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气浮装置简介

合集下载

气浮设备工作原理

气浮设备工作原理

气浮设备工作原理气浮设备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等领域。

它通过利用气泡的浮力,将悬浊物、泥沙等固体杂质从水体中分离出来,实现水的净化。

本文将深入探讨气浮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气浮设备类型和应用。

一、工作原理气浮设备的工作原理基于浮力的作用。

水中的固体颗粒比水的密度大,而气泡的密度小于水,因此气泡在水中会上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也会随之上升。

气浮设备利用这一原理,通过向水中注入气泡,使气泡与悬浮物接触并附着在其表面,形成气泡团。

气泡团的浮力大于固体颗粒的重力,使其上升漂浮到水面,形成浮渣。

最后,浮渣通过刮泥器或集中器收集和移除,从而达到水的净化目的。

1. 气泡生成气泡生成是气浮设备的核心环节之一。

常见的气泡生成方式有以下几种:•压缩空气注入:通过压缩空气注入水中,形成细小的气泡。

这种方式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中。

•加压饱和注气:将饱和的气体加压注入水中,生成微小的气泡。

这种方式气泡质量高,产生的气泡更加均匀。

•电解气体生成:利用电解法分解水分子,生成气泡。

这种方式适用于对气泡尺寸和浓度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

2. 气泡团形成气泡生成后,通过气浮设备中的混合器或溢流器将气泡充分混合并与悬浮物接触。

在接触过程中,气泡附着在悬浮物表面,形成气泡团。

气泡团的大小和浓度取决于气泡的尺寸和浮力,通常通过调节气泡生成和混合过程中的参数来实现对气泡团的控制。

3. 浮渣收集形成的气泡团随着水流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

最常用的浮渣收集方法是通过刮泥器或集中器将浮渣刮到一侧,然后通过排污口排出。

刮泥器的作用是将浮渣集中到水面一侧,形成密度梯度,从而实现浮渣和清水的分离。

集中器是一种类似于斜板沉淀池的结构,通过控制水流速度和澄清区大小,使浮渣沉积在集中器的底部,再通过刮泥器将浮渣刮出。

二、气浮设备类型根据气泡生成和混合的方式,气浮设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高效气浮设备高效气浮设备通常采用压缩空气注入方式,通过专用的气流增压装置将空气压缩并注入水中,生成微小的气泡。

高效浅层气浮系统技术说明

高效浅层气浮系统技术说明

高效浅层气浮系统技术说明气浮净水技术在国内外应用广泛。

国内应用的气浮装置有分散空气气浮法、电解气浮法、压力溶气气浮法等(以下简称传统气浮法),目前压力溶气气浮法应用最广。

但是近年来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浅层气浮装置后来居上,该装置由美国克拉福达(Krofta)公司经过几十年研究开发,我公司在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研制的新产品。

1、工作原理浅层气浮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

原水通过泵1进入气浮装置2的中心管3,通过可旋转的水力接头4和可旋转的分配管5均匀地配入气浮池底部,溶气水经过中心管7进入可旋转的分配管8,与原水同步进入气浮池底部。

