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乙烷-卤代烃-乙醇-醇类-苯酚复习过程

溴乙烷-卤代烃-乙醇-醇类-苯酚复习过程
溴乙烷-卤代烃-乙醇-醇类-苯酚复习过程

高二化学同步检测六

溴乙烷卤代烃乙醇醇类苯酚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栏,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O 16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

1.对CF2Cl2(商品名称为氟利昂-12)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是非极性分子

C.只有1种结构D.分子呈正四面体形

答案:C

解析:CF2Cl2可以看成是两个氟原子、两个氯原子取代了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所以只有一种结构,不是正四面体结构,是极性分子,故答案选C。

2.由2-氯丙烷制得少量的需要经过下列几步反应

A.加成→消去→取代B.消去→加成→水解

C.取代→消去→加成D.消去→加成→消去

答案:B

解析:2-氯丙烷可先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丙烯,接着与Br2加成得到1,2-二溴丙烷,最后再

水解,溴原子被羟基取代得到,故答案选B。

3.为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试指出下列实验操作步骤的排列顺序中合理的是

①加入AgNO3溶液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蒸馏水⑤加入硝酸至溶液呈酸性⑥加入NaOH乙醇溶液

A.②③⑤①B.①②③④

C.④②⑤③D.④③①⑤

答案:A

解析: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是利用卤代烃水解,卤素原子被取代后溶于水变成卤素离子,通过鉴定卤素离子来确定卤原子,关键的问题是鉴定卤素离子前要先将溶液调至中性或酸性,故答案选A。

4.下列各组液体中,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的一组是

A.溴苯、CCl4B.C2H5Br、甲苯

C.硝基苯、己烷D.己烯、苯

答案:D

解析:大多数有机物不溶于水,而溴苯、CCl4、C2H5Br、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故答案

选D。

5.欲除去溴乙烷中含有的乙醇,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A.加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煮沸B.加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煮沸

C.加水振荡,静置后分液D.加浓硫酸,加热至170 ℃

答案:C

解析:A、B答案均是溴乙烷转化,错误,而D答案虽能除去乙醇但又引进浓硫酸,故选C。

6.符合化学式C7H8O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x种,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的有y种,能与NaOH反应的有z种,则x、y、z分别是

A.5,4,3 B.5,5,3 C.4,3,3 D.3,3,3

答案:A

解析:符合化学式C7H8O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一种醚,一种醇,三种酚,酚羟基、醇羟基均能与金属Na反应放出H2,酚羟基能与NaOH反应而醇羟基不能,故选A。

7.A、B、C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则A、B、C三种醇分子中羟基数之比为A.3∶2∶1 B.2∶6∶3

C.3∶6∶2 D.2∶1∶3

答案:D

解析:2mol的醇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1mol的氢气,当生成等量的氢气时,醇羟基的物质的量相等,而三种醇的物质的量的比为3∶6∶2,则有3×a=6×b=2×c(a、b、c为三种醇中羟基的个数),所以a∶b∶c=2∶1∶3,答案选D。

8.乙二醇发生脱水反应可能形成的化合物有

②CH≡CH④HO—CH2CH2OCH2CH2—OH

A.只有①④B.只有①③④

C.①②③④D.只有①②④

答案:C

解析:醇的脱水反应分为分子内脱水(消去反应)与分子间脱水(取代反应)两种情况,所以这几种有机物都有可能形成,故答案选C。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9.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类的是

答案:C

解析:区分醇和酚就是看羟基所连的位置,只要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就属于酚类,故选C 。

10.关于苯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纯净的苯酚是无色的晶体,长期放置的苯酚因被O 2氧化而显粉红色

B .有特殊气味

C .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不易溶于冷水

D .苯酚有毒,沾到皮肤上可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答案:D

解析: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因被氧化而显粉红色,有特殊的气味,易溶于有机溶剂,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超过65 ℃可以与水以任意比混溶,苯酚有毒,沾到皮肤上可以用酒精洗涤,故选D 。

11.化学工作者从有机反应RH +Cl 2(气)――→光RCl(液)+HCl(气)受到启发,提出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以获得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已成为现实。试指出从上述反应产物中分离得到盐酸的最佳方法是

A .蒸馏法

B .水洗分液法

C .升华法

D .有机溶剂萃取法

答案:B

解析:HCl 极易溶于水,而RCl 不溶于水,所以采用水洗分离法最佳。

12.下列各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的是

A .溴乙烷和1,2-二溴丙烷

B .溴苯和

C 6H 4BrCH 3

C .四氯化碳和二氯甲烷

D .2-氯丁烷和溴乙烷

答案:B

解析:互为同系物的物质结构必须相似,且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 2”原子团,故选B 。

13.扑热息痛是一种优良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不与烧碱溶液反应

B .它不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C .它不能被氧化

D .遇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答案:D

解析:该有机物含有酚羟基官能团,能与NaOH 溶液反应,能被氧化,能与FeCl 3发生显色反应且羟基的邻位有空位能与Br 2发生取代反应,选D 。

14.有1种环状化合物C 8H 8,它不能使溴的CCl 4溶液褪色;它的分子中碳环上的1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的有机物只有1种。这种环状化合物可能是

答案:C

解析: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8H8,B答案错,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说明分子中不含有不饱和键,A、D错,选C。

15.已知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可写为,式中以短线表示键,线的交点与端点处代表碳原子,并用氢原子数补足四价,但C、H原子未标记出来,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A的分子式为C20H30O

B.维生素A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醇

C.维生素A分子中有苯环结构

D.1mol维生素A在催化剂作用下最多可以与7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A

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可推出维生素A分子式为C20H30O,A正确;分子结构中含有醇羟基但碳原子的个数远大于12个不会易溶于水,B错误;该结构中虽有环状但不是苯环,C错误;1mol该有机物含有5mol碳碳双键,所以最多能与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16.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葚、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够跟1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A.1mol,1mol B.3.5mol,7mol

