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2-各要素对应简介

中世纪2-各要素对应简介
中世纪2-各要素对应简介

中世纪2-各要素对应简介

游侠会员:asherhoa

建筑和兵种的对应关系:

WALLS——骑兵单位

Castles—— 骑士单位

City barracks(城市兵营)——民兵和火枪兵种

Castle barracks(城堡兵营)——步兵单位

Ranges—— 投射单位(弓箭、弓弩)

Stables——骑兵单位

Sieges——攻城武器

Gunsmiths(军械工厂)——加农炮

Military academy(军事学院)——某些高级兵种

Horse racing——骑兵单位

Plaza del toro(TORO广场) ——骑兵单位

Knights Templar(圣殿武士堂)——圣殿武士

Hospitaller Knights ——医院骑士(罗得骑士团、圣约翰骑士团)

Teutonic Knights ——条顿骑士

Knights of Santiago ——圣地亚哥骑士

Hashashim’s guild (著名的伊斯兰暗杀组织,哈桑?阿萨辛派,首领即所谓的“山中老人”霍山)——特殊步兵单位

Woodsmen’s guild(樵夫行会)——特殊远程兵种

Mason’s guild(泥瓦匠行会)——特殊民兵单位

Merchant’s guild(商人行会)——特殊骑兵单位

Church/Masjid(教堂/清真寺)——教士/伊玛目

Inns(旅馆)——间谍、刺客

Markets(市场)——商人

Town halls(城镇大厅)——外交官

Academy (研究院,城堡建筑)——间谍、外交官、刺客

派系特殊建筑:(可招募该派系特殊单位)

神圣罗马帝国:高级城镇大厅(high level town hall)

米兰、威尼斯、土耳其、俄国:城镇大厅(town hall)

匈牙利:刺客行会、旅馆

丹麦:教堂。

建筑物与升级装备的对应关系:

注意,中世纪2与上一代的罗马不同,升级攻击防御不再是造一座blacksmith就可以大小通吃了。

不同的攻击防御类型要对应相关的建筑,具体如下:

装甲部分

皮甲(padded leather):leather tanner(皮革作坊)

轻甲(light mail): blacksmith(铁匠铺)

重甲(heavy mail or breastplate 胸甲):armorer (盔甲作坊)

早期板甲(partial plate, 或称“部分板甲”):heavy armorer (重装甲作坊)

复合板甲(full plate):master armorer (大师级装甲作坊)

高级板甲(advanced plate):装甲工厂(armor factory

武器部分:

近战武器(melee):swordsmith’s guild (刀剑工匠行会)

热兵器部队(gunpowder troops):炼金研究室(alchemists’ lab)

加农炮(cannons):炼金学校(alchemy school)

炮兵(artillery):大学(university, 注意,这里说的大炮和加农炮不同,应该是指曲射炮,而加农炮弹道平直)

大家应该了解城市与城堡的差异,某些朋友或许认为要出高级兵种只能依靠城堡,城市不可能提供强大的军事力量。其实不然,城市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提供更高的科技,因此,到了后期,火枪兵种需要依赖城市产出。其次,城市虽然缺少某些军事建筑,但是城市可以修建行会。通过前面的列表应该得知,某些行会也可以招募不错的兵种,这样对城市也是一种军事的补充。因此大家在城市和城堡的分布上一定要有所规划了。

欧洲中世纪历史简述

欧洲中世纪历史简述 概述 中世纪,传统的概念是指公元476年后至公元1453年止,是从西罗马帝国的覆灭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始。在整个欧洲历史发展过程中,中世纪其实是一个较为普通的过渡时期,它是从有罗马帝国统治的古典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过渡,而整个欧洲历史向来是依靠封建统治的发展作为主线,所以中世纪也可以看作是欧洲封建阶级建立统治地位直到资本主义思想觉醒的一段时期。又因为在圣经中曾把这一时期指做过世界的末日,因此一些神学论者也把这一段特殊时期的历史称作“中世纪黑暗时代”。而在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科学文化的进步,一些人文主义学者也把这一时期称作“黑暗时期”。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彼特拉克把当时的欧洲历史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古罗马与古希腊时期,二是黑暗时期,即中世纪。因为人文主义者相信古罗马帝国终有一天会卷土重来,复苏早期纯洁的古典时代,因此这种称为在笔者看来也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历史 自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攻破以后,欧洲大陆上兴起了很多新兴的蛮族王国,例如:法兰克,盎格鲁萨克逊等。他们总体上都是日耳曼人的分支,再后来的世界历史中,这些民族在不断的战争和历史变迁中最终形成了现在已有的欧洲人种分支。 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中最先繁盛起来的是有法兰克人克洛维建立起来的墨洛温王朝,468年这支日耳曼民族的分支军队战胜了高卢人,占领了罗马帝国在高卢的全部领土,偶来法兰克王国不断的向外扩张,到了6世纪中叶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国家。同时在大不列颠岛上,日耳曼人的另外一支,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在6世纪末七世纪初分别建立了七个国家,史称“七国时代”并在后来的历史变迁中首先形成了“议会君主制”。与此同时西法

中世纪全面战争系列城市中英文对照表(Medieval Total War series English city table)

中世纪2全面战争系列城市中英文对照表(Medieval 2 Total War series English city table) ?由罗马战役编辑生成的区域名称 { }北美洲north_america { Miccosukee }密科苏基 { }因弗内斯地区inverness_province { }因弗内斯因弗内斯 { }奥斯陆地区oslo_province {奥斯陆}奥斯陆 { }斯德哥尔摩地区stockholm_province {斯德哥尔摩}斯德哥尔摩 { }赫尔辛基地区helsinki_province {赫尔辛基}赫尔辛基 { }诺夫哥罗德地区novgorod_province {诺夫哥罗德}诺夫哥罗德 { }莫斯科地区moscow_province

