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摄影测量课后习题复习

合集下载

最新摄影测量学习题答案

最新摄影测量学习题答案

摄影测量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像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对象的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2、光圈号数×3、景深:光于点A,但在远景B和近景C之间这一段间隔内所有景物,在像面上仍可认为获得了清晰的构像。

此时,远景与近景之间的纵深距离称为景深4、超焦点距离:当物镜向无限远物体对光时,不仅远处的物体构象清晰,而且在离开物镜不小于某一距离H的所有物体,其构象都很清晰,这个距离H就称为超焦点距离或称为无限远起点。

5、视场×6、视场角×7、像场×8、像场角×9、反差系数×10、感光度×11、航向重叠(p):沿飞行方向上相邻像片所摄地面的重叠区。

12、旁向重叠(q):两相邻航带摄区之间的重叠。

13、摄影基线(B):相邻像片摄影站(投影中心)之间的空间连线。

14、透视旋转定律×15、内方位元素:确定物镜后节点和像片面相对位置的数据。

包括像主点在像片框标坐标系中的x0 坐标、y0和像片主距f。

16、外方位元素:确定摄影摄影机或像片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亦即摄影光束空间位置和姿态的数据。

17、航向倾角×18、旁向倾角×19、像片旋角×20、倾斜误差: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

21、投影差: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22、摄影比例尺:构像比例尺:航摄像片上某一线段构像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23、像片控制点:测定了地面坐标的像点24、像片判读×25、左右视差26、上下视差27、核点:基线延长线与左、右像片的交点k1、k2称为核点。

28、核线:核面与像片的交线称为核线29、核面:通过摄影基线S1S2与任一地面点A所作的平面W A,称为点A的核面。

30、投影基线:将摄影B缩小到若干分之一作为投影基线b。

摄影测量复习题

摄影测量复习题

摄影测量复习题摄影测量复习题1、什么是中心投影?什么是正射投影?√2、什么是航向重叠、旁向重叠?√3、什么是摄影基线√y,写出数字摄影测量内定向的关系4、已知四个框标点的像点坐标x i、y i及扫描坐标i x、i式。

√5、什么叫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其观测值和未知数各是什么?至少需要几个控制点?√6、量测摄影机有何特征√7、立体像对有哪些特殊的点、线和面?并作图说明。

√8、航摄像片与地形图有什么不同?√9、摄影测量中常采用的坐标系有哪几种?√10、在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时,需要对像点坐标的系统误差进行改正,请问有哪些系统误差√11、摄影测量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12、要实现人造立体观察应满足什么条件√13、空间后方交会采用的是哪个公式?空间后方交会的目的是什么?试解释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14、构建航带网时,为什么要进行模型连接?如何计算模型连接系数?√15、数字重采样常采用的方法有哪几种?√16、确定同名核线的方法有哪几种?简述其中一种确定同名核线的方法√17、什么是空间前方交会√18、解析法相对定向的数学模型是什么?√19、航摄像片上一般有哪几种像点位移?列出有关公式分析其位移特点√20、通常数字微分纠正有几种方法?并简述其中一种方法的作业原理√21、什么是航片的内方位元素√22、什么是航片的外方位元元素?为什么有三种不同的外方位角元素√23、航片上有哪些特殊的点和线?作图示之。

√24、解释共线条件方程中各类因子√25、相对定向的目的是什么?相对定向的元素有哪些?相对定向的定向点是否必须是像控点√26、绝对定向的目的是什么?绝对定向的元素有哪些?绝对定向的定向点是否必须是像控点√。

