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现象动画片中出现的自然现象
自然现象运动规律

火焰图示
课堂小结
一、
二、
三、
四、
五、
烟
烟是可燃物质(如木柴、煤炭、油类等)在燃烧 时所发生的气状物。由于各种可燃物质的成份 不一样,所以烟的颜色也不同:有的呈黑色, 有的呈青灰色,有的呈黄褐色等。
烟气的形状及其扩散形式,与下层大气的稳定 程度密切相关。例如由烟囱排出的烟,就可分 为下列几种形式:波浪型、锥型、扇型、层脊 型、熏烟型。
2、出现闪电光带的表现方法
画闪电的准备工作
表现闪电的镜头,一般要画三张景物完 全相同而明暗差别很大的背景
不出现闪电光带,只出现天空中电光闪亮的 效果
1、灰暗天空,阴云密布,景物灰暗 2、明暗对比强烈的场景 3、黑格 4、白格 拍摄顺序:1-3-4-2-1-2-1
暗色景—黑纸--白纸--电光景—暗色 景--电光景--暗色景 欣赏《闪电》
3、爆炸的烟雾
由于爆炸物内所含的生烟物质不同,爆炸时烟雾的颜色也不一 样,有白色、黄色、青灰色等等,烟雾的运动规律是在翻滚中 逐渐扩散、消失、速度比较缓慢。
下面介绍一组爆 炸的动画图例: 第一层画前层烟 雾;第二层画闪 光与炸飞的物体; 第三层画后层烟 雾
爆炸烟雾实例
谢谢观赏
3远景层(后层)的雨,可以采用细而较密的 直线,组成片状。远景层的雨下落的速度较慢 ,一片雨线从进画到出画,需12—16张动画 (每张拍一格)。拍摄时,将前、中、后三层 画面合在一起,拍出来的效果就产生了远近层 次。
分层的技术处理方法
二、雪的动画表现形态及运动特点
雪花的体积较大、分量轻、在飘落的过程中受 气流的影响会随风飘舞。雪花的运动无一定的 方向,飘落的速度也比较缓慢。
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
自然现象之雨、雪、闪电、风、火、烟雾、水的运动规律
动画运动规律——第四章

运动线表现法
传统动画与 Flash动画
凡是被风吹起的比较轻的物体,当它们被风吹离了原来的位置,在空中飘荡时, 例如风吹落树叶、吹起纸张和羽毛等,可以用物体的运动线(运动轨迹)来表 现。在设计这类物体的运动线及运动速度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1)风力的强弱变化。 (2)物体与运动方向之间角度的变化,迎风时上升,反之下降。
项目4
自然现象运动规律 与特效制作技
拟人化表现法
传统动画与 Flash动画
在某些动画片中,有的时候也会根据剧情和艺术上的需要,把风进行拟人化处 理,如图所示。在处理的时候它的运动路线相对灵活,不受影响,可以想象成 一个风孩子在空中飘荡。
项目4
自然现象运动规律 与特效制作技
任务案例 :“龙卷风”的制作
项目4
自然现象运动规律 与特效制作技
水花
传统动画与 Flash动画
水滴掉下来,撞到地面(水面),会溅起水花。水花溅起后,向四周扩散、降 落。 水花溅起时,速度较快,升至最高点时,速度逐渐减慢,分散落下时,速 度又逐渐加快。物体落入水中溅起的水花,其大小、高低、快慢与物体的体积、 重量以及下降的速度有密切的关系,在设计动画时应予以重视。 水花打在硬物上,如图4-40所示。
项目4
自然现象运动规律 与特效制作技
流线表现法
传统动画与 Flash动画
流线表现法是按照气流的运动方向、 速度和形态,在动画纸上用铅笔画 成疏密不等的流线。在流线范围内, 画上被风卷起跟着气流一起运动的 沙石、尘土、纸屑、树叶等物体。 一般来说,用流线表现的风,速度 都是偏快的,风势的走向和旋转的 方向应当一致,如图所示。
小火苗的动作特点是琐碎、跳跃、变化多。可以用十几张画面表现其扩张、收 缩、摇晃、上升、下收、分离、消失等不同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
动画运动规律自然现象动画

烟雾动画展示图
第 五 章
2
第 五 章
烟雾演示动画
第 五 章
水
3
第 五 章
水的特点:
水的动画
