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脱盐率的计算

合集下载

膜元件的脱盐率计算公式

膜元件的脱盐率计算公式

膜元件的脱盐率计算公式
膜元件的脱盐率计算公式是用来评估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效果的一种指标。


盐率是指通过膜处理后水中溶解性固体(如盐)的去除率。

膜元件的脱盐率计算公式如下:
脱盐率(%)= (进水中溶解性固体浓度-出水中溶解性固体浓度)/进水中溶
解性固体浓度 × 100%
在这个公式中,进水中溶解性固体浓度是指水处理前水中溶解性固体的总浓度,出水中溶解性固体浓度是指水处理后水中溶解性固体的总浓度。

膜元件的脱盐率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膜技术在去除水中溶解性固体方面
的效果。

通过计算脱盐率,我们可以了解膜技术对水处理效果的贡献程度,从而确定膜技术在特定环境下的适用性。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广泛,包括海水淡化、废水处理和水净化等领域。


盐率计算公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客观评估膜技术效果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膜技术的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脱盐率计算公式仅考虑溶解性固体的去除率,并不能完全反映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综合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膜的选择、操作条件和维护等。

因此,在评估膜技术效果时,应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和因素,以获取更准确的结果。

反渗透的透水率、脱盐率、回收水率如何计算

反渗透的透水率、脱盐率、回收水率如何计算

反渗透的透水率、脱盐率、回收水率如何计算?
透水率=单位时间内渗透的水量,L/H÷单位膜面积,M2
脱盐率=(反渗透处理进水中的含盐量,MG/L-反渗透处理出水中的含盐量,MG/L)÷反渗透处理进水中的含盐量,MG/L
回收水率=渗透出水水量,L÷进水量,L
低压锅炉小于2.45MPA(小于25KGF/CM2)
中压锅炉3.82-5.78(39-59)
高压锅炉5.88-12.65(60-129)
锅炉排污率=(锅炉给水中的含盐量,含钠量或含硅量,MG/L-锅炉蒸汽中的含盐量)÷(排污水中的含盐量,MG/L-锅炉给水中的含盐量)
对于软化水,
锅炉排污率=锅炉给水中的含盐量,含钠量或硅量÷(排污水中的含盐量-锅炉给水中的含盐量)
确定循环水垢样组成的简便定性方法
判断水样分析结垢和腐蚀的标准:
1: 2PH S-PH<3.7 严重结垢
2: 3.7<2PH S-PH<6 结垢
3: 2PH S-PH=6 稳定
4: 6<2PH S-PH<7.5 腐蚀
5: 2PH S-PH>7.5 严重腐蚀
PH S=(9.3+A+B)-(C+D)
式中: A,B,C,D请参考<工业水处理技术问答及常用数据>P334页P782.。

反渗透膜工作原理

反渗透膜工作原理

反渗透膜工作原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称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薄膜称之为理想半透膜。

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例如淡水)和浓溶液(例如盐水)分别置于半透膜的两侧时,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穿过半透膜而自发地向浓溶液一侧流动,这一现象称为渗透。

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即形成一个压差,此压差即为渗透压。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固有性质,即与浓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有关而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

若在浓溶液一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溶剂的流动方向将与原来的渗透方向相反,开始从浓溶液向稀溶液一侧流动,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

反渗透是渗透的一种反向迁移运动,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借助于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的分离方法,它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的提纯与浓缩,其中最普遍的应用实例便是在水处理工艺中,用反渗透技术将原水中的无机离子、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杂质去除,以获得高质量的纯净水。

衡量反渗透膜性能的几项主要指标1. 脱盐率和透盐率脱盐率――通过反渗透膜从系统进水中去除可溶性杂质浓度的百分比。

透盐率――进水中可溶性杂质透过膜的百分比。

脱盐率=(1-产水含盐量/进水含盐量)×100%透盐率=100%-脱盐率膜元件的脱盐率在其制造成形时就已确定,脱盐率的高低取决于膜元件表面超薄脱盐层的致密度,脱盐层越致密脱盐率越高,同时产水量越低。

反渗透对不同物质的脱除率主要由物质的结构和分子量决定,对高价离子及复杂单价离子的脱除率可以超过99%,对单价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的脱除率稍低,但也超过了98%;对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也可达到 98%,但对分子量小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较低。