9亦为一个可旋转的水力接头。

饱含微气泡的溶气水与原水在气浮装置的底部充分碰撞、粘附,使原水中的微粒形成比重<1的浮渣上升到水面而被除去。

原水的分配管5和溶气水的分配管8被固定在同一旋转装置10上,其旋转方向与原水进入气浮池底部的水流方向相反,但速度相等。

本装置的关键部分是成功地利用“零速度”原理,使进水对原水不产生扰动,固液分离在一种静态下进行。

表面形成的浮渣层由螺旋撇渣装置11收集,然后经过排渣管12将其排到池外。

澄清后的水由旋转集水管13收集后排到池外,集水管13与中央旋转部分14连在一起,这样原水在气浮池中的停留时间就是中央旋转部分的回转周期。

连在旋转行走装置上的刮板将池底和池壁上的沉泥刮到泥斗6中,定期排放。

另外一项重要的改进就是固定在旋转行走架10上相互之间有一定间距的一组同心锥形板装置15,与配水部分一起沿气浮池同步旋转。

每相邻两块锥形板组成一个倾斜的环行气浮区域16,该区域内水时刻处于层流状态,加速了颗粒杂质随微气泡的上升速度。

浅层气浮装置还包括一对并联运行的溶气管20(简称ADT’S),进水泵17的压力较低,只需202。

6k Pa。

进水首先通过与两个ADT’S连接的三通阀18,ADT'S的另一端布置溶气出水口。

压缩空气也经过一个三通阀19与压力水在同一端进入ADT’S,压缩空气的压力一般为707.8kPa。

高效气浮装置的工作原理

高效气浮装置的工作原理

高效气浮装置的工作原理一、引言高效气浮装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和工业生产中的先进设备。

它通过将气体注入水中,形成气泡,在水中形成气液混合物,从而使悬浮在水中的物质被吸附到气泡表面,然后被带到水面上进行分离。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效气浮装置的工作原理。

二、高效气浮装置的组成部分高效气浮装置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进水口、反应器、出水口、废物排放口、压缩机和控制系统等。

其中,进水口是将待处理的污水或废液送入反应器的通道;反应器是污染物与气泡接触并产生固液分离作用的主要场所;出水口是排放经过处理后的清洁水体的通道;废物排放口则是将固体废物排出系统外;压缩机则负责制造空气供给反应器使用;控制系统则对整个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

三、高效气浮装置的工作原理1. 水流进入反应器当待处理污水或废液经过进水口进入反应器时,它首先会通过一个滤网,以防止大颗粒物进入反应器,同时也可以保护气泡发生器不被堵塞。

2. 气泡发生器产生气泡在反应器中,压缩机将空气送至气泡发生器。

气泡发生器通常由多个小孔组成,这些小孔向下喷出空气形成气泡。

此时,水中的污染物会被吸附到气泡表面上。

3. 水中的污染物与气泡接触随着气泡的上升,它们会与水中的污染物接触并吸附在表面上。

当污染物被吸附到气泡表面后,它们就变得比水重而浮起来了。

4. 污染物与空气分离随着气泡不断上升到液面,在液面上形成一层浮渣。

这时候,浮渣和水体之间已经分离了。

而浮渣则会被刮板机或其他装置推向废物排放口进行处理和排放。

5. 干净的水体流出反应器经过固液分离后,水体中的污染物已经被大大减少。

此时,清洁的水体会流出反应器,进入出水口,并排放到环境中。

四、高效气浮装置的优点1. 高效气浮装置可以有效地去除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油脂等污染物。

2. 高效气浮装置处理效率高,且处理后的水质稳定可靠。

3. 高效气浮装置占地面积小,且维护成本低。

4. 高效气浮装置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ADAF气浮装置简介

ADAF气浮装置简介

原水与通过释放器进入接触区的回流溶气水及其释放的
微气泡充分混合,悬浮物与微气泡结合形成气浮体,进 入布水区,此时较大的气浮体迅速上升至集渣区,较小 的气浮体进入斜板分离区,根据浅池原理,这些气浮体 中的大部分气浮体将在此被去除。密度较大的颗粒将下 沉至气浮装置底部,通过刮泥机将其排出。 (出水)将进入下一级处理单元。
处理后的污水一部分作为回流水回到系统中,大部分水
天津分公司渤西作业区埕北B平台
12
DAF气浮装置及原理图
天津分公司渤西作业区埕北B平台
13


天津分公司渤西作业区埕北B平台
14
DAF气浮装置 简介
DAF气浮装置
天津分公司渤西作业区埕北B平台
2
DAF气浮装置简介

DAF气浮装置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固-液或液-液分离的设备 。该装置通过高压回流溶气水减压产生大量的微气泡,使其与废 水中密度接近与水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粘附,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气 浮体,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至水面,进行固-液或液-液分离 。 DAF气浮装置主要包括: (1)高压回流水溶气系统 (2)清水剂、微气泡、固液微粒混合反应系统 (3)斜板分离系统
天津分公司渤西作业区埕北B平台 5
混合反应系统
天津分公司渤西作业区埕北B平台
6
溶气系统




