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茶叶公用品牌创建中政府的角色范文

合集下载

我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我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1 0
5 5 00


45 ∞
的 目标还有较 长的一段路要走 。像 “ 西 湖龙 井” 这类历史名 牌, 在具有高知名度后 , 地方政府仍会为了传统技艺的传承 , 品牌 名誉 的持续 , 做诸 如 白2 0 1 1 年起连 续六 年每年投 入 1 O 0 万用于手 丁炒 茶中心的建设 等事 务 ; 此外, 西 湖龙井每年用 于打假维权 的费用更是数额庞大。
据浙大 C A R D农业品牌研究 中心的定义 , 茶 叶区域公用 品牌 就是特定 区域 内各类相关组织所共有 的, 在茶叶生产地域范 同、 品种 品质管理 、 品牌使用许可 、 品牌营销与传播等方面具 有共 同诉 求与行动 , 以联合提 高区域 内外消 费者 的评 价 , 使
茶 叶 产 品 与 区 域 形 象 共 同 发 展 的茶 叶 品牌 u 。它 是 茶 产 业 在 整 体 经 营 呈 现 分 散 态势 , 产 业 规模 基 础 小 , 缺 乏 品牌 建 设 所 需 的 资 本 支 持 下 的 发展 选 择 ; 一 般 由政 府 主 导 , 在 相 应 政 策 和 资金扶持下 , 降低茶农进入 市场的成本 , 促 进 生 产 企 业 的 创办 和产业集群 的形成 , 进 而获得市场突破 , 带 动 地 方 经 济 发 展 。 当然 , 我 国 茶 叶 区域 公 用 品牌 的创 建 和 管 理 中也 存 在
二、 原 因分 析
1 . 产 权 设 置
系列 的问题 , 特别是 随着知名度 的提升 , 其 间的矛盾也 口
问题 与 原 因进 行 了 分 析 , 并 由 此 提 出相 关 的 建 议 , 希 望 为 有
益 突出尖锐 。本文 对我 国茶 叶区域公 用品牌管理 中存 在的

信阳毛尖区域品牌建设举措及成效

信阳毛尖区域品牌建设举措及成效

河南农业2024年第5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和历史意河南省榜上有名,成为年划定了信阳毛尖45′~115°55′,北纬南北宽142 km,hm2。

创建发展平台,以产品的质量、信阳毛尖茶饮、茶饼、红茶酒、绿茶纤维内衣、茶枕、茶多酚胶囊已成功投放市场。

同时,茶叶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过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加快推动北斗导航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着力发展智能农机、绿色农机,提高播种质量,减少机收损失。

3.强化技术指导。

焦作市要以乡镇(区域)农技推广站为依托,选派农技人员组建专家队伍,在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深入田间地头,采取面对面指导、技术讲座、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大力推广良种选用、适量播种、测土配方、秸秆还田等先进适用技术模式,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焦作市粮食(小麦、玉米)仍有明显的增产潜力,从高产示范区单产水平看,粮食产量每667 m2约有1000 kg的增产潜力,从品种区试单产水平看,粮食产量每667 m2约有357 kg的增产潜力。

焦作市可以探索推动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良”融合共促,实现粮食高产增效。

作者简介:王瑾(1986—),女,河南商丘人,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土壤肥料研究。

(责任编辑 于海)CHANYE ZHENXING产业振兴单一加工生产绿茶,到加工生产绿茶、红茶、白茶等茶类,茶叶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完善,促进了信阳市各季节茶叶资源的充分利用。

茶叶产品生产结构逐步完善化、合理化,提高了信阳毛尖品牌的影响力和综合实力。

(三)科技支撑示范推广信阳市通过“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方式,CHANYE ZHENXING产业振兴。

