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基础设计实例
塔吊基础钢格构柱及案例

下沙塔机事故 2012年11月27日上午8点多,在杭州下沙 某工地,一台QTZ5710新塔机(5月份安装) 在吊钢筋约2t重、幅度约53m。施工现场钢 筋堆场距塔机回转中心大于40m。 事故初步原因: 1、严重超载。 2、格构柱与钢平台设计不合理,无加径板、 电焊质量差(点、薄) 3、塔机回转中心至钢筋堆场、钢筋加工场的 距离不符合该塔机起重特性曲线表的规定。 (布局不合理,实际需要120t.m以上塔机)
组合式基础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范》 《关于加强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安装拆卸和使用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 杭建监总 《关于加强组合式塔机基础制作、安装和使用的若干要求》 杭建监总
组合式基础:格构式钢柱上部为混凝土承台
塔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承托角钢
混凝土承台 格构式钢柱
↗ → ↘
↙
型钢支撑
↙
灌注桩
组合式基础:格构式钢柱上部为钢平台结构
两种格构式钢柱
编制《组合式基础方案》应注意与描述的几个问题 (采用钢平台)
1、格构柱设计与制作资质要求。 2、格构柱材质、钢材型号规格、格构柱设计计算及重要部位连接祥图。 3、塔机基桩部位地质剖示图、基桩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4、格构柱与基桩钢筋笼连接要求、吊放用设备、四根格构柱之间纵向与横 向控制措施(工装)。 5、钢平台与格构柱焊接工艺及钢平台水平度控制措施。 6、塔机基础及钢格构柱与基坑水平支撑梁、地下室底板等之间的位置。 7、格构柱底部构造承台。 8、土方开挖要求。 9、塔机垂直度(两方向)监控。 10、初次安装独立高度及重量、力矩控制。
8、分层开挖。 随着基坑土方的分层开挖应在格构式钢柱外侧 四周及时设置型钢支撑将各格构式钢柱连接为整 体。型钢支撑的截面积不宜小于格构式钢柱分肢的 截面积,与钢柱分肢及缀件的连接焊缝厚度不宜小 于6mm,绕角焊缝长度不宜小于200mm。每下挖 2m,凿除桩身混凝土,对四根格构式钢柱进行水平 撑、斜撑的电焊连接。视格构柱的长度增加水平剪 刀撑。 9、塔机基础沉降观察。塔机安装后,对基础进行定 期垂直度观察,应有记录。 10、塔机初次安装高度。应控制在75﹪之内。 注:打桩工、桩机司机、汽车吊司机(流动式起 重机械操作工)、起重工、钢筋工、电焊工等必
塔吊基础设计方案(QTZ)

26
M
基础所受的倾翻力矩( KN.m )
1350
MK
基础所受的扭矩( KN.m )
200
四、塔机基础计算
选取 6# 楼塔基进行验算,其余三台参照此台。
4.1 、塔吊的基本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 QTZ63 ,塔吊起升高度 H: 65.000m ,
塔身宽度 B: 1.6m ,基础埋深 D: 0.000m , 自重 F1: 700kN ,基础承台厚度 Hc: 1.500m ,
单位商定,塔吊桩采用四根桩径 500 、型号为 AB、壁厚为 125 的预应力管桩。 5# 、6# 楼塔吊承 台面相对标高与同位置底板底标高相同, 即为 -5.20m 。设计桩顶标高 -6.60m ,桩伸入承台 100mm 。
7# 、 8# 楼塔吊承台面标高比同位置自然地面标高高
200mm. 。
3.1 基本参数
塔吊
5# 楼的 5-6 轴之间,距○A 轴 5.8m (臂长为 50m ,负责 3# 、 5# 楼及连体地下室材料垂直运
输),塔吊承台基础位于地下室之内,承台面标高与地下室底板底平及
-5.2m ,塔吊安装高度约
65m 。
6# 楼的 7-8 轴之间,距○A 轴 5.8m (臂长为 55m ,负责 2# 、 6# 楼及连体地下室材料垂直运
一、工程简况
福州东部新城东浦新苑塔机基础设计
