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交流电安全用电教案
劳动教育 安全用电 教案

劳动教育安全用电教案劳动教育之安全用电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和习惯;2. 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正确使用插座、开关、电线等电器设备;3. 学会判断和排除电器故障,能正确处理突发电器事故。
二、教学内容:1. 电器的基本知识:电器分类、电器用途、电器标志等;2. 安全用电的意义和方法;3. 电器使用常识和技巧;4. 常见电器故障及突发电器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电器设备的图片或模型,向学生引导讨论电器的作用和重要性。
强调安全用电的必要性,并提出问题:你家中有哪些电器设备?你有没有遇到过安全用电方面的问题?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普及电器的基本知识,包括电器分类、电器用途和电器标志等,使学生了解各种电器的功能和特点。
3. 安全用电的意义和方法(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安全用电的意义,如预防电器事故、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等。
然后,分别从用电器具选择、正确插拔电源和避免电器过载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并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分析。
4. 电器使用常识和技巧(20分钟)教师通过模拟操作和示范,向学生演示正确使用插座、开关、电线等电器设备的方法,并讲解电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如不带湿手接触电器、不用湿抹布擦拭电器等。
同时,还向学生介绍使用电器时的一些常识和技巧,如使用电子称称重物品、不在电器上堆放物品等。
5. 常见电器故障及突发电器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电器故障,如电线老化、插座松动等,并讲解相应的排除方法。
同时,教师还向学生演示突发电器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如电器着火时的用毛毯、拖把等扑灭火焰,避免用水等。
6. 实践操作(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提供一台小型电器设备,并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该电器设备,如插拔电源、调节电器开关等,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用电安全课教案初中

用电安全课教案初中(一)知识与能力1. 了解安全电压;2. 知道测电笔的构造,学习使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3. 了解触电的原因;4. 了解安全用电原则。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学习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2. 通过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2. 树立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二)教学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等。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实践2. 合作探究五、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安全警示标志,如“高压危险”、“有电危险”等。
思考: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标志?播放由电引起的火灾,在高压线下钓鱼触电等视频,说明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了解安全电压】1.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安全电压的概念;2. 教师提问:什么是安全电压?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是多少?【合作探究,学习测电笔使用方法】1. 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测电笔的构造和使用方法;2. 教师演示测电笔的使用,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3. 学生互相检查,确保掌握测电笔的正确使用方法。
【课堂实践,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1. 学生分组,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3. 学生总结经验,分享辨别火线和零线的方法。
【案例分析,了解触电原因】1. 教师展示触电事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触电原因;2. 学生讨论:如何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小组讨论,学习安全用电原则】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课堂小结,强化安全意识】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强化安全意识。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安全用电知识;2. 家长参与,共同监督学生在家中的安全用电行为。
2024年用电安全教案

2024年用电安全教案2024年用电安全教案1(约785字)活动目标1、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2、有安全意识,知道电是危险的,小朋友不能玩。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事先对要用到电的电器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1、谈话引出课题: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教室里哪些东西要用到电?教师小结:这些电器都要接上电才能使用。
2、请幼儿找一找教室里的电源插座和插头在什么地方。
3、讨论:幼儿园的插座为什么要安装的这么高?(让幼儿知道电插头、电源插座都是危险地东西,如果手碰到插孔内,人就会触电,会有生命危险。
