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附报告)

合集下载

职业病危害项目预评价报告审查要点

职业病危害项目预评价报告审查要点

职业病危害项目预评价报告审查要点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职业病危害项目预评价报告审查要点预防性职业卫生工程项目审查分为2部分:1、形式审查,2、实质审查。

☆形式审查:为审查程序的合法性,包括行政审查的启动合法性、立项的合法性、范围的合法性、技术服务机构的合法性、过程的合法性、资料的合法性等;☆实质审查:为审查工程项目的合法性,包括建设项目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预评价报告质量、竣工验收报告质量、初步设计是否符合要求等。

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审查技术要点(一)建设项目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审查主要是对项目总体概况与工艺流程的审核。

通过对项目的选址地点、性质、规模、生产设计能力、劳动定员、总投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经费的投入、总平面布置情况、生产过程拟使用的主要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的化学名称、用量或产量、主要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及其布局情况,生产设备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程度等的了解,根据审核者的经验或参考相关资料,判断其申报材料中是否有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漏报。

例如:在参加中国石化成品油输送管道工程项目审查中,我们发现申报资料中没有储罐区储罐清洗流程,评价单位也没有对此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和防护措施的评价。

一般情况下,该类工程是密闭操作的生产流程,产生化学有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在露天,成品油正常情况下无高浓度的高毒化学物,评价单位将其定为一般危害项目,但凭我们的经验,储罐区的储罐底往往会聚集大量的硫化物,尤其是硫化氢的毒性很大,我省曾经发生过多次清洗储罐引起的中毒事故,多造成人员死亡。

因此,我们要求评价单位重新对储罐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进行评价,并将该工程项目定为高度危害项目。

(二)预评价报告质量审查1、工程分析质量审查⑴建设项目概况的描述是否客观、准确、完整。

尤其是要判断评价单位对拟建工程选址是否进行了实地考察,是否掌握了选址的自然环境条件等;⑵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评价是否符合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⑶对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化学名称、用量或产量的描述是否客观、准确、完整和符合逻辑。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模板)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模板)
接收岗位2
预处理车间分桶间分装操作
1
6
氟化氢、三氯甲烷、甲苯、甲醇、吡啶、丙酮、四氢呋喃、乙腈、乙醛、乙酸乙酯、二甲苯、氯气、噪声
氟化氢(按F计)、三氯甲烷(氯仿)、甲苯、甲醇、吡啶、丙酮、四氢呋喃、乙腈、乙醛、乙酸乙酯、二甲苯(全部异构体)、氯气、噪声
定点
3
除臭装置
工作服、安全鞋、防尘口罩、防割手套、防毒面具
焚烧装置边门上料操作
3
苯、甲苯、邻二氯苯、硫化氢、吡啶、氯化氢及盐酸、氨、溶剂汽油、硝基苯、二甲苯、1,2-二氯乙烷、氯气、噪声
苯、甲苯、邻二氯苯、硫化氢、吡啶、氯化氢及盐酸、氨、溶剂汽油、硝基苯、二甲苯(全部异构体)、1,2-二氯乙烷、氯气、噪声
定点
3
除臭装置
工作服、安全鞋、防割手套、防毒面具
倒班操作员4
1
尿素、氢氧化钙、活性炭粉尘、氢氧化钠、亚硫酸氢钠、氨
氨、氢氧化钠
定点
3
工作服、安全鞋、防割手套、防毒面具
倒班操作员6
湿渣仓库巡检
0.167
飞灰粉尘
其他粉尘
定点
3
轴流风机
工作服、防尘口罩
焚烧装置二燃室巡检
0.5
氟化氢、氮氧化物、氯化氢及盐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高温
氟化氢(按F计)、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氯化氢及盐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高温
苯、甲苯、邻二氯苯、硫化氢、吡啶、氯化氢及盐酸、氨、溶剂汽油、硝基苯、二甲苯(全部异构体)、1,2-二氯乙烷、氯气
定点
3
工作服、安全鞋、防尘口罩、防割手套、防毒面具
焚烧装置过滤器清理
1
硫酸及三氧化硫、氯化氢及盐酸
硫酸及三氧化硫、氯化氢及盐酸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企业需提供的资料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企业需提供的资料

附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所需材料清单(公司)项目(供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用)建设单位日期一、建设项目概况二、公司概况和项目背景三、项目位置(说明项目所在地、及周边工厂、道路和居民分布情况)四、项目范围(本次建设包括哪些建、构筑物和生产装置、设备,车间设置情况,各承担哪些具体的生产任务)五、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六、岗位设置及定员(包括每个生产作业岗位名称、作业天数、作业时间和作业方式等)七、产品名称及相应的年产量产品名称:年产量:产品名称:年产量:产品名称:年产量:八、生产过程中拟使用的原料、辅料注:1.应提供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全部原、辅料商品名和化学名,主要化学成分及比例。