福州东部新城东浦新苑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浦下村,根据工程实际需要,施工现场拟在 5# 楼、 6# 楼、 7# 楼、 8# 楼各设置一台山东大汉 QTZ63 塔机作为垂直运输机械, 因现有地面承压
能力不能满足厂家说明书的要求,故塔机基础需设计计算。
塔吊定位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本工程塔机拟选用广西建工的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工程实例)

******园**区二期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有限公司2013年6月27日塔吊基础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二期位于****区**工业园区,由****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
由12栋地上建筑物和3#地下室组成,其中3#地下室为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为10960.0㎡;总建筑面积为42731.3 ㎡;建筑高度为32.2m。
二、塔吊布置设计1、塔吊选型根据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及工期的要求,本工程选用二台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塔吊,型号为QTZ80(TC6012-6)(TC6010-6)。
2、塔吊性能(1)QTZ80(TC6010-6,TC6012-6)塔式起重机最大起重量6T,额定起重力矩为800kn·m,最大工作幅度60米,独立起升高度40.5米,本次最大起升高度为47.6米。
3、塔吊平面布置为最大限度的满足施工需要,拟将塔吊位置作如下布置:1#塔吊:20#楼9轴外3500mm;20#楼A轴往北3200mm;2#塔吊:33#楼C轴外4300mm;33#楼1轴往东12000mm;具体详见附件1:塔吊基础平面布置图4、塔吊安装高度本工程塔吊安装高度:47.6米。
三、塔吊基础计算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等编制。
一)、塔吊的基本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80,塔吊起升高度H:47.600m,塔身宽度B:1.6m,基础埋深D:4.500m,自重F1:819.5kN,基础承台厚度Hc:1.350m,最大起重荷载F2:60kN,基础承台宽度Bc:5.500m,桩钢筋级别:HRB335,桩直径或者方桩边长:0.500m,桩间距a:4m,承台箍筋间距S:200.000mm,承台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50mm,空心桩的空心直径:0.25m。
塔吊基础及附墙施工方案编制实例

塔吊根底及附墙施工方案编制实例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闸北区中兴路地块,工程总建筑面积约57353平方米,由两栋34层高层住宅〔设有两层地下室〕及10栋3~4商铺〔设有一层地下室〕组成。
高层住宅建筑总高度为,基坑开挖深度,局部,采用全现浇剪力墙构造,桩型为Ф800钢筋砼钻孔灌注桩。
商铺及其地下室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构造,桩型为Ф600钢筋砼钻孔灌注桩,基坑开挖深度为,局部为。
本工程根底采用钢筋砼筏板根底。
二、塔吊位置布置本工程采用一台QTZ80A自开塔式起重机,布置在A号高层的南立面,考虑塔机拆卸时将碰到右侧的B号高层,因此,塔机与A号楼之间有一个68°16’的转角〔轴线位置见附图〕。
根据工程部的施工布置与塔机定位方案,塔吊根底将置于一层地下室的砼底板下面。
这样,在塔吊砼根底内将预埋一节塔机根底标准节。
