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基本概念

公共管理基本概念
公共管理基本概念

第一章公共管理基本概念

第一章

公共管理基本概念

公共管理可說是一門研究政府改革之理論與實務的學科,尤其自1980年代以來以新公共管理為理論基礎之各國行政改革,更為世界掀起一股政府再造的風潮。本章從公共管理領域進入,進而探討新公共管理的內涵,以及各國政府改革措施,並歸納政府再造的共同特色,以利瞭解公共管理相關內容之輪廓。

申言之,本章包含三大重點:

(一)公共管理概論(包含意涵、研究途徑、未來發展與挑戰)。

(二)公私部門管理異同。

(三)新公共管理與政府再造。

第一節公共管理的意涵

擬答

欲探討公共管理之共同特質,必先瞭解其意涵,茲簡述學者之觀點

如下,而後歸納其共同特質:

(一)公共管理之意涵:

1.培里(J.L. Perry)和克拉馬(K.L. Kraemer):

公共管理為新的途徑,結合了傳統公共行政規範取向及一般管

理的工具取向。前者關切民主與行政間的關係,如公平、正義,

後者則重視組織的設計、運用與資源分配。

2.波茲曼(B. Bozeman)與史朝斯曼(J.D. Straussman):

兩人界定公共管理為「政治權威的管理」,亦即公共管理無法

侷限於政策分析的科學色彩,或者說公共管理無法自外於政治

系絡而運作。

3.林恩(Jr. Lynn):

認為公共管理即為「政策管理」(Policy Management),簡述如

次:

(1)從管理的觀點探討公共政策,才能落實政策目標及理念。

(2)政策管理係針對具有行政責任的公經理人(Public Manager),

在特定環境限制下,對於政府政策採取有利的詮釋與行動。

(二)公共管理之共同特質:

1.大體而言,公共管理的特徵有四點:(余致力,1999:27)

(1)以公共管理者為教學研究對象。

(2)既重視公共系絡或政治環境,亦重視管理知能與策略。

(3)以政府方案為焦點,重視績效,強調部際關係與府際關係。

(4)採科際整合與個案研究的途徑,強調實務與理論並重。

3

2.依據孫本初教授之見解,公共管理之特性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孫本初,新公共管理,2009:34-35)

(1)公經理人:由於政治無可避免,所以公經理人應明白政治系

絡,在法定的責任與限制下,以專業管理公共部門並承擔責

任。

(2)目標方面:組織或公共目標必須明確,並依照3E標準(經濟、

效率及效能)來測量績效;重視政策或管理的實際成果甚於

行政程序。

(3)管理哲學:運用個人主義式的人力資源管理技術,強化「績

效-獎酬」間的關係,建立員工對組織的承諾與支持。

(4)組織結構:重新設計組織結構,目的在使政策與行政分離;

建構扁平化的網絡型組織,賦予各組織完整的行政權責,以

打破公部門中的本位主義,破除部門間的藩籬和侷限。

(5)市場力量:引進市場競爭機制,有效利用資源,降低成本,

提高服務品質。

(6)與外環境的關係:運用私部門或企業組織的管理方式,以契

約關係聯結內外環境,同時顧及政府內部、政府機關間以及

與私部門間的關係,試圖建立具有回應力、彈性及學習的公

共組織。

(7)公共政策導向: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密切相關,公共管理者

應關心政策的制定、執行與評估,以提高公共服務的品質。精選試題

第二節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徑

擬答

根據波茲曼(Barry Bozeman)所著《公共管理:迄今最佳文輯》(Public Management:The State of The Art)(1993)一書,他認為公共管理

的研究由兩個學派所組成,分別是公共政策途徑下的公共管理(簡稱P

途徑)與企業管理途徑下的公共管理(簡稱B途徑),分述如次:(孫本初,新公共管理,2007:34-36)

(一)公共政策途徑下的公共管理:

在公共政策學派下的公共管理,根據凱多(Kettle)看法,有以下

幾項特徵:

1.對傳統式的公共行政及政策執行研究予以拒絕。因為政策學派

中的公共管理學者大多來自政治學或公共行政學等領域以外的

學術背景,均強調以自我原有的學科專長來研究公共管理,並

將公共行政或政策執行的研究成果予以排除。

2.偏向前瞻性、規範性的理論研究。政策執行的研究焦點主要在

克服執行時所遭遇之問題,而公共管理有效地結合政策分析,

將重點放在方案結果的促成,並將政治性主管人員視為政府績

效的關鍵人物。

3.著眼於高階層管理者所制定之策略的研究。其認為高階層官員

的主要工作即在研擬策略,以利屬員朝其所定之目標提供最佳

的服務。

4.透過個案的研究來發展所需的知識。即從實務運作及管理者的

親身經歷中,萃取出最佳的管理原則。

5.在政策學派影響下的公共管理研究,乃視公共管理與政策分析

為一體。但受企業管理學派影響的公共管理,則與政策分析幾

無交集。

5

(二)企業管理途徑下的公共管理:

一般而言,企業管理學派(B途徑)取向下的公共管理與傳統的公共行政較為接近,其所從事的公共管理研究,傾向以師法企業的方法來提升公部門的服務品質,晚近實務界所崛起的「新公共管理主義」(New Public Mana-gerialism)可為代表。波茲曼進一步指出企業管理學派下的公共管理之特徵:

1.偏好運用企業管理的原則。

2.對公私部門間的差異不作嚴格的區分,並以經驗性的理論發展

作為公私組織間差異的解釋基礎。

3.除了對策略管理及組織間的管理逐漸予以重視外,並強調組織

設計、人力資源、預算等方面的過程取向的研究,並非如同政策途徑僅強調政策及政治的研究。

4.以量化的實驗設計作為主要的研究方法,個案研究僅是教學上

的一項補充教材而已。

補充說明

精選試題

7

第三節公共管理未來的發展趨勢

擬答

學者艾瑪(M.A. Emmert)與項格(R.F. Shangraw)兩人歸納出公共管理未來環境的系絡有以下八項特徵:(孫本初,2009:50-52)

