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晶体——21世纪的新奇材料

合集下载

准晶体的结构简介

准晶体的结构简介

的所有砖块涂上标记色(如橙色),就会发现:
色块曲曲弯弯地大致沿垂直于箭头的方向延伸,“延
伸线”大致等距离是准周期性的表现.
“延伸线”方向也有5个, 即下图5个红箭头的垂直方向(不 过, 其余4种延伸没有画出). 5个方向的延伸线的交角为72度. 所以,样品的电子散射显示五重对称性.
如果将以上的讨论推广到三维空间, 正二十面体具有五 重对称性, 它有12个顶点,共13个原子. 由立体几何可知:
无空隙地铺砌地面,而单纯用正五边形砖却会出现“失配”:
将砖块换成原子,就意味着原子按六重对称性排布可以
密排成无限延伸的二维晶体,而按五重对称性排布却不行:
但是,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铺砌成具有五重对称性的 无空隙地面呢?有.
1974年,牛津大学的Roger Penrose找到一种办法,
但需用两种形状的砖, 铺砌也不能只沿两个独立方向重复, 即铺砌图案是非周期性的!这两种砖分别称为“瘦菱形” 和 “胖菱形”,二者边长相等但夹角不等:
利用三维Penrose铺砌来描述某种特定的合金时, 需要
对两种菱面体作适当的“装饰”, 把有关的原子置于菱面 体的一定位置上, 使铺砌结构中各种原子数目符合正确的 比例.
请单击按钮
打开模型
不依古法但横行,自有风雷绕膝生
准晶体的发现并没有推翻晶体的轴次定理,却拓宽 了人类对固体结构的认识。在此发现10年之前,
Penrose就从数学上发现和研究了这种结构,后来又对
准晶体的成长机理大胆地提出了新颖的见解,思想的深 度与广度都令人惊叹。 “不依古法但横行,自有风雷绕膝生”,这一系列 的发现和认识,的确令人深思。
不久前揭晓的2011年度诺贝 尔化学奖得奖名单中,以色列 化学家Dany .Shechtman丹尼 尔· 舍特曼因为对材料中准晶 体的研究独得该奖。

对准晶体的认识——固体物理学小论文

对准晶体的认识——固体物理学小论文

对准晶体的认识************班 *** **号摘要:准晶体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

准晶体有下属一些性质:均一性、各向异性、对称性、自限性、最小性能性、稳定性。

关键词:准晶体对称性准晶体的性能准晶体的应用1 准晶体的基本特征1.1 准晶体的概念准晶体是同时具有长程准周期性平移序和非晶体学旋转对称性的固态有序相。

相对于晶体可以用一种单胞在空间中的无限重复来描述。

准晶体也可以定义为:准晶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胞”在空间无限重复构成的这些“原胞”的排列具有长程的准周期平移序和长程指向序。

1.2 准晶体的基本性质1.2.1 准晶体的均一性均一性指晶体、准晶体在其任一部位上都具有相同性质的特性。

晶体结构中的任何质点都是在3维空间作周期性的重复分布。

因此对于从同一晶体中分割出来的各个部分而言它们必定具有完全相同的内部结构,从而它们所表现出的各项性质也必定完全一致亦即都是均一的。

准晶体的结构与晶体结构虽然有所不同,但仍然都是有序结构,准晶体分割出来的不同部分放大或缩小都与整体结构仍然有相同结构特征,因此宏观反映出来的准晶性质仍然具有均一性。

1.2.2 准晶体的各向异性各向异性指晶体、准晶体的性质因观察研究方向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的特性。

晶体、准晶体结构中质点排列的方式和间距在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研究时其各项性质将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来,这种差异与它们的结构的对称性直接有关这就是晶体、准晶体都具有各向异性的根源。

1.2.3 准晶体的对称性对称性是指晶体、准晶体中的相同部分如外形上的晶面、晶棱,内部结构中的相同面网、行列或原子、离子等,能够在不同的方向或位置上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特性。

在任一晶体结构中的任一行列方向上,总是存在着一系列为数无限且成周期性重复出现的等同点。

准晶体结构中相同轴向上质点排列是相同的,但质点排列具有数学上严格的准周期性或统计意义上的准周期性。

显然这些就是一种变换中的不变性即对称性。

凝聚态物理学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凝聚态物理学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凝聚态物理学的历史发展和展望摘要:凝聚态物理学已经成为当今物理学中最大的、最重要的分支学科。

