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电表读数规则
2.9-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电表的读数方法解析

红表笔接
A
A
B
B
C
C黑表笔接BC NhomakorabeaA
C
A
B
测得阻值(Ω)
10 0
10k
10 0
10.1 k
90
19 0
B A
C
由表中的数据可以判定:⑴电阻接在__A__B___两点间,阻值为____1_0__0_Ω。 ⑵二极管接在__A__C___两点间,其中正极接在___A__点。二极管的正向 阻值为__9__0__Ω,反向阻值为__1_0__K_Ω。
最小分度为0.5V的电压
之一估读
表(量程为15V)
读到小数
5
10
点后1位
0
15
V
读数:10.6V
5
10
0
15
V
读数:9.3V
学生用的电压表
学生用的电流表
0~3V挡的最小分度是0__._1_V 电压表0~3V挡读数为1__.9_0_V 0~15V挡的最小分度是0__._5V_ 0~15V挡读数为 9.5V.
2.9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一、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
(一)测量电压
步骤: (1)选档;(2)测量;(3)读数。
注意:
(1)将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 (2)量程应大于小灯泡两端电压的 估计值。 (3)红表笔接高电势,黑表笔接低 电势。 (4)读数时先看量程再看小格,要 正视表针。
(二)测量电流
用表上得到二极管的电阻
. 很大
多用表读数

0A ③ 0.40
3
最小刻度是5的电表
五分法
最小刻度:5(包括0.5、0.05) 读数: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同一位 即同一位按五分之一估读 方法:用目测把每一小格等分成五份 看指针所在的位置
5 0
10
V
② 6.8 8V
15
9V ① 1.9
1V ③ 10.1
电表读数训练
A 3 0.6 +
15
V 3 +
一同学某次用多用表的“×10档”测电阻时 指针指在“30”和“40”刻线的正中间,则待 测电阻的阻值 ( C ) 20 A. 等于 350 Ω B. 大于 350 Ω C. 小于 350 Ω D. 无法判断
3
0V ① 0.40
4V ③ 2.04
2
பைடு நூலகம்
最小刻度是2的电表
二分法
最小刻度:2(包括0.2、0.02) 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同一位 即同一位按二分之一估读 方法:用目测在每一小格中间认定一条 “中间线”,看指针所在的位置 技巧:靠边读边,靠中间读一半
0.2
0.4 0.6
0
A
7A ② 0.27
8A ① 0.08
23.0mA 0.57V
图为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
若用直流10 mA档测电流,则读数为 7.2 mA
若用直流5 V档测电压,则读数为 3.59 V
(2003年广东卷) (1)如果是用直流10V档测量电压, 则读数为 V。 (2)如果是用×100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 (3)如果是用直流5mA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mA。
0.26 A
2.35 V
A
3 0.6 + 15
V 3 +
1.70 A
(2021年整理)多用电表读数规则(含电流档电压档估读)

多用电表读数规则(含电流档电压档估读)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多用电表读数规则(含电流档电压档估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多用电表读数规则(含电流档电压档估读)的全部内容。
1.答案:注意选择合适的刻度盘进行读数,最上面的刻度右侧有“电阻单位”的符号,是用来测电阻读取数值的,所以(1)读数为6,乘以倍率10,故最终数值为60欧;(2)电压和电流值的刻度盘都以中间刻度盘读取,但下面对应的三组数值是对应不同量程的电压或电流提供方便时使用的,即以量程为准确定最小分度值再进行读数,10mA量程时,以三组数据中最下在一组比较方便,读数为7。
2mA;5V量程测电压时,用中间一组数据较方便,读数为3.6V注:要从最高档测量,再降档,否则可能烧毁表.(1)测电阻:万用表刻度盘面上一般标有3~4组刻度线,一般最上面的是欧姆档的,欧姆档的刻度线不是从左到右读得,而是从右到左0、1、2、3、4、5、10……无穷大(这是倍率)。
选好档位,用表笔分别连接电阻的两端,等指针不动了读倍率,用档位乘以倍率,就可以得到阻值了。
实验室用多用电表(2)测电流: 如用“直流10mA档测量电流”中的10mA 去除以250mA(电流最大那个标250MM的)乘以图中所表示的数字(用“直流1mA档测量电流"档看(0—250)“直流100mA档测量电流”的看中间的,“直流10mA档测量电流看”的看最下的)。
测电压也一样。
(3)注意事项:所有电表的使用,还有一个要求:选择合理的档次,致使指针停留在表盘刻度的“1\3--—2\3”之间.这不是一个严格要求,但确必须考虑这个“原则”。
多用 电表 (1)

