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坍塌事故及原因分析汇总-

合集下载

桥梁坍塌事故的分析

桥梁坍塌事故的分析

一、泥石流造成的桥梁坍塌事故1.泥石流造成的桥梁坍塌事故现状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

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山区自然灾害,一次强大的泥石流,常常会冲毁桥梁,淤埋铁路,淹没车站,中断交通。

是山区建设和铁路、公路运输中必须注意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因而泥石流分布也较广,桥梁遭受泥石流的破坏,几乎连年不断,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我国铁路史上最大的泥石流灾害发生在成昆铁路向南行横跨大渡河后所穿越的第一条沟谷——利子依达泥石流沟中。

该沟地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是大渡河的一条支流。

这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时间是1981年7月9日凌晨1时30分。

冲毁成昆铁路利子依达沟铁路桥一座,把2号墩连腰斩断,钢梁被冲入大渡河。

当天凌晨1 时46分,由格里平至成都的442次客车,不幸在桥位处与泥石流遭遇,两辆机车、一节邮政车、一节客车及一批旅客,一起被洪流推人奔腾咆哮的大渡河中,死亡275人,受伤数十人,酿成了我国铁路史上罕见的泥石流灾害事故。

2.减少泥石流对桥梁危害的措施(1)排导工程。

公路、铁路在选线时尽量避开泥石流的洪积扇,实在避无可避,可选择大的桥梁跨径,增大桥梁等构造物的泄洪能力。

让泥石流按设计意图顺利通过排导设施顺畅地从要保护的桥梁的上游泄到下游,不造成危害。

(2)拦挡工程。

在容易发生泥石流沟中修筑各种形式的拦挡坝,以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雨洪径流,拦截泥石流的沙石、削弱泥石流的流量和能量。

(3)植物措施。

以上措施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泥石流对桥梁的危害,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通过对泥石流的活动规律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虽然其突发性强,治理难度大。

但它的发生和森林植被覆盖率有很大的关系,森林植被覆盖率小的地方,水土保持能力差,容易或者有可能发生泥石流。

桥梁坍塌事故及原因分析汇总-2

桥梁坍塌事故及原因分析汇总-2

一、江苏常州公路大桥突然倒塌该大桥于一九九七年十月建成通车,属下承式系杆拱桥,主桥跨度五十二点八米,宽十点二米乘二,为上下行分离式桥梁。

昨日凌晨五时十五分左右,大桥西半幅桥梁突然发生坍塌。

通过现场查看,未有车船和人员伤亡。

江苏常州公路桥于1995年开始设计建造,大桥跨度55米,桥单幅宽12米,桥梁设计载重量为标准车20吨,挂车为100吨。

1997年正式通车,当时造价为两千多万元。

该桥通车后,由路劲公司委托常州武进交通养护工程总公司进行养护,“事故发生前,在桥面上也没有发现裂缝。

”据当一位桥梁方面的专家告诉记者,该种桥梁,一般设计使用的年限为50年以上。

交通部门一位相关人士则告诉记者,该桥通行量大,而长期以来超载车辆较多,“很多是运建材、石料的车辆,好多车子都超载。

而根据这种桥梁的结构,桥面是平的,不是拱的,这种情况下,只要里面有一根钢筋出现问题,整个半幅桥梁就会全部坍塌。

”江苏省常州市交通部门对07年5月13日凌晨发生的常州运村运河大桥坍塌事故做出初步分析意见:一辆超载车经二三二省道由北向南快速通过该桥西半幅时,由于汽车超重又快速,导致桥梁振动加剧,桥肋发生明显晃动,桥梁由北向南发二、山西运煤超载,60米桥梁坍塌2007年5月23日下午4时30分左右,山西东观--长治干线公路武乡县境内33公里处,一辆车号为蒙L5366挂斯太尔大货车,因严重超载导致一座单孔60米的刚架拱桥发生垮塌事故, 24日上午9时,在事故现场了解到:当时另外两辆同样超载的大货车刚刚驶过该桥面,这次桥梁坍塌所幸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司机与副驾驶向武乡交警报案后离开了事故现场。