)4、请幼儿看教师拿插头时的姿势和抓的位置,让幼儿知道插孔内有电,插头上的小铜片能把电通过电线传给录音机,所以手不能碰到铜片,更不能把手伸到插孔内。
5、组织幼儿讨论:用电时要注意什么?(知道潮湿的东西不能靠近电器,这样会漏电,电器不能与潮湿的东西放在一起,不然可能引起火灾,手湿的时候也不要去插插头,以免触电。
)6、教师小结:小朋友不要自己去插插头,要请大人帮忙。
电器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要用干粉灭火器,如果发现人触电不能用手去拉他,人会导电,要用木质品把电器与人分开,切断电源。
活动结束1、评价2、总结2024年用电安全教案2(约810字)活动目标:1、知道电是具有危险性的,了解生活中哪里有电。
2、在共同游戏中了解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电。
3、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电的作用。
4、探索、发现生活中电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过程:一、引入1、小白兔要搬新家了,它的家里需要放许多东西,我们一起来帮它出出主意,它需要哪些东西呢?2、原来小白兔还需要这么多的家具,还要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灯这么多的东西。
我们的家里有没有这些东西呢?3、那怎么样才能让这些东西动起来呢?它们需要什么?4、原来这些都是电器,只有电才能让它们动起来。
《主题七 第六节 交流电及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交流电及安全用电》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交流电的基本观点和性质,掌握交流电的波形和测量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交流电波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安全用电认识,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交流电的基本观点和测量方法。
2. 教学难点:交流电波形及其与安全用电的干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器械:电流表、电压表、示波器、交流电源等。
2. 准备教学视频:交流电波形演示视频。
3. 安置预习:学生自行预习交流电相关内容,了解基本观点和波形特点。
4. 安排实验室或教室,确保安全用电设施齐全。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 什么是交流电?交流电与直流电有何不同?2. 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二)新课教学1. 交流电的产生a. 线圈在磁场中旋转产生交流电。
b. 电磁感应定律。
2. 交流电的表示a. 交流电的波形(正弦波)。
b. 交流电的电压值、电流值。
c. 有效值的理解和应用。
3. 安全用电常识a. 常见电气设备的安全电压范围。
b. 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c. 触电的援救方法。
(三)实例分析1. 家用交流电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2. 分析家用电器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四)实验操作1. 动手操作,实际体验交流电的电流方向和电压变化。
2.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五)教室互动1. 回答问题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诠释交流电和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深化对交流电和安全用电的理解。
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效果,分享交流电和安全用电的经验和心得。
(六)总结回顾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 安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理解交流电和安全用电的知识。
(七)课外拓展1. 推荐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阅读相关文章,进一步了解交流电和安全用电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初中安全用电的教案设计

初中安全用电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2. 学会使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3. 掌握触电的原因和安全用电的原则。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 通过分析和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2. 培养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教学难点:1. 触电的原因;2. 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挂图;3. 测电笔;4. 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安全警示标志,如“高压危险”、“有电危险”等。
引导学生思考: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标志?播放由电引起的火灾、触电等视频,说明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探究原理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触电的原因、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测电笔的使用方法。
3. 课堂实验,加深理解进行测电笔实验,让学生学会使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
4. 实例分析,培养意识分析生活中触电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触电的危害,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5. 课堂小结,巩固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6. 课后作业,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检查家庭电路,整改安全隐患。