• 水是在动画中经常出现的。静态的水, 只要画在背景就行了;运动状态的水, 则需要动画来描绘。水是稀薄透明的液 体。 • 一般说来,水总是由高往低处流动的。 • 但是当他受到较强的力的作用时,也会 向上喷射或往高处涌去。水的动态很丰 富,从一滴水珠的滚动到大海的波涛汹 涌,真是变化多端,气象万千。
闪电动画展示图
第 五 章
闪电演示动画
第 五 章
第 五 章
烟雾
烟的动画
第 五 章
烟的特点: • 烟是可燃物质燃烧时发生的,烟的颜色有 的呈黑色,有的呈青灰色,有的呈黄褐色 等等。同时,由于燃烧程度不同,烟的浓 度也不一样——燃烧不完全时,烟比较浓 烈,燃烧完全时,烟比较轻淡,甚至几乎 没有烟。烟的形状及其扩散形式,与下层 大气的稳定程度密切相关。
个基本规律。
4
第 五 章
火动画展示图
4
第 五 章
火演示动画Biblioteka 作业与练习:第 五 章
作业练习: 绘制“蜡烛火苗”动画 绘制熊熊烈火烟雾”动画、 绘制“水龙头滴水”动画 绘制海浪”动画 绘制“乌云雷电交加”动画
第五章
自然现象动画
第 五 章
闪电
电的动画
第 五 章
电的特点: • 打雷闪电,往往发生在空气对流极其旺盛 的雷雨季节。雷雨云是带电的,一边带有正 电,一边带有负电。当带电的云层正负电荷 之间,或是云层与云外物体的正负电荷之间 的电磁场差,大到一定程度时,正负电就会 互相吸引,产生火花放电现象。
• 火花放电时产生的强烈闪光,叫闪电。
《动画运动规律》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案第一章人的运动规律第一节人的运动规律-走路人走路时左右两脚交替向前,双臂同时前后摆动,但双臂的方向与脚正相反。
脚步迈出时,身体的高度就降低,当一只脚着地而另一只脚向前移至两腿相交时,身体的高度就升高,整个身体呈波浪型运动。
脚的局部变化在走路过程中非常重要,处理好脚跟、脚掌、脚趾及脚踝的关系会使走路更加生动。
除了正常的走姿,不同年龄、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节,会有不同的走路姿态。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走姿:正常的走姿昂首阔步的走蹑手蹑脚的走垂头丧气的走踮着脚走的走跃步在动画镜头中,走的过程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直接向前走,一种是原地循环走。
直接向前走时,背景不动,角色按照既定的方向直接走下去,甚至可以走出画面。
原地循环走时,角色在画面上的位置不变,背景向后拉动,从而产生向前走的效果O画一套循环走的原动画可以反及使用,用来表现角色长时间的走动。
第二节人的运动规律-跑步人跑步与走路的姿态有很大不同,跑动时身体前倾,双臂向上提起,双手握拳,双脚跨步较大,通常跑步时,双脚几乎没有同时落地的过程。
在大步奔跑时,双脚会有一个同时离地的过程。
双臂的摆动也因跑动速度的不同而变化,跑动时,身体高低起伏的波浪型幅度较正常走路时大。
除了一般的跑姿,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及不同的情节,会有不同的跑步姿态。
常见的有快跑、跑跳步等。
一般的跑姿快跑跑跳步与行走相同,跑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直向接前跑,一种是原地循环跑。
第三节人的运动规律一跳跃人的跳跃通常由三个基本动作组成。
即:下蹲、腾起、落下。
身体下蹲时腿呈弯曲状、臀部不能下沉太低、双臂向后摆动;身体腾起时,双臂快速向上前方摆动、同时身体立起、双脚后跟抬起;身体落下时,双腿一般呈微曲状,落地时身体下沉后再立起。
在动画镜头中,跳也因不同的情节呈现出不同的跳跃姿态。
如原地弹跳、向前跳跃、边走边跳等。
原地弹跳向前跳跃边走边跳第四节人的运动规律-表情动画角色的表情刻画,要从角色性格、具体情节出发,抓住面部有代表性的结构与线条即表情线,对五官进行归纳、概括与夸张,表达角色的面部表情与特征。
