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系统活性污泥改善方法

合集下载

有关活性污泥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有关活性污泥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活性污泥在现在污水处理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整个污水处理的核心。

然而在实际的运行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希涛的技术人员在与客户沟通中或在现场碰到的活性污泥的问题,下面就简单和大家谈一下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 污泥上浮
发生污泥上浮后,应暂停进水,清楚污泥,判断原因,调整操作。

对于反硝化作用可采取的对策是降低二沉池中的停留时间,减少曝气量和沉淀进水量。

若是污泥沉降性能差,可投加絮凝剂,并降低爆气机转速。

2二沉池透明度降低
表现为二沉池出水呈乳灰色或谈黄色,水体中夹杂着大量非沉淀性悬浮物。

可能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不良,曝气池出水水质欠佳。

或者是二沉池效果不好,出水中夹杂着大量可沉淀性污泥絮体3泡沫问题
在曝气池表面出现大量泡沫,主要是废水在含有各种表面活性剂。

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在表面喷水或除沫剂,可以是有机油,煤油,硅油等。

4活性污泥膨胀问题
活性污泥膨胀是在污水处理厂经常看到的现象。

要使活性污泥成为实用的处理方法,污泥除了要有氧化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之外,还要有良好的凝聚和沉淀性能,以是活性污泥能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得到澄清的水。

可以采取投加絮凝剂,氧化剂或者调节工艺等方法。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问题及措施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问题及措施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问题及措施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将活性污泥与污水接触,在适当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活性污泥法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容易出现污泥浓度不稳定的问题。

污泥的浓度影响着污水处理的效果,浓度过低会减少微生物的活性,导致有机物降解效率降低;而浓度过高则会导致氧气不足,影响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对活性污泥的管理和控制,定期监测污泥浓度,并及时调整加入氧气的量,以维持污泥浓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活性污泥法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容易出现污泥脱水难的问题。

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高,污泥中的含水量也随之增加,导致脱水困难。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采取合适的污泥处理技术,如采用化学絮凝剂辅助脱水、加大脱水设备的处理能力等措施,以提高污泥脱水效率。

活性污泥法在处理低温环境下的污水时容易出现微生物活性低的问题。

低温环境下微生物的生长速度较慢,活性降低,影响有机物的降解效率。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采取保温措施,提高处理池的温度,以提高微生物的活性。

活性污泥法在长时间运行后容易出现气味问题。

随着活性污泥处理池中有机物的不断降解,污水中会产生难闻的气味,影响环境和周边居民的生活。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对气味的控制和治理,如加大通风设备的处理能力、合理布置通风口位置等措施,以减少气味的扩散。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常常面临各种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不可解决。

通过加强对活性污泥的管理和控制、采取合适的污泥处理技术、采取保温措施、选用耐盐微生物株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效率和稳定性。

希望相关部门和污水处理厂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加强技术研究和管理,为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问题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石化行业污水处理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石化行业污水处理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石化行业污水处理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石化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石化行业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处理污水。

本文将详细介绍石化行业污水处理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分点列出相关内容。

1.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附着在活性填料或膜表面,通过降解有机物来处理废水的技术。

它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成本低等优点。

近年来,石化行业逐渐引入生物膜法来处理废水,通过合理设计反应器和优化微生物的附着环境,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能耗。

2.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达到去除有害物质的目的。

活性炭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氨氮等污染物。

石化行业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广泛应用活性炭吸附法,通过增加活性炭的填料量和提高吸附效果,实现高效去污。

3.超滤法超滤法是一种利用超过常规过滤精度的滤膜来分离固体和溶液的技术。

石化行业可以通过超滤法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去除,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超滤法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节约水资源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石化行业的废水处理过程中。

4.化学法化学法是一种利用化学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反应,从而使其沉淀或被氧化还原的技术。

在石化行业的废水处理中,常使用化学絮凝、氧化、还原等方法来去除污染物。

通过添加合适的化学药剂,调整废水的pH值和溶解氧含量,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固液分离或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净化的目的。

5.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指利用活性氧化剂产生自由基,从而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的技术。

常见的高级氧化技术包括臭氧氧化、超声波氧化、阳极氧化、紫外光氧化等。

这些方法在石化行业的废水处理中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将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以上所列的石化行业污水处理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每一种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问题及措施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问题及措施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问题及措施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在污水中引入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来降解有机物和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虽然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有着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问题一:污泥浓度不稳定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时,污泥浓度的波动会影响处理效果。

过高的污泥浓度可能导致氧气的不足,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同时还可能造成污泥的浓度过高,导致处理系统的阻塞。

