技术

煤层气高能气体压裂开发技术摘要:我国煤气层具有特低渗、低压、煤气层构造复杂等特征,煤气层地层环境复杂,开发难度较大,其中煤层气吸附性较强是煤层气开发的主要难点。

关键词:煤层气井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工艺设计煤层气存在于煤的双孔隙系统中,煤的双孔隙系统为基质孔隙和裂缝孔隙。

水力压裂是目前较常用的煤气层改造措施,由于在压裂过程中压力上升缓慢,产生的裂缝受到地层主应力约束,一般只能形成两翼对开的两条垂直裂缝。

而离主裂缝较远的煤气层中难以再产生裂缝,煤气层的渗透性和空隙度基本不受影响,地应力、温度基本不改变,而压力变化仅限于主裂缝附近,难以在离主裂缝较远的煤气层中形成煤层气解吸环境和条件,这部分煤层气也难以解吸出来,所以有些井水力压裂后衰减较快,重复压裂改造也难以改变。

如何有效提高煤气层渗透性和基质空隙的连通性,创造有利煤层气解吸的环境和条件,促进煤层气有效解吸的方法是研究问题的关键。

一、煤层气高能气体压裂开发技术1.高能气体压裂技术高能气体压裂技术是利用固态、液态火药或推进剂在目的层快速燃烧产生的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对地层脉冲加载压裂,使地层产生并形成多裂缝体系,同时产生较强的脉冲震荡作用于地层基质,综合改善和提高地层渗透导流能力,扩大有效采油(气)范围,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其主要作用特点:①对地层无伤害,有利于储层保护;②能使地层产生和形成多裂缝体系及脉冲震荡作用,沟通了更多的天然裂缝,提高地层渗透性,扩大有效泄流范围;③起裂压力高,产生的起始裂缝不受地应力约束,地层产生剪切破坏形成的裂缝难以闭合,有利于泄流生产周期的延长;④与水力压裂技术复合应用,在产生较长多裂缝的同时,也有利于产生更长的主裂缝,大大提高油气层渗流能力;⑤综合成本低,有利于现场推广应用.其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如何进一步在地层产生和形成更长的多裂缝体系,及层内或裂缝内产生和形成裂缝网络等。

2.作用机理高能气体压裂技术改造煤气层作用机理是通过高能气体压裂装置在煤气层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压裂煤气层,促使煤气层产生较长的多裂缝体系,并沟通更多的天然裂缝,以形成网络裂缝改善煤气层泄气通道;同时伴随较强的多脉冲震荡作用,提高和改善了煤气层基质空隙间的连通性和渗透性。

煤层气井压裂技术

煤层气井压裂技术

专题研讨
压裂
S1 S2
S3
6
图1 压裂过程示意
专题研讨
✓压裂材料:压 裂液和支撑剂
✓施工参数:排 量和压力
图2 压裂施工现场
✓压裂设备:泵 车(组)、液罐、
砂车、仪表车7来自三 压裂液专题研讨
3.1 种类
水基压裂液、泡沫压裂液、油基压裂液、乳化压裂液 清洁压裂液,纯气体压裂液(液化)。
3.2 发展
憋压 造逢
裂缝延伸 充填支撑剂
裂缝闭合
4
专题研讨
2.2 压裂的一般流程
原始煤层压裂井的施工主要经过3个阶段:完井阶段、储 层改造阶段(即射孔、压裂阶段)、排水采气阶段。 (1)压裂方案设计:(裂缝几何参数优选及设计;压裂液类
型、配方选择及注液程序;支撑剂选择及加砂方案设 计;压裂效果预测和经济分析等。 ) (2)压前准备:配制压裂液,压裂车组、设备调试完毕。 (3)施工过程: ①前期:注入前置液,降低滤失,破裂地层,造缝, 降温,压开裂缝后前期加入细砂。 ②中期:注入携砂液,携带支撑剂(先中砂后粗砂)、 充填裂缝、造缝。 ③后期:注入顶替液,中间顶替液:携砂液、防砂卡; 末尾顶替液:提高携砂液效率和防止井筒沉砂。 5
另一方面较小颗粒残渣,穿过滤饼随压裂液一道进入 地层深部,堵塞孔隙喉道。 (4) 粘土矿物膨胀,煤粉运移堵塞裂隙,引起压裂压力增 大,裂缝方向改变。 (5) 压裂液与储层不配伍造成的伤害,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12
专题研讨
表1 国内外压裂液类型及使用现状
压裂 液类型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使用比例
国外 国内
水基 压裂液
9
专题研讨
前置液
携砂液
顶替液