摄影测量复习题及答案

摄影测量复习题及答案

摄影测量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摄影测量学是利用摄影手段获取物体的()信息。

A. 几何B. 物理C. 化学D. 生物答案:A2. 立体摄影测量中,立体像对的两张像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称为()。

A. 像片重叠B. 像片倾斜C. 像片旋转D. 像片偏移答案:A3. 在摄影测量中,像片的中心点称为()。

A. 像主点B. 像副点C. 像焦点D. 像基点答案:A4. 摄影测量中,用于控制像片几何变形的点称为()。

A. 控制点B. 检查点C. 基准点D. 特征点答案:A5. 摄影测量中,用于表示像片上某点相对于像主点的位置的坐标是()。

A. 像片坐标B. 地面坐标C. 摄影坐标D. 像点坐标答案:A二、填空题1. 摄影测量中,像片的倾斜角是指像片相对于()的倾斜程度。

答案:水平面2. 立体摄影测量中,立体像对的两张像片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称为()。

答案:像片旋角3. 在摄影测量中,用于确定像片位置的点称为()。

答案:像片基准点4. 摄影测量中,像片的中心点到像片边缘的距离称为()。

答案:像片边缘距5. 摄影测量中,用于表示地面上某点相对于像主点的位置的坐标是()。

答案:地面坐标三、简答题1. 简述摄影测量中像片控制网的作用。

答案:像片控制网在摄影测量中用于确定像片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确保像片之间的几何关系准确,为后续的像片解析和地形图制作提供精确的控制信息。

2. 描述立体摄影测量中立体观察的原理。

答案:立体摄影测量中立体观察的原理是基于人的双眼视觉差,通过观察两张具有一定重叠和相对位置关系的立体像对,可以感知到物体的三维空间信息,从而实现对地形的立体测量。

3. 说明摄影测量中像片控制点的选取原则。

答案:摄影测量中像片控制点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控制点应均匀分布在像片上,以保证像片的几何稳定性;控制点应选择在地面上易于识别和测量的明显特征点上,以便于地面控制测量;控制点的数量应根据像片的覆盖范围和地形复杂程度来确定,以确保像片控制网的精度和可靠性。

摄影测量学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摄影测量学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就是从非接触成像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与其她物体得几何、属性等可靠信息得工艺、科学与技术。

1、2摄影测量学得任务:地形测量领域 :各种比例尺得地形图、专题图、特种地图、正射影像地图、景观图 ;建立各种数据库 ;提供地理信息系统与土地信息系统所需要得基础数据。

非地形测量领域:生物医学、公安侦破、古文物、古建筑、建筑物变形监测2、摄影测量得三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模拟摄影测量阶段:(1)使用得影像资料为硬拷贝像片。

(2)利用光学机械模拟装置,实现了复杂得摄影测量解算。

(3)得到得就是(或说主要就是)模拟产品。

(4)摄影测量科技得发展可以说基本上就是围绕着十分昂贵得立体测图仪进行得。

(5)利用几何反转原理,建立缩小模型。

(6)最直观,好理解。

解析摄影测量阶段:(1)使用得影像资料为硬拷贝像片。

(2)使用得就是数字投影方式,用精确得数字解算代替了精度较低得模拟解算。

(3)得到得就是模拟产品与数字产品。

(4)引入了半自动化得机助作业, 因此,免除了定向得繁琐过程及测图过程中得许多手工作业方式。

但需要人用手去操纵(或指挥)仪器,同时用眼进行观测。

数字摄影测量阶段 :(1)使用得资料就是数字化影像、(2)使用得就是数字投影方式。

(3)得到得就是数字产品、模拟产品。

(4)它就是自动化操作,加人员做辅助。

3、数字摄影测量与模拟、解析摄影摄影测量得根本区别在于:1、两者采用得原始原始资料不同,前者就是就是数字影像,后者就是硬拷贝影像。

2、两者得投影方式不同,前者就是数字投影,后者就是物理投影。

3、两者得操作方式不同,前者就是自动化,人员做辅助,后者就是其本人人工进行。

第二章3、摄影测量学得航摄资料有哪些基本要求?答:1、航影仪应安装在飞机得一定角度,飞行航线一般为东西方向。

2、相邻两像片要有60%左右得重叠度,相邻两航线间要有30%左右得重叠度。

3、航摄机在摄影曝光得瞬间物镜主光轴保持垂直地面。

摄影测量复习题及答案

摄影测量复习题及答案

摄影测量复习题及答案摄影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利用摄影手段获取地面信息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摄影测量复习题及答案,供学生复习使用。

