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成长密码》教学设计(详案)
【人民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五课_成长的“秘密”_第2框_我有隐私权

也称私人空间,是指个人的隐秘范围,如身体的隐私部分,个人居所,学生的书包、日记本、通信等。
隐私就是丑事吗?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隐私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个人的很多方面,如电话号码、身高、收入等。
丑事一般指违反道德或触犯法律的事,它们涉及公共利益,不属于隐私。不可将隐私等同于丑事。
【赔偿损失】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公民隐私权受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提出精神损害赔偿
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对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第二环节:日记与隐私权
孩子的日记,父母到底能不能看呢?同学们可以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父母,一组扮演子女,然后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谁对?谁错?大家讨论一下:
老师之见:
在家庭中,孩子隐私权的保护与父母监护权的履行之间是容易发生冲突的。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非常重要。作为子女有自己的隐私权,作为父母是我们的法定监护人,我们在懂得保护自身隐私权的同时也要能理解、尊重父母,多与父母沟通交流。
【停止侵害】当被害人发觉或知晓他人正在实施侵害自己的隐私时,如谈论、传播、打听、窃取自己的隐私,可以直接阻止其侵害行为,也可以请求有关部门和人民法院令其停止侵害。
【赔礼道歉】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贬损了他人的名誉,理应向他人赔礼道歉。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若经过诉讼,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我们希望别人不要侵犯我们的隐私,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别人的隐私,这样大家才能享受着自由和舒畅、安宁和惬意。
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
小班语言优秀优质教案《长大的秘密》

小班语言优秀优质教案《长大秘密》一、教学内容《长大秘密》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单元,详细内容围绕“成长”主题,通过一篇篇生动有趣故事,让学生解成长奥秘,学会珍惜成长过程中每一个瞬间。
本节课主要针对《长大秘密》一文进行深入讲解,分析文章结构,解读字词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2.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成长快乐与挑战,培养珍惜成长过程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情感;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培养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成长图片,引发学生对成长话题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文,找出不认识字词,通过查字典或询问同学方式解决。
3. 课堂讲解:a.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并纠正发音;b. 分析文章结构,讲解生字词;c. 通过例句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情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新学字词造句,并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评价。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趣事,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
6.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难点,设计练习题,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文章结构图;2. 生字词列表;3. 修辞手法解析;4. 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b. 造句练习;c.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2. 答案:a. 生字词抄写正确;b. 造句通顺,符合语法规则;c. 回答问题准确,能体现出对文章内容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成长故事,提高阅读兴趣,丰富知识储备。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长大的秘密》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长大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成长的故事》,详细内容为“长大的秘密”。
通过故事《小蝌蚪找妈妈》,让幼儿了解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和规律,引导幼儿关注自身成长。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感受成长的过程,懂得珍惜成长中的每一个阶段。
2.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感受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和规律。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分享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小蝌蚪找妈妈图片、成长树图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提问:“故事里的小蝌蚪发生了哪些变化?它们为什么能找到妈妈呢?”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和规律。
3.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小蝌蚪找妈妈图片,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例题讲解: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吗?”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5.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画纸、画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的成长过程。
7. 互动游戏:组织幼儿进行“成长树”游戏,每组幼儿合作完成一棵成长树,展示在班级角落。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长大的秘密》2. 内容:(1)故事:《小蝌蚪找妈妈》(2)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小蝌蚪→青蛙(3)成长规律:生长发育、学习进步、友谊增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自己的成长过程,并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的成长感受。
答案示例:我从小宝宝变成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学会了自己吃饭、穿衣,还交到了很多好朋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变化。
群文阅读:《成长密码》教学设计+反思+教学选文(文本)

