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上海高一化学期末知识点

上海高一化学期末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作为高中化学的学习者,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上海高一化学期末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化学元素和化合物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可分为周期、族和区块。
2. 元素的性质:元素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原子半径、电负性、离子化能等。
3. 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化合物的命名主要有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其中离子化合物命名包括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命名规则。
4.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计量关系。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类型: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
2.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化学平衡描述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3.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包括氧化剂、还原剂和氧化态的变化。
三、化学键和物质的结构1. 化学键的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 分子的三维构型:分子的空间构型包括线性、平面三角形、四面体等。
3. 物质的结构:物质的结构可以分为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研究物质的结构有利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
四、化学能量和化学反应动力学1. 化学能量:包括内能、焓变和反应焓。
2.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3. 化学平衡动力学:化学平衡在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包括平衡常数和能量等。
五、溶液和酸碱理论1. 溶液的浓度计算:溶液浓度的计算包括质量浓度、摩尔浓度等。
2. 溶解度和溶解平衡:溶解度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溶解平衡描述了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动态平衡。
3. 酸碱理论:包括亚硝酸根理论、氢离子理论和电子对作为酸碱特征的理论。
【上海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1500字

【上海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1500字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如下:一、化学基本概念1.化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
2.物质的分类: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3.化学式及元素符号:化学式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及相对原子数。
元素符号是代表元素的简写。
4.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5.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用摩尔(mol)来表示,摩尔是物质的量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原子质量)之比。
二、化学实验与化学计算1.实验基本操作:称量、配制溶液、滴定、加热、过滤、结晶等。
2.常见实验仪器:容量瓶、滴定管、试管、分液漏斗、烧杯、量筒等。
3.计算物质的量、质量和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量关系进行计算。
4.溶液的配制与稀释:根据溶液的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进行配制与稀释计算。
5.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气体的体积、压力和温度的关系。
6.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的质量等于生成物质的质量。
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原子的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质子数、中子数与元素的同位素:质子数为原子核中质子的个数,同一元素质子数相同,不同元素质子数不同。
中子数可变,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称为同位素。
3.电子的排布和电子层:电子按一定规则分布在原子的不同能级和轨道上,能级由低到高依次为1、2、3、4…,轨道由内到外依次为K、L、M、N…。
4.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元素周期表由元素的原子序数(或质子数)有序排列。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有周期性和周期规律。
5.主族元素与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IA、IIA、IIIA、IVA、VA、VIA、VIIA 群元素为主族元素,其余元素为过渡元素。
四、化学键与化合价1.化学键的类型: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根据上海沪教版教材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根据上海沪教版教材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基本构成1. 原子结构-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 原子核中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 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原子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减去电子数。
2.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例如氧气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符号为O2。
- 化合物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例如水由氧原子和氢原子组成,符号为H2O。
二、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 方程式左边是反应物,右边是生成物。
-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必须在化学方程式中保持一致。
2. 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多个物质合成为一个物质,例如2H2 + O2 →2H2O。
-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为多个物质,例如2H2O → 2H2 +O2。
- 取代反应:一个元素取代了化合物中的另一个元素,例如Cu + 2AgNO3 → Cu(NO3)2 + 2Ag。
- 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例如2Na + Cl2→ 2NaCl。
三、化学键和分子1. 化学键- 共价键:电子是共享的。
- 离子键:电子是转移的。
- 金属键: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是移动的。
2. 分子- 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是化合物的最小单元。
四、溶液1. 溶质和溶剂- 溶质是溶于溶剂中的物质,溶剂是溶质溶解的介质。
2. 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已经溶解了最大量溶质的溶液。
以上是根据上海沪教版教材高中化学的知识点进行的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海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上海⾼⼀化学必修⼀知识点总结 化学这门⾃然学科中,实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化学必修⼀的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接下来店铺⼩编为你整理了上海⾼⼀化学必修⼀知识点总结,⼀起来看看吧。
上海⾼⼀化学必修⼀知识点: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举例 (1)过滤:⽤于固液混合的分离;⼀贴、⼆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2)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液体暴沸,温度计⽔银球的位置;如⽯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的流向;如⽯油的蒸馏。
(3)萃取:利⽤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的溶解度不同,⽤⼀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于原溶剂;⽤四氯化碳萃取溴⽔⾥的溴、碘。
(4)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上的⽔孔,使漏⽃内外空⽓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四氯化碳萃取溴⽔⾥的溴、碘后再分液; (5)蒸发和结晶:⽤来分离和提纯⼏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使溶液蒸发时,要⽤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上海⾼⼀化学必修⼀知识点: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的变化、沉淀的⽣成和溶解、⽓体的产⽣和⽓味、⽕焰的颜⾊等,进⾏判断、推理。
检验类型鉴别利⽤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
鉴定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是否是这种物质。
推断根据已知实验及现象,分析判断,确定被检的是什么物质,并指出可能存在什么,不可能存在什么。
检验⽅法 ①若是固体,⼀般应先⽤蒸馏⽔溶解 ②若同时检验多种物质,应将试管编号 ③要取少量溶液放在试管中进⾏实验,绝不能在原试剂瓶中进⾏检验 ④叙述顺序应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原理(写⽅程式) ①常见⽓体的检验 常见⽓体检验⽅法 氢⽓纯净的氢⽓在空⽓中燃烧呈淡蓝⾊⽕焰,混合空⽓点燃有爆鸣声,⽣成物只有⽔。
(完整版)上海高中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汇总

