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打点计时器习题集
打点计时器高考题目

打点计时器高考题目(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34.(18分)(1)研究小车匀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16(a )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 Z ,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16(b )所示,七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①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 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 将小车依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用字母填写)② 图16(b )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s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 5= 。
③ 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22.(19分)(1)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 在线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是22图1所示,A 、B 、C 、D 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A S =B S = D S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① 相信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② 打C 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数字)④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用A S 、B S 、C S 、D S 和f 表示)⑤22.(5分)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
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1)为了测试中午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天平B.秒表C.米尺(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错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
打点计时器实验专题(精选)

打点计时器实验专题(精选)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电磁式打点计时器:4-6V的交流电。
复写纸要在纸带上面。
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打点不清晰(原因):1、振针过高2、电压低,振幅小3、复写纸用久了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打出短线而非点(原因):1、振针过低2、电压太高,振幅过大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打出双点(原因):振针松动了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220V的交流电。
2、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打点间隔为0.02s。
T=1/f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并接好电源。
2把一条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量钩码。
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有卡子的一端,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4实验开始时,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5纸带打完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选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研究。
注意事项:1实验之前,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实验开始时,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3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舍掉,一般每5个点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使相邻计数点之间时间间隔为T=0.1s数据处理:计算法:根据纸带求某点瞬时速度和加速度1求某点瞬时速度,如:T指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1)瞬时速度(2)求加速度:a、理想纸带(即ΔX相等):b、不理想纸带(即ΔX不相等):用逐差法数据处理:图象法:1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立坐标系,让图象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
2此实验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要用直线拟合数据点,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个别偏离较大点舍去。
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练习题

(3) .数据处理 (1)表格法 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 T,则 A、B、C、 x1+x2 D„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A= 、vB 2T x2+x3 x3+x4 x4+x5 = 、xC= ,vD= „. 2T 2T 2T
例1
如右图所示的四条 纸带,是某同学练 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得到的纸带(纸带的 左端先通过打点计 时器)。
一、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1.测量原理 (1)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如 图所示,测量出包含 E 点在内的 DF 两点 间的位移 Δx 和时间 Δt, 算出纸带在这两点 Δx 间的平均速度 v = Δt ,用这个平均速度代 表纸带经过 E 点时的瞬时速度.
(2)把纸带上能看得清的某个点作为起始点 O, 以后的点分别标上 A、 C、 B、 D„作为“计 数点”,如下图所示,测出 O 到 A、A 到 B、 B 到 C„之间的距离 x1、x2、x3„.
例2.实验中,如图3-2-7所示为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 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 点没画出来。 (1)根据纸带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_运动。相邻计数点间 加速直线 时间间隔T=_______s 0.10 (2)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D=________m/s, 3.90 vC=______m/s,vB=____纸带________是匀速通过打点计时器 AC 的,纸带________是越走越快的,纸带________是开始越走越快, B D 后来又越走越慢的.若所用电源的频率是 50 Hz,图中 D 纸带,从 A 点通过计时器到 B 点通过计时器,历时________s,位移为 0.04S ________m,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B 0.27 6.75 9.25 点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m/s,C 点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m/s. 9.00
高一物理打点计时器专项练习题