C.3.5mol,6mol D.6mol,7mol

答案:D

解析:该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碳碳双键、苯环,其中苯环、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加成,加

高中化学乙醇-醇类-讲解与习题总结

醇醇类【讲解与习题】 难点聚焦 一、乙醇的结构 (1)乙醇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2)离子化合物,大部分有机物都能溶于乙醇,乙醇是常见的有机溶剂. (3)极性键①②③④在一定条件下都易断裂,碳碳键只有在燃烧或爆炸时才断裂. (4)羟基与氢氧根的区别: ①电子式不同 ②电性不同—OH呈电中性,OH-呈负电性. OH ③存在方式不同:—OH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与别的“基”结合在一起,OH-能够独立存在,如溶液中的-和晶体中的OH-. ④稳定性不同 —OH不稳定,能与Na等发生反应,相比而言,OH-较稳定,即使与Fe3+等发生反应,也是整体参与的,OH-并未遭破坏.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的取代反应 (1)乙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②反应是取代反应,也是置换反应. ②其他活泼金属也能与CH3CH2OH反应,如:2CH3CH2OH+Mg→Mg(CH3CH2O)2+H2↑ ③Na与乙醇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缓和的多:2HO—H+2Na2NaOH+H 2↑ 说明乙醇中羟基上的H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羟基上的H原子活泼

④CH 3CH 2ONa (aq )水解显碱性. CH 3CH 2ONa +H —OH CH 3CH 2OH +NaOH (2)乙醇与HBr 的反应: CH 3—CH 2—OH +HBr CH 3CH 2Br +H 2O ①该反应与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方向相反: 但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 ②反应中浓H2SO4是催化剂和脱水剂. ③反应物HBr 是由浓H2SO4和NaBr 提供的:2NaBr +H 2SO 4 Na 2SO 4+2HBr ④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系列副反应,如:2Br - +H 2SO 4(浓) Br 2+SO 2↑+2H 2O +SO - 24 (3)分子间脱水 ①该反应是实验室制乙烯过程中的主要副反应.实验室制乙烯要求“迅速升温170℃”就是为减少该反应的发生。②该反应属取代反应,而不是消去反应,因为脱水在分子间而非分子内进行. ③浓H2SO4是催化剂和脱水剂,是参加反应的催化剂. (4)硝化反应 (5)磺化反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 (1)燃烧氧化:C 2H 6O +3O 2??→?点燃2CO 2+3H 2O ①CH 3CH 2OH 燃烧,火焰淡蓝色 ②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 通式为: C x H y O z +(x +4y -2z )O 2??→?点燃 x CO 2+2y H 2O

卤代烃习题附解析

卤代烃 [基础练] 一、选择题 1.涂改液是一种使用率较高的文具,很多同学都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实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有害物质,吸入后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头痛,严重者抽搐、呼吸困难,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涂改液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中小学生最好不要使用或慎用涂改液 B.二氯甲烷沸点较低 C.二氯甲烷易溶于水,涂改液沾到手上时,用水很容易洗去D.二氯甲烷为四面体的结构,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涂改液中的很多成分对人体有害,污染环境,所以中小学生最好不要使用涂改液;因为题目中描述二氯甲烷易挥发,因此可推断其沸点较低;二氯甲烷在水中溶解性较差,因此涂改液沾到手上时,只用水很难洗去;二氯甲烷可以看作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产物,因为甲烷为四面体结构,所以二氯甲烷为四面体构型,不存在同分异构体。因此答案为C。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 B.水解生成的有机物为醇类 C.能发生消去反应 D.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C

解析 3.下列关于卤代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溴乙烷(CH3CH2Br)分子中,溴元素的存在形式为溴离子B.在卤代烃中,卤素原子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键 C.聚四氟乙烯(塑料王)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卤代烃 D.卤代烃比相应的烷烃的沸点高 答案 A 解析在卤代烃分子中,卤素原子与碳原子是以共价键结合的,所以溴乙烷分子中溴元素是以溴原子的形式存在的,A项不正确;聚 四氟乙烯虽然是高聚物,但是也属于卤代烃,C项正确。 4.下列化学反应的产物中,存在有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乙醇_醇类

乙醇醇类 1.复习重点 1.乙醇的分子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2.醇的概念、通性、分类;乙醇、乙二醇、丙三醇的重要应用。 2.难点聚焦 一、乙醇的结构 (1)乙醇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2)离子化合物,大部分有机物都能溶于乙醇,乙醇是常见的有机溶剂. (3)极性键①②③④在一定条件下都易断裂,碳碳键只有在燃烧或爆炸时才断裂. (4)羟基与氢氧根的区别 ①电子式不同 ②电性不同 —OH呈电中性,OH-呈负电性. ③存在方式不同 OH —OH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与别的“基”结合在一起,OH-能够独立存在,如溶液中的- 和晶体中的OH-. ④稳定性不同 —OH不稳定,能与Na等发生反应,相比而言,OH-较稳定,即使与Fe3+等发生反应,也是整体参与的,OH-并未遭破坏.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的取代反应 (1)乙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①本反应是取代反应,也是置换反应. ②其他活泼金属也能与CH3CH2OH反应,如 2CH3CH2OH+Mg→Mg(CH3CH2O)2+H2↑ ③Na与乙醇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缓和的多:

2HO—H+2Na2NaOH+H2↑ 说明乙醇中羟基上的H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羟基上的H原子活泼④CH3CH2ONa(aq)水解显碱性. CH3CH2ONa+H—OH CH3CH2OH+NaOH (2)乙醇与HBr的反应 CH3—CH2—OH+HBr CH3CH2Br+H2O ①该反应与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方向相反: 但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 ②反应中浓H2SO4是催化剂和脱水剂. ③反应物HBr是由浓H2SO4和NaBr提供的: 2NaBr+H2SO4Na2SO4+2HBr ④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系列副反应,如: 2Br-+H2SO4(浓)Br2+SO2↑+2H2O+SO 2 4 (3)分子间脱水 ①该反应是实验室制乙烯过程中的主要副反应.实验室制乙烯要求“迅速升温170℃”就是为减少该反应的发生. ②该反应属取代反应,而不是消去反应,因为脱水在分子间而非分子内进行. ③浓H2SO4是催化剂和脱水剂,是参加反应的催化剂.