经过测量该车货仓的体积为15.8米长x2.3米高x2.3米宽,内装粉煤,初步核算其装载重量至少在130吨以上而按规定这种车型的总装载重量也只有55吨。

从图片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座桥梁垮塌程度(这座桥是去年11月经过全省桥梁普查被认定的正常运行桥梁)。

由于东长线是与208国道并行才未造成严重的堵塞交通事件。

桥梁事故案例分析

桥梁事故案例分析

桥梁事故案例分析桥梁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自然灾害、设计缺陷、材料老化等原因,桥梁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桥梁事故案例,以揭示其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案例:悬索桥坍塌事故时间:2024年7月地点:市悬索桥事故过程:一辆大型货车驶过该市一座悬索桥时,突然发生桥面坍塌,车辆坠入河中,造成多人伤亡。

原因分析:1.桥梁设计缺陷:调查显示,该悬索桥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

首先,该桥的设计荷载未考虑到车辆超重情况,而该地区多为煤炭运输重点区域,大量超重车辆经过该桥。

其次,桥梁结构不符合抗震要求,该地区常常发生地震,桥梁应具备一定的抗震性能。

2.桥梁维护不到位:据相关人员透露,该悬索桥存在多处维护不到位的问题。

例如,主塔结构未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主塔发生部分裂缝。

另外,悬索桥索索腐蚀、疲劳断裂等问题也未进行及时检修。

3.管理不善:对于大型货车的通行限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超重车辆频繁通过该桥。

同时,桥梁管理单位对桥梁的安全管理不到位,没有建立完善的桥梁检测、维护体系。

防范措施:1.加强桥梁设计:桥梁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交通情况和使用环境,重点考虑车辆超重情况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因素。

设计应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桥梁的荷载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加强桥梁维护:桥梁维护应定期进行,包括对主塔结构、索索等进行检查和维修。

特别是对于老化、疲劳等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3.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车辆通行管理制度,对于超重车辆进行限制和罚款处罚。

同时,建立桥梁的定期检测、维护体系,确保桥梁的安全性。

4.加强应急救援能力: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机制,进行快速、有序的救援工作。

培训相关救援人员,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总结:以上案例给我们提出了警示,桥梁事故的发生往往不仅仅是单一原因导致的,而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因此,促进桥梁事故的防范需要多个环节共同努力,包括桥梁设计、维护、管理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进,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桥梁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桥梁坍塌事故分析

桥梁坍塌事故分析

桥梁坍塌事故分析引言:桥梁是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由于桥梁的复杂结构和长期使用,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坍塌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对桥梁坍塌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不足之处,提升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前因分析:1.设计不当:桥梁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使用情况和环境因素,如风速、水流等,导致了结构的脆弱性和容易出现断裂的弱点。

2.基础问题:桥梁的基础是承载之本,如果基础不稳固,容易导致桥梁整体的不稳定,从而引起坍塌事故。

3.施工质量不过关: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队伍技术不过关、操作不规范,会导致施工缺陷,对桥梁的稳定性产生隐患。

4.管理不善:桥梁使用过程中,如果缺乏定期检查和维护,对桥梁缺陷的发现和修复就会拖延,从而增大了事故的发生几率。

二、事故原因分析:1.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是造成桥梁坍塌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自然灾害会给桥梁结构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力量,从而导致破坏和坍塌。

2.超载:超载也是桥梁坍塌的常见原因。

当桥梁超过其设计承载力时,会导致结构的破坏,进而引发坍塌事故。

3.漏修漏检:对桥梁的检修和维护如果不到位,会导致桥梁结构的退化和腐蚀,从而增加了桥梁坍塌的风险。

4.调整荷载:桥梁设计时荷载的分配是按照特定标准进行的,如果在使用中改变了荷载分配,将造成承载力不均匀,容易引发桥梁坍塌。

三、应对措施:1.加强桥梁设计:在桥梁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实际使用情况和环境因素,建立合理的设计标准,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做好基础建设: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应合理选择施工地点,确保充分的地基基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确保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加强桥梁管理:定期进行桥梁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桥梁的缺陷;建立健全的桥梁管理制度,完善桥梁的维护措施,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