其中很多活跃的领域的成果对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对凝聚态物理学的历史发展过程简要的介绍,并且结合当今凝聚态物理学的现状作出展望。

关键词:凝聚态物理学历史发展现状展望正文:凝聚态是固态和液态的通称,凝聚态物理学是研究固体和液体的基础性学科。

此外凝聚态物理学还研究介于固、液态之间的物态(例如液晶、玻璃、凝胶等)、稠密气体和等离子体,以及只在低温下存在的特殊量子态(超导体,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等)。

凝聚态研究的物质的尺度从几米到零点几纳米,时间范围为几十年到10-15秒,能量范围(以绝对温度来标志)从几千开到纳开,粒子数通常在1027—1021(接近于热力学极限),在有些特殊情况下也会遇到很少的粒子数(103—101)。

这一物质层次的一部分是我们感官能够直接察觉到的,而其中的许多细节则可以借助各种显微技术来观察到。

因而毫不奇怪,这一物理学分支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下面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凝聚态物理学的历史发展。

一.凝聚态物理学的历史发展1. 凝聚态物理学的萌芽时期——固体物理学的建立固体物理学是研究固体的性质、它的微观结构及其各种内部运动,以及这种微观结构和内部运动同固体的宏观性质的关系的学科。

1928年,Bloch在处理周期结构中电子的传播时,提出了能带理论,从而使固体物理的范式基本建立,其核心概念是周期结构中波的传播。

弹性波或晶格波的传播,属于晶格动力学;X射线在晶格中的传播,牵涉到X 射线衍射动力学;然后是de Broglie波,即电子在晶格中的运动,这类似于能带理论。

考虑电子系统填充,若能带填满是绝缘体或半导体,若能带未填满则是导体。

固体能带论与晶格动力学构成固体物理学两大理论支柱。

40年代之后,由于范式的建立,固体物理学有了爆炸式的发展。

近年来,此范式又有了新发展。

人们关切电磁波的传播是否也存在能带和能隙。

准晶形成机制

准晶形成机制

准晶形成机制
准晶是介于晶体与非晶体之间的一种结构,具有定向的局部有序性。

准晶的形成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原子排列周期性与无序性的共存:准晶的形成源于原子排
列周期性与无序性的共存。

在晶体中,原子排列具有长程
的周期性结构,而在非晶体中,原子排列则是无规则的。

准晶则具有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有序-无序结构,有一定的
局部有序性。

2.簇组合理论:准晶形成可以通过簇组合理论来解释。

该理
论认为准晶是由特定大小的簇组合而成的,这些簇具有相
对稳定的结构和周期性排列性质。

这种簇组合可以通过统
计力学方法来预测和解释。

3.非整周期性:准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非整周期性。

相比晶
体的简单周期性结构,准晶具有更为复杂的周期性,如五
重轴对称、十重轴对称等。

这种非整周期性是通过对称性
和周期性定则来描述和分类的。

4.增加的局部原子配位数:准晶的形成通常涉及原子的高配
位数。

传统晶体中,原子的配位数是有限的,而在准晶中,原子的配位数往往更高。

这种增加的配位数可以通过在晶
体中引入其他元素或非周期性原子排列来实现。

准晶形成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课题,目前仍未完全理解。

虽然有一些理论和模型可以解释准晶的形成,但准晶仍具有许多未解
之谜。

随着材料科学和准晶研究的不断发展,相信对准晶的形成机制将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准晶材料的发展历程及其研究现状

准晶材料的发展历程及其研究现状

准晶材料的发展历程及其研究现状摘要:本文介绍了准晶的定义、分类,并阐述了准晶材料的发展历程。

简要概括了准晶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最后,概括《热处理对含有十二面体准晶相的Ti1.4V0.6Ni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大意。

关键词:准晶材料;定义;发展历程1 准晶材料的定义自第一个具有突破传统晶体学范畴的5次旋转对称合金相问世以来,至今人们已相继发现了具有8次、10次和12次旋转对称的合金相,这些合金的电子衍射花样特征表现出不同于晶体的5次对称和高于6次、8次、10次、12次对称,这些差异表明准晶代表了一种新的固态结构。