苯酚 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

苯酚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 概述 苯酚(英文Phenol)又称石炭酸,分子式C6H5OH,常温下纯净的苯酚是无色针状晶体,具有特殊的气味(与浆糊的味道相似),酸性极弱(弱于碳酸),熔点是43℃,凝固点40.9℃,比重1.071,沸点182℃,燃点79℃。露置在空气中因小部分发生氧化而显粉红色,在有氨、铜、铁存在时会加快变色,在潮湿空气中,吸湿后,由结晶变成液体。常温时苯酚含水27%就成为均匀液体,随含水率继续增加,液体分二层,上层为苯酚在水中溶液;下层为水在苯酚中溶液。苯酚含水时其凝固点急剧下降。含水1%凝固点为37℃,含水5%凝固点为24℃。苯酚剧毒,空气中最大允许蒸汽浓度0.005mg/L,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实验室可用溴(C6H5—OH + Br2 = C6H2(Br3)—OH + 3HBr生成白色沉淀2,4,6-三溴苯酚,十分灵敏)及FeCL3(6C6H5OH+FeCL3 →H3[Fe(C6H5O)6] +3HCl生成〔Fe(C6H5O)6]3-络离子呈紫色)检验. 溶解性 室温微溶于水,能溶于苯及碱性溶液,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丙三醇、冰醋酸等有机溶剂中,难溶于石油醚。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1℃时为4.832%;35℃时为2.360%;58℃时为7.330%;77℃时为11.830%;84℃时苯酚与水可以任意比例混溶。 水中溶解度(g/100ml) 不同温度(℃)时每100毫升水中的溶解克数: 8.3g/20℃;混溶/40℃ 与浓溴水的反应 苯酚与溴水的取代反应,由于苯酚能溶解难溶于水的三溴苯酚,为了防止没有反应完的苯酚对三溴苯酚的溶解作用,实验时要使用浓溴水,最好用饱和溴水。同时,苯酚水溶液要尽量稀一些。实验时还应注意控制溴水的用量,因过量的浓溴水会跟三溴苯酚反应生成黄色沉淀,因此,溴水的量也不要过多。当出现白色沉淀时,立即停止加溴水,如果改向溴水中滴加苯酚,生成

醇的知识点

醇复习知识点 一、醇的定义: 羟基与烃基或者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二、醇的分类: (1)按羟基数目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 (醇分子中含有羟基,且羟基个数不限,但不存在1个C原子上连有2个羟基的醇,因为这样的醇不稳定。) (2)按羟基连接类别分为:脂肪醇、芳香醇。 (3)按连接链烃基类别分为: 饱和醇、不饱和醇(不饱和醇中羟基连在不饱和碳上不稳定,易转化为羰基)。 (4)饱和一元醇的通式:C n H 2n+1 OH 或C n H 2n+2 O、R—OH 三、醇的物理性质 (1)状态:C1-C4是低级一元醇,是无色流动液体,比水轻。 C5-C11为油状液体,C12以上高级一元醇是无色的蜡状固体。 甲醇、乙醇、丙醇都带有酒味,丁醇开始到十一醇有不愉快的气味,二元醇和多元醇都具有甜味,故乙二醇有时称为甘醇。 甲醇有毒,饮用10毫升就能使眼睛失明,再多用就有使人死亡的危险,故需注意。 (2)沸点:醇的沸点比含同数碳原子的烷烃、卤代烷高。且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 (3)溶解度:低级的醇能溶于水,分子量增加溶解度就降低。含有三个以下碳原子的一元醇,可以和水混溶。 由于醇分子中羟基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中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着相互吸引作用,这种吸引作用叫氢键。 醇中的氢键是醇分子中羟基中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中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的相互吸引力。 甲醇、乙醇、丙醇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这是因为甲醇、乙醇、丙醇与水形成了如下所示的结构: (4)几种常见的醇:

1.甲醇:甲醇俗称木精,能与水任意比互溶,有毒,饮用10毫升就能使眼睛失明, 再多用就有使人死亡的危险,故需注意。工业酒精里为了防止盗窃通常加入了甲醇。 2.乙二醇:乙二醇是一种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主要用来生产聚酯纤维。 乙二醇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 3.丙三醇(甘油):丙三醇俗称甘油,是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吸湿性强,有护肤作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四、乙醇的物理性质: 1.乙醇的结构 分子式:C 2H 6 O 结构简式:CH 3 CH 2 OH 2.乙醇的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沸点78℃;易挥发;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五、乙醇的化学性质 1.置换反应 乙醇可以和金属钠发生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①乙醇和金属钠反应说明羟基中的氢原子可以被一些金属性较强的金属置换出来。②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羟基的存在,并可以计算分子中羟基的数目,因为2mol羟基与足量钠反应放出1mol氢气。 ③金属钠可以取代羟基中的H,而不能和烃基中的H反应。 2. 氧化反应 ①燃烧:乙醇在空气里能够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乙醇可用作内燃机的燃料,实验室里也常用它作为燃料。 ②催化氧化 乙醇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条件下,能够被空气氧化,生成乙醛。工业上根据这个原理,可以由乙醇制造乙醛。 I、反应现象:将弯成螺旋状的粗铜丝先在空气中灼热,然后立即插入乙醇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由红色变为黑色,再由黑色变为亮红色,并产

