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大学文化
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

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杨福家一、大学的使命1、什么是大学的使命耶鲁大学,属于世界最顶尖大学之列,连续几年在美国大学排名中位居第三位,紧跟普林斯顿大学与哈佛大学之后。
它成立于1701年,现有学生总数为11483人,其中大学生(耶鲁学院)5316人,研究生(文理研究生院) 2522人,专业学院学生(医学院,法学院,音乐学院等11个学院;均在大学毕业后进入)3552人。
它的使命是什么呢?该校在创立的时候就有一个建校使命:为国家和世界培养领袖。
耶鲁大学是老布什、小布什、克林顿等五六个美国总统的母校。
至今为止,培养了530名美国国会议员,还为墨西哥和德国培养过总统,为韩国培养过总理,为日本培养过外交部长等,很多一流大学杰出的校长也毕业于耶鲁大学。
随后耶鲁大学又提出了它的基本使命:保护、传授、推进和丰富知识与文化。
初看耶鲁大学的基本使命,似乎只是词语的堆砌,但是仔细品味,就能了解,假如使命只有“传授知识”,那么它就对美国近4000所大学与学院都适用;若加上“推进和丰富”,只有3%的大学能够胜任;再加上“文化”两字,就只剩1%;至于能够涉及“保护知识和文化”的,只怕不足3‰。
耶鲁大学所拥有世界最好的稀有图书馆正是承载着这样的使命,例如世界上有些孤本图书资料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
总之,大学的使命要有差别性、特殊性,如果一所大学的使命什么学校都能用,那它的表述就不很贴切了。
加州理工学院作为一个单一的学院,它在交叉学科的氛围中,研究科学技术中最富有挑战性的基本问题,同时教育一批杰出的学生成为社会上富有创造性的成员。
这里虽然没提到大学文化,并不是说加州理工学院没有文化,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加州理工学院不叫大学,叫学院,规模很小,2005年全校教师和研究员共386名,大学生、研究生共2172名。
该校在建校时董事会就规定:“不管什么人做校长,都不能扩大他的规模”。
加州理工学院的使命是“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扩充人类知识与造福社会”。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

“理念” 源于希腊文 idea和 eidos
德文和英文里分别用 die 和 idea 表示
编辑ppt
16
一、哲学观的历史发展与大学理念
1.理性主义的大学理念主导时期 中世纪大学的诞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理性主
义教育目的观占主导地位时期 理性主义是一个哲学流派
编辑ppt
25
(一)社会需求在大学理念形成中 所起作用的历史考察
1.中世纪的大学理念与社会需求 “智慧的花朵”“象牙塔”
编辑ppt
26
2.19世纪的大学理念与社会需求 文艺复兴后“黄金时代”结束 大学成了僵
化保守落后的机构 洪堡 纽曼
编辑ppt
27
3.20世纪的大学理念与社会需求
编辑ppt
7
大学精神既深藏于“大学”之中,又游离于“大 学”之外。它给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 仅仅是教学楼、图书馆、林荫路等冷冰冰的建筑 群落,也不仅仅是人才的集聚地,而是人、思想、 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与博大胸怀的 代表。
编辑ppt
8
大学精神是在某种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 有大学人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 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 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之所在,对大学的生存、发展起决定性作 用的思想导向
大学精神文化与大学理念
编辑ppt
1
大学精神文化的涵义 大学理念的历史发展 大学理念的时代内涵
编辑ppt
2
一、大学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的基本内涵
梁启超“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 也。”何为“业”,“我们所有一切身心活动,都是一刹 那一刹那的飞奔过去,随起随灭,毫不保留。但是每活动 一次,他的魂影便永远留在宇宙间,不能磨灭。就像一个 宜兴茶壶,多泡一次茶,那壶的内容便生一次变化。茶吃 完了,茶叶倒去了,洗得干干净净,表面上看起来什么也 没有;然而茶的“精”渍在壶内,第二次再泡新茶,前次渍 下的茶精便起一番作用,能令茶叶更好。茶之随泡随倒随 洗,便是活动的起灭;渍下的茶精便是业。茶精是日渍日多, 永远不会消失的,除非将壶打碎。这叫做业力不灭的公例。 在这种不灭的业力里头,有一部分我们叫做‘文化’。”
大学文化特点