⾼⼀物理打点计时器专项练习题 ⾼⼀⼤家会学习很多物理知识,这些物理知识⽐较琐碎,因此在课下要及时的进⾏巩固复习,这样才能牢固掌握学习过的物理知识,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物理打点计时器专项练习题及答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物理打点计时器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的电源是( )A.交流220 VB.直流220 VC.交流10 V以下D.直流10 V以下 2.电⽕花计时器所⽤的电源是50 Hz的交流电,其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T=0.1 s,t=NT B.T=0.05 s,t=(N-1)T C.T=0.02 s,t=(N-1)T D.T=0.02 s,t=NT 3.如下图所⽰,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哪条纸带表⽰物体做匀速运动( ) 4.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条打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要求测出D点瞬时速度.本实验采⽤包含D 点在内的⼀段间隔中的平均速度粗略地代表D点的瞬时速度,下列⼏种⽅法中最准确的是( ) A.=vD,Δt1=0.12 s B.=vD,Δt2=0.06 s C.=vD,Δt3=0.1 s D.=vD,Δt4=0.04 s 5.⼩华以⼀定速度去同学家送⼀本书,停留⼀会⼉后,⼜以相同速率沿原路返回家中,则下图的v-t 图象可以表⽰他的运动情况的是( ) ⼆、多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18分) 6.⽤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 A.⽆论使⽤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花打点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压在纸带的上⾯ B.使⽤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电源,再拉动纸带 C.使⽤打点计时器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向应与限位孔平⾏ D.使⽤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花打点计时器都应将计时器先固定在桌⼦上 7.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 A.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B.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C.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可以任意地利⽤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 8.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B.位移C.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 三、⾮选择题(共52分) 9.(14分)根据下图所⽰的电磁打点计时器构造图,指出各主要部件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 10.(4分)⽤接在50 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车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条纸带,如下图所⽰,从⽐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x1=30 mm,3与4两点间距离x2=48 mm,则⼩车在0与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在3与4两点间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物理打点计时器专项练习题答案: 1.C 2.C 计时器所⽤电源是50 Hz的交流电,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T=s=0.02 s,它打出N个点,记录的时间t=(N-1)T,所以只有C正确. 3.B 匀速直线运动中相等位移所⽤的时间相等.通过题意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与点之间的时间都相同,只要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就可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4.D 计算瞬时速度时,所取位移越短,算出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另⼀⽅⾯,某⼀点的平均速度更接近于这⼀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A,B,C项不合适.CE间含两个打点间隔,ΔtCE=2T=0.04 s,D项对. 5.D ⼩华去同学家和返回家中的两个过程中,速度等⼤反向,⼩华在同学家停留时,速度v=0,故可以表⽰他运动情况的是D项. 6.BCD A选项中,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但在使⽤电磁打点计时器时,是把轴上的复写纸⽚压在纸带的上⾯.⽽电⽕花计时器,是把墨粉纸盘套在纸盘轴上,并夹在两条⽩纸带之间(若⽤⼀条纸带时,是把墨粉纸放在纸带的上⾯).B选项中先接电源,再拉动纸带,这样可以保证让尽可能多的点打在纸带上,能较好地控制实验进⾏,B正确.C选项中拉动纸带的⽅向与限位孔平⾏,能减⼩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C正确.为了防⽌实验过程中计时器的移动,实验前都要先把计时器固定在桌⼦上,D正确. 7.BC 8.AB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知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还可以直接⽤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位移,⾄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必须⽤公式计算,所以A,B正确,C,D不正确. 9.电源接线柱 线圈 振⽚ 永久磁铁 振针 限位孔 复写纸 10.0.3 0.48 解析:0~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1== m/s=0.3 m/s,3~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2== m/s=0.48 m/s. 11.(10分)某学⽣在⽤打点计时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其开始时的装配图如图所⽰,其中有错误与不妥之处,请把它找出来. 12.(12分)如图所⽰,打点计时器所⽤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条纸带,测量情况如图所⽰,求: (1)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 (2)纸带在A,D间的平均速度; (3)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哪个平均速度? 13.(12分)如下图所⽰,为某次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个点,图中O点为第⼀个点,A,B,C,D为每隔两点选定的计数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打A,D点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有多⼤?打B点时刻纸带的瞬时速度有多⼤?计算的依据是什么?你能算出打OD点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吗?为什么? 11.电磁打点计时器必须接交流电,⽽图上所接为直流电源,显然是个错误;开始时,⼩车离定滑轮端太近,向前运动的余地太⼩,致使纸带上留下的计时点过少,给测量带来不便,产⽣较⼤误差. 12.(1)0.35 m/s (2)0.42 m/s (3)0.35 m/s 解析:从刻度尺上读出AC=0.0140 m,AD=0.0250 m;打点周期T=0.02 s,ΔtAC=0.04 s,ΔtAD=0.06 s. 由公式v=得 AC=0.0140÷0.04 m/s=0.35 m/s. AD=0.0250÷0.06 m/s≈0.42 m/s, 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0.35 m/s. 13.见解析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定义式求解.AD段的平均速度 AD== cm/s ≈154.17 cm/s. 当时间间隔很短时,可以⽤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故B点的瞬时速度 vB== cm/s ≈141.67 cm/s. 由于不知道OD点间有多少个点,也不知道OD段的时间间隔,⽆法算出OD段的平均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打点计时器练习题