煤层气压裂及排采技术PPT课件

煤层气压裂及排采技术PPT课件

端割理
微 孔 隙 吸 附 储 气
孔隙
油 气 储 存 空 间
煤岩
砂岩 8
二、 压裂工艺及压裂液体系
1、煤层气压裂工艺
光套管注入工艺
活性水压裂液体系
大液量、大排量
低砂比
新工艺: 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氮气泡沫压裂、 清洁压裂液、低浓度瓜胶压裂工艺等。
9
二、 压裂工艺及压裂液体系
1、煤层气压裂工艺
现在应用较多的技术是垂直井——射孔完井——压裂加砂——抽 排降液——解吸气体
伤害前渗透率 /10-3um2 124.4 301.8 110.0 301.8 521.8 535.4
伤害后渗透率 /10-3um2 110.1 292.2 18.2 26.2 232.2 101.2
伤害率/%
11.5 3.2 82.7 91.4 54.5 81.0
12
二、 压裂工艺及压裂液体系
2、压裂液体系
成本太高,配套设备不够完善
摩阻低、滤失小,基本 无残渣
表面活性剂类压裂液,容易发生化学吸附,
并且成本高
11
二、 压裂工艺及压裂液体系
2、压裂液体系
国内压裂液对煤层伤害率分析
伤害液
活性水 活性水 线性胶 线性胶 冻胶破胶液 冻胶破胶液
煤产地
沁水15# 柳林31# 沁水15# 柳林31#
丰城 沁水1#
渗透率与高压有关
井间干扰利于生产、进行多
层钻井进行开采
3
一、 国内外煤层气现状
国内外煤层气开发对比
技术
国外
国内
储层评价
中低煤阶
中高煤阶
钻井完井技术 直井洞穴完井和羽状水平井 直井套管射孔完井和羽状水平井

煤层气井测试压裂解释及应用

煤层气井测试压裂解释及应用

煤层气井测试压裂解释及应用煤层气井测试压裂解释及应用煤层气是一种新型的能源,其开采与利用是当前我国能源领域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随着煤层气开采的深入,煤层气井开采压力逐步降低,致使煤层气的开采效率下降,这时需要采用压裂技术来提高采气效率,这就是煤层气井测试压裂技术。

一、煤层气井测试压裂技术概述煤层气井测试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向煤层注入高压液体,使煤层产生裂缝,扩大煤层气通道,从而提高开采效率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包括单硝酸甘油压裂、液压压裂、液体碎岩压裂、沙弹压裂等多种方法,其中以液压压裂最为常用。

液压压裂技术是一种将高压液体注入井内,通过井口充放口向井下送液强行将煤层撑起并裂开,煤层裂缝在拆除撑开压力后能够自行保持半永久性和可使煤层通气性和渗透性增加的技术。

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液压压裂可分为水力压裂、气体压裂、泡沫压裂和混合压裂等,水力压裂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

在进行煤层气井测试压裂前,需要进行试压并测定井下地质参数,根据实测参数进行压裂方案设计。

设计方案通常包括压裂液种类的选择、注入量、注入压力及持续时间等。

在进行压裂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井下压力、压裂液注入量及煤层气产量等参数,及时进行控制和调整。

二、煤层气井测试压裂技术的应用煤层气井测试压裂技术在煤层气井的开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煤层气井开采效率通过测试压裂技术可以扩大煤层裂缝,增加煤层渗透性,使煤层气开采效率得到提高。

2. 优化煤层气井的产能分布煤层气井测试压裂可以改善煤层裂缝的分布情况,促进煤层气的集中开采,提高整体产能。

3. 降低生产成本测试压裂技术可以提高开采效率和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井产值。

4. 提高井下安全性煤层气井压裂需要对井下地质参数进行测量及压裂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从而提高井下施工的安全性。

