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下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的有关知识。

2、理解大运河开凿的作用;客观公正的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隋朝大运河,暴君隋炀帝。

学习难点:隋朝经济的繁荣写的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

【承上启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了使用石器的原始社会(元谋人和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时代,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黄帝炎帝和尧舜禹时期是氏族公社时代。

使用青铜器的奴隶社会(夏商和西周,还有东周的春秋)。

使用铁器的封建社会(战国和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这个学期我们接着学习封建社会:隋唐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

【一】预习案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81年北周外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隋灭掉陈,统一南北。

动脑筋:你能总结出隋朝可以重新统一南北的条吗?(可以讨论)2、隋文帝的统治:(1)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减轻人民负担;(2)表现: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

3、隋朝大运河:(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在在位时开凿。

从60年起。

观察教材第4页的运河图,填写下面(3)至(6)项:(3)三点:中心在,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邗沟、()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的运河。

(6)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的交流。

【二】提升案、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2、讨论:你知道隋朝类似于哪个朝代吗?试着分析它们的相同点横卷形: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给功不较多。

横卷形: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3、以下是古人关于大运河的两首诗,请你先阅读理解,不懂的地方问老师,然后回答问题:问题:这两首诗对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态度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各是什么态度?4、用示意图的方式画出隋朝大运河的路线图,然后设想如果你生活在隋炀帝时期,并参加了大运河的开凿,你会有哪些遭遇?【三】训练案、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B、加强水利灌溉、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D、为了对高丽战争2、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是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A、①③B、①②、③④D、②③3、隋朝大运河,连接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A、永济渠B、江南河、通济渠D、邗沟4、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B、全长四、五千千米、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D、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作为统一的朝代存在的时间是()A、81—618年B、89—618年、81—600年D、88—618年6、隋朝的统治类似下列哪个朝代()A、秦朝B、东汉、西晋D、东晋7、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实现了南水北调、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8、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①通济渠②永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D、①④9、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2)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3)此河的开通有什么意义?【四】总结案七年级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时间:_________七年级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隋朝建立建立者:_________七年级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南北重都城:_________归统一南北统一:_____年,隋灭______,南北重新统一。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导学案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导学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隋朝建立和统一、隋朝大运河的构成等相关史实。

2、培养分析史料得出结论的能力;从比较中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3、认识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对隋朝的繁荣所起的推动作用;认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1)隋初经济的繁荣的原因。

(2)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就是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年,隋军南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

3、隋文帝的统治:隋文帝是个的皇帝。

他在位时,改革,发展,注重,国家出现了统一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

二、大运河的开通1、在位时,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南至余杭,由北向南分别为、为、、,为全长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合作探究1、结合课本的“阅读文字”(第2-3页),想一想,隋朝为什么能灭掉陈朝统一全国?①陈朝腐朽:陈后主整天沉迷酒色,不理政事。

大臣昏庸,自以为是。

守江将士战备松弛等。

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奠定了灭陈物质基础。

隋为灭陈作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得当。

③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

2、分析下列图表,得出结论,然后概括一下这些结论体现了隋朝社会经济的什么特征?导致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因素有哪些?时间隋初隋盛时结论人口三千多万人四千六百万人?垦田一千九百多万顷五千五百多万顷?粮仓长安太仓洛阳含嘉仓、洛口仓?①结论: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②特征:社会经济繁荣。

③因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第 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班别:___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掌握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的有关知识。

2.理解大运河开凿的作用;客观公正的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重点和难点】重点:隋朝大运河难点:全面分析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自主学习】自学与交流: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________建立朝,定都________,他就是________帝。

2.隋朝的统一:_______年,隋灭________ ,南北重归统一。

3.隋文帝的统治:⑴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减轻人民负担;⑵表现: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

二、隋朝大运河:⑴目的:,巩固。

⑵时间:在在位时开凿。

从605年起。

⑶三点:中心在,北达,南至。

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

五大水系:连接、、、和五大河流,全长两千多公里⑷地位:是。

⑸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的交流。

【探究活动】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增《汴水》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龙舟水殿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曰休《汴河怀古》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利,南通商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①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哪一著名的水利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②上述水利工程的功能是什么?当前,国家正在进一步扩展材料二中水利工程的功能,那么扩展其功能的重大建设工程是什么?③材料一和材料二.材料三的观点正好相反,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巩固练习】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 )A.重新统一南北B.设三省六部C.创立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A 581年 B 589年 C 605年 D 608年 ( ) 3.“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繁盛一时的隋朝学案

繁盛一时的隋朝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班级:姓名:一、目标引航:1、了解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朝的富庶。

2、掌握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及其影响。

3、通过识读“隋朝疆域图”和“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二、预习重难点: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难点:隋初经济的繁荣及如何辩证评价大运河。

