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第五单元 第1课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学历案-初中美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程的学习主题为“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通过对中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种类及其艺术特色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并能够认识和欣赏不同类型的民间美术作品。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主要种类,并能识别和描述各种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技能与操作:通过欣赏和解析典型的民间美术作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和尊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情况和提问能力。
2. 作品欣赏评价:评价学生对不同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完成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民间美术种类及特点的掌握情况。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几幅典型的民间美术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谈论对作品的初步感受。
2. 新课讲解:介绍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主要种类,重点讲解几种典型的民间美术(如剪纸、泥塑、农民画等)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3. 作品欣赏:分组欣赏不同类型的民间美术作品,小组内交流感受和看法,并由代表在班上分享。
4. 互动探讨: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民间美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小测验或问答形式,检测学生对民间美术基本概念和主要种类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民间美术种类,查找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关于该种民间美术的短文或制作一份简单的PPT,并在下一课时进行分享。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回顾本课学习内容,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收获,哪些方面还需努力。
2. 教师反思:教师总结本课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在后续教学中加以改进。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剪纸艺术素材新人教版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剪纸艺术素材新人教版剪纸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镂空艺术。
所谓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顶棚花、门笺、灯花、墙花等。
从技法上讲,剪纸实际也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
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
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染色、撕纸、拼色、衬色、烧烫、勾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有了无限的深度和广度。
细可如春蚕吐丝,粗可如大笔挥抹。
其不同形式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
由于剪纸的工具材料简便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着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中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在人类的童年时期,艺术本没有“民间”与“非民间”之分的。
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社会阶层、职能分工的出现,形成了相对于“宫廷艺术”和“文人艺术”而言的“民间艺术”这一历史的概念。
不同品类作品体现着不同阶层的审美标准,应是相互间分界的根本。
就剪纸而言,并非凡是用纸剪刻的作品都可谓之“民间剪纸”。
历史上不乏有应贵族市民阶层节日习俗需求而专营剪纸的艺人,也不乏文人画家为艺人绘稿、或专业艺术家运用剪纸技法创作的例证。
这类作品与劳动群众为自己而创作的作品有着质的区别,多已脱离劳动者的审美本色,也不可能为大众所普遍接受。
有的作品虽也在某些地区流传,但最终必将因为并非民众自己的创造而在变异中面目全非。
即使在如今,许多地区的群众性美术创作活动中出现的剪纸作品,也不能与民间剪纸混为一谈。
群众性创作活动也可以采用民间剪纸的形式,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继而在民间流传,但其创作目的往往已脱离自身生活的需要,甚至是表达辅导者的意图。
二者之间虽有密切联系,但不是一个概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各种种类,包括刺绣、剪纸、泥塑等,并且能够简单地认识它们的历史和特点,同时也能够分析其中流传的文化内涵。
2.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了解民间美术的各种种类,基本特点•了解民间美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运用所学知识对民间美术作出初步分析3.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作为一种非正规的艺术表达手段的特点,以及如何让学生具备基础的文化内涵分析能力。