但5次及6次以上对称在传统晶体中是不允许存在的,因为不能仅仅用这样的几何单元来堆垛成无空隙的空间。

所以这些合金相既不能称为晶体(没有周期平移对称性),又不能称为非晶体(具有长程有序)。

人们把这种违反传统晶体学理论的合金相命名为准周期晶体(Quasi-periodic Crystal),简称准晶(Quasicrystal)。

由此可以得到准晶的定义为:准晶是同时具有长程准周期性平移序和非晶体学旋转对称性的固态有序相。

相对于晶体可以用一种单胞在空间中的无限重复来描述,准晶体也可以定义为:准晶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胞”在空间无限重复构成的,这些“原胞”的排列具有长程的准周期平移序和长程指向序。

2 准晶材料的发展1984年,美国科学家D.shechtman等[1]在研究用急冷凝固方法使较多的Cr、Mn和Fe等合金元素固溶于Al中,以期得到高强度铝合金时,在急冷Al-Mn合金中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具有金属性质的相。

这种相具有相当明锐的电子衍射斑点,但不能标定成任何一种布拉维点阵,其电子衍射花样明显地显示出传统晶体结构所不允许的5次旋转对称性。

DShechtman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的“具有长程取向序而无平移对称序的金属相”一文中首次报道了发现一种具有包括5次旋转对称轴在内的二十面体点群对称合金相,并称之为二十面体相(Icosahedral phase)。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综述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综述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综述摘要: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性质,近年来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已日趋成熟。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物态一般可归纳为气相法、液相法、固相法。

目前,各国科学家在纳米材料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纳米材料将推动21世纪的信息技术、医学、环境、自动化技术及能源科学的发展, 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字:纳米材料,制备,固相法,液相法,气相法近年来,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纳米材料是指任意一维的尺度小于100nm的晶体、非晶体、准晶体以及界面层结构的材料,具有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因而纳米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此,本文综述了纳米材料制备的各种方法并说明其优缺点。

目前纳米材料制备采用的方法按物态可分为: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

一、气相法气相法是将高温的蒸汽在冷阱中冷凝或在衬底上沉积和生长低维纳米材料的方法。

气相法主要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其他热源获得气源,如电阻加热法,高频感应电流加热法,混合等离子加热法,通电加热蒸发法。

1、物理气相沉积(PVD)在PVD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产生,其主要过程是固体材料的蒸发和蒸发蒸气的冷凝或沉积。

采用PVD可制备出高质量的纳米材料粉体。

PVD可分为制备出高质量的纳米粉体。

PVD可分为蒸气-冷凝法和溅射法。

1.1蒸气-冷凝法此种制备方法是在低压的Ar、He等惰性气体中加热物质(如金属等),使其蒸发汽化, 然后在气体介质中冷凝后形成5-100 nm的纳米微粒。

通过在纯净的惰性气体中的蒸发和冷凝过程获得较干净的纳米粉体。

此方法制备的颗粒表面清洁,颗粒度整齐,生长条件易于控制,但是粒径分布范围狭窄。

1.2溅射法用两块金属板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阴极为蒸发用的材料,在两电极间充入Ar气(40~250Pa),两电极间施加的电压范围为0.3~1.5kv。