(一)社會與組織將會日趨複雜,政府的運作與管理必須與時俱進:

由於科技的不斷更新,以及全球性的互動等因素的影響,人類原

有的組織及社會結構將會變得更為複雜。在這種趨勢下,政府的

組織結構、運作程序及管理方法必須與時俱進。

(二)公私部門間的互動將會日趨頻繁,公私部門的界限亦將日趨模糊:

在未來的年代,大規模的企業(特別是跨國性的企業)將會降低政

府組織的重要性,經濟性的機構將會取代政府的職能,迫使公共

部門必須有效地回應市場的需求,並與私部門作更有效率的互動,這將使公私部門的界限日趨模糊。

(三)持續的技術變遷,將使政府必須轉型:

資訊與通訊技術(ICTs)的使用,將對組織產生諸多影響,例如電

腦系統的普遍、網路連結、資料庫應用等都可以使官僚體制的工

作被簡化。然而資訊的超載(overload)、資訊的整合和電子化政

府形式的技術,將會是政府所需要面臨的新課題。

(四)公部門的資源以及成長將會受限:

由於資源有限,政府部門的規模因而受到限制,使其必須以最有

效率的方式來傳輸服務,例如以契約方式委託民間經營的民營化

方式。

(五)工作隊伍與服務對象的多元化:

由於種族及文化因素的影響,已使整個社會的工作隊伍及公民需

求呈現多元分歧的現象,公部門在面對此種現象時,必須將「放

諸四海皆準」的管理通則作適當之修正。

(六)個人主義與個人責任的強調,促使民營化與志工主義的興起:

由於個人主義的盛行,以及自我責任的強調,傳統上由政府機關

主導一切的情勢已有所轉變。在此風潮下,促使民營化與志工主

義的興起,更改變了個人對政府機關的期許與看法,行政人員也

由此而獲得更多的工作自主權。

(七)生活品質的重視與環保主義的抬頭:

對員工本身而言,工作不再是生命中的唯一目標,其所關切的是

人身安全與健康,以及家居生活的重視。因而在工作場所的管理

與設計將大幅度的更新與改變,諸如彈性工作時間、醫療保健的

提供等。

(八)持續漸進式的改進與轉換,而非激烈的變革:

由於環境的急速變遷,迫使人們須作適時的回應。話雖如此,即

使組織有所變革,亦應在現在的制度下進行持續的改革,切勿對

現行體制進行激烈的變革,例如貿然實施大規模的人力精簡,以

免引發劇烈的反彈或危機。

擬答

公共管理的最新發展趨勢如下:(孫本初,2009:52-54)

(一)持續充實公共管理的概念與內涵:

公共管理此一學科領域的主要工作是為了研究政府部門的革新、

變革、再造及創新。就現階段而言,其概念內涵暫時不宜作嚴格

或具體的界定,因為政府改革若欲持久不歇,公共管理的概念內

涵務必持續充實。

(二)公共管理所採取的研究途徑兼具實務性與規範性:

公共管理的發展趨勢是為建構一個新而成熟的學科領域,因此其

所採取的研究途徑必須兼具實務性與規範性,亦即在發展具有實

際效用的治理工具的同時,也將建立其核心的價值規範。

9

(三)公共管理並不排斥私部門所使用的方法:

公共管理學者認為,公部門與私部門兩者所使用的管理方法,在實際使用時是講究「效用主義」的,兩者間的關係是互補而非完全替代,亦即無論使用任何方法,凡能達到目的者皆為好的管理方法。

(四)重視虛擬網絡組織對公共部門所造成的影響:

近年來,由於資訊及通信科技的發達,造成許多虛擬網路組織的形成,此一現象勢必對公部門的工作環境造成莫大的衝擊,因此公部門應及早規劃適當的管理方法,例如電子公文認證的問題、資訊管理及管制的問題等。

(五)公共管理強調創新與系統思考:

公部門的管理者唯有具備創新與系統思考能力,才能夠提出正確的變革方向,同時兼具整合者的技術能力,才能夠設計出新的治理系統,俾利產生創新的政策,以收實際功效。

(六)公共管理重視人力資源管理:

自1980年代以來,先進工業化國家為因應全球市場化的競爭壓力及愈來愈嚴格的服務品質要求,紛紛採取策略性的人力資源管理,試圖藉由提升公共部門的人力素質與工作力來提振國家競爭優勢。

(七)重視服務的品質與績效的評估方法:

在「顧客至上」的年代,政府施政必須講求服務品質的持續改善和不斷的超越,而績效是民眾在接受政府所提供的服務時,首先考慮的重要面向。因此,公共部門管理者必須主動發展客觀且有效的績效評估方法,以利藉由顧客滿意度來檢測政府績效。(八)重視政府再造的方法與過程:

政府再造已成為一種「時代精神」,惟其施行的方法或策略並無定律,重點在於必須配合公共部門的特有生態環境,並且在過程中必須實事求是。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学 第一讲公共管理学概论 问题: 1.公共管理与私营部门管理之间的区别。 2.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 3.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 4.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5.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 一、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一)公共管理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公共物品”和“公共事物”。 “公共物品”是属于大众所有的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性: 1)非竞争性。是指人个消费物品或事物在由一个人消费的时候,并不影响和减少其他人的消费。 2)非排他性。是指阻止一个人的消费享用该产品,代价是非常大的。 “公共物品”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管理的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 对管理的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 社会公众利益的职能活动。 公共管理有五个内涵。 1)公共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或其他组织。 2)公共管理对象是公共事物。公共事物的特征有:a.公共事物与公共利益有直接关系; b.公共事物管理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3)公共管理是永恒存在的。具体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 4)公共管理来自于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并且工作 绩效不能简单以利润或效率作为标准。 5)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二、公共管理的具体类型。“三分法”。a.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以便于管理。b.政府管理。 处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c.非政府组 织管理。是指除政府门部外其他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物,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霎时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三、公共管理学的特点。 1.公共管理学是一个整合的概念。延续了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方面的内容,以及企业管理方面 的内容。 2.公共管理学在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情况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运用于公部门。 3.公理管理重视与外界环境关系,强调以最高领导者的战略设计和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并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是意味着一种新的治理方式。 5.公共管理强调的是价值调和与责任。“效率,效能,公平,经济。”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的是政府的改革与再造。建立服务型政府,比如电子,生态,高效及法 制等。