五、教学方法:1. 自主实践: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实验操作,培养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2.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触电事故案例,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践应用:了解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运用安全用电知识的情况,检验教学效果。
防电击教案:安全用电从我做起,保障家庭电气设施安全

为了保障家庭电气设施的安全,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了解电气安全知识并采取预防措施。
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份防电击教案,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如何安全使用电气设施。
一、电气安全知识点1.电流大小和电压大小是引起电伤的两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电流越大,危险越大。
同时,电压为220V时会产生致命伤害,在接触电气设施时应保持警惕。
2.接地系统构成了家庭电气设施的主要防护措施。
当电器内部发生漏电或者接触人体时,接地系统能够将电流导向地面,从而避免对人体产生伤害。
3.频繁插拔插头容易造成插座损坏,导致漏电等危险。
应该避免频繁插拔插头,而是应使用插座内置的开关控制电器的开关。
4.长时间使用过载电器会导致电线加热,容易引起火灾等意外。
在家中应该使用低功率、高效率的电器以保证安全使用。
二、电气安全预防措施1.使用有认证的电器产品。
在购买电器时,应该选择具有认证标志的产品,并在使用时按照说明书注意使用方法。
2.避免将电线接触到水或湿气。
在洗手间、浴室等潮湿的地方应使用符合防水标准的插座和开关。
同时,在使用电器时不能将电器置于外露的场所,如门廊等。
3.保持电器与地面的良好接触。
避免电器接触到金属等导电材料,并确保电器内部电路的接地良好。
4.定期检查电气设施。
定期检查电器插头、电线等部件,并及时更换修复不良的电器设施以保证安全使用。
5.电器使用时,不应轻易拔掉插头。
拔掉插头时,应该先将电器开关打到关闭状态,等待一段时间再拔掉插头,避免电气设施损坏。
三、家庭电气设施安全检查1.检查电源插座。
电源插座是否有破损等现象,是否能够稳定插拔。
2.检查电线。
电线是否接触良好,是否有局部损坏现象。
3.检查插头。
插头是否良好使用,是否有松动等现象。
4.检查开关。
开关是否使用正常,是否接触良好。
5.清洁电气设施。
定期清理电器插头、插座等部件,避免积灰、结垢等影响使用。
防电击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基本知识。
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工作场所,我们都需要时刻提高自身的意识,保障自己与他人的安全。
初中安全用电班会教案

初中安全用电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
3.提高学生应对电气故障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正确使用电器设备。
2.教学难点:应对电气故障的方法,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三、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采用互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掌握安全用电的常识。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使用电器设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电气故障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安全用电的关注。
2.新课导入:介绍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1)电气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2)电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3)触电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3.案例分析:分析电气故障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安全用电的危害。
4.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以及遇到触电事故时应如何处理。
5.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器设备,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6.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实际操作电器设备的正确性。
3.学生对电气故障处理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掌握了正确使用电器设备的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提高他们应对电气故障的能力。
此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安全用电习惯。
七、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观察家庭中的电器设备,了解其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3.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确保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安全用电教案(表格式)

安全用电教案(表格式)章节一:认识电教学目标:1. 了解电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电的用途和危害。
教学内容:1. 电的定义:电流的流动。
2. 电的用途:照明、通信、动力等。
3. 电的危害:触电、火灾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电的基本概念。
2. 学生分享生活中用电的经验。
3. 观看电的用途和危害的短片。
章节二:电流的流动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流动原理。
2. 掌握电流的两种类型。
教学内容:1. 电流的流动原理: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
2. 直流电:电流方向不变。
3. 交流电: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电流的流动原理。