三、塔吊根底设计生产厂家提供的砼根底尺寸为6250×6250×1250,200号砼。
现根据施工场地及GB50007—2002?建筑地基设计标准?,塔基砼根底尺寸为3600×3600×1200,C35砼,内配Ф22@125钢筋,根底下100厚C20垫层.四、塔吊附墙杆设计塔吊原配有四套附着架,附着架相对位置为h1=25米、h2 =25米、h3 =20米、h4 =15米、h5≤17米。
撑杆角钢为L63×63×5,缀条圆钢为Ф18,最大拼装长度为7米。
本次吊吊安装高度120米,需要5道附墙装置,且最长附墙杆长度为。
经过与塔机生产厂家磋商,将附墙杆1、杆2角钢改为L63×63×8,缀条圆钢改为Ф20。
杆3、杆4仍用原配套附墙杆。
四根撑杆端部有大耳环与建筑物附着处铰接,穿墙螺栓直径24 ㎜,共8只,建筑物砼强度等级为C30。
附着架相对位置为h1=、h2 =、h3 =、h4 =、h5=。
五、验算利用“PKPM施工现场设施平安计算软件〞进展塔吊根底验算时,要将300厚混凝土重折算成395厚土的土重再验算。
塔吊基础设计实例(三)

塔吊基础设计实例(一)、整体块式钢筋混凝土基础稳定和强度的计算依据固定式塔吊的砼基础设计应同时满足抗倾翻稳定性和强度要求。
与基础抗注:1、从塔吊偏心压应力计算公式可知,偏心距大于b/6;2、[PB ] 、fa属地基容许承载力,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约等于地基容许承载力乘1.25;3、偏心距为b/3时,基础受压宽度为b/2,也就是基础只有一半面积受压,因此宜按b/2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4、塔吊基础属临时设施,按规范结构重要性系数γ取0.9。
在上海地区的工程,应按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进行基础抗倾翻稳定性验算。
下面详细介绍主要计算内容:1.采用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地基承载力按地质勘察报告上提供持力层的土的粘聚力标准值ck和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φk,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 d:φd=0.7φk/1.3 c d=0.7 c k/2.0f dh =0.5Nγδγγb+N qδqγ0d+N cδc c df d =γdfdhγd、Nγ、N q、N c均按查表φd查表δγ=0.6 δq=1.0+sinφdδc=1.22.基础抗倾翻稳定性验算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该荷载设计值可取为荷载标准值乘1.35。
地基土反力的偏心距e应满足下列条件:e=(Md +Fhd×h)/( (Fdv+ Gd)≤b/3地基土应力按下公式验算:P dmax =2γ(Fdv+Gd)/3ba≤1.2fd式中:e—偏心距(m),为总的倾翻力矩(ΣM)除以作用在基础上的总垂直力(ΣN)之商,也等于地基土反力的合力到基础中心距离;Md—塔吊作用在基础顶面上的弯矩(KN•m)Fvd—塔吊作用在基础顶面上的垂直力(KN)Fhd—塔吊作用在基础上顶面的水平力(KN)Gd—砼基础的重力(KN)b—基础底板长度和宽度(m)h—塔吊基础的高度(m)基础抗倾翻稳定性计算简图从图可知,塔基总的垂直作用力ΣN= Fdv +Gd;而ΣN又等于地基土的总反力,即ΣN=3(b/2-e)×b×Pdmax/2,移项后即得公式(2),该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公式(1),即要求e≤b/3,也即合ΣN离基础边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b/2-e)=b/2-b/3=b/6;地基土反力三角形图的底边AB长不得小于AB=3×(b/2-e)=3×b/6=b/2,所以公式(1)基础抗倾翻稳定的条件是地基土反力三角形图顶点A的极限位置是基础中心点O。
塔式起重机地基基础的设计计算和十字型基础设计实例概要.

