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悬挂运动训练的理论与实践

合集下载

悬吊治疗技术

悬吊治疗技术

开链运动与闭链运动
开链运动训练与闭链运动训练对同一块肌肉都可以产生 作用,但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
开链运动是指肢体近端固定而远端关节活动的运动,如步 行时的摆动相。其特点是各关节链有其特定的运动范围, 远端的运动范围大于近端,速度也快于近端能独立地刺激 所训练的肌肉,动作相对比较容易掌握。在强化肌力的训 练中,肌肉爆发力的训练应选择开链运动。
维持脊柱稳定的肌群-核心肌群
核心肌群这个名词已渐渐广泛用于康复医 学和运动医学领域指负责维持脊柱稳定的 肌肉群,依其功能和属性,核心肌群可分 为两大群:深层核心肌群,又称为局部稳 定肌群:表浅核心肌群,又称为整体稳定 肌群
核心稳定肌群
第一群为深层核心肌群,又称为局部稳定 肌群(,包括多裂肌(深层)、腹横肌膈 肌和盆底肌等,它们中有的直接与椎体连 接.通过肌肉的收缩直接固定相邻椎体, 有的则是通过各肌肉的协同收缩调节腹内 压来维持各椎体间的稳定,并使腰椎维持 在正中区。加上神经系统精密的运动控制, 故此肌群为维持腰椎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SET悬吊系统的理念
悬吊训练技术,是建立在对骨科主动训练 认识的基础上,以骨骼肌疾病得到持久的 改善为目的的主动治疗和运动的一个总的 概念 激活,肌肉从休眠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
SET
悬吊训练:是指运用悬吊装置,结合神经肌 肉激活技术,在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主动 运动控制训练,强化四肢/躯干及深层肌群 力量,提高身体在运动中的平衡/控制能力 和稳定状态,达到持久改善肌肉骨骼疾病 的目的
S-E-T诊疗系统
诊断系统 功能测试 弱链接测试( Weak Link Test)
治疗系统 肌肉放松技术 关节松动技术 神经肌肉反馈重建技术(Neurac) 肌肉力量训练技术

S_E_T悬吊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_乔柱

S_E_T悬吊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_乔柱

第29卷第5期2010年10月沈阳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ofShenyangSportUniversityVol.29No.5Oct.2010体育教育训练学S-E-T悬吊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乔 柱1,袁伟男2(1.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44;2.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摘 要:探讨S-E-T悬吊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通过实验法,以30名田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悬吊训练,测定比较训练前后平衡能力的变化情况,探讨S-E-T悬吊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

经12周训练后,实验组的动态平衡能力和静态平衡能力显著提高,表明S-E-T悬吊训练可作为运动员改善平衡能力的有效锻炼方法之一在训练领域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关键词:S-E-T悬吊训练;平衡能力;田径运动员中图分类号:G80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60(2010)05-0085-03EffectofS-E-TSuspensionTrainingMethodonBalanceAbilityofTrackandFieldAthletesQIAOZhu1,YUANWeinan2(1.InstituteofP.E.,ZhengzhouUniversity,Zhenghzou450044,He'nan,China;2.PhysicalEducationInstituteof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12,Jilin,China)Abstract:TheaimistodiscusstheeffectofS-E-Tsuspensionmethodonbalanceabilityoftrackandfieldathletes.Theauthortook30trackandfieldathletesasresearchobjectstodo12weeksS-E-Tsuspensiontrtainingbyusingexperi-mentmethodandcomparedthechangesofbalanceabilitybeforeandafterthetraining.Theresultshowsthatafter12weekstrainings,dynamicequilibriumbalanceabilityandstaticbalanceabilityoftrackandfieldathletesinmovementgroupareremarkablelyenhanced.ThefindingsindicatethatS-E-Tsuspensiontrtainingwhichisaneffectiveapproachfortheath-letestoimprovetheirbalanceisworthimplementingandfurtherspreading.Keywords:S-E-Tsuspensiontrtaining;balanceability;trackandfieldathletes收稿日期:2010-07-15;修回日期:2010-08-06作者简介:乔 柱(1970-),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悬吊治疗技术PPT课件

