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升华与凝华_同步练习题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

合集下载

12.4升华与凝华学案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精品课

12.4升华与凝华学案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精品课

升华与凝华【学习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解释简单现象【重点、难点】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解释简单现象【学习过程】课前复习:1. 物质从态变成态叫熔化,熔化要热。

2. 物质从态变成态叫凝固,凝固要热。

3. 物质从态变成态叫汽化,汽化要热。

4. 物质从态变成态叫液化,液化要热。

一、自主学习(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提示:(预习内容为第一节和第二节、第三节的第三部分知识。

相信你必会学有所得!)学习任务一:状态变化1、樟脑球放在衣柜内,平时我们能闻到气味,过一段时间体积会变小,这一过程是由于樟脑球由态直接变为态,这种过程叫做。

2、严寒的冬天,我们会看到窗口玻璃上形成美丽的冰花,这一过程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冰凉的玻璃由态直接变为态,这种现象称为。

3、实验室常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来获得低温,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在______时______热的缘故。

二、合作交流1、用酒精灯微微加热碘颗粒,碘由态直接变为态,这一过程属于现象,这一过程需要(吸热或放热)才能完成。

过一段时间后,烧杯壁上碘的结晶体是由态直接变为态,这一过程属于现象,这一过程热量。

2、用久了的电灯泡壁会发黑,这是因为灯泡内的钨丝______和______而形成的。

三、总结提高:你有哪些收获?四、诊断评价1、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过一段时间也会干。

属于现象,这一过程(吸热或放热)2、刚从冰箱内那出的冻肉上结一层冰粉。

属于现象,这一过程(吸热或放热)3、白炽灯用一段时间后灯丝会变细。

属于现象,这一过程(吸热或放热)4、冬天,松花江两岸的树上形成美丽的雾凇。

属于现象,这一过程(吸热或放热)5、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的是[]A.凝华、凝固、汽化B.熔化、凝华、液化C.液化、凝固、凝华D.汽化、升华、熔化6、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凝华现象的是[]A.草地上露水的形成B.夏天冰雹的形成C.清晨大雾的形成D.以上都不是7、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B.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8、关于霜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在物体上形成了霜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物体上形成了霜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在物体上形成了霜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先液化再凝固在物体上形成了霜9、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早晨有浓雾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水结成了冰10、舞台上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物态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有()A. 汽化和液化B. 升华和液化C. 汽化和凝华D. 升华和凝华11、如图是一种常见的打火机,可以看见里面装有液体.阿强同学一天玩打火机时,把阀门松动了,一会儿工夫,虽然没有把液体倒出来,却发现液体不见了,但阀门周围却结了一层白色的东西,用手摸一摸打火机,发现打火机非常冰冷.试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解释上述发生的现象.阀门12、填空。

九年级物理全册124升华与凝华同步练习1(新版)沪科版.doc

九年级物理全册124升华与凝华同步练习1(新版)沪科版.doc

基础训练知识点1升华和凝华2.下列所给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3•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知识点2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4.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 态变化是()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5.1在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A. 初春,河面上的冰雪消融成水B. 秋天,雨后的早晨出现大雾C. 夏天,教室里洒水后空气变得凉爽12. 4升华与凝华1•下列物态变化中,B.冷冻室取出KJ 冰棍,外表的“霜” 是由空气中水蒸 气凝华而成 A.冰熔化过程 中冰水混合物 温度高于0X C •通常采用 降潟的方法将 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內 属于凝华的是(D.舞台上的云霁是 干冰升华成的二騷 化踐气体 ①草叶上的鉛珠A.①③B.①④C.②③ ②冬天窗户匕的冰花D.②④ ③渐渐变小的冰雕 ④寒冬拥上的雾淞A.冰雪消融D. 冬天,晾晒的衣服渐渐变干6. 2014年初,千年香格里拉古城惨遭火灾.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 _________ (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 周围 ________ 热,实现快速灭火.7.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 钟,测得易拉罐屮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C,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自霜 的形成是 ____________ 现彖(填物态变化名称),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 ________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 出”)。

综合训练8. 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

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 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C 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C 时开始升 华。