4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2.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如图甲所示;1位置恰为小球刚开始运动的瞬间;作为0时刻.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0.5 s;小球从1位置到6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经过各位置的速度分别为v1=0;v2=0.06 m/s;v3=________m/s;v4=0.18 m/s;v5=________m/s.在图乙坐标中作出小球的v-t图象保留描点痕迹.
D.点迹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2.多选如图四个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3.多选通过打点计时器打点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子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
B.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
C.点子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
D.点子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5.如下图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50 Hz的电源;则相邻的两点时间间隔为________ s ;d点的瞬时速度约为________ m/s.
1.多选运动的物体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一系列的点;这些点的距离不一定相等;但这些点能说明
A.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甲乙
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等6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本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220V、50Hz”的交变电流..如图;他将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对齐..
高中物理必修一打点计时器 练习题

打点计时器练习题学生姓名: 年 级: 老师:上课日期: 时 间: 课 次:1.(多选)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迹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较大B.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较小C.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D.点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2.(多选)如图四个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3.(多选)通过打点计时器打点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子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B.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C.点子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D.点子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5.如下图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50 Hz的电源,则相邻的两点时间间隔为________ s ,d点的瞬时速度约为________ m/s.1.(多选)运动的物体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一系列的点,这些点的距离不一定相等,但这些点能说明A.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B.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C.运动物体在某些时刻的速度D.运动物体的运动性质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连续打点的仪器,它使用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为_____V。
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_______s打一个点。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电压为______V。
3.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填电源种类)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6V,电源频率是50Hz,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
4.某同学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纸带,从O点开始,每隔0.1 s取一个测量点.测得OA=3.20 cm,AB=3.90 cm,BC=5.86 cm,CD=7.58 cm,DE=9.72 cm。
打点计时器实验题练习及答案

打点计时器实验题练习及答案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时间间隔B.位移C.加速度D.平均速度2.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中有益的是()A.选取记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3.下列关于计数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计数点进行测量计算,既方便又可减小误差B.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应该是相等的C.相邻计数点之间的位置间隔应该是相等的D.计数点是从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中选出来的,相邻计数点之间的点痕个数是相等的4.一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做“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时,纸带上打出的点不是圆点,而是如下图所示的一些短线,如图所示,这可能是因为()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D.打点针压得过紧5.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遗漏可编上序号)G、H…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源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上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D.取下纸带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做加速运动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请将以上步骤完善并按合理的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6.(1)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应穿过_____,复写纸应套在_____上,并要放在纸带的_____面,应把_____电源用导线接在_____上,打点时应先_____,再让纸带运动,若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每隔_____打一次点。
(2)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墨粉纸盘应套在_____上,并要放在两条纸带之间,应把电源插头插在_____电源插座上。
打点计时器习题