4.提高管理与施工水平:加强施工队伍的技术培训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操作规范,减少施工缺陷的发生。

「桥梁垮塌事故原因分析」

「桥梁垮塌事故原因分析」

「桥梁垮塌事故原因分析」近年来,桥梁垮塌事故频频发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影响。

这些垮塌事故不仅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在进行桥梁垮塌事故原因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首先,桥梁垮塌事故的原因之一是设计不合理。

有些桥梁的设计存在缺陷或者不符合实际情况,导致了结构强度不足或者在使用过程中承受不了荷载。

例如,有些桥梁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当地的自然条件,如地震、洪水等,导致在遭受自然灾害时垮塌的风险显著增加。

此外,设计师在桥梁的设计过程中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材料的疲劳寿命和使用年限,使得桥梁出现震动、变形等问题,最终导致垮塌。

其次,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也是桥梁垮塌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施工工艺不过关、施工质量不达标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桥梁结构的不稳定。

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在施工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的指导和监督等方面存在疏漏或者违规行为。

例如,一些施工单位可能会使用次品材料代替标准材料,或者减少了施工过程中所需的配重和施工时间,都会严重影响桥梁的稳定性。

此外,桥梁维护不及时也是桥梁垮塌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桥梁是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桥梁会因为疲劳、腐蚀和老化等原因出现一系列问题。

如果在这些问题出现时没有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就会导致桥梁的结构逐渐疲软,最终导致垮塌事故的发生。

但在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和桥梁管理部门对桥梁的维护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桥梁维修保养不及时或者不达标,从而加重了桥梁垮塌的风险。

最后,桥梁过载和超限运输也是造成桥梁垮塌的原因之一、一些桥梁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车流量和货物运输的需求增长。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些桥梁承受了超出设计荷载的重量,长时间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导致了桥梁的结构逐渐疲劳并最终垮塌。

此外,一些超限运输车辆超出了桥梁的承载能力,也会导致桥梁的垮塌。

综上所述,桥梁垮塌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设计不合理、施工过程问题、维护不及时和桥梁过载等。

桥梁事故及工程原因分析

桥梁事故及工程原因分析

桥梁事故及工程原因分析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各种风险基本因素都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会导致工程事故,甚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古今中外桥梁工程事故不计其数,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众多。

一般可按影响因素大致归类如下。

1、结构与设计因素不少事故与结构形式复杂程度有关。

特别是新型复杂的结构,在应用初期阶段,人们对其结构特性认识尚不够深入,设计理论尚不够成熟,极易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

19世纪初,在英国等西方国家,都曾修建过斜拉桥。

但是由于当时力学理论水平很低,拉索材料强度不足,致使斜拉桥坍塌,事故时有发生。

1824年德国建成的纽伦堡萨尔河桥,在建成的第二年,就在一次246人群集桥上火炬游行时,桥梁突然坠落,酿成50人丧生的严重惨剧。

1907年跨径548.6m的加拿大魁北克桥,因在架设过程中,两次发生事故而闻名于世。

该桥采用悬臂拼装法施工。

当南侧锚碇桁架快架完时,突然坍塌坠落。

原因是悬出桁架太长(达176.8m),因此靠近中间墩处的下弦杆压力过大,致使下弦杆腹板屈曲,而引起全桁架严重破坏。

1987年施工的我国四川达县洲河大桥,为跨度190+70m的混凝土斜拉桥,采用独塔构造,另一端拉索按空间布置直接锚固于山体上,利用了桥头地形特点,省去一个索塔,结构新颖,系我国首次采用。

但是,正当跨中合龙时,主梁混凝土突然破坏坠落,并造成16人伤亡的重大事故。

1997年杭州宁波招宝山大桥,跨度258m混凝土斜拉桥,由于某些结构尺寸偏小,导致该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主梁压破坏的严重质量事故。

