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绿卡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测试卷(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机械运动测试题(总分:6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

0分)1.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图象,由图象可知A.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 甲、乙都以匀速运动C. 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2.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的参照物是A. 铁轨B。

路边的树林C. 小孩的座位D。

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3.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C. 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D。

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4.人民币中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A。

B. 3mm C. 3cm D. 3dm5.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下列图象中能反映汽车做匀速运动的是A. B。

C。

D。

6.如图所示,小明水平向右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箱子虽然没有被推动,但小明对箱子做了功B。

箱子没有被推动,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C. 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箱子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7.烟囱上烟和路面上两小车上旗帜飘扬情况如图所示关于两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A. 甲车一定静止B. 乙车一定静止C。

北大绿卡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北大绿卡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测量平均速度1、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

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到达指定地点。

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A.126km/h B.70km/h C.52.5km/h D.30km/h【答案】D【解析】救援部队行进105km到指定地点所用时间为:t=50min+2h+40min=3.5h,则救援部队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st=105km3.5h=30 km/h。

2、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

则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cm/s。

【答案】0.75【解析】计算平均速度时,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因此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观察并读出图所示的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起点到终点的距离为4. 5cm,所用的时间为6s,所以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v=s/t=4.5cm/6s=0.75cm/s。

3、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方向运动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的大C.经过3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经过1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答案】D【解析】由s -t 图象知,经过5s ,s 甲=10m ,s 乙=15m ,s 甲<s 乙,故A 错误;由s -t 图象知,经过5s ,s甲=10m ,s乙=15m ,s甲<s乙,故B 错误;由s -t 图象知,经过30s ,s甲=60m ,s乙=35m ,s甲>s乙,故C 错误;由s -t 图象知,经过10s ,s 甲=20m ,s乙=20m ,s甲=s乙,故D 正确。

4、某人在医院做了一次心电图,结果如图所示。

如果心电图仪卷动纸带的速度为1.5m/min ,图中方格纸每小格长1mm ,则此人的心率为_______次/min 。

(人教版)北京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答案解析)(1)

(人教版)北京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B.在0~20s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筝C.两同学在0~15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在0~15s内,乙同学追上甲同学并在100m处相遇2.对以下物体运动的描述,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月亮在白云中穿行B.地球绕太阳公转C.坐在奔驰的火车里D.静靠在运行中的列车座椅上的人3.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作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刹车。

在限速为110km/h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A.55m B.25m C.15m D.5m4.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路程之比是1:2,它们通过时间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A.2:1B.1:1C.1:3D.4:15.如图甲是a,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关于该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a车的图线表示的是a车比b车晚出发5sB.图甲中的10s时刻表示a,b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C.图甲中的b车的图线表示的是b车出发时间在a车前15m处D.图乙中的图线是b车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6.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322路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300m/sB.青岛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5℃C.崂山最高峰巨峰的高度约为113.27m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7.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C.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2倍D.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平均速度的2倍8.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运动员在争先恐后地竞走B.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C.列车在飞速奔驰D.飞机在蓝天翱翔9.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第3s时乙的速度比甲快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D.甲、乙相遇时,他们速度相等10.甲物体的速度是36km/h,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丙物体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900m,通过比较可知()A.甲物体运动得最快B.乙物体运动得最快C.丙物体运动得最快D.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11.对于做运动的物体,根据公式=sv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路程一定,速度越大,时间越长B.时间一定,速度越大,路程越小C.在同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运动时间成反比D.在同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定值,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均无关12.2019 年 10 月 1 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由陆、海、空三军航空兵组成的12 个空中梯队,以前所未有的磅礴阵容接受检阅。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1.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深受各国运动员喜爱,如图所示,冰墩墩的高度与物理书的宽度接近,冰墩墩高度约为()A.20mm B.20cmC.20dm D.20m2.为测出小木块的长度,以下使用刻度尺的做法正确的是()A.B.C.D.3.正常情况下,人走120步路的时间约为()A.100 秒B.1 秒C.1 分钟D.10 秒4.测量排球场的长度工具应该用的工具是()A.米尺B.卷尺C.三角尺D.毫米刻度尺5.小红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五次的测量结果分别为12.23cm、12.23cm、12.22cm、12.215cm、12.22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录为()A.12.22cm B.12.23cm C.12.225cm D.12.223cm6.小金和小杭并排坐在等待发车的和谐号列车上。

此时,边上有一列复兴号列车也在等待发车。

过了一会儿,小金说,我们的车开动了。

而小杭却说,我们的车没有开动,因为站台柱子没有动。

小金判断和谐号列车开动,选取的参照物是()A.小杭B.和谐号列车C.复兴号列车D.站台柱子7.以下关于速度的说法最准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远8.国庆节期间,小丽和妈妈到“大润发”逛商场,她们正乘自动扶梯上楼,如图所示。