∙多用电表的使用多用电表表盘如图所示1.表盘最上面一排是欧姆档表盘,刻度不均匀。
读数方法:刻度值乘以倍率2.最下面一排对应的是交流电压档表盘,不会考察读数。
3.中间一排是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及交流电流档的表盘,总共有50格子,读数方法:偏转格数以最小分度值。
对最小分度为“1” 、“2”的采用“十分之一估读法”,估计数字出现在下一位;对最小分度为“5”的采用“五分之一估读法”, 估计数字出现在同一位。
这样读数记录=刻度完整部分+估计等分数×125⎧⎨⎩最小分度“”或“”的十分之一最小分度“”的五分之一,后部分乘积为0时不能丢,像游标卡、千分尺读数一样要补齐。
例1(2008宁夏新课程卷)右图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1)如果是用×10Ω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Ω。
(2)如果是用直流10 mA 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mA 。
(3)如果是用直流5 V 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V 。
【分析】本题考察多用电表的读数,根据相应档位的最小分度值来读数,注意估读问题。
【解析】(1)电阻刻度“5~10”共5格,最小刻度是2,采用“十分之一估读法”,故读作“6±(0~1)×0.2”,再乘以档位的倍率10,即59~61Ω,标答60Ω;(2)用10 mA 档测量电流,每格刻度为0.2mA ,采用“十分之一估读法”,读数为7mA+(8~9)×0.02mA=7.16~7.18mA(3)用直流5 V 档测量电压,每格刻度为0.1V ,采用“十分之一估读法”,读数为3.5 V +(8~9)×0.01V=3.58~3.59 V 。
【答案】(1)60 ;(2)7.18 ;(3)3.59。
一、多用电表的读数【总结】对最小分度为“1” 、“2”的采用“十分之一估读法”,估计数字出现在下一位;对最小分度为“5”的采用“五分之一估读法”, 估计数字出现在同一位。
1.短接调零:红黑表笔短接时调整欧姆挡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右端电阻零刻度处。
2.9-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电表的读数方法

高考要求会正确使用的电学仪器有:电流表、电压表、 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除滑动变阻器外, 仪器都要求会正确读出数据。
(一)读数规则:
一般根据测量仪器的最小分度来确定读数误差出现 的位置,对于常用的仪器可按下述方法读数:
1、最小分度是“1”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下一位, 下一位按十分之一估读. 最小分度 “1”,十分之一估读
0~0.6A挡的最小分度是 0.0.2A 电流表0~0.6A挡读数为_0__.18A 0~3A挡的最小分度是__0__.1A
0~3A挡读数为 0.90A.
最小分度 “2”,二分之一估读
3.电阻箱是按照各个数量级上指针的对应数值读数的, 因此电阻箱测量结 果的各位读数都是从电阻箱上指针所指位置直接读出的,不再向下估读.
0
15
V
读数:10.6V
5
10
0
15
V
读数:9.3V
学生用的电压表
学生用1_ V 电压表0~3V挡读数为_1_.9_0_V 0~15V挡的最小分度是_0__.5V_ 0~15V挡读数为 9.5V .
最小分度 “1”,十分之一估读 最小分度 “5”,五分之一估读
最小分度 “2”,二分之一估读
最小分度是0.02A的电流 表(量程为0.6A)
0.2
读到小数点 后2位
.0 4
0
0.6
A
读数:0.37A
3、最小分度 “5”的仪器,误差出现在同一位上,同
一位按五分之一估读.
最小分度 “5”,五分
最小分度为0.5V的电压表 之一估读
(量程为15V)
读到小数
5
10
点后1位
最小分度是0.1A的电流表(量程为3A) 最小分度为0.1V的电压表(量程为3V)
多用电表的读数规则