此项不清楚应向供应商索取资料。

2、状态指原、辅料的自然状态(如液体、固体、气体、粉状等)。

3.存在形式指(粉状、气溶胶状、粒状、块状、胶冻状、水样等)4.主要成分写具体化学物质名称。

原辅料为化学品应提供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品、联产品、副产品十、生产设备的名称、用途和布局十一、建设项目工艺流程(一)工艺流程图(二)工艺流程描述(要求描述该项目从原料到产品的全过程,包括工艺技术及其来源,原辅料的应用,生产装置的生产过程概述,辅助装置的工艺过程概述,生产装置的化学原理及主要化学反应,生产设备的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等。

)十二、公用工程建设、年耗用量和三废排放情况(一)公用工程建设(说明本项目水泵房、空压机房、配变电房、冷冻机房、锅炉房等公用工程的建设情况)(二)公用工程年消耗量表(三)三废排放情况废水:废渣:废气:十三、总图运输(包括原辅料及燃料仓库、储罐、堆场以及码头工程、运输工程等,应用文字或图表作简要说明):十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是建设项目总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工程总投资、工程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绿化面积及系数等)十五、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十六、建、构筑物情况(一)建构筑物一览表(二)建、构筑物情况(各建筑物间距、朝向、采光与照明、采暖与通风及主要建筑物(单元)的内部布局等)十七、职业病防护(一)拟采用的职业病防护设施1、防尘2、防毒3、防噪声/振动4、防高温5、防辐射6、其他(二)拟采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安装部位(三)拟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四)拟采用的应急救援(应急救援预案、措施,拟采用的应急设施、报警装置、应急救援物资)十八、辅助卫生设施的配置情况(医务室、食堂、休息室、浴室、厕所、妇女卫生室等辅助卫生设施的配置情况)十九、拟投入的职业卫生经费二十、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设置情况(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情况(三)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四)职业卫生应急预案制定情况(五)职业卫生档案建立情况(六)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情况本单位确认上述材料全面、真实、合法、有效。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

第一部分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应有:对拟使用的辐射源或拟进行的实践特性和规模进行描述,对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和拟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评价,估计正常、异常和事故工况下电离辐射对工作人员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

1 概述1.1 评价目的1.1.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需要;1.1.2对拟建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进行评价,预防、控制辐射危害,确定建设项目在放射性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1.1.3为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行政审批提供技术依据。

1.2 评价范围描述评价的区域范围、防护设施和人员范围。

1.3 评价内容与方法1.3.1 内容简要介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源项,防护设施、防护措施、辐射监测、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健康监护和事故应急措施等。

1.3.2 方法1.3.2.1基本方法评价机构通过资料调研和现场调查分析,将获取资料与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标准要求的数值相比较并对符合程度作出评估。

1.3.2.2类比法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

1.4 评价依据列出评价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评价参考的其他资料。

1.5 评价目标包括放射工作应遵循的放射防护原则,建设项目拟采用的管理目标值,工作场所辐射水平、表面放射性污染控制目标和其他技术条件或技术指标。

2 建设项目概况2.1 概况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址,建设项目性质(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建设规模(工程主要设施名称、建筑面积、投资总额),人员结构,发展规划。

2.2 周围环境条件及人口分布2.3 环境γ辐射水平和环境介质辐射水平3 工程分析和工艺流程3.1 工程分析3.2 平面规划及工艺流程包括设施布置平面图4 辐射源项及防护措施4.1 辐射源项4.1.1 辐射源项概况辐射源装置的结构,与辐射有关的主要参数。

福建省xx铁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福建省xx铁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福建省xx铁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xxxxx001xxxx职业健康评价有限公司2014年5月声明xxxx职业健康评价有限公司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福建省阳山铁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过程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并对所出具的《福建省xx铁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承担法律责任。

