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的一二三四

合集下载

晏阳初四大教育山香口诀

晏阳初四大教育山香口诀

晏阳初四大教育山香口诀(原创版)目录1.晏阳初与四大教育山香口诀的背景2.四大教育山香口诀的内容3.四大教育山香口诀的意义和影响正文晏阳初,中国现代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理念。

其中,四大教育山香口诀是晏阳初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教育的瑰宝。

本文将从晏阳初与四大教育山香口诀的背景、四大教育山香口诀的内容以及其意义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我们来了解晏阳初与四大教育山香口诀的背景。

晏阳初,原名晏升平,湖南岳阳人。

他早年受到梁启超、章炳麟等人的教育影响,立志投身教育事业。

后来,晏阳初赴法国留学,学习西方教育理论。

回国后,他深入农村开展教育工作,创立了“乡村教育运动”,提出了“以乡村教育为基础,以培养民族精神为目的”的教育理念。

在这个过程中,晏阳初总结了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形成了四大教育山香口诀。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四大教育山香口诀的内容。

四大教育山香口诀分别为:“欲求教育普及,必先教育农民”;“欲求教育平等,必先教育女子”;“欲求教育革命,必先教育儿童”;“欲求教育救国,必先教育自己”。

这四句口诀,简明扼要地表达了晏阳初的教育观点,强调了教育的普及、平等、革命和救国四个方面。

其中,教育农民是晏阳初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农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教育农民,才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而教育女子和儿童,则是实现教育平等和革命的重要手段。

最后,教育自己,则是提醒每个人要不断自我提高,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最后,我们来分析四大教育山香口诀的意义和影响。

四大教育山香口诀的提出,对于当时的中国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强调了教育的普及、平等、革命和救国,为当时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同时,四大教育山香口诀对于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而且对当今的教育事业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例如,教育公平、全民教育等理念,都与四大教育山香口诀的精神息息相关。

晏阳初

晏阳初

晏阳初的教育经历
• 晏阳初在塾师兼乡医的父亲的教育下,他受到儒家文化的 熏陶。谙习时势的父亲也深知“乢香之外另有世界,西学 乃潮流所趋”。因此毅然将少年晏阳初送到几百里之外的 基督教内地会创办的西学埻接受新学。 • 1913年就读于香港圣保罗乢院(香港大学前身),后转 美耶鲁大学,主修政治经济。 • 1918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19年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 院,攻历史学,获硕士学位。 • 1944~1945年,美国锡拉丘兹等三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 位。晏阳初大学毕业后,立志献身平民教育。
“言必行,行必果”这是晏阳初先生的至理名言 。
谢谢!
晏阳初四大教育
• (一)因为中国人愚昧,所以要培养知识力来功 愚,这就需要——文艺教育。 • (二)因为中国人贫穷,所以要培养生产力来功 穷,这就需要——生计教育。 • (三)因为中国人多病,所以要培养健康力来功 弱,这就需要——卫生教育。 • (四)因为中国人散漫自私,所以要培养团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
晏阳初四大教育思想及启示
学 院: 汇报人: 学 号:
晏阳初简介
• 晏阳初于1890年10月出生,中国平 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认为中国 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 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 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 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 教育”。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 、《农村运动的使命》等。
启示
• 回顾晏阳初的四大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对于我们今天的一 些教育问题尤其是农村教育问题的解决,仍然是有着借鉴 作用的。晏阳初是主张普及教育的,他的四大教育思想就 是在贴合农民实际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幵且确实在当时是 对农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的。

晏阳初的四大教育思想.pdf

晏阳初的四大教育思想.pdf

晏阳初四大教育思想简论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沈洁摘要:作为平民教育思想代表人物的晏阳初,提出了针对中国农村的四大教育思想,其中包括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乡村建设的风潮,这场运动的主旨就是将目光聚焦在乡村。