公共管理基本概念

第一章公共管理基本概念 第一章 公共管理基本概念 公共管理可說是一門研究政府改革之理論與實務的學科,尤其自1980年代以來以新公共管理為理論基礎之各國行政改革,更為世界掀起一股政府再造的風潮。本章從公共管理領域進入,進而探討新公共管理的內涵,以及各國政府改革措施,並歸納政府再造的共同特色,以利瞭解公共管理相關內容之輪廓。 申言之,本章包含三大重點: (一)公共管理概論(包含意涵、研究途徑、未來發展與挑戰)。 (二)公私部門管理異同。 (三)新公共管理與政府再造。

第一節公共管理的意涵 擬答 欲探討公共管理之共同特質,必先瞭解其意涵,茲簡述學者之觀點 如下,而後歸納其共同特質: (一)公共管理之意涵: 1.培里(J.L. Perry)和克拉馬(K.L. Kraemer): 公共管理為新的途徑,結合了傳統公共行政規範取向及一般管 理的工具取向。前者關切民主與行政間的關係,如公平、正義, 後者則重視組織的設計、運用與資源分配。 2.波茲曼(B. Bozeman)與史朝斯曼(J.D. Straussman): 兩人界定公共管理為「政治權威的管理」,亦即公共管理無法 侷限於政策分析的科學色彩,或者說公共管理無法自外於政治 系絡而運作。 3.林恩(Jr. Lynn): 認為公共管理即為「政策管理」(Policy Management),簡述如 次: (1)從管理的觀點探討公共政策,才能落實政策目標及理念。 (2)政策管理係針對具有行政責任的公經理人(Public Manager), 在特定環境限制下,對於政府政策採取有利的詮釋與行動。 (二)公共管理之共同特質: 1.大體而言,公共管理的特徵有四點:(余致力,1999:27) (1)以公共管理者為教學研究對象。 (2)既重視公共系絡或政治環境,亦重視管理知能與策略。 (3)以政府方案為焦點,重視績效,強調部際關係與府際關係。 (4)採科際整合與個案研究的途徑,強調實務與理論並重。 3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 第一章 1.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具有哪些基本特质? 答: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目的。 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社会性、管理性。 2.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答: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包括七个要点:①即时的专业管理。②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③强调产出控制。④转向部门分权。⑤转向竞争机制。⑥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⑦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新公共管理的特征:①采取理性途径的方式处理问题。②重新设计组织结构。 ③改变组织结构。④依据经济、效率、效能等标准来衡量组织成就。⑤改变现行的政策。⑥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⑦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以及学习的公共组织。⑧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 3.公共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管理技能? 答:①技术性技能。②人际关系技能。③概念化技能。④诊断技能。⑤沟通技能。 4.有效公共管理者应具有哪些基本的特质? 答:①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②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③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④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⑤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

的工作经验。⑥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⑦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擅长于分析与思考。 第二章 1.什么是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具有哪些基本的特点? 答:所谓公共组织,从广义上而言,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服务社会大众,以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都可以成为公共组织。从狭义上来看,乃是指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 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①公共组织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②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有法律的权威。③公共组织权威的割裂。④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⑤公共组织间的相互依存性。⑥公共组织的政治因素的考虑。⑦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⑧公共组织的独占性。⑨公共组织行为具有强制性。 2.什么是公共组织的层级化?层级化的优点是什么? 答:公共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即纵向结构。它是指公共组织内部,按上下层级关系有序构成形式。公共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点:权力直线分布,权力链清楚,利于政令统一和指挥统一;权力集中,层层节制、上下隶属关系清楚,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监督;在层级化下,组织目标明确,分工明确,工作程序明确,有利于调动下属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层级化是公共管理效率化的有力保证。 第三章 1.什么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有哪些基本的特征? 答:战略管理可视为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之行为。也可以被界定为: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或科学。 战略公理的基本特征:①战略管理是未来导向的。②战略管理着重于较长远的、总体的谋略。③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识别威胁的过程。