报告书名称:xxxx铁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评价机构名称:xxxx职业健康评价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报告书编写人:报告书审核人:报告书签发人:目录1.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1.1项目立项意义 (1)1.1.2任务由来 (2)1.2评价依据 (2)1.3评价目的 (6)1.4基本原则 (6)1.5评价范围 (6)1.6评价内容 (7)1.7评价方法 (7)1.8评价程序 (7)1.9质量控制措施 (8)2.企业概况 (12)3.工程分析 (12)3.1工程概况 (12)3.2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的名称和用量及产品的化学成份 (29)3.3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 (29)3.4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 (30)4 类比调查 (35)4.1类比企业的选择 (35)4.2类比企业调查内容 (37)4.3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39)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43)5.2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6)5.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50)6.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 (56)6.1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56)6.2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拟配置情况 (57)6.3拟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 (58)6.4拟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58)6.5拟设置的辅助用室 (58)6.6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概算 (59)7.职业病危害评价 (60)7.1选址 (60)7.2总平面布置 (61)7.3建筑卫生学 (64)7.4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66)7.5职业病危害因素 (68)7.6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评价 (69)7.7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 (72)7.8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74)7.9应急救援措施评价 (76)7.10辅助用室卫生学评价 (76)7.11职业健康监护 (77)7.12职业卫生专项经费 (77)8.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 (78)8.2补充措施 (78)8.2.2工程技术措施 (79)8.2.3个体防护措施 (80)8.2.4卫生保健措施 (80)8.2.5应急救援措施 (84)8.2.6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概算 (86)9 结论与建议 (87)9.1 结论 (87)9.1.1选址 (87)9.1.2总体布局与设备布局 (87)9.1.3生产工艺 (87)9.1.4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 (87)9.1.5防护措施 (89)9.2 建议 (89)1.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立项意义铁矿石作为钢铁企业的重要原材料,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作为钢铁最大的生产国和铁矿石的需求国,国内供应严重不足,铁矿石依赖进口程度高,因此国内铁矿石开发潜力巨大,加强国内铁矿石开发和利用刻不容缓。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过程报告(式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过程报告(式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过程报告(式样)附件4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过程报告(式样)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日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样填写说明一、本工作报告可以用钢笔、签字笔填写,字迹要清晰、工整;也可以用打印机打印四号字文本,但“主要负责人签字”必须由本人用钢笔、签字笔签署姓名。

二、本工作报告“项目名称”栏,填写建设项目名称。

三、本工作报告“建设单位”是指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的单位。

四、本工作报告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栏根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评价结论填写。

五、本工作报告设置的栏目尺寸,不能满足填写内容的需要时,可自行设置栏目尺寸,但不能改变表格外边距的尺寸;本工作报告设置的栏目中的表格数量不能满足填写内容的需要时,可自行设置续表,格式和内容要求应与本工作报告的表格一致。

建设项目地址建设项目性质新建□ 改建□ 扩建□ 技术改造□ 技术引进□ 建设单位法人项目负责人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单位评审时间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一般□ 较重□ 严重□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主要内容车间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预期接触人数预期接触水平范围以及是否超标拟采取的工程控制措施建设单位承诺我单位对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报告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合规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单位已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并按评审意见对预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确保建设项目投入生产后能满足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按要求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信息进行了公示。

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处)年月日报告编制人:编制时间:联系电话:(。

矿山安全预评价报告

矿山安全预评价报告

前言采石厂隶属于,采石厂位于县城东部,矿区地理坐标:东经99°25′03″—99°25′48″北纬26°31′35″—26°32′12″,行政区划隶属县金顶镇福东村委会管辖。

该采石厂于2006年1月首次办理采矿权登记,采矿权人为金茂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采矿许可证号:5333250610001,发证机关为县国土资源局,有效期2006年1月4日至2011年1月4日,开采矿种:建筑用石灰岩,矿区面积:0.019km2,开采规模:4.80万t/a。

2007年变更采矿权人为金茂建材厂,采矿许可证号:5333250720002,有效期2007年6月21日至2011年1月21日,开采矿种:建筑用石灰岩,矿区面积:0.019km2,开采规模:4.80万t/a,为通过出让方式取得。

2011年采矿许可证到期后,矿业权人县金茂建材厂依法办理了延续,延续后证号为,有效期2011年3月30日至2014年3月30日,生产规模4.80万t/a,开采标高2680~2618m,开采矿种为建筑用石灰岩。

2014年采矿证到期后,矿业权人又依法按矿政管理要求办理了延续,延续后采矿证号为,有效期2016年4月15日至2018年4月15日,生产规模4.80万t/年,开采标高2680~2618m,采矿权人为县金茂建材厂。

根据《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5〕38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怒政办发〔2015〕86号)的要求,该矿山生产规模达不到最低生产规模10万t/a,按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工作方案的通知》(怒政办发〔2016〕79号)的意见,该矿山为“改造升级”一批,因此企业于2019年8月16日办理了采矿权变更登记,采矿权人为,采矿许可证号为,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开采矿种为建筑石料用灰岩,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生产规模10万t/a,矿区面积0.019km²,开采深度2680~2618m。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目录1、总论 (3)1.1评价目的 (3)1。