{莫斯科}莫斯科 { volga-bulgar_province }伏尔加-保加尔地区{ }保加尔保加利亚 { }里加地区riga_province {里加}里加 { }奥尔胡斯地区arhus_province { }奥尔胡斯奥胡斯 { }爱丁堡地区edinburgh_province {爱丁堡}爱丁堡 { }维尔纽斯地区vilnius_province {维尔纽斯}维尔纽斯 { }斯摩棱斯克地区smolensk_province {斯摩棱斯克}斯摩棱斯克 { }都柏林地区dublin_province { }都柏林都柏林 { }约克地区york_province

{克}约克 { }加勒比地区caribbean_isles { }加勒比加勒比 { }梁赞地区ryazan_province {梁赞}梁赞 { }卡那封地区caernarvon_province { }卡那封卡那封 { }索恩地区thorn_province {刺}索恩 { }诺丁汉地区nottingham_province {诺丁汉}诺丁汉 { }斯德丁地区stettin_province { }斯德丁什切青 { }汉堡地区hamburg_province {汉堡}汉堡

中世纪2及4Mod所有城市名称

波尔多Bordeaux 图卢兹 Toulouse 第戎Dijon 马塞 Marseille 梅斯Metz 奥尔胡斯Arhus 汉堡 Hamburg 法兰克福Frankfurt 马格德堡Magdeburg 纽伦堡Nuremburg 霍亨斯道芬 Hohenstauffen 伯尔尼Bern 米 兰Milan 热那亚Genoa 阿雅克修Ajaccio 卡利亚里Cagliari 巴勒莫Palermo 因斯布鲁克 Innsbruck 威尼斯Venice 博洛 尼亚Bologna 佛罗伦萨 Florence 罗马Rome 那不勒斯Naples 斯德丁 Stetti n 布拉 格Prague 维也纳Vienna 一,全面战争 英伦三岛 都柏林 Dublin 因弗内斯 Inverness 爱丁堡 Edinburgh 约克York 诺 丁汉 Nottingham 伦敦 London 卡那封 Caernarvon 欧洲 弗莱 昂Leon 潘普洛纳 Pamplona 里斯本Lisbon 托莱多Toleda 科尔多瓦Cordoba 萨拉戈萨 Zaragoza 瓦伦西亚Valencia 格兰纳达Granada 卡昂Caen 布鲁 日 Bruges 安特卫普 Antwerp 雷恩Rennes 昂 热An gers 巴黎Paris 兰斯Rheims

萨格勒布Zagreb 布莱斯劳Breslau 克拉科夫Krakow 布达佩斯Budapest 拉古萨Ragusa 都拉佐Durazzo 科林斯Corinth 索恩Thorn 加利奇Halych 布朗Bran 索非亚Sofia 萨瑟洛尼亚Thessalonica 赫尔辛基Helsinki 里加Riga 维尔纽斯Vilnius 基辅Kiev 雅西Iasi 布加勒斯特Bucharest 诺夫哥罗德Novgorod 斯摩棱斯克Smolensk 卡法Coffa 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奥斯陆Oslo 斯德哥尔摩Stockholm 莫斯科Moscow 梁赞Ryazan 保加尔Bulgar 萨克尔Sarkell 欧亚交接三岛伊拉克里翁Iraklion 罗德Rhodes 尼科西亚Nicosia 北非及西亚马拉喀什Marrakesh 阿尔及尔Algiers 突尼斯Tunis 的黎波里Tripoli 阿尔金Arguin 延巴克图Timbuktu 尼西亚Nicaea 士麦那Smyrna 西泽禾U亚Caesarea 伊康Iconium 阿达纳Adana 特拉比松Trebizond 第比利斯Tbilisi 埃里温Yerevan 埃德萨Edessa 摩苏尔Mosul 安条克Antioch 阿勒颇Aleppo 巴格达Baghdad

读书笔记:《欧洲中世纪史》

读书笔记:《欧洲中世纪史》 欧洲中世纪是从罗马帝国覆灭到现代民族国家兴起 的中间1000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即从更大的范围、而不是局限于民族国家的层面来看现代欧洲的形成,因为现代民族国家仅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在这片土地上更长的时间内是没有明确国家的,教皇国、英法之间的烂账、南法和意大利北部、神圣罗马帝国的糊涂账。 因此这本书站在了更高的全局的角度,虽然在历史脉络上按照中世纪早期、中世纪中期和中世纪晚期来分别阐述,但是依然着墨了诸多核心线索,天主教与东正教、西欧与拜占庭的分合、教皇与世俗国家的权力争夺、教会的内部变革、欧洲的社会性变革等等。400多页描绘了1000年的历史,信息量大却又不显松散。 初探中世纪,大部分人会想到的第一个词是“黑暗”,正如我们想到国民政府的第一个词会是“反动”一样。“黑暗”并不是中世纪的正确概念,或者说漫长1000 年中,在整个欧洲大陆上,人们所想象的黑暗只是很小、很短的一部分。中世纪有战乱的纷争、有相对和平的时代、有

宗教黑暗但是孕育了繁盛的时代。 一般而言,我们会认为欧洲文化的复兴来自于16世纪后的文艺复兴,称霸全球前年的中华帝国跟欧洲在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逐步拉开差距。但种子的萌芽在中世纪早已经种下。在1100年时,欧洲已经有非常多的学生和教师,1200年时第一批重点学习医药、哲学和法律的大学已经在欧洲各地发展起来:这批大规模的教育普及运动造就了大量的地方学校、教会学校和大学。而在中世纪晚期,伴随着地方语言的发展基础教育也开始繁荣。说到教育,这也是我看好越南市场的原因,越南的人均GDP相当于20年前的中国,但是其成人识字率相当于9年前的中国。经济未动,教育先行。 历史的发展有着必然性,但是也充满着偶然。英国首创君主立宪的政体成为民主的标杆,离不开征服者威廉在每次获得一片土地的时候都会分给他的领主们,因此每个领主最终得到的土地都散落于全英各处,迫使每个领主都从全国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利益,这决定了英国未来的贵族议政的政治形态。 从更高的层面看,欧洲缺乏大一统的稳定性。一方面,有教皇权力制约世俗权力,1122年沃尔姆斯宗教协定标志着教权和君权在俗世授职方面的妥协,腓力四世后来抓捕卜尼