塔式起重机地基基础的设计计算1、前言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机)地基基础的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综合考虑工程结构类型及布置、施工条件、环境影响、使用条件和工程造价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且安全经济地设计计算。
塔机基础的设计应按独立状态下的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荷载分别计算。
塔机基础工作状态的荷载应包括塔机和基础的自重荷载、起重荷载、风荷载,并应计入可变荷载的组合系数,其中起重荷载不应计入动力系数;非工作状态下的荷载应包括塔机和基础的自重荷载、风荷载。
塔机在独立状态时,所承受的风荷载等水平荷载及倾覆力矩、扭矩对基础的作用效应最大;附着状态(安装附墙装置后)时,塔机虽然增加了标准节自重,但对基础设计起控制作用的各种水平荷载及倾覆力矩、扭矩等主要由附墙装置承担,故附着状态可不计算。
目前各工程项目塔机的地基基础均按塔机制造商提供的基础图施工,由于这些塔机基础图在全国各地使用中所处的风荷载、工程地质差异很大,当使用地的风荷载很大时就会不安全,而在风荷载较小地区就会导致浪费保守,例如利用天然地基承载的塔机基础图常注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200KN/m2,实际上不符合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
下面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通过实例说明塔机独立状态下地基基础科学合理的设计计算。
2、塔机竖向荷载分析塔机的竖向荷载F K包括:塔身自重G0、起重臂自重G1、小车和吊钩自重G2、平衡臂自重G3、平衡块自重G4、最大起重荷载Q max、最小起重荷载Q min、塔机各分部重心至塔身中心的距离R Gi、最大或最小起重荷载至塔身中心相应的最大距离R Qi。
将塔机各构件自重及起重荷载分别计算的目的在于分析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常用的QTZ60塔机竖向荷载如图1所示。
=10kN 4图1 QTZ60塔机竖向荷载简图3、塔机风荷载分析3.1 塔机风荷载取值的基本规定塔机工作状态的基本风压应按0.20 kN/m2取用,风荷载作用方向应按起重力矩同向计算;非工作状态的基本风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中给出的50年一遇的风压取用,且不小于0.35kN/m2,风荷载作用方向应从平衡臂吹向起重臂。
塔吊基础设计(单桩)

塔吊基础设计(单桩)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塔吊基础设计(单桩)计算书工程名称:hhh 编制单位: 1.计算参数(1)基本参数采用1台QTZ63塔式起重机,塔身尺寸1.60m,基坑开挖深度-3.50m ;现场地面标高0.00m,承台面标高-0.50m 。
(2)计算参数 1)塔机基础受力情况M基础顶面所受垂直力基础顶面所受水平力基础所受扭矩基础顶面所受倾覆力矩塔吊基础受力示意图比较桩基础塔机的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受力情况,塔机基础按非工作状态计算如图: F k =587.00kN ,F h =65.00kN ,M=1220.00+65.0×1.30=1304.50kN.mF k ‘=587.00×1.35=792.45kN ,F h ,=65.00×1.35=87.75kN ,M k =(1220.00+65.0×1.30)×1.35=1761.08kN .m2)桩顶以下岩土力学资料基础桩采用1根φ1600钻(冲)孔灌注桩,桩顶标高-1.80m,桩端不设扩大头,桩端入中风化砾岩1.00m;桩混凝土等级C35,f C=16.70N/mm2 ,E C=3.15×104N/mm2;f t=1.57N/mm2,桩长13.00m;钢筋HPB235,f y=210.00N/mm2 ,E s=2.10×105N/mm2;承台尺寸长(a)=5.00m、宽(b)=5.00m、高(h)=1.40m;桩中心与承台中心重合,承台面标高-0.5 0m;承台混凝土等级C35,f t=1.57N/mm2,f C=16.70N/mm2,γ砼=25kN/m3。
G k=a×b×h×γ砼=5.00×5.00×1.40×25=875.00kN2.桩顶作用效应计算(1)轴心竖向力作用下N k=(F k+G k)/n=(587.00+875.00)/1=1462.00kN(2)水平力作用下H ik=F h /n=65.00/1=65.00kN3.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h r=1.00m,d=1.60m=1600mm,h r/d=1.00/1.60=0.63,查表得,δr=1.04A p=πd2/4=3.14×2.56/4=2.01m2Q sk=u∑q sik i =πd∑q sia i=3.14×1.60×906.00=4551.74kNQ rk=δr f rk A p=1.04×8000×2.01=16723.20kNQ uk=Q sk+Q sk=4551.74+16723.20=21274.94kNR a=1/KQ uk=1/2×21274.94=10637.47kN4.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轴心竖向力作用下N k=1462.00kN<R a=10637.47kN,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QTZ5013塔吊基础设计

