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三年级下册全劳动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劳动课教案(精选7篇)

小学三年级劳动课教案(精选7篇)

小学三年级劳动课教案(精选7篇)小学三年级劳动课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劳动课教案(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劳动课教案1一、指导思想: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美。

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

搞好劳动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

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

并能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和乐趣。

二、基本情况分析:小学劳动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 题材广泛,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都很强。

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手脑并用。

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

创造性劳动教学终极目标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新习惯。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

特别是我校地处农村,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很好的条件。

三、教材分析:教材的基本思路是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实现学生功能的转变。

教材的内容易于学生接受,篇幅少而精。

小栏目的设计,题目、教材语言的表达都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并图、文并茂。

封面设计等都不超越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经验,学生的现有知识。

原教材来自城市内容的比较多,来自农村的比较少,新教材兼顾了农村、农业、农民、粮食问题和环保问题。

教学措施:四、教学目标:1、营造宽松氛围,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学生创造的智慧。

2、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

3、通过劳动课程的开展,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劳动的正确认识和情感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一、第一篇教案:认识劳动工具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劳动工具,了解它们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抹布等;讲解劳动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展示劳动工具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2) 讲解劳动工具的作用,如清洁、整理等;3) 示范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观看并模仿;4) 学生分组练习使用劳动工具,教师巡回指导。

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分组练习使用劳动工具的情况,评价学生对劳动工具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二、第二篇教案:学习整理房间1. 教学目标:2. 教学内容:讲解整理房间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实践整理房间的过程。

3.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整理房间的原则,如分类、有序等;2) 讲解整理房间的方法,如收拾玩具、叠衣服等;3) 学生实践整理房间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4. 教学评价:三、第三篇教案:学习烹饪简单的菜肴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烹饪简单的菜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

2. 教学内容:讲解烹饪简单的菜肴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实践烹饪简单的菜肴的过程。

3.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烹饪简单的菜肴的原则,如安全、卫生等;2) 讲解烹饪简单的菜肴的方法,如切菜、炒菜等;3) 学生实践烹饪简单的菜肴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4) 总结烹饪简单的菜肴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

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实践烹饪简单的菜肴的情况,评价学生对烹饪简单的菜肴的掌握程度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的能力。

四、第五篇教案:学习种植植物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种植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责任感。

2. 教学内容:讲解种植植物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实践种植植物的过程。

3.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种植植物的原则,如选择合适的植物、准备种植环境等;2) 讲解种植植物的方法,如挖坑、浇水等;3) 学生实践种植植物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4) 总结种植植物的经验,培养学生观察植物生长情况的习惯,增强责任感。

三年级下劳动教案20篇(一)

三年级下劳动教案20篇(一)

三年级下劳动教案20篇(一)三年级下劳动教案20篇篇一:植物种植•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教材:《植物的生长》•准备:土壤、种子、水壶、小铲子、花盆•内容:1.引入:与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种植植物,以及我们平时所接触的植物有哪些。

2.观察:带学生到植物园或者校内花坛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让学生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3.种植:分组给每个学生发一颗种子、一片花盆和一些土壤,引导学生根据正确的方法将种子种植到花盆里。

4.照料:教授学生如何给植物浇水、施肥和修剪,并让学生记录下每次的照料情况。

5.总结:与学生讨论他们的植物生长过程,了解每个学生的植物有何不同,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篇二:蔬菜菜园•目标:理解蔬菜的生长需求和种植过程•教材:《蔬菜的种植与养护》•准备:土壤、种子、水壶、小铲子、园艺手套•内容:1.引入:与学生讨论喜欢吃蔬菜的原因,以及他们所了解到的不同蔬菜种类。

2.认识蔬菜:教授学生不同蔬菜的特点和生长需求,让学生分组报告所选择的蔬菜。

3.种植:引导学生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求,选择适合的土壤和种子,并将其种植到自己准备的菜园中。

4.照料: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蔬菜的浇水、松土和除草,引导学生记录下每次的照料情况。

5.收获:带领学生观察自己种植的蔬菜生长情况,引导学生对完成的蔬菜进行采摘,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篇三:环境保护•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教材:《环境保护小能手》•准备:垃圾桶、垃圾袋、环保口号卡片•内容:1.引入:与学生讨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

2.知识传授:讲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来源,引导学生分组报告自己所了解到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法。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引导学生将纸类、塑料类、有害垃圾等分别放入相应的垃圾桶中。

