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1. 计算机基础知识- 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主机、硬件设备、软件等。
- 研究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操作。
-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输入和输出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 研究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复制、粘贴、删除等。
-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如互联网、局域网等。
2. 常用办公软件- 研究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字体设置、插入图片、编辑文本等。
- 掌握制作简单电子表格的技巧,如数据输入、公式计算、格式设置等。
- 研究使用演示软件制作简单的幻灯片,如插入文本、图片、动画等。
3. 图片处理基础- 了解常见的图片文件格式,如JPEG、PNG等。
- 掌握图片的复制、剪切、粘贴等基本操作。
- 研究使用简单的图片编辑工具,如涂鸦、调整亮度、对比度等。
4. 网络安全和网络礼仪- 研究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如不随意提供个人信息、设置强密码等。
- 了解网络上的常见安全威胁,如病毒、钓鱼网站等。
- 研究网络礼仪,如文明发言、不传播不良信息等。
5. 信息检索与利用- 研究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如百度、谷歌等。
- 掌握筛选、整理、归纳信息的基本方法。
- 研究利用电子图书馆、在线研究资源等获取知识。
6. 信息技术与生活- 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手机、电子商务等。
- 研究使用电子邮件与他人沟通,如发送邮件、查看邮件附件等。
- 掌握简单的计算机维护技巧,如清理垃圾文件、定期更新软件等。
以上为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的知识点归纳。
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用浏览器上网》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用浏览器上网》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用浏览器上网》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认识浏览器,了解网址和搜索,学习浏览器的基本操作,如打开网页、浏览网页、收藏网页以及简单搜索信息。具体内容涉及:
1.浏览器的启动与关闭;
2.认识网址,学习输入网址打开网页;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浏览器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浏览器使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浏览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浏览器的基本概念。浏览器是用于访问和浏览互联网内容的一种软件。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网上查找信息、观看视频、玩游戏等,是连接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桥梁。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育下册全册

第一单元奇异的视觉错觉图活动任务学习一些新的画图工具和画图技术,绘制一些能够引发人们视觉的图形,了解错觉知识。
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画图”程序中的一些大体工具。
2、初步把握“画图”程序中的画图技术,如利用放大镜,辅助线,鼠标指针和画纸周围的调整点等来绘制图形。
3、初步学会利用“复制-粘贴”的方式来取得两个一模一样的图形。
4、初步学会同时利用两个“画图”程序。
5、能够将文件保留在默许的位置。
6、锻炼对图形的观看能力。
要求:能够依照教材的提示,准确绘制6个错觉图,并能完成每课教材后面“拓展与练习”。
第1课规那么中的转变教学步骤:一、启动“画图”程序执行“开始”-“程序”-“附件”,启动“画图”程序。
二、绘制“赫曼。
格瑞德幻觉“图1、填充黑色背景,并将画纸调整为正方形。
(1)用黑色填充整张画纸。
(2)在黑色画红上,从画纸的左上角起笔,绘制一个大小适当的正方形。
(按shift)(3)拖动画纸边框上的调整点,将画纸的大小调整到与方才绘制的正方形一样大。
2、绘制白色线条图中有三条横线,三条竖线,应尽可能均匀散布。
(按(shift)可使直线画得笔直。
)三、绘制“凹凸幻觉”图1、绘制图形(1)将画纸调整为正方形。
(2)选取较细的线型,在正方形画纸上,大从大到小依次画假设干个正方形,每一个正方形之间的间距应相等(3)纸的正中心,利用“刷子”工具,点出一个最小的正方形。
(4)在各个正方形中间填充颜色。
2、保留文件第二课线条的干扰教学步骤:一、绘制“波根道夫环形幻觉”图1、绘制图形(1)按下shift键的同时,利用“椭圆形”工具,画圆。
(2)将矩形上、下两条横边删去,即可取得两竖直平行线。
(3)选择“选定”工具,然后在画纸上拖拽出虚框,能够选定虚框内的图形。
选定的图形能够复制,删除,移动。
(4)利用填充颜色的方式,用“背景色(白色)”覆盖需要去除的那一部份蓝色线条。
2、保留文件。
二、绘制“庞泽幻觉”图1、运用“复制—粘贴”的方式取得5个相同的圆形2、借助“辅助线”,将5个圆形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
部编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以下能力:
1.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鼠标操作、键盘输
入等;
2. 熟悉常用的办公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演示文稿软件和电
子表格软件等;
3. 能够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并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安全常识;
4. 培养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5.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合作研究完成信息技术任务。
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操作
本单元主要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开机关机、鼠标操作、键盘输入等。
第二单元:办公软件应用
本单元主要介绍常用的办公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文字处理软件、演示文稿软件和电子表格软件等。
第三单元:网络应用基础
本单元主要介绍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安全常识,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和信息获取能力。
第四单元:信息技术创新实践
本单元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五单元:团队合作与沟通
本单元通过合作研究和团队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