2. 学生演示电流的两种类型。
3. 小组讨论电流的实际应用。
章节三:电器设备的使用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使用电器设备。
2. 了解电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教学内容:1. 正确使用电器设备:按照说明书操作。
2. 电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清洁。
教学活动:1. 教师演示正确使用电器设备。
2. 学生练习使用电器设备。
3. 分享电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经验。
章节四:触电的危害与预防教学目标:1. 了解触电的危害。
2. 学会预防触电的方法。
教学内容:1. 触电的危害:伤害身体、引发火灾。
2. 预防触电的方法:避免接触带电体、使用防护用品。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触电的危害。
2. 学生讨论预防触电的方法。
3. 观看预防触电的宣传视频。
章节五:家庭电路的安全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电路的结构。
2. 学会检查家庭电路的安全。
教学内容:1. 家庭电路的结构:电源、电线、开关等。
2. 检查家庭电路的安全:定期检查、更换破损电线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家庭电路的结构。
2. 学生练习检查家庭电路的安全。
3. 分享家庭电路安全检查的经验。
六、电器火灾的成因与应对教学目标:1. 了解电器火灾的成因。
2. 学会应对电器火灾的方法。
教学内容:1. 电器火灾的成因:电线短路、电器过载等。
2. 应对电器火灾的方法: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三相交流电源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2、理解三相正弦量、相序的概念。
3、了解中性线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三相电路中相电压、线电压的关系。
难点:同重点。
三、教具正弦交流电的产生示教模型;三相交流发电机模型;灵敏电流计;交流电压表;三相电路示教板;电池;小灯泡;安培表;伏特表等.电化教学设备。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Ⅰ.导入一、复习提问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共同复习“正弦交流电的产生”过程,以及正弦交流电的重要的参数及表示方法,提问:1.在交流电产生的过程中,矩形线圈转到什么位置时线圈中的电流最大?什么位置电流为零?(线圈平面平行磁感线:中性面)2.两个完全相同的交流发电机,其矩形线圈也以相同的转速匀速转动,那么这两个发电机所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何异同?(交变电动势的频率、最大值相同;达到最大值的时刻不同)3.如果把三个相同的矩形线圈固定在同一轴上,并使之在匀强磁场中转动,这三个线圈是否都产生电动势?为什么?(产生,穿过每个线圈回路的磁通量都发生变化)二、引入三相交流电三相交流电路的优点:1、三相交流发电机的铁心及电枢磁场较单相发电机利用充分;2、作为三相交流电负载的三相电动机比单相电机性能好,易维护,运转时比单相发电机的振动小;3、理论和实践证明:在输电距离、输送功率、电压相等的条件下,三相输电是单相输电所用导线量的四分之三;4、采用三相四线制输电,用户可得两种不同的电压;5、工农业生产大量使用交流电动机,三相电动机比单相电动机性能平稳可靠。
II.新课三相交流电源:简言之,三相交流电源是三个单相交流电源按一定方式的组合,这三个单相交流电源的频率相同、大小相等,相位彼此相差120°。
一、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1.三相交流电的产生.利用“提问3”引入新课,出示三相交流模型发电机,简介其构造后,演示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将三个灵敏电流计分别接到发电机的三个线圈上,摇动发电机的线圈,三个灵敏电流计都将摆动.归纳实验现象说明:三个线圈均能产生交变电动势(电流计指针来回摆动).引导学生比较单、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异同.(1)单相交流发电机和三相交流发电机单相发电机:只有一个线圈,产生一个交变电动势。
三相发电机:有三个互成120°的•U1V21W1NSU2-+W2••图1 三相交流发电机原理示意图线圈(分别用U1-U2,V1-V2,W1-W2),产生三个交变电动势(对应三个线圈为e U、e V、e W)每个线圈产生交变电动势的原理跟单相发电机的原理相同。
三相交流发电机原理示意图如图1。
(2)三相交变电流的特点重做三相交变电流产生的演示实验,摇动线圈尽量均匀.让学生仔细观察三个电流计指针摆动的情况,并让学生思考:三个电流计指针摆动情况有何异同?它们所反映的三个交变电动势有何异同?引导学生分析:三个交变电动势的特点:频率相同、最大值相同、达到最大值的时刻依次落后三分之一周期的形成原因以e U为参考正弦量,则三相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32sin()32sin(sinπωπωω+=-==tEetEetEemWmVmU(式6-1)(3)三相交变电流的图像先依据正弦交变电流的图像画出U相交变电动势的图像,然后让学生运用之前学习的相位差的知识,在同一坐标系绘出落后T/3和2T/3周期的W相和V相交变电动势的波形图。
图像直观地表达了三相交变电流各相电动势的异同。
三相电动势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它们到达最大值(或零值)的先后图2 对称三相电动势的波形图和旋转式量图顺序,叫做相序。
从图2中可以看出,e U超前达最大值,又超前达最大值,这种U-V-W-U 的顺序叫正序,若相序位U-W-V-U叫负序。
二、三相四线制电源在低压供电系统(市电220V)中常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把三相绕组的末端U2、V2、W2连结成一个公共端点,叫做中性点(零点),用N表示,如图3所示。
从中性点引出的导线叫做中性线(零线),用黑色或白色表示。
中性线一般是接地的,又叫做地线。
从线圈的首端U1、V1、W1引出的三根导线叫做相线(俗称火线),分别用黄、绿、红三种颜色表示。
这种供电系统称作三相四线制,用符号“Y0”表示。
1、相电压U P与线电压U L各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叫相电压,分别用表示U U、U V、U W其有效值。
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叫做线电压,其有效值分别用U UV、U VW、U WU表示。
相电压与线电压参考方向的规定:相电压的正方向是由首端指向中点N,例如电压U U是由首端U1指向中点N;线电压的方向,如电压U UV是由首端U1指向首端V1。
