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文言文练习
初中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初中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
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①,莫敢违。
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
近城有鹅鸭池,愬令惊之以混军声。
四鼓,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
李佑、李忠义钁②其城为坎以先登,壮士从之。
守城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③,使击柝如故。
遂开门纳众。
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
鸡鸣雪止,愬入居元济④外宅。
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元济尚寝,笑曰:“俘囚为盗耳!晓当尽戮之。
”又有告者曰:“城陷矣!”……愬遣李进诚攻牙城,毁其外门,得甲库,取器械。
烧其南门,民争负薪刍助之,城上矢如猬毛。
门坏,元济于城上请罪。
进诚梯而下之,愬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节选自《李愬雪夜入蔡州》)【注释】①愬:李愬,带领部队夜袭的首领。
②钁(jué):钁头,一种掘土农具,这里是挖的意思。
③击柝者:打更的人。
④元济:吴元济,叛军头领。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愬令惊之以混军声(使……惊惧)B. 使击柝如故(原来)C. 民争负薪刍助之(背)D. 进诚梯而下之(梯子)(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愬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4)参考词典解释,谈谈“相”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
《古汉语词典》“相”〈副〉的义项有:①互相;交互。
②表示行为动作偏向一方。
③递相;相继。
(5)李愬偷袭蔡州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请结合选文,分点简要概括其中的原因。
【答案】(1)D(2)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3)李愬用囚车把元济押送到京都长安。
(4)“相”,此处意为“互相”“交相”,写出了人马冻死之多,随处可见,极言气候之恶劣,正是敌人不备之时,夜袭的有利时机。
(5)风雪之夜出兵;让鹅鸭惊叫来掩盖军队行动的声响;让“击柝者”照旧打更,瞒天过海。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一)岳阳楼记训练一:一词多义(文言词汇选择题) 备⎩⎨⎧ 前人之述备.矣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薄⎩⎨⎧薄.暮冥冥 不宜妄自菲薄.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号⎩⎨⎧阴风怒号. 故自号.曰醉翁也极⎩⎨⎧感极.而悲者矣 此乐何极. 南极.潇湘国⎩⎨⎧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夫大国.,难测也惊⎩⎨⎧ 波澜不惊.与蒙论议,大惊.曰和⎩⎨⎧政通人和.春和.景明或⎩⎨⎧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开⎩⎨⎧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日出而林霏开.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引凄异阴⎩⎨⎧朝晖夕阴. 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以⎩⎨⎧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乃⎩⎨⎧乃.重修岳阳楼 去后乃.至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然则.北通巫峡 则.有去国怀乡而⎩⎨⎧感极而.悲者矣 而.或长烟一空 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属予作文以记之. 前人之.述备矣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训练二:请用三条“/”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文言断句题)1.嗟 夫 予 尝 求 古 仁 人 之 心 或 异 二 者 之 为 何 哉2.不 以 物 喜 不 以 己 悲 居 庙 堂 之 高 则 忧 其 民 处 江 湖 之 远 则 忧 其 君训练三:意思理解(1)下面对原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文中的“览物之情”既指“满目萧然”的悲情,又指“心旷神怡”的喜悦之情。
C.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2)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表达作者学习“古仁人”崇高思想的决心和抱负。
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对自己是自我勉励,自我鼓舞,对滕子京有慰勉和规箴之意。
九年级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带答案

九年级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鄙:________②神弗福也福: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4)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
对此,你有何评价?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身L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初中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初中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
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
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
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①,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节选自郑燮《游江》)【注】①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________②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③心窃乐之________④学者诚能八面玲珑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3)【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4)【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