动画运动规律第4章 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

聚合 分离 推进 “S”形变化
曲线形变化 扩散性变化
波浪形变化
4.6.2水的常见运动形态与表现
(一)水滴 当水集聚到一定数量就会滴下来,形成水滴 。 水滴的运动规律是积聚、分离、收缩,然后 再聚散、分离、收缩。 水滴下落时呈头大尾细的流线型,拉长,落 地迅速变扁并分裂,向四面飞溅。
(二)水花
水遇碰撞时会溅起水花。水花溅起后,向四周扩散、降落。水花的溅起时 速度较快。升至最高点时,速度逐渐减慢。分散下落时,速度逐渐加快。
被风吹起的纸张
(2)曲线运动表现法 曲线运动表现法凡是被风吹起的较
轻薄、质地柔软的物体,而他的一端 固定在一定的位置,只是另一端被风 吹起发生运动和变化,当它们被风吹 起而迎风飘扬时,不单要表现风的效 果,还要体现出柔软物体的质地,因 此必须采用曲线运动的表现方法。
被风吹起的旗帜
(3)流线表现法 在动画中,想要表现那些旋风、龙卷风以
雪是冬季出现的特殊的自然现象,当空气气温低于摄氏零 度时,云中的水蒸气直接凝结成白色的晶体成团地飘落下来, 就是雪,雪在动画中出现的几率不高。因为雪花与雨相比的 体积大,分量轻,在飘落过程中受到气流的影响,就会随风 飘舞,所以我们说雪有着自己独特的运动规律。
《冰雪奇缘》中雪的表现
1.雪花飘落的运动线
在多数动画片中,都是把云画 在背景上。除了随着背景移动外, 不去表现云体本身的运动。但在 有些动画片中,也会直接描绘云 体本身的运动。有时是为了渲染 气氛,有时是将云作为拟人化的 角色。
云的形态可以随意变化,但必 须运用曲线的运动规律、动作柔 《暴力云与送子鹤》中拟人的云 和、缓慢。
1.云 (2)云的造型特点
旋风的表现
(4)拟人化表现 根据动画影片和艺术风格的
动画运动规律(自然现象)

火苗由小到 大同心式向 外扩展。
火苗由大到 小同心式向 内收缩。
火苗延垂直方向从 低向高上升,拉长。
火苗延垂直方向从 高向低下降,缩短。
火苗被风吹动 后左右摆动。
火苗顶端向 上升高直至 分离。
火苗的消失过程可 以分三段来画。一 是火苗从大到小的 过程,二是分离缩 小的过程,三是冒 烟、消失的过程。
烟囱冒出的烟是浓烟的一 种,绘制时要注意它的外 形变化和内在结构,运动 速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宜慢不宜快。
动画运动规律
轻烟包括香炉里冒出的烟、烟圈、打枪冒出气体 等。画轻烟时要注意其造型的变化,轻烟通过不 断上升、拉长和弯曲的缓慢变化,直至终了。
香炉里冒出的烟是轻烟的 一种。绘制时可用波浪线 运动法绘制,轻烟通过不 断上升、拉长和弯曲的缓 慢变化,直至终了。
动画运动规律
水流的画法:水流包括山间小溪、渠水、瀑布等。画水流 时要注意水纹造型的变化,在两组水纹间加中间画时,要 准确地画出中间的过程,还可适当地加上一些小水纹或线
条,这样画出的水流就比较生动。
动画运动规律
水花的画法:冲向地面的水柱、落入水中的石块、 高处滴下的水滴都会形成水花。水花的运动属于发 散变化。水花从产生到消失原画和动画需画十六到 二十张左右,就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环的方法画雪。在设计 定好的线路上画出原画 和中间画(假定7张), 然后依次拍摄循环播放 即可。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空间感,使画面看上去 有一定的深度,可以把 雪分成前、中、后三层 分别画出。前层雪花因 离镜头近,运动速度可 相对快些,雪团较大, 中层次之,后层最慢, 雪团也最小。三层雪花 的运动线路不能重叠, 要有意识地错开,这样 运动起来就比较生动。
(完整)动画运动规律-中国传媒大学自考