一、选择题1. 摄影测量学是利用什么手段获取地面信息的科学?A. 雷达B. 卫星C. 摄影D. 声纳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摄影测量的主要应用领域?A. 土地测绘B. 城市规划C. 航空摄影D. 深海探测答案:D3. 立体摄影测量中,立体像对是指:A. 同一点在两张不同位置拍摄的像片B. 两张不同角度拍摄的像片C. 两张相同位置拍摄的像片D. 两张不同时间拍摄的像片答案:A4. 摄影测量中,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包括:A. 焦距B. 像主点坐标C. 像片倾斜角D. 所有以上答案:D5. 摄影测量中,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包括:A. 像片的倾斜角B. 像片的旋转角C. 摄影基线D. 摄影点的空间位置答案:D二、填空题6. 摄影测量中,________是用来描述像片相对于摄影基线的方位的元素。

答案:外方位元素7. 在立体摄影测量中,通过________可以恢复地面上点的三维坐标。

答案:立体观察8. 摄影测量中,________是指像片上任意一点到像主点的直线距离。

答案:像距9. 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________原理进行地面测量。

答案:透视10. 摄影测量中,________是指摄影时像片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

答案:像片倾斜角三、简答题11. 简述摄影测量中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的区别。

答案:内方位元素是指像片平面上与摄影机镜头相关的元素,主要包括焦距和像主点坐标。

外方位元素则描述了像片相对于地面的方位,包括摄影基线的方向和长度,以及摄影点的空间位置。

12. 摄影测量中,如何利用立体像对进行地形测量?答案:利用立体像对进行地形测量时,首先需要通过立体观察设备观察立体像对,以获得立体视觉。

然后,通过量测像片上的像距,结合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可以计算出地面上相应点的三维坐标。

四、论述题13. 论述摄影测量在现代测绘技术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前景。

(完整版)摄影测量习题整理

(完整版)摄影测量习题整理

习题——认识摄影测量1、下列关于摄影测量的发展阶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数字摄影测量处理的原始资料是数字影像或数字化影像(B)数字摄影测量和解析摄影测量使用的投影方式分别是数字投影和物理投影(C)模拟摄影测量和解析摄影测量处理的原始数据都是像片(均为数字投影)(D)数字摄影测量是以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的立体观测与识别,完成影像几何与物理信息的自动提取2、下列有关数字地面模型的相关概念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D)(A)数字地面模型DTM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可用于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合理规划及洪水子险情预报等(B)数字地面模型DTM是地形表面形态等多种信息的一个数字表示(C)数字高程模型DEM只考虑DTM的地形分量,在计算机高级语言中,它就是一个三维数组或数学上的一个三维矩阵(D)与TIN相比,DEM能较好地顾及地貌特征点、线、面,表示复杂地形表面,其缺点是数据量较大,数据结构较复杂(与DEM相比,TIN能较好地顾及地貌特征点线、面,表示复杂地形表面,其缺点是数据量较大,数据结构较复杂。

)3、摄影测量的技术手段不包括(C)A模拟法B.解析法C实地法D数字法4、光学纠正仪是(A)时代的产品,其投影方式属于机械投影。

A模拟摄影测量B解析摄影测量C数字摄影测量D数字投影5、摄影机框架四边中点设有的框标记号,叫做光学框标。

(×)6、现有地图的数字化方法有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数字化7、随着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摄影测量经历了(模拟摄影测量阶段)、(解析摄影测量阶段)与(数字摄影测量阶段 )三个发展阶段。

摄影测量的技术手段有(模拟法)、(解析法)、(数字法)。

8、摄影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将中心投影的像片转换为正射投影的地形图9、数字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和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取所摄对像以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的摄影测量学的分支学科。