2评价依据 (3)1。

3评价范围 (6)1。

4评价内容 (7)1.5评价单元 (7)1.6评价方法 (7)1。

7评价程序 (8)1.8质量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用人单位概况 (11)2。

1用人单位概况 (11)2.2地理位置及主要自然环境概况 (11)2.3原、辅材料及产品 (12)2。

4岗位定员及工作制度 (12)3、总体布局 (13)3.1总体布局 (13)3.2总体布局评价 (13)4、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 (16)4.1生产工艺 (16)4.2主要生产设备及布置情况 (16)4.3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评价 (17)5建筑卫生学 (20)5.1建筑卫生学调查 (20)5.2建筑卫生学检测 (20)5.3建筑卫生学评价 (20)6 职业病危害因素 (21)6。

1职业病危害因素辨别 (21)6。

2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4)6。

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 (28)7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 (32)7。

1职业病防护设施调查 (32)7.3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 (32)8职业健康监护 (35)8。

1职业健康监护调查 (35)8.2职业健康监护评价 (35)9个人防护用品 (36)9。

1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36)9。

2个人防护用品评价 (36)10辅助用室 (37)10.1辅助用室调查 (37)10。

2辅助用室 (37)11职业卫生管理 (39)11.1职业卫生管理调查 (39)12结论 (43)12.1分项结论 (43)12.2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 (43)13 措施及建议 (43)13.1本项目职业卫生工作存在的不足 (43)13.2措施及建议 (43)附表1:职业病危害现状汇总表附件1:委托书;附件2:用人单位地理位置图;附件3:总平面布局示意图;附件4:设备布局示意图;附件5: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示意图;附件6: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点布置示意图;附件7: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附件8:现场采样影像资料1总论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有限公司XXXXXX普通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开采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报告编号:浙江某某XYP[2016]00xx【资料性附件】浙江某某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九月十五日附件目录附件1 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2评价依据 (2)1.3评价目的 (5)1.4评价范围 (6)1.5评价单元 (7)1.6评价内容 (8)1.7评价方法 (8)1.8评价程序 (9)1.9质量控制 (11)1.10职业卫生接触限值 (11)附件2 工程分析 (16)2.1工程概况 (16)2.2产品和原辅料 (22)2.3总体布局 (24)2.4生产设备布局及设备自动化 (25)2.5开采方案与采矿工艺简介 (26)2.6施工过程分析 (30)2.7建筑卫生学 (30)附件3 类比调查 (32)3.1类比企业的选择 (32)3.2类比调查内容 (36)3.3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44)3.4类比调查结论 (52)附件4 职业病危害评价 (54)4.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54)4.2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 (67)4.3拟设置的个人防护用品及评价 (70)4.4拟采取的应急救援设施及评价 (71)4.5总体布局分析及评价 (73)4.6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分析及评价 (75)4.7建筑卫生学分析及评价 (77)4.8辅助用室分析及评价 (78)4.9拟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分析及评价 (79)4.10职业卫生专项投资分析与评价 (80)附件5 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及建议 (81)5.1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的补充措施及建议 (81)5.2职业卫生管理的补充措施及建议 (83)5.3个体防护建议 (86)5.4应急救援建议 (88)5.5警示标志设置建议 (88)5.6辅助用室设置建议 (89)5.7职业健康监护建议 (89)5.8建设项目施工期职业卫生管理建议 (89)附件6 评价结论 (91)附件7 其他附件 (95)附件1总论1.1 项目背景XXXXXX普通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为嵊泗中心渔港(新港区)扩建工程提供石料的工程性矿山,于2010年10月29日取得浙江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开采规模177.34万立方米/年,矿区面积0.1708km2,有效期至2013年10月23日。

2013年10月经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核准采矿许可证延期至2017年3月23日,因中心渔港扩建工程一期竣工,矿山于2015年初停采。

为了切实满足嵊泗中心渔港(新港区)扩建工程建设的石料需要,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批复同意(浙土资厅函[2014]536号)调整XXXXXX 普通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矿区范围。

调整扩大后的矿区范围包括原XXXXXX普通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和已到期关停的嵊泗县北鼎星大升轧石厂,调整后矿区面积为0.2865km2,矿山所开采的石料全部用于嵊泗中心渔港(新港区)扩建工程防波堤建设及海涂围垦。

2014年3月,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编制完成了《浙江省XXXXXX 矿区普通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勘查地质报告》;2014年10月,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编制完成了《浙江省XXXXXX矿区普通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开发利用方案》;2015年1月23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3300002010107120079938,开采矿种: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生产规模:190万m3/a。