悬吊治疗技术PPT课件
各向运动均无重力参与, 仅在较大范围的运动或 肢体做升降运动时重力 参与
关节受到轻微压力
SP (吊
运动轨迹为凸面
运动过程中阻力不断下降
SP
回到起始位的运动阻力不
断增加
运动过程中关节承受压力
运动范围较轴向悬吊增加
H
悬吊点-尾端悬吊
运动轨迹为凹面
SP
倾斜的运动轨迹决定运动 为复合运动
SP H
悬吊点-中立位悬吊
运动轨迹为凹面
运动过程中阻力不
断增加
SP SP
回到起始位置的运 动阻力不断下降
关节既不受压亦无 减压
H
负荷的调整
增加力矩:支点的调整和负荷的增加 增加时间: 改变支撑面的稳定性: 改变动作的对称性: 增加额外的动作:
支点固定:
指非悬吊端支撑点 固定(地面、或器 械).
支点不固定:
指非悬吊端支撑点 不固定(气垫、瑞 士球、实心球等).
悬吊训练动作分类
静态:人体在 悬吊动作过程 中身体要求保 持静态平衡.
动态:人体在 悬吊动作过程 中身体某些环 节要求完成规 定动作.
仰卧分腿
悬吊点-轴向悬吊
运动轨迹为水平面
悬吊训练系统-治疗系统
肌肉放松技术 关节松动技术 神经肌肉激活技术 关节稳定性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技术 其他技术
悬吊训练动作分类
悬吊训练分类
开链
支点固定 支点不固定
静态
动态 静态
动态
闭链
支点固定 支点不固定
静态
动态 静态
动态
悬吊训练分类
悬吊训练动作分类
开链运动:
指肢体远端不 负荷或负荷小 部分体重,肢 体远端可以自 由移动,重点 是局部肌肉训 练.

S-E-T治疗技术的理论与临床运用

S-E-T治疗技术的理论与临床运用

S-E-T 治疗技术的理论与临床运用悬吊训练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SET是以持久改善肌肉骨骼疾病为目的,应用主动治疗和训练的一个总的概念集合,该疗法以主动训练和康复治疗作为关键要素,包括诊断及治疗两大系统。

前者通过逐渐增加开链和闭链运动的负荷来进行肌肉耐力测定,并结合肌肉骨骼疾病的常规检查;后果包括肌肉放松、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牵引、训练稳定肌肉系统、感觉运动协调训练、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活动肌动力训练、健体运动、小组训练、伴有长期随访的个体化家庭训练以及用来制定和修改运动计划的计算机软件等。

这种理念已经在挪威发展了8年多,S-E-T技术不仅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治疗,也用于脑卒中和其他神经病的治疗中,还用来达到儿童发展训练以及健康体能运动的目的。

是康复训练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训练方式。

在很多体疗室都可以看到这种装置及运用。

一、悬吊训练的装置(一)悬吊网架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装置。

这种网架安装简单,价格便宜,一般配备了悬吊绳,悬吊带,滑轮,挂钩等。

网架上可以配备多个挂点,移动也较为方便。

(二)泰码(TEMA)公司提供的悬吊装置泰码公司提供的悬吊装置除了悬吊的网架,吊绳,悬吊带等配件外,还配有弹力支持带等其他附属配件。

专业的设计和丰富的配件使得该系列产品的使用更为方便。

二、悬吊训练的目的(一)减除运动负荷将肢体悬吊,让患者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运动可以免除重力的作用,达到减除负荷的目的。

(二)提供助力利用弹性悬吊绳可以提供外力(三)提供不稳定支撑悬吊带作为支点是不稳定的,利用这种不稳定支撑可以进行相应的运动训练。

三、悬吊训练的基本技术(一)悬吊点悬吊点的选择主要有五种方式(三) 强度阶梯的训练计划 强度阶梯训练计划是运动训练中非常关键的部分。

根据评定的结果, 给患者提供什么强 度的训练, 这就是不同阶梯强度的计划内容。

在悬吊训练中, 阶梯强度的调节主要通过 以下的方式进行:1、 悬吊点的选择:悬吊点的位置可以决定运动是无阻力、有阻力还是有助力的方式进 行,不同的悬点可以改变运动的强度。