乙醇醇类教学设计

《乙醇醇类》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掌握乙醇的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②掌握醇类的组成、结构及性质通性,了解其它几种醇类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③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①通过代表物性质复习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②通过从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入手来分析物质性质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学会研 究有机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获得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观点,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 ②通过乙醇用途的介绍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关注 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假酒、酒后驾驶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乙醇、醇类的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醇的消去反应和催化氧化反应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合作探究-----检测达标 课堂类型:复习课 教学过程: 一、【感悟教材预习检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下面四个题目,能够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基本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真正的做到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完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苯都可以用来萃取溴水中的溴 B、羟基和氢氧根的电子式都为 C、CH3CH2OH和苯酚互为同系物 D、乙醇具有特殊的气味,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E、乙醇和钠的反应比水和钠的反应更剧烈 F、按照羟基的个数可将醇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 G、按照羟基连接烃基的类型可将醇分为脂肪醇、脂环醇、芳香醇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水可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 B、制备无水乙醇可采用加入生石灰,蒸馏回流的方法 C、乙醇的分子式为CH3CH2OH D、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用作医疗消毒 E、甲醇、乙醇等醇类是汽车的代用燃料 F、工业上用发酵法从谷物、植物秸秆得到乙醇 G、用乙醇制备乙烯时,温度计要插入到反应液液面以下且不触及烧瓶底部

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化学与社会结课作业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论文 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班级:城市规划1202 姓名:李少璇 学号:0513120210

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的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简言之,环境因受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了原有性质或状态的现象称为环境污染。例如大气变污浊、水质变差、废弃物堆积、噪声、振动、恶臭等对环境的破坏都属环境污染。由于环境污染,从而导致日照减弱,气候异常,山野荒芜,土壤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生物物种绝灭等。环境污染的实质是人类活动中将大量的污染物排入环境,影响其自净能力,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人们的行动违反自然规律所致,预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大规模的深入地改造环境,也必将引起更复杂的新的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调节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具体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环境激素污染等。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 一、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分类 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健康损害是复杂多样的,其危害程度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常按损害性质分为急性危害、慢性危害、远期危害及间接效应。 1、急性危害:环境污染的急性危害是由于短时间内大量污染物接触(进入体内)所引起的,通常其损害表现快速、剧烈,呈明显中毒症状、疾病暴发,甚至死亡。急性危害的典型例子见于世界各国大气污染中毒的公害事件。例如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由于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燃煤排放的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急剧增加、扩散不开,结果造成数千居民中毒死亡。洛杉矶、纽约、东京及我国兰州市曾多次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这种淡蓝色的烟雾多在气温高、阳光强的夏季中午发生,对眼有强烈的刺激与催泪作用,污染严重时还可引起肺水肿,使老年人死亡率增加。1984年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酯泄漏,造成严重污染,导致该市80万人口中有52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中毒,5万人失明,2500人死亡。1986年曾发生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件,当地放射性污染水平达正常允许量的1500倍。数十人因急性放射病死亡,共有25万人不得不从周围污染区紧急撤离。 2、慢性危害:慢性危害是由于低剂量的环境污染物长期反复作用于人体,污染物在体内负荷量蓄积,其产生的损害不断累积,而造成的特定的病理反应。慢性危害最为常见,且影响广泛,是较为潜匿的健康损害方式。例如,在磷肥厂、炼铝厂周围的大气受氟化氢污染,居民长期吸入而引起慢性氟中毒。某些金属矿冶炼与精炼过程中排放的含砷烟尘污染大气,造成附近儿童的慢性砷中毒。 3、远期危害: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一般是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后才表现出来,如环境因素的致癌作用等。环境中致癌因素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

乙醇_醇类-苯酚,酚类

乙醇醇类 一、乙醇的结构 (1)乙醇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2)离子化合物,大部分有机物都能溶于乙醇,乙醇是常见的有机溶剂. (3)极性键①②③④在一定条件下都易断裂,碳碳键只有在燃烧或爆炸时才断裂. (4)羟基与氢氧根的区别 ①电子式不同 ②电性不同 —OH呈电中性,OH-呈负电性. ③存在方式不同 OH —OH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与别的“基”结合在一起,OH-能够独立存在,如溶液中的-和晶体中的OH-. ④稳定性不同 —OH不稳定,能与Na等发生反应,相比而言,OH-较稳定,即使与Fe3+等发生反应,也是整体参与的,OH-并未遭破坏.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的取代反应 (1)乙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①本反应是取代反应,也是置换反应. ②其他活泼金属也能与CH3CH2OH反应,如 2CH3CH2OH+Mg→Mg(CH3CH2O)2+H2↑ ③Na与乙醇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缓和的多: 2HO—H+2Na2NaOH+H2↑ 说明乙醇中羟基上的H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羟基上的H原子活泼

④CH3CH2ONa(aq)水解显碱性. CH3CH2ONa+H—OH CH3CH2OH+NaOH (2)乙醇与HBr的反应 CH3—CH2—OH+HBr CH3CH2Br+H2O ①该反应与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方向相反: 但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 ②反应中浓H2SO4是催化剂和脱水剂. ③反应物HBr是由浓H2SO4和NaBr提供的: 2NaBr+H2SO4Na2SO4+2HBr ④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系列副反应,如: 2Br-+H2SO4(浓)Br2+SO2↑+2H2O+SO 24 (3)分子间脱水 ①该反应是实验室制乙烯过程中的主要副反应.实验室制乙烯要求“迅速升温170℃”就是为减少该反应的发生. ②该反应属取代反应,而不是消去反应,因为脱水在分子间而非分子内进行. ③浓H2SO4是催化剂和脱水剂,是参加反应的催化剂. 乙醚生成时,H2SO4又被释出.