能力,提升他们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综合能力。
评估方式
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采用多种方法,包括课堂表现、小组项目
和考试等。
参考资料
1.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3. 互联网相关资源
以上为部编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在信息技术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为未来的学习和生
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
案全册
第一课:计算机的基本功能
教学目标
-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 掌握计算机的开机、关机和重启操作;
- 熟悉计算机的桌面和常用图标。
教学内容
1. 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 计算机的定义
- 计算机的主要功能:输入、处理、输出
- 计算机的作用:方便快捷的信息处理工具
2. 计算机的开机、关机和重启操作
- 开机步骤:按下电源键,等待计算机启动
- 关机步骤:点击开始菜单,选择关机
- 重启步骤:点击开始菜单,选择重新启动
3. 计算机的桌面和常用图标
- 桌面的含义和功能
- 桌面上常见的图标:我的电脑、回收站、网络等
教学步骤
1. 导入:利用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2. 介绍:简要解释计算机的定义、主要功能和作用。
3. 展示:展示计算机的开机、关机和重启操作的具体步骤,让学生观察并理解。
4. 演示:以实际操作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开机、关机和重启操作。
5. 引导:指导学生观察计算机桌面上的常用图标,介绍其功能和作用。
6. 练: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示,操作计算机进行开机、关机和重启的练。
7. 总结:让学生总结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并回答相关问题。
教学资源
- 计算机设备
- 教案幻灯片
- 图片展示
教学评价
- 教师观察学生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 学生的回答问题和总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注意:以上为教案大纲,具体教学细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新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要点。
2. 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元一:图形的制作与处理- 研究使用图形处理软件,如Paint等。
- 研究绘制简单的图形并进行编辑。
- 研究添加文字和颜色等效果。
2. 单元二:文字处理与排版- 研究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等。
- 研究编辑文字、设置格式和调整排版。
- 研究插入图片和设置页面样式。
3. 单元三:多媒体资源的应用- 研究使用多媒体播放器,如Windows Media Player等。
- 研究浏览和收集多媒体资源。
- 研究制作简单的幻灯片演示。
4. 单元四:互联网的应用- 研究使用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
- 研究搜索和筛选信息。
- 研究使用电子邮件进行沟通。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演示法:通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演示,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研究的动力。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操作软件进行练,提高他们的技能。
3. 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4. 情景模拟法:结合实际情景,进行模拟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评价他们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2. 针对学生的作品和答辩,评价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交流,促进研究效果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电脑设备与投影仪。
2. 图形处理软件、文字处理软件、多媒体播放器、浏览器等软件。
3. 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4. 互联网资源和电子邮件服务。
以上为《新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简要介绍。
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具体教案的编写还需要结合每个单元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设计。
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打字练习,培养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指法训练的困难,提高打字速度。
2.掌握正确的打字姿势和键盘指法。
重点:通过边游戏边练习的形式,加强指法训练,提高打字速度。
难点:学生在利用游戏进行指法练习时,容易忽略标准指法和指法分区,教师要加以控制、引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想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打字游戏,它不仅可以让你边玩游戏边练习,还可以帮助你我进行比较系统的指法训练,当做完某个练习后,它可以帮你评分,看看你打得多快,到底进步了没有,妙极了!二、新授1.打开“金山打字”示范启动〈金山打字20xx〉。
步骤:A、启动〈金山打字20xx〉后出现软件主界面;2.选择打字游戏(介绍游戏规则)3.学生玩打字游戏。
(教师下堂指导)4.在规定的要求内打完的同学可以进入到更高级的打字游戏!5.(大部分学生打完第一次而且时间和正确率都能达到要求的时候控制学生机)刚才我们班有好多的小朋友打得又快正确率又高,而且都符合老师的要求,老师想请他们来说说她是怎么做到的?小朋友要虚心的听!然后自己再努力!1、手指击键轻而快,击键完成后应迅速返回基本键。
2、遇有两个以上可由同一手指连续输入完成的,可不返回基本键。
3、每个手指应负责好自己的'“领地”,不可图快而越位。
三、小结今天有许多小朋友都参加了这个高难度的打字游戏,但是有的小朋友的打字的速度还是比较慢没有得玩这个打字游戏,你们要把时间记下来,到下一次课的时候争取打得更快!教后录:通过前段时间的课堂练习,学生对于指法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课堂上练习时也能按照指法来输入文字,但有部分同学不能坚持,打了一会就发生指法的变形,有的学生指法不对发生了移位,有的学生又恢复原来的一指神功。
在游戏中,学生的兴趣很高,但有点手忙脚乱。
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篇二」知识与技能理解元件的概念及元件的作用。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下)PPT课件

.