欧洲中世纪简史第六章

c 第六章分裂、入侵及重建,约800—1000年 导读 查理曼的帝国,从来没有跟拜占庭和伊斯兰竞争过它的伟大。在800到1000年这段时间,他的邻居兴旺繁荣时,他的帝国却崩溃了。在拜占庭,有着几个世纪的荣光,标志性的事件有保加利亚屠杀者巴希尔的征服,圣西里尔和圣米赛迪乌斯两兄弟(the sainted brothers Cyril and Methodius)使斯拉夫人皈依基督教,还有拜占庭的影响延伸到罗斯等事件。在巴格达,阿巴斯王朝仍统治着一个广阔的阿拉伯帝国,一个闪闪发光的宫廷,以及一种非常棒的精神和艺术文化。诚然,这个曾经一统的阿巴斯帝国在十世纪分裂成了几个哈里发国家,但即使是这些独立的伊斯兰国家,按照西方标准来看仍然是巨大而且运转良好的。 西方就不那么幸运了。查理曼帝国的内在隐患随着814年老迈皇帝的去世而浮现出来,而内部分裂和外部入侵造成的毁灭性结果也迅速成为新的隐患。在公元843年,查理曼的帝国被他的孙子们分裂,而后来的继承人们的分裂只能使加洛林世界脆弱的政治联系变得更加支离破碎。与此同时,西欧还受到来自三个方向的攻击的锤打:东方的马扎尔人,南方的穆斯林,以及北方的维京人。查理曼关于一个统一的基督教欧洲的梦想仍将存在,不过正如时间表6.1所示,那是在他的帝国分裂,并且这些入侵者的力量能建立起一个不同的政治新格局以后的事了。这个政治新格局是:一个中央集权的英格兰王国,西部法兰克一群自治的公国和郡县,东部法兰克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以及意大利半岛上各个强有力的城市。 分裂:加洛林王朝晚期 像一个不错的法兰克人那样,查理曼安排的政治格局是要把他的帝国分裂给他的几个儿子们,但是,很凑巧,他只有一个合法儿子,虔诚者路易(公元814—840年),在他去世后继承了王位。所以,完全是出于巧合而不是计划,查理曼的帝国完好无损的传给了唯一的继承人。 虔诚者这个名字对路易来说很不错。他把查理曼的小妾都驱逐出了帝国宫廷;他全心全意支持阿尼埃尼的本尼迪克进行的教会改革;而比他那顽固的父亲走得更远的是,路易本人致力于实现那个统一基督教欧洲——一个由上帝带到地球上来的城市——的梦想。不过路易缺乏资源来维持他父亲查理曼,他的祖父矮子丕平,以及他的太祖父查理马特赢得的这片广大疆域的团结一致。他既不像他的先祖们那样精于政治,也不像他们那样军事成功。甚至,随着征服的战争变成防守的战争,他已经没有什么土地和财宝做礼物赠给他的那些贵族追随者了。随着皇室厚恩的衰减,大土地所有者们——他们许多人通过皇室过去的慷慨奖励而占有许多土地——开始撇开君主,寻求他们自己的利益。 不过对路易最大的威胁之一靠近了这个家庭:不快乐的儿子们。在他统治早期,他准备把他的皇权给他的长子,给他另外两个儿子两个大小合适的王国。这些年轻一点的儿子对他们哥哥得到的巨大遗产很不高兴,而他们的不高兴随着路易的第四个儿子的出生而加重,因为还需要准备一份给这个小弟弟的遗产。最终,虔诚者路易的儿子们公开背叛他,并且使帝国陷入内战。甚至路易本人也被俘虏,并被废黜。 路易的儿子们之间的仇恨愈来愈深,但他们的竞争也利用了帝国人民之间长期存在的文化和语言差异。在公元842年的斯特拉斯堡,当其中一个儿子用古德语而另一个儿子用古法语各自盟誓时,他们为了照顾各自第一语言不同的士兵们所做的让步(互相用对方的语言宣誓)就是利用语言差异的一次实际行动。今天,斯特拉斯堡誓言似乎跟实际意义一样有了象征意义,因为那誓言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在欧洲的政治统一中从未被抹去过(Today, the

中2全战城市名字

一全面战争 英伦三岛 都柏林Dublin 因弗内斯Inverness 爱丁堡Edinburgh 约克York 诺丁汉Nottingham 伦敦London 卡那封Caernarvon 欧洲 弗莱昂Leon 潘普洛纳Pamplona 里斯本Lisbon 托莱多Toleda 科尔多瓦Cordoba 萨拉戈萨Zaragoza 瓦伦西亚Valencia 格兰纳达Granada 卡昂Caen 布鲁日Bruges 安特卫普Antwerp 雷恩Rennes 昂热Angers 巴黎Paris 兰斯Rheims 波尔多Bordeaux 图卢兹Toulouse 第戎Dijon 马塞Marseille 梅斯Metz 奥尔胡斯Arhus 汉堡Hamburg 法兰克福Frankfurt 马格德堡Magdeburg 纽伦堡Nuremburg 霍亨斯道芬Hohenstauffen 伯尔尼Bern 米兰Milan 热那亚Genoa 阿雅克修Ajaccio 卡利亚里Cagliari 巴勒莫Palermo 因斯布鲁克Innsbruck 威尼斯Venice 博洛尼亚Bologna 佛罗伦萨Florence 罗马Rome 那不勒斯Naples 斯德丁Stettin 布拉格Prague 维也纳Vienna 萨格勒布Zagreb 布莱斯劳Breslau 克拉科夫Krakow 布达佩斯Budapest 拉古萨Ragusa 都拉佐Durazzo 科林斯Corinth 索恩Thorn 加利奇Halych 布朗Bran 索非亚Sofia 萨瑟洛尼亚Thessalonica 赫尔辛基Helsinki 里加Riga 维尔纽斯Vilnius 基辅Kiev 雅西Iasi 布加勒斯特Bucharest 诺夫哥罗德Novgorod 斯摩棱斯克Smolensk 卡法Coffa 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奥斯陆Oslo 斯德哥尔摩Stockholm 莫斯科Moscow 梁赞Ryazan 保加尔Bulgar 萨克尔Sarkell 欧亚交接三岛 伊拉克里翁Iraklion 罗德Rhodes 尼科西亚Nicosia 北非及西亚 马拉喀什阿尔及尔Algiers 突尼斯Tunis 的黎波里Tripoli 阿尔金Arguin 延巴克图Timbuktu 尼西亚Nicaea 士麦那Smyrna 西泽利亚Caesarea 伊康Iconium 阿达纳Adana 特拉比松Trebizond 第比利斯Tbilisi 埃里温Yerevan 埃德萨Edessa 摩苏尔Mosul 安条克Antioch 阿勒颇Aleppo 巴格达Baghdad 阿克里Acre 大马士革Damascus 耶路撒冷Jerusalem 加沙Gaza 亚历山大Alexandria 开罗Cario 栋古拉Dongola 吉达Jedda 二,美洲风云