晶体 非晶体 准晶体

晶体 非晶体 准晶体

结晶质(crystalline):
是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 维空间成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 即具有格子构造的固态物质。
1 显晶质:借助于肉眼或一般放大镜能分 辨出结晶颗粒者。 2 隐晶质:用一般放大镜无法分辨出结晶 颗粒者。
二、非晶质体的概念
非晶质体(non-crystal): ➢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不作周期性重复排列的
三、准晶体的概念
准晶体(quasicrystal): 是内部质点的排布具长程有序(远程规 律),但不具有三维周期性重复的格子构造的 固体。
§ 2 空间格子
一、空间格子的导出
空间格子: 表示晶体内部结构中质点在周期
性重复规律的三维无限的几何图形。
对实际晶体结构作抽象:
1 在晶体结构中任选一几何点。
2
在结构中找出与此点相当的几何点,这样一
系列的点称相当点。
相当点(等同点):在晶体结构中的位置及环 境均完全相同的点。
3 将相当点从晶体结构中抽象出来,构成一个 空间点阵。
4 以三组不共面的直线将阵点连接起来,即形 成了三维格子状的空间格子。
二、空间格子的要素
1.结点
➢ 空间格子中的点,代表晶体结构中的相当点, 为几何点。
§ 3 晶体的基本性质
1. 自限性 晶体在自由空间中生长时,能自发地形成封
闭的凸几何多面体外形。 晶面:晶体表面上自发长成的平面。 晶棱:晶面的交棱。
2. 均一性 同一晶体的任一部位的性质都是相同的。
注意:
1)晶体的均一性是由其格子构造决 定的,称为结晶均一性。
2)非晶质体也具均一性,但它是宏 观统计、平均近似的,称为统计均一性。
不同的方向或位置上有规律地重复出 现。

准晶体的发现与应用

准晶体的发现与应用

准晶体的发现与应用周宸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051005 2011-12-1320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公布之后,科学界“天本地裂”。

来自以色列的科学家丹尼尔·舍特曼因发现准晶体而获奖。

准晶体颠覆了常年来的权威,打破了晶体学固有的格局。

所以,我对准晶体很感兴趣,于是查找了许多文献资料。

准晶体的定义是,物质的构成由其原子排列特点而定。

原子呈周期性排列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原子呈无序排列的叫做非晶体,准晶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

准晶具有完全有序的结构,然而又不具有晶体所应有的平移对称性,因而可以具有晶体所不允许的宏观对称性。

1982年,海法市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丹尼尔•谢赫特曼(Daniel Shechtman)发现,一种铝锰合金好像具有五重对称性,也就是说,当其中的原子形成的图案旋转五分之一周(72度)时,图案看起来基本上是相同的。

其他研究人员都嘲笑该发现,因为当时这种排列被认为在数学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然而,科学家们最终认识到,通过自身的排列,图案达到几乎重复但永远也不能重复时,固体中的原子可以得到这样的对称,变成“准晶体”。

先来讲一下为什么准晶体一直不被认为存在。

就像孩子们的简单游戏所证明的那样,该解释对晶体可能拥有的对称性提出了限制。

假如你想通过排列一模一样的瓷砖来铺盖桌面,利用重复的三角形瓷砖可以完成这项含有技巧的任务,所以有可能制造出具有三重对称性的晶体;利用四边形和六边形瓷砖也可以完成这项任务,因此也可以制造出四重和六重对称性的晶体。

但是,利用五边形瓷砖无法完成这项任务,因为瓷砖之间总会有空隙。

于是,不可能存在具有可重复排列的五重对称性晶体。

因此,准晶体难以存在。

但是,科学家可以这样做。

1982年4月8日上午,在马里兰州盖瑟斯堡市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工作期间,谢赫特曼取了铝锰合金样品,为了防止结晶,他事先将样品速冻,并向其中发射了电子束。

如果这种材料中存在有序排列的原子,电子就会通过原子的表面衍射出来,并且以特定的角度显现出探测器可以辨认的图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的新奇材料:准晶体
——综述准晶体的奇异物性和可能用途专业:物理学姓名:张文斌学号:09405130 摘要:2011年10月5日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Danielshechtman)教授因发现准晶体(quasi-crystal)而独享这份殊荣。

准晶体的发现给科技界带来了极大的震动,颠覆了传统晶体学理论,打破了晶体学固有的格局,成为各领域科学家关注的焦点,其具有的独特性能,也大大激发了人们对其研究的热情。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这一新奇材料:即准晶体的奇异物性和可能用途。

关键词:诺贝尔化学奖准晶体奇异物性可能用途
正文:
2011年10月5日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Danielshechtman)教授因发现准晶体(quasi-crystal)而独享这份殊荣。

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在发表的声明中表明:从原子级别观察准晶体形态,会发现原子排列具有规律,符合数学法则,但不以重复形态出现。

获奖者的发现给科技界带来了极大的震动,颠覆了传统晶体学理论,打破了晶体学固有的格局,改变了科学家对固体物质结构的认识;准晶体的发现,因此而成为各领域科学家关注的焦点,其具有的独特性能以及可能用途,也大大激发了人们对它的研究热情。