殊途同归——新昌、嵊州茶叶区域品牌建设竞高低

殊途同归——新昌、嵊州茶叶区域品牌建设竞高低
的珠 茶 出 口基地 ;新 昌则 成 了 国 内最 大 的 龙 井 茶 集散 基地 ,
不 同的特色 , 开始面临不 同的挑战。 也
先看嵊州 , 目前 , 州 全 市 拥 有 茶 叶 出 口企 业 1 嵊 O家 , 精 制 茶 厂 10家 ,年 出 口量 为 6万 吨 ,约 占 全 球 珠 茶 市 场 的 0
势, 几乎 同时起步 , “ 从 珠茶” 转入 “ 名优茶 ” 生产 , 而且都注
册 了 区 域公 用 品牌 。 州 因为 是 “ 嵊 越剧 ” 祥 地 , 发 因此 起 名 叫
“ 乡龙井 ”, 昌 “ 越 新 大佛 寺”远近 闻名 , 因此借光称 “ 大佛 龙井”。但是 , 两地在区域 公用 品牌运行模式的选择上 , 却是 大相径庭。嵊州 的做法是鼓励 企业 闯荡 , 新昌的做法是依靠
新 昌、 kI 叶区域 品牌建设竞 高低 嵊 '茶 l -
农产品区域品牌 , 到底应该 是企业运作还是政府运作? 5 年前 , 江嵊 州 、 昌两 个相邻的 “ 浙 新 国字号 ”的产茶大县 , 曾
因 品牌 建 设 模 式 的不 同 , 起茶 界广 泛 关 注 。2 0 引 0 4年 6月 4
效 果立 杆 见影 。2 0 0 9年 ,在 强 手 如 林 的 “ 江 十 大 名 浙 茶 ”评 选 中 , 越 乡 龙 井 ”一 举 入 围 。消 息 传 来 , “ 整个 嵊 州 欢 欣 鼓 舞 。 “ 茶 大 县 ” 于 梦 圆 “ 大 名 茶 ”, 州 整 个 茶 产 产 终 十 嵊 业 进 入 了一 个 新 的发 展 时 期 。
政府运行。 两地 暗 中较 劲 , 不甘 示 弱 , 都想 通 过 实 践 证 明 自己
的 选择 。
室, 制订了详尽的商标管理办法和包装管理办法 。2 0 0 9年 , 还专门成立 了嵊 州绿茶争创浙江区域名牌工作领导小组 , 计 划 3 5年 内落 实专项资金 10 — 5 0万 , 步做大做强 “ 乡龙 逐 越

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茶叶通讯 第48卷 第2期Journal of Tea Communication Vol.48, No.2投稿平台: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周 俪1,2,魏远竹2,31. 江西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2. 宁德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3. 福建农林大学 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摘 要:创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是提升茶叶价值的重要方式,而在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和茶农等利益相关方之间相互博弈。

通过运用博弈论分析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立与维护过程中利益相关方行为发现,在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创建过程中需要利益相关方之间通过竞合行为以及各自的协同方式来促进区域公用品牌的成长,从而避免“公地悲剧”,摆脱“囚徒困境”。

关键词:茶叶;公用品牌;利益相关方;博弈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25X (2021)02-341-347Construction of Tea Regional Public Brand: Game Analysis Based onStakeholdersZHOU Li 1,2,WEI Yuanzhu 2,31.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 China;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Ningde 352100, China;3. School of Management,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tea regional public brand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the value of tea. In the process of the growth of tea regional public brand,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is a game among the government, industry associations, leading enterprises, tea farmers and other stakeholder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ehavior of stakeholders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tea regional public brand by using game theory, it is found that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ea regional public brand, the stakeholders need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regional public brand through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behavior and their respective collaborative ways, so as to avoid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and get rid of the “prisoner ’s dilemma ”.Key words :Tea, Public brand, Stakeholders, Game收稿日期:2020-09-22 修订日期:2020-11-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962009),福建高校特色新型智库(闽教科[2018]50号),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YC2018-B038),宁德师范学院校级科研经费资助项目(2019T05),宁德师范学院茶产业与文化研究所专项项目(2017C019)作者简介:周俪(1984-),女,福建屏南人,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企业管理。