端线(火线)中线(零线)N1L2L3图3 三相四线制电源2、相电压与线电压之间的关系三相电源Y 型联结时的电压旋转式量图,如图4所示。
三个相电压大小相等,在相位上相差32π。
三个相电压互相对称。
故两端线U和V 之间的线电压应该是两个相应的相电压之差,即UW WU W V VW V U UV u u u u u u u u u -=-=-= (式6-2)线电压的大小利用几何关系可求得为U U UV U U U 330cos 2== 同理可得:V VW U U 3=W WU U U 3=结论:三相电路中线电压的大小是相电压的3倍,其公式为P L U U 3=(式6-3)可以看出线电压U UV 、U VW 、U WU 分别超前相应的相电压U U 、U V 、U W 30°。
三个线电压彼此间相差32π,线电压也是对称。
图4 三相四线制电源电压旋转式量图我们平常讲的电源电压为220V ,即是指向电压;将电源电压为380V ,既是指线电压。
III.小结1、对称三相电动势有效值相等,频率相同,各相之间的相位差为32π。
2、三相四线制的相电压和线电压都是对称的。
3、线电压是相电压的3倍,线电压的相位超前相应的相电压6π。
IV . 作业 略。
1.3.2 三相负载的连接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三相负载星形的产生。
2、 理解三相正弦量、相序的概念。
3、 了解中性线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负载为Y 和△接法的三相对称电路的求解方法。
难点:三相电路中相电流、线电流的关系。
三、教具 电化教学设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Ⅰ.复习提问 复习上一节所学三相电路中相电压、线电压及其之间的关系。
II.新课三相电路中的三相负载,可分为对称三相负载和不对称三相负载。
各相负载的大小和性质完全相同的教对称三相负载;各相负载不同的教不对称三相负载。
在三相电路中,负载有星型(Y 型)和三角形(△)两种连接方式一、三相负载的星型联结 1、连接方式把各相负载的末端连在一起接到三相电源的中性线上,把各相负载的首端分别接到三相交流电源的三根相线上,这种连接方法叫做三相负载有中性线的星形联结,用Y 0表示。
如图1所示。
负载星形联结时,其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YP L U U =(式6-4)式中U YP ——负载作星形联结时的相电压2、电路计算负载作星形联结并具有中性线时,三相交流电路的每一相,就是一个单相交流电路,所以各相电压与电流间数量及相位关系可应用第五章学习的单相交流电路的方法处理。
A .相电流PYPWV U YP z U I I I I ==== (式6-5)各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为32π。
B .线电流三相负载星形联结,每相负载都串在相线上,相线和负载通过同一个电流,图1 三相负载星形联结的电路所以各相电流等于各线电流。
YP L I I =(式6-7)C .中性线流过中性线的电流为W V U N i i i i ++=对称负载星形联结,其各相相电流大小相等,相位相差32π,作旋转矢量图分析可的,三个相电流的旋转矢量和0=N I即三个相电流瞬时值之和为: 0=N i注意:1、对称负载作星形联结时, 0=++=W V U N I I I I中性线电流为零,去掉中性线电路也可正常工作。
为此,某些场合常采用三相三线制电路供电,如三相电动机和三相变压器。
2、不对称星形负载的三相电路, 0≠++=W V U N I I I I 。
中性线电流不为零,中性线不可去掉,要为电流提供通路,必须采用带中性线的三相四线制供电。
更重要的是要保证每相负载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的相电压。
中性线的作用就在于使星形联结的不对称负载的相电压对称。
为了保证负载的相电压对称,就不应让中性线断开。
因此,中性线内不准接入熔断器和闸刀开关。
二、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 1、连接方式把三相负载分别接到三相交流电源的每两根相线之间,负载的这种连接方法叫做三角形联结,用符号“△”表示。
如图2所示。
三角形联结中,相电压与线电压相等。
L P U U ∆∆=(式6-8)2、电路计算 A .相电流对称三相电源作用下,对称负载的各相电流也使对称的,UVLWUVW UV z U I I I === 各相电流间的相位差仍为32π。
B .线电流当对称三相负载作三角形联结时,线电流的大小为相电流的3倍,图2 三相负载作三角形联结P L I I ∆∆=3(式6-9)其相位关系如图3所示III.例题讲解,巩固练习略(见教材§6-2例题1、例题2) IV .小结1、对称负载Y 形联结在三相四线制电路,线电压U L 是负载相电压U YP 的3倍,即YP L 3U U =A .相电流 各相电流大小相等P YP W V U YP z U I I I I ====,且相位差为32π。
B .线电流 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YP L I I =2、对称负载△形联结负载做△形联结时只能形成三相三线制电路。
显然不管负载是否对称(相等),电路中负载相电压U ∆P 都等于线电压U L ,即U ∆P = U LA .相电流 各相相电流大小相等,即UV L WU VW UV z U I I I ===,且相位差为32π。
图3 对称三角形负载的电流、电压旋转矢量图B .线电流 线电流的大小为相电流的3倍,即P L I I ∆∆=3,线电流滞后对应相电流6π。
3、中性线的作用。
V . 作业略。
1.3.3 三相电路的功率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三相功率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对称三相交流电路功率的计算。
难点:同重点。
三、教具 电化教学设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Ⅰ.复习巩固复习上节知识,通过讲解课后习题,复习“三相负载分别作Y 联结、△联结时的相电压、相电流、线电压、线电流的关系”。
II.新课三相交流电路中,每一相负载所消耗的功率,可以应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学过的方法计算。
已知各相电压、相电流及功率因数λ(ϕcos =)的值,则负载消耗总功率为W W W V V V U U U I U I U I U P ϕϕϕcos cos cos ++=所以,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中负载所消耗的总功率可以写成P P P I U P ϕcos 3=(式6-10)式中U P ——负载的相电压,单位是伏[特],符号为V ; I P ——流过负载的相电流,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 ;ϕ——相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单位是弧度,符号为rad; P ——三相负载总的有功功率,单位是瓦[特],符号为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