摄影测量学部分课后习题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摄影测量学部分课后习题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一章1. 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是从非接触成像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物体的几何、属性等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与技术。

1.2 摄影测量学的任务:地形测量领域 :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专题图、特种地图 、正射影像地图、 景观图 ;建立各种数据库 ;提供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所需要的基础数据 。

非地形测量领域: 生物医学、公安侦破、古文物、古建筑、建筑物变形监测2. 摄影测量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模拟摄影测量阶段:(1)使用的影像资料为硬拷贝像片。

(2)利用光学机械模拟装置,实现了复杂的 摄影测量解算。

(3)得到的是(或说主要是)模拟产品。

(4)摄影测量科技的发展可以说基本上是围 绕着十分昂贵的立体测图仪进行的。

(5)利用几何反转原理,建立缩小模型。

(6)最直观,好理解。

解析摄影测量阶段:(1)使用的影像资料为硬拷贝像片。

(2)使用的是数字投影方式,用精确的数字解算代替了精度较低的模拟解算。

(3)得到的是模拟产品和数字产品。

(4)引入了半自动化的机助作 业, 因此,免除了定向的繁琐过程及测图过程中的许多手工作业方式。

但需要人用手去操纵(或指挥) 仪器,同时用眼进行观测。

数字摄影测量阶段 :(1)使用的资料是数字化影像、(2)使用的是数字投影方式 。

(3)得到的是数字产品、模拟产品。

(4)它是自动化操作,加人员做辅助。

3. 数字摄影测量与模拟、解析摄影摄影测量的根本区别在于:1. 两者采用的原始原始资料不同,前者是是数字影像,后者是硬拷贝影像。

2.两者的投影方式不同,前者是数字投影,后者是物理投影。

3.两者的操作方式不同,前者是自动化,人员做辅助,后者是其本人人工进行。

第二章3.摄影测量学的航摄资料有哪些基本要求?答:1.航影仪应安装在飞机的一定角度,飞行航线一般为东西方向。

2.相邻两像片要有 60%左右的重叠度,相邻两航线间要有 30%左右的重叠度。

3.航摄机在摄影曝光的瞬间物镜主光轴保持垂直地面。

摄影测量课后习题复习-推荐下载

摄影测量课后习题复习-推荐下载
5、连续像对与单独像对各选取怎样的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各有哪些相对定向元素?
答:连续像对:若将左片置平,以左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作为本像对的像空间辅助坐标 系(或称以左方像片为基准或左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为已知),这样的像对为连续相对。 相对定向元素:b b φ 、ω 、κ 为连续相对定向的五个相对定向元素。
中心 S 到像片的垂距(主距)f 及像主点 o 在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 x0、y0。 外方位元素:在恢复内方位元素的基础上,确定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
姿态的参数,称为外方位元素。
10、什么是共线方程?它在摄影测量中有何应用? 共线方程:
上式描述了像点 a、摄影中心 S 与地面点 A 位于一条直线上,所以又称共线方程。 应用: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双像摄影测量光束法、解析测图仪原理及数字影像纠正都 要用到。
系:是以像主点为原点的右手平面坐标系。 像空间坐标系:以摄影中心 S 为坐标原点,x、y 轴与像平面坐标系的 x、y 轴平行,
z 轴与光轴重合,形成像空间右手指教坐标系 S-xyz。 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点坐标可以直接从像片上量取获得,而各个像片的像空间
坐标是不统一的,给计算带来了困难,就需要建立统一的坐标系,于是有了像空间辅 助在坐标系。有三种取法:1. 取 u、v、w 轴系分别平行于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 D-XYZ, 这样同一像点 a 在像空间坐标系坐标为 x,y,z = (-f),而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中的 坐标为 u,v,w;2. 是以每条航线第一张像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作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系; 3. 以每个相片对的左像片摄影中心为坐标原点,摄影基线方向为 u 轴,以摄影基线及 左片光轴构成的平面作为 uw 平面,过原点且垂直于 uw 平面(左核面)的轴为 v 构成右 手直角坐标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摄影测量对航摄资料有哪些基本要求?答:1)影像的色调要求影像清晰,色调一致,反差适中,像片上不应有妨碍测图的阴影。