谈茶叶品牌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作用

谈茶叶品牌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作用

谈茶叶品牌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作用刘翠莲【摘要】2014年度,国内18个省级产茶区域茶园面积达411 2万亩,同比增加202.8万亩,增5.19%.其中采摘面积3162万亩,同比增加244万亩,增8.36%.根据历年数据来看,茶产品处于逐年递增趋势.有研究表明,国内茶产量业已供大于求,荼产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而在荼产业中,品牌对产品效益影响力极大,各产茶区政府如何发挥职能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强化品牌建设?本文主要在茶产品质量、茶农、企业帮扶、区域茶产品宣传等几个方面分析如何提高产茶区茶产品竞争力,提升茶品牌知名度.【期刊名称】《福建茶叶》【年(卷),期】2015(037)006【总页数】2页(P146-147)【关键词】品牌建设;引导监督;强化宣传【作者】刘翠莲【作者单位】河北行政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1【正文语种】中文我国是产茶大国,且茶叶种类繁多,茶叶种植面积非常大,仅贵州省一地就达580余万亩,全国约有7万余家茶叶企业,因此如何扶植茶品牌,增强茶产品竞争力,确保茶区农民增产又增收成为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

而在茶行业从农户到零售经销商都会面临各种不易解决的问题。

其中存在的问题如:品牌没有明确的定位、经营管理混乱、渠道流通不畅、缺少资本、知名度不够等。

给增收创利带来不利影响。

下面就茶品牌建设中政府职能进行研究分析。

品牌是一种无形的价值,是某一个主体在一系列的行为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独有无形标志。

可分为企业品牌、文化品牌、城市品牌等等。

好的企业品牌必然具有大量消费者认可度,对该企业产品的市场价值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在众多品牌中如何形成品牌特色呢?首先需要品牌定位适当。

茶叶品牌的定位较复杂,需要从种植、加工、销售、服务、文化历史等整个产业链全面谋划。

各地茶叶中小企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品质量问题。

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力,一些企业加工工艺不够先进,产品质量不高,需要政府扶持;二是企业资本缺乏。

茶企缺乏资金往往导致一些企业发展缓慢,甚至是只能维持现状,无力发展壮大,后劲不足。

打造浮梁茶区域公用品牌 带动浮梁茶产业持续发展

打造浮梁茶区域公用品牌 带动浮梁茶产业持续发展
元 和郡县 志》 记 载: 唐元和八 年( 8 1 3 ) , 浮
梁“ 每岁 出茶七百万 驮, 税 十五余 万贯 ” ( 占全 国八分 之三 ) 。
唐朝著名 诗人 白居 易在《 琵琶行》 中的“ 商人重利 轻别离 , 前
月浮梁买茶 去 ” 更是生动记叙 了浮梁茶 叶贸易盛况 , 成就 了
打造浮梁茶区域公用 品牌 带动浮梁茶产业持续发展
李 勇 朱凤新
( 江西浮梁县 茶业局 浮 梁县茶叶协会 )
浮梁属茶界公认的茶叶生产的金三角区域 , 是世界三大


浮梁茶历史渊源概要和现状
高香产地之一 , 历来就称 “ 瓷之源 , 茶之乡” 。境 内红壤肥厚 ,
四季分 明, 雨水充沛 , 森林 覆盖率高达 8 1 %, 1 4 万多亩茶园就 浮梁 , 地处赣 东北 , 隶属瓷都景德镇 , 辖十镇七 乡。产茶 散落在终 年流泉飞瀑 、 云雾缭绕 间的绝佳生态环境 中 , 成就
引入福建安溪铁观音集 团, 参与北茶商街运营管理 。借 助该 集 团在 全 国 1 3 0 0余家连 锁店 面的市场优 势 , 不断 扩大
部琊海青茶 的市场份额 。
琊海青茶 ” 的 国际认 知度和市场美誉度进一步提高。
三、品牌战 略
1 . 联姻结亲“ 国字号”
4 . 立体化 宣传
7 . 采取市场化运营
念 活动和第二 届青岛 ( 海青 ) 国际茶文化节 等节会活动 。借 助东亚海洋 合作 平台黄岛论坛 、 青岛国际啤酒 节等节会活动 的举办 , 设立主题展馆 , 重 点宣传推介 。并于 9 月1 3—1 7日,
成 功举办 品牌黄 岛 ・ 品味琊琊 2 0 1 6 郄琊海青 茶文化节 , “ 琊