中国的中世纪

中国的中世纪 缪国凡 「摘要」公元五世纪,欧洲进入了黑暗野蛮的“中世纪”。与此同时,中国出现南北朝“五胡乱华”的长期混战局面;究其原因,和历史上其它战乱分裂不同,主因是因为政治上实施“九品中正制”,致使门阀当政,阻碍阶层流动,民族凝聚力大为减弱。隋朝“科举制”创立,焕发了封建社会的活力,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鼎盛的制度基础,如果没有“科举制”,中国不仅不会有大唐盛世,完全可能进入和欧洲相似的战乱分裂的“中世纪”。 「关键词」南北朝中世纪科举制阶层流动 一、欧洲“中世纪”的本质特征 “中世纪”是西方历史的概念。史学家一般认为,中世纪始于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14到15世纪)的这段时期,有大约一千年的时间(也有人认为,应当延伸到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来),称为中世纪。这个时期的欧洲缺乏整体的强有力的政权;封建割据,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科技和生产力基本停滞,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没有希望;所以,中世纪在西方史中又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一直到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到来,欧洲方才步出黑暗。 公元476年,被罗马人认作“蛮族”的日耳曼人,攻占了称为“永恒城”罗马(比之略早一些,中国蛮族“匈奴”灭掉西晋),西罗马帝国灭亡,在伊斯坦布尔的东罗马政权继续存在(中国则是西晋灭亡后,东晋王朝继续存在)。随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统一的“法兰克王国”,虽然表面统一了,但却外强中干,没有文化科技发展,不久又分裂成若干个小王国。 纵观世界历史,战乱分裂是家常便饭,并非中世纪的“标配”,那么欧洲中世纪有什么本质特征呢?其实,中世纪并不只是割据混战,而是整个欧洲社会失去了对当时文化、制度的自信,缺乏民族的凝聚力,人们找不到发展方向。古罗马人政治上军队可以按照自己的利益更换控制皇帝,道德上已经沦为只知追求金钱权利、享乐淫欢;文化上已经没有古希腊、古罗马早期的荣光;更重要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耕农经济兴起,迫切需要政治力量保护这种生产关系,于是自耕农和封建主之间形成人身依附关系,自耕农为封建主提供产品,封建主为自耕农提供保护,自耕农只是效忠封建主,并不“越级”效忠国王。封建主又和古罗马的帝国体制形成了矛盾冲突,古罗马欧洲没有及时找到一种文化制度,来解决这种深层次矛盾。所以说,古罗马不是被“蛮族”、而是被自己灭掉的。 中世纪的欧洲人,也像现代中国,把国外(尤其是东方的中国、印度)看成是黄金遍地的世外桃源;《马可波罗游记》即是一个证明,人们在苦苦思索如何实现欧洲的伟大复兴,恢复古希腊古罗马的辉煌----这是那个时代欧洲的呼声,也是欧洲人民的梦想,文艺复兴的内在动力来源于此。虽然在表面上,欧洲围绕在一个上帝的旗帜下,但却没有一个正确实用的

中世纪2及4Mod所有城市名称

一,全面战争 英伦三岛 都柏林 Dublin 因弗内斯 Inverness 爱丁堡 Edinburgh 约克 York 诺丁汉 Nottingham 伦敦 London 卡那封 Caernarvon 欧洲 弗莱昂 Leon 潘普洛纳 Pamplona 里斯本 Lisbon 托莱多 Toleda 科尔多瓦 Cordoba 萨拉戈萨 Zaragoza 瓦伦西亚 Valencia 格兰纳达 Granada 卡昂 Caen 布鲁日 Bruges 安特卫普 Antwerp 雷恩 Rennes 昂热 Angers 巴黎 Paris 兰斯 Rheims 波尔多 Bordeaux 图卢兹 Toulouse 第戎 Dijon 马塞 Marseille 梅斯 Metz 奥尔胡斯 Arhus 汉堡 Hamburg 法兰克福 Frankfurt 马格德堡 Magdeburg 纽伦堡 Nuremburg 霍亨斯道芬 Hohenstauffen 伯尔尼 Bern 米兰 Milan 热那亚 Genoa 阿雅克修 Ajaccio 卡利亚里 Cagliari 巴勒莫 Palermo 因斯布鲁克 Innsbruck 威尼斯 Venice 博洛尼亚 Bologna 佛罗伦萨 Florence 罗马 Rome 那不勒斯 Naples 斯德丁 Stettin 布拉格 Prague 维也纳 Vienna 萨格勒布 Zagreb 布莱斯劳 Breslau 克拉科夫 Krakow 布达佩斯 Budapest 拉古萨 Ragusa 都拉佐 Durazzo 科林斯 Corinth 索恩 Thorn 加利奇 Halych 布朗 Bran 索非亚 Sofia 萨瑟洛尼亚 Thessalonica 赫尔辛基 Helsinki 里加 Riga 维尔纽斯 Vilnius 基辅 Kiev 雅西 Iasi 布加勒斯特 Bucharest 诺夫哥罗德 Novgorod 斯摩棱斯克 Smolensk 卡法 Coffa 君士坦丁堡 Constantinople 奥斯陆 Oslo 斯德哥尔摩 Stockholm 莫斯科 Moscow 梁赞 Ryazan 保加尔 Bulgar 萨克尔 Sarkell 欧亚交接三岛 伊拉克里翁 Iraklion 罗德 Rhodes 尼科西亚 Nicosia 北非及西亚 马拉喀什 Marrakesh 阿尔及尔 Algiers 突尼斯 Tunis 的黎波里 Tripoli 阿尔金 Arguin 延巴克图 Timbuktu 尼西亚 Nicaea 士麦那 Smyrna 西泽利亚 Caesarea 伊康 Iconium 阿达纳 Adana 特拉比松 Trebizond 第比利斯 Tbilisi 埃里温 Yerevan 埃德萨 Edessa 摩苏尔 Mosul 安条克 Antioch 阿勒颇 Aleppo 巴格达 Baghdad

