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考模拟试卷2
安徽省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2)怒而飞,,落英缤纷。
(《庄子.北冥有鱼》)(3) ,胡为乎泥中。
(《诗经.式微》)(4自非亭午夜分,。
(郦道元《三峡》)(5)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旭日东升、春天到来的美景,寓意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揭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用传神笔墨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2分)却说那镇元大仙用手搀着行者道:“我也知道你的本事,我也闻得你的英名,只是你今番越理..欺心..,纵有腾挪,脱不得我手。
我就和你讲到西天,见了你那佛祖,也少不得还我人参果树。
你莫弄神通!"行者笑道:“你这先生,好小家子样!若要树活,有甚疑难!早说这话,可不省了一场争竟?”镇元大仙道:“不争竞,我肯善自饶你?”行者道:“你解了我师父,我还你一棵活树如何?”镇元大仙道:“你若有此神通,医得树活,我与你八拜为交,结为兄弟。
”行者道:“不打紧,放了他们,老孙管教还你活树。
”镇元大仙谅他走不脱,即命解放了三藏、八戒、沙僧。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二模联考试卷注意事项:1.全卷共8页,三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请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8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本小题共3小题,6分)“特种兵式”旅游、淄博“赶烤”、“一起去看音乐节”……眼下,这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甲)的话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消费。
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diàn 人文景观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但当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却令年轻人(乙),给了年轻人一个“说走就走”的理由。
乡土气息的“村晚”可以提供更多与旅游者互动的手段,传统非遗的手艺、古老节庆的活动,可以提供更多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个性鲜明的歌会、与时 jù进的庙会,可以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如此种种,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相聚在一起的理由,让素昧.平生的年轻人,在旅游中迅速(丙)起来,成为志趣相投的朋友。
1.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2分)A.淀具 B.淀俱 C.绽俱 D.甸具2、文中加点词语“馈赠..“素昧.”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kuī zèng mèi B.kuìzēng wèiC.kuì zèng mèi D.kuī zēng wèi3.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津津乐道心驰神往熟络 B.津津乐道梦寐以求娴熟C.津津有味心驰神往娴熟 D.津津有味梦寐以求熟络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看到盛开的丁香花,他马上渐渐地停住脚步。
广西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

广西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35分)现代文阅读I材料一:虚与实,既是一个哲学宇宙观问题,又是一种艺术实践的尺度。
宋人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说:“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
”以虚为虚,就会陷入纯粹的虚无主义;以实为实,就会机械僵化,全无生气;唯有化实为虚,才能产生无穷的意味。
虚实相生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段,这种“诗笔”移植到唐传奇的写作中,首要的贡献就是创造了众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唐传奇在塑造人物时,通常是截取人物的几个重要生活片段,而把另外一些内容、事件省略,留下大量空白,让读者通过想象自己去填充。
化实为虚,由虚入实。
如沈既济《任氏传》描写任氏,仅有“容色姝丽”四字正面叙写任氏之美,并无具体的描摹刻画,但其美貌却如在目前,原因就在于作者全从侧面烘托,从虚处着笔,写郑六一见钟情、不能自己,“见之惊悦,策其驴,忽先之,忽后之,将挑而未敢”。
更为精彩的是,韦崟派遣家僮秘密察看之后两人的一段对话,先问之“容若何”,家僮答之“奇怪也!天下未尝见之矣”。
简单的一问一答,任氏的绝美之姿已经跃然纸上。
接着又不厌其烦地拿出其他佳丽进行对比,特别是吴王之第六女,“秾艳如神仙,中表素推第一”,但即便如此美貌,与任氏比起来,仍“非其伦也”。
所有这些铺叙,没有一处正面描摹,全从虚处落笔,由虚入实,这正是诗歌意象创造中的虚实相生之法。
再比如裴铏的《昆仑奴》,虽然磨勒是小说的主人公,但是读者读完全篇,对其所知仍然甚少,他究竟从哪里来,如何具有这样超常的本领,最后又怎样生活等等,这些问题小说中都没有交代,但人物的形象却因此而具有了巨大的张力,那些空白点召唤着读者的参与,每一个读者都可以用自己的审美经验来填补这些空白,而正是阅读接受过程中审美意象的再生成,赋予了小说更深沉的审美意蕴。
像《柳毅传》《莺莺传》《无双传》《虬髯客传》等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都充分运用了虚实相生之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2含答案

2024年1月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2(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惬意(qiè)玷污(diàn )氛围(fēn )猥琐(wěisuǒ)B、思忖(cǔn)聒噪(guō)干涸(hé)污秽(huì )C.豁达(huò )畸形(jī)草菅人命(jiān)拮据(jié )D.既往不咎(jiù )镌刻(jūn )猖獗(jué )恪守(kè)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入不敷出黯然销魂披星戴月计日程功B.书写潦草以逸待劳感人肺腑殚精竭虑C.言简意该纵横捭阖稗官野史卑躬屈膝D.班门弄斧称心如意墨守成规物阜民丰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________。
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________找到“桃花源。
”不同的“桃花源,”________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
”A.钟灵毓秀按图索骥映射B.海市蜃楼按图索骥折射C.海市蜃楼顺藤摸瓜折射D.钟灵毓秀顺藤摸瓜映射4.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三项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B.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元稹《使东川•南秦雪》)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D.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曹雪芹《红楼梦〈咏白海棠〉》)5.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_。