原水总流量的 20 %将通过循环泵用于溶气 ,泵出口压力 0.5 ~ 0.7MPa。 在溶气罐入口通过节流使空气剧烈的与水混合,在这里将溶入大 量的空气。 循环溶气水在进入气浮池之前将通过一定数量的释放器减压。释 放器的数量以最优化的曝气原则决定,一个或多个释放器配有开 关球阀。 压缩空气盘上的空气压力需要调到高于循环泵压力 0.5MPa 。调节 空气流量计使向系统输送的空气量得到最优化的结果。 溶气罐中多余的空气通过放气管释放。以保持溶气罐液位稳定。

HL-HJ202型电解凝聚气浮法实验装置

HL-HJ202型电解凝聚气浮法实验装置

HL-HJ202型电解凝聚气浮法实验装置一、实验目的和原理:HL-HJ202型电解凝聚气浮法实验装置是将正负相间的多组电极安插在废水中,当通以直流电时,产生电解、颗粒的极化、电泳、氧化还原、电解产物间及废水间相互作用等。

当采用可溶电极(一般为铝、铁)作为阳极电解时,阳极的金属将溶解出铝或铁的阳离子,并与水中的羟基(OH-)结合,形成吸附性能很强的铝、铁氢氧化物,以吸附凝聚水中的杂质颗粒,而形成絮粒。

这种絮粒与阴极上产生的微气泡(氢气)粘附,而得以气浮分离。

二、主要技术指标及参数:1、环境温度:5℃~40℃2、处理水量:20~30L/h3、设计进、出水水质范围:进水BOD5 600~1200mg/L 出水50~100 mg/L进水COD 1000~2000mg/L 出水100~200 mg/L进水SS 100~300mg/L 出水20~50 mg/L进水pH 6~9 出水6~94、总外形尺寸:长×宽×高=2200mm×500mm×1700mm5、工作电源:AC220V±10%、50Hz,单相三线制,功率600W,安全保护:具有接地保护、漏电保护、过流保护、三、HL-HJ202型电解凝聚气浮法实验装置主要配置:1、有机玻璃气浮池(电极组)1套、透明有机玻璃材质、厚度8mm,2、电机搅拌混凝池1套、透明有机玻璃材质、厚度8mm,3、有机玻璃竖流式沉淀池1套、透明有机玻璃材质、厚度8mm,4、有机玻璃污泥浓缩池1套组成、透明有机玻璃材质、厚度8mm,5、可调直流稳压电源:0~60V、0~5A,输出方式:单路,三位数显,、6、阴阳电极板1套:阳极304不锈钢板,阴极铝板(客户可指定);7、刮渣调速电机1套、刮渣机转速9rpm;(含调速器1只)、8、防腐蚀磁力水泵1台、流量:27~32(L/min)、扬程:3.1~4.3(m)、9、加药计量蠕动泵1台、流量范围:0.008-460mL/min、10、带搅拌装置加药罐1套(有机玻璃材质)、11、原水箱和清水箱各1个:白色PP板、厚度10mm,底板上安装有放空阀,方便将水排净;12、配原水箱电机搅拌1台、304不锈钢搅拌桨1套;(功率15W、转速80rpm)、13、流量测量与调节:进水流量计1个(LZS-15、6~60L/h)、14、水位调节器1套、15、电源控制系统:双面亚光密纹喷塑电控箱1只、漏电保护器(德力西品牌)、电压表、带锁按钮开关、线管等组成,16、配套UPVC连接管道和阀门(中财品牌)。

气浮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气浮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气浮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气浮机是一种物理浓缩设备,主要用于固液分离和废水处理。