1.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ABCDE是振针打出的一系列点,经过测量B.C.D.E各点到A点的距离分别是:s1=2.00cm,s2=4.00cm,s3=6.00cm,s4=8.00cm,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赫兹,由此可知纸带的运动为运动,C点到E点间的运动速度为,D点的瞬时速度为。
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仪器,当电源的频率为50赫兹时,振针每隔秒打一次点。
现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加速度,当电源频率低于50赫兹时,如果仍按频率为50赫兹的时间间隔打一次点计算,则测出的加速度数值将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加速度的值。
3.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图中数字的单位为cm。
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1)物体做什么运动?(2)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vB = m/s,vC= m/s , vD= m/s。
(3)BE间的平均速度v BE = m/s。
第4题:5.气球从地面(t = 0时刻)升到40 m高空(t = t1时刻),从上掉落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 m高后开始下落(t = t2时刻)。
若取向上为正方向,则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t = t3时刻)的位移为 m,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
6.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s内通过5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20m,第4s内通过 5m。
则此汽车在最初 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中间 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7.(9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d1、d2、d3分别填入下列表格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点计时器习题集
一、实验题
3.打点计时器是[ ]
A.测量时间的仪器 B.测量加速度的仪器 C.测量长度的仪器 D.测量速度的仪器
4.用一般的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若用cm作单位,则该数的估读位应在 [ ] A.个位B.十分位C.百分位D.千分位
5.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如测得各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不是一个恒量,其主要原因是
[ ]
A.长度测量不精确 B.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间隔不均匀
C.运动中受到变化的摩擦力作用 D.木板未调成水平
6.图示的纸带是由斜面下滑的小车通过打点计时器拉出来的,
打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现按每10个点划分纸带,数据已标在
图上,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
7.用某打点计时器测重力加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A、B、C、D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则所测的重力加速度是_____________m/s2.
8.做匀变速运动的小车的纸带上被打点计时器打下了一系列的点,纸带的一部分如图所示.按时间先后,依次是A、B、C三个计数点,每两个
计数点间另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的实际点.若A、B之间
距离为45mm,B、C之间距离为35mm,打点计时器所用
交流频率为50Hz,则小车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_.
9.某次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小车带动的纸带如图,电源的频率为50Hz.在纸带上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共六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点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用米尺
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
离标在了纸带下面,则小车的加
速度大小为________,方向_________.
10.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
(1)测量原理根据的公式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下落重锤带动的纸带如图,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纸带上连续取出A、
B、C、D四个点,用米尺量出A、B、C、
D到计数点0的距离标在纸带下面.则
打下B点时重锤的瞬时速度
V B=________m/s,打下C点时重锤的瞬时速度V C=__________m/s.
11.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下落物体带动的纸带如图.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纸带上连续取出A、B、C、D、E、F六个计数点,用米尺测出
A、B两点间距离S1=4.08cm,E、F两点间距离
S2=5.64cm,试写出用S1、S2和相邻两点间时
间间隔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g=_______,代入数据求出g=______.
1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振针每隔______秒打一次点.现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加速度.当电源频率低于50Hz时,如果仍按频率为50Hz的时间间隔打一次点计算,则测出的加速度数值________频率为50Hz时测出的加速度的数值.(后一空格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13.如图是某次实验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中A、B、C、D、E为按时间顺序所取的五个计数点,
A、B、C、D、E各点与O点的距离在图中标出(单
位是cm),则打B点时纸带的运动速度大小是
______________m/s,纸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
小是___________m/s2.
15.某次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小车带动的纸带如图,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用S1、S2、S3、S4、S5、S6 表示,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则如下计算小车加速度大小的式子中正确的是
[ ]
A.(S6?S1)/(5T2) B.(S3+S4?S1?S2)/(2T2)
C.(S5?S2)/(3T2) D.(S4+S5+S6?S1?S2?S3)/(3T2)
16.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
(1)测量原理根据的公式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要用到的器材和测量仪器有
[ ]
A.小车B.一端带滑轮的木板C.打点计时器
D.低压交流电源E.小钩码F.秒表
G.刻度尺H.纸带I.细绳
(3)某学生在实验中操作有如下步骤,试按合理的顺序把步骤序号填在下面的线上:___________.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并与电源相连接;
C.换上新纸带,重作两次实验;
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边;
E.先让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F.把一条跨过滑轮的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吊一钩码;
G.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H.求出三次测量加速度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的最后结果.
17. 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所需器材为_________
A.打点计时器B.天平C.低压交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E.细绳和纸带F.钩码和小滑车
G.秒表H.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
2)请在下列步骤中选出必要的,并按顺序填写:_____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即将长木板后端适当垫高使下滑力克服摩擦力
B.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
C.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无滑轮端并连好电路
D.用天平测量小车质量
E.换上新的纸带重作两次
F.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桌上,使滑轮伸出桌面
G.在小车开始运动后,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H.先使小车放在打点计时器附近,接通电源再放小车,让小车运动
I.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J.使秒表停止,记录打点时间
K.把一条细绳跨过滑轮一端栓在小车上,另一端吊适当的砝码
如果小车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里的位移分别为S1、S2、S3、S4、S5、S6……则有a1=____;a2=_____;a3=_____;……,最后a=_________.
以下说法正确的就在后面括号里打“√”,否则打“×”:
(1)三条纸带都必须一一进行测量和计算.[ ]
(2)记数点的0点就是纸带上的起点.[ ]
(3)若两计数点之间还有n个小点,则T=(n+1)T0,T0=0.02s.[ ]
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答案
3. A 4. C 5. C 6. a=75cm/s2 7. 9.75 8. 1.0m/s2
9.(1)V=
S+S
2T (2)V=2.19m/s V=2.39m/s
n
n n+1
B
c
10. 1.50m/s2;与小车运动方向相反 11.
12. 0.02;大于
13.永久磁铁;调整振针长度或更换复写纸;或调整振针的固有频率使之与50Hz交变电流产生的策动力共振
14. 0.655 1.50 15. A C
16. (2)A、B、C、D、E、G、H、I (3)D、B、A、F、E、G、C、H 17. A、C、E、F、H;F、C、K、B、H、I、E
(S4-S1)/3T2;(S5-S2)/3T2 (S6-S3)/3T2
仅供个人参考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 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