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点计时器高考题目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精品试题:打点计时器第

高中物理精品试题:打点计时器第

析速度计算公式,所测得的速度就偏大了。

所以B、C、D都错。

备注试题试题编号06 考察知识点根据纸带数据测得瞬时速度能力层级应用难度等级中等试题来源√原创□改编□引用如图所示是一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纸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0s.由此可以得出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A.0.867m/sB.1.116m/sC.1.367m/sD.1.618m/s答案C 错误分析smsCDBCvc/367.110.02=⨯+=,所以A、B、D都错。

备注错误分析根据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A、B、D都错。

备注试题试题编号03 考察知识点纸带数据处理能力层级应用难度等级中等试题来源□原创□改编√引用某同学进行了“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研究,得到了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 5 个点取1 个计数点,并结合打点先后把计数点依次标为1,2,3……通过数据处理得到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开始减速的时刻位于()A.计数点5 和6 之间某时刻B.计数点6 和7 之间某时刻C.计数点7 和8 之间某时刻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B错误分析从纸带上的数据分析得知:在计数点6之前,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增大,是加速运动,在计数点7之后,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减小,是减速运动,所以物块在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所以A、C、D都错。

备注试题试题编号04 考察知识点纸带数据处理能力层级掌握难度等级简单试题来源□原创√改编□引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无需测量,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时间间隔B.位移C.瞬时速度D.平均速度答案A错误分析位移需要刻度尺来测量,瞬时速度、平均速度需要进一步计算,所以B、C、D都错。

备注试题试题编号05 考察知识点纸带数据处理能力层级应用难度等级简单。

专题04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

专题04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

【满分:110分时间:90分钟】实验题(共10小题,每题11分)1如图所示为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的装置,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的距离为d。

(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t∆和2t∆,则小车加速度a=__________。

1(2)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b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d2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小车加速度时,用50H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如图所示,经测量1=,3=,5=(1)每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s。

(2)实验中应该先_______,后______(填字母a、释放小车;b、接通打点计时器)(3)打点4时对应小车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50H 交流电源。

(1)设电火花计时器的周期为T,计算F点的瞬时速度v F的公式为v F=________;(2)若电火花计时器的周期为T=,各个间距的数值如下表,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实际电压为210V,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段纸带,测得AB=,BC=。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频率是50H,A与B之间及B与C之间还有一计时点,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m/s,测得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

如果实验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公认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任意写一条即可)。

高考物理 考点模拟题千题精练7.11 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律

高考物理 考点模拟题千题精练7.11 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律

取夺市安慰阳光实验学校专题7.11 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6分)(2019湖北黄冈三模)某同学从实验室天花板处自由释放一钢球,用频闪摄影手段验证机械能守恒。

频闪仪每隔相等时间短暂闪光一次,照片上记录了钢球在各个时刻的位置。

(1)操作时比较合理的做法是。

A.先打开频闪仪再释放钢球 B.先释放钢球再打开频闪仪(2)频闪仪闪光频率为f,拍到整个下落过程中的频闪照片如图(a),结合实验场景估算f可能值为A.0.1HZB.1HzC.10HzD.100Hz(3)用刻度尺在照片上测量钢球各位置到释放点O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s5、s6、s7、s8及钢球直径,重力加速度为g。

用游标卡尺测出钢球实际直径D,如图(b),则D =cm.已知实际直径与照片上钢球直径之比为k。

(4)选用以上各物理量符号,验证从O到A过程中钢球机械能守恒成立的关系式为:2gs5=。

【名师解析】(1)从实验室天花板处自由释放一钢球,由于钢球下落时间很短,用频闪摄影手段验证机械能守恒,因此必须先打开频闪仪再释放钢球,故A正确,B错误;(2)频闪仪闪光频率为f ,而从天花板到地面约为3m,依据自由落体位移公式,即h=;解得:t总=0.8s;由于从天花板到地面有8个间隔,因此频闪仪闪光周期T=0.1s,那么频闪仪闪光频率为10Hz,故ABD错误,C正确;(3)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45mm,游标尺上第5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0.1×5mm=0.5mm,所以最终读数为:45+0.5=45.5mm =4.55cm;(4)在OA段运动过程中,A点的速度为:v A==k则动能的增加量为:△E k=E kA﹣0==×。

而减小的重力势能:△E P=mgks5;验证从O到A过程中钢球机械能守恒成立的关系式为:2gs5=。

【参考答案】(1)A;(2)C;(3)4.55;(4)。

2.(6分)(2019湖北武汉武昌5月调研)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高考物理实验1、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的加速度-L

