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的22个关键要素
好课关键要素

上好一堂课的22个要素22个要素:1、课堂教学设计3要素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案撰写2、课堂教学环节4要素新课导入、主题探究、强化巩固、总结反思3、课堂教学行为5要素指导行为、对话行为、创新行为、互动行为、讲授行为4、课堂管理行为4要素分组合作、激励行为、课堂评价、课堂调控5、课堂教学类型4要素任务教学课、英文写作课、英语活动课、单元复习课6、课堂教学策略2要素最近发展区、任务驱动型分述:一、课堂教学设计3要素1、教学目标从教学界定概念来讲,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而从应用意义上来讲,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是指给教师具体教学航向的指南针。
一堂好课教师必须首先做到目标明确,心中有数。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时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出真正可以执行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的理论模式包括: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制定,确定教学策略,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的功能:1、导向功能、2、评价功能、3、调节功能、4、激励功能。
初中阶段英语学习的总体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学目标设计原则:1、全面性原则、2、层次性原则、3、可测性原则、4、主体性原则。
2、教学资源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电化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片、放映机等现代教学技术:投影仪、摄象机、放象机、VCD、多媒体电脑和互联网等。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意义与作用:1.提供逼真的交际情景和语言环境、2.调动学生全部感官参与学习、3.促进个别化教学。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是指一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积累和
能力培养的课程。
那么,一堂好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一堂好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
首先,一堂好课应该是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
教师应该善于
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呈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举例、引用故事、展示图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学习,使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其次,一堂好课应该是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的。
教师应该善于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思考,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讨论、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
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另外,一堂好课应该是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
教
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和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能
力的提升和锻炼。
最后,一堂好课还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课堂上变得主动、积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总之,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内在动力的激发。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的情况下,才能算得上是一堂真正好的课程。
希望教师们能够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打造更多更好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一堂好课的22个关键要素

一堂好课的22个关键要素一、课堂教学设计3要素
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灵魂
教学资源——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
教案设计——教与学的结合点
二、课堂教学环节4要素
教学导入——沟通联系,乐中求知
新知探究——主动参与,质疑创新
强化巩固——形式多样,由浅入深
总结提高——画龙点睛,教学相长
三、课堂教学行为5要素
讲授——教不越位,学要到位
对话——轻松交流,积极思维
演示——重视感知,建立表象
指导——关注差异,合理有效
探究——自我发现,主动发展
四、课堂管理行为3要素
小组合作——集思广益,共同成长
个别教学——因材施教,分层递进
课堂评价——真谛尊重,促进发展
五、课堂教学类型4要素
新授课——导放结合,授人以渔
练习课——主体参与,个性张扬
复习课——沟通联系,编织网络
活动课——应用教学,走近生活
六、课堂教学策略3要素
任务驱动——学习的“催化剂”
问题切入——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最近发展——跳起来去摘桃子。
上好品德课的22要素汇总

上好一堂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的22个关键要素目录导言:话题一:课堂的含义与上好一堂课的意义话题二:课堂的基本要素话题三:怎样上好一堂课专题一:课堂教学设计2要素话题一:教学资源——品德教学的原动力话题二:教案分析——教学设计的合理化专题二:课堂教学环节4要素话题一:课堂导入——不能喧宾夺主话题二:主题探究——打破教材的“圣经”话题三:强化巩固——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话题四:课堂总结——让学生体验到进步的快乐专题三:课堂教学行为5要素话题一:讲授——新课程也需要讲授话题二:指导——当学生信心不足时话题三:对话——心与心的碰撞专题四:课堂管理行为4要素话题一:合作学习——让快乐共享话题二:个别教学——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话题三:激励强化——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话题四:及时调整——抓住每个闪光的瞬间专题五:课堂教学类型4要素话题一:活动课——“形乱而神不乱”话题二:新授课——原来如此精彩话题三:综合课——品德课综合化的拓展话题四:实践课——回归学生生活实际专题六:课堂教学策略3要素话题一:任务驱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话题二:问题切入——只有差异,没有差生话题三:随机进入——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导言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素质的培训,是实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举措。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最为关心,也最为困惑的话题之一就是: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我们认为上好每一堂课是落实新课程的最佳途径。
话题一:课堂的含义与上好一堂课的意义(一)课堂的含义课堂是学校中最为平常、最为普通、最为细小的细胞,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现代教学的组织单元,是教师生命中难以舍弃的一个职业活动领域。
教师每天都会站在课堂里,学生的学习时光大多在课堂上度过。
师生对课堂再也熟悉不过了,那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包括课程实施、课程开发、教学活动、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等多种教育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节好课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标准,首先,教学内容要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课堂氛围要轻松活泼,学生
和教师之间要有良好的互动。
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是一节好课的基础。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选取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比如,在教学历史知识时,可以通过有趣的故事、图片或视频
来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
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都不同,因此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教学
方法,如讲解、示范、讨论、实验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氛围要轻松活泼,学生和教师之间要有良好的互动。
良好
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专注于课堂内容。
而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让他们更加愿
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
总之,一节好课应当具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PPT共72页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一堂好课的标准1