一、准晶体及其发现:
何谓准晶体呢?所谓准晶体,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

物质的构成由其原子排列特点而定。

原子呈周期性排列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原子呈无序排列的叫做非晶体。

准晶体具有完全有序的结构:在准晶体的原子排列中,其结构是长程有序的,这一点和晶体相似;但是准晶体不具有晶体所应有的平移对称性,因而可以具有晶体所不允许的宏观对称性,这一点又和晶体不同。

普通晶体具有的是二次、三次、四次或六次旋转对称性,但是准晶的布拉格衍射图具有其他的对称性,例如五次对称性或者更高的六次以上对称性。

关于准晶体的发现,其过程具有很大的传奇性。

关于这种长程有序的结构,其实早有发现,数学家在1960年代就推测出了这种对称模型;但是直到快20年后这种理论上的结构才和准晶体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丹尼尔·舍特曼是第一个正式报道发现了准晶的人。

1982年4月8日,谢赫特曼正
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他发现的“准晶体”原子结构打破了传统晶体内原子结构必须具有重复性这一黄金法则,在科学界引起轩然大波;来自主流科学界、权威人物的质疑和嘲笑不断向他涌来,他甚至因此而被赶出自己的研究团队。

1984年他和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同事们在快速冷却的铝锰合金中发现了一种新的金属相,其电子衍射斑具有明显的五次对称性,这篇文章发表于物理评论通讯(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

依然会遭到质疑,但是他依然坚定信念不动摇;被主流科学界放逐多年之后,谢赫特曼终于“沉冤得雪”,获得了科学界最大的拥抱和认可。

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他的发现“彻底改变了化学家们对固体物质的看法”。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保罗-斯坦哈特表示:“谢赫特曼的发现彻底颠覆了具有200多年历史的认知,是一个引人瞩目的重大发现。


二、准晶体的奇异物性
准晶体没有周期性,但具有准周期性。

准周期是指质点的排列具有长程有序,但不体现周期重复。

根据三维物理空间中材料呈现的维数,可以把准晶体分为三维准晶体、二维准晶体和一维准晶体。

准晶体的各项性质,取决于其本身的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

一切准晶体的内部结构都共同遵循准晶体的空间准周期格子规律,并由此可以导出一切准晶体所共有的性质。

由于准晶体结构中缺陷极为普遍,准晶体颗粒又十分细小(微米级),而且还具有一些向晶态、玻璃态过渡的现象,因此准晶体的性质常常偏离理想状态。

理论上的准晶体应有下述一些性质:均一性、各向异性、对称性、自限性、最小内能性、稳定性。

准晶体的性能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导电性能。

与金属的导电性质相比,准晶体显示出一种迥然不同的性质。

准晶体一般有比较大的电阻。

当温度不太高时,准晶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

准晶体的电阻与其组分浓度有关。

实验发现,准晶体的导电性能随样品质量的改善反而降低。

准晶体异常的导电性能反映准周期结构对物理性能的影响。

第二,磁性能。

对高电阻的准晶的磁阻,当温度不高时,准晶体磁致电阻情况很复杂,但若温度大于100K时,磁阻将随外场的增加而减少。

这时的Kohler规律不在适用。

第三,热性能。

准晶体的热性能一般不高,即它的导热系数K很小,且与温度密切有关。

三、准晶体的可能用途
准晶材料具有的一系列性能特点,有较高的硬度、低摩擦系数、不粘性、耐
蚀、耐腐等,使其从高技术领域如应用于航空航天器机翼和机身的表面涂层、航空发动机叶片上的热障膜以代替传统的氧化锆和锆钇氧化物,到一般工业领域如用于轻合金表面涂层等。

但准晶体材料在常温环境下呈脆性,这大大限制了准晶体的应用。

准晶材料的应用主要作为表面改性材料,以及作为增强相弥散分布于结构材料中。

不粘锅涂层:不粘锅涂层通常是利用喷涂技术将Al-Cu-Fe准晶颗粒沉积到基体上,并形成一个均匀薄膜。

由于同时加入了Cr等合金元素,因此该薄膜除具有较低的表面能,即具有优良的不粘性能外,还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耐高温性(可承受750℃高温) 、高的硬度(是不锈钢硬度的2倍以上)和高的耐磨性。