而过低的污泥浓度则会导致处理效果下降,无法有效降解有机物质和去除污染物。

解决措施:1.加强对污泥浓度的监测,及时调整加药量和通气量,保持污泥浓度的稳定。

2.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整系统参数,提高污泥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3.定期对处理系统进行清洗和维护,避免因污泥浓度不稳定而导致的阻塞问题。

问题二:气味污染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时,由于微生物的代谢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如硫化氢等,容易造成周边环境的气味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和环境质量。

解决措施:1.采用密闭式处理系统,减少有害气体的扩散,控制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气味污染。

2.加强对气味污染的监测,通过合理的通风、脱臭等技术手段对气味进行处理,减少气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在污水处理设施周边建立植被带,利用植物的吸附和分解作用来减少气味的扩散和影响。

问题三:抗冲击能力差活性污泥法在处理污水时,对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弱,当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或水质参数发生剧烈变化时,容易影响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解决措施:1.对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参数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优化,提高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污水水质参数的变化。

2.在处理系统中设置预处理装置,对原水进行粗筛分、中和、调节等处理,降低污水水质参数的波动幅度,减小处理系统的冲击负荷。

3.采用多工艺联合处理技术,使系统能够根据污水水质参数的变化调整运行方式和参数,提高系统对冲击负荷的抗性。

活性污泥系统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

活性污泥系统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

活性污泥系统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相关推荐活性污泥系统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活性污泥系统的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种种异常情况,造成处理效果降低,污泥流失,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异常现象和解决措施。

1、混合液溶解氧不足现象:活性污泥呈灰黑色,污泥发生厌氧反应,污泥中出现硫细菌,出水水质恶化。

原因:①负荷量增高;②曝气不足;③工业废水的流入等。

对策:①控制负荷量;②增大曝气量;③切断或控制工业废水的流人。

2、SV值异常(1)污泥沉淀30~60min后呈层状上浮(污泥上浮),多发生在夏季。

原因:硝化作用导致在二沉池中被还原成N2,引起污泥上浮。

对策:减少污泥在二沉池的HRT;减少曝气量。

(2)在沉淀后的上清液中含有大量的悬浮微小絮体,出水透明度下降。

原因:污泥解体,曝气过度;负荷下降,活性污泥自身氧化过度。

对策:减少曝气;增大负荷量。

(3)泥水界面不明显。

原因: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流入,使微生物处于对数增长期;污泥形成的絮体性能较差。

对策:降低负荷;增大回流量以提高曝气池中的.MLSS,降低F/M值。

3、SVI值异常原废水水质的变化和运行管理不善都会使SVI异常。

4、污泥膨胀污泥膨胀是指活性污泥质量变轻、膨大,沉降性能恶化,在二沉池中不能正常沉淀下来,SVI异常增高,可达400以上。

导致污泥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两种。

(1)因丝状菌异常增殖而导致的丝状菌性膨胀。

主要的丝状菌有球衣菌属、贝氏硫细菌、以及正常活性污泥中的某些丝状菌如芽孢杆菌属、某些霉菌等。

(2)因黏性物质大量积累而导致的非丝状菌性膨胀。

当出现污泥膨胀时,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1)杀灭丝状菌,如投加氯、臭氧、过氧化氢等的药剂。

(2)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絮凝性,投加絮凝剂如硫酸铝等。

(3)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密实性,投加黏土、消石灰等。

(4)加大回流污泥量并在其回流前进行再生性曝气。

(5)使废水经常处于好氧状态,防止厌氧反应的发生,如预曝气。

活性污泥浓度提升困难解决方案

活性污泥浓度提升困难解决方案

活性污泥浓度提升困难的问题解决方案在污水处理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或是希望污泥浓度能有所提升,但往往效果不佳。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又该如何解决呢?一般活性污泥浓度MLSS提升困难有以下两种情况:1、污泥没有达到各项控制指标的情况下,提升困难即主要是针对活性污泥控制指标中的SV30,食微比、MLSS。

以传统活性污泥法来看,通常控制SV3015%,MLSS值在1100-2500mg/L,F/M值在0.08以上。

如果没有能够达到指标的控制参考值,可认为其是有调整提升能力的,也有必要提升浓度。

2、在符合各项控制值的条件下,提升困难对于污泥符合工艺参考值要求的,如若污泥浓度提升困难,需重点分析是否有必要进行提升。

提升困难原因及应对方法1、曝气过度,溶氧值控制过高曝气过度对活性污泥浓度提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活性污泥提升过程中产生的游离细菌容易被过量的曝气所氧化,使得浓度无法进一步提升。