其结构包括漂浮池、搅拌器、气体供应系统和废水排放系统等。

气浮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气泡将悬浮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整个过程可以分为悬浮物质与气泡之间的接触和附着、向上浮行、脱附、沉淀等几个阶段。

在气浮机中,废水首先通过进水口进入漂浮池。

接着,搅拌器将废水进行搅拌,以使悬浮物质均匀分布在水中,增加悬浮物与气泡之间的接触机会。

气体供应系统向漂浮池中供应压缩空气。

在漂浮池内,压缩空气通过气体供应装置均匀地释放到废水中。

当压缩空气从装置中释放时,废水中的气泡开始形成。

形成的气泡接触到悬浮物质时,会在气泡表面形成一层细小气泡的薄膜。

这些气泡通过附着悬浮物质,将其带到水面上。

随着气泡的向上浮行,悬浮物质被困在气泡下,形成一个气泡-悬浮物质共同体,继续向上浮行。

当气泡-悬浮物质共同体浮到水面上时,因为气泡的浮力大于悬浮物质的重力,它们会集聚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浮渣。

最后,浮渣通过刮腔或刮板移除,通过废水排放系统排出气浮机,废水得到了初步的处理。

气浮机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气泡直径、气体压力、废水进入速度、悬浮物质的浓度和性质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废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来选择和调整气泡的大小、气体的压力和悬浮物质的浓度等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总的来说,气浮机利用气泡与悬浮物质的相互作用,将悬浮物质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通过合理地设计气浮机的结构和调整工作参数,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废水处理效果。

一体化气浮设备的组成

一体化气浮设备的组成

一体化气浮设备的组成一体化气浮设备是一种用于水处理和分离固液的设备,由多个组件组成。

下面将按照列表的方式详细介绍一体化气浮设备的各个组成部分。

1. 气浮槽:气浮槽是一体化气浮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装载待处理的废水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泡。

气浮槽通常由耐腐蚀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容积。

在气浮槽内,有浮渣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和排出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浮渣。

2. 出水口和溢流口:气浮槽上通常设有出水口和溢流口。

出水口用于排出经过气浮处理后的清水,溢流口则用于排出处理过程中的过量废水。

这两个口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控制水的排放和处理效果。

3. 进气装置:进气装置用于向气浮槽中注入微细气泡。

一种常见的进气装置是通过压缩空气通过气体喷射装置产生气泡。

进气装置的功效和设计对气浮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它能够使气泡均匀分布在水中,并有效地将气泡与悬浮物接触。

4. 混合装置:混合装置用于将废水和气泡充分混合起来,以增加气泡与悬浮物的接触机会。

混合装置通常是一个旋流装置或者一个搅拌器,可以促使气泡与悬浮物快速接触并形成气浮上升物。

5. 液体收集池:液体收集池是用于收集气浮槽中产生的浮渣和上升的气泡。

它一般位于气浮槽的下部,通过管道将浮渣和气泡导入收集池。

收集池还可用于控制废水的流速和缓冲水质波动。

除了以上主要的组成部分外,一体化气浮设备还可以配备控制系统、泵站和过滤器等辅助设备。

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气浮设备的运行参数,以确保其按照设计要求工作。

泵站负责输送废水和清水,并提供所需的压力。

过滤器用于进一步除去废水中的细小物质和悬浮物。

综上所述,一体化气浮设备的组成包括气浮槽、出水口和溢流口、进气装置、混合装置、液体收集池以及可能的控制系统、泵站和过滤器等。

这些组成部分共同作用,实现对水进行有效处理和固液分离的功能。

气浮设备的工作原理、工艺特点及使用范围

气浮设备的工作原理、工艺特点及使用范围

气浮设备的工作原理、工艺特点及使用范围一、工作原理气浮设备是一种利用液体与气体之间的相对密度差异来实现浮力的设备。

一般由槽体、排污槽、气水分别器、气水混合器、气泵、水泵等部分构成。

当废水进入气浮池时,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污垢有可能会被浮力提升到水面上。

此时,注入气泡的气体在废水中形成肥皂泡状,这些气泡很小且密集,会使水中的颗粒、悬浮物和胶质形成团块,使其比水重,从而自然而然地沉入池底集中到集沉池中。

沉淀后的污泥通过污泥长龙泵或人工清除,污水则从池体的出水口排放。

二、工艺特点1.气浮设备能够很好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沉淀颗粒,处理效率高、质量好,清水水质稳定。