作为其中代表人物的晏阳初,他的乡村建设思想尤其是他的平民教育思想是当时众多乡村建设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之一。

当然,无论是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还是作为其中重要部分的平民教育思想,都是十分庞杂的,这里只想就其中的重要内容,即四大教育思想作一简单分析。

一晏阳初看来,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在于民众的愚昧落后,也就是他所说的四大病象——愚、穷、弱、私。

要解决这四大病象,就要进行四大教育,“所谓四大教育就是针对着多数民众的四大病象——愚、穷、弱、私——而设立。

”1具体而言,就是:“(一)因为中国人愚昧,所以要培养知识力来功愚,这就需要——文艺教育。

(二)因为中国人贫穷,所以要培养生产力来功穷,这就需要——生计教育。

(三)因为中国人多病,所以要培养健康力来功弱,这就需要——卫生教育。

(四)因为中国人散漫自私,所以要培养团结力来功私,这就需要——公民教育。

”2明确了四大教育的针对问题,我们再来看这四大教育的具体方面:(一)文艺教育这又包括文字教育和艺术教育两方面。

(1)文字教育晏阳初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他认为一切建设都需要力,也就是需要知识,人民如果没有知识,那么任何方案、计划和政策都只能见之于纸墨,而不能实现于民间。

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途径尽管是多样的,但是最简单、最便利的方法就是读书,而读书就必须先认识文字。

他说:“文字教育是培养知识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人类文明与野蛮的分野,就在文字的有无。

”3他并且提出三个最低目标:①能使农民认识千余个基本汉字;②给他们输入这千余个汉字所代表的常识;③引起农民读书的兴趣。

这其中又以第三个目标最为重要。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晏阳初是十分重视广大人民的教育程度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的,他认识到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才是振兴国家的根本,这不同于以往传统社会中精英层对于知识的垄断,认为读书只是读书人的专业的观点。

晏阳初的教育言论

晏阳初的教育言论

晏阳初的教育言论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平民教育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

孔子曾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只要愿意学习在一定条件下允许的人,都能接受教育。

但因为社会制度不良,一部分的人得有受教育的机会,一部分的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于是晏阳初提出平民教育。

在社会组织未经改良之前,只有努力于教育机会的平等,使人人所蕴蓄的无限能力都有发展的机会。

因而,人格不平等的原因就可以消除了。

所谓“平民教育”的平民,晏阳初认为从狭义上来讲,就是指导这一般失学的青年和成人;从广义上讲,就是一般初通文字没有常识的男女,也应包括在内。

民国期间,全国只有极少数的人民得受教育,其余大多数人都没有受的教育,从而导致国民素质较低,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

晏阳初提倡平民教育运动,为全国人民教育机会平等。

只有每个人教受过教育,才可以平天下的不平,才可以达到天下太平的理想目标。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通过培养一个个具体的人来实现。

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做人,做“整个的人。

”即有知识力,有生产力,有公共心的人。

我们要造就“整个的人”,就必须加强文字教育、生计教育和公民教育,实现真正的人。

自古以来,就我国人对于读书的观念来说,常有一种根本的谬误观念,以为读书是读书人的专业,其他人可不必读书。

士农工权利商之中,惟士可以读书;若农,若工商,就不必读书。

所以,我们应该将此种观念根本推翻,使人人觉悟读书写字是人们共有的权利,无论什么人都应该享受,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当今社会,知识是生存竞争者必不可少的东西,无论个人,无论国家,其优胜者必定是知识的超越,其劣败者必定是知识低下者。

晏阳初认为国家受异族的压迫,人民受军阀的摧残,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我国人民的知识水平低下。

则我们应该努力于提高民智,使我国牛马奴隶生活的民众一变而有知识有头脑的国民。

文字是传播知识的工具,想要宣传平民教育第一步就应该有文字教育。

晏阳初四大教育山香口诀

晏阳初四大教育山香口诀

晏阳初四大教育山香口诀山香的教育是指山中传承的文化教育,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晏阳初四大教育山香口诀是一个一直流传于山间的人文教育口诀,它蕴含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和晏阳地方文化气息,对于晏阳地方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晏阳初四大教育山香口诀的内容和意义。