三、开始学习:(一)基础闯关,自主学习学法点拨:阅读教材P1—5,结合导学,把填空的知识点在课本上记录和标注出来。

☆南北重归统一:1、隋的建立:年,建立隋朝,定都。

2、隋的统一:年,隋灭掉南方的朝,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南北重归统一。

☆大运河的开通:1、开凿目的:2、运河开凿时间人物:________年,_______征发几百万农民,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合作探究一】1、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识读教材P4“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来完成)五大河流,全长________。

4、运河地位:是古代世界的运河。

5、运河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的交流。

6、运河评价:【合作探究二】结合教材P6两个“小朋友”对大运河的说法,谈谈你怎样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合作探究三】你认为隋朝的统治类似于哪个朝代?试分析它们的相似点(二)达标检测☆选择题:1、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A.581年B.589年C.605年D.608年2、隋朝统一南北朝时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是( )A.宋朝B.齐朝C.梁朝D.陈朝3、下列哪项不是隋朝实现统一的条件()A.民族融合的加强B.江南经济的发展C.陈朝的强大D.隋的军事准备充分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A.专供隋炀帝乘龙舟游江都B.解决陆路交通的不便C.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D.加强对江南地区的开发5、某游客从余杭(今杭州)出发,沿运河乘船直达洛阳。

这位游客最早可能生活在()A.元朝B.宋朝C.唐朝D.隋朝☆材料题:6、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中学“导学·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导学学案班级姓名编号日期: 2014-3- 审批:课题: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设计者:燕子年级·组制一年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能力,巧妙设问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日日清巩固达标训练题”自评:师评:基础题:1.隋朝统一南北,灭掉的最后一个政权是()A.宋B.齐C.梁D.陈2.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3.隋朝统一全国是在()A.581年B.605年C.589年D.6114. 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专供隋炀帝乘龙舟游江都B.解决陆路交通的不便C.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D.加强对江南地区的开发5.“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赞颂的我国古代伟大工程是A长城B灵渠C大运河D赵州桥()6、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涿郡B.长安C.洛阳D.余杭7.古代有一位商人,他经常把货物通过大运河从杭州运到北京去。

请你想想,这位商人应该是生活在下列哪个朝代()A.西周B.秦朝C.汉朝D.隋朝8. 隋炀帝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的根本条件是()A.隋朝初期人口急剧增长B.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C.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的D.隋朝初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发展题:一、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以下问题。

相信自己能行!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请回答:1、两则材料反映了隋朝的哪项工程?请说出此工程是何时由谁下令开凿的, 其开凿的目的是什么?其历史地位何在?2、两则材料都体现了此工程有何意义或作用?3、假设你是一名隋朝的运粮官,要从余杭押运一批粮食到都城长安,请简述你的航线。

繁盛一时的隋朝人教版导学案

繁盛一时的隋朝人教版导学案

问题探讨: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问题归纳: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重大的意义?自主学习,自我提高(夯实基础,展现自我风采!)二、大运河的开通(阅读课本4—5页回答问题)1、阅读课本第2页导入框中“隋炀帝看琼花”的故事回答: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凿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阅读课本第4页回答:大运河开凿目的是什么呢?2、阅读课本第4—5页内容,观察第四页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回答:(1)、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时间、人物,大运河的中心,起止点,分为哪四段?沟通了哪五大水系?(2)、隋朝大运河的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共同学习,合作提高【合作探究二】问题一:问题一: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问题二: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能力拓展,自我提升1、以下是两段材料是古人对大运河的评价,认真仔细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2)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我能行!(3)此河的开通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怎样简要评价此河?2、请你尝试用示意图的方式画出隋朝大运河的路线图,A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C .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为了对高丽战争 4、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5、隋朝的都城在( )A.长安B.洛阳C.成都D.建业6.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A .经济繁荣B .短暂而繁荣C .二世而亡D .节俭盛行7.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邗沟 D.通济渠8、“北通涿郡之渔利,南通商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这句话评价的是( ) A.秦灵渠 B.长江 C.黄河 D.隋朝大运河课后延伸,提升能力1、根据示意图熟悉掌握大运河的有关知识2、然后设想如果你生活在隋炀帝时期,并参加了大运河的开凿,你会有哪些遭遇?3、大运河的开凿对当时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知道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思考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等问题,培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问题和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学习重点1.隋初繁荣的表现及其原因。

2.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 1.辩证地、全面地分析和评价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从课本中“以正文为纲,多渠道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应到学生参加课堂讨论,鼓励独立思考和表达不同见解,逐步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阅读简短的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

学习过程课题导入 1.同学们知道京杭大运河吗?隋炀帝是为了赏琼花而开凿大运河的吗?这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在当时有什么作用和地位?自学自清一. 填空题1.隋朝的建立时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南北重归统一时间__________,隋灭__________。

2.大运河开通的时间:从___________年到____________年,开通大运河的目的3.大运河在当时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二.动脑筋你能总结隋朝可以重新统一南北的条件吗?(分组讨论)合作探究问题探究1.今天的运河与隋朝的大运河有什么区别?”2.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3、我们从隋文帝身上能学到什么?达标测试一、选一选。