2. 产水量(水通量)产水量(水通量)――指反渗透系统的产能,即单位时间内透过膜水量,通常用吨/小时或加仑/天来表示。

渗透流率――渗透流率也是表示反渗透膜元件产水量的重要指标。

陶氏反渗透膜的脱盐率及透盐率分析

陶氏反渗透膜的脱盐率及透盐率分析

陶氏反渗透膜的脱盐率及透盐率分析产水通量和去除率是反渗透过程的关键参数,由于系统的具体条件,产水通量和去除率的膜本身具有的膜系统去除率的压力,温度主要影响的内在特征、回收率、水的盐度和pH 值。

陶氏反渗透膜性能指标主要有:膜系统的回收率:是指水或液体渗透的百分比。

膜系统设计是基于对进水水质的预设确定,在浓水管道设置浓水阀可调整设定的回收率。

经常想最大限度的回收率,以获得最大的产量,但不应膜系统的盐和其他杂质的过饱和析出时,其极限值。

回收率=(产水量/进水流量)╳100%脱盐率:通过反渗透膜从系统进水中去除总可溶性的杂质浓度的百分率,或通过纳滤膜脱除特定组份如二价离子或者有机物的百分数。

透盐率:脱盐率的相反值,它是进水中溶解性的杂质成份透过膜的百分率。

表(1) 反渗透系统的典型回收率脱盐率=(1-产水含盐量/进水含盐量)100%透盐率=100%-脱盐率膜元件的脱盐率在其制造成形时就已确定,脱盐率的高低取决于膜元件表面超薄脱盐层的致密度,脱盐层越致密脱盐率越高,同时产水量越低。

反渗透离子的脱除率可以超过99%,对单价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的脱除率稍低,但也超过了98%;对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也可达到98%,但对于分子量小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较低。

表(2) 反渗透膜元件的典型脱盐率渗透液:经过膜系统产生的净化产水。

流量:流量是指进入膜元件的进水流率,常以每小时立方米(m3/h)或每分钟加仑表示(gpm)。

浓水流量是指离开膜元件系统的未透过膜的那部分的“进水”流量。

这部分浓水含水量有从原水水源带入的可溶性的组份,常以每小时立方米(m3/h)或每分钟加仑表示(gpm)。

通量:产水量(水通量)——指反渗透系统的产能,即单位时间内透过膜水量,通常用吨/小时或加仑/天来表示。

渗透流率——渗透流率也是表示反渗透膜元件产水量的重工业指标。

指单位膜面积上透过液的流率,通常用加仑每平方英尺每天(GFD)表示。

EDI超纯水反渗透系统脱盐率计算方法

EDI超纯水反渗透系统脱盐率计算方法

EDI超纯水反渗透系统脱盐率计算方法EDI超纯水反渗透系统脱盐率为整套反渗透设备所表现出来的脱盐率,同样由于使用条件与标准条件不同,系统脱盐率有别于标准脱盐率,同时由于反渗透设备一般均串联多根膜元件,而装置中每根膜元件的实际使用条件均不同,故系统脱盐率也有别于膜元件实际脱盐率,对于只有1根膜元件的装置,系统脱盐率才等于膜元件实际脱盐率。

EDI超纯水反渗透系统脱盐率计算公式:EDI超纯水反渗透系统脱盐率是反渗透系统对盐的整体脱除率,它受到温度、离子种类、回收率、膜种类以及其他各种设计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同的反渗透系统的系统脱盐率是不一样的,其计算公式为EDI超纯水反渗透系统脱盐率=(总的给水含盐量-总的产水含盐量)/总的给水含盐量×100%有时出于方便的原因,也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近似估算系统脱盐率系统脱盐率=(总的给水导电度-总的产水导电度)/总的给水导电度×100%以此近似估算得到的系统脱盐率往往低于实际系统脱盐率,因此经常在反渗透系统验收时引起争议。

膜元件标准脱盐率为膜元件生产厂家在标准条件下所测得的脱盐率,以某公司的低压系列产品为例,其CPA2产品在标准条件下的最低脱盐率为99.2%(平均脱盐率为99.5%),其CPA3产品在标准条件下的最低脱盐率为99.6%(平均脱盐率为99.7%)。

