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最新版本
中医特色康复技术操作规范

传统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一、毫针刺法操作规程(一)目的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二)用物准备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三)操作方法1。
进针法1。
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
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1。
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
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
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
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
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2。
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
1。
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
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
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
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
1。
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
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2.2。
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
2。
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
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
《中国传统康复》课件

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国传统康复的重要理论基础,认为人体内部各个脏腑器官之间以及脏腑器官与外部环境之间存 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通过推拿、针灸等中医适宜技术刺激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可以调节脏腑功能,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
02
中国传统康复方法
针灸疗法
总结词
针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康复方法中的一种,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身体功能,达到治 疗疾病的效果。
效的康复服务。
疼痛管理
中国传统康复与现代疼痛管理相结 合,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 疼痛治疗方案。
慢病管理
中国传统康复与现代慢病管理相结 合,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 慢病管理方案。
国际影响与交流
国际学术交流
中国传统康复在国际学术交流中 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国际 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中国传统康 复技术。
传统康复在术后康复中的优势在于其安全性高。
04
与现代医学的康复方法相比,传统康复更加温和,不会对手术部位造 成二次伤害,因此更加安全可靠。
04
中国传统康复的现代研究
科学研究进展
针灸研究
气功研究
针灸在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调 节免疫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相关研 究不断深入,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 据。
国际合作项目
中国传统康复与国际机构开展合 作项目,共同推动中国传统康复 技术的国际传播和应用。
05
中国传统康复的未来发展
科技融合与创新
智能康复设备
利用现代科技,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开发智能康复 设备,提高康复治疗的精准度和效率。
虚拟现实与康复结合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患者提供沉浸式的康复训练环境,增强康复 训练的趣味性和效果。
VS
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应用范围比较
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各种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 关节疾病等。这些技术在改善症状、减轻疼痛、促进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显著效 果。
现代康复医学
现代康复医学主要应用于急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康复,特别是神经系统疾病的康 复。它关注患者整体的功能状态,并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生活 质量。
理论层面比较
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中医 认为人体内部机能的失衡是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注重调理身体、改善 体质。
现代康复医学
现代康复医学以现代医学理论为基础,注重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临床表 现。它关注患者功能障碍的原因和机制,以及如何通过干预来改善功能。
要点二
医疗旅游融合发展
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也正在与医疗 旅游融合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 到国内或国际的康复医疗机构进行康 复治疗,为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 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要点三
政策支持
国家对于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发 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 相关政策和规划,为中医传统康复治 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02
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种类
推拿疗法
适应症
推拿疗法适用于各种因疾病或事故导致肌肉和关节功能障碍、局部疼痛、姿 势不正、肌肉萎缩等的患者。
操作方法
推拿疗法通过刺激身体的穴位、经络和肌肉,达到舒筋活络、缓解疼痛、促 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针灸疗法
适应症
针灸疗法主要适用于各种因风寒湿邪、气滞血瘀、脏腑功能失调等引起的疾病, 如疼痛、麻木、失眠、消化系统疾病等。
06
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 景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至阳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 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 主治:急性胃疼。黄疸。胸 胁胀痛,咳嗽,背痛。
常用腧穴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大椎
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 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热病,疟疾,骨蒸盗汗; 周身畏寒,感冒,目赤肿痛, 头项强痛;癫痫。
常用腧穴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风府
定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 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 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 主治:中风不语,半身不遂, 癫狂;颈痛项强,眩晕,咽痛。
常用腧穴
7寸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百会
定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 中直上7寸,或两耳尖向上 连线的中点处 。 主治:眩晕,头痛;昏厥, 中风偏瘫,不语;脱肛,阴 挺;癫狂,不寐。
常用腧穴
神庭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神庭
定位:在头部正中,当前发 际上0.5寸。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 痛,鼻渊,鼻衄,迎风流泪, 癫狂,痫证。
常用腧穴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腰阳关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 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 阳痿。腰骶痛,下肢痿痹 。
常用腧穴
命门
命门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 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 调,带下;泄泻;腰脊强痛。
常用腧穴
至阳
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 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 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 人中,至上齿龈正中的龈交穴。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常用腧穴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长强
定位:在尾骨端下0.5寸,当 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便血、痔疮、脱肛、 泄泻、便秘、腰脊痛、小儿 惊风、尾骶骨痛、痫症等疾 病。 特定穴:督脉络穴。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最新版本