5. 推进煤层气井开采技术进步煤层气井测试压裂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能源开采技术,其应用可以带动煤层气产业链的升级,推进煤层气井开采技术的进步。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在云南恩洪盆地煤层气开发中的试验应用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在云南恩洪盆地煤层气开发中的试验应用

l eme b l y a d hg ae e s ii ,te d v lp n esmu h df c l.T e rg lrh d orcu o p r a i t n ih w tr s n i vt h e eo me tme t w i t y c i ut h e u a y rf tr i f a e
s o k o e sr tm o i rv h o e e v i’ o c n u t i h c n t t u t mpo e te c a r sr or Sf w o d ci t h a l l v y.Thsp p rito u e e a p iain o i a n rd c st p l t f e h c o
W a gJa z o g n i h n n
( hn n e ol dM taeC r. Id e i 00 C i U idCa e e n op , J ,B in 10 1 ) a t b h f jg 1
Ab ta t T e c ab d me a e r su e e r b n a c n Er o g Ba i sr c : h o e t n e o rc sa e a u d e i r n sn.Wh r o e c a e e v i ’ l h n h e e fr t o lr sr or S h
摘 要 :恩 洪盆地煤层 气资 源丰富 ,但 煤储层 渗透 率低 、水敏性 强 ,开发 难度 大 。采 用水 力加砂
压裂技 术对煤层 气 井进 行增产 改造效 果不理 想 ,因此提 出并开展 了高能气体压 裂技 术在 煤层 气开 发 中的试验 应用 ,以期在煤 储 层 中产 生 和 形成 多裂缝 体 系, 同时产 生较 强 的脉 冲震 荡作 用 于地 层 ,改善和提 高煤 层导 流能 力。本 文介 绍 了高能气体 压 裂技 术在 B井煤储 层改 造上 的试 验应 用 。 分析 了作 用机理 、_ 艺设计 等 ,并提 出 了今 后 的研 究 方向 ,对探 索我 国煤层 气有效 开发 的新 途径 T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层气高能气体压裂技术简介1.前言我国是世界上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煤层气资源储量非常丰富。

但煤气层为低渗透率、低压力、低含水饱和度,富含煤层气的煤田大都具有构造复杂、煤体破坏严重、软煤发育、高塑性和煤层渗透率极低等特点,开发难度较大。

目前提高煤层渗透率主要有洞穴法和水力压裂法,主要包括:垂直井套管射孔完井、清水加砂压裂、活性水加砂压裂、洞穴完井等工艺;应用空气钻井,氮气泡沫压裂,清洁压裂液、胶加砂压裂,注入二氧化碳,以及欠平衡钻井、欠平衡水平钻井和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完井技术等技术[1-5],以提高煤层气井产量和采收率,积累了很多经验。

但从煤层气改造看,至目前还缺少适合我国煤层气有效开发的较成熟的技术。

针对煤气层的地质特点及开发现状,在分析了高能气体压裂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开展了煤层气多级脉冲加载压裂开发技术的试验研究与应用。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是利用固态、液态火药或推进剂在油层目的层快速燃烧产生的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对地层脉冲加载压裂,使地层产生并形成多裂缝体系,同时产生较强的脉冲震荡作用作用地层基质,综合改善和提高地层渗透导流能力,扩大有效采油(气)范围,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其特点是:能在地层产生不受地应力约束的多裂缝体系,有利于沟通天然裂缝,扩大泄流面积,同时产生较强的脉冲震荡传播作用有利于改变地层岩性基质微错动变化,沟通基质通道,延伸地层深处,提高了地层渗透性,提高了油气井产量。

目前主要应用油层改造,而且对地层无污染,有利于储层保护。

与常规水力加砂压裂相比,高能气体压裂能够减小对煤储层造成水敏性污染,而且裂缝的延伸方向不受地应力控制、可形成多裂缝体系,成本也低,不伤害煤层。

因此,此项研究对探索适合我国煤层气有效开发的新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目前在油田上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推广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在煤层气开发上进行试验应用在我国尚属首次,针对煤层气开发特点,结合高能气体压裂技术的作用原理和在油田上的应用成果分析,此项技术应用煤层气开采的思想是可行的,但还需要通过进行大量的研究实验工作。

根据EH-03井井深小于1000m、地层压力低、煤岩力学性质等特点,同时结合高能气体压裂技术现场应用效果,经研究本井拟采用复合射孔和多级脉冲加载压裂复合技术进行煤层压裂改造试验,以达到改善储层导流能力的目的。

2.1 作用机理多级脉冲加载压裂复合技术作用机理是以多种不同压裂药优化组合匹配,使其燃烧产生的大量高温高压气体作为气动力,通过特殊控制技术,逐级隔断燃烧,有序释放,形成多个高压脉冲波(多个峰值压力)如图1,通过射孔层段的孔眼通道进入地层,对地层实施多次连续高压脉冲波冲击加载压裂,使地层产生和形成多条更长的裂缝体系,大大的提高沟通天然裂缝的几率,扩大了有效的渗流半径,以提高地层渗透性能,达到提高油气井产量的目的。