2、营养剂投加不足保证营养剂的合理量投加,通过对出水水质的营养剂残余检测来判断营养剂投加是否充足比较有效。

3、进水底物浓度太低4、进流水中含有过量的有毒或抑制类物质应对这一情况,需要对蓄积在污泥内的有毒或惰性物质通过排泥及时排出。

对应各工艺参数表现1、溶氧值在污泥浓度提升困难时,需考虑溶氧值,当溶解氧值超过6mg/L时,可认为这样的溶氧长期存在会抑制活性污泥的进一步增长。

2、食微比在提升困难时,需要第一个进行确认的就是该项指标。

如果F/M值低于0.03,会发现即使不排泥也很难提升污泥浓度。

3、营养剂不足是否充足,可通过检测生化池出水氮磷含量予以确认。

控制出水含磷0.4mg/L,氨氮4mg/L 即可。

但当检测的含磷低于0.1mg/L,氨氮低于1mg/L,就不支持活性污泥浓度进一步提升。

问答交流实例问题1:加营养剂能否加快提高MLSS。

回答:营养剂一般指的是氮、磷的补充,因为不是微生物的主食(BOD),所以,不会加快提高MLSS,当然如果处理水主食充裕,但是,氮和磷不足的话(通常出现在工业废水),可以通过补充营养剂来间接加快提高MLSS。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问题及措施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问题及措施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问题及措施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高效、经济、易于操作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问题一:氧化塘中厌氧区过多,导致污泥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并释放出来,影响了活性污泥法的正常运行。

解决措施:加强控制氧化塘的撞击、搅拌、通风等,保持足够的氧气供应,并在氧化塘中加入适量的硝酸盐或过氧化氢等化学物质,促进污泥氧化反应,防止硫化氢气体的产生。

问题二:污泥量过大,导致沉淀池无法有效去除杂质,影响后续处理环节。

解决措施:加强控制活性污泥的生长速度,缩短污泥龄,提高曝气量,减少消耗氧气的有机物质。

同时,加强污泥的回流和搅拌,增加沉淀池中污泥的负荷,提高污泥颗粒的密度,加速去除杂质。

问题三:处理污染物的效率偏低,特别是在处理工业废水方面,处理效果通常较差。

解决措施:采用预处理技术,例如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预处理方法,先将工业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去除或将其转化为易于处理的物质。

可以采用药物平衡技术,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通过控制pH值等条件,转化为可沉淀的矿物盐,然后进行进一步处理。

问题四:对环境和人健康造成潜在风险,例如排放出气味、噪音、二氧化碳等废气和污泥,或者对自然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解决措施:设置合理排放标准,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抽检和监督管理,按照排放标准稳步降低排放,以减少气味、噪音等物质的释放。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在处理废水时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以防止对自然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活性污泥异常问题及解决办法

活性污泥异常问题及解决办法

活性污泥异常问题及解决办法
1、污泥不增长或减少的现象
污泥量长期不增加或增加后很快又减少了,主要原因有:
(1)污泥所需养料不足或严重不平;
(2)污泥絮凝性差随出水流失;
(3)过度曝气,污泥自身氧化。

解决办法:
(1)提高沉淀效果,防止污泥流失,如污泥直接在曝气池静止沉淀,或投加少量絮凝剂。

(2)投入足够的营养,或提高进水量,或外加营养(补充C、N或P),或高浓度易代谢废水;
(3)合理控制曝气量,应根据污泥量、曝气池溶解氧浓度来调整。

2、溶解氧过高或过低
(1)DO过高,可能是因为污泥中毒,或培训初期污泥浓度和污泥负荷低;
(2)DO过低,可能是排泥量少曝气池污泥浓度过高,或污泥负荷过高需氧量大。

解决办法:
遇到此类问题应调节进水水质、排泥量、曝气量等。

3、污泥解体
水质浑浊、絮体解散、处理效果降低即是污泥解体现象,运行中出
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1)污泥中毒,微生物代谢功能收到损害或消失,污泥失去净化活性和絮凝活性。

(2)多数情况下为污水事故性排放造成,应在生产中予以克服,或局部进行预处理;
(3)正常运行时,处理水量或浓度长期偏低,而曝气量仍为正常值,出现过度曝气,引起污泥多度自身氧化,菌胶团絮凝性能下降,污泥解体,进一步污泥可能会部分或完全失去活性。

解决办法:
应调整曝气量或运行部分曝气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系统活性污泥改善方法
生化池遭遇冲击,活性污泥大量死亡后,通过制约上游来水,配合加入各种营养元素,改善污泥活性及菌种种类,解决了生化池活性污泥大量死亡的现状。