第一教——廉洁自律“清廉为政,正己修身”是晏阳初四大教育山香口诀中的第一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条。

这句话教导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保持清贫,从而在治理社会的时候更加公正。

同时,他也教育我们要守住自己的底线,不做有悖道德的事情,不执行贪污受贿、权利寻租等行为。

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始终保持廉洁,发扬美德,赢得社会尊重。

第二教——团结协作“协和万邦,合力前行”是晏阳初四大教育山香口诀中的第二教,在人际关系中也同样适用。

只有在和别人团结协作时,人才能够在职场、学习和生活中创造出贡献。

这就是所述的“合力”。

同时,这个教育还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我们需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第三教——自尊自由“崇尚自由,尊重你我”是晏阳初四大教育山香口诀中的第三教,这教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应尊重别人的选择、权利和意见,要彼此给予自由的空间,不扰乱别人的生活和工作。

同时,这个教育还告诉我们,尊重自己的选择、权利和意见,不轻易听从他人的意见和掌控。

这样我们才能在人际关系中保护好自己的权利,并给予别人应有的尊重。

第四教——传承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晏阳精神”是晏阳初四大教育山香口诀中的第四教,它教育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中华文化,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晏阳地方文化,从而传承我们古代一脉的文化和精神。

同时,也拓展我们的视野和思想,带领我们走向更加宽广的未来和前程。

总之,晏阳初四大教育山香口诀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教育口诀,彰显了中华文化和晏阳地方文化的深刻内涵。

我们需要学习和理解它,从而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发扬它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

晏阳初和平民教育

晏阳初和平民教育

晏阳初----平民教育一、晏阳初简介:晏阳初于1890年10月出生,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

早期开展平民教育运动时,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并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

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

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与陶行知先生并称“南陶北晏”。

二、晏阳初和他的平民教育之路1913-1945于国外学习,毕业后立志献身平民教育。

1920年,晏阳初回到中国发起全国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获得成功。

1923年,晏阳初在北京组织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全国多处开展义务扫盲活动。

1926年晏阳初在定县试点初成立平民教育总会,提出以“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结合并举,“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四大教育连环并进的农村改造方案。

1930年代初,晏阳初在定县的乡村教育实践得到肯定,并向全国推广,设立了乡村建设育才院,在中国各省划出一个县进行乡村教育试点。

1936年,日本对华侵略,晏阳初和平教总会在战争威胁下离开定县,向南撤退。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晏阳初曾试图游说蒋介石为乡村教育投入更多资源,遭到拒绝,又转而寻求美国的支持,最终美国国会通过了一条名为“晏阳初条款”的法案,法案规定须将“四亿二千万对华经援总额中须拨付不少于百分之五、不多于百分之十的额度,用于中国农村的建设与复兴”。

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晏阳初辗转到了台湾,从此晏阳初和他的乡村教育运动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

晏阳初离开中国大陆后,向第三世界国家推广平民教育思想,协助第三世界国家培训平民教育教师。

三、平民教育平民教育的意义:(一)让所有的人享受人格上的平等。

晏阳初简介

晏阳初简介

世界伟人晏阳初简介世界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晏阳初,派名兴复,1890年10月26日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城内一个书香之家。

其父美堂先生秉承祖业,设馆教书,兼行黄歧之术以济乡邻。

晏阳初有二兄一姊,他是家中最小的儿子。

他自幼随父习诵四书五经,13岁由长兄护送到保宁(今阆中),进入基督教内地会办的天道学堂读西学。

1907年去成都华美高等学校学习。

1913年,晏阳初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香港圣保罗书院(香港大学前身)。

1916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

27年后,这位从巴山蜀水走出来的平民子弟,成了闻名遐迩的世界伟人。

1918年,时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进行,英法两国在中国招募了近14万华工到法国战场做战勤工作。