4.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演示和讨论,具体实施方法如下:•讲授:通过PPT和黑板,向学生介绍各种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和文化内涵,以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演示:由老师或学生代表,展示各种民间美术品的样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美术作品的形式特点。
•讨论: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民间美术的认识、体验和分析,加深对儿童民间美术的了解。
5. 教学资源本课所需的教学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种:•PPT幻灯片•民间手工艺品样本•课堂讨论纪要6. 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时间教学环节具体实施方法5min开场教师简单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10 min 讲授通过PPT介绍各种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和文化内涵20 min 演示单独或合作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展示各种民间美术品实物样本,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美术作品的形式特点15 min 讨论分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民间美术的认识、体验和分析10 min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习得要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应该怎么做5 min 作业布置课下布置作业,让学生分享其所属城市或县区的特有民间美术,并写一篇小短文简单介绍。
二、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认为我对民间美术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历史起源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我也更加重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自主探究和表达的重要性。
民间美术

是我国最普遍、最单纯的民间美术,是各种民间美术的基础。从一些考古遗存发现,剪纸 至迟在北朝(386-581)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的剪纸技 艺已经相当精熟。隋唐以后,剪纸艺术日趋繁荣。唐代还出现了专门描述剪纸的诗句。 《采胜》诗写到:"剪采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描绘出了唐代佳 人剪纸的优美动作和剪出的花鸟草虫的美丽效果。到了宋朝,开始出现了剪纸行业和剪纸 名家。到了宋代,剪纸开始普及;明清时代,是剪纸的高峰期。 ★剪纸样式主要有窗窑顶花、炕围花、门画、挂帘、枕花、桌裙花、鞋花、结婚双喜花、衣 物佩饰花、神龛贴花等。窗花最为普遍,主要有陕北陕西、山东高密剪纸。 ☆剪纸从手法上分,有平剪(铰花)——独幅剪纸,不描样 ,心想手到,一次剪一张,不 重样;折剪——对折、四折、五折、 六折等,图案方中见圆或圆中有方;刻剪——烟熏取 样,刀刻,大量 复制;堆花——用彩纸照图样拼贴、描染、堆砌而成,立体感强; 新剪
蜀绣起源于川西民间,在
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地 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艺术 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严 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 且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 风格。蜀绣作品的选材丰富, 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
鱼虫、人物肖像等。针法包括
12大类共122种,常用的针法 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 掺针、沙针、盖针等,讲究"针 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
湘绣,
是以湖南长 沙为中心的 刺绣产品的 总称。
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其
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
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1课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1课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国民间美术《第1课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了解到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如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建筑等,并深入感受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文字说明、图片展示和案例分析,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民间美术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和特点,能够区分不同种类的民间美术作品。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3. 学科与综合能力: 通过实践体验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2. 感受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间美术的内涵和特点,提高他们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四、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对于美术作品有一定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然而,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的了解可能有限。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感受民间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意识。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中国民间美术。