悬吊训练set

悬吊训练set

利用这个系统,治疗师可以让孩子们在主动的运动过程 中完成各项治疗计划,根据每个孩子的功能水平设计不同的 治疗内容,完全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使孩子们进步很快,可以 集神经发育疗法、感觉统合训练、引导教育于一体,对肌张 力的缓解、肌力的增强、平衡协调性的提高都能在孩子们的 主动运动中完成。
康复治疗过程是一个愉悦的过程,孩子们主动运动的潜
九、渐进式阶梯运动的分级
根据S-E-T的概念,运动训练应遵循一个渐进式的开链运动 及闭链运动阶梯系统。当处于最低水平时,患儿一般在吊带 的帮助下(减少重力影响)降低运动等级;当处于渐进式阶 梯系统中最高水平时,通常由高力矩的闭链运动完成训练。 悬吊训练的难度分级有4级,每级训练难度可以按照运动者 的水平进行调整,调整的因素包括运动平面、运动范围、身 体位置、运动速度、运动控制能力、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等。
A
3
悬吊训练系统的特点
通过悬吊训练技术在不稳定的条件增强局部 稳定肌的稳定性,防止痉挛的产生,在开链 和闭链的训练增强本体感觉加强内反馈和外 反馈,在减重、失重、自重等的过程中准确 进行力量协调性的训练。
A
4
悬吊技术和传统的训练是有一些不同的,归纳起来大概有三 个方面:
一、悬吊训练它有很好的依从性,这种依从性主要表现在它 是一种成熟、规范的治疗技术,安全、舒适,是“无痛性治 疗”,不会给孩子带来痛苦,孩子们都非常喜欢。
二、它具有娱乐性,这种娱乐性可以很多孩子在一起训练, 具有一种在玩耍过程中就把训练的过程和训练的科目实现。
三、它有很好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性除了我们的治疗师要积 的对孩子进行一些训练和参与之外,家长也是最大的参与者。
因此,悬吊技术与传统的训练技术相比较,它的训练效果在
单位时间内是比较好的,可以增强医患信心。S-E-T悬吊训

悬吊训练set剖析

悬吊训练set剖析
一、早期干预装置: 主要是为婴儿,早产儿或功能性障碍儿童等 低龄复健群体设计,但并不局限于该群体使 用。 二、感觉运动训练装置: 主要是为需要更多助动帮助的儿童,既可以 用于与其他儿童或成人互动,也可以独立操 作。此设备也不局限于该群体。
六、感觉运动功能的训练
感觉运动控制能力对维持正常水平的运动功能非常重要,悬吊训 练强调在不稳定的地面上进行闭链运动是为了达到对感觉运动器 官的最佳诱发效果。
七、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
S-E-T既使用开链运动,也使用闭链运动。
开链运动是指肢体远端不固定且不承受身体重量所进行的运动 (远端肢体在固定的近端肢体基础上移动),使原动肌和协同肌 兴奋,但拮抗肌不同时收缩。开链运动是在悬吊系统上做肌肉放 松运动以及使用外来的重量和滑轮系统进行肌力训练。 闭链运动是指肢体远端固定并承受身体重量所进行的运动(近端 肢体在固定的远端肢体基础上移动),使原动肌、协同肌和拮抗 肌同时兴奋。对于闭链运动,使用悬吊系统,通过调节杠杆、改 变力矩的方式来逐级增加运动负荷。
悬吊训练在小儿康复中的应用
郑州大学三附院康复科
目录
一、悬吊训练系统简介 二、悬吊训练系统的特点 三、悬吊训练治疗原理 四、悬吊训练应用于儿童康复的优点 五、悬吊训练的基本要素 六、悬吊训练作用
八、小结
悬吊训练系统简介
S-E-T (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是悬 吊训练系统的英文缩写。在90年代初期,由 康复医生和PT师与其他国家的康复工作者共 同提出了悬吊运动治疗的理念与原则,1999 年正式提出S-E-T概念用于骨骼肌器官的疾病 的主动治疗和运动中,自2000年以来已扩展 到伤后康复训练和运动员体能训练。
悬吊训练治疗原理
放松、缓解;移动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平 衡功能训练);稳定性训练;力量和耐力训 练;开放和闭合运动链。

Rood治疗技术

Rood治疗技术



脑损伤患者的运动模式

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 原始反射


Brunnstrom偏瘫上肢功能评价表




阶段 评价标准 Ⅰ 无随意运动(弛缓期) Ⅱ 出现联合反应,联带运动初期阶段(痉挛期),无关节运动 Ⅲ 联带运动达到高峰,能进行屈曲、伸展共同运动。 Ⅳ 出现部分分离运动 手背到腰后旋转
PNF技术



PNF技术是以Sherrington的神经生理学为理论, 以螺旋对角线运动为方法来抑制异常运动、促进 正常运动模式形成的一种技术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又称Kabat-Knott-Voss技术 外周感觉反馈性促通技术

特征


肢体和躯干的螺旋形和对角线主动、被动、抗阻力 运动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活动 主张通过手的接触、语言命令、视觉引导来影响运 动模式
悬吊训练系统---治疗系统

肌肉放松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 牵引 关节稳定性训练 感觉运动的协调训练 肌肉势能训练
肌肉能量技术

肌肉能量技术是针对软组织、肌肉骨骼系统紊 乱,以软组织整骨疗法为载体,有操作者精确 控制方向和施力大小,通过患者的主动参与、 利用肌肉等长或等张收缩抗阻的方式,用以改 善肌肉骨骼系统功能和减轻疼痛的一类操作技 术。
偏瘫患者常见痉挛模式