上海高中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
②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③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④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⑤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酯(包括油脂)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 衍生物类:一氯甲烷(......沸点为...—.21℃...)......).甲醛..(HCHO,.....CH..3.Cl..,.沸点为...—.24.2℃(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如,己烷CH3(CH2)4CH3甲醇CH3OH甲酸HCOOH 乙醛CH3CHO★特殊: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石蜡C12以上的烃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4.有机物的颜色☆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多羟基有机物如甘油、葡萄糖等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溶解生成绛蓝色溶液;☆淀粉溶液(胶)遇碘(I2)变蓝色溶液;☆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
上海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

上海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在上海高一化学的第一章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
1. 原子结构原子是化学世界的基本单位,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荷)和中子(不带电荷)组成。
电子围绕在原子核外部的特定轨道上运动。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氧气(O2)、金属铁(Fe)等。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结合力,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离子键是由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吸引力形成的,共价键是由电子的共享形成的。
4.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生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化学方程式用于表示化学反应。
5.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可以进一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物质组成的,可以分为均相混合物和非均相混合物。
6. 命名和写化学式命名和写化学式是化学中重要的技能。
元素和化合物都有特定的命名规则,如常见的离子命名、酸的命名、配合物的命名等。
化学式是用来表示化合物的式子,如分子式、离子式等。
7. 摩尔与化学计量摩尔是化学中用来计量物质的单位,用化学符号mol表示,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是常用的摩尔计量与化学计算的概念。
8. 溶液和溶剂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其中溶剂是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其中溶液的浓度是描述溶质在溶剂中的比例,可以用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方式表示。
9.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盐和水。
酸具有酸味、酸性质,能够与碱反应。
碱具有碱味、碱性质,能够与酸反应。
10.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电荷转移过程,涉及到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
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沪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沪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原子与分子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2. 原子序数与质量数: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3. 元素周期表: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的表格,分为周期和族。
4. 化学键:原子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5. 分子结构: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分子的几何形状对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氧化反应等。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物质的量关系。
3.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进行的速度,受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影响。
4. 化学平衡:可逆反应达到一定条件下,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
5. 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三、溶液与电解质1. 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最大溶解度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则是溶质未达到最大溶解度的溶液。
3.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和盐。
4. 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log[H+],其中[H+]表示氢离子浓度。
5. 缓冲溶液:能够抵抗外界条件变化,维持pH值相对稳定的溶液。
四、酸碱与盐1. 酸: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化合物。
2. 碱:能够接受氢离子或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3.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4. 盐:由阳离子(通常是金属)和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或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5. 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
五、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了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
上海高一化学上学期知识点