群文阅读《成长的密码》教学设计一、文本选择《迟到》《追“屁”》《歪儿》《我没有钓住那条鱼》《难忘的八个字》,选自树人教育研究院编著的《群文阅读语文新课程1+X读本》四年级上册群文议题7。
执教年级:四年级。
二、议题解读议题确定为“成长的秘密”。
人一生的成长,是由许许多多个生活的片段累积而成的。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片段里头,其实就藏着做人做事的智慧。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本组文章,穿越到几位名家的成长历程当中去,和名家一道回忆童年往事,体味作者的感受,探究变化的原因,感悟成长的力量。
三、文本分析《迟到》讲了童年时的英子有一天赖床不去上学,父亲严厉地责罚了她——狠狠地打了她一顿。
《追“屁”》讲述的是作者小时候很喜欢闻汽油的味道,有一次,趴在摩托车排气管后边闻汽油味,差点被熏晕了。
《歪儿》一文讲述了一个叫歪儿的孩子因身体不便,游戏中处于不利地位,还被同学们取笑。
后来,大家把他请回来玩游戏,并心照不宣地创造共同的快乐。
《我没有钓住那条鱼》讲了作者小时候和叔叔一起去钓小狗鱼的故事。
这一次失败和叔叔给他的忠告,让他明白了在做成一件事情前后自己应该持有的态度。
《难忘的八个字》讲的是小时候的作者因先天兔唇、左耳失聪,感到自卑,非常敏感,觉得世界上没有人会喜欢她。
后来,在一次“耳语测验”的游戏中,老师借此机会向她说了一句悄悄话:“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句话抚慰了作者受伤的心灵,让她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
这一组文本围绕“成长”这个议题展开,揭示了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小事可以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次深刻的教训、一次尴尬的出糗、一次心灵的冲击、一次痛心的失败、一句暖心的鼓励……都有可能开启我们成长的智慧之门,让我们得到启迪、获得力量、变得成熟。
把五篇文本加以对比统整后,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经历过的一切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笔财富。
“生活即教育”,学会在经历中学习,才会收获更多的成长。
这也正是作者通过文字向读者们传达的成长密码。
四、教学目标(一)学生能够用跳读、浏览等方式,阅读一组关于成长的文本,理解作者在往事中经历的成长与变化。
成长密码小学语文教材分析全解密

成长密码小学语文教材分析全解密《成长密码小学语文教材分析全解密》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又引导他们培养正确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理解能力。
而《成长密码》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种,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教材结构、内容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对《成长密码》进行全面解密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成长密码》的教材结构。
这套教材分为语文一年级至语文六年级共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又分为上下册。
每册教材以课本和配套练习册为主要教学资料,内容涵盖了语文的各个方面,包括词语、课文、篇章、写作、阅读等等。
整个教材结构合理,学习起来系统性强,有助于学生逐步提升语文能力。
其次,我们来看《成长密码》的内容设置。
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注重贯穿“言传、文化、理智”三大主题。
在课文中,穿插了古代文人的诗词、优美的古文阅读,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在写作中,引导学生激发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在阅读中,注重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全面而系统的内容设置,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视野。
再次,我们来看《成长密码》的教学方式。
教材中融入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演示、实践等等。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
教学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文运用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情境化的语言训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
综上所述,《成长密码》作为小学语文教材,在结构、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
通过学习这套教材,学生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培养正确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理解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广大学生和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这份宝贵的学习资源,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幼儿小班语言公开课《长大的秘密》教案

幼儿小班语言公开课《长大的秘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语言教材《成长的快乐》第三章《我会长大》,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成长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成长过程,通过故事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成长的意义,知道每个人都会慢慢长大。
2. 培养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成长过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同伴,分享成长的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成长过程。
教学重点:理解成长的概念,学会关爱同伴,分享成长的快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成长的图片、故事书《长大的秘密》、成长记录卡。
2. 学具: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成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人物是如何成长的。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2. 故事讲解(5分钟)(1)教师讲述故事《长大的秘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人物成长的过程。
(2)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检验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成长记录卡,示范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成长过程。
(2)引导幼儿仿照示例,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成长过程。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的成长过程。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并用语言描述画作中的成长过程。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培养幼儿关爱同伴、分享成长的快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长大的秘密》2. 板书内容:(1)成长的概念(2)用语言描述成长过程(3)关爱同伴,分享成长的快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成长过程,并用语言描述。
2. 答案示例:(1)我从小宝宝变成了现在的小班学生。
(2)我学会了走路、说话、自己吃饭。
(3)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践活动和分享,让幼儿了解了成长的概念,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024年幼儿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长大的秘密》