高中化学:醇知识点

高中化学:醇知识点 一、醇的概述 1.醇的概念、分类及命名 (1)概念 醇是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饱和一元醇通式为CnH2n+1OH或CnH2n+2O(n≥1,n为整数)。 (2)分类 (3)命名 ①步骤原则 ②实例: ③注意:用系统命名法命名醇,确定最长碳链时不能把—OH看作链端,只能看作取代基,但选择的最长碳链必须连有—OH。 2.物理性质 (1)沸点 ①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 ②饱和一元醇,随分子中碳原子个数的增加,醇的沸点升高。 ③碳原子数相同时,羟基个数越多,醇的沸点越高。 (2)溶解性: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丙三醇等低级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3)密度:醇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几种重要的醇 二、醇的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 1.醇的化学性质 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时,可断裂不同的化学键,如 (1)与钠反应 分子中a键断裂,化学方程式为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消去反应 分子中b、d键断裂,化学方程式为 (3)取代反应 ①与HX发生取代反应 分子中b键断裂,化学方程式为 ②分子间脱水成醚 一分子中a键断裂,另一分子中b键断裂,化学方程式为 (4)氧化反应

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分子中a、c键断裂,化学方程式为 ③醇还能被KMnO4酸性溶液或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其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醇催化氧化的规律 (1)RCH2OH被催化氧化生成醛: 2.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装置 (2)实验步骤 ①将浓硫酸与乙醇按体积比3∶1混合,即将15 mL浓硫酸缓缓加入到盛有5 mL 95%乙醇的烧杯中混合均匀,冷却后再倒入长颈圆底烧瓶中,并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②加热混合溶液,迅速升温到170 ℃,将生成的气体分别通入KMnO4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 (3)实验现象 KMnO4酸性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苯酚及其同系物基本性质

一、甲酚车间物料一览表:

二、甲酚类物料其他物化性质 1、间(对)甲酚 溶解性: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氢氧化钠溶液; 外观与形状: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 急性中毒:引起肌肉无力、胃肠道症状、中枢神经抑制、虚脱、体温下降和昏迷,并可引起肺水肿和肝、肾、胰等脏器损坏,最终发生呼吸衰竭; 慢性影响:可以起消化道功能障碍,肝、肾损坏和皮疹;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可造成水体污染; 燃爆危险:遇明火、高热可燃。 2、邻甲酚 溶解性:溶于约40倍的水,溶于苛性碱液及几乎全部常用有机溶剂; 外观与形状:无色或略带淡红色结晶,有苯酚气味;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合成树脂,还可用于制作农药二甲四氯除草剂、医药上的消毒剂、香料和化学试剂及抗氧剂等; 健康危害:有毒,有腐蚀性; 急性中毒:引起肌肉无力、胃肠道症状、中枢神经抑制、虚脱、体温下降和昏迷,并可引起肺水肿和肝、肾、胰等脏器损坏,最终发生呼吸衰竭; 慢性影响:可以起消化道功能障碍,肝、肾损坏和皮疹;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可造成水体污染; 燃爆危险:遇明火、高热可燃。 3、苯酚 溶解性: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液;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外观与形状:白色结晶,有特殊气味; 主要用途:苯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 健康危害: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急性影响: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 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 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

乙醇醇类重点难点解析

乙醇醇类---重点难点解析 一、醇的结构特点与反应规律 1.结构特点: a处O-H键和b处C-O键都是强极性键,在一定条件下易断裂发生取代反应。酯化反应,分子间脱水反应;c处α氢原子和d处β氢原子,受羟基和R影响,有一定活性,可以断裂发生氧化反应、消去反应。 2.反应中化学键断裂部位: 3.醇的催化氧化规律: 醇羟基在一定条件下(Cu或Ag作催化剂),可发生去氢氧化。 (1)反应机理

羟基(-OH)上的氢原子与羟基相连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脱去,氧化为含有( )双键的醛或酮。 (2)醇的催化氧化(或去氢氧化)形成双键的条件是: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否则该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3)醇的催化氧化规律: ①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末端的醇),被氧化生成醛。 2R-CH2-CH2OH+O2 2R-CH2-CHO+2H2O ②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中间的醇),被氧化生成酮。 ③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不能形成双键,不能被氧化成醛或酮。 4.醇的消去反应规律 (1)反应机理 脱去的水分子是由羟基和羟基所在的碳原子的相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结合而成,碳碳间形成不饱和键。 (2)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规律: 醇分子中,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而形成不饱和键。表示为: 除此以外还必须有浓H2SO4的催化作用和脱水作用,加热至170℃才可发生。 含一个碳原子的醇(如CH3OH)无相邻碳原子,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

醇的知识点

一、醇的定义: 羟基与烃基或者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二、醇的分类: (1)按羟基数目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 (醇分子中含有羟基,且羟基个数不限,但不存在1个C原子上连有2个羟基的醇,因为这样的醇不稳定。) (2)按羟基连接类别分为:脂肪醇、芳香醇。 (3)按连接链烃基类别分为: 饱和醇、不饱和醇(不饱和醇中羟基连在不饱和碳上不稳定,易转化为羰基)。 (4)饱和一元醇的通式:C n H 2n+1 OH 或C n H 2n+2 O、R—OH 三、醇的物理性质 (1)状态:C1-C4是低级一元醇,是无色流动液体,比水轻。 C5-C11为油状液体,C12以上高级一元醇是无色的蜡状固体。 甲醇、乙醇、丙醇都带有酒味,丁醇开始到十一醇有不愉快的气味,二元醇和多元醇都具有甜味,故乙二醇有时称为甘醇。 甲醇有毒,饮用10毫升就能使眼睛失明,再多用就有使人死亡的危险,故需注意。 (2)沸点:醇的沸点比含同数碳原子的烷烃、卤代烷高。且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 (3)溶解度:低级的醇能溶于水,分子量增加溶解度就降低。含有三个以下碳原子的一元醇,可以和水混溶。 由于醇分子中羟基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中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着相互吸引作用,这种吸引作用叫氢键。 醇中的氢键是醇分子中羟基中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中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的相互吸引力。 甲醇、乙醇、丙醇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这是因为甲醇、乙醇、丙醇与水形成了如下所示的结构: (4)几种常见的醇: 1.甲醇:甲醇俗称木精,能与水任意比互溶,有毒,饮用10毫升就能使眼睛失明,