多用电表的读数规则
多用电表是用来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并且具有多种档位,使用的时候需要将用表笔分别接触两端。
测电阻: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刻度盘上面标有3-4组刻度线,其中最上面的是欧姆档,也就是测电阻的,然后读数的时候要从右到左读取,注意,不是从左到右读数,随后根据需求选好档位,拿出用表笔,分别接触电阻的两端,直到指针不动了为止,此时读取的是倍率,阻值等于倍率乘以档位。
测电流: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测电流,如果我们使用10mA的直流去测量电流中的10mA,那最终电流等于电流数除以250mA,再乘以电表所表示的数字就可以啦。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电表使用中,需要选择合理的档次,并且使指针停留在表盘刻度的1/3——2/3之间就可以啦,虽然这并不是一个严格的要求,但却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原则。
多用电表的读数方法总结

多用电表的读数方法总结
1. 直接读数法:直接读取电表上的数字,与前一次的读数相减得到电量消耗量。
2. 相邻数相减法:将当前读数与上一次读数相减得到电量消耗量,可以避免一些误差。
3. 区间累加法:将用电时间分为若干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的电量消耗量加起来得到总的用电量。
4. 区间平均法:将用电时间分为若干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的电量消耗量求平均数后再相加得到总的用电量。
5. 峰谷平均法:将用电时间分为峰时段、谷时段和平时段,对应不同的电价,分别计算电量消耗量后相加得到总的用电量。
6. 统计方法:通过统计所有用户的电量消耗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到相应的用电量。
高中多用电表读数规则