大学文化特点站在高校的门槛上,你可以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文化气息,那就是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是学校建立社会舆论场,激发教育创新和学术发展的重要社会资源和财力,因而大学文化也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层面。
大学文化具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特点,其基本内容和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一、学术文化学术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
学术文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学术素质,其中包括学术研究、学术水平、学术讨论、学术报告、学术交流等,在学校内部和大学间都有广泛的发展。
学术文化由若干种古代和现代学科组成,建立起学术理论体系,从而为师生们提供了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二、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所高校不可缺少的元素。
文化教育必须把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政治文化、学术文化、法律文化等统一起来,使学生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处世观、认识观等。
文化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主体素质,通过文化素养的培养,形成学生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掌握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术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实践性文化大学文化要求学生要将理论成果转化为社会实践,实现理论的质的提高和实践的实现。
实践性文化可以指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在社会和校园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利用专业知识做一些公益活动,参与社会实践,学习社会发展规律,提高专业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四、素质文化素质文化是一种所有成员都要追求的文化,既是当代大学文化发展的共同要求,也是大学文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文化不仅要强调对学术研究、教学和管理的追求,而且要求学生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注重学习,培养学术思维,调动学习热情,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总之,大学文化是学校的重要基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高校的结合和发展。
大学文化将会发展,去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同时也将继续努力发展学术文化,文化教育,实践性文化,以及素质文化等,努力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以更好地实现学术发展、文化传承和学生素质提升。
大学校园文化方案

大学校园文化方案引言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在大学校园内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体系,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建立一个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探讨大学校园文化方案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
背景大学校园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场所。
除了教学任务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价值观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目标大学校园文化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此外,校园文化方案还应促进学生的交流、合作和自我发展,推动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建议1. 建立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大学校园文化方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如音乐会、戏剧表演、艺术展览和体育比赛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才艺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校园文化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建设社团和学生组织鼓励学生组织和参加各类社团,是大学校园文化方案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社团活动可以提供学生交流、学习和锻炼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领导力。
4. 培养创新和创业精神大学校园文化方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精神。
可以组织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鼓励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5. 倡导文明行为和社会责任感大学校园文化方案应该倡导文明行为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开展公益活动、环保宣传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行为习惯。
结论大学校园文化方案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参与社会实践、建立社团和学生组织、培养创新和创业精神以及倡导文明行为和社会责任感等方式,可以建立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
大学文化理念与大学文化建设——大连大学文化理念的解读

9 4
大
连
大
掌
学
报
第3 4卷
( 三 )某 种程 度上 讲 ,快 乐 比成功 更 重要 科 学 研 究 证 明:心 情 好 的人 最 能 发 挥潜 力 ;快 乐 能提 高 效 率、 创 造 力和 正 确 决 策 的概 率 ;快 乐 的人 有
大 学 是 人类 的精 神 家 园,大 学 的存在 首 先 表 现 为
一
快 乐 体验 。 因此 ,在 此 意义 上 ,快 乐 对 成功 具 有 一种 “ 逻辑 先 在性 ” 。 心 理 学 的最 新 研 究为 此 提供 了有力 的验证 。 美 国
种 文 化 的 存 在 ,只 有 具 备 了 高 尚独 特 的 大 学 精 神 ,
出 “ 让 人 人都 快乐 ”的新 命题 ,意义重 大 。
一
、
如何看待成 功与快乐 的关系
( 一 )快 乐是 成 功 的条件 ,快 乐让 人 更成 功 工 作 中, 决定 主 体 能 否成 功 的要 素 很 多 ,主 体 是
就 通 常意 义 而 言 ,成 功是 一 种价 值 判 断 ,需 符合
一பைடு நூலகம்
否 感 到 快 乐 的差 异 性 也 很 大 ,成 功 在 多 大 程 度 上 被 人 们 所 接 受 认 可 ,是 以主体 的意 识、 目的、 激 情 等 为 前 提 的。 现 代 社 会 人 们 越 来 越 关 注 情 商 和 心 理 健 康 , 快 乐 也 成 为通 向成 功 的 一把 金 钥 匙。 因为 ,主 体 只 有 将 工 作视 为快 乐 ,在 工 作 中寻 找快 乐 ,为 自己和 他 人 创造 更 多 的快 乐 , 自己才 可 能成 功 ,才 能享 受 成 功 的
大学文化管理制度