他们被歧视地称作“苦力”。

晏阳初在耶鲁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天,便奔赴法国,为华工服务。

在给华工代写家信的过程中,他产生了办华工识字班的想法。

4个月后,第一批参加识字班的40名华工便有35名可以自己写信了。

于是,识字班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华工营纷纷建立起来。

识字的华工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华工的教育,晏阳初又办了一份《华工周报》,华工们通过读报和投稿,不但使已学到的文化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他们的社会意识、民族觉悟、都得到启发和提高。

在于华工们相处的日子里,晏阳初不但认识到了“苦力”的苦,也看到了“苦力”的力,他说:“表面上是我在教育他们,实际上是他们教育了我。

中国的劳动人民有智慧,有能力,只是因为没有读书的机会,使他们的才智不得发挥”。

因此他立下了“不当官,不发财,一辈子为劳苦大众服务”的誓言,从此走上了平民教育这条崎岖漫长的道路。

1920年,晏阳初在完成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学位后,怀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和推行平民教育的决心回到祖国。

先后在长沙、烟台、嘉兴开展平民教育的实验,效果显著。

1923年,晏阳初与朱其慧、陶行知等人在北平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以下简称平教会),晏阳初任总干事长。

平民教育运动随之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

晏阳初四大教育山香口诀

晏阳初四大教育山香口诀

晏阳初四大教育山香口诀摘要:一、晏阳初简介二、四大教育山香口诀的来源三、四大教育山香口诀的内容1.文艺教育2.生计教育3.卫生教育4.公民教育四、四大教育山香口诀的意义与影响正文:晏阳初(1890-1976),原名晏祖旗,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提出了“四大教育山香口诀”,旨在改革中国的教育体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大教育山香口诀的来源与晏阳初的教育理念密切相关。

他主张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人民,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人民,使他们能够摆脱愚昧和贫困。

因此,他提出了四大教育山香口诀,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

四大教育山香口诀的内容包括: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

这四类教育分别针对人的精神、物质、生理和道德需求,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

1.文艺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通过文艺教育,使人们具备审美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从而丰富精神生活。

2.生计教育:关注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人们的生产技能和创业能力。

通过生计教育,使人们能够自食其力,改善生活条件,实现经济独立。

3.卫生教育:关注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素养。

通过卫生教育,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4.公民教育:培养人们的公民意识,提高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

通过公民教育,使人们学会尊重他人、关爱社会、保护环境,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公民。

四大教育山香口诀的意义和影响在于,它为当时中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阳初的一二三四
我们今天一起了解一下世界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晏阳初(1890-1990)先生。

对于此教育家的学习,我们从一二三四,四种角度全方位解读。

一、晏阳初的教育活动
在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系硕士毕业之后,晏阳初旋即投入到了平民教育的事业当中。

1926年开始,晏阳初将平民教育活动从城市转移到了乡村,在河北定县以整个县单位为实验基地,进行了彻底集中的单位实验。

后期,又在湖南、四川、广西、重庆等地积极推行平民教育实验。

直到1943年。

晏阳初在哥白尼逝世400周年纪念会上被美国百余所大学学者推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伟人”之一。

