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专业技术标准指标表
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

2019/10/3
12
现时服务能力指数(PSI)
2019/10/3
9
国外的评价指标
在随后的20多年里,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 装备水平的提高和路面管理系统(PMS)的深入 研究及广泛应用,许多国家(包括加拿大、英国、 芬兰、法国、日本)和国际机构(世界银行)先 后提出了不同的路面评价指标,建立了不同类型 的路面评价模型。
其中包括加拿大的行驶舒适性指数(RCI)、 英国的道路状况指数(RCI)、日本的养护管理 指数(MCI)和美国军事机构开发的路面状况指 数(PCI),上述路面评价模型包含了多变量模 型和单参数模型。
PSI模型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公路管理的技术条件、 公路部门对不同路面损坏的重视程度及研究人员的建模思 路。美国研究人员将当时所能检测到的所有指标(4项参 数)与PSI建立了联系,使PSI的评定结果能客观地反映路 面的整体技术状况,但又无法确定哪项具体的指标导致了 PSI评价结果变好或变坏。
2019/10/3
MCI— 养护管理指数,0~10; C — 裂缝率,%; D — 车辙深度,mm; σ — 平整度,mm
2019/10/3
18
养护管理(控制)指数(MCI)
在日本MCI的模型中,道路平整度占很小比重, 其影响效果与日本道路养护技术规范的PSI基本相似。 日本MCI考虑了多种关系模型以求准确处理不同的路 面状况,同时也给应用带来了混乱。日本的MCI模型 是美国PSI建模思路的延续,但也包含了些模糊不定 的创新意识:将路面损坏因素分离开来,用单变量构 建路面评价模型 。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一、总则与基本规定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是公路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技术规范,其目的是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需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公路的新建、改建、扩建和养护工程,包括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
二、公路分级与标准根据公路的使用功能、交通量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各级公路的设计速度、车道数、路基宽度、路面结构等均有相应的规定。
三、设计原则与参数公路工程设计应遵循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
设计参数包括设计速度、曲线半径、纵坡、视距、横断面等,应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确定。
四、建设技术指标建设技术指标涉及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工程结构的材料、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规定。
各类技术指标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材料特性、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和应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五、设施要求与配置公路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护栏、照明、监控等,其要求和配置应满足交通安全、畅通和应急管理的需要。
各类设施的设计、安装和维护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其在各种条件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六、工程质量与验收公路工程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和检测手段确保工程质量。
工程验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七、环境保护措施在公路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包括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噪声控制、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措施,确保工程符合环保法规和标准。
八、施工与安全管理公路工程施工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
施工单位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设施,加强人员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保障公众利益。
总结本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涵盖了总则与基本规定、公路分级与标准、设计原则与参数、建设技术指标、设施要求与配置、工程质量与验收、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施工与安全管理等方面。