数据挖掘及决策树

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 2016 — 2017 学年第学期) 信自楼444 一、上机目的及容 目的: 1.理解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及其过程; 2.理解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OLAP之间的关系 3.理解基本的数据挖掘技术与方法的工作原理与过程,掌握数据挖掘相关工具的使用。 容: 给定AdventureWorksDW数据仓库,构建“Microsoft 决策树”模型,分析客户群中购买自行车的模式。 要求: 利用实验室和指导教师提供的实验软件,认真完成规定的实验容,真实地记录实验中遇到的 二、实验原理及基本技术路线图(方框原理图或程序流程图) 请描述数据挖掘及决策树的相关基本概念、模型等。 1.数据挖掘: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音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 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项集的频繁模式 分类与预测分类:提出一个分类函数或者分类模型,该模型能把数据库中的数据项 映射到给定类别中的一个; 预测:利用历史数据建立模型,再运用最新数据作为输入值,获得未来 变化趋势或者评估给定样本可能具有的属性值或值的围 聚类分析根据数据的不同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数据类 偏差分析对差异和极端特例的描述,揭示事物偏离常规的异常现象,其基本思想 是寻找观测结果与参照值之间有意义的差别 3.决策树:是一种预测模型,它代表的是对象属性与对象值之间的一种映射关系。树中每个 节点表示某个对象,而每个分叉路径则代表的某个可能的属性值,而每个叶结点则对应从 根节点到该叶节点所经历的路径所表示的对象的值。决策树仅有单一输出,若欲有复数输 出,可以建立独立的决策树以处理不同输出。 算法概念 ID3 在实体世界中,每个实体用多个特征来描述。每个特征限于在一 个离散集中取互斥的值 C4.5 对ID3算法进行了改进: 用信息增益率来选择属性,克服了用信息增益选择属性时偏向选 择取值多的属性的不足;在树构造过程中进行剪枝;能够完成对 连续属性的离散化处理;能够对不完整数据进行处理。 三、所用仪器、材料(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等或使用软件) 1台PC及Microsoft SQL Server套件 四、实验方法、步骤(或:程序代码或操作过程) (一)准备 Analysis Services 数据库 1.Analysis Services 项目创建成功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几何光学 本章重点: 1、光线、光束、实像、虚像等概念; 2、Fermat原理 3、薄透镜的物像公式和任意光线的作图成像法; 4、几何光学的符号法则(新笛卡儿法则); 本章难点: 5、理想光具组基点、基面的物理意义; §3.1 几何光学的原理 几何光学的三个实验定律: 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在均匀的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2、光的独立传播定律——光在传播过程中与其他光束相遇时,不改变传播方 向,各光束互不受影响,各自独立传播。 3、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当光由一介质进入另一介质时,光线在两个介质的分界面上被分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平面叫做入射面,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同在入射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介质折射率不仅与介质种类有关,而且与光波长有关。 §3.2 费马原理 一、费马原理的描述:光在指定的两点间传播,实际的光程总是一个极值(最大值、最小值或恒定值)。 二、表达式 ,(A,B是二固定点) Fermat原理是光线光学的基本原理,光纤光学中的三个重要定律——直线传播定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都能从Fermat原理导出。 §3.3 光在平面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光学纤维 一、基本概念:单心光束、实像、虚像、实物、虚物等 二、光在平面上的反射 根据反射定律,可推导出平面镜是一个最简单的、不改变光束单心性的、能成完善像的光学系统. 三、单心光束的破坏(折射中,给出推导) 四、全反射 1、临界角

2、全反射的应用 全反射的应用很广,近年来发展很快的光学纤维,就是利用全反射规律而使光线沿着弯曲路程传播的光学元件。 2、应用的举例(棱镜) §3.4 光在球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一、基本概念 二、符号法则(新笛卡儿符号法则) 在计算任一条光线的线段长度和角度时,我们对符号作如下规定: 1、光线和主轴交点的位置都从顶点算起,凡在顶点右方者,其间距离的数值为正,凡在顶点左方者,其间距离的数值为负。物点或像点至主抽的距离,在主轴上方为正,在下方为负。 2、光线方向的倾斜角度部从主铀(或球面法线)算起,并取小于π/2的角度。由主轴(或球面法线)转向有关光线时,若沿顺时针方向转,则该角度的数值为正;若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则该角度的数值为负。 3、在图中出现的长度和角度只用正值。 三、球面反射对光束单心性的破坏 四、近轴光线条件下球面反射的物像公式 五、近轴光线条件下球面折射的物像公式(高斯公式) 六、高斯物像公式 七、牛顿物像公式(注意各量的物理意义) 八、例题一个折射率为1.6的玻璃哑铃,长20cm,两端的曲率半径为2cm。若在哑铃左端5cm处的轴上有一物点,试求像的位置和性质。 §3.5 薄透镜 一、基本概念: 凸透镜、凹透镜、主轴、主截面、孔径、厚透镜、薄透镜、物方焦平面、像方焦平面等 二、近轴条件下薄透镜的成像公式 如果利用物方焦距和像方焦距

公共管理的基本知识

公共管理的基本知识 现代文明社会必须具备的四大支柱:科学、技术、管理、教育 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车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这两个方面的能力。 因此,一个国家管理能力的高低,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与成败。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 一、实现公共管理是我国行政发展的目标选择 (一)中国传统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隐含的缺失 行政管理--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的管理及为此进行的行政机关内部事物的管理。它实际上是一种政府行政、政府独政的局面。 其间隐含着以下缺失: 1.政府主导,居高临下--其结果是牺牲民主 2.救世主观念,"保姆"意识--其结果是牺牲社会活力。 3.擅权专政,失去监督--其结果是导致腐败 4.全能政府,职能上的"帝国主义现象"--其结果是导致低效 (二)公共行政的概念及其包含的积极内含 公共行政的基本涵义:公共行政是指为了公益目的,由享有国家公共权力的机构或人员在公民广泛参与及其制约下对公共事物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公共行政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公共行政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公共行政主要方式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社会公共政策,综合运用各种调节手段,从宏观上间接调控社会生活;公共行政职责任务是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组织管理好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促进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公共行政概念包含的积极内含:

1.管理的目标--为了公共利益、公众利益,而非个人利益、部门利益。 2.管理的范围--公共事物,而非一切事物。 3.管理的把握--公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4.管理的过程--公民参与及其制约。 5.管理的机制--公共责任制度。 (三)公共管理的概念及其实现的变革 1.公共管理的含义 所谓公共管理是指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共同参与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规划、协调和执行的活动。 理解和把握公共管理的概念应注意三点: (1)公共管理主体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三大主体所组成的管理体系。 三大主体中,政府是公共管理实施的"主渠道"。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非政府组织和民众参与公共管理在现代国家中呈逐步发展的趋势。 (2)公共管理客体(对象)是社会公共事务 它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经济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三个方面。如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发展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开展社会公共服务等。 (3)公共管理的核心是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事实上或者可能影响到全体成员的利益。公共利益是全体成员个人利益的体现,但公共利益又不是成员个人利益的加总。 实施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而非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如为全社会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市场秩序问题、贫富差距问题、通货膨胀问题、人口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等。 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和本质。 2.公共管理实现的变革 (1)管理的主体多元化--政府不再是公共事务管理的唯一主体,社会组织、非政府公共部门(中介组织)也参与到公共事物的管理中来,