中世纪各个时代的欧洲地图

中世纪各个时代的欧洲地图 公元1年的欧洲地图 经过长期的无数的战争,古老的地中海世界诸国,接连被新兴的罗马灭亡,整个地中海,空前绝后地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内湖 ========================================

由于地中海气候的恶劣,农业耕种的错误,地力的过度消耗,罗马国力的衰弱,政局的混乱,帝国西部出现了普遍的衰退,公民权的贬值,对雇佣军的依赖,也在缓慢腐蚀着帝国,在戴克里先时代甚至更早,帝国的中心已经悄然向东迁移,那里依然富裕,戴克里先同时对基督徒和共和制的残余进行残酷的打压,基督徒遭到严重迫害,元老院权利进一步被架空,皇帝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但皇帝的努力并未完全成功,元老院虽然一蹶不振,但基督徒仍在发展壮大,到君士坦丁时期,基督徒横跨罗马所有阶级,不断从东向西扩散,最终君士坦丁宣布基督教合法,并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国教,君士坦丁大帝,另一有巨大影响的行动,就是在拜占庭的城址上,建立第二罗马,也就是后来的君士坦丁堡。 ============================================

分崩离析的帝国,终于于395年正式分LIE,此时西部帝国已经逐渐崩溃,不具备抵抗蛮族的能力,大土地主和基督教早已毁掉了罗马的财政,公民权的贬值,元老院地位的下降,也已经毁掉了罗马过去引以为傲的精神,教义争端毁掉了罗马的团结,长期腐化的生活,对雇佣军的依赖,也在毁掉罗马的军事力量,阿德里安防御体系最终终于崩溃,法兰克占领了北部高卢,西哥特人占领了西班牙和阿奎丹,汪达尔人占领了北非,罗马城也惨遭劫掠,西部帝国在蛮族的入侵下风雨飘摇,不过,影响后世至今的将宗教和世界帝国结合起来的世界社会学说也已建立。 得益于东部对君主制的适应,得益于东部气候条件的优越,得益于东部的富裕,东罗马帝国得以维持繁荣,尽管同样也受到萨珊波斯和蛮族的一定冲击。 =============================================== 西罗马终究灭亡了,权柄又交回东罗马皇帝的手里,意大利被东哥特人占据,东哥特在意大利维持着温和的统治,但由于宗教和民族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当地权贵的充分支持,法兰克人皈依了基督教,并接受罗马的册封,哥特人和汪达尔人仍旧信仰阿利乌斯教派,507年,法兰克人夙愿得偿,通过战争,击败西哥特,获得了阿奎丹地区,东罗马帝国则在抵御波斯的入侵,并为收复失地作准备。 ======================================= 罗马再次复兴,在查士丁尼统治时期,贝里撒留率领罗马军队,在击败入侵的波斯后,远征北非灭亡了汪达尔王国,收复了迦太基,随后又从西哥特统治下的西班牙那里,收复了南部地区,在此之后,经过漫长的战斗,终于灭亡了意大利的

《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

[《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 一位当代的智者说,对于传统人们至少应该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在我看来,由朱迪斯·m·本内特和c·沃伦·霍里斯特所著的《欧洲中世纪史》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作者在书中对历史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但对中世纪的喜爱之情还是跃然于纸上的。这固然和作者对中世纪过于正面的评价有关--虽然作者也不时提中世纪的缺陷--更因为道德的原因,以及作者对历史宽容的态度,使读者在书中很容易领会到作者对历史抱有的那种温情的敬意。尽管作者对中世纪的一些评价我不以为然,但作者对历史的这一态度让我感动。现代人总是太自以为是,这使我们很容易蔑视我们的过去,失去了起码的尊重。而这样的一本书,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些历史的知识和视角,更重要的正是这种对传统的敬意之情,让我们明白历史的进程不是跳跃式,我们和古人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我们和他们之间存在着一根纽带。当我们明白文明的传承是怎样顺着这根纽带缓慢前行的时候,对传统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这话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还成为了我们精神上的慰藉,让我们不再是漂泊的浪子,不再孤独徘徊。西语说,忘记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在我看来,之所以没有未来,不正是因为现实的迷惘吗?而历史,正是治疗这种病症的良药。 比如书中谈到欧洲的统一之难,自古罗马一分为二后,欧洲就不再统一过,最多只存在名义上的统一,而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内众多小的公国并列。即使是在一个小地方比如如今的法国境内,统一也是短暂的,更多的时候是公国之间的战争。他们虽然承认国王的存在,自己只是国王的臣子,但国王对他们的约束很小很小,有时候他们甚至想取而代之。国王只是一个大点的领主,或者基于血缘的关系而被承认而已,在大多数时候它都不是一个政权的首领。读到这些,我自然想到我们的中国。小小的欧洲(不包括现在的东欧和苏联)统一尚且如此之难,地质差异十分明显的大中国的统一该是多么困难啊。但中国做到了,在很早的时候就做到了,这绝对是个奇迹。当然中西差别也就突显出来了。一方面,一种文官的治理代替了领土分封、科举考试代替了世袭、职业分工代替等级之别;另一方面,皇权得到了加强,而在欧洲只有少数时候国王才具有这样的权威,能让全国政令通行,而一旦这位强人去世,国家又将恢复到各自为政的局面中。 下一个问题就是战争的差别。欧洲是连绵不断领主或贵族之间的战争,而在中国是反复的改朝换代的战争,谁更让人难以忍受一点呢?同时欧洲存在一个骑士阶层,他们是为战争而生的人,他们只听命于自己的主人,因为他们不用工作而靠自己的领主养活,其责任就是保护他们和为他们打仗,读后感《《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阶级划分的设想在中世纪得以实现。在治人者(国王和贵族)和治于人者(劳动者)中间,另外还有一个战士阶层,他们的美德是忠心和勇敢。而在中国,战士听令于国王而不是贵族、他们的任务是保卫国家而不是保卫自己领主的土地、它也不是个阶层而只是个职业。中世纪的骑士不用耕种土地,农民和农奴不仅要养活国王和贵族,还要养活骑士。而在中国当国家不需要那么多军队的时候,一部分战士就离开军队谋求另一种职业。在很久以前我读到柏杨的书说中国战争之多,以至于中国人养成不会笑的传统,因为中国人始终生活在苦难之中。但当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想欧洲的战争只怕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领主和领主之间的战争,公国和公国的战争,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战争,再加上后来宗教组织发动战争,只怕欧洲人比中国人更少享有和平的机会。 提到宗教,不能不谈,中世纪也离不开宗教,没有基督教会就没有中世纪。《欧洲中世纪史》谈到了宗教的影响,包括哲学、艺术、建筑、文学等等方面直到人的精神层面。作者对教会作用的肯定,如前面提到,不单因为它承接着现代西方文明,也因为道德的原因。关于前者,作者也毫不掩饰提到中世纪未期伊斯兰文化对西方的启蒙,包括哲学、科学、医学、天文等等方面,但教会人士自己对伊斯兰文明的吸收和发挥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关于后者,也是我