01160《动画运动规律》自考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是动画专业的一门重点专业课程,主要讲授动画运动原理理论与设计表现技法,这些动画原理与表现技法的学习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理论讲授引导学生创作练习,通过创作练习提高动画专业修养与专业技能,能够基本掌握动画中常见表现形态以及各种运动规律的运用技巧,为最终能够独立进行动画创作打好基础,也是动画、游戏、影视特技特效动画、电视节目栏目片头动画制作与运用的基本原理。
掌握了动画制作的原理与表现技法就可以淋漓尽致的展现动画创作者的思维。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内容涵盖动画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学习,针对各种动画运动效果、现象、运动的规律进行学习,初步掌握各种运动效果的制作、具有一定的动作设计的能力.完成本课程的各种现象、运动效果制作的学习之后,学生可以独立制作动画动作表演的情景。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动画设计运动规律》是动画专业的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与动画专业的《角色设定和场景设定》、《二维动画》、《动画制作》《三维动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制作各类型动画短篇、动画运动效果的唯一原理与技巧。
并与《Photoshop》、《Flash》、《MAX软件》、动画后期合成《After effect》等课程的软件应用之间互相衔接配合,为二维动画短片制作、三维动画制作提供帮助。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试目标第一章动画中的运动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从宏观的理论角度总结了作为特殊综合艺术形态的动画,在本质上的特点以及我们将如何开始学习专业的动画知识与技能的思想准备。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动画是什么?(一)动画的各种称谓及渊源。
(二)动画艺术的本质动画与美术的关系动画的本质在于在电影纪录运动的基础上,对运动的片断进行处理,从而控制运动本身。
第二节运动幻觉的产生动画是将分别创造出来的动作片断进行纪录后,以某个恒定的确定速率进行连续播放,从而通过人类感知中的似动现象产生运动幻觉的媒介。
(四)自然现象基本运动规律

云在运动过程中,常常会由大块的云朵分裂成若干个小云朵,分 裂出来的小云朵速度、距离要均匀,造型风格要统一
画水纹时,要注意水 纹的运动方向与物体 的方向相反, 速度不能太快,水纹 逐渐向外扩展,一般 在两张原画 之间加七张中间画, 这样运动起来比较适 宜。
动画运动规律
作业一: 1、临摹水的七种基本的动画造型图。
作业二: 1、临摹水圈的动画造型图。
作业三: 1、临摹水流的动画造型图。
作业四: 1、临摹水花的动画造型图。
2、速度流线画法:狂风大作时,地面上的细 小物体被风吹起,沿着气流的运动方向运行, 产生了运动流线。如旋风、狂风等。用这种方 法画风时,可以先画出长短、疏密不一的线条, 以表现风势,然后再在这些线条上画些纸屑、 树叶等,风的效果就很生动了。
速度线的画法
旋风可以用速度流线画法绘制,具体如上面的平面图所示, 可用长短、疏密不一的线条按照风的运动轨迹画出原画和 动画以表现风势。
06
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爆炸
动画运动规律
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爆炸 爆炸的绘制过程一般为:先画爆炸时发出的强光及