热障涂层:与航空发动机常用的隔热材料锆钇氧化物及其它隔热材料相比, 准晶涂层具有密度低、硬度高、耐磨、耐蚀、耐氧化、使用温度高及易于制造等优点,因而能满足多种场合下的隔热要求。

其形成方法也是利用喷涂技术在基体表面形成一层准晶薄膜。

目前准晶热障涂层已在飞机和汽车发动机等部件中得到应用。

以前,航空航天工业中,飞机座舱和驾驶舱内常用泡沫塑料、超细玻璃棉、高硅氧棉等材料,而现在,科学家们正研究用准晶体材料来替代这些传统材料。

太阳能选择吸收薄膜:因为准晶体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能(高的红外传导率)和足够的热稳定性(抗氧化及扩散稳定性),可应用于太阳热能工业。

准晶本身并不具备光的选择吸收特性,但准晶薄膜与高反射材料组成的多层结构材料,如“铜/绝缘体/准晶/绝缘体”对太阳光却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

由此构成的绝缘体/准晶/绝缘体多层膜具有很高的热吸收率和很低的热发射率,与现有的工业化材料相比,虽然它们的热吸收率略有降低,但热发射率却要低得多。

准晶复合材料:准晶弥散强化的特性, 正在逐渐走向实用。

本文前面提及的A l2Cu2Fe准晶颗粒/A l基复合材料已被用作轻质中温高强、高韧结构材料;由准晶弥散强化的低碳马氏体时效超高强度钢(硬度730HV,抗拉强度接近3 000M Pa) ,则可望应用于医疗器械材料。

Inoue等获得的由纳米尺度的Al-Mn-La、Al-Cr-La准晶颗粒增强的Al基合金,因具有优良的弯曲性能和高达1 200~1400MPa的弯曲强度,而有望应用于航空工业。

磁性材料:二十面体准晶的独特结构,很容易把它与软磁材料联系在一起。

软磁材料的特点是高的磁导率,低的矫顽力和低的铁芯损耗。

而二十面体准晶的
特点是具有极高的电阻率和较高的对称性(比任何晶态磁性材料都高) ,易磁化轴数比晶态多,各向异性的位垒低,畴壁运动或磁矩转动都比较容易,因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矫顽力和铁芯损耗。

所以,虽然二十面体准晶因具有磁各向异性而降低了磁导率,但仍有可能成为具有优异软磁性能的磁性材料。

对于二维准晶,若易磁化轴是其周期排列的主轴,则有可能获得单轴各向异性的新的永磁材。

由此可见,准晶对磁性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磁各向异性。

虽然至今尚未获得真正的准晶磁性材料, 但由近期开发的居里温度在300~500K的二十面体Al70 - X Pd15Mn15BX 铁磁性准晶材料等成果可以相信,随着对准晶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一定能开发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准晶磁性材料。

此外,准晶体材料还可以作为结构材料增强相的应用、储氢材料、半导体材料以及热致发电材料等。

尽管其导热性很差,但因为其能将热转化为电,因此,它们可以用作理想的热电材料,将热量回收利用,有些科学家正在尝试用其捕捉汽车废弃的热量。

目前各国化学家也正在研究准晶体材料在真空镀膜、离子注入、激光处理、电子轰击、电镀等方法制备准晶膜的应用。

结语:准晶体作为一种神秘而新奇的材料,它的发现,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对于各个科学领域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它因其奇异物性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并且依然还有很多功用有待我们人类去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准晶体
2.《以色列科学家发现“准晶体”》,科技日报,2011-10-08
3.李志强,徐洲,李小平等,《准晶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0.22:9~
11
4.《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 年诺贝尔化学奖》,新华社,2011. 11
5.吴玉芹、于凉云、张奇、李立冬,《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准晶体简介》,开发应用
6.董闯、王英敏、羌建兵、王清,《准晶:奇特而又平凡的晶体——2011年诺贝尔
化学奖简介》,ChineseJournalofNature
7.伍陶陶、刘育、樊振军,《准晶材料的研究及应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
学与工程学院物理实验中心 2011-1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