2.处理过程中不需要化学药剂,消耗能量低,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3.设备结构紧凑、体积小,占地面积小,易于维护和修理。

4.设备操作简单,维护和修理便利,对操作工程师的专业技术要求较低。

三、使用范围气浮设备紧要是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市政污水、纺织印染、制药,以及造纸和食品工业等领域,可广泛应用于铁路、城市、机场、水处理、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电子电路、制药、食品饮料、家电制造及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的水处理过程中,特别是适用于水中难分解、难净化的有机物和胶体物质的处理。

同时,气浮设备也可以用于饮用水过滤和水源整治等领域。

四、优势和不足气浮设备作为一种成熟的水处理设备,其优势在于处理效率高、质量好,清水水质稳定,设备结构紧凑、体积小,易于维护和修理和操作。

然而,由于其处理原理的限制,气浮设备并不能处理一些特别的废水和污染物,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处理设备。

总之,气浮设备在水处理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和设备的不断完善,其处理效率和效果将会变得更加杰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气浮装置简介
1.涡凹气浮
涡凹气浮(Cavitation Air Flotation,简称CAF)系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机械碎气气浮技术,是美国麦王环保能源集团(Mc Wong International Inc.)成员企业Hydrocal公司的一体化专利产品,也是美国商务部和环保局的出口推荐技术,美国麦王环保能源集团成员企业韩国裕泉环保工程公司也生产该类设备。

如图1所示,CAF系统主要由曝气装置、刮渣装置和排渣装置组成,其中曝气装置主要是带有专利性质的涡凹曝气机,刮渣装置主要由刮渣机和牵引链条组成,排渣装置主要为螺旋推进器。

经过预处理后的污水流入装有涡凹曝气机的小型曝气段,涡凹曝气机底部散气叶轮的高速转动在水中形成一个真空区,从而将液面上的空气通过抽风管道输入水中,由叶轮高速转动而产生的三股剪切作用把空气粉碎成微气泡,空气中的氧气也随之溶入水中;固体悬浮物与微气泡粘附后上浮到水面,并通过呈辐射状的气流推动力将其驱赶到刮泥机附近。

刮泥机由电机-齿轮传动装置驱动,齿轮传动装置装在槽的一边;刮泥机沿着整个槽的液面宽度移动,将漂浮的固体悬浮物刮到倾斜的金属板上,再将其从气浮槽的进口端推到出口端的污泥排放管道中。

污泥排放管道内水平安装有螺旋输送器,将所收集的污泥送入集泥池中;螺旋输送器通常也由刮渣机的马达一同驱动。

净化后的污水经由金属板下方的出口进入溢流槽,溢流堰用来控制整个气浮槽的水位,以确保槽中的液体不会流入污泥排放管道内。

图1 涡凹曝气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示意图
开放式的回流管道从曝气段沿气浮槽的底部伸展,涡凹曝气机在产生微气泡的同时,也会在有回流管的池底形成一个负压区,这种负压作用会使废水从池底回流至曝气段,然后又返回气浮段。

这个过程确保了30~50%左右的污水回流,即整套系统在没有进水的情况下仍可工作。

与DAF相比,CAF具有以下优点:
①节省投资
CAF系统通过专利曝气机来产生微气泡,不需要压力容气罐、空压机、循环泵等设备,因而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