飞散出来的物体碎片,接着画出爆炸产生的浓烟及其 消失过程。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二十二张原画和动画, 这样运动起来比较生动。
爆竹爆炸的画法:一般画十到十五张原画即可,不 一定加中间画。可循环使用二、三次。
03
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雷电
自。一是在背景上 直接画出闪电的形状,我们称之为有型闪电。二是不 出现闪电的形状而由不同明度的画面组合而成,我们 称之为无型闪电。
1、有型闪电:有型闪电的形状可分枝形和图案形 两种,全过程约七张画面。
1、有型闪电:有型闪电的形状可分枝形和图案形两种, 全过程约七张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现象动画片中出现的自然现象,少数可以采用特技摄影或电脑特效的办法来解决,但绝大部分还需由原画、动画人员画出来。
因此,原动画应当懂得各种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掌握表现自然现象的基本技法。
下面,分别讲述动画片中经常接触到的风、火、雷、雨、雪、水、云、烟(爆炸)等八种自然现象运动规律和表现方法。
风风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
空气流动便成为风,风是无形的气流。
一般的讲,人们是无法直接辨认风的形态的,气流的运动,风的强弱,必须通过被风吹动的物体所产生的运动来表现。
我们研究风的运动规律,掌握表现风的方法,实际上就是研究被风吹动的各种物体的运动规律。
例如:威风吹动女孩的头发、纱巾、衣杉;吹动的旗帜、绸带等。
又如:打开窗户、风吹起窗帘、吹起桌子上的一叠纸张。
再如:狂风吹得大树摆动等。
风的表现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运动线表现法凡是被风吹起质地比较轻薄的物体,脱离了它原来固定的位置,便会在空中随风飘扬。
例如:被风吹落的树叶、羽毛、吹起的纸张等。
在表现这类动作时,必须先画出该物体的运动线,并且计算出这一组动作的运动时间。
运动线大小幅度的变化和动作速度,应根据风力的强弱和物体本身的质地而定。
在运动线上,确定被风吹起物体物体动作的,转折点(原画),算出每张原画之间需加动画的张数。
等到全部中间画完成,动作连续起来,就达到被风吹落物体在空中飘荡的效果,也就是风的效果。
虽然没有具体去画风,却使人们从物体运动中感觉到风的存在。
2 曲线运动表现法凡是被风吹起质地柔软轻薄的物体,它的一端并未离开固定的位置,只是另异端所产生的运动和变化。
例如:挂在窗上的窗帘、旗杆上的彩旗、身上的绸带等。
在表现这类物体被风吹动的动作时,必须采用曲线运动的表现方法。
这样,既表现了风的效果,又体现出柔软物体的质感。
3流线表现法动画片中,表现大风、狂风、旋风的运动。
例如:大风吹起地面上的纸、沙土、碎石;狂风猛烈地冲击茅屋、大树、;旋风卷着空中的雪花、树叶;以及猛烈旋转着的龙卷风,可把地面上的人、畜、器物卷到空中等等。
在表现这类现象时,便可采用流线的表现方法来解决。
流线表现法是:按照气流的运动方向,速度和形态,在动画纸上,用铅笔画成疏密不等的流线。
在流线范围内,画上被风卷起跟着气流一起运动的沙石、尘土、纸、树叶等物体。
一般来说,用流线表现的风,速度都是偏快的,风势的走向和旋转的方向应当一致。
在化学板上描线上色时,除了根据动化原稿可用钢笔色线描线以外,亦可采用毛笔的枯笔直接上色。
还可辅以喷笔喷色的办法,加强风的效果4拟人化表现法某些动画片里,出于剧情或艺术风格的特殊要求,可以把风直接夸张成拟人化的形象。
在表现这类形象的动作时,既要考虑到风的运动规律和动作特点,又可不受它的局限,有发挥更大的想象和夸张的余地。
火的三种表现方法:小火苗运动。
例如:油灯和蜡烛火苗。
小火苗动作特点是:琐碎、跳跃、多变。
在表现这类小火苗运动时,可以由原画一张一张直接画成,不加中间画或少加中间画。
一般以10到15张画面,作顺序循环或不规则循环。