目录一、塔吊选型-------------------------------------------------------1二、塔吊位置-------------------------------------------------------1三、塔吊基础-------------------------------------------------------1四、塔基施工-------------------------------------------------------1五、1#QTZ63型塔吊基础计算书--------------------------------2六、2#QTZ63型塔吊基础计算书--------------------------------5七、QTZ63型塔吊附着计算书----------------------------------9八、附图1、塔吊平面布置图(5013)2、塔吊基础、配筋图一、塔吊选型根据本工程特点及QTZ63(5013)塔吊相关技术参数,拟选用两台QTZ5013型塔吊,搭设高度42m,1#塔吊安装在1#宿舍楼○1轴~○2轴的位置、2#塔吊安装在2#、3#生产车间之间位置(详见平面布置图),可满足本工程施工垂直运输的要求。
二、塔吊位置为最大限度的满足施工需要,通过综合考虑,塔吊布置的具体位置详见附图。
三、塔吊基础1、根据建筑物平面特点和施工场地的布置,将塔吊设置在拟建建筑物外墙外侧,室外地坪以下。
2、地质条件根据地质报告,塔吊坐落处的地质为:1#塔吊位置根据地址勘测报告2-2’交8-8’2K8号钻孔,至自然地面往下,①层为粉质粘土,层厚1.6米;②层淤泥层,层厚为20.9米;○3-1层为粘土,层厚为3.3米;○3 -2层为粘土,层厚为6.7米;○4-1层为粉质粘土,层厚为8米;○4-2层为粉质粘土,层厚为4.8米。
2#塔吊位置根据地址勘测报告4-4’交9-9’2K31号钻孔,至自然地面往下,①层为粉质粘土,层厚1.2米;②层淤泥层,层厚为16.6米;○3-1层为粘土,层厚为4.7米;○3-2层为粘土,层厚为4.6米;○4-1层为粉质粘土,层厚为4.3米;○4-2层为粉质粘土,层厚为9.1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吊基础设计实例
(一)、整体块式钢筋混凝土基础稳定和强度的计算依据
固定式塔吊的砼基础设计应同时满足抗倾翻稳定性和强度要求。
与基础抗倾翻稳定性有关的规范及相关规定见下表:
注:1、从塔吊偏心压应力计算公式可知,偏心距大于b/6;
2、[P B ]、f a 属地基容许承载力,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约等于地基容许承载力乘1.25;
3、偏心距为b/3时,基础受压宽度为b/2,也就是基础只有一半面积受压,因此宜按b/2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4、塔吊基础属临时设施,按规范结构重要性系数γ0取0.9。
在上海地区的工程,应按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进行基础抗倾翻稳定性验算。
下面详细介绍主要计算内容:
1.采用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地基承载力
按地质勘察报告上提供持力层的土的粘聚力标准值c k 和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φk ,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 d :
φd =0.7φk /1.3c d =0.7c k /2.0
f dh =0.5N γζγγb+N q ζq γ0d+N c ζc c d f d =γd f dh
γd 、N γ、N q 、N c 均按查表φd 查表 ζγ=0.6ζq =1.0+sinφd ζc =1.2 2.基础抗倾翻稳定性验算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该荷载设计值可取为荷载标准值乘1.35。
地基土反力的偏心距e 应满足下列条件: e=(M d +F hd ×h)/((F dv +G d )≤b/3 地基土应力按下公式验算: P dmax =2γ0(F dv +G d )/3ba ≤1.2f d 式中:
e —偏心距(m),为总的倾翻力矩(ΣM)除以作用在基础上的总垂直力(ΣN)之商,也等于地基土反力的合力到基础中心距离;
M d —塔吊作用在基础顶面上的弯矩(KN •m ) F vd —塔吊作用在基础顶面上的垂直力(KN ) F hd —塔吊作用在基础上顶面的水平力(KN ) G d —砼基础的重力(KN ) b —基础底板长度和宽度(m ) h —塔吊基础的高度(m )
基础抗倾翻稳定性计算简图