2023届初三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免费试卷(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

选择题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收敛(1iǎn)着急(zháo)陨落(yǔn)怏怏不乐(yàng)B. 雏形(chú)惬意(qiè)譬如(pì)面面相觑(qù)C. 玄虚(xuán)褴褛(1ǚ)稽首(jí)戛然而止(jiá)D. 绮丽(qí)蓦然(mò)汲取(jí)前仆后继(pū)【答案】C【解析】C.稽首(qǐ)。
选择题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诘责更胜一筹禁锢恪尽职守B. 亵渎走头无路坍塌通宵达旦C. 阑语相得益彰混淆翻来覆去D. 愧赧神秘莫测游弋断壁残园【答案】A【解析】B. 走头无路——走投无路。
C. 阑语——谰语。
D. 断壁残园——断壁残垣。
选择题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他最喜欢在华灯初上之时,与一帮朋友在烧烤店举杯小酌,同享天伦之乐。
C. 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D. 平时,大家抓紧时间复习,李明却玩的痛快;要中考了,他天天开夜车,结果生了病,连中考都不能参加。
真让人叹为观止啊。
【答案】A【解析】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泛指家庭的乐趣。
不合语境。
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
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不合语境。
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不合语境。
A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符合语境。
选择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 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在思考,但是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C.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材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 昆大高铁开通后,从大理到昆明的时间需要两小时左右,比原来减少了三倍多。
2024年上海黄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上海黄浦区2024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语文试卷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13分)1.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2.!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3、锦帽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的山东沂南县竹泉村,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下,依泉而居,四周竹树环合,与柳宗元笔下小石潭周围的景色并无二致,也是:“,,。
”(二)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5-10题。
(22分)【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乙】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先帝不以臣卑鄙,A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B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丙】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C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①对于渭南。
亮每患粮不维,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②,军无私焉。
D相持百余日。
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及军退,宣王案行③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注释]①司马宣王:司马懿。
②安堵:安居;安定。
③案行:巡视。
5.甲词题目中的“破阵子”是,乙文《出师表》中“表”是。
(2分)6.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遂许先帝以驱驰()(2)及军退()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违背自己的身份和意愿B.每到晚上就会忧伤感叹C.用流马运送(军粮)D.对峙了近一百天8.丙文中的“已志”,就是乙文中的“(1)”,和甲词中的“(2)”意思相近。
2020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南方新中考)二

2020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南方新中考)二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1分)(2),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饿其体肤。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分)(4)《雁门太守行》中“,”两句巧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现将士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2分)(5)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
(4分)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水声在wū yán()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2)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chì rè()的火焰。
(3)突然间,我huǎng rán dà wù(),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
(4)学而不厌,huì rén bú juàn(),何有于我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幸福是蜂巢里的甜蜜,是枝头上的硕果..,是一弯闪着皎洁光辉的新月。
B.金色的阳光把这些银色的山峦和楼台勾出了鲜明的轮廓..。
C.《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不管别人怎样嘲弄他,他都像海里的礁石那样无动于衷....。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B.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南京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卷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检查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明白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正确,试卷及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四十五万年前,欧美大多数北气候学家相信,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