公路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参考)

单位
3
级 公里/小时 当量轴次
亩 m 万元 万元
公里 % 米
米/个 米 % %/处 米 % 次
米/个 米/个
某公路工程主 要 技 术 经 济 指 标 表
数量 4
四 20
备注 5
以农村牧区道路 技术标准为主
20 1321.8868 74.242449
17.805516 1.256
序号
指标名称
1
2
一、基本指标
1 公路等级
2 设计速度 3 交通量(BZZ-100) 4 新占用土地 5 停车视距 6 预算总额 7 平均每公里造价
二、路线 8 路线总长 9 路线增长系数 10 直线最大长度 11 平曲线最小半径 12 最小缓和曲线长度 13 平曲线长占路线总长 14 最大纵坡 15 最短坡长 16 竖曲线长占路线总长 17 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次数 18 竖曲线最小半径
七、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47 服务设施
(1)服务区 (2)停车区 48 管理养护设施 (1)管养中心 (2)养护工区(道班) (3)治超检测站 (4)主线收费站
八、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49 环境绿化 50 声屏障
九、其他工程 51 改移道路
等级路 乡间道路
单位 3 处 处 处
处 处 处 处 处 处
Km m
m m
编制:
复核:
数量 4
第2页共2页 备注 5
1
审核:
指标名称
1
2
四、桥梁、涵洞
30 设计车辆荷载
31 桥面净宽
32 特大桥
33 大桥
34 中桥
35 小桥
36 涵洞
37 平均每公里大、中桥长
公路主要技术指标表

小桥、涵洞
50
斜拉索吊索系杆
20
100
100
100
100
50
30
30
30
20
20
20
20
栏杆伸缩缝支座
汽车荷载等级
汽车 及
人群 荷载
车道荷载 车辆荷载
均布荷载 集中荷载 车辆重力标准值
人群荷载
隧道分类,长度L(m)
15
15
15
15
15
公路----I级
公路----I级
公路----I级
公路----II级
400
9%
----
----
----
----
----
----
----
----
----
200
200
300
10%
----
----
----
----
----
----
----
----
----
----
----
200
凸形最小半径(m)
11000 6500 3000 6500
3000
1400 3000 1400 450
---必须采用
干线一般值2000,最小值 1000;集散500
与交通量大的公路交叉应采用
干线500,集散 300
要求渠化设计
直行交通量大宜 直行交通量大宜采
采用
用
要求渠化设计 直行交通量大宜采用
必须采用
必须采用
高铁必须采用 高铁必须采用
高铁必须采用
30 --必须设置通道或天桥
15 --宜设置通道或天桥
最小值
0.75 0.75 0.75
道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道路工程)

序号
指标名称
1
2
一、基本指标
1 道路等级
2 设计速度
3 本次新征土地(永久性征地)
4 估算总额
5 平均每公里造价
二、路线
6 路线总长
7 路线增长系数
8 平均每公里交点数
9 平曲线最小半径
10 平曲线长占路线总长
11 直线最大长度
12 最大纵坡
13 最短坡长
14 竖曲线长占路线总长
15 平均每公路纵坡变更次数
千平方米 千平方米 千平方米
10.278
1530.89 804.345
351.848 184.864
序号
指标名称
1
2
20 排水及防护
(1) 排 水(C20砼)
(2) 防 护(C20砼)
(3) 防 护(挂网植草)
(4) 防 护(框架梁)
(5) 防 护(生态边坡)
(6) 防 护(网格植草)
21 路面结构类型及宽度
改性沥青面层
四、桥梁、涵洞
设计车辆荷载
22 桥面净宽
23 特大桥
24 大桥
25 中桥
26 小桥
27 涵洞、通道
28 平均每公里大中桥长
29 平均每公里小桥长
30 平均每公里涵洞道数
五、路线交叉
31 平面交叉
32 (1)互通式立体交叉
33 (2)与公路平交
34 (3)与机耕道平交
35 (4)预埋管线
36 (5)渡槽、天桥
米/处 % 米 % 米 % 次
米 米
数量 4
一级公路 80
1090.0 108823.159 10587.9702
10.278 1.07 0.49 800/1 44.90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指标表

《马路工程技术标准》技术指标摘录
平曲线最小长度
回旋线最小长度
不同纵坡最大坡长
注:表中所列“一般值”为正常状况下的采纳值;“极限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纳的值
双车道路面加宽值
注
:
路基压实度
桥涵分类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汽车荷载等级
桥涵设计车道数
马路最大合成纵坡
马路转角等于或小于7°时的平曲线长度
设计车辆外廓尺寸
摘自《马路路途设计规范》(送审稿) 7 公路平面 2003.09
表 (续) 圆曲线半径和超高值
注:括号值为路拱大于2%时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不含连接线(省厅{2005}104号文件,属于地 方征地拆迁包干,高速公路负责建安的)
设计平均交通量
km % 个 m % m %/m/处 m/% % 次
51.180 117.11
0.82 700 75.92 1487.434 3.5/820/1 310/0.45 52.90 1.33