滚法
实用文档
弹筋
实用文档
弹筋
实用文档
拨络
实用文档
拿 捏
实用文档
拍打
实用文档
拍打
实用文档
旋 转
实用文档
屈伸
实用文档
背 伸
实用文档
按 压
实用文档
踩 跷
实用文档
抖 法
实用文档
搓 法
实用文档
针灸疗法
主要作用: 1、调节机体功能
2、提高免疫力 3、镇痛
实用文档
针灸疗法
应用注意事项:
实用文档
肩部功
5.轮转轳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甩手拍肩
实用文档
腰背功
1.腰部转动
2.转体伸
掌
实用文档
腰背功
3.掌插华山
4.双手攀足
实用文档
腰背功
5.俯仰腰部
6.飞燕点水
实用文档
腰背功
7.仰卧提腹
8.仰卧起坐
实用文档
四肢关节功
1.扩胸运动
2.伸臂运
动
实用文档
四肢关节功
3.展臂运动
4.臂上举运动
实用文档
四肢关节功
5.环臂运动
6.臂后伸运
动
实用文档
四肢关节功
7.摆臂运动
8.屈肘运动
实用文档
四肢关节功 9.旋肘运动 10.腕部旋转
实用文档
思考题
• 按摩的基本手法有几类,各类手法包括哪几 种?
• 按摩的操作顺序和手法规律如何? • 康复医疗中常用的传统运动疗法有哪些? • 针灸疗法、电针疗法、水针疗法各有什么特
针灸:孕妇、小儿、体虚、出血、防烫伤 电针:波形、剂量 水针:药物、无菌操作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
4、止咳祛痰平喘类 5、祛风除湿类 6、理气、消导类 7、润下类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
(三)适应症 主要宜于慢性病、老年病、伤残病证及精 神疾患的康复,如遗精、阳痿、早泄、肥 胖、老人咳喘、各种虚损、小儿五迟五软; 心痛、心悸、眩晕、消渴、失眠、健忘、 癃闭、便秘;截瘫、痿痹、中风后遗症、 夜盲、耳聋;脏躁、癫狂病、郁症等。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
食药同源,皆以性味功效疗疾,只要合理 调配,烹调有方,食药性味与五脏病性结 合,就能产生康复的养治作用。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
药膳疗法能充分发挥药物和食物的康复作 用,是饮食康复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广 泛的用于各类康复病证。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
(一)制作方法 药膳疗法的康复饮食调理配方 制作方法,多取法于日常饮膳,常用的有 煎、煮、熬、蒸,煨、焖、炖、卤、烧等。 其制成品主要有膏、羹、粥、饼、面、酒、 糖、饮、汁、蜜饯、罐头、糕粉、膳食以 及菜肴等。
5、药膳调理疗程的考虑。要区别情况,具体 分析。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
2011-05-18 周三 第1-2节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
饮食康复疗法(二)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
二、药膳疗法
药膳疗法是用药物与食物相配合,经过烹 调而形成的具有康复治疗作用的药膳处方 治病的一种方法。药膳既有营养,美味爽 口,又能防治疾病、保健强身。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
(四)注意事项 1、饮食要适度,忌太过与不及,做到饮食有
节。 2、不可偏食,不仅要注意五味不可偏嗜,而
且过食寒凉或温热之品,贪食生冷、肥美、 瓜果等,亦在禁忌之列。 3、进行药膳的配方制作时,应注意到药物与 食物、食物与食物之间的配伍宜忌问题。
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应用主要内容