2.2 基本作用(过程)原理多级脉冲加载压裂复合技术基本作用(过程)原理是首先在射孔层段实施第一级高压脉冲波,其压力大于地层破裂压力1.5~2.5倍,沿射孔通道进入地层,快速起裂压开层,形成3~8条裂缝;后续第二级、第三级等脉冲波连续补充能量,对地层再实施2~3次或多次高压冲击波加载压裂,继续促使裂缝快速延伸,以进一步延伸地层裂缝,从而在地层形成更长(裂缝长度可达到4~12米)的多裂缝体系。

2.3可形成多裂缝的条件2.3.1可形成多裂缝HEGF为动态压裂过程,在适当加载速率下,图2 HEGF沟通天然裂缝和穿透污染带示可形成3~8条径向垂直裂缝,有穿透污染带和增加沟通天然微裂缝的可能性图2,为增产提供了新的手段。

表1是三种压裂方法主要参数的比较。

意图表1三种压裂方法主要参数对比项压裂方法Pmax/MPa t/s г/MPa.S-1总过程时间/s爆炸压裂>10410-7>10810-6图1多脉冲加载压裂P—T曲线HEGF 102 10-3 102~106 10-2~10 水力压裂10 102 <10-1 106 2.3.2成缝条件 裂缝是短时间内加载形成的,其本身是一个动力学问题。

只要井内压力高于岩层最小主应力,岩石就会产生裂缝。

如果井内升压速度很高,所产生的裂缝不足以宣泄井内压力,势必会产生第二条裂缝。

如果第二条裂缝仍不能宣泄井内压力,则就要产生第三条缝……,但是,判断裂缝生长速度,对于岩石这样的非均质体是很困难的,直到最近才有人给出一个假设,即裂缝生长的最大速度为岩石内横波速度的一半。

前苏联学者热尔托夫给出了一个弹性静力学的标准。

高能气体压裂在井筒造成的压力高于水力压裂所生的压力,并有可能超过了岩石的弹性极限[24]。

这就使得卸载时会产生永久性变形图3,于是在地层中产生一定缝宽的残留裂缝图4。

假设加载与卸载的波松比相同,起裂标准可以表示为:1P E E E E P 1212min f-≥-σ 式中:P ——井筒压力 P f ——地层压力 σmin ——地层最小主应力E 1——加载时的弹性模量 E 2——卸载时的弹性模量图3岩石应力—应变关系 图4 残留裂缝(实线)这个模型的明显缺点是没有考虑到升压速度较高时,地层内产生的就不是一条缝。

此外,要想获得有充分代表性的E 1和E 2数据是很不容易的。

再者,高能气体压裂都是在射孔后进行的,此时地层中已有许多微裂缝,这也是该模型所没有考虑的。

于是只能求助于现场实验。

根据施工井试验铜柱测压的统计结果为0.5σmax < P max < P r式中:σmax ——岩石最大主应力 P r ≈0.025H(MPa ) H —— 井深(m )我们知道,地层的水平应力一般为上覆岩石压力的1/3左右,也有研究人员认为,最大压力Pmax 应当为Pmax≥(1.5~2)σmax无疑,二者的差距是相当大的。

根据我们在塔里木的实验结果,LN48井施工段平均井深为4449m,估算岩石压力为111.2Mpa,施工最大实测压力为123.87Mpa,二者之比为1:11;LN31井施工段平均井深为4435.5m,估算岩石压力为110.89Mpa,施工最大实测压力为100.67Mpa,二者之比为0.91。

实践证明,这两口井都压开了,其最大压力接近或者超过了第一个界限。

由于我们没有用含同岩性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所以无法用公式计算破裂压力。

从用夹层岩心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看,以这个最大压力是压不开夹层的。

根据LN31和LN48井的水力压裂资料,大致同一层段的破裂压力分别为75.5Mpa和72.5Mpa,高能气体压裂施工的最大压力均超过100Mpa,已超过了储层岩石的弹性极限,这样形成的裂缝由于塑性变形是不会闭合的。

2.3.3裂缝自行支撑理论HEGF施工中虽然未加支撑剂,但裂缝不会自行闭合,除了上述的塑性变形理论外,还有以下两种观点:(1)剪切错位支撑如图5所示,HEGF形成的多条径向裂缝是随机的,有的不垂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

在切应力τ作用下,裂缝两侧产生相对移动,加上岩石的剥落颗粒的支撑,使其形成闭合不严的自行支撑的裂缝。

图5 裂缝剪切错位示意图(2)“岩石骨架松动”理论该理论认为,岩石骨架所受地应力与岩石垂直应力σ1和水平应力σ2有关,它正比于(σ1-σ2),在切应力作用下,岩石颗粒变形,使孔隙度和渗透率增加。