大学文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大学文化建设和管理,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现实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大学文化管理制度是大学在文化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基本法规,是全校师生必须遵守和执行的准则。
第二章文化建设第三条大学文化建设要坚持立足学校、服务学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第四条大学加强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时代精神引领和唤醒、社会价值认同和赋能、精神力量谱写和传播。
第五条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加强人文社科研究、建设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和造就艺术文化特色。
第三章文化管理第六条大学文化管理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使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得到落实和推进。
第七条大学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多元共享的文化资源整合、创新开放的文化传播方式、活力互动的文化发展格局、守正创新的文化精神内涵。
第八条大学文化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完善文化管理制度、保证师生文化权益、严格落实文化活动安全管理、坚持面向全校师生的文化推广。
第四章文化评估第九条大学要建立健全的文化评估机制,及时了解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效果,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第十条大学文化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学生的文化素质、师生对文化活动的认可程度、校园文化氛围的测评。
第十一条大学要将文化评估的结果与学校发展规划相结合,制定新的文化管理策略和措施。
第五章文化考核第十二条大学要建立文化考核制度,对参与文化活动的师生进行考核,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大学文化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情况、学生的文化素质情况、师生对文化活动的影响等。
第十四条大学文化考核的结果将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对表现优秀的师生进行奖励和激励。
第六章文化宣传第十五条大学要积极开展文化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宣传学校的文化建设理念和成果。
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信念目标、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灵魂,是办好大学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
作为一所建校历史悠久的省属重点大学,**大学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优良的学风、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陶冶着师生情操,为师生工作学习、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早在建校之初就发出了“读书不忘救国”的时代强音,“尚诚朴勤学问重团结养正气”更是作为河南师大人的精神基因,薪火承传、历久弥新。
八十多年沧桑砺洗,蕴积涵育,一代代河南师大人以振兴教育事业为已任,爱国荣校,自强不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厚德博学、止于至善”为核心、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大学文化。
如今的**大学以“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享誉省内外,“学在师大”的美誉在中原大地不胫而走,优良学风已经成为**大学的响亮品牌和竞争优势。
面向更高办学层次和目标追求,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对于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建设文明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学校发展整体规划,总结我校八十多年办学经验,特制定《**大学文化建设纲要》。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1 -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为重点,以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建设为载体,围绕学校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目标,建设科学民主、健康向上、文明和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和富有时代特征的大学文化,为加快建设在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总体目标紧密结合学校历史传统、文化现状和师生的精神面貌、文化需求,坚持“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原则,以校训为核心,以校风、教风、学风为切入点,引导广大师生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努力形成思想解放、理念先进、校园风尚优良、学术氛围浓厚、管理规范科学、校园环境优美、审美情趣高雅、文化生活丰富、富有创新活力的大学文化,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
大学文化

做一个有文化的 中国大学生
东南大学 陈 怡
什么叫有文化?
有文凭不一定有文化。 正如 有知识不一定有见识; 有智商不一定有智慧。
什么是文化 什么是中华定
1.字典 广义: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单指精神财富。
2.西方的理解:
culture 是 agriculture 的词根,指种植、 培育。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为大丈 夫。”等。
●《诗经》
原名《诗》,汉代始称《诗经》。秦始 皇焚书后失传,汉代由齐人辕固生传《齐 诗》,鲁人申培传《鲁诗》,燕人韩婴传 《韩诗》,赵人毛苌传《毛诗》。现仅存 《毛诗》。 内容分“风”、“雅”、“颂”,手法 有赋、比、兴。其特点,如孔子说:“诗 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如《关雎》 《黍离》。
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 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 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 和。…”
《尚书•大禹谟》 尚书•大禹谟》
●《礼记》 分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小戴礼记共 四十九篇。
曲礼上 曲礼下 檀弓上 檀弓下 王制 月令 曾子问 文王世子 礼运 礼器 效特牲 内则 玉藻 明堂位 丧服小记 大传 少仪 学记 乐记 杂记上 杂记下 丧大记 祭法 祭义 祭统 经解 哀公问 仲尼燕居 孔子闲居 坊记 中庸 表记 缁衣 奔丧 问丧 服问 间传 三年问 深衣 投壶 儒行 大学 冠义 昏义 乡饮酒义 射义 燕义 聘义 丧服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