【答案】(1)靠近;情趣;以……为乐(把……当作快乐的事);确实(果真;实在)(2)①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②第二天,我拜访了这户人家,静静地坐了很久。
(3)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
(4)【甲】段作者借游历山水表达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乙】段作者既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又从眼前的山水悟出了一个哲理:作画、写文章,乃至做学问都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或欣赏。
九年级语文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颜渊论御马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①矣。
”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
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颜渊曰:“臣以政知之。
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
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
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
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
’善御之谓也。
”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节选自《韩诗外传》,有删改)【注】①佚(yì):通“逸”,逃跑。
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
③躐(liè):超越。
④趣:同“促”。
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⑥组:丝带。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昔者舜工于使人工:________②然犹策之不已策:________(2)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定公不悦,以告左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定公躐席而起/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不识吾子何以知之/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舜不穷其民/安陵君其许寡人(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②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九年级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节选)《孟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蹴尔而与之蹴:________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________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2)下列各组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呼尔而与之潭西南而望B.是亦不可以已乎颓然乎其间者C.得之则生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足为外人道也(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②此之谓失其本心。
(4)这篇文章论证了什么观点?节选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阅读选文【甲】《唐雎不辱使命》(略)【乙】专诸者,吴堂邑人也。
(伍子胥)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①于窟室②中,而具酒请王僚。
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
夹立侍,皆持长铍③。
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④,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
既至王前,专诸擘⑤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
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
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释】①甲士:身穿铠甲的武士。
②窟室:地下室。
③长铍:长矛。
④详为足疾:假装脚有毛病。
详,同“佯”,假装。
⑤擘:拆,掰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 )②酒既酣( )(2)下列与【甲】文“以头抢地尔”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徒以有先生也B. 因以匕首刺王僚C. 计日以还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九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70篇

九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
(苏教版)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练习(语文)

(一)祁黄羊去私 2016-1-7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善。
”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祁黄羊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谁可而为.之/或异二者之为.B.解孤非子.之仇邪/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C.国.无尉/去国.怀乡D.孔子闻.之曰/不求闻.达于诸侯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11.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
(3分)答:(二)报恩塔①张岱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②,则报恩塔是也。
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
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③,信属鬼工。