1.隋朝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短暂的璀璨与辉煌。

它的都城在()A.北京 B.余杭 C.长安 D.建康2.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A.581年 B.618年C.589年D.605年3.唐朝一位余杭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4.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A.乘舟上赏琼花B.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C.去江南旅游 D.运粮食二.材料分析题1.材料一尽到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低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低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班级------ 姓名------- 小组评判----- 教师评判---------教师寄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泓清池,必需不断有清泉的注入。

学习也是一样,学习历史贵在锲而不舍,要用心去感悟每一个朝代的历史。

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明白隋朝的成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记住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二、进程与方式试探与探讨“隋炀帝什么缘故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仍是坏事”的问题,提高初步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看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宁,是经济进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学会公正客观的评判历史事物,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与学的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教与学的难点:一是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归纳,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判,有必然难度。

二温故知新(温习旧知)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B.传播汉代文化C.成立西域都护增强统治D.开辟丝绸之路2.我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于A.汉武帝时期B.汉武帝以后C.汉文帝时期D.汉高祖时期三学习探讨导学提纲或填空(基础知识)一、记住隋朝成立的时刻,成立者,都城及统一的时刻。

二、隋初经济繁荣表现及缘故别离是什么?3、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概况、条件如何?4、你如何看待隋炀帝开通大运河这件事?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什么作用呢?五、隋朝和秦朝相较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三合作探讨疑难问题、拓展问题1.结合本课题目和上学期所学秦朝相关内容,试比较隋朝和秦朝相较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四达标训练㈠知识再现:一、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是____________;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是__________二、__________在位时,从__________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主备:审批:组别:教师评价:
课题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型自学验收(二)[自学与交流]:(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
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知识点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1)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2、隋朝的统一:
(1)统一的时间:
(2)统一的原因:
(3)统一的意义:
3、隋朝的繁荣(社会经济繁荣)——开皇之治
(1)原因:
(2)表现:
知识点二:隋朝大运河:
(1)目的:
(2)时间:
(观察教材第4页的运河图,填写下面(3)至(6)项)
(3)三点:中心在,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四段:
(5)五大河流:
(6)地位:
(7)作用:知识超市: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之中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朝代。

581年隋文帝杨坚代北周称帝,改国号为隋。

589年灭南朝陈,南北重新统一,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隋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

隋统一南北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两个重要历史条件:(1)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自东汉以来陆续内迁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的长期交往,在经济生活和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

这些民族的名称,逐渐消失于史册。

南北政权使节往来频繁,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

这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2)江南经济的发展。

江南经济的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

北朝自北魏以来经济发展较快。

南北边境上的民间贸易很多,双方官员也违禁互市牟利。

南北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迫切要求结束分裂局面。

隋朝在政治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以增加政府收入。

隋朝还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巩固了中央对东南地区的统治,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联系
一、课堂导入: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一是隋初经济的繁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

2、依据学案内容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

3、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上备集体讨论、突破。

4、建议25分钟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

四、学习程序:
1、独学:检查点评学习效果,达标率75%。

2、对学:了解学习效果,解决独学时存在的问题,达标率85%。

3、组学:了解学习效果解决学习效果,解决对学时存在的问题,达标率90%。

4、展示点评学习效果,解决共性问题及生成问题。

五、导学内容:
(一)[知识储备,复习测评]
北朝: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的鲜卑族建立了北魏政权,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后来北魏分裂为和,东魏被取代,西魏被取代,历史上将、、和统称为北朝。

南朝:383年淝水之战后,年东晋大将称帝,国号“”,东晋结束,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朝代,总称为南朝。

【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1、想想看,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
3、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大运河的开通对你有什么启示?
4、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七、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1.隋朝的建立者是:()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
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
3.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要是因为:()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

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

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应是()
A.乘汽车 B.坐轿子 C.乘船 D.坐火车
5、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错误的是()
A、目的是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C、大运河的开通是隋文帝的政绩
D、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6.隋朝大运河是在605年至610年开通的,如果从北向南依次通过的运河河段应该是()
A.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B.江南河→邗沟→永济渠→通济渠
C.邗沟→江南河→永济渠→通济渠 D.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指的是()A.西晋统一全国。

B.北魏建立起强大的政权。

C.隋军南下灭掉陈,南北重新统一。

D.大运河的开通。

8.你认为隋朝在历史上最重要贡献的是()
A.实行了经济改革 B.重新统一南北
C.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D.开通大运河
9.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A.黄河 B.京杭大运河 C.隋朝大运河 D.淮河
10.古人评论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其中“一渠”指的是()
A.郑国渠 B.通济渠。

C.永济渠。

D.隋朝大运河
11.下面关于隋朝历史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短暂而繁荣。

B.结束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完成统一。

C.开凿了古代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

D.社会经济繁荣。

12.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
A.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B、到扬州观看琼花
C、南粮北运
D、显示自己的实力
升华:你认为隋朝的统治类似于哪个朝代?试分析它们的相似点?
六、小结八、检查学案
九、教与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