这种见解,已为世界近数十年来在其他社会变革中所否定。
在我国,古代作家如《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农书》的作者张标和《广阳杂记》的作者刘献庄,均怀疑历史时代气候的定性,提出各朝代气候变革的事例,记载于上述书籍中。
对我国近五千年来气候气候变化的研究,可得出下列初步结论:(1)在这五千年的最初一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
这一月温度变化比现在要高35℃。
(2)在稍早些,有一颗到土下探明,未发现温度在公元前1050年公元前400年(公元前1250年)和前几周,变化微小为12℃。
(3)在每一个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为期期的小循环,温度范围是0.5℃~1℃。
(4)上述循环中,任何夏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布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
同时也有从北向南趋势。
我国气候在历史时代的波动与世界其他地区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气候的波动是全世界性的,虽然是青少年和最年年可以而在不同的年代,但彼此是先后呼应的。
(5)在十九世纪的寒冷中,中国比欧洲早了五十年。
欧洲和中国气候息息相关是有理由的。
因为这两个区域的寒冷季节,都是由西气压的控制。
如西伯利亚的高气压向东扩展,中国北部西北风强,则中国严寒而欧洲温暖。
相反,如西伯利亚的高气压向北而欧洲,欧洲东北风强,则北欧寒冷而中国温和。
只有当西伯利亚高压足以控制全部欧亚时,两大陆都要同时出现严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学考模拟纸卷2一、(1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老妪;讴歌;交通枢纽。
B. 对峙;投掷;炙手可热。
C. 衰竭;遏制;残碣断碑。
D. 瑞雪;急湍;惴惴不安。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 辨别;筹码;颠簸;秣马厉兵。
B. 伏法;强悍;羁拌;对簿公堂。
C. 忽略;题词;肄业;义气相投。
D. 烦燥;缰绳;涣散;曲意逢迎。
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鸦片战争以后,封闭的中国大门被轰开了,帝国主义强盗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B. 追星族们对明星的不雅言行不以为然,依旧痴迷和疯狂,这透露出道德瓦解的隐患。
C. 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廉政勤政,率先垂范,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好转。
D. 没有专业老师,缺乏监督考评,写字课常被“主科”占用,小学生写字课名存实亡。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今年以来,该区把扩大外贸出口作为拉动全区经济发展的突破点,积极鼓励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出口产品转变,为企业出口创汇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B. 作为全国性的竞技比赛,没有过硬的技术、清醒的头脑、稳定的心理素质,选手想在3个小时之内完成建立网络的比赛要求是不可能的。
C. 日前,深圳航空、海南航空、四川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公布“机票超售”的补偿方案,手持“超售机票”被拒登机的旅客将可以获得最低200元、最高票面价格的赔偿。
D. 将广大包括私企职工在内的职工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共图大业,是促进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二、(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加拿大圣劳伦斯和上的魁北克大桥,是一座非常著名的大桥,但他的出名并不因为设计精巧、施工精良,而是因为建造过层中曾先后两次垮塌。
20世纪初,美国著名桥梁工程师库帕在设计者座大桥时,为争得“世界上上最大跨度的悬臂桁架桥”之名,随心所欲地将悬跨的长度由原来的500米加长到600米。
结果,当大桥建成即将剪彩通车时,桥梁的整个金属结构突然垮塌解体了,2万吨钢材坠落江中,75名工人因此丧生。
事故调查表明,正是库帕的过度自信,忽略了对桁架重量的精确计算,才导致悲剧的发生。
数年之后,这座大桥重建。
然而不幸的事故再次发生:中间跨度最长的一段桥身在吊装时突然坠毁,桥仍未建成,却又夺去了10名工人的生命。
追究原因,则是支撑起吊的一个机械部件不合格,也就是工程指标不严格。
历经三度建造,魁北克大桥终于竣工。
为了牢记耻辱,汲取教训,并警示后人,加拿大的7所工程学院联合倡议并筹资买下了大桥的钢梁残骸,用以打造成一枚枚指环,分发给每年从工程系毕业的学生,这就是后来闻名国际工程界的“工程师之戒”。
授予指环要举行特别庄严的仪式,只有工程系的毕业生才能参加,而且要在宣读职责誓言后才可领受。
这枚小指环必须戴在小拇指上,而且,用右手写字的人戴在右手,用左手写字的人戴在左手。
这样,当工程技术人员在图纸上准备为一个未来的工程勾画线条、开列数据、标注文字时,小拇指首先就有受硌的感觉,使他们感受到小指环的存在,提醒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每个细小举措都将影响深远,从而不忘自己所负的重大责任。
这种授予指环的仪式后来推广到了加拿大所有的理工大学。
当然,这些银色的指环已不是用原来的废钢梁制作,而是用特殊的新材料来制作了,但是它的原始意义丝毫没有改变。
[来源:学&科&网]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工程教学大楼前的广场上,有一个立于碑座之上的银灰色金属大圆环,那是放大了几百倍的“工程师之戒”,它竖立在那里,每个进出教学楼的人必定要从它的面前经过。
它提醒那些正在求学而尚未有资格戴上这指环的工程系学生,不能忘记自己选择这个专业所肩负的责任。
科技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累积失败的历史,正是因为后人正视失败,汲取教训,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这正是科学精神的所在。
5. 对“工程师之戒”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其制作材料均取自当年建造魁北克大桥时的钢梁残骸。
B. 其原始意义是为了牢记耻辱,汲取教训,并警示后人。
C. 其授予目的是提醒工程技术人员牢记自己的专业职责。
D. 其所戴部位是佩戴者用以写字的那只手的小拇指上。
6. 文中讲述建造魁北克大桥的教训,主要是为了说明()(3分)A. 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风险。
B. 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能力C. “工程之戒”的来历和意义。
D. “工程之戒”的内涵和发展。
7.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 库帕的过度自信造成魁北克大桥建造中的两次不幸事故。
B. 校园里“工程师之戒”雕塑是为了纪念建桥中死亡的工人。
C. 加拿大的所有理工大学的学生全部领受了“工程之戒”。
D. 正视失败、汲取教训,正是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精神的体现。
三、(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8.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固:本来。