2024年幼儿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长大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我和我的身体》中的第三节《长大的秘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身体的成长变化,了解成长中的趣事,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成长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身体的成长变化,知道成长过程中的趣事。
2. 培养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成长过程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成长的热爱和期待,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身体的成长变化,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成长过程。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关注成长过程中的趣事,激发他们对成长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大的秘密主题挂图、成长过程图卡、身体成长变化动画视频。
学具:彩色笔、画纸、成长日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长大的秘密主题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成长过程中的趣事。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成长过程图卡,讲解身体成长变化,让幼儿了解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播放身体成长变化动画视频,让幼儿跟随视频中的内容,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成长过程。
4. 分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分享自己的成长趣事,并用彩色笔在画纸上记录下来。
5. 成长日记制作(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将画纸上的内容整理成成长日记,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分享自己的成长日记,让大家共同欣赏和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长大的秘密》2. 板书内容:身体的成长变化成长过程中的趣事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成长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成长日记请幼儿用彩色笔和画纸,记录下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趣事,不少于三件。
2. 答案示例:我学会了走路,妈妈说我像小企鹅一样可爱。
我换牙了,老师告诉我新牙齿会长得更好看。
我长高了,可以帮妈妈拿东西了呢!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观看视频、分享成长趣事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成长的秘密。
群文阅读:《成长密码》教学设计 教案+反思+教学选文(文本)