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B.熔点是2000°CC.沸点是3000°CD.凝固点是3000°C9. 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10.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 春天,冰雪熔化汇成溪流(2) 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 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 冬天,室外地而上出现了霜A. (1) (2)B. (2) (4)C. (1) (3)D. (3) (4)11•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 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 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 _________ 热量.是什 液 化尿151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12.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叫干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一课一练12.4升华与凝华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一课一练12.4升华与凝华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4升华与凝华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1.以下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夏天,室外的衣服变干B.冬天,室外结冰的衣服直接变干C.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D.霜的形成2.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A.河水表面结冰B.草叶上形成露珠C.山间形成白雾D.草叶上结形成霜3.深秋的早晨,我们看到地面、花草上有一层白色的霜,霜的形成是A.熔化现象B.液化现象C.凝华现象D.汽化现象4.把“固体清新剂”放在房间里,不久就闻到它的芳香,这说明“固体清新剂”A.熔化了B.汽化了C.升华了D.凝华了5.物质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A.固、液、气B.气、液、固C.气、固、液D.液、固、气6.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B.“雾”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C.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7.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雾凇的形成B.河水成冰C.樟脑丸逐渐变小D.露珠的形成8.关于下列几种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冰雪消融是熔化形成的,熔化需要放热B.草叶上形成的“露珠”是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热C.秋天早晨的雾是汽化形成的,汽化需要放热D.冬天早晨的霜是凝华形成的,凝华需要吸热9.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学生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

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10.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11.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

12.4升华与凝华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精品课

12.4升华与凝华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精品课

I. 冬天玻璃窗内表面结一层冰花 (凝华放热)
思考题: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试用所学 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放在碟子里的酒精,过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现 象 B、冬天,冰冻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汽化现象 C、放在啤酒杯里的冰块越来越小是熔化现象 D、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2、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D A、冬天,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 B、放在敞开容器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会变小,最后消失 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出现冰花
你有哪些收获?
气态
液化 汽化
(放热)(吸热) 凝固
放热 吸热
固态
熔化
液态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 升华
这个过程物质要 吸收 (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 凝华
这个过程物质要 放出 (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 2、衣橱内的樟脑丸,过了一段时间变小了,这 是 升华 现象
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
1.升华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 樟脑片变小、冰冻衣服干了、灯 : 升华现象:泡的灯丝变细了。 2.凝华: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 叫凝华。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凝华现象: 霜的形成、玻璃上的冰花、 雾淞的形成。灯泡变黑了。 (1)人工降雨 (2)舞台烟雾 干冰升华的应用: (3)冷藏食物 (4)森林灭火
“放出”)热量 6、寒冷的冬天,冰雕展览会的冰雕作品的质量会 天天减小,这是 升华 现象
7、天空中的云是由水蒸气 液化 成的小水滴和水 蒸气 凝华 成的小冰晶组成的。 8、水蒸气可以形成露水、雾、霜,阅读下表,在 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名称 露水 雾 物态变化 热量变化 状态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4 升华与凝华 练习(含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4 升华与凝华  练习(含答案)

12.4 升华与凝华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A.B.C.D.2.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3.在学习过汽化知识后,兴趣小组同学们利用试管、气球、酒精、开水等器材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1:在试管内滴入少许酒精,在试管口紧套一个压瘪的气球(如图),把试管压入开水中,静置时间t,发现气球膨胀,直径约20cm;实验2:试管中不放酒精,压瘪气球并将其紧套在试管口,把试管压入开水中,静置相同时间t,发现气球膨胀,直径约5cm。

对于以上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做实验1就可以说明酒精汽化使气球膨胀B.只做实验2就可以说明空气遇热会膨胀C.对比实验1和2可知,使气球膨胀的主要原因是酒精汽化D.两次实验最后取出试管充分冷却,都可以发现气球变瘪4.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温度为t1的冷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的水中。

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试管中水的温度t2。

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中水变多,说明水蒸气进入冷水时遇冷液化成水了B.烧瓶中水变少,说明水不断汽化成水蒸气离开烧瓶了C.根据t2大于t1的现象,可以说明水蒸气液化要放热D.试管和玻璃管内壁有水珠产生,但这不是由室内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的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6.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冲在最前线的医务人员需要同时佩戴N95口罩及护目镜等防护物资,但由于护目镜镜片起“雾气”导致了医疗护理过程中的诸多不便,对此正确的解释是()A.护目镜镜片上的“雾气”是水蒸气B.“雾气”形成过程需要吸热C.“雾气”形成在护目镜的内侧D.“雾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7.如图甲所示的是小明同学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时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的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组装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时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B.水的沸点为98℃,实验时的环境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C.水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时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实验中若只减少加热的水的质量,水将推迟时间沸腾8.如图各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冒B.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部分枝叶C.地膜种植D.湿衣服展开晾在向阳、通风处二、多选题9.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10.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烧杯下面垫有石棉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B.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示数没有达到100℃C.杯口冒“白气”,是液化现象D.撤去酒精灯,水立刻停止沸腾三、填空题11.冬天,电热水壶将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由于水蒸气发生______形成的;厨房烹饪时,关闭的玻璃窗上容易起雾,该雾气常常出现在窗户的侧___(填内或外).12.如图所示,盛水的容器中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中装有适量的水,B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同步检测12.4升华与凝华(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同步检测12.4升华与凝华(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4升华与凝华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1. 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凝华B. 升华C. 凝固D. 液化2.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冰冻的衣服晾干B.铁丝网上结霜C.河水表面结冰D.草叶上结露珠3. 有关雪的形成,正确的是A. 凝固现象且吸热B. 凝固现象且放热C. 凝华现象且放热D. 凝华现象且吸热4. 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 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时要放热B. 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C. 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D. 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时要吸热5. 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D. 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6. 下列有关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春天,清晨河面上淡淡的白雾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升华现象B. 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 深秋,早晨的地面上出现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D.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7. 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应用在了“辽宁”号航母上,该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