高中多用电表读数规则
【原创版】
目录
1.引言:介绍高中多用电表的读数规则
2.多用电表的种类和功能
3.多用电表读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估读值的处理和精度问题
5.结论:总结多用电表读数规则的重要性
正文
一、引言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多用电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仪器,可以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参数。
正确地读取多用电表的数据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介绍高中多用电表的读数规则,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二、多用电表的种类和功能
多用电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指针式和数字式。
指针式多用电表通过指针的偏转角度来显示测量值,而数字式多用电表则直接显示数字。
多用电表可以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参数,不同的量程适用于不同的测量范围。
三、多用电表读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量程:根据被测电流或电压值的大小选择量程,使指针偏转超过满偏的 2/3,至少也要超过 1/3。
如果量程选择太大,指针偏转太小,会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
2.正确接入电路:电流表应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
电路中,两种表都应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3.估读值:多用电表的最小刻度不一定是 1,因此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如最小刻度为 0.5,指针指到 0.5 时,估读值为 0.50。
4.精度问题:估读值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因此在读数时要注意最小刻度的大小,尽量减少估读值的误差。
四、结论
掌握多用电表的读数规则对于高中物理实验至关重要,正确地读取多用电表数据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答案:注意选择合适的刻度盘进行读数,
最上面的刻度右侧有“电阻单位”的符号,是用来测电阻读取数值的,所以(1)读数为6,乘以倍率10,故最终数值为60欧;(2)电压和电流值的刻度盘都以中间刻度盘读取,但下面对应的三组数值是对应不同量程的电压或电流提供方便时使用的,即以量程为准确定最小分度值再进行读数,10mA量程时,以三组数据中最下在一组比较方便,读数为;5V 量程测电压时,用中间一组数据较方便,读数为
注:要从最高档测量,再降档,否则可能烧毁表。
(1)测电阻:万用表刻度盘面上一般标有3~4组刻度线,一般最上面的是欧姆档的,欧姆档的刻度线不是从左到右读得,而是从右到左0、1、2、3、4、5、10……无穷大(这是倍率)。
选好档位,用表笔分别连接电阻的两端,等指针不动了读倍率,用档位乘以倍率,就可以得到阻值了。
实验室用多用电表
(2)测电流:如用“直流10mA档测量电流”中的10mA 去除以250mA(电流最大那个标250MM的)乘以图中所表示的数字(用“直流1mA档测量电流”档看(0—250)“直流100mA档测量电流”的看中间的,“直流10mA档测量电流看”的看最下的)。
测电压也一样。
(3)注意事项:所有电表的使用,还有一个要求:选择合理的档次,致使指针停留在表盘刻度的“1\3---2\3”之间。
这不是一个严格要求,但确必须考虑这个“原则”。
电压表、电流表是要估读的。
仪器里游标卡尺、弹簧秤、秒表、天平、多用电表欧姆档是不估读的。
估读是由于被测量数值介于测量工具最小分度值之间某位置而进行估读的。
如游标卡尺/秒表/打点时器等不存在这种情况,故不需要估读;而长度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的测量、质量的测量等均存在上述问题,所以需要估读。
通过用的测量仪器,十进制的如刻度尺每1cm间划分为10个分度,每个分度值为1mm;千分尺的可动刻度部分,每十个刻度标记一个数字,每个小分度为;是否估读与最小分度值是多少没有关系,估读在习惯上以最小分度值的十分之一为单位进行估读,如最小分度值为2,则估读时,先把最小分度划分为十份,估测待测部分占几份,再乘以最小分度值,即为估读部分。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人们常将“测量中的有效数字保留至仪器精度的下一位”作为公理来使用.正因为这一点,导致我们在估读数时,常感到无所适从.有些情况我们要估读几位.例如,最小刻度是的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根据“测量中的有效数字保留至仪器精度的下一位”.那么我们对图1中刻度尺的读数是,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在读数中我们估读了两位,是估读的,也是估读的.我们知道,估读值是不可靠的,第一位数字()本身就不可靠,如果再估读第二位()它将更不可靠。
所以不需要估读这么多数字。
中学物理教学中把“测量中有效数字保留至仪器精度的下一位”作为公理来使用,这显然是片面的.那么我们究竟怎样确定这个估读位呢?根据有效数字的含义,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是估读的)是有误差的,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一定要同误差所在的一位取齐,这就是说,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绝对误差.同时,由差示法原理可知,测量值的最大绝对误差应为该仪器精度的一半.上例中,最大绝对误差为×.
这样,只要读数方法正确,“估读数位应由测量的误差来决定”.同时“测量值的最大绝对误差应为仪器精度的一半”.这一结论显然成立,它适用于长度测量、质量测量、弹簧秤、伏特表、安培表等的读数.这样就便于将估读数位的确定正确地统一起来.
实验室常用的级安培表的表盘.当安培表的使用量程为挡,此时安培表的精度即为每小格所表示的电流强度值,最位由测量的绝对误差来决定,安培表的读数应该是安,而不能读作.如使用3A的量程,此时每小格所表示的电流强度值(),也即为安培表此量程的精度,最大绝对误差( )
在物理中,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弹簧秤等读数时都需要估读。
因为最终的读数要以有效数字的形式给出,而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数字为估计数字,应和误差所在位置一致,在实际操作中,究竟估读到哪一位数字,应由测量仪器的精度(即最小分度值)和实验误差要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根据仪器的最小分度可以分别采用1/2、1/5、1/10的估读方法,一般:
最小分度是2的,(包括、等),采用1/2估读,如安培表0~档;
最小分度是5的,(包括、等),采用1/5估读,如伏特表0~15V档;
最小分度是1的,(包括、等),采用1/10估读,如刻度尺、螺旋测微器、安培表0~3A档、电压表0~3V 档等,当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或仪器精度不够高时,也可采用1/2估读。
(不需要估读的测量仪器:游标卡尺、秒表、电阻箱在读数时不需要估读)
在化学中,
1,量筒:粗量液体体积的仪器,10mL量筒的精确度,量筒容积越大越不精确;刻度起点自下而上,没有0刻度.量取液体时,量筒大小应选用合适的规格.例如:量取液体用5mL量筒,而不用10mL以上量筒.由于量筒是粗量仪器,通常不估读.
2,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刻度起点由上至下,每小格是估读到.酸式滴定管用于量取酸性,中性和氧化性溶液,碱式滴定管用于量取碱性溶液.
3,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水银球的位置取决于所测量的对象,温度计不可用做搅拌器.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测较高温度),酒精温度计(测较低温度).通常不估读.
4,天平:用于称量药品的质量,可以准确到;使用前必须先调零点,一般左物右码,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的物质应放在玻璃容器内称量.通常不估读.
【:量筒属粗量器,不需估读,精确度≥.常见的较精确量筒只能记录到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如.
滴定管精确度为~毫升,估计数字可达毫升.
托盘天平精确度为克,用于不太精确的称量.不需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