4.创作:让学生设计环保口号并制作卡片,在校内进行环保宣传活动。

5.反思: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实践过程,总结其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教案一:认识劳动工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劳动工具及其用途。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认识农村常见的劳动工具,如犁、耙、镰刀、锄头等。

2. 了解这些劳动工具的用途。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劳动工具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工具。

2. 新课:教师讲解各种劳动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劳动工具进行模拟操作。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劳动工具的认识和体会。

教案二:学习种植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种植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学习种植蔬菜、水果的基本技巧。

2. 了解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种植过程中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种植技巧。

2. 新课:教师讲解种植蔬菜、水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蔬菜、水果的种植操作。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谈谈种植过程中的体会和注意事项。

教案三:学习编织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编织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学习编织的基本技巧,如平编、挑编、挂编等。

2. 制作简单的编织品。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编织品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编织技巧。

2. 新课:教师讲解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编织操作。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谈谈编织过程中的体会和作品展示。

教案四:学习烹饪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烹饪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学习烹饪的基本技巧,如切、煮、炒、炖等。

2. 制作简单的菜肴。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菜肴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烹饪技巧。

2. 新课:教师讲解烹饪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三年级下册劳动教案校本[合集5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教案校本[合集5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教案校本[合集5篇]第一篇:三年级下册劳动教案校本我是小主人1、沏茶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时:1时间教学过程:1、回忆父母或他人是怎样沏茶的。

交流观察所获2、教师讲解茶文化的相关资料3、沏茶选具4、泡茶过程: A、小勺掏茶叶 B、冲入开水 C、盖上盖子 D、把握等待时间 E、倒茶、喝茶5、冲泡绿茶的三种方法(不宜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6、茶叶的贮藏2、削水果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水果刀和刨刀削梨或苹果的皮。

2、养成细心耐心的动手习惯。

教学准备:水果刀、刨刀、梨和苹果。

教学课时:1时间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由实物导入2、回忆并说说怎样削水果。

二、学消水果。

1、认识为什么要削去果皮。

2、削水果时的手势和注意点(学习P21-22 学·做)3、讨论并交流“实践创新”的第一题。

三、师生共同总结四、清理现场。

3、冲泡食品教学目标:1、掌握冲泡食品的冲泡方法。

2、牢记冲泡食品的注意事项,学会当个生活小主人。

教学准备:方便面、三合面、等冲泡食品碗、开水、汤匙教学课时:1时间教学过程:1、认识常见的食品,并说说这些食品应该怎样食用。

2、教师讲解冲泡食品的方法3、学习教材P16页中的“小知识”4、学生冲泡方便面à师边指导边指出注意事项。

5、分组冲泡藕粉或三合面等食品à教师巡视指导。

6、思考:直接用开水冲泡藕粉会出现什么现象?7、总结指出。

8、清理现场。

我爱我的班级1、教室的布置活动目标:1、知道班级的美丽离不开大家的努力,懂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应主动积极地参与班级建设工作。

2、能给布置教室提出一个合理化的建议并参与布置教室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合作能力。

小学劳动教育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小学劳动教育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小学劳动教育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2. 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劳动精神;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劳动教育意义和作用1. 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和理解;2. 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作用;3. 身边的劳动模范。

第二单元:劳动技能与实践1. 常见的劳动技能介绍;2. 学生实践劳动技能的机会和方法;3. 通过实践掌握相关劳动技能。

第三单元:合作与团队合作1. 合作的重要性和作用;2. 合作的基本原则和要点;3. 团队合作的活动和案例分析。

第四单元:环保与珍惜劳动成果1. 环保意识的培养和重要性;2. 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方法和途径;3. 珍惜劳动成果的态度和行动。

三、教学方法1. 视听教学法:使用PPT、图表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2.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实际动手参与劳动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惯;3. 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4.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劳动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平时表现:包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合作精神和办事认真程度等;2.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来评价他们的劳动技能掌握情况;3. 学生的成果展示:让学生通过展示劳动成果来评价他们的劳动教育效果;4. 学生的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促进他们对劳动教育的深刻理解。

以上就是小学劳动教育三年级下册教案的全文内容。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为他们将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一、第一篇教案:认识劳动工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劳动工具及其用途。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工具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劳动工具及用途。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能力。

教学准备:各种劳动工具实物或图片,PPT。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劳动工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工具的名称。

2. 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劳动工具及其用途。

3. 教师总结并讲解各种劳动工具的用途。

4.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劳动工具。

5. 教师演示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6. 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学会的劳动工具及使用方法。