世界中世纪史名词解释

世界中世纪史名词解释 封建庄园制中古西欧封建主剥削农奴的基本组织,在其他地区和国家,也曾在 一定时期不同程度地存在过这种组织。在西欧,封建化过程完成后,国王、教会和封建主的庄园分布各地。他们大多先侵占公有地,后逐户蚕食,直到吞掉一个或几个农村公社,所以形成的庄园大小不等。大庄园有一个或几个村庄,小的只有一个村庄的一部分。庄园完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手工业尚未与农业分离。农民生产是为满足自己家庭生活的需要和为封建主提供消费资料,不是为了交换。封建主还有审判和惩罚农奴的权力。农奴虽然受到沉重的剥削,但毕竟有自己的独立经济,比奴隶有更多的劳动兴趣,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12、13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大批兴起,商品货币关系渗入农村,农奴改纳货币地租并逐渐取得人身自由,领主自营地消失,庄园解体。 采邑制是中世纪在西欧实施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查理·马特时期改革土 地制度,分给贵族、骑士、教会的土地称采邑;领地不能世袭,死后归还国家;受封采邑者要为国王服兵役。采邑制的实行,建立了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领主和附庸之间的臣属关系,以及以中小封建主为基础的骑兵制度。以后大封建主纷纷效仿国王,加强了农民对封建主的依附,促进了自由农民农奴化,加速了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圣像破坏运动8~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 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廷帝国境内发展。7世纪以后,正统教会和修道院则兼并土地,聚敛钱财,成为社会各阶层怨恨的目标。利奥三世于726年发布禁止崇拜圣像的诏令,凡抗拒者其财产充公,是为圣像破坏运动之始。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787年,尼西亚会议,宣布恢复圣像崇拜。813利奥五世即位,反圣像派重新得势。843年,皇帝迈克尔三世的皇太后狄奥多拉摄政时,再次宣布恢复圣像供奉,大批圣像破坏者以异端罪被处死。圣像破坏运动从此结束。 索贡巡行罗斯大公以武力征服邻近地区。除了掠夺财物和奴隶外,还强迫被 征服的部落称臣纳贡。每至秋末冬初,罗斯大公便率大队亲兵到各地征收贡物,收取毛皮。蜂蜜、蜂蜡及粮食和奴隶,史称“索贡巡行”。这种制度构成罗斯国家早期对内统治的主要特征。 《罗斯法典》基辅罗斯及封建割据时期古罗斯的法令汇编。来源于东斯拉夫 人习惯法、罗斯王公法令和法院判例,约在11~12世纪编成。法典明文规定:破坏田界、偷盗牲畜、纵火焚烧庄园或打谷场、杀害王公贵族及官员者,都要处以重罚;将债农、奴仆、斯美尔德(农民),置于封建依附地位,农民死后无嗣,其财产归主人所有;废除血族复仇习俗,代之以罚付“血款”,即杀人者偿付被害者家属40格里夫那,杀死领主等显贵,加倍偿付,封建主杀死一个农民则只付5个格里夫那的偿金。它们是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各具特点的法律文献。

中世纪2-各要素对应简介

中世纪2-各要素对应简介 游侠会员:asherhoa 建筑和兵种的对应关系: WALLS——骑兵单位 Castles—— 骑士单位 City barracks(城市兵营)——民兵和火枪兵种 Castle barracks(城堡兵营)——步兵单位 Ranges—— 投射单位(弓箭、弓弩) Stables——骑兵单位 Sieges——攻城武器 Gunsmiths(军械工厂)——加农炮 Military academy(军事学院)——某些高级兵种 Horse racing——骑兵单位 Plaza del toro(TORO广场) ——骑兵单位 Knights Templar(圣殿武士堂)——圣殿武士 Hospitaller Knights ——医院骑士(罗得骑士团、圣约翰骑士团) Teutonic Knights ——条顿骑士 Knights of Santiago ——圣地亚哥骑士 Hashashim’s guild (著名的伊斯兰暗杀组织,哈桑?阿萨辛派,首领即所谓的“山中老人”霍山)——特殊步兵单位 Woodsmen’s guild(樵夫行会)——特殊远程兵种 Mason’s guild(泥瓦匠行会)——特殊民兵单位 Merchant’s guild(商人行会)——特殊骑兵单位 Church/Masjid(教堂/清真寺)——教士/伊玛目 Inns(旅馆)——间谍、刺客 Markets(市场)——商人 Town halls(城镇大厅)——外交官 Academy (研究院,城堡建筑)——间谍、外交官、刺客 派系特殊建筑:(可招募该派系特殊单位) 神圣罗马帝国:高级城镇大厅(high level town hall) 米兰、威尼斯、土耳其、俄国:城镇大厅(town hall) 匈牙利:刺客行会、旅馆 丹麦:教堂。 建筑物与升级装备的对应关系: 注意,中世纪2与上一代的罗马不同,升级攻击防御不再是造一座blacksmith就可以大小通吃了。