茶叶毕业论文范文

茶叶毕业论文范文

茶叶毕业论文范文一、论文说明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二、论文范文参考如下黄山茶叶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经济效益研究思路:在全球经济不断增长的今天,地理标志已不仅仅是一类知识产权,而且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已成为多边或双边贸易谈判的议题。

虽然我国地理标志保护起步较晚,但我国对实施地理标志保护采取了积极的取向。

鉴于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对地理标志保护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尤其是经济效益,以便更好。

题目:中国茶叶产业比较优势状况及发展对策研究思路:茶叶曾经和丝绸、陶瓷被并称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

而作为茶叶的故乡,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也经历了几千年的兴衰沉浮,被历史证明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优势产业。

加入 WTO 后,中国茶叶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就是从中国茶叶的生产和贸易上分析,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以及线形回归的方法考察中国茶叶产业的比较优势状。

题目:茶叶包装设计探究思路:中国乃是茶的故乡。

在中国,茶叶不仅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而且它被发现与利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国是最早发现茶及其用途的,它不仅是最早种植茶的国家,而且又是最早有饮茶习俗的国家,并逐渐将茶发展成为一种民族文化。

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的必备佳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的智慧是可叹的,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茶叶经。

题目:茶叶质量安全认证管理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思路:在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消费者消费观念逐渐改变、新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背景下,在茶叶质量安全认证实施效度不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的实情下,对茶叶质量安全认证管理中政府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社会性管制理论、政府。

题目:中国茶叶行业培训市场发展现状及分析思路: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也是世界第一产茶大国和茶叶出口国。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案例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案例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案例
案例名称:福建高山茶公用品牌打造。

背景描述:福建省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区之一,其中以武夷山为代表
的高山茶品质优良、闻名全国。

然而,该地区的茶农却面临着产品销售困难、品牌建设欠缺等问题。

解决方案:福建省决定打造“福建高山茶”公用品牌,统一品牌标识、采购渠道和品质标准,以提高福建高山茶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具体措施如下:
1.设立“福建高山茶产业联盟”,将地区茶农与企业、专家团队等资
源整合起来,共同推进品牌建设。

2.统一建设高山茶产业基地,引导茶农统一标准种植,并提供技术咨询、质量监督等服务。

3.推广福建高山茶公用品牌,进行宣传推广,打造品牌影响力。

在重
点城市开设专卖店和体验馆,提供优质的购买和品鉴服务。

实行效果:通过公用品牌的建设,福建高山茶获得了更多的市场关注
和认可,提高了茶农销售收入和地区茶叶的整体竞争力。

同时,品牌建设
对于提升产品质量、建立有序的市场环境也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茶叶公用品牌创建中政府的角色范

当前各产茶区的品牌意识深入人心,培育了一批品牌企业,但也遇到一些品牌建设的突出问题。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区域茶叶公用品牌创建中政府的角色。

以湖南省湘西地区为例,已注册的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茶叶品牌达130余个,其中1个中国驰名商标(古丈毛尖),4个湖南省著名商标(保靖黄金茶、碣滩茶、换金茶、干发),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碣滩茶),但年产值上5000万元的品牌仅有保靖黄金茶、古丈毛尖、碣滩茶等少数几个。

湘西地区茶业品牌建设面临品牌合作共建意识不足,品牌多、乱、弱,结构趋同,重品牌的知名度、轻美誉度和忠诚度,品牌营销成本过高等问题。

创建茶叶公用品牌成为湘西地区茶业有关各界的共识,政府如何扮演茶叶公用品牌创建中的合适角色和发挥其应有作用,成为推进湘西地区茶叶产业发展升级,增强其茶叶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茶农和企业增收的关键。