第三章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1

第三章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1 证明反射定律符合费马原理。 证明:设平面Ⅰ为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光线从A 点射向界面经反射B 点,在分界面上的入射点为任意的C 点;折射率分别为:n 1、n 2。 (1)过A 、B 两点做界面的垂直平面Ⅱ,两平面相交为直线X 轴,过C 点做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C '点,连接ACC '、BCC '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AC 、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因三角形的斜边大于直角边,根据费马原理,光线由A 点经C 点传播到B 点时,光程应取最小值,所以在分界面上的入射点必为C '点,即证明了入射光线A C '和反射光线B C '共面,并与分界面垂直。 (2)设A 点的坐标为(x 1,y 1),B 点坐标为(x 2,y 2),C 点坐标为(x ,0),入射角为θ,反射角为θ',则光线由A 传播到B 的光程: ))()((2 2222 1211y x x y x x n +-+ +-=? 若使光程取极值,则上式的一阶导数为零,即: 0)()(22 2 2221 2 11=+--- +--=? y x x x x y x x x x dx d 从图中得到:21 2 11)(sin y x x x x +--= θ 22 2 22)(sin y x x x x +--= 'θ 也即:sin θ=sin θ',说明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命题得证。 2 根据费马原理可以导出在近轴条件下,从物点这出并会聚到象点所有光线的光程都相等。由此导出薄透镜的物象公式。 解: 3 眼睛E 和物体PQ 之间有一块折射率为1.5的玻璃平板,平板的厚度d

为30cm ,求PQ 的象P 'Q '与物体之间的距离d 2。 解:方法一 P 'Q '是经过两个平面折射所形成的象 (1)PQ 经玻璃板前表面折射成象: 设PQ 到前表面的距离为s 1,n=1、n '=1.5 由平面折射成象的公式:11s n n s '= ' 得到:112 3s s =' (2)PQ 经玻璃板前表面折射成象: 从图中得到:s 2=s 1+d 、n=1.5、n '=1 根据:22s n n s ' = ' 解出最后形成的象P 'Q '到玻璃板后表面的距离:d s s 3 212+=' 物PQ 到后表面的距离:s=s 1+d 物PQ 与象P 'Q '之间的距离d 2:d 2 = s 2'-s =(3 2 1- )d=10cm 方法二:参考书中例题的步骤,应用折射定律解之。 方法三:直接应用书中例题的结论:d 2 =d (1-1/n )即得。 4 玻璃棱镜的折射角A 为600,对某一波长的光其折射率为1.6,计算(1)最小偏向角;(2)此时的入射角;(3)能使光线从A 角两侧透过棱镜的最小入射角。 解:(1)根据公式:2 sin 2 sin 0A A n += θ 代入数据:A=600,n=1.6 解出最小偏向角:θ0= 46016' (2)因:A i -=102θ 则入射角:53352/)(001'=+=A i θ (3)若能使光线从A 角两侧透过棱镜,则出射角i 1'=900 有:n sini 2'= 1 sin900 = 1 解出:i 2'=38.680 从图中得到:i 2 + i 2'= A 得到:i 2 =21.320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总结

公共管理 一、公共管理效率 1 公共管理效率的概念 (1)效率和公共管理效率 公共管理效率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开展公共管理活动所取得的管理成果、效果、社会效益与其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各项公共资源投入的比率。 公共管理效率概念所包含的两层含义: 1)内涵—经济价值观; 2 )外延—社会价值观。 现代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实质是追求内涵与外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数量和质量的有机统一。 (2)公共管理效率的特点: (1)综合性; (2)层次性; (3)可测定性; (4)相对性; (5)滞后延伸性。 2 公共管理效率的分类 性质:(1)正效率(2)负效率 主体:(1)个体效率(2)群体效率 层次:(1)决策效率(2)管理效率(3)执行效率 实现程度:(1)计划效率(2)实际效率 3 公共管理的效率与公平 总:当前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的政府发展思想。 因为:(1)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决定的,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 (2)提高公共管理效率有利于更好的保障社会公平。 (3)社会公平为公共管理效率的提高和公共政策目的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中国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 1 经济调解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 2)增加就业 3)稳定物价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 1)计划手段 2)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

2 市场监管 1)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2)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1加强制度建设 ◇2加强信用建设 ◇3从严监管 3)反对垄断 垄断分为:市场垄断、自然垄断、行政性垄断 行政性垄断是我国垄断的主要形式,也是反垄断的主要对象 3 社会管理 1)人口管理 2)环境管理 3)调节居民收入和国民财富分配 4)维护社会秩序 4 公共服务 1)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 2)基础设施建设 三、行政组织 1 行政组织的概念 含义:是公共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公共管理活动的——核心主体 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2)机构设置3)职权划分4)职位配置 5)人员结构6)管理方式7)运行程序8)法律规范 2 行政组织的特点: 1)权威性 2)服务性 3)层级性 4)适应性 5)合法性 6)强制性 3 我国行政机关的性质和构成 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执行权力机关的决定,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 行政机关的构成: 1)领导机关——中央机构 2)职能机关——又称执行机关、业务机关(各部、委、办、局等) 3)辅助机关——分:政务性、事务性、综合性、专业性) 4)监督机关——行政监察机关——政治监督 审计机关——经济监督 5)派出机关

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概念 导语:本文认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是公共管理学科的分支领域。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日益凸显,源于经济全球化下区域主义和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区域竞争的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区域公共管理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基础理论研究、政府问竞争和区域政府竞争力研究、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问关系研究区域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制度供给研究、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的比较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的个案研究等。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对于拓展科学、现代的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促进区域协调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小编整理了一份公共管理概念的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到你。 关键词:公共管理 就目前来看,虽然各种研究公共管理的著作层出不穷,但对这一概念的界定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区域公共管理既不同于公共行政以及行政管理,也与区域行政存在不同之处。我国学者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并综合区域、区域行政、公共行政以及行政管理等各种理论知识,最终将区域公共管理概述为: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为解决存在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其他领域的各种公共问题,区域内的多元主体利用调解、协商的方式与手段对区域内横向以及纵向层级之间的重叠交叉的关系所进行的一种有效的管理。