2)像片重叠同一航线上要求两相邻像片应有一定的重叠,称航向重叠。

航向重叠:60% ~ 65% ,最小不应小于53%;相邻航线间也应有足够的重叠称旁向重叠。

旁向重叠:30% ~ 40% 最小不得小于15%3)像片倾角在摄影瞬间摄影机轴发生了倾斜,摄影机轴与铅直方向的夹角称为相片倾角,不大于2°,最大不超过3°。

4)航线弯曲受技术和自然条件限制,飞机往往不能按预定航线飞行而产生弯曲,造成漏摄或旁向重叠过小从而影像内业成图。

一般要求航摄最大偏距与全航线长之比不大于3%。

5)像片旋角相邻像片的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线方向两框标连线间的夹角称像片旋角,一般要求像片旋角不超过6°,最大不超过8°。

2、什么是像片重叠?为什么要求相邻像片之间及航线之间的像片要有一定的重叠?答:两张相邻的像片之间重叠的部分叫像片重叠为了满足测图的需要,在同一航线上,相邻两像片应有一定范围的重叠,称为航向重叠。

相邻航线也应有足够的重叠,称为旁向重叠。

3、摄影测量常用哪些坐标系统,各坐标又是如何定义的?像方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是以像主点为原点的右手平面坐标系。

像空间坐标系:以摄影中心S为坐标原点,x、y轴与像平面坐标系的x、y轴平行,z轴与光轴重合,形成像空间右手指教坐标系S-xyz。

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点坐标可以直接从像片上量取获得,而各个像片的像空间坐标是不统一的,给计算带来了困难,就需要建立统一的坐标系,于是有了像空间辅助在坐标系。

有三种取法:1. 取u、v、w轴系分别平行于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D-XYZ,这样同一像点a在像空间坐标系坐标为x,y,z = (-f),而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v,w;2. 是以每条航线第一张像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作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系;3. 以每个相片对的左像片摄影中心为坐标原点,摄影基线方向为u轴,以摄影基线及左片光轴构成的平面作为uw平面,过原点且垂直于uw平面(左核面)的轴为v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

物方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高斯-克吕格3度或6度带投影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定义的从某一基准面量起的高程两者组合而成的空间左手坐标系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是左手系,像空间辅助坐标系是右手系,给地面点由像空间辅助坐标系转换到地面测量坐标系带来困难,为此要建立一个过渡性坐标系,称为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

原点在测区内某一地面点上,X轴大致与航向一致的水平方向,Y轴与X轴正交,轴沿铅垂方向,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

6、摄影测量中为什么常把像空间坐标系变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答:像点的像空间坐标可以直接从像片平面坐标得到,但由于格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不同一,给计算带来了困难,为此,需建立一种相对统一的坐标系,称为像空间辅助在坐标系。

7、什么是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内方位元素:是描述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位置关系的参数,包括三个参数,即摄影中心S到像片的垂距(主距)f及像主点o在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x0、y0。

外方位元素:在恢复内方位元素的基础上,确定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称为外方位元素。

10、什么是共线方程?它在摄影测量中有何应用?共线方程:上式描述了像点a、摄影中心S与地面点A位于一条直线上,所以又称共线方程。

应用: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双像摄影测量光束法、解析测图仪原理及数字影像纠正都要用到。

第四章2、什么是人造立体效能?人造立体视觉必须符合自然立体观察的那些条件?答:空间景物在感光材料上构像,再用人眼观察构像的像片而产生生理视差,重建空间景物立体视觉。