群文阅读《成长的密码》教学设计一、文本选择《迟到》《追“屁”》《歪儿》《我没有钓住那条鱼》《难忘的八个字》,选自树人教育研究院编著的《群文阅读语文新课程1+X读本》四年级上册群文议题7。
执教年级:四年级。
二、议题解读议题确定为“成长的秘密”。
人一生的成长,是由许许多多个生活的片段累积而成的。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片段里头,其实就藏着做人做事的智慧。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本组文章,穿越到几位名家的成长历程当中去,和名家一道回忆童年往事,体味作者的感受,探究变化的原因,感悟成长的力量。
三、文本分析《迟到》讲了童年时的英子有一天赖床不去上学,父亲严厉地责罚了她——狠狠地打了她一顿。
《追“屁”》讲述的是作者小时候很喜欢闻汽油的味道,有一次,趴在摩托车排气管后边闻汽油味,差点被熏晕了。
《歪儿》一文讲述了一个叫歪儿的孩子因身体不便,游戏中处于不利地位,还被同学们取笑。
后来,大家把他请回来玩游戏,并心照不宣地创造共同的快乐。
《我没有钓住那条鱼》讲了作者小时候和叔叔一起去钓小狗鱼的故事。
这一次失败和叔叔给他的忠告,让他明白了在做成一件事情前后自己应该持有的态度。
《难忘的八个字》讲的是小时候的作者因先天兔唇、左耳失聪,感到自卑,非常敏感,觉得世界上没有人会喜欢她。
后来,在一次“耳语测验”的游戏中,老师借此机会向她说了一句悄悄话:“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句话抚慰了作者受伤的心灵,让她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
这一组文本围绕“成长”这个议题展开,揭示了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小事可以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次深刻的教训、一次尴尬的出糗、一次心灵的冲击、一次痛心的失败、一句暖心的鼓励……都有可能开启我们成长的智慧之门,让我们得到启迪、获得力量、变得成熟。
把五篇文本加以对比统整后,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经历过的一切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笔财富。
“生活即教育”,学会在经历中学习,才会收获更多的成长。
这也正是作者通过文字向读者们传达的成长密码。
四、教学目标(一)学生能够用跳读、浏览等方式,阅读一组关于成长的文本,理解作者在往事中经历的成长与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文阅读
《成长的密码》教学设计
一、文本选择
《迟到》《追“屁”》《歪儿》《我没有钓住那条鱼》《难忘的八个字》,选自树人教育研究院编著的《群文阅读语文新课程1+X读本》四年级上册群文议题7。
执教年级:四年级。
二、议题解读
议题确定为“成长的秘密”。
人一生的成长,是由许许多多个生活的片段累积而成的。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片段里头,其实就藏着做人做事的智慧。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本组文章,穿越到几位名家的成长历程当中去,和名家一道回忆童年往事,体味作者的感受,探究变化的原因,感悟成长的力量。
三、文本分析
《迟到》讲了童年时的英子有一天赖床不去上学,父亲严厉地责罚了她——狠狠地打了她一顿。
《追“屁”》讲述的是作者小时候很喜欢闻汽油的味道,有一次,趴在摩托车排气管后边闻汽油味,差点被熏晕了。
《歪儿》一文讲述了一个叫歪儿的孩子因身体不便,游戏中处于不利地位,还被同学们取笑。
后来,大家把他请回来玩游戏,并心照
不宣地创造共同的快乐。
《我没有钓住那条鱼》讲了作者小时候和叔叔一起去钓小狗鱼的故事。
这一次失败和叔叔给他的忠告,让他明白了在做成一件事情前后自己应该持有的态度。
《难忘的八个字》讲的是小时候的作者因先天兔唇、左耳失聪,感到自卑,非常敏感,觉得世界上没有人会喜欢她。
后来,在一次“耳语测验”的游戏中,老师借此机会向她说了一句悄悄话:“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句话抚慰了作者受伤的心灵,让她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
这一组文本围绕“成长”这个议题展开,揭示了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小事可以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次深刻的教训、一次尴尬的出糗、一次心灵的冲击、一次痛心的失败、一句暖心的鼓励……都有可能开启我们成长的智慧之门,让我们得到启迪、获得力量、变得成熟。
把五篇文本加以对比统整后,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经历过的一切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笔财富。
“生活即教育”,学会在经历中学习,才会收获更多的成长。
这也正是作者通过文字向读者们传达的成长密码。
四、教学目标
(一)学生能够用跳读、浏览等方式,阅读一组关于成长的文本,理解作者在往事中经历的成长与变化。
(重点)
(二)学生能够通过勾画批注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探寻作者
发生变化的原因,发现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多种途径与机遇。
(难点)(三)将作者的感悟转化为自己的人生经验,做一个会向生活学习的人。
(重点)
五、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群文阅读基础和自主-合作阅读的经验,能够较好地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发生的成长变化。
因此,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教师只需要做简单提示。
而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对比统整几篇文本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属于难点,需要教师做必要的指点。
教学方法
教法:指导阅读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勾画批注法、练笔法。
七、教学准备
课件、阅读文本、工作单。
八、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
1.提问:你觉得“密码”是什么?
2.你觉得“成长的密码”又是什么呢?
3.出示文本题目和作者。
今天,我们要读的这一组文本中,就藏有几位名家的成长密码,等待我们一起去探寻。
你最想读哪一篇,为什么?
(二)阅读探索品味成长(27分钟)
1.活动一:自主选读,整体感知(4分钟)
(1)学生自主默读最感兴趣的成长故事,勾画或批注最有意思的语句。
(2)请2-3名学生分享自己刚才读的是哪篇文本,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本内容:一件什么事让作者成长了。
2.活动二:群文研读,探究原因(15分钟)
(1)出示学习表格和阅读要求,请同学们用跳读、浏览等方式,自主阅读另外四篇文本,找一找事情发生的前、后,作者不同的想法或行为,直接在文本中勾画或批注,体会作者发生的变化。
(8分钟)(2)小班合作探究学习:
①作者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②作者得到了怎样的成长?
同学们在小班长的组织下进行有效沟通、归纳概括,并由记录员填写学习表格后两列。
(7分钟)
3.活动三:对比统整,破译成长(8分钟)
(1)交流反馈:请五个小班的代表对照学习表格,分别汇报五篇文本的相关内容。
其余小班可以适当补充。
(2)对比统整:五位作者发生改变的契机——成长的密码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理解:
①吸取教训。
有时候,吃了一次大亏,吸取的教训,是成长的密码,让我们反省。
如:《迟到》中,作者因不想上学受到父亲的责罚;《追“屁”》中,作者被摩托车排出的废气呛到。
②品味伤害。
有时候,我们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内心的歉疚与后悔,是成长的密码,让我们成熟。
如:《歪儿》中,作者因取笑歪儿,对歪儿造成伤害后内心的悔意。
③智者点拨。
有时候,智者的一句忠告,是成长的密码,让我们顿悟。
如:《我没有钓住那条鱼》中,叔叔的点拨。
④爱的力量。
有时候,别人对我们的理解、宽容、帮助、鼓励是成长的密码,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
如:《难忘的八个字》中,老师那一句饱含爱意的话语。
当然,还有很多成长的密码等待我们在生活中去发现。
(相机板书)
(三)拓展联结自由创写(10分钟)
1.同学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小事都可能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今天寻找到了几位名家的成长密码,也许你会发现,你已经从生活的大课堂中寻找到了属于你自己的成长密码,现在就请你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