中火运动。
例如:柴火和炉火等。
这些稍大一点儿的火,实际上是有几个小火苗组合而成的。
表现方法与小火苗基本相同,由于火的面积稍大,动作相对比小火苗稳定,速度也就略慢。
在每张原画关键动态之间,可以各加一至三张中间画,顺着次序拍摄,也可以做循环动作使用。
中火运动。
例如:柴火和炉火等。
这些稍大一点儿的火,实际上是有几个小火苗组合而成的。
表现方法与小火苗基本相同,由于火的面积稍大,动作相对比小火苗稳定,速度也就略慢。
在每张原画关键动态之间,可以各加一至三张中间画,顺着次序拍摄,也可以做循环动作使用。
表现大火动作时,就应当注意以下四点:1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大火的整体运动速度略慢,每个局部小火苗动作则略快;小火苗的变化要比总体形态的变化多。
2由于火势面积大,底部可燃烧物体高低不一和可燃程度不同,因此,火焰的顶部形态,就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
3表现大火的运动,每一张关键动态原画,每一张中间过程动画,都应当注意符合曲线运动的规律。
同时,必须保持火焰运动动作流畅,形态应有多种不同的变化,切勿始终保持同一外形状态下的多次循环,这样就会显得运动呆板而且单调。
4为了表现大火的层次和立体感,并便于加动画,火的造型可以分成二~三种颜色。
靠近可燃烧物体燃点部分,可用较亮的黄或橙色;中间部分可以用橙红或红色;外圈靠近火焰部分,可用深红或暗红色。
雷闪电是打雷时发出的光,闪电光亮十分短促。
在动画片中,闪电镜头有下述两种表现方法。
"1不出现闪电光带,只出现天空中电光闪亮的效果。
这种镜头的处理方法是,原画在摄影表上填写闪电效果的地位和格数,在摄影师拍摄或电脑扫描时,做特技效果处理。
但是背景必须有两张,一张是雷雨时的暗色天空或景物(这种景物亮部和暗部的对比必须强烈,构图地位及画面中的景物应完全相同)。
另外还需准备一张白纸,必要时还可准备一张黑纸。
"一次闪电效果的全过程,大约7至10格。
第一次闪电之后,相隔10到16格,紧接第二次闪电。
拍摄的次序是:1.暗色景;2.电光景;3.白纸;4.和5.电光景:6.黑纸;;7. 电光景;8. 暗色景。
2出现闪电光带的表现方法:一种是树枝形闪电效果,从无到有再到消失,全过程大约七张动画。
1~7这七张中,除第4张可以拍摄两格外,其它均拍一格。
拍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一次暴光法。
第二种是两次暴光拍摄法。
电光部分不涂色,而其余部分全部涂满黑色(亦可用黑卡纸将电光部分镂空)。
拍摄时,第一次先拍景物,然后把胶片倒回,第二次再拍电光画面,拍摄时,第一次先拍景物,然后把胶片倒回,第二次再拍电光画面,拍摄时可以在画面下打上白光或淡色光,焦点略虚。
这样做出来的闪电,亮度强、效果好。
另一种是图案型闪电效果,除闪电光带造型与前一种不同外,绘制和拍摄方法都是一样的。
" 雨 "雨的运动规律是:空中无数大小不等的水点不停地朝下落,由于雨点自高空下落的速度很快,根据人的视觉残留原理,人们所看到下鱼时的水滴就成一条条直线形状。
只有雨点较大或离人的眼睛较近时,才能大致辨认水点的形态。
因此,在动画片里表现下雨是在一个广阔的范围中,有远近纵深的雨区,特别是表现在空间比较大的环境之下,所画的雨应当分为二到三层画面。
方法如下:前层:用较粗的短直线,可以夹杂一些水点。
前层雨应该速度较快,每张动画的间距要大一些。
一般一个水点或一条短线,从上面进入,穿过画面中间到全部出画面,只需6到8张动画(拍一格)中层:用粗细适中、较长的直线,线条相对可以密一些。
这中层雨是中等速度的运动,雨线从进入画面到落出画面,全过程约8张10张动画(一格)。
后层:表现离视线较远的雨。
可以采用细而较密直线,组成片状。
后层雨速较慢,一片雨线从进画到出画,需要画12张到16张动画(一格)。
拍摄时,将前、中、后三层画面合在一起,拍出来的效果就产生了远近层次,是较有真实感的下雨景象了雪雪花的体积较大、分量轻,在飘落过程中受气流的影响会随风飘舞。