高考物理实验1、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的加速度-L

高考物理实验1、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运动【一】实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习利用打在纸带上的点研究物体的运动。

【实验原理】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交流电源的仪器,它的工作电压为4~6V。

当频率f=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交流电源)当运动物体拖着纸带运动时,打点计时器便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这些点既记录了发生这些位移所用的时间,也记录了运动物体的位置。

这就给我们定量地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提供了方便和可能,计时器的构造如图。

(1)电磁打点计时器(如图) (2)电火花计时器(如图)【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导线、低压交流电源、刻度尺。

【实验步骤】(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片套在定位轴上,并且压在纸带上面;(2)在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两根导线的另外一端分别接到低压交流电源(4~6v 的交流电)的两个接线柱上。

(3)打开电源开关,用手水平地牵拉纸带,纸带被打上了许多小点。

(4)取下纸带,从能看得清的点数起,如果共有N个点,点的间隔数就为N-1个,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t=0.02s×(N-1)。

(5)用刻度尺测量位移:从开始计时的点起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S。

(6)利用ν=s测量平均速度t(7)在纸带上打出连续的6个点,分别标上记号0,1,2,3,4,5。

相邻的两个点间的距离为S1,S2,S3,S4,S5,若S1=S2=S3=S4=S5,则拉动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相等则做变速直线运动。

【注意事项】①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4~6v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电源220V交流电源;②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③区分直接打的点与计数点。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目的】1.掌握应用纸带数据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2.应用纸带的数据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加速度。

专题04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练)-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1)

专题04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练)-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1)

1.实验室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滑块的运动,打出如下图所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 的交流电源上,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实验中,纸带的“B”端与小滑块相连,根据纸带请判断该滑块的运动属于________(填“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2)从纸带可以测出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匀减速(2)【名师点睛】利用纸带判定物体运动的性质(1)若1、2、3…基本相等,则可判定物体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2)利用1、2、3…可以计算出在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物体的位移差2-1、3-2、4-3…,如果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可以判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如图是“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量得s1=,s2=,s3=,s4=,s5=,s6=.(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_____s。

(2)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3=_____m/s。

(3)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2)(3)【名师点睛】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有关纸带处理的基本知识,平时要加强基础实验的实际操作,提高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3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备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砝码拉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 、B 、C 、D 、E 、F 、G 共7个计数点。

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三个点(T =)取一个计数点。

高考物理实验专题 测定物体的加速度(含解析)

高考物理实验专题  测定物体的加速度(含解析)

高考实验专题 测定物体的加速度1. 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研究。

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

在ABCDE 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 点,在打出C 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m/s (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2(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A (2). 0.233 (3). 0.75 【解析】【详解】分析可知,物块沿倾斜长木板最匀加速直线运动,纸带上的点迹,从A 到E ,间隔越来越大,可知,物块跟纸带的左端相连,纸带上最先打出的是A 点;在打点计时器打C 点瞬间,物块的速度24.65100.233m/s 220.1BD C x v T -⨯===⨯;根据逐差法可知,物块下滑的加速度()22226.15 3.15100.75m/s 440.1CE AC x x a T --⨯-===⨯。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0.233;0.75。

2. 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

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 )所示。

实验时学.科.网,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

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 )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

(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1)由图(b )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 )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

小车运动到图(b )中A 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 ,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 2。

(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从右向左;(2)0.19 0.037【解析】(1)小车在阻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由图(b )知,从右向左相邻水滴间的距离逐渐滴水针头 小车图(a )水 83100117133150左 右 mm图(b )A减小,所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运动;(2)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所以相邻两水滴间的时间间隔为:s 324530==∆t , 所以A 点位置的速度为:m/s 19.02133.0117.0=∆+=tv A ,根据逐差法可求加速度:21245)(6)()(t a x x x x ∆=+-+, 解得a =0.037 m/s 2。

备战高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解析版)

备战高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解析版)

《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实验题1.一位同学在实验室使用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是______ 电源填交流直流,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 V,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 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_ s打一次点.如研究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铁架台、重锤、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及碳粉、纸带若干、220V交流电源、天平、秒表其中不必要的两种器材是:______ ,缺少的一种器材是:______ .如图为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得到一段纸带,是一次实验中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______ ,计数点D的瞬时速度______ .2.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工作的仪器,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如图为由打点所得到的一条纸带.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 s;从发生的位移大小为______cm;从的平均速度为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3.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已知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_ 。