再多用就有使人死亡的危险,故需注意。工业酒精里为了防止盗窃通常加入了甲醇。 2.乙二醇:乙二醇是一种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主要用来生产聚酯纤维。 乙二醇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 3.丙三醇(甘油):丙三醇俗称甘油,是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吸湿性强,有护肤作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四、乙醇的物理性质: 1.乙醇的结构 分子式:C 2H 6 O 结构简式:CH 3 CH 2 OH 2.乙醇的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沸点78℃;易挥发;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五、乙醇的化学性质 1.置换反应 乙醇可以和金属钠发生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①乙醇和金属钠反应说明羟基中的氢原子可以被一些金属性较强的金属置换出来。②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羟基的存在,并可以计算分子中羟基的数目,因为2mol羟基与足量钠反应放出1mol氢气。 ③金属钠可以取代羟基中的H,而不能和烃基中的H反应。 2. 氧化反应 ①燃烧:乙醇在空气里能够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乙醇可用作内燃机的燃料,实验室里也常用它作为燃料。 ②催化氧化 乙醇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条件下,能够被空气氧化,生成乙醛。工业上根据这个原理,可以由乙醇制造乙醛。 I、反应现象:将弯成螺旋状的粗铜丝先在空气中灼热,然后立即插入乙醇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由红色变为黑色,再由黑色变为亮红色,并产 生刺激性气味,Cu的质量不变。 II、反应机理:2Cu+O2→2CuO

卤代烃是指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

第八章 卤代烃 卤代烃是指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简称卤代烃。卤原子是卤代烃的官能团,通常为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本章主要介绍这三类卤代烃。 卤代烃在自然界中存在极少,绝大多数是人工合成的。这些卤代烃被广泛用作农药、麻醉剂、灭火剂、溶剂等。由于碳卤键(C-X )是极性的,卤代烃的性质比较活泼,能发生多种化学反应生成各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如医药、农药、农膜、防腐剂等,因而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起着桥梁作用。需要指出的是,一些作为杀虫剂的卤代烃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或转化,往往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对生态平衡构成危害,因此必须限制使用。 按照分子中卤原子的种类,卤代烃可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按照分子中卤原子的数目,卤代烃可分为一卤代烃、二卤代烃和多卤代烃。按照分子中烃基的类型,卤代烃可分为卤代烷烃、卤代烯烃、卤代炔烃和卤代芳烃。 8.1 卤代烷 8.1.1卤代烷烃的命名 根据分子中卤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类型,卤代烷可分为伯卤代烷(一级卤代烷,RCH 2X )、仲卤代烷(二级卤代烷,R 2CHX )和叔卤代烷(三级卤代烷,R 3CX )。例如: 伯卤代烷(一级卤代烷) 仲卤代烷(二级卤代烷) 叔卤代烷(三级卤代烷) 简单的卤代烷可用普通命名法命名,即根据卤原子连接的烷基,称为“某基卤”或“卤 (代)某烷”。例如: CH 3Cl CH 3CH 2Br C(CH 3)3Cl Br 甲基氯 乙基溴 叔丁基氯 环已基溴 (氯甲烷) (溴乙烷) (氯代叔丁烷) (溴代环已烷) 复杂的卤代烷可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其原则和烷烃的命名相似,即选择连有卤原子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烷”,从靠近支链(烃基或卤原子)的一端给主链编号,把支链的位次和名称写在母体名称前,并按次序规则将较优基团排列在后。例如: CH 3CH 2CH CH 2CH 3 CH 2Cl CH 3CHCH 2CHCH 3CH 3 Cl 2-乙基-1-氯丁烷 2-甲基-4-氯戊烷 某些多卤代烷常用俗名或商品名。例如: Cl Cl Cl Cl CHCl 3 CHI 3 CCl 2F 2 Cl Cl 氯仿 碘仿 氟利昂-1,2 六六六(林丹) CH 3CH 2CH 2CH 2Cl CH 3CH 2CHCH 3CH 3C Cl CH 33

有机化学乙醇和苯酚修订稿

有机化学乙醇和苯酚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一.乙醇 1.乙醇的结构 分子式:C2H6O 结构简式:CH3CH2OH? 2.乙醇的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沸点78℃;易挥发;密度比水小; 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3、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①乙醇和金属钠反应说明羟基中的氢原子可以被一些金属性较强的金属置换出来。 ②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羟基的存在,并可以计算分子中羟基的数目,因为2mol羟基与足量钠反应放出1mol氢气。 ③水和钠反应:反应剧烈 乙醚和钠反应:无明显现象 结论: ①金属钠可以取代羟基中的H,而不能和烃基中的H反应。 ②乙醇羟基中H的活性小于水分子中H的活性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燃烧: 乙醇在空气里能够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乙醇可用作内燃机的燃料,实验室里也常用它作为燃料。 [归纳]等物质的量的CH3CH2OH燃烧与CH3CH2燃烧生成等量的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的量的CH3CH2OH燃烧与CH2=CH2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 [推论]等物质的量的饱和一元醇燃烧与同碳原子数的烷烃燃烧生成等量的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的量的饱和一元醇燃烧与同碳原子数的烯烃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 ②催化氧化:乙醇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条件下,能够被空气氧化,生成乙醛。工业上根据这个原理,可以由乙醇制造乙醛。 I、反应现象: 将弯成螺旋状的粗铜丝先在空气中灼热,然后立即插入乙醇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由红色变为黑色,再由黑色变为亮红色,并产生刺激性气味,Cu的质量不变。 II、反应机理:

《乙醇 醇类》练习题

乙醇醇类 【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性质和用途。 2、生了解羟基的特性和醇的同系物。了解甲醇、乙二醇、丙三醇的应用。【教学重点】乙醇的分子结构、性质和用途 【教学过程】 一、物理性质:乙醇俗称酒精,它是没有颜色、透明而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78.5℃。乙醇易挥发,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能跟水任意比互溶。[演示实验:酒 精溶于水后体积的变化] 三、结构: 化学式:C2H6O 结构简式:CH3CH2OH 乙醇的分子结构,极其可能的断键方位: 四、乙醇的化学性质(分析其断键的可能性) 1、和金属反应(与水作对比实验) (断键位置①,反应类型:取代反应)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 2、和氢卤酸反应(乙醇、溴化钠、浓硫酸加热) (断键位置②,反应类型:取代反应)CH3CH2OH + HBr → CH3CH2Br + H2O 3、氧化反应 ①、在空气中燃烧,淡兰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C2H5OH(l) + 3O2 (g)→ 2CO2 (g)+ 3H2O(l)+ 1367kJ ②、催化氧化(加热的铜丝伸到乙醇中,观察铜丝颜色变化,闻乙醇气味变化) (断键位置:①、③,氧化反应) 2CH3CH2OH + O2→ 2 CH3CHO (乙醛)+ 2 H2O *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概念:得氧少氢被氧化,失氧得氢被还原 4、脱水反应(演示实验:注意仪器,温度计、沸石) 170℃消去反应,断键位置:②④ CH3CH2OH → CH2=CH2↑+ H2O 140℃取代反应(分子间脱水)2CH3CH2OH → C2H5-O-C2H5 + H2O *伯醇成醛、仲醇成酮、叔醇不能被氧化 *醇的消去反应:①遵循查衣采夫规则②相邻碳上有氢的醇可以被消去。 *醇尽管能和Na反应,但不是酸(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由生成的氢气推出活泼氢个数,推出羟基或氧个数 五、乙醇的用途: 制燃料、饮料、香精、化工原料、有机溶剂 六、乙醇的工业制法 ①、发酵法:含糖农产品(酵母菌)→分馏 95%的乙醇 ②乙烯水化法: CH2=CH2+ H2O → CH3CH2OH 醇类:分子中含有和链烃基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 一、命名以及同分异构体 二、分类1:一元醇:甲醇(CH3OH)重要的化工原料;“假酒”——含甲醇的工业酒精 二元醇:乙二醇(HOCH2CH2OH)无色粘稠状液体,易溶于水,可作为内燃机抗冻剂 三元醇:丙三醇(俗称甘油),吸湿性很强,用途很广,制硝化甘油,防冻剂和润滑剂。 分类2:伯醇、仲醇、叔醇

醇酚知识点讲解及习题解析

醇酚知识点讲解及习题解析

烃的衍生物 醇酚(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醇类的结构特点、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醇的用途。 【预习作业】 1.现在有下面几个原子团,将它们组合成含有—OH的有机物CH3——CH2— — 【基础知识梳理】 一、认识醇和酚 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醇;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形成的化合物叫做酚。 二、醇的性质和应用 1.醇的分类 (1)根据醇分子中羟基的多少,可以将醇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饱和一元醇的分子通式:C n H2n+2O 饱和二元醇的分子通式:C n H2n+2O2(2)根据醇分子中羟基所连碳原子上氢原子数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伯醇、仲醇和叔醇

伯醇:-CH2-OH 有两个α-H 仲醇:-CH-OH 有一个α-H 叔醇:-C-OH 没有α-H 2.醇的命名(系统命名法) 命名原则: 一元醇的命名:选择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把支链看作取代基,从离羟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按照主链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醇”,羟基在1位的醇,可省去羟基的位次。 多元醇的命名:要选取含有尽可能多的带羟基的碳链作为主链,羟基的数目写在醇字的前面。用二、三、四等数字表明 3.醇的物理性质 (1)状态:C1-C4是低级一元醇,是无色流动液体,比水轻。C5-C11为油状液体,C12以上

高级一元醇是无色的蜡状固体。甲醇、乙醇、丙醇都带有酒味,丁醇开始到十一醇有不愉 快的气味,二元醇和多元醇都具有甜味,故 乙二醇有时称为甘醇(Glycol)。 甲醇有毒,饮用10毫升就能使眼睛失明,再多用就有使人死亡的危险,故需注意。 (2)沸点:醇的沸点比含同数碳原子的烷烃、卤代烷高。且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3)溶解度:低级的醇能溶于水,分子量增加溶解度就降低。含有三个以下碳原子的一元 醇,可以和水混溶。 4.乙醇的结构 分子式:C2H6O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H2OH 5.乙醇的性质 (1)取代反应 A.与金属钠反应 化学方程式:2CH3CH2OH +2Na →2CH3CH2ONa +H2↑ 化学键断裂位置:① 对比实验:乙醇和Na反应:金属钠表面有气