中世纪2城市名+将领事务官加成秘籍

rogan 得到Elephant Artillery (象炮) vindaloo 得到Elephant Rocketeer (象载火箭炮)madras 得到Elephants (火枪象) istanbul 得到Mercenary Monster Bombard(超级大炮)george 得到Mercenary Monster Ribault (风琴炮)houston 得到Mercenary Rocket Launcher(火箭炮) 按Esc键下的…~?键弹出命令界面然后输入 加钱 add_money 40000 快速建造 process_cq空格然后城市名 加人口 add_polulation空格城市名空格人口数 重复命令按↑再按回车多按几次↑弹出的是以前的命令Medieval II: Total War A: {Acre}阿克里 {Adana}阿达纳 {Ajaccio}阿雅克修 {Aleppo}阿勒颇 {Alexandria}亚历山大 {Algiers}阿尔及尔 {Angers}昂热 {Antioch}安条克 {Antwerp}安特卫普 {Arguin}阿尔金 {Arhus}奥尔胡斯 B: {Baghdad}巴格达 {Bern}伯尔尼 {Bologna}博洛尼亚 {Bordeaux}波尔多 {Bran}布朗 {Brazil}巴西 {Breslau}布莱斯劳 {Bruges}布鲁日 {Bucharest}布加勒斯特 {Budapest}布达佩斯 {Bulgar}保加尔 C:

{Caernarvon}卡那封{Caesarea}凯撒利亚{Caffa}卡法 {Cagliari}卡利亚里{Cairo}开罗{Caribbean}加勒比{Cholula}乔鲁拉{Constantinople}君士坦丁堡{Cordoba}科尔多瓦{Corinth}科林斯{Cracow}克拉科夫 D: {Damascus}大马士革{Dijon}第戎 {Dongola}栋古拉{Dublin}都柏林{Durazzo}都拉佐 E: {Edessa}埃德萨{Edinburgh}爱丁堡 F: {Florence}佛罗伦萨{Fortaleza}福塔雷萨{Frankfurt}法兰克福 G: {Gaza}加沙 {Genoa}热那亚{Granada}格兰纳达 H: {Halych}加利奇{Hamburg}汉堡{Helsinki}赫尔辛基{Hohenstauffen}霍亨斯道芬I: {Iasi}雅西 {Iconium}伊康{Innsbruck}因斯布鲁克{Inverness}因弗内斯{Iraklion}伊拉克里翁 J: {Jedda}吉达{Jerusalem}耶路撒冷 K:

英国历史概况

英国历史概况 英国历史是一部征服与合并和的历史。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1800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 苏格兰历史简介 苏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北部,英格兰之北。苏格兰的历史的正式记载是在古罗马人入侵不列颠之后的一些纪录。公元5世纪,爱尔兰北部的盖尔人(凯尔特人的一支)移居苏格兰,曾在阿盖尔郡和比特郡地区建立达尔里阿达王国。此后向东扩张到阿瑟尔森林和厄恩河谷,向北扩张到埃尔金地区。公元843年达尔里阿达国王麦卡尔平兼任皮克特王国的国王,建立阿尔巴王国,王号为肯尼思一世,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苏格兰王国逐渐成形。此后,苏格兰历经邓凯尔德王朝、坎莫尔王朝、巴里奥尔王朝、英格兰占领、布鲁斯王朝以及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至1707年与英格兰王国合并成为联合王国。 威尔士历史简介 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岛西南部,英格兰以西。 距今约29,000年便有人类定居于威尔士。至古罗马人进入了大不列颠岛后,威尔士属于不列颠行省 公元5世纪,随着罗马人的撤离,盎格鲁撒克逊人大举入侵大不列颠,直至到11世纪,威尔士人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高压统治与入侵中度过,而同时布灵顿人开始称自己威尔士人。公元8世纪,传说中的亚瑟王(King Arthur)领导布灵顿人抗击盎格鲁撒克逊统治。 公元9世纪和10世纪维京入侵使威尔士王国进一步统一,成为一个实体,但同时亦使威尔士落入英国皇室统治之下。 公元927年,威尔士国皇承认盎格鲁撒克逊国王阿瑟斯坦保护威尔士的主人。在随后的11世纪中,威廉一世充分利用了这种先例,在威尔士边境建立的强大而野心的封建领地制度。公元1282年,英格兰王爱德华一世征服最后一个威尔士北部和西部的威尔士公国 (Statute of Rhuddlan)公元1284年,威尔士正式被英格兰合并,爱德华一世以《罗德兰法令》 确立自己在该地区的统治。 公元1535年,《联合法案》完成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统一,划分后者为13个郡,并规定英格兰法律通行全威尔士,英文为其官方语言。大部分威尔士人因此无法担任政府公职,但可以派代表参与英国国会。 北爱尔兰历史简介 北爱尔兰是英国的一个地区,位于爱尔兰岛东北部。公元前6600年前后,人类开始在爱尔兰岛定居。现在的爱尔兰人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世代居住在爱尔兰岛上。公元5世纪的时候,随着罗马天主教的传入,爱尔兰人逐渐信仰了天主教,并形成了由修道院、传道士和王国组成的文化。公元8世纪末,爱尔兰岛上出现了统一的文明和法律,但政治上还没有出现统一的国家。 公元12世纪末,英王亨利二世利用爱尔兰的分裂局面,率军在爱尔兰岛登陆,征服都柏林和附近地区,建成“爱尔兰领地”,交由其四子约翰统治。但到1609年为止爱尔兰仍然是