首先,我想问一下,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民间美术作品呢?学生A:老师,我见过剪纸和泥塑。
学生B:我在古镇上见过一些民间建筑,非常有特色。
教师:很好,你们提到了一些常见的民间美术作品。
那么,你们对这些作品有什么了解呢?2、教学内容呈现教师:现在,我将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民间美术的图片,包括民间绘画、民间雕塑和民间建筑。
请你们仔细观察,并思考它们有什么特点和文化内涵。
(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包括剪纸、泥塑、木雕、窗花等)教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些民间美术作品。
第1课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河南开封朱仙 镇 木板年画
河南朱仙镇 对脸门神
剪纸
划 龙 舟 扭 秧 歌
蓝印花布
民间蓝 印花布始于 明代,原始的 蓝白两色, 给人一种淳 朴自然、落 落大方的感 觉、因此, 流传至今。
二、立体
泥塑,即用粘土
塑制成各种形象 的,一种民间手 工艺术。在民间 俗称“彩塑”、 “泥玩”。
皮影表演
香囊
端午节香包
陕 西 木 勺 面
具
民间美术特点
一 具有名族特色
民
间
美
术
欣
赏
二 色彩 艳丽
民 间 美 术 欣 赏
三 有很强的实用性
民 间 美 术 欣 赏
四 有很强的象征性
喻意:
桃--- 长寿 牡丹---富贵
石榴,葡萄--- 多子
民
间
金玉满堂
谐音:喜上眉梢
连年有余
美
术
欣
马上封侯
赏
符号:
刺 绣 旗 袍
刺 绣 抱 枕
山西绣花鞋垫
刺绣 玩偶
把儿童的形态精神与 动物形象相融合,使布玩 具憨态可掬、稚拙可爱。
苗 族 民 间 刺 绣
年画
天 津
杨 柳 青 年 画
年画是我国民 间过春节、庆丰收、 预祝吉祥如意的一 种民俗美术品。
较为著名的产 地有苏州桃花坞、 天津塑
中 秋 节
皮影
三、综合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 或“灯影戏”,是一种 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 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 间戏剧。表演时,艺人 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 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 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 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 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 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 都叫它“驴皮影”。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教案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种类。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在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民间美术是指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发展并传承的美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2.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剪纸、年画、刺绣、泥塑、木雕、皮影、面具、风筝等。
3. 民间美术的价值:反映民间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哲学思想、道德观念等,具有历史、文化、艺术、教育等多方面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种类。
难点:民间美术的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主要种类及其价值。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发展前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如剪纸、年画等,并展示相关作品。
3. 欣赏:让学生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感受其艺术魅力。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发展前景。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民间美术的价值及其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列举出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民间美术的价值。
3. 学生能够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并对其进行简单的评价。
七、教学资源1. 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2. 与民间美术相关的视频或纪录片。
3. 民间美术的参考书籍和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种类。
2. 第二课时:欣赏民间美术作品,讨论其价值。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可以选择一种民间美术进行研究,了解其历史和发展。
2.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一幅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或泥塑。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美术:美术课件民间美术ppt

思考:
1: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 多注意观察,看看我们周 围的现代作品中都运用了 哪些传统民间美术的元素?
2:寻找闽北的民间美术 图片,下周带过来,咱们 贴在教室的墙上,装饰我 们自己的班级。
建欧挑幡、民间剪纸、 松溪版画等等
谢谢大家!下课!
高贵、神圣、传统 避邪 长青、松鹤延龄 花开富贵
平安如意
吉祥如意
喜上眉梢