妈妈说:“小丽,站着别动。

”小丽没动,妈妈说小丽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A.自动扶梯B.商场货架C.小丽自己D.商场里的顾客9.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A.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B.只需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变C.1s内运动5m,2s内运动10m,3s内运动15mD.任何相等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10.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12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8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9.6米/秒B.8.6米/秒C.10.2米/秒D.10米/秒1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建议每天行走6000步。

北大绿卡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卷(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北大绿卡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测试卷(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机械运动(测试时间:30分钟总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要的时间为50s【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这就要求大家做有心人,注意观察和运用物理知识。

也要识记一些常见物体的物理量。

如: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课桌的高约为80cm,中学生食指指甲宽约1cm等。

根据这些记忆进行对比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选项错误;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约2m ,选项错误;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1.2m,选项错误;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要的时间为50s ,选项正确。

2.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秒通过的路程是3米,第2秒通过的路程是5米,第3秒通过的路程是7米,则他在这3秒内()A.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B.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6m/s;C.3秒内的平均速度为7m/s;D.最后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答案】B【解析】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3)/2=4m/s,故A错;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7+5)/2=6m/s,故B 正确;3秒内的平均速度为(3+5+7)/3=5m/s,故C错;最后1秒的平均速度为7m/s,故D错误;应选B。

3.2015年5月3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m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

在这次100m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A.0.1m/s B.1m/s C.10m/s D.100m/s【答案】C【解析】路程S=100m,t=9.99s,根据路程速度公式计算得出v=s/t=100m/9.99s≈10m/s,正确选C。

(人教版)北京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北京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 A .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 B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C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D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2.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A .乙的速度越来越大B .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C .在第1.5s 时两车相距1.5mD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3.如图所示,“天舟一号”飞行器和“天宫二号”空间站在轨道上对接成功。

此时我们说“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可以是( )A .地球B .太阳C .“天舟一号”D .“天宫二号”4.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A .v v >甲乙B .v v <甲乙C .v v =甲乙 D .无法确定5.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B.乙图中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地面为参照物C.丙图中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丁图中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6.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汽车运动的速度为15km/h B.AB段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CD段汽车的运动方向与OA段汽车的运动方向相同D.汽车在4h内运动的路程为30km7.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路程之比是1:2,它们通过时间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A.2:1B.1:1C.1:3D.4:18.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如果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发射和接收的尖形波如图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s,则被监视目标与雷达的距离最接近()A.4.5×104m B.6×104m C.9×104m D.1.2×105m9.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一、单选题1.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大小为4m/s B.乙的速度大小为2m/sC.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多1s D.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2s2.小华“五一”乘列车出去游玩,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平稳行驶,我们说车厢内行李架上的物品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A.树木B.房屋C.电线杆D.车厢内的座椅3.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A.18.125cm B.18.1cm C.18.13cm D.18.12cm 4.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C.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5.小明连续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A.误差是由不规范的操作造成的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能减小误差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C.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7.乘客乘竖直电梯下楼,下降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电梯做曲线运动B.0~20s电梯的速度越来越大C.0~5s电梯的平均速度大于5~10s的平均速度D.0~5s电梯的平均速度等于15~20s的平均速度8.小苏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根据信息可推测此过程小苏()A.步长约为2m B.每分钟步行15kmC.平均速度为4km/h D.步行3km用时15min9.小明有几种长度测量方法:①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先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0圈,测出总长度,然后算出细铜丝的直径;①测1张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①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用圆规取一定长度如1cm,然后用圆规逐段去测量曲线,最后得出曲线的总长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题(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题(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A.人眼睛迅速一眨B.人打一个哈欠C.人正常呼吸一次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2.新型飞机的研制都需要进行“风洞"试验,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此时飞机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A.飞机B.地面C.飞行员D.模拟气流3.对于多次测量求得的平均值来说,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用平均值作为被测物体的长度就没有误差了B.平均值更接近物体的真实长度C.平均值就是被测物体的真实长度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

当甲车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的乙车驾驶员感觉自己的车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甲车C.乙车D.路灯5。

为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小丽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A.身高16mB.质量40kgC.体温37℃D. 1min心跳75次6。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min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min只能读50个字B.健康人的脉搏,1min跳动70次左右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minD.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min正常能骑行600m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运动(测试时间:30分钟总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要的时间为50s【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这就要求大家做有心人,注意观察和运用物理知识。

也要识记一些常见物体的物理量。

如: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课桌的高约为80cm,中学生食指指甲宽约1cm等。

根据这些记忆进行对比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选项错误;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约2m ,选项错误;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1.2m,选项错误;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要的时间为50s ,选项正确。

2.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秒通过的路程是3米,第2秒通过的路程是5米,第3秒通过的路程是7米,则他在这3秒内()A.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B.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6m/s;C.3秒内的平均速度为7m/s;D.最后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答案】B【解析】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3)/2=4m/s,故A错;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7+5)/2=6m/s,故B 正确;3秒内的平均速度为(3+5+7)/3=5m/s,故C错;最后1秒的平均速度为7m/s,故D错误;应选B。