事故后对破坏主梁进行了局部拆除重建,并对保留主梁进行了全面加固处理。

大秦铁路某处设计图纸上线路曲线方向错误,导致桥墩位置错误而报废。

1999年3月京广线某桥,在更换枕木时,外侧10片梁突然倾翻,其中9片梁坠落桥下。

在桥上施工的126人中52人随梁体滑落,造成6人死亡,19人重伤,24人轻伤的重大事故。

据称,这是由于平板橡胶支座变形,导致混凝土梁横向倾覆稳定性降低所致。

桥梁坍塌事故汇总分析

桥梁坍塌事故汇总分析

国内部分桥梁垮塌事故1、宜宾小南门桥事故原因:吊杆断裂宜宾小南门桥主桥系中承式钢筋混凝土肋拱桥,矢跨比1/5,是建桥当时国内跨径最大的钢筋混凝土拱桥,中部180m范围为钢筋混凝土连续桥面。

2001年11月7日凌晨4点,从四川南部宜宾进入云南的咽喉要道宜宾南门大桥发生悬索及桥面断裂事故,桥两端同时塌陷,造成交通及市外通讯中断。

事故是连接拱体和桥面预制板的4对8根钢缆吊杆断裂,北端长约10米、南端长20余米的桥面预制板发生坍塌。

两边的断裂处都是在主桥与引桥的结合点,恰恰也是吊桥动态与静态的结合点。

因受力不均,一边垮塌后,使桥面的支撑力发生波浪形摆动,造成另一边也垮塌。

2、广东九江大桥事故原因:船只撞击广东九江大桥为2×160米的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1988年6月正式建成通车。

2007年6月15日凌晨5时10分,一艘佛山籍运沙船偏离主航道航行撞击九江大桥,导致桥面坍塌约200米,导致9人死亡。

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九江大桥6•15船撞桥断事故”,也称为“九江大桥事件”。

3、辽宁盘锦田庄台大桥事故原因:汽车超载2004年6月10日早晨7时许,辽宁省盘锦市境内田庄台大桥突然发生垮塌。

大桥从中间断裂27米,大约有三辆汽车落水,两名落水司乘人员逃生,无人员死亡。

专家组认定,该桥在超限车辆长期作用下,内部预应力严重受损。

事故发生前,大连顺达运输公司一辆自重30吨的大货挂车,载着80吨的水泥,在严重超载情况下通过该桥(该桥在2000年7月被确定通行车辆限重15吨、限速20公里/小时),重载冲击力使大桥第9孔悬臂端预应力结构瞬间脆性断裂,致使桥板坍塌,通过该桥的一辆农用车落水,车上2人逃生.4、小尖山大桥事故原因:支架问题小尖山大桥位于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村后的两座大山之间,全长155米,桥墩高47米。

2005年12月14日5时30分左右,小尖山大桥突然发生支架垮塌,横跨在3个桥墩上的两段正在浇筑的桥面轰然坠下,桥面上施工的工人也同时飞落谷中。

桥梁事故案例分析分解

桥梁事故案例分析分解

桥梁事故案例分析分解桥梁是连接两岸的重要交通设施,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桥梁事故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更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桥梁事故进行分析探讨。

一、青岛市江苏路桥梁事故事故发生时间:2018年8月16日事故地点:青岛市崂山区江苏路北侧事故经过:8月16日,青岛市崂山区江苏路北侧的一座桥梁突然坍塌,路面上的车辆和行人跌入江中,造成20余人死亡。

事故原因:1.桥梁质量问题: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存在问题,建设单位及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存在质量把关不严、责任不到位等问题。

2.违章施工:施工人员违反规定、不按照施工图纸执行,存在破坏桥梁强度的行为。

3.桥梁维护问题:桥梁使用时间较长,维护不到位,桥梁构件存在老化、损坏等问题。

二、重庆江北一角梁桥梁事故事故发生时间:2019年2月2日事故地点:重庆市江北区五红路一角梁桥事故经过:重庆市江北区五红路一角梁桥在施工过程中突然坍塌,造成5人死亡、3人受伤。