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④之。
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⑤,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
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方散。
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⑥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选自《陶庵梦忆》)①报恩塔: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
②窑器:陶瓷器具。
③斗榫(sǔn)合缝:形容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
④识:标记。
⑤工部:指掌管工程建筑的衙门。
⑥重译:言语不通需辗转翻译。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则报恩塔是.也(2)闻.烧成时(3)半日方.散(4)必顶礼赞叹而去.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文言文练习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同步达纲练习】Ⅴ.课后巩固练习(90分钟100分)一、课文阅读题(40分)(一)《关雎》(8分)1.本诗以、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
(2分)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3分)3.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分)(二)《蒹葭》(6分)1.本诗选自,是一首典型的(内容)诗。
(2分)2.本诗以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
(2分)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分)(三)《黄鹤楼》(7分)1.本诗选自,作者。
(2分)2.本文用典的句子:,。
(2分)3.写景的两句诗是,。
(2分)4.唐代诗人见到这首诗后,说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1分)(四)《钱塘湖春行》(5分)1.本文写了几种早春的景象(3分)2.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2分)(五)《相见欢》(5分)1.本文用比喻手法写离愁的句子:,。
(3分)2.本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2分)(六)《江城子·密州出猎》(9分)1.这首词巧用典故的句子:。
(3分)2.本词的作者是,我们曾学过他的中秋吟月的词是。
(3分)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报国志向的句子:,,。
(3分)二、类文阅读题(23分)(一)(5分)行经华阴崔颢迢绕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词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睛。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畴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1.本诗从体裁上说,属于。
(1分)2.你知道“咸京”指的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吗(2分)3.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2分)赏析:《行经华阴》和《黄鹤楼》都是崔颢的七言绝句。
两首诗都是咏景抒情之作。
《行经华阴》通过描写华阴奇险的景物,高峻的山峰,表达了诗人对奔走名利者的不耻以及对学道求仙的向往之情。
《黄鹤楼》中,通过对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相比而言,《行经华阴》中的对仗句子没有黄鹤楼中的自然、妥帖。
(二)(7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解释下列词语。
(2分)(1)毕竟(2)别样2.本诗是一首(体裁)诗。
(1分)3.这首诗描绘西湖美景的句子是,。
(2分)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2分)赏析:此诗和《钱塘湖春行》都是描绘西湖景色的名篇。
两首诗都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了形象的描绘。
不同之处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绘的是六月的西湖。
《钱塘湖春行》描绘的是早春的西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抓住了荷花一种景物进行描绘,而《钱塘湖春行》既有对静景“水面”“云脚”“乱花”“浅草”的描绘,也有对“早莺”“春燕”的动态刻画。
(三)(6分)浪淘沙空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解释下列词语。
(2分)(1)潺潺:(2)一晌:2.“流水落花春去也”一句中,“流去”的内容指什么(2分)3.本词抒发了词人什么感情(2分)赏析:这首词与《相见欢》都是李煜被囚时的作品。
《相见欢》抒发的是孤独寂寞之感,而《浪淘沙》却表现了词人对过去生活的悔恨、对逝去的故国的怀念以及囚居的凄婉之情。
全词从梦境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中,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
(四)(5分)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解释下列词语。
(2分)(1)疏桐:(2)省: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品格(2分)3.词人以为意象,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1分)赏析:此词和《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苏轼的作品。
《卜算子》反映了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孤独和寂寞,《江城子》表达了作者报效国家的壮志。
在写法上,前者写得比较清冷,静中有动,寓意深长。
后者写得豪放,豪情洋溢。
三、中考题(12分)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给加粗字注音。
(2分)(1)羽扇纶巾( ) (2)一樽还酹江月( )2.解释加粗词语。
(2分)(1)乱石穿空(2)故国神游3.本词的作者是,他是(朝)的文学家。
(2分)4.描绘气势磅礴的景色的句子:,,。