处理量200m3/h的CAF系统占地面积仅为36.15m2。

②运行费用低
CAF系统的耗电量仅相当于DAF系统的1/8~1/10,节约运行成本约40%~90%。

处理量200m3/h 的CAF系统仅耗电5.435kW,而DAF系统耗电高达65kW。

CAF系统没有复杂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操作及维修工作量极少。

③处理效果显著
CAF系统产生的微气泡是DAF系统的4倍,SS去除率可超过90%;通过投加合适的化学药剂,对COD和BOD的去除率可达60%以上;而DAF系统对COD及BOD的去除率只能达35%左右。

CAF系统还能促进硫化物的氧化,减少污水中的含硫量。

r型高效气浮装置
Edur型高效气浮装置吸收了CAF切割气泡和DAF稳定溶气的优点,如图2所示,整套系统主要由溶气系统、气浮设备、刮渣机、控制系统和配套设备等组成,这里主要介绍溶气系统。

系统采用德国Edur泵业有限公司的气液多相流泵作为回流泵,将空气和回流水一起从泵进口管道直接吸入,利用该泵特殊的叶轮结构,高速旋转的多级叶轮将吸入的空气多次切割成小气泡,并将切割后的小气泡在泵内的高压环境中瞬间溶解于回流污水中。

再经过减压阀释放成乳白色的溶气水,使絮凝颗粒上浮,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图2 Edur加压溶气气浮系统结构示意图
气液多相流泵水平安装,泵和电机同轴,采用机械密封。

开式叶轮结构使得在长时间停机或处于临界运行状况时,没有轴向力;导流器的使用则保证了运行条件下的良好动力学性能和高效率。

气液多相流泵在泵内建立压力的过程中产生气液两相充分混合并达到饱和,目前每台泵的最大气液比为35%,最大流量为65m3/h,气体的溶解度为100%,平均气泡直径小于20μm。

整个溶气系统采用整体型结构以便于安装,运行稳定性几乎不受液体流量和气液比波动的影响,这为气浮工艺的控制提供了极好条件;同时系统的气水比可自动调节,平衡气水比,使溶气系统达到最佳状况。

功能特点如下:①边吸水边吸气、泵内加压混合、气液溶解效率高、微细气泡≤20μm;②气液多相流泵取代了常规加压泵、空压机、大型溶气罐、射流器及溶气释放器等;③低压运行,溶气效率高达99%,释气率高达99%;④溶气水溶解效率80~100%、比传统溶气气浮效率高3倍;⑤性能长期稳定、易操作易维护、低噪音;⑥多层排泥,确保出水效果;⑦控制与维护简便。

3.超效浅层气浮(Krofta气浮设备)
该技术由Milos Krofta博士(1912~2002)于20世纪70年代发明,随之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行业,简称为Krofta工艺。

(1) Krofta气浮工艺流程
如图3所示,典型的Krofta气浮工艺系统整套装置由圆形浅池静止部分、中央旋转部分及溶气水制备系统等组成。

中央旋转部分包括进水口、配水器、加压水入口、加压水配水器、出水口和螺旋污泥斗,这些组件都安放在旋转支架上;在支架外缘装有可调减速机,通过主动轮驱动,使支架绕中心沿池体外缘的圆形轨道以与进水流速一致的速度转动。

行走部分和泥斗的转动由调速电机驱动,中心滑环供电。

沉淀污泥浮渣给水泵溶气水
积水池
气浮池
溶气管排水泵空压机
浓缩池
清水池
图3 Krofta 气浮工艺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4所示为Krofta 气浮装置的池体结构示意图。

原水从池中心的旋转接头进入,通过橡胶联接管-原水配水器出水管布水;加压水从加压水进口进入,通过加压水管路到加压水配水器布水。

清水由固联在旋转清水容器壁上的澄清水排出管排出,隔板将刚布下的原水和已分离的清水完全隔开。

专利技术的螺旋泥斗(Spiral scoop)对水体扰动极小,在某一时刻刮起的总是池内浮起时间最长的浮渣,浮渣靠重力作用排放到静止的中央污泥井中;螺旋泥斗亦可分别选用一斗、二斗或三斗的结构形式。