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

、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s。

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________注意读有效数字;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时应当先放小车,让其运动起来,再接通电源B也可使用干电池作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每打完一条纸带,要及时切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对纸带处理时,要从3条纸带中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处理4.如图所示的四条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左端先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______是匀速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______是越走越快的,纸带______是开始越走越快,后来又越走越慢的.若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图中D纸带,从A点通过计时器到B点通过计时器,历时______ s,位移为______ m,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BC 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AD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5.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_____电源的____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V,当电源频率是时,它每隔______打一次点,现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当电源频率低于50Hz时,如果仍按频率为的时间间隔打一次点计算,则测出的速度数值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频率为50Hz时测出的速度的值。

高一物理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试题

高一物理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试题

高一物理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试题1.打点计时器振针打点周期取决于()。

A.交流电电压的高低B.交流电的频率C.永久性磁铁的磁性强弱D.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答案】B【解析】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取决于交流电的频率,跟电压等其他因素无关。

选B.2.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时,合理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A.接通电源的同时用手牵动纸带B.可以随意操作,没有先后顺序之分C.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用手牵动纸带D.先用手牵动纸带,后接通电源【答案】C【解析】使用打点计时器开始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要不然纸带落下来的才接通电源,打出的点很少,结束后应先断开电源再取走纸带,所以选C3.如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其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答案】B【解析】跟据图中信息纸带的长度一样,所以时间短的平均速度大,即打的点少的时间短,所以B的平均速度最大,4.你左手拿一块表,右手拿一支笔。

当你的同伴沿直线拉动一条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向前移动时,你每隔1 s用笔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这就组成了一台“打点计时器”。

如果在纸带上打下10个点,那么在打第1个点到打第10个点的过程中,纸带的运动时间是()。

A.1 s B.10 sC.9 s 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十个点有九个时间间隔,所以纸带运动的时间是9s,选C5.采用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减少纸带因受到摩擦而产生的误差()。

A.改用6 V直流电源B.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换成电火花计时器C.用平整的纸带,不用褶皱的纸带D.纸带理顺摊平,不让它卷曲、歪斜【答案】BCD【解析】打点计时器需要交流电源,A错误。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通过电火花将墨粉纸盘上的粉墨打到纸带上的,不需要接触,所以摩擦力小,B正确。

平整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时比褶皱的小,C正确。

将纸带理顺摊平,不让它卷曲、歪斜可减小纸带与计时器间的摩擦D正确。

6.某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点计时器高考题目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34.(18分)(1)研究小车匀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16(a )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 Z ,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16
(b )所示,七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①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 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 将小车依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用字母填写)
② 图16(b )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s
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 5= 。

③ 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
22.(19分)
(1)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 在线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是22图1所示,A 、B 、C 、D 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A S =16.6mm
B S =126.5mm D S =624.5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 相信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
② 打C 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数字)
④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用A S 、B S 、C S 、D S 和f 表示)

22.(5分)
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

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
出一系列的小点。

(1)为了测试中午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米尺
(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错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

11.(10分)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

(1)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2)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v-t图像。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该同学认为:随着运动
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将变大,你是否同
意他的观点请根据v-t图象简要阐述理由。

23.(10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案无效)
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时摩擦力与
斜面倾角的关系,设计实验装置如图。

长直平板一端放
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架在一物块上。

在平板上标出A、B两点,B点处放置一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挡光长度d,用天平测量滑块的质量m;
②用直尺测量AB之间的距离s,A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1,B点到水
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2;
③将滑块从A点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的挡光时间t1
④重复步骤③数次,并求挡光时间的平均值;
⑤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摩擦力f和斜面倾角的余弦值cosα;
⑥多次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步骤②③④⑤,做出f-cosα关系曲
线。

(1)用测量的物理量完成下列各式(重力加速度为g):
①斜面倾角的余弦cosα= ;
②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
③滑块运动时的加速度a= ;
④滑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f= ;
(2)测量滑块挡光长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如图所示,读得d= 。

23.(11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
图。

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
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Δt表示。

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
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
系列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
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
列的纸袋,在纸袋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没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

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

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1
a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
1
m
a
关系图线。


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1
a
与m处应成_____关系(填“线性”或
“非线性”)。

(2)完成下列填空:
(ⅰ)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

(ⅱ)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s3。

a可用s1、s3和Δt表示为a=
图2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1=_ ,s3=__ _。

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_ __m/s2。

(ⅲ)图3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

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
为__________,小车的质量为_ __ 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