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时开始升华。

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A. 沸点是B. 熔点是C. 凝固点是D. 发生升华时一定要吸收热量8.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春晚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干冰在常温下熔化B.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会冒“白气”——空气中水蒸气凝华C. 秋天清晨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河面上水蒸气汽化D. 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壶中冒出的水蒸气液化9. 下列四种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种是()夏天,草上的露珠;()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深秋,树上的白霜;()初春,冰雪消融。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4升华与凝华同步测试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4升华与凝华同步测试

2019-2019 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2.4 升华与凝华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汽车内常常摆放一种“固体清爽剂”,能有效清爽汽车内的空气.使用时“固体清爽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汽化B. 凝华C. 融化D. 升华2.以下各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 冬季出现的“雾凇”美景B. 加入牛奶杯中的冰块渐渐减小C. 冬季,固然气温低于0℃,但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D. 花盆中的湿润泥土变干了3.以下对于冰的自述正确的选项是()A. 我是非晶体B. 我又叫干冰C. 我会升华成水蒸气D. 我融化过程温度会高升4.物态变化在平时生活中到处可见,以下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 用水壶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大批的“白气”B.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有融化却渐渐变小C. 夏季晒的湿衣服渐渐变干D. 夏季清晨的花草上有露珠5.以下图中的物态变化现象,需要吸热的是()A.樟脑丸渐渐变小B.日蚀现象C.空中楼阁D.雨后彩虹6.祖国的河山一年四时美景如画,图中的描绘属于升华的是()A.春季,冰雪融化B.夏季,清早的甘露C.寒冬,冰雕渐渐变小D.秋季,枝头挂满白霜7.把新鲜蔬菜迅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久保留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滋味。

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凝结,而后()A. 汽化B. 液化C. 凝华D. 升华8.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的()A. 液化过程B. 先液化后凝结C. 升华过程D. 凝华过程9.今年西南五省遭受50 年一遇的干旱,为缓解旱情,能够在高空云层中撒播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现人工降雨 .这一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融化B. 汽化C. 升华D. 凝华10.( 2019?广元)小丽端午节在家里帮助妈妈打扫卫生,她取下白炽灯擦洁净尘埃,但发现白炽灯玻璃泡的下边比新灯泡黑了一些.她经过上网查阅,发现这是灯丝物态变化形成的.你以为以下对于灯丝发生物态变化过程的四个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先升华,后凝华B. 先升华,后凝结C. 先汽化,后液化D. 先熔解,后凝结二、填空题11.北方秋冬,屋顶会出现霜、窗玻璃上出现冰花,都是水从________态变为 ________态,属于 ________现象.12.3 月,英国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特意用往来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笔迹.激光照耀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 ________(填物态变假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同时笔迹消逝,这说明光拥有________ 。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同步练习:12.4升华与凝华(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同步练习:12.4升华与凝华(含答案)