雪花的运动无一定的方向,飘落的速度也比较缓慢。
雪和雨的表现方法有相似之处,也可以分成前、中、后三层。
每一层的雪表示离视线的远近,前层雪花呈较大的团状,数量可较少,飘落的速度可略快。
中层为中等大小的雪花,可以略微密一些,速度要比前层慢。
后层雪花是以无数大小不等的雪花点连成片状缓缓向下飘落。
因为离眼睛视线较远,速度就更慢。
在画下雪动作时,应该先设计好运动线(主要是前、中两层),使每一朵雪花都按照指定的轨迹运动。
因为雪花飘落的速度较慢,画好一套雪花动画,可以发复循环运用,原画设计好雪花的运动线,确定每朵雪花的原画地位,计算出两张原画之间的中间画张数,动画只要按照雪花的运动路线顺着运动的方向,一张一张画出雪花的中间画来即可。
" 水 "水在动画片中是经常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
水往低处流,这是水的基本运动规律。
水是液体,它的运动又是随着不同的环境和情景而变化,可以是一滴水珠,也可以是大海中的波涛。
尽管水的形态因为环境不同而变化很大,但是,表现水的运动规律,运用到动画工作中去,仍可以归纳为以缕咧只径1聚合;2分离;3推进;4“S”形变化;5曲线形变化:6扩散形变化;7波浪形变化。
"我们运动以上七种基本动态,来对照水所产生的一些动作变化。
1、水滴:水管中少量的水积聚到一定的数量,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它就会下滴。
当水滴落到地面受阻,就会向四面扩散、飞溅。
就是上面所列的聚合、分离、扩散,三种基本形态的变化。
2、水圈:一件物体落入平静的水中,水面上就会形成一圈圈水纹向外扩散。
它的基本形态就是上面所列的分离、推进、“S”形变化和分离消失。
3、水纹:一件物体浮在水面上,向前运动。
如鸭子游水、小船行驶等,物体冲击水面时所产生的水纹微波运动。
也是上面所列的聚合、分离、推进、曲线形变化。
"4、水流:小溪或渠道中的流水和山间的瀑布等,都属于曲线形变化、加上局部的分离和推进这两种变化。
"瀑布的运动,设计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曲线形水纹形态应有变化,避免动作呆板;2.在两个大的曲线形水纹到第二组曲线形水纹之间,动画须找准水纹位置,画出中间的变化过程。
5水花:一盆水泼在地上或一件重物投入水中都会溅起水花。
这就是上面所列的:扩散型变化。
(6)水浪:江河湖海中掀起的波浪,无论是小波浪还是大波浪,都应按照波浪形变化。
云云的外形可以随意变化。
在一般动画片中云大多是画背景上的。
云或雾也可以用喷笔在化学板上喷成云块,拍摄时,逐格缓缓移动,产生浮云飘动来表现,云的形态可以随意变化,但必须运用曲线运动的规律。
在另一些动画片中,也可以将云夸张成拟人化角色,但动作必须柔和和缓慢。
烟(爆炸)烟是物体燃烧时冒出的气状物。
由于燃烧物的质地或成分不同,产生的烟也会有轻重、浓淡和颜色的差别,在动画片中可以分成以下三种。
1. 浓烟。
如烟囱里冒出来浓烟,火车车头里冒出的黑烟或排出的蒸汽;房屋燃烧时滚滚浓烟等。
浓烟密度较大,形态变化较少,大团大团地冲向空中,也可逐渐延长,尾部可以从整体中分裂成无数小块,渐渐消失。
运动规律近似云。
动作速度可快可慢,视具体情况而定。
2、轻烟。
如烟卷、烟斗、蚊香或香炉里所冒出的缕缕青烟。
轻烟密度较小,随着空气的流动形态变化较多,容易消失。
画轻烟漂浮动作时,应当注意形态的上升,延长和弯曲的曲线运动变化。
动作缓慢、柔和,尾端逐渐变宽边薄,随即分离消失。
3、爆炸。
爆炸是突发性的,动作强烈,速度快。
动画片中所表现的爆炸动作,一般从三个方面来表现。
1爆炸时发出的强光。
强光闪亮的过程极快,一般5~8格就很快消失。
2爆炸物。
是指爆炸物本身的碎片和被炸物体飞溅出来的泥土、石块、树木和建筑物碎片。
这类碎片的运动,开始时速度很快,一下子就向四面飞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