有效期限:2015年1月23日至2019年1月23日。

XXXXXX普通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为工程性矿山,开采的矿石只用于嵊泗中心渔港(新港区)扩建工程建设,不得流入市场。

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径122°23′6″、北纬30°45′32″。

开采标高为+15.00m~+120.85m,核定矿区范围坐标共由27个拐点组成。

矿区查明的矿石资源储量(122b)764.91万m3(1965.33万吨),其中原生凝灰岩矿(122b)658.38万m3(1711.79万吨);风化矿石(122b)106.53万m3(253.54万吨);剥离量9.27万m3,剥采比0.01:1。

矿山设计开采能力为495万吨/年(即190万m3/a),生产服务年限4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七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016年8月受XXXXXX有限公司委托,浙江某某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编写工作。

浙江某某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了项目评价工作小组,组织了有关技术人员完成相关资料收集,并编制了评价方案。

根据评价方案的要求,组织公司技术人员对企业提供的工程资料进行了分析、审查,根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要求结合相关资料,对拟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进行了评估,经综合分析,编制完成本报告书。

企业承诺提供的资料真实可靠,本机构针对企业提供的资料和现场调查进行相应评价。

1.2 评价依据1.2.1 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表1.2.1 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1.2.2 标准与规范表1.2.2 标准与规范1.2.3 基础依据表1.2.3 基础依据1.3 评价目的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2.识别、分析与评价本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1.4 评价范围本项目评价范围以该项目拟实施的工程内容为准,包括:开采平台、破碎机组、码头、办公生活区等。

根据采矿许可证可知,矿区范围由27个拐点构成,矿区面积0.2856km2,最低开采标高+15.00m,最高开采标高+120.85m。

矿区划界范围27个拐点坐标汇总见表1.4。

表1.4矿区范围拐点坐标汇总表(1980西安坐标系统)本项目可研阶段施工方案尚未确定,未明确项目建设施工和设备安装调试过程,未见职业卫生管理情况等内容描述,本报告中省去相关分析评价内容,仅在补充措施建议中明确建设单位相关职责。

本报告仅对本项目竣工投产后运行期间可能遇到的职业病防治内容进行评价。

如今后该项目的采矿工艺、设备、原材料、产品等发生改变,则需另行评价。

1.5 评价单元根据拟建项目的特点,并根据生产工艺、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将建设项目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或区域。

该项目评价单元划分见表1.5。

表1.5 评价单元划分1.6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

1.7 评价方法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一般采用采用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工程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及定性和定量评价,必要时可采用其它评价方法。

1.7.1 类比法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

1.7.2 检查表分析法检查表法是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和潜在危害。

1.7.3 工程分析法根据业主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结合有关国家标准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分析建设工程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工程分析包括对选址、总平面布置、建筑卫生学、设备布局、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过程中的原辅料和产品、供排水、绿化、采光和照明等技术资料开展职业卫生学的分析,辨识职业病危害因素。

1.8 评价程序1.8.1 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接受建设单位委托、签订评价工作合同、收集和查阅有关资料、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编制预评价方案并对其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措施及要点。

1.8.2 实施阶段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

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职业卫生检测与分析、职业病防护措施调查与分析,并对评价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并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

1.8.3 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主要工作为汇总实施阶段的各种资料、数据,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评价程序工作流程见图1.8。

图1.8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流程图*:质控审查根据内部质量控制程序召开内审会进行审查。

**:专家评审的组织、程序与内容按有关规定执行。

嵊泗县菜园镇北鼎星岛普通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开采项目报告编号:浙江泰达ZYP[2015]00221.9 质量控制为保证评价工作的质量,确保评价客观、真实和科学,针对不同的评价阶段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具体如下:1.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要求开展评价工作,贯彻浙江某某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2.评价人员取得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资质证书,安排具有从事该工作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的人员开展工程分析、调查、评价方案审核和报告审核。

3.认真审核委托单位提供的资料,以确保资料的真实、可靠和翔实;积极向职业卫生专家库的专家请教。

4.检测方法优先采用经计量认证的方法,检测仪器经计量检定或校准,人员经培训考核。

5.认真开展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确定:工程分析、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辨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评价、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评价、职业健康监护评价等的质量控制,严格、准确执行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

6.评价方案经内部评审和咨询外部专家意见,报告书严格执行内部审查和外部专家审查制度。

7.评价报告书经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写人、报告审核人和报告签发人签名。

1.10职业卫生接触限值1.10.1 噪声职业接触限值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和相关标准,接触限值见表1.10.1-1和1.10.1-2。

表1.10.1-1 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表1.10.1-2 非噪声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1.10.2 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高温(WBGT指数)职业接触限值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见表1.1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