上海高一化学上学期知识点上学期的化学学习中,我们掌握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以下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总结,以加深对化学的理解。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又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二、化学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有单质与氧气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等。
2.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进行反应,生成盐和水。
3. 双替反应:双替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位置的反应。
4. 气体的反应:气体的反应中,需要关注摩尔比和气体的性质,如气体的扩散性、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三、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表示: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表示方法。
2. 方程式的平衡:平衡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3.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平衡:氧化还原反应中,需要通过电子平衡来确保反应方程式中电子的数目相等。
四、化学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指物质中含有的基本单位的数量,单位为摩尔(mol)。
2.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g)。
五、化学键1. 化学键的类型: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 共价键的特点:共价键是指通过电子的共享形成的化学键,包括单共价键、双共价键和三共价键。
六、化学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 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一张表格,包括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2.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七、化学键合与物质的性质1. 金属键合:金属键合是指金属中的电子云形成的强大的金属键,使金属具有导电性和延展性等特性。
2. 离子键合:离子键合是指正负离子之间通过电子的转移形成的键合,使离子化合物具有高熔点和导电性等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在常温常压下,1 mol Ne含有的原子数为N0
C. 71 g Cl2所含原子数为2N0 MCE97
D.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0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物22.4 L,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0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28 g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B 4 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 N
C 1 mol甲烷的质量与N个甲烷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99广东化学
D标准状况下,22.4 L甲烷和乙炔混合物所含的分子数为N
10.设阿佛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标准状况下某种O2和N2的混合气体m g含有b个分子,则n 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L)体积应是98上海化学
C常温常压下,48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D 2.4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数为0.1 NA
2.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53 g碳酸钠中含NA个
B 0.1 mol OH-含NA个电子
C 1.8 g重水(D2O)中含NA个中子
D标准状况下11.2 L臭氧中含NA个氧原子03上海化学
B.常温常压下1 mol 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A个离子02MCE春
C. 121 g CCl2F2所含的氯原子数为2NA
D. 62 g 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离子数为NA
6.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01上海化学
A.标准状况下的22.4 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数为8 NA
高一化学总结:8电子稳定结构专项练习
高一化学总结:元素周期表有关问题
高一化学总结:常考点高考题--阿伏加德罗常数
常考点高考题--阿伏加德罗常数
一、此类题型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容易引起学生错误的有以下几点:
1.水:常温下是液态;
2.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
3.SO3:常温下是液态或固态;
4.NO2:存在与N2O4的平衡;
5.气体的体积:注意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 4 L。
6.不是气体的有机物不需要标准状况的条件,如戊烷,辛烷等。
7.把原子序数当成相对原子质量,把相对原子质量当相对分子质量。
二、练习
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 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03广东化学
B 1.8 g的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A.氯化氢气体的摩尔质量等于NA氯气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之和
B.常温常压下1 mol 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A个离子02理综春
C. 121 g CCl2F2所含的氯原子数为2NA
D. 62 g 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离子数为NA
5.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氢气体的摩尔质量等于NA氯气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之和
B.标准状况下,1 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
C.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1 mol H2,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0
3.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述正确的是
A. 80 g硝酸铵含有氮原子数为2NA
B. 1 L 1 mol / 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02上海化学
C.标准状况下,11.2 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 NA
D.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 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 NA
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高一化学总结:常考点高考题--阿伏加德罗常数
高一化学总结:第一章单元知识专项突破
高一化学总结:阿伏加德罗定律
高一化学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要点
高一化学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法
高一化学总结: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高一化学总结:化学常见的几种计算技巧
高一化学总结:书写离子方程式易忽视的几个因素
高一化学总结:化学键与晶体结构专题
B. 18 g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 NA
C. 46 g二氧化氮和46 g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 NA
D.在1 L 2mol / L的硝酸镁溶液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4 NA
7.设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 mol醋酸的质量与N个醋酸分子的质量相等00京徽春
B N个氧分子和N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
高一化学总结:晶体专项练习
高一化学总结:化学键专题
高一化学总结:看不到离子符号的离子方程式
高一化学总结:反应中的过量计算,多步反应的计算
高一化学总结: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高一化学总结: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高一化学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
高一化学总结:《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一定和不一定,一般和
高一化学总结: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A B C D
11.阿佛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 mol D2O所含质子数为12 NA 97上海化学
B 10 g氖气所含原子数为NA
C 0.5 mol单质铝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5NA
D标准状况下,1 L水所含分子数为NA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0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C 28 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D在标准状况下,0 5 N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约是11 2 L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28 g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B 4 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 N
C 1 mol甲烷的质量与N个甲烷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MCE99 8
D标准状况下,22.4 L甲烷和乙炔混合物所含的分子数为N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知识点包括:常考点高考题--阿伏加德罗常数、知识专项突破、阿伏加德罗定律、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要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法、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化学常见的几种计算技巧、书写离子方程式易忽视的几个因素、化学键与晶体结构专题、晶体专项练习、化学键专题、看不到离子符号的离子方程式、反应中的过量计算,多步反应的计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一定和不一定,一般和、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8电子稳定结构专项练习、元素周期表有关问题。以下是相信内容,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