与爱因斯坦、莱特、杜威等人齐名。

成为当时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个东方人。

1950年,晏阳初定居美国。

后期,长期从事着国际平民教育运动。

1967年,晏阳初获得菲律宾政府授予的最高平民奖章——金心勋章。

1987年,又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终止饥饿终生成就奖”。

二、“化农民”与“农民化”
平民教育运动,起初是发端于城市、普遍到各省。

但晏阳初表明,中国的基本,不在城市而是在农村,因为中国最广大的人口是农民,经济基础也在农村,因此改造中国就要从建设农村做起。

这也是乡村建设活动的出发点。

1929年,晏阳初放弃城市舒适的生活,携带家眷迁居河北定县,进行了著名的“定县试验”。

他大力倡导知识分子与村民一起劳动和生活。

他提出,我们想改化农民,那么首先我们要先变成农民。

具体如何做呢?比如先明了农民生活的一切,要努力“在农村做学徒”,虚心“给农民做学徒”。

农民虽然不知道科学的名词,虽然未接受过书本式的教育,却有实
际生活的知识和技术,因而值得我们去学习。

可以说,“化农民”和“农民化”是晏阳初进行乡村建设试验的目标和途径。

三、三大方式
(一)学校式教育
以青少年为主要的教育对象,包括一些初级和高级的平民学校等。

初级学校以识字为主,锻炼读写算的基本能力。

方法主要是导生传习制,利用业余的时间进行。

高级学校以培养执行计划的村长,特别是同学会会长为目标。

针对妇女主要是着重培养她们从事教学与管理的能力。

方法上,以成绩优良的农家为表率,作为示范引导的典型。

(二)社会式教育
这是向一般群众及有组织的农民团体实施教育的一种方式。

通过同学会开展的各项活动,比如读书会、演说比赛会、剧目表演、练习投稿、成立自助社、举办展览会等,来使平民学校的毕业生继续接受教育。

(三)家庭式教育
这是对家庭中不同地位的成员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

每个家庭要对其成员开展公民道德训练、卫生习惯、儿童保护、家庭预算、家庭管理、妇女保健、生育节制等方面的教育。

选材标准侧重家庭需要和每个成员身份的特点。

四、四大教育
通过调查,晏阳初指出农村问题可以用“愚、穷、弱、私”四个字来概括。

“愚”指的是缺乏智慧学识、目不识丁。

“穷”指的是大多数人民还在生死夹缝之间生存。

“弱”指的是大部分人体质衰弱,属于病夫。

“私”指的是大部分人民群众不团结、不合作,缺乏道德陶冶。

针对这四个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四大教育。

分别是: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一)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
首要工作是清除文盲,通过文字研究、开办学校、编写教材、确立乡村教育制度等方式培养一些农村建设的中坚分子。

(二)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
首要工作是建设农村,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工业等方面着手。

注意选种、园艺、畜牧等各部分工作,应用一些农业科学,提高生产力。

也利用合作社、自助社等合作方式。

充裕副业。

(三)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
首要工作是保证农民的最低健康程度。

具体措施是要创建农村医药卫生保健制度,由村到县组成一个有系统的保健体系。

县里边设保健院,区里边设保健所,村里边设保健员。

使每一个农民都有机会得到科学医药治疗的机会。

(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
首要工作是使每一个农民都具备最基础的公民常识。

例如起码的道德观念、起码的政治素养。

人与人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每一个人都自私自利,那么国家就不可能有复兴的希望。

所以,基本的道德训练能够培养我们的公共心。

晏阳初认为,四大教育中最根本的就是公民教育。

这就是我们今天关于晏阳初的讲解,下面,大家做几道题试一试。

一、单选题
四大教育中最根本的是什么教育( )。

A.生计教育
B.公民教育
C.文艺教育
D.卫生教育
【答案】B。

解析:人与人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每一个人都自私自利,那么国家就不可能有复兴的希望。

所以,基本的道德训练能够培养我们的公共心。

晏阳初认为,四大教育中最根本的就是公民教育。

二、多选题
1.平民教育运动中的四大教育有哪些?( )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文艺教育
D.卫生教育
1.【答案】CD。

解析:晏阳初平民教育中包括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

其中,三大方式分别是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

四大教育分别是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因此,选择CD。

2.平民教育运动中的三大方式有哪些?( )
A.公民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学校教育
2.【答案】BCD。

解析:晏阳初平民教育中包括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

其中,三大方式分别是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

四大教育分别是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因此,选择B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