膜元件实际脱盐率为膜元件在实际使用时所表现出来的脱盐率,实际脱盐率会比标准脱盐率高,但更多情况下要比标准脱盐率要低这是由于标准测试条件与实际使用条件完全不同,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其标准测试溶液为氯化钠溶液,膜元件标准脱盐率表现为对氯化钠的脱除率,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由于水中各种离子成分不同,温度、平均水通量选取值、系统回收率等均不同于白欧洲测试条件,而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到膜元件的脱盐率。

要预测EDI超纯水反渗透系统脱盐率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膜元件生产厂家的计算软件进行实际计算。

了解了膜元件的标准脱盐率、实际脱盐率与系统脱盐率之间的关系之后,在设计反渗透装置、给用户提供系统性能担保、验收反渗透装置或者评定膜元件性能时,一定要根据系统实际脱盐率来进行,而不能以膜元件标准脱盐率来进行。

反渗透评价指标

反渗透评价指标

反渗透膜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一、评价指标一般说来,反渗透膜应具备以下性能:①单位面积上透水量大,脱盐率高;②机械强度好,多孔支撑层的压实作用小;③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腐蚀和微生物侵蚀;④结构均匀,使用寿命长,性能衰降慢;⑤制膜容易,价格便宜,原料充足。

因此对反渗透膜的评价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脱盐率和透盐率脱盐率――通过反渗透膜从系统进水中去除可溶性杂质浓度的百分比。

透盐率――进水中可溶性杂质透过膜的百分比。

脱盐率=(1-产水含盐量/进水含盐量)×100%透盐率=100%-脱盐率反渗透膜元件的脱盐率在其制造成形时就已确定,脱盐率的高低取决于反渗透膜元件表面超薄脱盐层的致密度,脱盐层越致密脱盐率越高,同时产水量越低。

反渗透对不同物质的脱除率主要由物质的结构和分子量决定,海德能反渗透膜元件对高价离子及复杂单价离子的脱除率可以超过99%,对单价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的脱除率稍低,但也超过了98%;对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也可达到 98%。

2、产水量(水通量)产水量(水通量)――指反渗透系统的产能,即单位时间内透过膜水量,通常用吨/小时或加仑/天来表示。

渗透流率――渗透流率也是表示反渗透膜元件产水量的重要指标。

指单位膜面积上透过液的流率,通常用加仑每平方英尺每天(GFD)表示。

过高的渗透流率将导致垂直于膜表面的水流速加快,加剧膜污染。

3、回收率回收率--指膜系统中给水转化成为产水或透过液的百分比。

膜系统的回收率在设计时就已经确定,是基于预设的进水水质而定的。

回收率通常希望最大化以便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应该以膜系统内不会因盐类等杂质的过饱和发生沉淀为它的极限值。

回收率=(产水流量/进水流量)×100%二、反渗透的影响因素反渗透膜的水通量和脱盐率是反渗透过程中关键的运行参数,这两个参数将受到压力、温度、回收率、给水含盐量、给水PH值因素的影响。

1、进水压力进水压力本身并不会影响盐透过量,但是进水压力升高使得驱动反渗透的净压力升高,使得产水量加大,同时盐透过量几乎不变,增加的产水量稀释了透过膜的盐分,降低了透盐率,提高脱盐率。

ro 脱盐率

ro 脱盐率

RO脱盐率1. 什么是RO脱盐率?RO脱盐率是指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膜处理过程中,用于衡量膜系统去除水中溶解固体的能力的指标。

它表示通过RO膜的水中溶解固体的去除效率,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2. RO脱盐率的计算方法RO脱盐率的计算方法是通过比较进入RO系统的水和RO系统出水的水中溶解固体的浓度来得出的。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RO脱盐率(%)=(进水中溶解固体的浓度 - 出水中溶解固体的浓度)/ 进水中溶解固体的浓度× 100%通过这个计算公式,可以得出RO系统的脱盐效果,数值越高表示去除溶解固体的能力越强。

3. 影响RO脱盐率的因素RO脱盐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进水水质RO脱盐率受到进水水质的影响很大。