事故原因:1.施工条件限制:场地狭小、高低差较大,施工条件有限,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2.施工行为不规范: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存在破坏桥梁原有结构的行为,如未经过严格检查,私自切断桥梁构件等。

3.桥梁监管不到位:桥梁建设、施工管理等职责分工不清,监管不到位,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三、玉山路桥梁事故事故发生时间:2013年3月12日事故地点:南京市玉山路桥梁事故经过:南京市玉山路桥梁在交通管制期间要进行紧急维修,施工人员追加了桥墩加固夹板,导致整个桥梁变形,最终坍塌,造成至少8人死亡。

事故原因:1.工程管理不当: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添加了不合理的加固夹板,使桥梁承受过大的荷载。

2.施工质量问题:施工人员未对桥梁的加固夹板进行检测和评估,并未进行合理的质量把关和监管。

以上案例中,都存在着桥梁建设、使用和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桥梁建设、使用和维护各环节中存在管理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国桥梁坍塌事故总结 (2)一、小南门桥 (2)二、田庄台大桥垮塌 (8)三、小尖山大桥垮塌 (11)四、珍珠大桥垮塌 (14)五、京深高速公路桥坍塌事故 (15)六、岷县洮河大桥坍塌事故 (16)七、202国道熊岳大桥 (18)八、运河艮山桥 (19)九、顺义桥梁测重时突然坍塌 (20)十、公路大桥突然倒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一、运煤超载,60米桥梁坍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二、80吨超载货车压断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三、省湘西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四、208国道市小店区段东柳林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五、丹拉高速入口引桥倾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六、大桥垮塌事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七、省铁力市西大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八、津晋高速公路坍塌事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心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近年来国桥梁坍塌事故总结一、小南门桥小南门桥主桥系中承式钢筋混凝土肋拱桥,矢度1/5 ,是建桥当时国跨径最大的钢筋混凝土拱桥。

该桥桥面系分两部分,中部180m 围为钢筋混凝土连续桥面,预制横梁及空心板组成“飘浮式”桥面系,用12 根柔性吊杆将桥面悬挂于拱肋;两端各30m 为钢筋混凝土门式框架。

两拱肋间桥面以下部分设置3 道剪刀撑以加强侧向刚度,桥面以上部分设置两道K 式横撑与拱肋组成框架。

主拱基础为分离式拱架。

该桥采用劲性钢骨架施工法,缆索吊装。

1990 年建成。

该桥结构新颖、美观,是连接新老市区的交通咽喉,过桥的人流量与车流量的快速增长加吊杆的疲劳破坏,吊杆的锈蚀降低其承载能力,从而导致了吊杆断裂引起桥塌。

省一些桥梁专家和工程设计人员在桥梁的断裂处进行了现场勘查,发现坍塌断裂之处露出一层薄薄的钢筋网,悬吊的承重钢管中露出了锈迹斑斑的钢缆。

有关专家说是南门大桥大桥吊杆的防护措施失效。

参加南门大桥坍塌事故调查的一位专家透露,对断裂的4 对8 根吊杆所作检查发现,承重钢缆的确有一部分生了锈,影响了承重能力。

这表明“大桥吊杆的防护措施失效” 。

吊杆起着悬挂桥面的关键性作用,由承重钢缆和套于其外的钢管组成。

修建大桥时往钢管里灌注了砂浆,起到防护作用,但没能保证长期有效。

■«<1*RS 七L, k±=.|期反上传了rJ * -iJ'i5 f 出 v田庄台大桥垮塌据介绍,田庄台辽河大桥是1972 年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批准兴建,由省交通勘测测量设计的。

当年,田庄台辽河大桥被列入国防公路建设计划,是国家公路建设重点工程之一。

1972年6月20日田庄台辽河大桥开工。

大桥正在建设中时于1975年2月4 日,、海诚地区发生地震,桥墩倾倒位移造成塌落。

1977 年7 月9 日,田庄台辽河大桥通车。

大桥桥面净宽9米,两侧留有人行道,道宽1.5 米,工程总投资2778 万元。

田庄台辽河大桥位于大洼县田庄台镇与大石桥市(县)水源镇(公社)之间,河面宽约660 米,正常水深8—9米。

田庄台辽河大桥既是省第一座深水公路桥,又是当时国屈指可数的最大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公路桥。