在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中, 会出现哪些民间美术作品?
春节
年画、剪纸、春联、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庆贺元宵节的花灯、纸扎
端午节悬挂的天师符,钟馗像、 及龙舟彩船
荷花灯、中秋节的月饼花馍
崇尚传统 美德、传承 中华文明, 保护民间美 术,是我们 应尽的一份 责任。
陕西凤翔泥塑
(四)猜猜这个面花是什么节日用的?
中 秋 节
山西“辨不清”娃娃面花
皮影
三、综合
大家看 看皮影和 剪纸的不 同:皮影 和剪纸用 途不同, 材料不同, 色彩效果 也不同。
皮影表演
香囊
端午节香包
木雕面具
面具表演 闽北邵武傩舞
陕 西 木 勺 面 具
特 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民间美术特点
一、具有名族特色
粤绣
粤绣:是以广东省潮州市和广 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 的总称,包括潮绣和广绣两大分 支,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 之一的广绣最初创始于少数民族 ――黎族,古时绣工大多是潮州、 广州男子,为世所罕见。 明朝中后期形成特色。其特色有: 一是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 也用孔誉毛捻楼作线,或用马尾 缠绒作线。二是用色明快,对比 强烈,讲求华丽效果。三是多用 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四是 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 五是绣工多为男工所任。绣品品 种丰富,有被面、枕套、床楣、 披巾、头巾、绣服、鞋帽、戏衣 等,也有镜屏,挂幛、条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
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二.教学分析:1.教材的地位、作用:中国民间美术容种类繁多、寓意深邃、文化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文化大交融的情况下,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的特点,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2.教学重点:(1)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是要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
4.教材的创造性运用:①运用大量的实物资料进行教室环境的布置,创设情境。
②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民间美术的工艺制作过程,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③播放反映现代民间美术状况的录像,使学生意识到在当今世界文化大交融的情况下,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的特点,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5.教学方法:直观法、启发法、观察法、归纳法、讨论法、欣赏法教具:部分民间美术工艺品、有关录像、多媒体课件学具:自己家中部分民间美术工艺品一二件三.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导入展示剪纸图片:问:走进这间教室有什么感觉?答:有一种热烈的节日气氛。
问:为何有这种感觉?答:通过四周的玻璃窗上贴满窗花(属剪纸艺术)剪纸艺术属民间美术2.讲授新课:过程(出示课题:第十六讲乡土情浓——民间美术)(1)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播放有关录像)(2)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
(民间美术基本审美特点:①实用简洁,因材施艺.②质扑率真,随意大方③.热烈夸,象征寓意.)它在艺术上集状美和朴素于一身,表现出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风格、散发着劳动人民那种在的真挚、善良、坦率热情等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3)如何欣赏民间美术?a.因民间美术是民俗的载体,我们要结合各民族各地风俗民情欣赏。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
各地、各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与节日活动的容。
民间美术与这些节日紧密结合着。
我们要欣赏它是如何“物以致用”、“就地取材”、“因材施艺”的。
b.民间美术是表意的艺术之一。
(即“想着怎么着就怎么着”不能用科学的解剖透视法去衡量它,也不能用专业美术的标准欣赏它的好坏、美丑而应通过民间美术特有的“吉祥美好”等情趣及稚拙的表现手法去感受、体会、鉴赏。
)(例举有关动物形象的剪纸)(4)欣赏作品由于民间美术作品存在于劳动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品种浩繁课本中只是撷取了中国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典型即年画、风筝、玩具、剪纸、刺绣、编织等几类进行介绍。
现在让我们共同欣赏民间美术中的重要品类之一的节日用品——年画。
(播放有关年画的录像:①年画的概念.②年画制作过程.)(一)年画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版彩色夸印在纸上的画种。
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日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美化环境,营造节日喜庆欢乐气氛。
我国在长期的社会的活动中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民俗节日。
经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的组成部分。
据载,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口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以后历代不衰,清代中叶更为盛行。
全国各地均有年画,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
最著名的当数北方的柳青的年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
此外,、潍坊、朱仙镇、武强、棉竹、等都是著名的木板年画产地。