一、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过分追求政绩的问题 GDP是评价区域公共管理好坏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更是衡量一个官员政绩如何的重要标准。这样就造就了一些不顾一切官员盲目追求GDP的增长,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环境污染现象的出现。同时也很容易在地方政府与地方保护主义之间形成恶意竞争的局势。在区域公共管理中,其权限牢牢掌握在区域政府的手中,区域政府肩负发展本区域经济的职责,因此往往打击一切影响本地经济发展的行为,而实行一套保护本区利益的经济保护制度。这样一来,虽然本区经济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不符合国家所倡导的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观。 (二)存在行政化泛滥的问题 在区域公共管理中,行政化的处理方式有助于促进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保障组织的顺利运行。行政化虽然能够帮助实施区域公共管理,但是也要谨慎预防泛行政化现象的出现。如果组织目标与运行方式以及权力来源都采取行政化的手段,一旦行政化泛滥,将丧失行政化原有的效力,从而扭曲解决区域问题的宗旨,区域公共管理中平等、合作的精神也将受到严重破坏,地方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也会难以实现。所以,行政化手段是把双刃剑,善用者能够发挥效力,滥用者只能收获适得其反的结果。

习题1(第一章数据挖掘基础概念)

习题1(第一章数据挖掘基础概念) 1.什么是数据挖掘? 解答: 数据挖掘是指从大规模的数据中抽取或挖掘出感兴趣的知识或模式的过程或方法。 2.定义下列数据挖掘功能:特征化、区分、关联和相关分析、分类、预测、聚类和演变分 析。使用你熟悉的现实生活的数据库,给出每种数据挖掘功能的例子。 解答: 特征化是一个目标类数据的一般特性或特性的汇总。例如,学生的特征可被提出,形成所有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一年级学生的轮廓,这些特征包括平均成绩(GPA :Grade point average) 的信息,还有所修的课程的最大数目。 区分是将目标类数据对象的一般特性与一个或多个对比类对象的一般特性进行比较。例如,具有高GPA 的学生的一般特性可被用来与具有低GPA 的一般特性比较。 最终的描述可能是学生的一般可比较的轮廓,就像75%具有高GPA 的学生是四年级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而65%具有低GPA 的学生不是。 关联是指发现关联规则,这些规则表示一起频繁发生在给定数据集的特征值的条件。例如,一个数据挖掘系统可能发现的关联规则为: major(X, “ computing science ” ) ?owns(X, “ personal computer ” ) [support=12%, confidence=98%] 其中,X 是表示学生的变量。这个规则指出正在学习的学生中,12%(支持度)主修计算机科学并且拥有一台个人计算机,这些学生中一个学生拥有一台个人电脑的概率是98%(置信度或确定度)。 分类与预测不同,因为前者的作用是构造一系列能描述和区分数据类型或概念的模型(或功能),而后者是建立一个模型去预测缺失的或无效的、并且通常是数字的数据值。它们的相似性是他们都是预测的工具:分类被用作预测目标数据的类的标签,而预测典型的应用是预测缺失的数字型数据的值。 聚类根据数据内部的相似性,最小化类之间的相似性的原则进行聚类或分组,形成的每一簇可以被看作一个对象类。聚类也用于分类法组织形式,将观测组织成类分层结构,把类似的事件组织在一起。 数据演变分析是描述和模型化随时间变化的对象的规律或趋势。尽管这可能包括时间相关数据的特征化、区分、关联和相关分析、分类和预测,这种分析的明确特征包括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序列或周期模式匹配、和基于相似性的数据分析。 3.给出一个例子,其中数据挖掘对于商务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并说明该商务需要什么数 据挖掘功能?它们能够由数据查询处理或简单的统计分析来实现吗? 解答: 以一个百货公司为例,它可以应用数据挖掘来帮助其进行目标市场营销。运用数据挖掘功能例如关联规则挖掘,百货公司可以根据销售记录挖掘出强关联规则,来决定哪一类商品是消费者在购买某一类商品的同时,很有可能去购买的,从而促使百货公司进行目标市场营销。数据查询处理主要用于数据或信息检索,没有发现关联规则的方法。 同样地,简单的统计分析没有能力处理像百货公司销售记录这样的大规模数据。 4.数据仓库和数据库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相似之处? 解答:

费马原理

费马原理的运用 王瑞林(03010425)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南京 210010) 摘要:本文介绍了几何光学的基本定理——费马原理的定义、传统表述及运用波动光学对其本质的介绍。并且运用费马原理证明了几何光学的三大定律,并求出了最速降线。 关键词:费马原理;折射定律;圆锥曲线光学性质;最速降线;最小作用量原理 The use of Fermat’s principle Wangruilin (The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energy ,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 Abstract: We introduced the Fundamental theorem of geometrical optics- Fermat’s principle. We introduced the defini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ermat's principle, analysis its essemce . we also got the three basic laws of geometrical optics, and find the brachistochrone with proof of Fermat's principle. key words: Fermat’s principle;Law of ref raction;Optical properties of coni c;Brachistochrone;Principle of least action 我们之前在初高中就已经学习过几何光学,并了解了其中的一些重要定律,但是都只是一些经验的描述和一些实验的简单验证,本文我们运用几何光学的基础原理——费马原理对已学过的几何定律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并简单介绍一下运用费马原理对最速降线问题的求解。 费马原理简介 一、费马定理的表述 关于费马原理的定义,教科书上的表述如下:“过空间中两定点的光,实际路径总是光程最短、最长或恒定值的路径。”其实表述并不足够准确,因为对于某些路程,不能简单的以光程极值来加以限定,最为准确而精炼的表述要利用到数学上的泛函知识,具体描述为:“过两个定点的光走且仅走光程的一阶变分为零的路径。”其中光程的定义为光通过的介质对光的折射率与光通过的路程的乘积。费马原理的数学表述形式为 其中,δ是变分符号,p1、p2表示空间中两个固定点,n为介质的折射率,s表示路程。我们将路径视为一个函数,而变分则是对泛函求导,其结果类似于我们函数求导,我们可以用函数求导来类似理解变分的求解。 费马定理还有另外一种表述:“过空间中两定点的光,实际路径总是时间最短、最长或恒定值的路径。”其实就是把光程换成了时间t