偏瘫患者常见的痉挛模式是上肢屈肌亢进,下 肢伸肌亢进,具体表现为: 头部:头旋转屈向患侧,使面朝向健侧 躯干:向患侧弯屈并旋后 上肢:肩胛骨回缩,肩带下降 肩关节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 膝关节伸展 前臂旋后或旋前 腕关节屈曲并偏向尺侧
偏瘫患者常见痉挛模式

悬吊训练法(S-E-T)健身功效及其应用与发展

悬吊训练法(S-E-T)健身功效及其应用与发展

在开 链 和 闭链 训 练方 式 中 , 不 同 的训 练 手 法 , : 桥 、 有 如 仰 卧
桥和侧桥 。在 阶段性训 练计 划中 , 可结合传统抗阻力训练 , 以突 出肌 肉收缩与放松 、 身体平衡与不平衡 间的快速转换 , 达到提 高
神经 对 肌 肉 的 支 配 控 制 能 力 的 效 果 。
11 “ 链 运 动 ” . 开
采用 一个 可移 动 、 缩 的 滑 轮 装 置 , 悬 吊 系统 上使 用 外 来 伸 在 重 量 和滑 轮 系统 进 行 肌 力 训 练 , 对 肌 肉做 牵 引 放 松 运 动 。 其 并 肢 体 远端 游离 , 固定 的 近 端 基 础 上 移 动 。 在
12 “ . 闭链 运 动 ”
Ef c c nd i f a ya Applc ton i he De l pm e fSl i a i n t veo nto i — Exe cs ng r ie

Tr i i g i in s / HE Jn — a . U A — mi g . ON a n n n F t e s /C N i o L n XI G
逐渐延 长维持 某种特定 姿势 的 时问 , 调整 吊带相对 于身 体的 或 位置 或长 度引起 关节 力距大 小改 变 的方式 来逐 级增 加运动 负 荷 。闭链运动对关节 的稳定 性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 与其他运 动
相 比 , 肌 肉更 需 要 协 同 收 缩 其
13 复 合 运 动 .
SigE ecs riig( l x rieT ann S—E—T)h v e o eaieymau e n aeb c merlt l v tr.
Unfrun tl o t ae y,f risv l n t e d o s po o t auei hef l fma ss ts,i wa a ey i t s b r 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lobal" muskler
• 胸锁乳突肌 • 斜角肌 • 颈夹肌 • 最长肌 • 髂肋肌 • 斜方肌 • 肩胛提肌
”Local" muskler
• 头长肌
• 颈长肌
• 头后大直肌
v
• 头后小直肌
• 头上斜肌
• 头下斜肌
• 多裂肌
28
损伤对机体的影响
韧带损伤
反复损伤
不稳定
本体感觉缺陷
功能性不稳定
现代康复医学对运动系统疾病的观 点
• 大多数运动系统疾病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 运动是在保持关节稳定的前提下合理分布应力,
在中枢系统的复杂而精确的控制下,通过肌肉协 同工作做功,达到肢体及躯干的活动
• 骨科疾病会导致运动系统的工作模式异常 • 在运动中存在生物力学的异常导致应力分布的异
常,产生组织的反复微型创伤,产生疼痛
Persons with back pain
Medial deltoid
Transversus abdominis Internal oblique
External oblique
Rectus abdominis Multifidus
Onset Deltoideus
Onset TrA
Shoulder abduction
在所有上肢和下肢的快速运动中,腹 横肌先于所有主动肌收缩之前开始收