横跨辽河,是省屈指可数的大型桥梁之一。

经专家组认定,该桥在超限车辆长期作用,部预应力严重受损,根据对收费口录像等资料调查表明,事故发生前,顺达运输公司一辆自重30 吨的大货挂车,载着80吨的水泥,在严重超载情况下通过该桥(该桥在2000 年7 月被确定通行车辆限重15 吨、限速20 公里/小时),重载冲击力使大桥第9 孔悬臂端预应力结构瞬间脆性断裂,致使桥板坍塌,通过该桥的一辆农用车落水,车上2 人逃生。

目前这辆超载大货挂车的驾驶员已被警方监控交通部门主动放弃对车辆超载的管理权,全部依靠司机自觉,如此管理的结果,就是 6 月10 日,田庄台大桥终因不堪重负突然垮塌。

这样一座早就因为超载而出现过险情的桥梁,最终还是因为超载而垮塌。

记者:我们经过很多的周折,终于找到了对这个大桥进行直接维护的大桥管理站的一个记录,我们翻看了这本记录,从2004 年一直到出事之前我们都翻看了这方面记录,其中在1月5 号的记录上写的非常清晰。

安全员写到说大桥的桥面出现了破损严重,缝隙已经转成了坑槽,希望有些部门能够使车辆绕行,以免车辆对交通产生威胁,这个记录包括随后 2 月份、3 月份甚至4 月份,我们都看过类似的表述。

这个桥的超载情况是可想而知的。

群众:危桥确实是危桥,塌桥是早晚的事早晚的事。

群众说早在四五年前,大桥南北桥头就曾经挂出了“危桥”的标志,塌桥本在意料之中市交通部门强调他们是“庙小和尚穷,,没资金、没技术,请不来专家、配不起设备。

所以只能采取“目测”的方式。

并推说只有省交通厅才有能力对大桥整体进行专业检测。

大洼县大桥管理站:几天一查,看桥面、填坑洼。

市交通局:每一年一查,没设备、没技术,只能目测。

省交通厅:每四年一查,结果还是目测三级检查部门,检查的时间不同,托说的理由不同,但采取的“目测”的方式相同、结果也相同,就是10 间,从来没有对大桥的主体结构进行过一次的全面的检查。

这样的检查方式,让我们质疑,大桥倒塌可否是意外事故这次桥梁倒塌被认为是超载造成的,但是这种超载绝不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所以桥梁从受损到跨塌,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管理到位,检测认真,养护合理也许会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

........ ......... 1 V * * * R「0 v小尖山大桥垮塌2005年12月14日5时30分左右,省市至开阳县正在施工的贵开高等级公路第五标段开阳小尖山大桥突然发生支架垮塌,横跨在3 个桥墩上的两段正在浇铸的桥面轰然坠下,桥面上施工的工人也同时飞落谷中。

事故当场造成3 人死亡,1人失踪,1 人被卡在钢管架中,15 人受伤。

受伤者中5 人后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何刚说,从调查组目前调查的情况分析,这起事故已基本认定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一是大桥在施工中,支架搭设时基础施工不符合相关规要求,部分支架钢管壁厚不够,部分支架主管与枕木之间缺垫板;二是支架预压时,预压围不很充分,每跨有部分区域未压到;三是施工方项目经理对工程管理不到位,劳务工程以包代管,在支架搭设量使用未经培训的民工,在施工质量上存在一定问题;四是监理方、施工方在支架搭设过程及完工后的验收工作草率,且无文字纪录;五是部分特种作业人员无特种作业或过期,部分安全管理人员未持《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上岗。

何刚说,这座大桥的业主是省高速公路开发公司,施工方则是中铁五局三公司的施工队。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将尽快完成事故的调查工作,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