这样的立体感觉称为人造立体视觉,所看到的立体模型称为视模型。

必须符合四个条件:1.两张像片必须是在两个不同位置对同一景物摄取的立体像对。

2.每只眼睛必须只能观察相对的一张像片;3.两像片上相同景物(同名像点)的连线与眼睛基线应大致平行;4.两像片的比例尺相近(差别<15%),否则需要ZOOM系统进行调节。

5、连续像对与单独像对各选取怎样的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各有哪些相对定向元素?答:连续像对:若将左片置平,以左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作为本像对的像空间辅助坐标系(或称以左方像片为基准或左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为已知),这样的像对为连续相对。

相对定向元素:b b φ、ω、κ为连续相对定向的五个相对定向元素。

单独像对:若将摄影基线置水平,像空间辅助坐标系选取S 为坐标原点,基线B作为U轴,垂直于作核面的轴V轴构成右手平面直角坐标系S –U V W ,这样的像对为单独像对。

相对定向元素:φ、κ、φ、ω、κ为单独像对的相对定向五个元素。

6、什么是绝对定向?一个立体模型有哪些绝对定向元素?答:要确定立体模型在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正确位置,需要把相对定向所建立的立体模型进行平移、旋转、缩放,以便纳入到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中,并归化到制图比例尺,这一过程称为立体模型的绝对定向。

一共有七个参数X 、Y 、Z 、λ、Ф、Ω、К第五章1、什么叫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其观测值和未知数各是什么?至少需要几个已知控制点?为什么?答: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基本思想是利用至少三个已知地面控制点的坐标A(X ,Y ,Z )、B(X ,Y ,Z )、C(X ,Y ,Z ),与其影像上对应的三个像点的影像坐标a(x ,y )、b(x ,y )、c(x ,y ),根据共线方程,反求像片的外方位元素X 、Y 、Z 、φ、ω、κ。

这种解算方法是以单张像片为基础,亦称单像空间后方交会。

共线方程有六个未知数,至少需要列六个方程才可以解出这六个外方位元素,每个点可以列出两个方程,所以至少需要三个已知地面控制点。

4、立体像对双像前方交会的目的是什么?答:用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可以求得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但要想根据单张像片的像点坐标反求相应地面点的空间坐标是不可能的。

外方位元素与一个已知像点,只能确定该像片的空间方位及摄影中心S至像点的射线空间方向,只有利用立体像对上的同名像点,才能得到两条同名射线在空间相交的点,即该地面点的空间坐标。

立体像对双像前方交会的目的就是通过外方位元素与已知像点,求解相应地面点的空间坐标。

5、什么是解析法相对定向?如何解算连续像对与单独像对的相对定向元素?答:解析法相对定向是通过计算相对定向元素建立地面立体模型。

解析法相对定向恢复核面,需要从共面条件式出发求解五个相对定向元素,才能建立地面立体模型。

解算连续像对相对定向元素:连续像对相对定向是以左像片为基础,求出右像片相对于左像片的五个相对定向元素b 、b 、φ、ω、κ。

过程附录:解算单独像对的相对定向元素:单独像对是以基线为u轴,左主核面为uw平面,建立像空间辅助坐标系S –U V W 及S –U V W 。

像点a 、a 在各自的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的坐标分别为(u ,v ,w )及(u ,v ,w ),则共面条件的坐标表达为:7、解析法绝对定向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解算绝对定向元素?至少需要几个地面控制点?为什么?答:目的:恢复摄影时像片之间的绝对位置,三个线元素和角元素。