48
学习使用椭圆画图
.
49
“用颜色填充”和“取色”工具
.
50
画好的三种图形
.
51
画一个彩虹(填充工具)
.
52
给球改颜色(取色)
.
53
取色、用颜色填充的用法举例
.
54
多样的“喷枪”和“多边形”
.
55
喷枪工具
.
56
用喷枪画的画
.
57
多边形工具
.
58
多边形工具绘的画
.
59
奇特的“文字”工具
.
1
我们的口号
信息信息, 科技第一; 从我做起, 再创奇迹。
.
2
信息技术
1. 初识“画图”程序
8.多样的“喷枪”与“多
2. 强大的“铅笔”与“刷
边形”
子”
9.奇特的“文字”工具
3. 巧妙的“直线”与“曲 10.文件的“保存”和“打
线”
开”
4. 神奇的“橡皮”与“撤 11.奇妙的“放大”与“选
销”
.
69
画一朵小花
缺少花蕊的小花
.
70
使用“放大”工具放大
.
71
用刷子画出花蕊
.
72
把小花朵还原
.
73
选定工具的使用
不透明状态
透明状态
.
74
神奇的“复制”和“组合”
.
75
画 出 图 形 并 选 定
.
76
复 制
.
77
粘 贴
.
78
复制出的 图形
.
粘 贴 后 的 效 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查看文件内容
一.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认识“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文件”、“文件夹”等相关知识;学会识别文件图标、文件类型、驱动器的图标以及驱动器的名称。
(2)动作技能领域:能够利用“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查看文件内容。
(3)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同学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查看文件内容。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文件”、“文件夹”、“子文件夹”、“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这些抽象的概念,并学会实际操作运用。
教法
运用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讲解法、练习法、启发法进行教
学。
学法
1、探究学习
从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生活乐趣联想到新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猜想探究所学的知识,从而主动地了解相关的知识概念。
2、小组讨论
将全班同学按4个人一组分为若干个组,讨论如何使用“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查看文件内容,并讨论两者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让同学们畅所欲言,随后教师将进行小小的点评。
教学策略
1、采用“面对面”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能够很好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
2、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与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乐于学习,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很好的引导与帮助。
二、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与学习过程
(1)音乐响起,一探究竟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电脑吗?那你们能告诉老师电脑里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吗?(有好玩的游戏、精美的图片、有好看的动画片,还有动听的音乐),对了电脑里有趣的东西可多了,例如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的好听的音乐(利用电脑放一首好听的儿歌)。
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些好听的歌曲、好看的动画片是怎样打开的呢?(让同学们思考片刻),那就跟着老师的步伐一起去看看这些有趣的东西都放在那里的?
演示操作:在我的电脑上点击工具—文件夹选项—文件类型,找到你要
改的文件类型,打开,点高级,就可以更改图表,也可以更换打开程序。
步骤如下:
1.打开我的电脑,选择--工具中的--文件夹选项--;
2.打开文件夹选项:
3.选择----文件夹选项-----文件类型:
4.找到要更改的文件扩展名:
5.单击高级:
6.进入到编辑类型界面:
7.单击更改图标
8.:在浏览中找到要更改的文件扩展名,点击确定
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看一看哪个组做的又快又好哦!教师将走下讲台去看一看同学们的操作情况!
(2)查看内容,趣味多多
老师在本地硬盘(D:)中放了一个有关魔法的动画片,大家快去看一看吧!比一比,谁先找到!同学们找到了吗?真聪明呀!
2、学习总结,铃声响起
这些动画片有趣吗?如果同学们还想看更多有趣的东西,就
要记住这两种常用的查看文件内容的方法哟!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了!同学们再见!(随着动画片的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就结束了!)
三、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反思: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本课的学习内容?掌握程度如何?课堂气氛是否良好?同学们学习的兴致如何?
2、自我反思:教学手段是否合适?PPT课件制作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教学过程是否自然得体?讲课的声音是否响亮?教学道具运用是否恰当?
八、板书设计
第四课查看文件内容
1、什么是文件?
2、文件类型有哪些?
3、查看文件内容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利用“我的电脑”查看文件内容的方法;
方法二:利用“资源管理器”查看文件内容的方法。
作业:
•(1)利用“搜索”程序搜索C盘中的“bliss”文件。
•(2)将(1)中搜索到的“bliss”文件复制到D:/ 盘中
-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