由于剪应力值很高,且已进入塑性变形区,产生的是永久变形,虽无支撑裂缝也不闭合。

2.4多级脉冲加载压裂设计和延缝作用由于采用不同种类不同燃速的药型,不同的装药结构和控制引燃方式,组合匹配。

多级分级控制,连续有序释放,每级之间既有相对的独立性,有保持整体的连续性。

不但能连续快速的促使地层裂缝的延伸与拓展,对地层压裂作用时间较一般的高能气体压裂装置提高3~5倍,有效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而且由于压力分级连续控制释放,虽然总装药加大,但不会对套管造成伤害,大大提高了对地层的作用效果。

当第一级高压脉冲波,其压力大于地层破裂压力1.5~2.5倍,沿射孔通道进入地层,快速起裂压开层,形成3~8条裂缝,后续脉冲波连续补充能量,对地层再实施2~3次高压冲击波加载压裂,继续促使裂缝快速延伸,以进一步延伸地层裂缝,从而在地层形成较长的多裂缝体系。

从增产效果的角度讲,人们希望压力过程持续时间越长越好,压力过程越长,产生径向裂缝也越长。

然而,由于受燃烧速率量级的控制,火药在很短时间内就燃烧完毕,产生的气体会因来不及泄出,导致井内压力过高而引起套管破坏。

如果为了保护套管而把装药量降到很低的水平,压力过程持续时间则很短,HEGF的有效性就会大大降低。

为了解决增产效果和套管保护这一对矛盾,必须从控制火药的燃烧方式入手,多级脉冲加载复合技术的研究正是在这个方向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目前,有壳弹的压力持续时间在100~300ms之间,无壳弹的压力持续时间则为200~500ms,液体药压力持续时间为5~50s。

多级脉冲加载复合技术压力持续时间为1~5s,甚至更长。

2.5压力P-T时间曲线及分析多级脉冲加载压裂复合技术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模拟试验设计、地面模拟试验及下井试验等,研究的关键技术参数压力上升时间。

图6、7为理论计算得到的单脉冲高能气体压裂与多级脉冲加载压裂的压力―时间对比曲线。

从图6、7可明显看出:单脉冲高能气体压裂仅有一个峰值压力, 而多级脉冲加载压裂技术形成多个脉冲加载,产生两个以上峰值压力,而且延长压力作用时间,时间延长2—10倍。

图6单脉冲P—T曲线图7多脉冲加载压裂P—T曲线2.6压裂裂缝形态对比多级脉冲加载压裂复合技术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多种组合药按设计工艺要求有规律燃烧,延长了压力作用时间,并形成一种随时间振荡起伏的对地层作用压力。

因而多级脉冲加载压裂吸收了振动对油流孔道的解堵、疏通、导流作用、对油水界面剪力、解除毛管力束缚作用的优点,有效增加了压裂裂缝的长度20%~40%。

图8、9分别显示了单脉冲高能气体压裂与多级脉冲加载压裂压裂效果示意图。

2.7延长压力作用时间多级脉冲加载压裂复合技术比单脉冲高能气体压裂明显延长压力作用时间,从图10可以看出:单脉冲高能气体压裂技术所产生压力曲线1压力达到最大值时持续时间较长,而后下降较快,这种压力曲线不利于压出较长的裂缝。

多脉冲加载压裂技术曲线2达到最大值时持续时间较短,而后下降较慢,持续时间明显很长。

早期美国H.H.Mohaupt 等为了充分利用推进剂把裂缝延伸的长一些,对装药结构做了改进,把药分为两段,第一段快速燃烧产生高压气体,利于多裂缝,第二段则慢燃速药,有利于延伸裂缝,整个过程压力-时间曲线如图6曲线2,压裂效果明显提高。

2.58主要技术指标耐压:50MPa图8单脉冲高能气体压裂 图9多级脉冲加载压裂裂缝 裂缝长度示意图 长度示意图 图 10单脉冲与多脉冲压力曲线比较耐温:120℃150℃外径:90mm 100mm电点火:直流电流:2A交流电流:2.5A撞击点火:工艺成功率100%2.9 技术装置结构设计该技术装置主要由Ⅰ引爆装置;Ⅱ有壳内燃气体发生器;Ⅲ中心承载外燃泄气装置;Ⅳ全燃式气体发生器,由多种复合药型等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