(3分)5.“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四、创新片段作文题(25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你对别人信任,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别人对你信任,你会感到幸福……请以“信任”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Ⅵ.合作探究题浣溪沙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找出文中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的词语。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你能举出我们学过的一首描写农村风光的词吗?单元语法知识归纳本单元是文言文单元,有下列知识点。
1.比兴手法的运用。
比是比喻,兴是托物起兴,即借别的事物来引起所歌咏的内容。
《诗经》多用这种手法。
2.律诗,是一种格律诗。
分四联,即首联(1、2句)、颔联(3、4句)、颈联(5、6句)、尾联(7、8句)。
律诗有五言、七言之分。
每句是五个字的,叫五言律诗;每句是七个字的,叫七言律诗。
3.词,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起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每首词都有一个词调,叫词牌,如《水调歌头》、《念奴娇》、《菩萨蛮》之类。
从结构上根据分段的不同,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
单调只有一段,多为小令。
双调中有两个段落,由上、下两片组成。
三叠、四叠都是慢词,数量不多。
词在句式上长短不齐,因此词也被称作长短句。
4.骈文,因多用四六句又称“四六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韵文。
其最大特点是讲究对仗,即所谓“骈偶”。
其次是讲究平仄搭配,上下联要平仄相对。
三是讲究使用典故。
我们学过的《陋室铭》就是骈文。
5.赠序,是古代友人临别时所写的赠言,多以“送……序”的格式为题。
口语交际Ⅰ.学习重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论辩能力。
Ⅱ.口语交际指导1.全班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主辩人。
2.提前一周搜集准备有关材料。
如名人注意或不注意生活小节的事例,社会上关于生活小节的流行观点,关于生活小节的名言警句等。
3.要用确凿的论据支持自己的论点,不要只是空谈。
4.双方辩论时,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要尊重对方。
Ⅲ.口语交际范例假如我是杨利伟2003年10月16日6点23分,在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我们的航天英雄杨利伟自己走出了“神舟”五号的返回舱,状态非常好。
假如你是杨利伟,面对全国人民关注的目光,你会对祖国、对人民说些什么史晓琨:假如我是杨利伟,在走出返回舱的一刹那,我会热泪盈眶地说:“祖国,我为你而骄傲。
”陈亦非:我会激动地说:“感谢祖国培养了我,人民养育了我。
”鲁冰冰:我会说:“愿我们的祖国明天更美好,未来更辉煌。
”Ⅳ.口语交际练习在生活中我们是否要注意小节,要不要从小事做起,发表自己的看法。
写作Ⅰ.学习重点草拟一份合同要求:1.符合合同的一般格式;合同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2.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履行合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要写明确、具体,可行性强。
3.合同的语言要准确、严密。
Ⅱ.创新作文指导真情实感出佳作作文,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也就是,自己写的作文首先要感动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感动别人。
如果自己写的文章是胡编乱造的,不能打动自己,又怎么能让其他人愿意读呢写作文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最能打动自己的内容,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感人的力量,才能引起别人的震撼。
记得一次我以“感动”为话题让同学们写一篇文章。
我班赵龙同学就写了傍晚散步时母亲两次跟我换位置,表现母爱的感人之处。
第一次是刚走出门时路中间凉爽,母亲让我在左边走,而到了马路上,因为母亲担心我的安全,让我到右边走。
据赵龙同学说,这是反映在他和母亲之间的常事,而从这样的事中,可以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记得当赵龙同学读完他的文章时,全班同学都为他鼓了掌。
作文的选材不在于大事小事,而在于你所写的是否有真情实感,从小事中也可以见真情。
只有在作文中融入了自己的真情,才会成为佳作。
朱自清的《背影》就是通过父亲为我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突出父亲的爱子深情的。
在描写父亲爬月台时的动作时,就融入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所以《背影》才会感动几代人。
拿起笔,把你的真情实感融入笔端,你的作文才能成为好作品。
Ⅲ.写作练习一、片段作文中学生活丰富多彩,请你从中撷取一朵浪花,反映新时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
要求能真实反映中学生的生活,语言活泼流畅,字数在200字左右。
二、创新作文天外天水果进出口公司专门经营无公害水果的进出口业务,为了保证货源、保证质量、保证及时向外商供货,有意通过给予技术支持和保护价收购等方式,引导当地果农生产无公害苹果,从而建立公司的货源基地。
公司拟与果农订立购销合同,以维护双方的利益。
请你根据上述情况,替天外天公司草拟一份合同。
要求:①符合合同格式。
②语言要准确、严密。
综合性学习Ⅰ.学习重点初识“诸子百家”Ⅱ.学习过程一、目标: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基本范式;了解“诸子百家”学说的大致内容;了解“诸子百家”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素材:1.课本提供的材料。
2.学术界对“诸子百家”的总体评价。
3.可通过网站搜索“诸子百家”的材料。
三、过程:1.小组间互相交流搜集到的材料。
2.每个小组确定一个探究主题,可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3.把探究到的东西形成文字材料。
??参考答案?Ⅱ.三、1.起兴。
用雎鸠鸟的和鸣声引出下文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速”。
点拨:从比兴手法考虑。
2.失去故国后的孤独、寂寞、无奈等复杂的情感。
点拨:联系作者介绍考虑。
3.《诗经》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虞美人》Ⅲ.一、1.《崔颢集》崔颢唐 2.《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唐 3.《东坡乐府》苏东坡宋 4.窈窕淑女 5.溯洄从之 6.芳草萋萋鹦鹉洲 7.会挽雕弓如满月二、(二)《关雎》第一节:用雎鸠鸟的叫声起兴,写一个男子对心中偶像的向往之情。
第二节:用采摘荇菜起兴,写对中心偶像的日夜思念之情。
第三节:直接描写对心中偶像求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第四节:用采摘荇菜起兴,写要用琴瑟去取悦心中偶像。
第五节:用采摘荇菜起兴,写要用钟敲去取悦心中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