中世纪2城市与城堡区别

中世纪2-城市与城堡区别 城市(c i t y)的好处在于可以明显提?商业利润和??规模,为你的派系带来更多的财富。 城市的优点在于: : A,?由调节该地区税率的能?。 B,可修建?种特有的商业建筑。 C,修建?级宗教建筑。 D,修建相应建筑召募间谍、商?、刺客、外交官。 E,可修建召募民兵与攻城器的建筑。 F,可?由招募某些民兵单位。 城市的缺陷: A,公共秩序偏低,容易导致骚动甚?叛乱。、 B,富裕的环境容易导致驻守将领腐化堕落。 C,缺乏召募骑兵、?箭兵的建筑 D,城市防御?薄弱。 城市升级条件: 规模??要求城墙条件 村庄 城镇400?栅栏(w o o d e n p a l i s a d e) ?城镇2000?墙(w o o d e n w a l l) 城市6000s t o n e w a l l ?城市12000l a r g e s t o n e w a l l 巨型城市24000h u g e s t o n e w a l l 城堡: 城堡是军事性的领地,拥有优良的防御?,同时税率不可调。它是?个理想的训练强?军事单位的场所,满??定条件后城堡可逐渐升级直?最?的c i t a d e l(?本营)。 优点:

A,理所当然的拥有较?的公共秩序(不容易叛乱) B,优越的防御?,升级后可建造复合城墙(城市只有单城墙) C,可招募某些强?兵种。 缺点: 不能?由调整税率。 缺乏增加商业贸易的建筑 不能招募间谍刺客等?? 缺乏某些科技建筑。 城堡升级条件: 规模??城防条件 M o t t e&b a i l e y Wo o d e n c a s t l e?墙 C a s t l e1?墙 F o r t r e s s(要塞)45002?墙 C i t a d e l(?本营)90003?墙 逗游?——中国2亿游戏?户?致选择的”?站式“游戏服务平台

中世纪西欧大事年表

中世纪西欧大事年表 476,西罗马帝国衰亡 5-8世纪,诸蛮族王国建立 496,克洛维皈依基督教 7-9世纪,七国争雄 715-741,查理·马特//封君封臣制开始 约750,英雄史诗《贝奥武夫》 751,法兰克加洛林王朝开始 843,《凡尔登条约》签订//查理曼帝国解体,形成德、法、意871-899,英格兰阿尔弗烈德在位 962,日尔曼王奥托一世加冕称帝//神圣罗马帝国开始 1054,基督教会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 11世纪,城市的兴起 11世纪中叶,罗马式艺术诞生 1066,诺曼征服 1066-1154,英国诺曼底王朝时期 1086,英国进行土地赋役调查//《末日审判书》基本形成 约1095,史诗《罗兰之歌》基本形成 1096-1099,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12世纪,哥特式艺术诞生 12世纪,大学的兴起约1167,牛津大学 1209,剑桥大学1154-1399,英国金雀花(或安茹)王朝时期 1154-1189,金雀花朝亨利二世在位

1180-1223,法国菲力普二世在位//王权逐渐加强1204,第四次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建立拉丁帝国1215,英国无地王约翰颁布《大宪章》 1229年,天主教会设立异端裁判所 1265,正式使用“巴黎大学” 1265,英国议会的开始 1337-1453,英法百年战争 1347-1350,黑死病肆虐欧洲 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开始 1356,德国皇帝查理四世颁布《黄金诏书》 1358,法国扎克雷起义 1381,英国瓦特·泰勒起义 1431,圣女贞德被处死 约1450,活字印刷发明 1455-1485,英国玫瑰战争 1461-1485,英国约克王朝时期 1485-1603,英国都铎王朝时期 1509-1547,亨利八世在位 1558-1603,伊丽莎白一世在位 1492,西班牙统一 1492,哥伦布航行发现美洲

中世纪欧洲电影

罗密欧与朱丽叶 巴黎圣母院 战争与和平 三个火枪手 范海辛 沙普的挑战 骑士蒂朗 奥马尔传奇 大鼻子情圣 火与剑 浮华荣耀 圣钟 安拉的使者-----默罕莫德十字军 天方夜谭 马可波罗 终极天将 玛丽与罗宾 龙之心 亨利五世 地狱骑士

万世英雄 皇帝的密使 国王之路 理想国 太阳王公 格林瓦尔德 伊丽沙白一世 太阳王--路易十四 高地人 乱世情缘 守夜人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TO KILL A KING(叛徒与英雄) 四个火枪手 游牧战神 MERLIN(梅林的徒弟)[Q] 尼伯龙根的指环 THE MISTS OF AVALON(阿法隆之谜) 海盗传奇 疯狂的贵族 圣战五骑士

匈奴王阿提拉 华伦王子 怪谈 JOAN The Maid(圣女贞德监狱篇) THE HEADSMAN(刀斧手) 亚历山大·内夫斯基 龙与地下城 鹰狼传奇 WESTENDER PRINCE CHARMING 时间线 LANCELOT Of THE LAKE(武士兰士诺) 黑狮 WOLFHOUND(猎狼犬) BEOWULF AND GRENDEL(贝奥武夫与怪兽格兰戴尔) THE DARK PRINCE(黑暗王子:德古拉) 黑暗时代 黑骑士 THE HEXER(屠龙记) FIRST KNIGHT(剑侠风流) 麦克白

WARRIOR ANGELS(战士天使) Gryphon(鹰怪) 东罗马的缔造者-----------均斯坦丁大帝(BBC) 勇敢的心 Artemisia(欲海轮回) 冬狮 JOAN of arc(圣女贞德) 圆桌骑士b区5点2105 勇敢的皇后 蒙哥拉 十三勇士 理查三世 铁血武士 佣兵传奇 罗宾汉历险记 侠盗罗宾汉(BBC剧) 秘密会议 亚瑟王 马丁路德 冷血奇兵 劫后英雄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