如果进水中溶解固体的浓度很高,RO系统需要投入更多的能量来实现脱盐,从而降低脱盐率。

因此,提高进水水质的处理效果,可以提高RO脱盐率。

3.2 RO膜性能RO膜的性能也是影响RO脱盐率的重要因素。

RO膜的选择应根据进水水质和要求的脱盐率来确定。

优质的RO膜具有更高的去除效率,可以提高RO脱盐率。

3.3 进水压力进水压力对RO脱盐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较高的进水压力可以提高RO膜的通量,从而增加脱盐效率,提高脱盐率。

3.4 温度温度也会对RO脱盐率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较高的温度可以提高RO膜的通量,从而提高脱盐率。

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温度过高可能会对RO膜的性能造成损害,降低脱盐率。

4. RO脱盐率的应用领域RO脱盐率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海水淡化和饮用水处理等方面。

4.1 海水淡化海水淡化是指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使其变为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

RO脱盐率是衡量海水淡化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RO膜的高效过滤,可以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淡水。

4.2 饮用水处理RO脱盐率也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领域。

通过RO膜的过滤,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固体、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提供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如何计算DTRO膜的脱盐率和透盐率

如何计算DTRO膜的脱盐率和透盐率

如何计算DTRO膜的脱盐率和透盐率?
DTRO膜是反渗透的一种形式,是专门用来处理高浓度污水的膜组件,其核心技术是碟管式膜片膜柱。

把反渗透膜片和水力导流盘叠放在一起,用中心拉杆和端板进行固定,然后置入耐压套管中,就形成一个膜柱。

DTRO膜克服了一般反渗透系统在处理渗滤液时容易堵塞的缺点,使系统更加稳定、运行费用更低。

那么如何计算DTRO膜的脱盐率和透盐率?
DTRO膜元件的脱盐率和透盐率:
脱盐率是指通过DTRO膜从系统进水中去除可溶性杂质浓度的百分比。

而透盐率是指进水中可溶性杂质透过膜的百分比。

他们之间的关联用表达式来阐述如下:
脱盐率=(1-产水含盐量/进水含盐量)×100%
透盐率=100%-脱盐率
DTRO膜元件的脱盐率在膜制造时就已经确定,脱盐率的高低取决于膜元件表面超薄脱盐层的致密度,脱盐层越致密脱盐率越高,同时产水量越低。

DTRO膜对不同物质的脱除率主要由物质的结构和分子量决定,对高价离子及复杂单价离子的脱除率可以超过98%以上,对单价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的脱除率较低,但也超过95%以上,对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也可达到98%以上,但对分子量小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渗透膜脱盐率的计算方法
透水率=单位时间内渗透的水量,L/H÷单位膜面积,M2
脱盐率=(反渗透处理进水中的含盐量,MG/L-反渗透处理出水中的含盐量,MG/L) ÷反渗透处理进水中的含盐量,MG/L 反渗透膜,陶氏膜,世韩膜
回收水率=渗透出水水量,L÷进水量,L
低压锅炉小于2.45MPA(小于25KGF/CM2)
中压锅炉3.82-5.78(39-59)
高压锅炉5.88-12.65(60-129)
锅炉排污率=(锅炉给水中的含盐量,含钠量或含硅量,MG/L-锅炉蒸汽中的含盐量)÷(排污水中的含盐量,MG/L-锅炉给水中的含盐量)
对于软化水,
锅炉排污率=锅炉给水中的含盐量,含钠量或硅量÷(排污水中的含盐量-锅炉给水中的含盐量)
确定循环水垢样组成的简便定性方法:
常见水垢主要成分水垢经酸溶解的的现象
碳酸盐垢加酸之后有大量气泡产生
硅酸盐垢在热盐酸和硝酸中缓慢溶解,产生白色不溶物.
氧化铁垢加硝酸溶解,产生黄色溶液
铜垢加硝酸溶解,产生蓝色和黄绿色溶液
磷酸盐垢加钼酸铵试液再加硝酸,产生黄色沉淀,然后再加氨水会使沉淀物溶解,说明是磷酸盐垢
判断水样分析结垢和腐蚀的标准: 反渗透膜,陶氏膜,世韩膜
2PHS-PH:指碳酸钙的稳定指数
1: 2PHS-PH<3.7 严重结垢
2: 3.7<2PHS-PH<6 结垢
3: 2PHS-PH=6 稳定
4: 6<2PHS-PH<7.5 腐蚀
5: 2PHS-PH>7.5 严重腐蚀PHS=(9.3+A+B)-(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