3.2015年5月3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m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

在这次100m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A.0.1m/s B.1m/s C.10m/s D.100m/s【答案】C【解析】路程S=100m,t=9.99s,根据路程速度公式计算得出v=s/t=100m/9.99s≈10m/s,正确选C。

4.下列估测数据中,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 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90℃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D.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为36V【答案】A【解析】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26cm,正确;B中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30℃多,不能高于人多人体的体温太多;C中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而不是500g;D中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为不是36V而是220V,正确选A。

5.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

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冲C.竖直向上爬升 D.竖直向下俯冲【答案】B【解析】战斗机水平飞行时,竖直方向上,地面相对于飞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就会出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是因为飞机竖直方向上,地面相对于飞机的位置在向上移动,发生了变化。

反之飞机相对于地面可能在斜向下俯冲。

故选B。

6.《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

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答案】D【解析】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A错误;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B错误;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的位置都是变化的,所以都是运动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7.“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列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A.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B.“神舟十号”飞船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答案】B【解析】天宫一号相对于发射塔架的位置在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对接后变成一个整体,相对位置不变,所以是静止的;天宫一号相对于观测船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在其内部穿行的航天员位置是在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应选B。

8.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漆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 山B 船 C流水D河岸【答案】B【解析】“山...向船尾跑去了”描述对象是山,山是运动的,即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

A、一般不能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如果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那么它就是静止的,A错误。

B、以船为参照物,相对于船山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是“运动”的,B正确。

C、以流水为参照物,山相对于流水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但无法说明向船尾跑去了,C错误。

D、以河岸为参照物,山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D错误。

9.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婷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婷“坐好,别动!”。

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答案】A【解析】“别动”是指让小婷别离开自行车的座位,相对于车的座位不要有位置的变化,故妈妈选的是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为参照物的;小婷相对于路旁的树木、走来的行人、和旁边超越的汽车来说都是运动的;所以应选A。

10.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答案】C【解析】由图示可知,在10s内,甲走了300m,乙车走了200m,所以A正确;行600m的路程,甲用了20s,乙车用的时间大于20s,所以B正确;在相等的时间内的路程不同,所以乙车做的是非匀速运动,所以C错误;由于两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应选C。

1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250 gC.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26cm【答案】D【解析】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所以A错;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所以B错;人感觉舒适的气温为26℃,所以C错;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26cm,符合实际;应选D。

12.下列几种估测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80℃C.教室中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0WD.一个桔子的重力约为10N【答案】A【解析】对于物理量的估测,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或者通过单位换算进行判断。

A、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符合实际情况,选项A正确。

B、洗澡水的适宜温度与人的正常体温差不多,所以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80℃不符合题意。

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个桔子的重力约为10N,由G=mg可推出m=G/g=10N/10N/kg=1kg,一个桔子的质量约为1kg,不符合实际,故D错误。

13.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小车对斜面的压力就是小车的重力C.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答案】D【解析】小车相对于木块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运动的,A错;压力与重力的施力物体不同,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压力的施力物体是小车,并且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B错误;由于小车在下滑过程中越来越快,所以前半段路程用的时间较长,所以C错误;小车下滑的越来越快,所以用的时间越长,平均速度就越大,所以D正确;应选D。

二、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每空1分,共21分)14.重庆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

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为参照物。

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9.45km的测速区间用时270s,其平均速度为 km/h。

根据该路段限速100km/h的规定,该车驾驶员受到了相应处罚。

【答案】汽车 126【解析】与汽车相比,提示牌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汽车为参照物,提示牌是运动的;270s=0.075h,汽车的平均速度为:9.45126/0.075s kmv km h t h===15.【云南省昆明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小萌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萌是____,若小萌以5m/s的速度从家里骑车10m i n到达学校,小萌家距学校____m。

【答案】静止 3000【解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择参照物,参照物一旦被选定就是假定不动的,将被研究的对象与参照物比较,若位置发生变化则被研究对象是运动的,若位置不变化则被研究的对象是静止的。

小萌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萌的位置相对于自行车没有变化,所以小萌是静止的;t=10m i n=600s,小萌家距学校s=vt=5m/s×600s=3000 m。

16.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

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s。

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答案】 8;0.7;变慢【解析】72km/h=20m/s,则经过s=vt=20m/s×0.4s=8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此时志愿者的反应距离为s/=8m+(39m-33m)=14m,刹车反应时间是t/=s//v=14m/(20m/s)=0.7 s。

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变慢。

17.汽车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过程中,若驾驶员发现前方70m处有障碍物,采取制动后,汽车行驶60m刚好停在障碍物前,已知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s,则制动前汽车行驶速度为 m/s,由此,请你对安全驾车提一条合理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