螺旋泥斗自转周期t 及斗子个数与螺旋泥斗公转周期T 和浮渣厚薄之间有严格的匹配关系,可以通过调速电机灵活、机动地进行调节。

图4 Krofta 气浮池本体结构示意图 1-原水进口;2-清水出口;3-悬浮污泥出口;4-循环清水出口;5-加压水进口;6-旋转接头;7-橡胶联接管;8-加
压水管路;9-加压水配水器;10-原水配水器;11-配水器出水管;12-流量控制渠;13-减涡挡板;14-调高挡板;15-流量
控制渠外壁;16-旋转支架驱动电机;17-支架驱动轮;18-轮子支撑圈;19-螺旋泥斗轴;20-池壁;21-池底支撑结构;
22-清水容器壁;23-污泥井;24-溢流堰;25-旋转支架结构;26-旋转螺旋泥斗;27-螺旋泥斗驱动电机;28-澄清水排出
管;29-电滑环;30-观察窗;31-沉淀物去除池;32-排空口;33-沉淀物排出口;34-水位控制调节手轮
(2)Krofta 气浮工艺在气浮理论上的三大突破
①“零速原理”
在Krofta 气浮装置中,除池体、溢流圈、中央污泥井外,其它各部分都以与进水流速相同的速度沿池体旋转。

原水配水器转动时,在池体中腾出的空间由原水进水来补充;同时清水出水侧应挤走的水体空间,由澄清水排出管同步排出。

池内的其它水体不会因进水和出水而引起扰动,而是保
持零速,即所谓“零速原理”,该理论的应用是Krofta气浮装置的关键。

静态进水、静态出水而使得颗粒的悬浮和沉降在静态下进行。

浮选体在相对静止的环境中垂直上浮,不仅能使浮选体的上浮速度达到或接近理论最大值,且出水流速在理论上可不受限制,它意味着气浮效率可以接近理论上的极限。

此外,随着布水装置的旋转,事先与污水充分混合的气泡能均匀地充满整个气浮池,微细气泡与絮粒的粘附发生在整个气浮分离过程中,没有“气浮死区”。

②“浅池理论”
传统气浮池分离区的有效水深通常为2.1~2.4m,而Krofta气浮装置的有效水深只有0.42m,因此相对而言称其为“浅池”,这一浅池结构的应用,称为“浅池理论”。

该理论的应用大幅度减少了设备制造费用,缩小了设备占用空间。

以同样处理量7000m3/d的造纸废水为例,传统气浮池的占用面积约为155m2,Krofta气浮池的占用面积约为51m2。

因为零速原理的应用和进出水的彻底分开,所以当出水管开始出水时,气浮的过程已完成,对应常规气浮池的高度分布图来看,即安全段h3、悬浮物低密区h4两段不需要设置,因此可以说没有“零速度”就没有浅池。

若按絮粒的上升速度为6mm/s,0.42m有效水深所需上升时间仅为70s。

Krofta气浮装置的停留时间定为2~3min,已考虑了很大的工作裕量。

③新的溶气机理
在Krofta工艺中,通过溶气管(Air Dissolving Tube,ADT)来提高溶气效率。

如图5所
图5 溶气管结构示意图
示,先把压缩空气切割成微细气泡,然后在扰动非常剧烈的情况下与加压水混合和溶解。

空气在溶气管内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形式是溶解在水中(停留时间是8~12s);另一种形式是微细气泡以游离状态夹裹、混合在水中。

所形成的微细气泡数量远远大于常规DAF工艺。

溶气管的特殊结构使其没有填料堵塞的问题,也没有控制控制溶气罐内水位高低的问题。

原水、溶气水和药剂在加入气浮池本体前,已在一段管道内充分混合,气泡及时均匀地弥散在悬浮颗粒中,避免了常规DAF工艺中因多个阀门或溶气释放器开启度不一而造成的气泡不均匀现象,也避免了因设置反应室而带来的浮浆腐烂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