m/个 m/个
12000 11000
148
单纯过水的为涵洞,包含互通主线涵洞
3.71
扣除桥隧长
m/座 m
653.5/2 12.77
按整体式路幅路线长度计(左右线单洞除2)
km/处 m2 m2 处
m/座 座 座
6/2
车行的支线上跨主线叫分离式立交 <8米的通道桥列入本项,人行.车行通道过水 的叫通道
km
11.386 二级公路
km 处 处 m2 m2/处
八、沿线设施与其他工程 安全设施
服务区/停车区 管理中心 房屋建筑 收费站
九、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审核:
单位 3
m/座 m/座
m 道 道
数量 4
第1页 共1页 备注
5
公路--I级 7132.65/27
139.10/2 208.2
含立交范围内的主线桥
含立交范围内的主线桥,≥8米的通道桥列入 本项
含立交范围内的
m m
1000m3 1000m3 1000m3 1000m3 1000m3 1000m3
km
26.0 13.0
6104.3
3214.3 233.7
5.9
不含连接线 不含连接线 不含连接线 不含连接线
仅为路基主线范围(含互通主线)
7.46
含立交范围主线
现行公路工程标准 规范表

8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81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82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83
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
84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检测
106
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路基路面隧道)(FHEC-LJ-LM-SD-2007)
107
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全深度处治(裂缝焊接)施工工法(工法编号EJGF 43-2013)
108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109
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
110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理解与应用(公路工程预算定额配套书)
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 B06-03-2007)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各省补充规定汇编(交通部公路工程定额站)
公路工程施工定额(2009年版)
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和编号规则(JTG A03-2007)
130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第一分册 工地建设(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 下同)
131
标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第二分册 路基工程
132
准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第三分册 路面工程及交通安全设施
133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第四分册 桥梁工程
化
134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5
四级公路
1/100
1/50
1/50
1/25
不作规定
桥涵跨径≦50m宜采用标准化跨径规定
0.75m、1.0m、1.25m、1.5m、2.0m、2.5m、3.0m、4.0m、5.0m、6.0m、8.0m、10m、13m、16m、20m、25m、30m、35m、40m、45m、50m
汽车荷载等级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级
适用范围
A
高速公路
B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时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零填及挖方
0~0.3
——
——
≧94
0~0.8
≧96
≧95
——
填方
0~0.8
≧96
≧95
≧94
0.8~1.5
≧94
≧94
≧93
﹥1.5
≧93
≧92
≧90
桥涵分类
桥涵分类
多孔跨径总长L(m)
单孔跨径Lk(m)
特大桥
L﹥1000
Lk﹥150
大桥
100≦L≦1000
40≦Lk≦150
中桥
15
1
5
0.4
0.6
0.8
1.0
1.2
1.4
1.8
2.2
2.5
2
8
0.6
0.7
0.9
1.2
1.5
2.0
--
--
--
3
5.2+8.8
0.8
1.0
1.5
2.0
2.5
--
--
--
--
注:表中△角为路线转角值(°),当△<2°时,按△=2°计算。
路基压实度
填挖类别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
路基压实度(%)
一级公路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100
1/50
1/25
按具体情况确定
双车道路面加宽值
加宽类别
加宽圆曲线半径