四、珍珠大桥垮塌2005年11月5日13时55分,这座在建大桥的拱架突然发生垮塌,造成2名施工人员当场死亡,3人受伤,14人失踪。

事故发生后,虽经当地有关部门全力组织搜救,失踪的14名施工人员仍全部遇难。

经调查组多方调查取证和科学分析,省市务川县珍珠大桥桥梁垮塌特大事故已被认定是一起责任事故。

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有二:一是大桥的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使用了不符合安全质量的施工器材,二是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违规作业,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五、京深高速公路桥坍塌事故2006年4月16日凌晨5时,至高速公路境0公里处路面发生塌陷,塌陷路面长16米, 宽11米,深6米。

塌陷事故造成该路段双向交通封闭中断,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省交通厅、省交通集团马上成立了事故分析处理组,赶赴事发现场对坍塌事故进行调查分析。

确定超载是造成塌陷的诱因之一。

据悉,核载10多吨的货车有的载重居然达到60吨,严重超载导致公路寿命大大缩短。

事故发生前,相关部门去年9月份对这个桥做了一个专门的体检,然后在今年2月份也做了日常的检查,都没有任何问题。

检测就是通过对桥结构物的每一个部位进行肉眼观察和测量。

看桥台、桥身有没有裂缝,有没有变形。

除了用肉眼观察外,还有用尺子测量,如果是有裂缝的话,就用尺子测量裂缝的宽度。

结果没有发现任何问六、岷县洮河大桥坍塌事故2006年5月16日发生在市岷县县城以北的省道306线248kg +500m处的岷县洮河大桥意外坍塌事故。

事故原因经专家组现场调查已初步确定。

省道306线岷县洮河大桥坍塌事故是一起典型的因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桥梁坍塌事故该桥为70年代初修建的双曲拱桥,由于原桥设计荷载等级较低,并且使用年限已达32年之久,在车辆的长期反复作用下,致使主要结构材料力学性能降低,结构整体承载能力下降,已无法承受严重超载的车辆行驶。

同时,车号为甘P 01552总重46.85吨的车辆在严重超载情况下,依然行驶,造成桥梁坍塌。

此外,双曲拱桥由于结构自身的缺陷,其承载能力及安全储备较低,在如此大的荷载作用下易造成结构损17七、202国道熊岳大桥06年8月1日23时左右,黑(河)大(连)公路(202国道)上的熊岳大桥(省市熊岳镇)在强降水形成的洪水冲击下发生断裂,2座桥墩被冲塌,2孔桥板塌落,2孔桥板下沉。

八、运河艮山桥2006年9月15日,运河艮山桥路面突然坍塌,导致行人摔入大洞中。

事后,市建委、市市政设施监管中心、市市政公用建设开发公司召开了情况说明会,粉砂土质是主要原因。

市市政设施监管中心的宋肖锋主任解释:地下是粉砂土质,遇水易化,如果一旦管道漏水,粉砂土便会随之流失,路面便会逐渐往下沉。

因为这段属于引桥部分,桥板下面都是粉砂土,由于长期雨水冲刷就导致这里水土流失,形成空洞,又没有及时检修、维护,最后使得路面结构无法承受上部荷载,造成了塌陷九、顺义桥梁测重时突然坍塌2006年12月10日位于顺义城北潮白河支流减河上的悬索桥,是连接两岸的人行景观桥。

该桥长120米,宽5米,桥面坡度2.56%,半坡长70.4米,中间拱高1.488米。

桥面由双体箱形钢结构钢悬索承重。

主索两端汇合一点固定,主缆正中与桥面两边平行。

顺义区潮白河支流上一座悬索桥在做静态承重试验时发生坍塌事故,10辆拉载沙土的测重卡车随桥坠落到河床上。

3名参与测试的人员受伤,其中一名卡车司机腿骨骨折。

发现南侧桥体的吊索与地面结合的部分有裂痕。

竣工时,裂痕处被抹上了一层洋灰,看不到裂痕了。

桥体发生坍塌时,这根被处理过的吊索被连根拔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