公共管理学社会自考知识点归纳

9实现我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对策。 转换观念:(1)并非所有的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活动都不能实现商品化与市场化;(2)并非所有的社会公益性事业都必须由政府直接举办 政事分开:(1)政事职责分开。正确界定和划分政府机构与事业组织各自的职责,是实现政事分开的一个基本依据。(2)政事机构与人员编制分开;(3)政事经费分开;(4)政事管理方式分开。 人员分流:(1)加速改革我国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2)加速建立和完善新的社会保障制度;(3)大力发展各类人才市场和劳动市场。 培育市场:(1)加速“事业”产品与服务价格改革,为实现原有部分“事业”产品的商品化创造条件;(2)改变事业单位的服务对象与经营范围,使其逐步转向市场开展自主经营(3)加强国民消费教育,合理引导居民消费投资方向,促进有关事业产品和劳务市场的发育与发展。 财政政策:(1)对于那些应当产业化,而且可以立即实现产业化的事业单位,应尽快转化为企业,财政不再供给事业经费;(2)对于那些应当产业化,但一时难以实现产业化的事业单位,可以将原有的事业经费拨款转变为其企业经营政策性亏损补贴,逐步减少财政资金供给,直至完全停止财政拨款;(3)对于那些需要继续由国家财政供给资金的事业单位,要改革资金供给方式,分别实行事业基金、绩效预算、政府采购同等多种形式,引入事业竞争机制。(4)对于那些既不能实现产业化,但又不应当继续由国家办的事业单位,应取消其“事业”资格。对于冗员,也应予以精简。 10我国各类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模式。 科学技术事业管理:(1)基础研究管理模式 (2)应用研究管理模式(3)服务研究管理模式。 教育事业管理:(1)基础教育管理模式 (2)高等教育管理模式(3)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模式 文化事业管理:(1)艺术事业管理模式; (2)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和文物保护事业的管理模式;(3)新闻出版事业管理模式; (4)广播电视电影事业管理模式。 体育事业管理:(1)体育组织管理模式(2)体育场馆管理模式;(3)体育竞赛管理模式。 卫生事业管理:(1)医疗机构管理模式 (2)卫生防疫与保健机构的管理模式(3)社会医疗保障机构的管理模式 第九章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1.公共事业社会化:是指主要通过社会各方力量,利用民间资源进行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提供 2经济体制转型的背景。 (1)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2)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3)社会管理体制的转轨 3社区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作用的加强。 (1)对深化体制改革的作用加强(2)对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加强(3)对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作用加强(4)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加强 (5)对维护社会稳定加强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公共事业社会化发展的客观基础。

数据挖掘基础知识

数据挖掘基础知识 一、数据挖掘技术的基本概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采用计算机及相应的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运营,这使得企业生成、收集、存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大大提高,数据量与日俱增。企业数据实际上是企业的经验积累,当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反映出规律性的东西;对企业来,堆积如山的数据无异于一个巨大的宝库。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迫切需要新一代的计算技术和工具来开采数据库中蕴藏的宝藏,使其成为有用的知识,指导企业的技术决策和经营决策,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近十余年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展,产生了许多新概念和新技术,如更高性能的计算机和操作系统、因特网(intemet)、数据仓库(datawarehouse)、神经网络等等。在市场需求和技术基础这两个因素都具备的环境下,数据挖掘技术或称KDD(KnowledgeDiscovery in Databases;数据库知识发现)的概念和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数据挖掘(Data Mining)旨在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 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还有很多和这一术语相近似的术语,如从数据库中发现知识(KDD)、数据分析、数据融合(Data Fusion)以及决策支持等。 二、数据挖掘的基本任务 数据挖掘的任务主要是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分类、预测、时序模式和偏差分析等。 1. 关联分析(association analysis) 关联规则挖掘由Rakesh Apwal等人首先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的取值之间存在的规律性称为关联。数据关联是数据库中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可被发现的知识。关联分为简单关联、时序关联和因果关联。关联分析的目的是找出数据库中隐藏的关联网。一般用支持度和可信度两个阀值来度量关联规则的相关性,还不断引入兴趣度、相关性等参数,使得所挖掘的规则更符合需求。 2. 聚类分析(clustering) 聚类是把数据按照相似性归纳成若干类别,同一类中的数据彼此相似,不同类中的数据相异。聚类分析可以建立宏观的概念,发现数据的分布模式,以及可能的数据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分类(classification) 分类就是找出一个类别的概念描述,它代表了这类数据的整体信息,即该类的内涵描述,并用这种描述来构造模型,一般用规则或决策树模式表示。分类是利用训练数据集通过一定的算法而求得分类规则。分类可被用于规则描述和预测。 4. 预测(predication) 预测是利用历史数据找出变化规律,建立模型,并由此模型对未来数据的种类及特征进行预测。预测关心的是精度和不确定性,通常用预测方差来度量。 5. 时序模式(time-series pattern) 时序模式是指通过时间序列搜索出的重复发生概率较高的模式。与回归一样,它也是用己知的数据预测未来的值,但这些数据的区别是变量所处时间的不同。 6. 偏差分析(deviation) 在偏差中包括很多有用的知识,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在很多异常情况,发现数据库中数据存在的异常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偏差检验的基本方法就是寻找观察结果与参照之间的差别。