值
汽车轴(m)(m)
距加前悬(m)
250
~
200
<200
~
150
<150~
100
<100~
70
<70
~
50
<50
~
30
<30
~
25
<25
~
20
<20
~
路拱≦2.0%
4000
250
50
路拱﹥2.0%
525
0
450
200
平曲线最小长度
设计速度(km/h)
12
0
20
一 般 值
6
200
150
100
最 小 值
2
70
50
40
回旋线最小长度
设计速度(km/h)
1
0
回旋线最小长度(m)
85
70
50
35
25
20
最大纵坡
设计速度(km/h)
1
0
最大纵坡(%)
4
5
6
7
5
21.0≦W﹤24.5
21.0≦W﹤28.0
6
24.5≦W﹤28.0
7
28.0≦W﹤31.5
28.0≦W﹤35.0
8
隧道分类
隧道分类
特长隧道
长隧道
中隧道
短隧道
隧道长度L(m)
L﹥3000
3000≧L﹥1000
1000≧L﹥500
L≦500
隧道最小侧向宽度
设计速度(km/h)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30﹤L﹤100
20≦Lk﹤40
小桥
8≦L≦30
5≦Lk﹤20
涵洞
——
Lk﹤5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公路等级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
大桥
中桥
小桥
涵洞及小型排水构造物
一级公路
1/300
1/100
1/100
1/100
1/100
二级公路
1/100
1/100
1/100
1/50
1/50
三级公路
1/100
1/50
1/50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Ⅰ级
公路—Ⅱ级
公路—Ⅱ级
公路—Ⅱ级
桥涵设计车道数
桥面宽度W(m)
桥涵设计车道数(条)
单向行驶桥梁
双向行驶桥梁
W﹤7.0
1
7.0≦W﹤10.5
6.0≦W﹤14.0
2
10.5≦W﹤14.0
3
14.0≦W﹤17.5
14.0≦W﹤21.0
4
17.5≦W﹤21.0
8
9
最小坡长
设计速度(km/h)
1
0
最小坡长(%)
250
20
不同纵坡最大坡长
设 计 速 度(km/h)
12
0
20
纵
坡
坡
度
(%)
3
9
200
4
7
00
5
——
6
900
1000
6
——
——
5
800
7
——
——
——
——
500
500
600
8
——
——
——
——
300
300
400
9
——
——
——
——
——
200
300
10
——
——
20
右侧硬路肩宽
(m)
一般值
3.00
2.50
2.50
1.50
0.75
——
—
——
最小值
2.50
1.50
1.50
0.75
0.25
——
土路肩宽度
(m)
一般值
0.75
0.75
0.50
0.75
0.75
0.75
0.50
0.25(双车道)
0.50(双车道)
最小值
0.75
0.75
0.50
0.50
0.50
中间带宽度
设计速度(km/h)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设计速度(km/h)
100
80
60
车道数
8
6
4
6
4
4
路基宽度(m)
一般值
44.00
33.50
26.00
32.00
24.50
23.00
最小值
41.00
——
24.5
——
21.5
20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km/h)
80
60
40
30
20
车道数
2
2
2
2
2或1
路基宽度(m)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指标表
———————————————————————————————— 作者:
———————————————————————————————— 日期: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技术指标摘录
各级公路设计速度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km/h)
1
0
30
20
各级公路路基宽度
——
——
——
——
200
竖 曲 线 半 径 及 其 最 小 长 度
设计速度(km/h)
12
0
20
凸形竖曲线半径(m)
一般值
17
200
极限值
11
14
凹形竖曲线半径(m)
一般值
6
0
极限值
4
1
0
竖 曲线长度(m)
一般值
25
0
60
50
极限值
1
5
20
注:表中所列“一般值”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极限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的值
1
0
30
20
左侧侧向宽度L左(m)
0.50
0.50
0.50
0.75
0.5
0.25
0.25
0.50
右侧侧向宽度L左(m)
1.00
0.75
0.75
0.75
0.50
0.25
0.25
0.50
平面交叉最小间距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公路功能
干线公路
集散公路
干线公路
集散公路
一般值
最小值
间距(m)
2
00
300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级与适用范围
一般值
12.00
10.00
8.50
7.50
6.50(双车道)
4.50(单车道)最小值源自10.008.50
——
——
——
车道宽度
设计速度(km/h)
1
0
车道宽度(m)
3.75
3.75
3.50
3.50
3.25
3.00(单车道时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