1、政府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的理论依据
1.1 区域茶叶公用品牌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现代经济学将一切社会生产的物品和服务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产品是公共使用和消费,主要特征是消费的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一般又依据满足其特征的程度,将公共产品分
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消费的拥挤性、非均等性、可排他性和一定的外部性是准公共产品的主要本质特征。

区域茶叶公用品牌对于区域外的茶业主体具有排他性,对于区域内符合要求的茶业主体具有非排他性;对于区域内的茶业主体具有非竞争性,但区域内的茶业主体企业制假贩假,会导致品牌的信誉、形象、价值等受损,多增加品牌消费者意味品牌建设和维护成本增加,品牌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消费成本均不为零。

所以,区域茶叶公用品牌属于准公共产品,既可以由政府经营也可以由私人经营,亦可以混合经营。

但区域茶业公用品牌准公共产品经营主体的选择性,容易导致经营主体的缺失问题发生,进而陷入“公地悲剧”;其使用者的行为具有极强的经济外部性,品牌维护与建设成本较高;茶业产品质量本身具有极高的隐蔽性,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易致发生逆向选择,使品牌陷入“柠檬市场”困境。

凡此种种市场失灵问题,需要政府参与区域茶业公用品牌创建过程,发挥引导作用。

1.2 湘西地区茶叶产业链发展的整合发展的阶段性
茶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解决需要从茶叶产业链的发展历程考察,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茶叶产业与我国其他涉农产品一样,其产业链大致分为自由(培育)、整合和创新等三个发展阶段,在自由(培育)阶段和整合发展阶段,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要素是政府和市场,创新发展阶段的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要素是市场和企业。

国内区域茶叶公用品牌价值较高的福建、浙江等省的茶叶核心企业已经由整合发展阶段向创新发展阶段过渡,比较而言,湘西地区茶叶产业链
处于自由(培育)阶段,需要加速向整合发展阶段迈进。

所以湘西地区茶叶产业发展急切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其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培育。

由于湘西地区乃至湖南省的茶叶龙头企业实力、规模等相对有限,完全依靠市场化方式和力量难于实现湘西地区茶叶企业间的并购和品牌的顺利整合,实现湘西地区茶叶产业结构和生产经营业务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效益的品牌资源整合工作,需要政府的支持、规范性引导。

2、国外政府支持农产品品牌的经验
2.1 日本政府大力度的财政和优质的信息服务支持
日本早在20世纪70年代各地就开始了农产品品牌建设,通过40余年的努力,成绩斐然。

如我们今天熟知的“富士苹果(fuji apple)”、“神户牛排(kobe beef)”、“鹿儿岛黑猪(kagohi ma black pork)”等。

日本政府在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政策予以积极引导,特别是通过创立农产品和食品区域化支持基金,对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和品牌建设予以财政支持。

财政专款建设运营区域农业信息系统,该系统的重要功能为:为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维护提供信息交流平台,方便政府、企业、农户间农产品业务信息的传递。

如北海道经济产业局创建帮助和鼓励区域公用品牌的专门网站。

此信息服务机制之举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打下稳固基础,为推动发展区域公用品牌,起到了积极作用。

2.2 智利政府专门的促销基金和严格的监管体系
智利政府专门设立农产品出口促销基金(proclie),主要用于资助
农产品市场调查、出口信贷、质量提升计划、驻外机构的营销活动等,其重点区域为拉丁美洲和亚洲,通过设立办事处,向农产品出口商提供信息,每年协助其参加国际贸易展会等贸易活动达600-800次,宣传智利农产品品牌,强化品牌国际地位。

为应对智利农产品在南半球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遇到的品牌质量不稳定导致的出口贸易量的波动问题,智利政府强化政府监管,批准执行《按质量标准建立新鲜蔬菜水果出口检验制度》法案,进而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计划,提高农产品质量,为农产品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维护品牌质量信誉,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