互联网数据挖掘基本概念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介绍邦弗朗尼原理(Bonferroni’sprinciple),该原理实际上对数据挖掘的过度使用提出了警告。本章还概述了一些非常有用的思想,它们未必都属于数据挖掘的范畴,但是却有利于理解数据挖掘中的某些重要概念。这些思想包括度量词语重要性的TF.IDF权重、哈希函数及索引结构的性质、包含自然对数底e 的恒等式等。最后,简要介绍了后续章节所要涉及的主题。 1.1数据挖掘的定义 最广为接受的定义是,数据挖掘(datamining)是数据“模型”的发现过程。而“模型”却可以有多种含义。下面介绍在建模方面最重要的几个方向。 1.1.1统计建模 最早使用“datamining”术语的人是统计学家。术语“datamining”或者“datadredging”最初是贬义词,意指试图抽取出数据本身不支持的信息的过程。1.2节给出了这种挖掘情况下可能犯的几类错误。当然,现在术语“datamining”的意义已经是正面的了。目前,统计学家认为数据挖掘就是统计模型(statisticalmodel)的构建过程,而这个统计模型指的就是可见数据所遵从的总体分布。 例1.1假定现有的数据是一系列数字。这种数据相对于常用的挖掘数据而言显得过于简单,但这只是为了说明问题而采用的例子。统计学家可能会判定这些数字来自一个高斯分布(即正态分布),并利用公式来计算该分布最有可能的参数值。该高斯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能够完整地刻画整个分布,因而成为上述数据的一个模型。 1.1.2机器学习 有些人将数据挖掘看成是机器学习的同义词。毫无疑问,一些数据挖掘方法中适当使用了机器学习算法。机器学习的实践者将数据当成训练集来训练某类算法,比如贝叶斯网络、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隐马尔可夫模型等。 某些场景下上述的数据利用方式是合理的。机器学习擅长的典型场景是人们对数据中的寻找目标几乎一无所知。比如,我们并不清楚到底是影片的什么因素导致某些观众喜欢或者厌恶该影片。因此,在Netflix竞赛要求设计一个算法来预测观众对影片的评分时,基于已有评分样本的机器学习算法获得了巨大成功。在9.4节中,我们将讨论此类算法的一个简单形式。 另一方面,当挖掘的目标能够更直接地描述时,机器学习方法并不成功。一个有趣的例子是,WhizBang!实验室1曾试图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在Web上定位人们的简历。但是不管使用什么机器学习算法,最后的效果都比不过人工设计的直接通过典型关键词和短语来查找简历的算法。由于看过或者写过简历的人都对简历包含哪些内容非常清楚,Web页面是否包含简历毫无秘密可言。因此,使用机器学习方法相对于直接设计的简历发现算法而言并无任何优势。 1.1.3建模的计算方法 1 该初创实验室试图使用机器学习方法来进行大规模数据挖掘,并且雇用了大批机器学习高手来实 现这一点。遗憾的是,该实验室并没有能够生存下来。

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导论 1.1公共管理的含义: 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它是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根据管理的公共事务的不同,公共管理可区分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和国际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组织 (2)公共管理的目的:维护公共利益 (3)公共管理的手段:法律、行政、经济 (4)公共管理的职能:计划(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 1.2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以公共管理活动为基本对象,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什么、如何进行管理、管理中的各种关系以及发展规律的学问。 1.4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体系 (1).确定公共管理研究对象的基本思路 从研究对象来说,公共管理学不再像公共行政那样更多地将自己限制在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非政府的公共组织方面; 从研究焦点来说,公共管理学从以往公共行政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与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环境、战略与绩效的研究; 从研究方法来说,公共管理学要改变以往以规范研究为主的做法,重视量化方法与案例方法的应用,广泛吸收经济学、管理学和政策分析方法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手段。 (2).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内容 (1)国外学者的研究情况 (2)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情况 (3).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4).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特征:公共管理学并不像公共行政学那样将自己限制在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政府机关和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方面。 (2)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特点:政治经济学主要建立在政治学的基础上,依赖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并日益与多门学科相融合。 (3)具体研究问题的特征:公共管理学将研究焦点由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与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环境、战略与绩效的研究。(4)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的,重视经验研究;又是规范的,提倡研究“应该不应该”的问题用以规范公共管理行为。 (5)更具现实性。 1.5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1)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第三章__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复习课程

第三章__几何光学的 基本原理

第三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3.眼睛E和物体PQ之间有一块折射率为1.5的玻璃平板(如图所示),平板的厚度d为30cm。求物体PQ的像Q P' '与物体PQ之间的距离2d为多少? 已知:1 = n,5 1. = 'n,cm d30 = 求:? = 2 d 解: 由图可知 1 2i QN Q Q d sin = ' =, 设x QN=,即光线横向的偏移,则 1 2i x d sin =(1) 在入射点A处,有 2 1 i n i n sin sin' = 在出射点B处,有 1 2 i n i n' = 'sin sin,因此可得1 1 i i' = 即出射线与入射线平行,但横向偏移了x。 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2 1 2 2 1 i i i d i i AB x- = - =sin cos sin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又因为 1i 和2i 很小,所以 12≈i cos , ()2121i i i i -≈-sin 而 21i n ni '= ,所以 1121 i n i n n i '='= 则 ()??? ??'-=-=11211i n i d i i d x ,即 ??? ??'-'=n n di x 11 (2) (2)式代入(1)式得 cm d d n n i i d d 103 1 511511112==??? ??-=??? ??'-'≈ .. 6.高5cm 的物体距凹面镜顶点12cm ,凹面镜的焦距是10cm ,求像的位置及高度,并作光路图。 已知:cm y 5=, cm s 12-=,cm f 10-=' 求:?='s ?='y 作光路图 解:根据 f s s '='+1 11 得601 121101111-=+-=-'='s f s , cm s 60-='∴ 又据 n n s s y y '?'=' ,而 n n -=' 所以得 cm y s s y 25512 60-=?---='-=' 光路图(cm r cm r f 20102 -=∴-== ',Θ )C 为圆心。 7. 一个5cm 高的物体放在球面镜前10cm 处,成1cm 高的虚像。求:(1)此镜的曲率半径;(2)此镜是凸面镜还是凹面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