标签:活性污泥;MLVSS;生物相
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处理量为450t/h,采用常规的隔油池、二级气浮池、生化池以及回用设施处理工艺,所处理的废水为原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以及少量厂区生活污水。

该公司污水场生化装置采用厌氧+好养+沉淀工艺,其中好氧池投加了环状填料,增加污泥停留时间及接触面积,实际处理量为300t/h。

1 问题描述
某年夏天该公司大检修后,大量的罐体冲洗水、装置管线冲洗废水拍向该污水场,受到了严重冲击,活性污泥大量死亡,经分析现场污泥存在以下情况:
①活性污泥活性差:污泥镜检没有发现表征污泥活性较好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污泥结构松散,各间生化池、沉淀池观察到的污泥均呈细碎状态,无成团絮状物,镜检观察甚至丝状菌量都极少。

完全是污泥老化的表现;②SV30观察初始阶段污泥沉降迅速,底部污泥细碎,颜色呈深褐色,中部絮团生成缓慢,泥水界面不清晰。

表明污泥中毒严重。

2 MLVSS的意义
MLSS与MLVSS在水污染生物处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反映活性污泥性能的重要指标,统称为污泥浓度。

污泥浓度是用于表示及控制混合液中活性污泥微生物量的指标,单位为mg/L或kg/m3,包括MLSS和MLVSS。

MLSS又称“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它表示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质量。

MLVSS又称“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它表示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

活性污泥是生化处理系统的主体作用物质,在活性污泥上栖息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微生物群体,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形成了一条食物链和相对稳定的小生态系。

在微生物群体新陈代谢的作用下,活性污泥具有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的活力,故称“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由下列四部分物质组成:具有代谢功能活性微生物群体;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由原污水挟入的难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由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

因此,MLVSS表示活性污泥微生物量比用MLSS更切合實际。

运行较好的炼油污水活性污泥VSS最佳控制60%~70%,此时的活性污泥
生成的絮团结构紧密,吸附性能好,一方面回流到缺氧段可以高效率吸附水中的污染物,同时在二沉池泥水分离过程中保证上清液不带泥或少量带泥,使得出水检测时SS对COD不产生影响,保障出水水质更好;污泥良好的絮凝沉降性能还能减少污泥处理的药剂与能源消耗。

因此,保障活性污泥的良好沉降絮凝能力是生化控制的一项基本工作。

3 改善措施
通常改善污泥老化,沉降性能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①加强排泥-排泥后老化污泥对氧的消耗降低,有利于新生污泥快速生长繁殖,但该公司污水场排泥受限于污泥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②提高溶解氧-加大风机风量,强化细菌的内源呼吸能力,消减老化死亡污泥,加速新生污泥增殖。

该措施弊端是会加大能源消耗,存在污泥解絮的风险;③补充生长因子-很多细菌在其生长过程中还必需一些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质,称为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必须从外界得以补充,其中包括维生素、某些氨基酸、脂类、嘌呤、嘧啶等。

各种细菌对生长因子的要求不同,如大肠杆菌很少需要生长因子,而有些细菌如肺炎球菌则需要胱氨酸、谷氨酸、色氨酸、天冬酰胺、核黄素等多种生长因子。

该公司选用额外补充促生剂及解毒剂,另外结合水体运行环境,分析周围工厂的MLVSS,符合本公司使用的、生物相较好的,进行逐步、少量引泥工作。

4 具体方案
①先培养活性污泥,配合投加各类营养素,包括葡萄糖、磷酸盐、尿素以及生物解毒剂及促生剂,在增加硝化菌种的同时营造活性污泥良好的生存环境,增加菌种大量繁殖的条件。

投加位置:生物解毒剂-曝气池A段进水口;生物促生剂-曝气池O段进水口;②解决上游来水及水质处理情况:严格控制上游来水合格率,同时延长来水在罐体内静置时间,充分沉降,配合分析后再切换运行。

同时密切关注浮选运行效果,宁可降量处理,也不能将水量增加至浮选无法反应的情况;③生物驯化:在投加菌种以及营养素后,对单系列生化系统进行闷曝,2-3天后停止曝气,静置1小时后排出一半的上清液,再引入污水,添加菌种及营养素,继续闷曝1-2天,这样反复几次,直至形成絮体及菌胶团,这段时间大约需要10-12天。

5 总结
此次调整方法,应对了上游来水持续冲击下对活性污泥“起死回生”的方法,同时,结合了MLVSS分析了菌种培养的方向,观察了生化曝气池的运行情况,并对上游来水及生化前的处理设施引起了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戴维良,程晓波,林哲,等.上海市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泥培养驯化[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4):92-95.
[2]张自杰.排水工程(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