(出示有关图片)欣赏A《火车站》此年画产地是桃花坞。
桃花坞是我国南方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民间木刻画。
自明代形成风格至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盛期时称“姑版”当时与天津柳青一起成为全国木版画的南北中心。
桃花坞年画受传统木版书籍插图的影响颇大.(学生讨论:)1.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情景?2.这幅画是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和环境的?3.这幅画的寓意的思想容是什么?4.概括一下这幅画的艺术特点。
答:1.这是一幅清朝末年民国初期火车站情景的风俗画,画面围绕着火车站这一特定的环境,展示了不同身份人物的各种活动2. 这幅画中的人物活动明确场面热闹.人物的衣着浓重鲜明。
背景不着颜色,但借用树木、洋伞、人物、点明了夏日炎热的热闹气氛。
3.这幅画通过表现热闹、新颖的火车站以在当时十分新鲜的事物为容。
表达了人们在辞旧迎新之时,除了求吉利之外,也多喜换新画样、新容,向往新事物,歌颂新事物的心理。
4.整个画面采用散布的构图手法产生一种平铺直叙的观赏效果。
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变形(火车)。
增加了趣味性、装饰性。
小结:桃花坞年画线条清秀、用色淡雅构图饱满、形象鲜明、风格秀丽欣赏B《十美放风筝》该作品属天津柳青木版画。
画面描绘的是初春时节。
12位美丽的女子放风筝的场面,人物表情有别,姿态各异。
请学生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女子的五官造型有什么特点?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小口一点点。
人物是按当时的审美时尚塑造的。
人物服饰鲜艳、浓重,颜色搭配得当。
在淡色建筑、树木和天空背景衬托下整幅画面的色彩“艳而不俗”,极为引人注目。
俊秀婀娜的女子轻闲欢快地放飞着风筝玩耍。
这不正是终年劳作的人们热望和祈盼的心境吗?这正是这种画面寓意深刻之处。
从中我们也看到民间年画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小结:柳青年画构图饱满,造型简练,色彩鲜艳、和谐典雅、富有装饰趣味。
通过赏析以上两幅年画,我们可以看出民间年画大多数含有祝福新年的寓意,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场面热闹,强调画中要有情节性、故事性,使人们回味无穷。
即“画中要有戏,百看不腻”强调画面完整匀称的构图,和气吉祥的可喜气氛,顺口动听的美好题词等。
在色彩方面、民间年画十分讲究色彩的配置,并总结出一套经验。
(二)剪纸在我国民间美术种类中,还有用于春节装饰烘托气氛,人们又十分熟悉的民间剪纸。
剪纸是最大众化的一种美术样式。
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的风格的剪纸品种。
在我国,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即有用金银和彩帛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
后发展为节日中用色纸剪纸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门眉上作为装饰只用。
欣赏C 《香莲》(北方)和南方剪纸作品各一幅(请学生比较北方和南方剪纸艺术各有什么特点)大体上我国北方以粗犷造型简练为其特点、南方以构图繁茂精巧秀丽为其风格。
民间剪纸是表意性的,很讲究构图整体性,造型手法的适形特点。
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
剪纸除了用于窗花,挂千等起烘托节日气氛之外。
剪纸图样还可以用作刺绣的“花样”这更能反映出其在生活的实用性。
(三)风筝风筝是同学们熟知并喜欢的民间游戏品,是传统的体育运动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
风筝在我国起源较早,最早见于记载的南北朝时期。
开始用于传递书信,唐以后演变成为玩具,又在上面加竹笛和丝弦风吹后发生的声音如筝一般,故名风筝。
风筝是集科技与艺术一身,融运动和娱乐为一体的艺术。
风筝在我国南北广为流传.其中天津潍坊和等都是扎制风筝的著名产地.(潍坊常举办国际风筝节。
)欣赏D 《沙燕》(播放有关制作及成品的录像)(四)民间玩具玩具几乎伴随着每个人的童年,劳动人民以自己灵巧的双手,为下一代的成长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这些玩具体现着劳动人民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意念、理想、祝愿与爱心.它是对儿童进行审美民风民俗培养的教育.欣赏E 《布老虎》(实物) (教师用实物展示。
问:“这时什么动物形象?答:“老虎”问:“同学们是怎么知道的?”)该玩具在造型上抓住老虎的主要特征老虎为百兽之王。
突出老虎的双目和利器。
它以黄、红、黑、白布制作、身上再加贴绣绘画的花纹。
为了便于制作和儿童玩耍时不易碰损、毁坏,将腿部尾部制作得很短小。
这种虎的造型,不但不会使人感觉到比例失调反而更增强了老虎的雄威,同时还给人以憨态可掬趣味无穷之感,虎头虎脑虎虎有生气等又是人们对孩子健康的比喻表述。
这种象征寓意在民间美术作品中随处可见。
【有的运用谐音的方式来表达。
如:莲(连)年有鱼(余),有采用比喻方式表达的如:石榴喻多子】欣赏(实物)《泥娃》、《贝壳猪》等(五)刺绣刺绣与剪纸一样遍及全国各地,每个民族、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
这些刺绣品多绣于鞋、枕头肚兜袜底鞋垫荷包香包等小件物品上,表达吉祥美满的愿望。
【欣赏(实物)有关少数民族服饰枕头荷包等】(六)编织品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各种竹、藤、草、玉米皮、麦秸等遍地皆有。
民间美术品的作者们,就地取材,巧妙地编出物美价廉的实用品和玩赏品编织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各种编织工艺。
编织品可分六大类:竹编、革编、藤编、柳编、棕编、葵编。
其中以南方的竹编为最多。
我们也盛产竹,竹编也较有名。
(播放竹编制作过程录像)(欣赏部分儿童的竹编作品)民间习俗中,当外或外女过满月时,外婆家要把这些竹编品送给孩子,祝愿他们健康成长。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儿童用品越来越丰富。
(播放反映现代民间美术状况的录像)本课小结:看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同学们也对中国的民间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上网去进行深入了解。
在当今世界文化大交融的情况下,学习、继承我国民间美术有什么意义?布置实践作业:做一幅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