二、第二篇教案:学习整理房间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整理房间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整理房间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整理房间的能力。

教学准备:PPT,房间整理视频。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房间整理视频,引导学生说出整理房间的步骤。

2. 学生分享自己整理房间的经验。

3. 教师总结并讲解整理房间的基本方法。

4.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养成整理房间的习惯。

5. 教师演示整理房间的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6. 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学会的整理房间的步骤及方法。

三、第三篇教案:学习洗手洗脸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3. 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增强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洗手的正确方法。

教学准备:PPT,洗手洗脸视频。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洗手洗脸视频,引导学生说出洗手的步骤。

2. 学生分享自己洗手的经验。

3. 教师总结并讲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5. 教师演示洗手的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6. 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学会的洗手洗脸的正确方法及习惯。

四、第五篇教案:学习扫地拖地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扫地拖地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扫地拖地的基本方法。

三年级劳动实践教学设计(3篇)

三年级劳动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劳动的意义,认识到劳动是生活的基础。

(2)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书桌等。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锻炼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沟通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养成勤劳的习惯。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2. 简单劳动技能(1)扫地(2)拖地(3)整理书桌(4)清洁桌面3. 团队合作与沟通协调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讲述劳动者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

(2)提问:为什么我们要热爱劳动?2. 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扫地、拖地、整理书桌等劳动技能的步骤和方法。

(2)教师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3. 实践操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组长负责组织协调。

(2)组长带领组员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交流与评价(1)各小组展示劳动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劳动实践活动的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在劳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1)劳动技能掌握程度(2)团队合作与沟通协调能力(3)劳动态度与情感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劳动的意义、劳动技能讲解等。

2. 实物教具:扫把、拖把、清洁剂等。

3. 教学场地:教室、操场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予适当的指导。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

4. 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技术》教案(下学期)科目劳动与技术年级三年级教师李树昆第一单元植物栽培第1课学会使用栽培工具教学目标:1、懂得各种工具的用途,学会实际使用栽培工具。

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安全使用栽培工具。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工具的用途。

教学难点:学会实际使用栽培工具。

教学准备:锄头、铁铲和栽刀各一把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要求1、谈话:春天到,百花开,大家都把树来栽。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劳动工具能不能栽树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常见的栽培工具。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至5页。

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认识常用的栽培工具。

(1)学生自由交流自己认识的劳动工具。

(2)认识栽培工具锄、铲和栽刀。

2、学习栽培工具的使用方法。

(1)锄的使用方法。

(2)铲的使用方法。

(3)栽刀的使用方法。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进行安全使用、爱惜工具的教育。

第2课栽葱教学目标:1、知道葱的特点、用途以及种植常识。

2、初步学会栽葱的方法。

3、培养种植劳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小葱数棵,适量的土、铲、花盆、喷壶及碎瓦片等。

教学重点:掌握栽葱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栽、管全过程的跟指导和踪观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要求1、谈话:种植花草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在花种草学问很多,我们就从栽葱学起。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10至12页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土壤准备2、种植3、浇水4、管理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在家中试着栽葱,坚持每天浇水、管理和观察。

第3课种向日葵教学目标:1、知道向日葵的特点、用途以及种植常识。

2、初步学会种向日葵的方法。

3、培养种植劳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种植向日葵的种子及锄头、水桶等。

教学重点:掌握种植向日葵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种、管全过程的跟踪指导和观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要求1、利用幻灯片或者挂图,简要讲述向日葵的特点和用途。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17至19页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选种2、播种:整地挖坑——播种——填土浇水3、幼苗管理4、成苗管理5、到学校菜地四周的空闲地上,种植向日葵。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鼓励学生回家利用空闲地种植向日葵。

第4课花草的管理——浇水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给花草浇水的一般知识,学会给花草浇水。

2、培养学生爱护花草、热爱大自然、讲究环境美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把小喷壶,学生每组准备2个水桶。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给花草浇水的一般知识,掌握最简单的浇水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要求1、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演示给绿叶、花草浇水,学生讲评。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5至27页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使用合适的水2、浇水适时3、浇水适量:季节、天气、植物习性、生长情况4、到室外给校园里的械浇水。

要求:(1)由小组长带领有秩序地到负责的花园中开始浇水。

(2)给花草浇水要适量;不要把衣服、鞋袜等弄湿弄脏;注意安全。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回到家中,学习管理家中的一盆花草,负责给它浇水,待一段时间,把花搬到学校来,展一展,评一评。