从图可知,塔基总的垂直作用力ΣN=F
dv +G
d
;而ΣN又等于地基土的总反
力,即ΣN=3(b/2-e)×b×P
dmax
/2,移项后即得公式(2),该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公式(1),即要求e≤b/3,也即合ΣN离基础边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b/2-e)=b/2-b/3=b/6;地基土反力三角形图的底边AB长不得小于AB=3×(b/2-e)=3×b/6=b/2,所以公式(1)基础抗倾翻稳定的条件是地基土反力三角形图顶点A的极限位置是基础中心点O。
3.基础底板的受弯、受剪、受冲切强度计算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计算。
基础底板计算示意图
(1).受弯计算
基础位于塔身钢构柱边的截面弯矩、剪力最大,为计算截面。
M
Ⅰ
=a
12(2b+a’)(p
dmax
+p
j
)/12
底板受力钢筋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A
sⅠ
=M
Ⅰ
/(0.9f
y
h
0Ⅰ
)
(2).受剪计算
V
Ⅰ
=a
1
l(p
dmax
+p
j
)/2(计算地基土压应力时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的土重)
V
Ⅰ
≤0.7β
hs
f
t
bh
β
hs
=(800/h
)1/4
(3).受冲切计算
钢构柱的冲切荷载为F
l
=P
s
A
F
l
≤0.7β
hp
f
t
b
m
h
∵b
m
=(b
t
+b
b
)/2b
b
=b
t
+2h
0Ⅰ
∴b
m
=b
t
+h
0Ⅰ
h
0Ⅰ
——截面有效高度,取两个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
P
s
——基础底面地基反力设计值(可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的土重),当基
础偏心受力时,可取用最大的地基反力设计值;
(二)、桩承台基础稳定和强度的计算依据
塔吊桩承台基础的稳定性的计算依据是上海市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桩承台强度的计算依据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计算时全部采用荷载设计值,即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取荷载设计值为荷载标准值乘1.35。
(a) 承台弯距计算示意图
(c) 承台角桩冲切计算示意图
(b) 承台柱冲切计算示意图
1.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单桩竖向受压承载力:
R d =R sk /γs +R pk /γp =U p ∑f si l i /γs +f p A p /γp 单桩抗拔承载力: R ’d =U p ∑λi f si l i /γs +G p
U p 、A p 分别为桩身截面周长和桩端横截面面积; f si ——桩侧第i 层土的极限摩阻力标准值; f p ——桩端处土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l i ——第i 层土的厚度;
λi ——桩周第i 层土的抗拔承载力系数;
G p ——单桩自重设计值,自重分项系数取1.0,地下水位以下应扣除浮力,
浮力分项系数取1.2。
γs 、γp 为承载力分项系数。
2.抗倾翻稳定性验算 N d =γ0(F dv +G d )/n ≤R d
偏心受压时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应满足: 受压一侧:N dmax ≤1.2R d 受拉一侧:N l ≤R ’d
N di =γ0(F dv +G d )/n ±γ0(M d +F hd ×h)x i /∑x i 2 n ——桩的数量;
N di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i 根桩的竖向力设计值; x i ——第i 根桩至y 轴的距离;
3.桩承台的受弯、受剪、受冲切强度计算 (1).受弯计算
计算截面取塔身钢构柱边的截面: M y =∑N di x i
A s Ⅰ=M Ⅰ/(0.9f y h 0Ⅰ) (2).受冲切计算 塔身钢构柱对承台的冲切
F l =γ0F dv (扣除承台及其上土重,作用在冲切破坏锥体上的荷载设计值,锥体与承台底的夹角不小于45º)
F l ≤4βo (b c +a o )βhp f t h 0
βhp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βo =0.84/(λo +0.2)λo =a o /h 00.2≤λo ≤1;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N l ≤β1(2c+a 1)βhp f t h 0Ⅰ
β1=0.56/(λ1+0.2)λ1=a 1/h 00.2≤λ1≤1;
N l ——扣除承台及其上土重后的角桩顶竖向力设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