12.4 升华与凝华一、夯实基础1.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2.在实验室里,关于利用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高温B.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低温C.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高温D. 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低温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学中所说的物态变化的是()A.秋天出现的漫天大雾B.下雪后地面变的潮湿C.冬天的窗户上出现的冰花D.水泥用水合成泥浆二、能力提升4.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凝华B. 升华C. 熔化D. 汽化5. 用笔划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冬天玻璃窗户上的冰花熔化浇铸成工件液化从游泳池上来感到凉爽凝华春天水池中的冰融化了升华夏天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不见了汽化秋天看到草上的露水凝固6.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热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B.在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变模糊是液化现象C.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小水珠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三、课外拓展7. 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玻璃壁变黑为什么?8. 将卫生球碾碎放进烧瓶中,将树枝插进烧瓶中,在酒精灯火焰上摇动烧瓶,微微加热,出现萘的升华,停止加热,烧瓶内树枝上便可出现结白的“人造雪景“.自己动手做一做,观察现象.“人造雪景“是什么物态变化?9. 专家建议“加碘盐每次用完后,要把盐瓶的盖盖严”,“炒菜时,要等菜九成熟时再加入碘盐”.你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做出解释吗?四、中考链接10.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积水干涸C.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11.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热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吸热C.寒冷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12、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凝华的是()A.杯子里的开水“冒白烟”B.泼水成冰凌C.冬天的早晨树枝上出现雾凇D.利用干冰生成了烟雾参考答案一、夯实基础1、【答案】D2、【答案】D3、【答案】D二、能力提升4、【答案】B5、【答案】连线如下所示6、【答案】A【解析】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升华为气体跑掉了,而不是蒸发.此选项错误;B、在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镜片上液化成为小水珠.此选项正确;C、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小液滴.此选项正确;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是水分子由固态变液体的缘故.此选项正确.故选A.三、课外拓展7、【答案】白炽灯灯泡长期使用后,钨丝因升华变细;灯泡不亮时,灯泡内温度下降,升华后的气态的钨会放出热量凝华为固态的钨附着在灯泡内壁上,所以用久了的灯泡壁会变黑.8、【答案】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在封闭的烧瓶中,用酒精灯加热,卫生球粉末受热就会升华变为气态,所以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气态的卫生球就会重新凝华为固态的卫生球粉末,粘在树枝上,形成“雪景”.故所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升华后凝华;9、【答案】碘在常温下很容易发生升华,所以用完后要盖好盖子以防升华;在加温时,碘更容易升华,所以炒菜时,更要等菜九成熟时再加碘盐,最大限度地减少碘的升华.四、中考链接10、【答案】C11、【答案】B12、【答案】C【解析】A、开水“冒白烟”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不符合题意;B、泼水成冰凌,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C、树枝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C符合题意;D、干冰生成烟雾,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烟雾”.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物理学中将物质直接从变为的过程称为升华,升华是(填“吸热”或“放热”)过程。

2.物质直接从变为的过程称为凝华,凝华是(填“吸热”或“放热”)过程。

3.物态变化中吸热的过程有;放热的过程有。

随堂练习
1.寒冷的冬天,公园里的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地变小,这是现象,这个过程中要热。

2.以下描述了一些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请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物态变化名称:冬天霜的形成是现象;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是属于现象。

3.(柳州)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种物态变化是 ( )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凝华4.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凝华 B.升华 C.熔化 D.汽化5.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 ( )
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变凉快
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
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6.(东营)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

下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
象。

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
蒸气遇冷发生了 ( )
A.液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7.(毕节)毕节,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是较为理想的宜居城市。

下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云、雨、霜
和雾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 )
8.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放在O℃以下的环境中也会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升华 B.熔化 C.液化 D.汽化
课后提升
9.科技人员发明了一种果蔬脱水新方法——升华脱水法,其原理很简单:先将水果蔬菜冷冻,使其中的水结冰,然后再放进低压的环境中,冰就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直接从固态变成态。

10.(十堰)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11. (莆田)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高空播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于是高空水蒸气便成小冰粒。

小冰粒在下落过程中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12.如图的物态变化图。

图中A、B、C、D、E、F分别表示一种物态变化,物体发生其中
(填符
号)的物态变化时都会放热。

物态变化F在生活中有很多利用,F的物态变化名称是,此物态变化的应用有(举一例子)。

13.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 ( )
A.先凝华后升华 B.先蒸发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液化
1
14.某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
C.“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15. (镇江)冬天,挂在室外墙壁上的空调外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它的散热片上会覆盖一层“白霜”。

这种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形式是’ ( )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凝华
16. (宁夏)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 )
A.蒸发现象 B.升华现象
C.凝华现象 D.凝固现象
17.下列现象与其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冬天的早晨草叶上的霜一一凝固——放热
B.夏天,揭开冰棒的包装纸,看到冰棒冒“白汽”——蒸发——吸热
C.在-20℃的环境中冰雕逐渐变小——熔化——吸热 D.加冰的饮料中的冰块慢慢变小——熔化——吸热18.(多选)天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玻璃窗上会出现“冰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
B.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冰花出现在玻璃窗内侧
D.冰花出现在玻璃窗外侧
19.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问题。

大厅里的雪花
1779年,一个寒冷的夜晚,俄国首都圣彼得堡
市中心的一个大厅里灯火辉煌,六千支燃烧着的巨型蜡烛,把厅里的舞会气氛烘托得热气腾腾。

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拥满大厅,翩翩起舞,有的人还在冒着汗水。

正在大家跳得如痴如狂的时候,一位小姐突然晕倒,旁边的人不知所措。

有人喊道:“快打开窗户。

”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突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厅里竟然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落到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上。

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就在这时,一位先生迅速把这位小姐搀扶到门口,并把发生的现象向大家作了科学的解释。

(1)大厅里出现雪花的原因是

(2)舞会上小姐晕倒的原因是;
(3)读过此文后,你对物理与生活、物理与自然的认识是 .
20.小丽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

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支冰棍,发现冰棍包装纸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冒“白气”。

请你帮小丽解释“粉”和“白气”分别是怎么形成的?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