相对定向仅仅是恢复了摄影时相片之间的相对位置。

绝对定向基本关系式:上式包含有七个绝对定向参数,即:模型比例尺缩放系数λ;两坐标轴系的三个旋转角Ф、Ω、К;坐标原点的平移量X 、Y 、Z 。

解析法绝对定向,就是利用已知的地面控制点,从绝对定向的关系式出发,解求上述七个绝对定向元素。

至少需要个地面控制点。

因为有七个未知数,个已知地面控制点可以列个方程,以便解求七个未知数。

9、双像解析摄影测量有哪三种解析方法?各有何特点?答:三种方法分别为:后交-前交解法、相对定向-绝对定向解法、光束法。

分析比较如下:(1)第一种方法前方交会的结果依赖于空间后方交会的精度,前方交会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多余条件平差计算;(2)第二种方法计算公式比较多,最后的点位精度取决于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的精度,用这种方法的结算结果不能严格表达一幅影像的外方为元素;(3)第三种方法的理论严密、求解精度高,待定点的坐标是按最小二乘法准则解得的。

通过以上分析,第一种方法常用在已知像片的外方为元素、确定少量待定点坐标时采用;第二种方法多在航带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中应用;第三种方法在光束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中应用。

10、相对定向需要地面控制点吗?为什么?答:不需要,因为相对定向只是解求两像片相对位置参数的过程,不需要控制点。

利用六对定向点的像点坐标(x ,y )及(x ,y ) (i=1,2,…,6),按如下方程连续法相对定向:解求相对定向元素近似值的改正数。

看是否小于给定的误差ε,若符合则将改正数加到近似值上的最后成果,若超出误差,则迭代计算直到小于误差值。

1、简述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概念。

答:在一条航带几十个像对覆盖的区域或由几条航带几百个像对构成的区域内,仅仅由外业实测几个少量的控制点,按一定的数学模型,平差解算出(加密)摄影测量作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控制点(称待定点或加密点)及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这是空中三角测量与区域网平差的基本思想,通常称之为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或解析空三加密。

第八章1、什么是数字影像?如何获取数字影像?答:数字影像是一个灰度矩阵g:矩阵的每一个像元素g 是一个灰度值,对应着光学影像或实体的一个微小区域,称为像元素或像素。

各元素的灰度值g 代表其影像经采样与量化了的“灰度级”。

数字影像可以直接从空间飞行器中的扫描式传感器产生,也可以利用影像数字化器对摄取的光学像片经过采样的量化而获取。

2、已知四个框标点的像点坐标x 、y 及扫描坐标 x 、y ,写出数字摄影测量内定向的关系式。

答:由于在像片扫描的数字化过程中,像片的扫描坐标与想平面坐标一般不平行,且坐标原点也不同,所以同一像点的像平面坐标x,y与其扫描坐标x,y不相等,需要加以换算,这种换算成为数字影像内定向。

用仿射变换公式进行变换,即x = h + h x + h y+ h x y y = k + k x + k y + k x y式中,h 、h 、h 、k 、k 、k 称为内定向参数,其数值由像片上四个框标点的扫描坐标及相应的像平面坐标(视为理论值)组成误差方程式,平差运算求得。

3、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1)相片扫描数字化;(2)影像处理,有一些系统含基本的影像处理系统,如反差增强、几何变换等,有少数系统含有较强的影像处理系统;(3)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4)几何操作,坐标量测,影像配准;(5)人工获取数字高成模型原始数据;(6)人工或自动化获取数字高成模型,包括影像相关功能;(7)空中三角测量;(8)(9)半自动化空中三角测量;(10)数字制图,包括特征提取与更新,属性化及绘图;(11)(12)序列影像获取与分析;(13)(14)单像测图,通常是指利用影像特别是正射影像作为背景来进行特征提取与向量更新,不需要利用数字高成模型确定高程;(15)(16)正射影像图的生成,包括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叠合和正射影像图的绘制;(17)(18)正射影像图的生成,有时包括影像拼接;(19)规则数字高程模型的内插,其他产品包括等高线图、断面图、体积的派生及可视化;(20)(21)可视化,特别是地形三维显示,即正射影像叠置在数字高程模型上;(22)(23)遥感功能,主要是多光谱分析;(24)GIS功能,通常用于栅格数据的分析、叠置和表达;(25)(26)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