B.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没有。
C.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
D.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耻:以……为耻。
9.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其皆出于此乎;②吾未见其明也;③圣人之所以为圣;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 ①与②的“其”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 ①与②的“其”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相同。
C. ①与②的“其”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D. ①与②的“其”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10. 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如今他们的智力就是比不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是很奇怪的啊!B. 现在他们的智力是达不到(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真是很奇怪的啊!C. 如今他们的智力却反而比不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大概是很奇怪的啊!D. 现在他们的智力竟然反而比不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真是奇怪啊!11. 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 第一段提出了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时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有积极意义。
B. 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做小学问的老师而已。
C. 第二段用了三组对比,从不同侧面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与师”的恶劣风气。
D. 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不及他们,作者给予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四、(6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13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2.对这首诗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来源:学科网ZXXK]A. 首句,追叙谪居岭南,与家人音讯断绝的情况,“断”字写出了思家之苦。
B. 第二句“复”字紧承上句“断”字,体现“断”的长久,与岁月难挨、乡情难解的痛苦。
C. 第三句“怯”字,写出因觉得不能衣锦还乡,而离家越近越害怕、惭愧的心理。
D. 第四句的“不敢”写出了内心的忐忑不安,这是心中郁积的牵挂、忧思使然。
13.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运用了“反接”的手法,巧妙地表达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
B. 就全诗来看,诗人经历了回乡之切——近乡情怯——思乡之苦等情感变化。
C.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个人经历,却能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
D. 本诗和杜甫《述怀》中的“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有异曲同工之秒。
第II卷(综合题共60分)五、(5分)14.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意填写5句即可)⑴,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来源:学|科|网]⑵,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⑶,俯察品类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⑷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⑸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⑹山不厌高,。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六、(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
忽略刘柳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
孩子跪坐在椅子里,痴痴地望着阳台上沐浴着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得本来就很美的子罗兰更添几分美好。
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里,他只顾痴痴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
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竟会长出瓜苗来。
孩子满心欢喜地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地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接着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憧憬。
孩子的母亲见了,走过来,“看什么呢?”孩子忙把母亲拉到花盆前,开心地说:“妈妈,看,花盆里长了好多小苗苗!以后它们会长成大苗苗,结小西瓜给我吃的。
”母亲皱了皱眉头,笑了笑,“傻瓜,那些瓜苗过不了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西瓜。
”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着明亮的眼睛说:“会的,小瓜苗会长成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它们的。
”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忽略了孩子表现出来的坚定和信心。
一天下午,孩子从学前班回来后,照例跑向阳台,奔向花盆。
顿时,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地炫耀着。
孩子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绿绿的小瓜苗不见了。
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之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好哭的。
那些瓜苗长在花盆里,影响了紫罗兰的生长。
那些小东西,别管了。
你也是,就知道哭。
乖,别哭了。
”母亲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
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望花盆里瞟,并且想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孩子也几次用手捏住它,但终究没拔。
这也是个生命呀,孩子想。
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中有一珠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