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应用主要内容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注重以人为本、整体把握、以病为中心、辨证论治的原则,通过采用各种手法和方法,促进患者康复恢复健康。
以下是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
一、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康复治疗技术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和恢复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改善病症。
常见的针灸技术包括:刺血法、调气法、埋线疗法、火罐疗法等。
二、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疗法是通过用双手或特定的工具进行摩擦、按压、推拿等手法,刺激人体经络、穴位,调整气血运行,改善病症。
常见的推拿按摩技术有:推法、捏法、揉法、按法等。
三、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中药的内服、外用等方式,调整人体内外环境,改善病症,促进康复。
常见的中药疗法有:汤剂,丸剂,散剂等。
四、气功疗法:气功疗法是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的独特方法之一,通过调整呼吸、调节体位、用意识和冥想等技法,运用心、身、意、气的综合调控,并与自然相协调,达到治疗、保健和增加体质的目的。
常见的气功疗法有: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
五、各种特色疗法:中医康复治疗技术还有许多特色治疗方法,如:耳穴疗法、拔罐疗法、刮痧疗法等,这些方法在针灸、推拿、中药等基础上发展而成。
这些特色疗法一方面强调了局部刺激和处理,另一方面注重整体的治疗,对于一些特殊的病症有明显的疗效。
六、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运动的方式,调动和锻炼人体各个部位的肌肉群,增强体力、改善气血循环,促进康复。
常见的运动疗法有:太极拳、五禽戏、健身操、体育锻炼等。
以上是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中医康复治疗技术与西医康复治疗技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促进康复、改善身体功能。
不过在使用中医康复治疗技术时,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病程、体质等情况,结合诊断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
中 国 传 统 康 复 疗 法

摩擦类:擦法、摩法、抹 法 捏拿类:捏法、按法、拿法 拍叩类:拍捶法、叩法 振动类:振法、搓法、弹劲法 自我按摩 摇抖类:摇法、抖法、屈伸法、引伸 法
种 类
手法按摩
传 统 运 动 疗 法
太极拳:特别适用于慢性病、老年病患者及年老体 弱者祛病强身 之用。对预防心脏病、高血压、动 脉粥样硬化、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调节人体内分泌 系统功能有较确切作用。 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游戏 动作,编成的一套锻炼身体以达到防病强身为目的 的一种功法。 对一些老年病、慢性病有良好的作用, 如眩晕、头痛、失眠等 八段锦:属古代导引法的一种,是形体活动与呼吸 运动相结合的健身法。八段锦由八种不同的动作组 成,术式简单,运动量适中,不受环境场地影响, 适用于年老体弱及慢性病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易筋经:主要适用于失眠、健忘、头痛、胸痹、胃 肠痛、风湿症和骨关节疾患的康复治疗。
皮肤针
梅花针
水针熔封机
2、艾灸疗法: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 的艾炷或艾条点燃后在人体一定穴位 上烧灼、温熨,给与温热刺激。
作用:调和营卫、补益元气、温经通络、行 气活血、扶正补虚、消肿散结、散寒除湿等 主要应用于肢体残疾、瘫痪、哮喘、高血压病、 冠心病、遗尿、失眠、各种神经痛、风湿病、 小儿麻痹等多种慢性疾病。
气功疗法 气功是训练患者学会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 和行为、提高自己整体功能状态的能力、以 促进身心康复的疗法。
分 类 静功:放松功、内养功、强力功 动功:保健功
功 能
对于多系统疾患的康复有促进作用,并对机体有调节 作用
对于一些身心疾病有较为肯定的功效
对预防脑卒中也有一定作用。
中药疗法
1、中药内治法 是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指导,恰当地配方, 达到调理阴阳、协调脏腑功能、扶正祛邪、延 年益寿为目的的康复疗法。 常用方法有补益法、活血化淤法、化痰法、 宁心安神法、镇肝熄风法、抗衰益寿法。 2、中药外治法 是在辩证基础上,根据病情选用具有某种 康复治疗效果的中草药,经过泡制、加工后通 过外用途径对患者全身或局部病位、穴位实施 敷、洗、熨、贴等治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