第5课管理小树教学目标:1、知道植树的好处,初步知道植树常识,学会种小树的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锄头、肥料、水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要求1、谈话: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管理小树才能使它正常生长,枝繁叶茂.要管理好小树,需要掌握许多科学知识。

2、引导学生看课文及插图。

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不同时节的管理要求。

2、小树管理的“六要”。

3、小树管理的“四不要”4、到校园外给小树松土、浇水、施肥。

注意:(1)由小组长带领有秩序地到负责的小树下松土、浇水。

(2)给小树浇水要适量;不要把衣服、鞋袜等弄湿弄脏;使用锄头要注意安全。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各小组由小组长安排做好平时的管理工作。

2、学生就是我们祖国的小树苗,我们要想健康成长,要想长大成材,我们应当怎么做?第二单元厨房保洁第6课清洁厨房教学目标:1、了解清洁厨房的一些常识2、初步学会清洁厨房。

3、渗透在家中主动做家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清洁厨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要求1、谈话导入:小厨房,大成就,美味佳肴里面做。

厨房是煮食的地方,要经常保持卫生清洁。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43至45页。

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出具分类,固定摆放2、清洁炊具3、调味品容器保洁4、保持地面卫生5、组织学生分组到厨房进行清洁厨房工作。

要求:(1)厨具、食具摆放有序;(2)厨房的门、窗、墙壁上容易沾附上灰尘、油烟等污垢,要用洗洁精仔细清洗。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在家中主动做家务是良好的劳动习惯及有效地促进与家人的感情的好办法。

回家后参加清洁厨房的劳动。

第9课洗餐具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洗餐具的主要过程。

2、动手实践,掌握洗餐具的操作要领。

3、培养学生热爱家务劳动,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教学重难点:了解洗餐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餐具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些餐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要求1、谈话导入:俗话说“病从口入”,保持餐具的清洁卫生很重要。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49至51页。

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刷洗2、冲洗3、擦净4、各小组清洗带来的餐具、茶具。

注意:(1)浸泡时滴洗洁精要根据餐具数量和油腻程度而定。

(2)洗盆、碗要分类,注意碗里碗外,盆面盆底都洗到。

(3)洗筷子要用洗碗布裹住筷子搓洗,每根筷子都要洗到。

(4)冲洗要分类,注意节约用水。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查阅资料:怎样洗涤既干净又方便?2、介绍新颖实用的洗碗机和消毒柜。

第8课洗蔬菜教学目标:1、了解洗蔬菜的意义和方法步骤;2、学会清洗蔬菜;3、懂得并实践:做事有始终,家务劳动后要打扫卫生、收拾垃圾。

教学准备:未洗的白菜和菠菜、小刀、菜盆、清扫工具教学重点:学会清洗蔬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要求1、谈话导入:蔬菜富含维生素,常吃多吃有益健康。

蔬菜洗净后食用才安全。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55至58页。

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择菜2、洗菜。

浸泡(30分钟左右)——冲洗3、整理场地4、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1、回家后主动帮父母洗菜。

2、了解绿色食品、环保食品等方面的知识。

第6课常见变质食物的辨别教学目标:1、了解变质食物的特征;2、学会辨别变质食物,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新鲜的米饭、蔬菜、肉类;变质的食物。

教学重点:了解变质食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会辨别变质食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要求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人体每天要摄入大量的食物。

但是,有些食物对我们人体有害,我们是不能吃的,你知道哪些有害的食物呢?2、自主阅读教材62至63页。

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认识变质食物的特征。

(1)变质的米饭和面(2)变质的豆制品和蔬菜(3)变质的肉类。

2、辨别比较新鲜的和变质的食物。

3、了解防止食物变质的常用方法,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向老师、家长了解更多辨别变质食品的知识。

第7课安全使用燃气灶教学目标:1、了解安全使用燃气灶常识;2、学会使用燃气灶;教学重点:知道安全使用燃气灶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燃气灶具一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要求1、谈话导入:燃气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引起中毒、失火等事故。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68至71页。

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安全放置。

2、开关点火。

3、火焰调节。

4、停火。

5、注意事项:经常检查开关、管道是否漏气,使用时人不离灶。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介绍燃气中毒怎么办?1、立即打开房间门窗,使新鲜空气进入室内。

2、迅速把中毒人员从有燃气的房间里移到空气新鲜或空气流通的地方。

3、迅速解开中毒人员的衣裤、胸衣、腰带等,保持中毒人员呼吸畅通。

4、如果中毒人员已处于无知觉状态,立即将中毒人员送往附近的医院或拨打120求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