Hodges et al 1997 & 1999
Persons without back pa in
三角肌前部 纤维
腹横肌
腹内斜肌 腹外斜肌 腹直肌
多裂肌
Onset TrA
肩外展
Neutral Zone
Elastic zone Neutral zone
Harter RA: Clinical rationale for closed kinetic chain activities in functional testing and rehabilitation of ankle pathologies. J Sport Rehab 1:13-24,1996
• 增加力矩:支点的调整和负荷的增加 • 增加时间: • 改变支撑面的稳定性: • 改变动作的对称性: • 增加额外的动作:
Independent of force direction
Hodges PW, Richardson CA (1997). Exp Brain Res 114:362-370
Separate strategy for control by CNS
Hodges PW, Richardson CA (1999). Neurosci Lett 265:91-94
) the work when it is supposed to work along with other muscles in a functional activity
弱链测试 在闭链运动中测试
阳性表现为:
9 疼痛
9 不能正确完成动作
Kirkesola 2000
9 左右侧表现不一致
负荷的调整
S-E-T 悬挂运动训练的理论与实践
郭险峰 北京积水潭医院康复科(100035)
1. 报告内容
•S-E-T 的背景 •适用领域 •渐进的训练与治疗体系 •生物力学原则 •渐进训练的原则
2. S-E-T的背景
由挪威的医生和PT师与其他国家的康复工作者共同研
究与 开发成功 14年的经验 基于科学理论和具体研究 一种全新的治疗和训练体系
“stabilisers” Attach directly to the
lumbar spine
Control the position of the spine
e.g. TA, multifidus, psoas
Spinal stability
Active muscle system
Stabilisers
Voight 1996 Lephart 1996 Greenberger 1995 Dillman 1994 Gray 1989
联合使用闭链训练和开链训练可获得神经肌肉控制 功能的最大恢复
basis rehabilitation for
Lephart SM, Henry TJ: The physiological for open and closed kinetic chain the upper extremity. J Sport
通过肌肉校正全身的平衡、 稳定局部的关节
25
机械受体 外周传入
•关节 •肌肉 •皮肤
视觉受体
前庭受体
运动控制水平 脊髓反射
中枢神 经系统
认知计划
肌肉
脑干平衡
神经肌肉控制通道
闭链运动
• 远端承重 •包括两个支点(固定点)
着重于关节的功能性训练
•增加关节的轴向压力 •增加动态稳定性 •激活主动肌、协同肌和拮抗肌
Unused back muscles switch themselves off ( New Scientist )
欧洲航天局的研究人员采用超声波研究发 现,大多数的下背疼痛患者,有的是腰部多 裂肌失去活性,有的是腹肌失去活性,还有 的是两者都失去活性。正常情况下,这些肌 肉不断地活动来支持和保护下背。
Global muscles
Local muscles
Large torque producing muscles “movers”
Connect pelvis to the rib cage
Balance external loads
e.g. RA, EO, ES
Control intersegmental motion
• 具有非损伤性和良好的经济性、局部性、系统性、重复性 • 在控制良好的条件下,sEMG信号活动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定量反映局部肌肉疲劳、肌肉活动水
平和肌肉激活模式等活动特征的变化规律 • 用于CLBP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取得长足进步
多裂肌功能评价
PC-MRI
MRI
Head coil
静态等长肌力
动态等速肌力
results in pain and disability”
Panjabi, 1992
Concept of neutral zone
Concept of instability
Muscular control of instability
Richardson, Jull, Hodges, Hides, 1996
超声波
sEMG应用研究
矢状面屈伸试验:屈放松现象消释,诊断率76%,抗干扰差
Kuopio大学博士论文(1995) Teuvo Sihvonen:Low back pain,Paraspinal EMG and Forgotten Dorsal Rami
27
Transversus abdominus
Lephart SM, Fu FH et al. Proprioception and Neuromuscular Control in Joint Stability. Human Kinetics. Introduction xxii.
2000
- 视觉 - 前庭器官
本体感觉
来源于机械感受器: - 肌肉 - 肌腱 - 韧带 - 关节囊 - 皮肤
Deep
Mobilisers
Superficial
Slow twitch
Fast twitch
Endurance
Power activities
Weakens + lengthens
Shortens
Poor recruitment Preferential recruitment
Active at 30 - 40%
IO Medial fibres EO
QL
Spasm
• 位于背部肌肉深层;起于髂嵴、 骶骨和脊椎横突,止于上2~3位 棘突中线,纵贯脊柱;有单一节 段独立的的神经支配;Ⅰ型纤维 为主。
• 是维持脊柱形态和稳定性的最为 重要肌肉
多裂肌 Multifidus
病因研究
特异性下背痛
椎间盘突出
椎体退化
非特异性下背痛
整体原动肌和局部稳定肌
Global muscles:三角肌 骶棘肌 股直肌
Local 肌
muscles:肩关节—肩袖 腰椎——腹横肌和多裂
膝关节—股内侧肌
26
反馈
—腘绳肌对ACL的保护
前馈
—上肢运动前腹横肌的提前收缩
功能性训练
= 闭链训练
• Laskowski 1997 • Freidhoff 1997 • Guskiewics 1997 • Wilk 1996 • Harter 1996
Rehab 1:71-87,1996
腰椎的稳定机制
膈肌
"Global" muscles
•腹直肌 • 腹内外斜肌 •竖脊肌 •腰方肌
"Local" muscles
•腹横肌 • 多裂肌 •腰大肌
The Pelvic floor
Dynamic stabilisation of the lumbar spine
Clinical Instability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capacity of the stabilising system to maintain the intervertebral neutral zone within the physiological limits whic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