一堂好课的标准1. 一堂好课的标准(1)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
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
也就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
也就是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迪。
(4)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
也就是平实的课。
不管谁在听课,要做到心中只有学生。
(5)一堂好课应该是真实的课。
也就是有缺憾的课。
2. 一堂好课的基本表现(1)一堂好课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2)一堂好课必须兼顾有差异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3)一堂好课必须体现思维的深度。
(4)一堂好课应促使学生知行结合,有所收获。
3. 用建构主义观点探讨一堂好课的标准:(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师生有效的互动性(3)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实践性(4)学生真正的理解性(5)预备学习材料的良好组织性(6)学生学习的反思性4. “好课”标准没有定论!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关注边缘群体,实现和谐课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一堂好课的标准1.一堂好课,首先应是“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
一堂好课给人的感觉,应该师生都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同时互相帮助和交流,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思维的结果,而且能看到教师思维和探索的过程。
教师不应摆出一副专门教导别人的架式,学生也不可以摆出等待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架式。
在一堂好课上,教师首先是个学习者(学者),其次是个引导者,最后才是个管理者和领导者。
这样的课,才是“学习社会”所需要的好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自主课”,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课”。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个策划者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程师而不是一个“教育技术工人”。
在遵循大纲要求和教育教学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他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应该能够自主策划一堂课,一周课,一学期的课,一年的课。
一堂好课的五个核心关键词

根据现代教学的理论,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呢,至少要做到以下这五个字。
一、新1、理念新。
能够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新课程的教学观就是自觉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体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合作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
2、思路新。
能体现省时高效的教学原则。
3、手段新。
重视现代化手段与传统手段的结合应用。
二、活1、教法灵活。
“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达到教学用时少,效果佳。
学生的参与度和知识能力的达成度高,做到教与学的最优化。
要坚持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能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参与学习,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动眼等各器官参与学习活动,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用活教材。
用教材教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使教材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
只有这样,上课才能挥洒自如,张弛有度,得心应手,才能把课上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每节课都有教与学的目的,按照三维教学目标展开的教学活动,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更不局限于教学的预案,应适合于所教学生的学。
在课堂活动中,把知识作为一种载体和媒介,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动态达成”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认知、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形成能力。
3、教活学生。
只有课堂活起来,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有思维活动的空间。
这样学生学的知识才不至于“死”。
教师在课堂上应诱导学生想问,鼓励学生敢问、好问、会问上做文章,只有学生有所疑才有思维活动的深广度,知识才能学的活。
三、实1、教学内容要充实。
首先应当二次处理教材,合理整合教授内容,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科学安排教学顺序和教学环节,有效组织学生的参与策略和内容;其次是把学科教学跟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有亲切感、真实感,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堂教育设计3要素
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资源——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教案设计——教育学的结合点
二、课堂教学环节4要素
教学导入——沟通联系,乐中求知新知探究——主动参与,质疑创新强化巩固——形式多样,由浅入深总结提高——画龙点睛,教学相长三、课堂教学行为5要素
讲授——教不越位,学要到位对话——轻松交流,积极思维演示——重视感知,建立表象指导——关注差异,合理有效探究——自我发现,主动发展
四、课堂管理行为3要素
小组合作——集思广益,共同成长个别教学——因材施教,分层递进课堂评价——真谛尊重,促进发展
五、课堂教学类型4要素
新授课——导放结合,授人以渔练习课——主体参与,个性张扬复习课——沟通联系,编织网络活动课——应用数学,走近生活六、课堂教学策略3要素
任务驱动——学习的“催化剂”问题切入——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最近发展——跳起来去摘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