卤代烃习题和答案

溴乙烷 卤代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 A 、 、CH 3CH 2NO 2 C 、CH 2=CHBr D 、[CH 2-CH 2]n 2、为了保证制取的氯乙烷纯度较高,最好的反应为( ) A 、乙烷与氯气 B 、乙烯与氯气 C 、乙炔与氯气 D 、乙烯跟氯化氢 3 、下列物质中,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是( ) A 、氯乙烷 B 、溴乙烷 C 、溴苯 D 、甲苯 4、下列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 ①CH 3CH 2 Cl ②CH 2=CHCl ③CH 3CH 2CH 2Cl ④CH 2ClCH 2Cl ⑤CH 3CH 2CH 2CH 3 ⑥CH 3CH(CH 3)2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⑤⑥ 5、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 A 、CH 3CH 2Br+H 2O CH 3CH 2OH+HBr B 、CH 2=CH 2+HCl CH 3CH 2Cl C 、CH 3CH 2OH CH 2=CH 2↑+H 2O D 、CH 3CH 2Br+NaOH CH 2=CH 2↑+NaBr+H 2O 6、乙烷在光照的条件下跟氯气混合,最多可能产生几种氯乙烷( ) A 、6 B 、7 C 、8 D 、9 7、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利昂(是多卤化物,如CF 2Cl 2-12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 原子,此Cl 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作用。有 关反应为: O 3 O 2+O Cl+O 3 ClO+O 2 ClO+O Cl+O 2 总反应为:2O 3 3O 2 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 的作用是( ) A 、反应物 B 、生成物 C 、催化剂 D 、中间产物 8、以一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一丙二醇时,需要经过的各反应分别为( ) A 、加成---消去---取代 B 、消去---加成---取代 C 、取代---消去---加成 D 、取代---加成---消去 9、二溴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为M ,M 的苯环上的氢原子被一个溴原子取代后,只能得到一种产物,则由M 形成的三溴苯只能是( ) A 、、、、 NaOH 催化剂 乙醇 光 浓H 2SO 4 170℃

(实验化学)乙醇和苯酚的性质实验

《实验化学》专题2 物质性质的探究 课题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 路桥中学张红岗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的方法进一步认识乙醇,苯酚的重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认识乙醇、苯酚因结构上的差异引起性质差异的原因,并能比较醇羟基和酚羟基的化学活性 3.学习实验室制备酚醛树脂的方法,学会水浴加热方法 4.体验运用实验方法探究物质性质的过程 5.初步形成一定的分析,推理与归纳能力 二、实验药品 无水乙醇、苯酚晶体、钠单质、乙醚、苯、丙酮、四氯化碳、5%K2Cr2O7溶液2mol/L的硫酸溶液、浓硫酸、2mol/LNaOH溶液、0.01mol/LKMnO4溶液、 浓溴水、FeCl3溶液、稀盐酸、大理石、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三、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事实上实验现象与我们推测的不符合! 以乙醚做溶剂时,乙醇与钠反应比苯酚与钠反应快! 事实上:如果用苯、丙酮、四氯化碳等溶剂来代替乙醚,也不能明显的观察到苯酚与钠反应比乙醇与钠反应快

为什么在乙醚中,苯酚与钠反应比乙醇与钠反应要慢一些呢? 原因猜测: 原因一: 乙醇钠易溶于乙醇、乙醚而苯酚钠难溶于乙醚,类似于实验室制CO2不能用块状CaCO3与稀H2SO4反应一样,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苯酚钠附着在钠块表面,使反应减慢 原因二:考虑氢键的影响 苯酚羟基氢与苯环共轭∏键之间形成的氢键比乙醇分子间的氢键要强.正是这种强的氢键约束了羟基氢,破坏这类氢键需要更高的能量 原因三:从分子结构上分析: 苯酚中羟基氢与苯环之间形成氢键,羟基氢被∏电子云所笼罩,紧扣其中, 金属钠首先接触的是∏电子云,电子传入必然受到∏电子云排斥,所以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活化能比钠与乙醇反应的活化能要高 结论:以乙醚为溶剂, 乙醇.苯酚与钠反应这个实验 可以验证: 乙醇和苯酚都能和钠反应 不能证明: 苯酚羟基氢比乙醇的羟基氢活泼 如果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证明乙醇和苯酚都能和钠反应, 则这个实验可以达到目的如果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证明苯酚羟基氢比乙醇的羟基氢活泼, 则这个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那么如何证明苯酚中的羟基比乙醇中的羟基更活泼呢?其实方法很多 如:1、.取两只试管,加入2ml的稀NaOH溶液,加入1-2滴酚酞,取0.46g乙醇和0.94g苯酚加入试管中, 加入苯酚的试管溶液颜色明显变浅,加入乙醇的试管溶液颜色变化不大 2、取适量乙醇和苯酚,分别配制成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别滴加到NaAlO2溶液中,能产生浑浊的是苯酚溶液 C6H5OH+ NaAlO2 + H2O ===== C6H5ONa+Al(OH)3 (注:此实验也可以用酸性KMnO4代替酸性K2Cr2O7溶液)

乙醇知识点全

【学习目标】 1、理解烃的衍生物及官能团的概念; 2、掌握乙醇的组成、分子结构与主要化学性质,了解它的主要用途; 3、通过乙醇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学习,充分理解官能团对性质的影响。 中国具有悠久的酒文化: 欢时-----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离时-----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一、乙醇的结构 化学式:C 2H 6O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 3CH 2OH 或C 2H 5OH 官能团:—OH (羟基) 电子式: (羟基与氢氧根离子不同) 羟基与氢氧根的比较 羟基(-OH ) 氢氧根(OH - ) 电子式 电荷数 不显电性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存在形式 不能独立存在 能独立存在于溶液和离子化合物中 稳定性 不稳定 稳定 相同点 组成元素相同 二、物理性质 俗名酒精,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比水低,易挥发,可以以任意比溶于水,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H —C —C —O —H H H H H ·O:H

生活中酒类的浓度 酒类啤酒葡萄酒黄酒白酒医用酒精工业酒精无水酒精 浓度3-5%6-20%8-15%50-70%75%95%% ②由工业酒精制无水酒精的方法:先在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然后加热蒸馏制得无水酒精。 ③通常用无水CuSO4(白色)检验是否含有水。 三、化学的性质 (1)与金属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2C2H5OH+2Na→2C2H5ONa+H2↑ 实验现象:金属钠沉于无水乙醇底部,在钠表面有无色气泡产生,最终钠粒消失,溶液为无色透明。收集产生的气体,移近酒精灯火焰,有爆鸣声。 反应原理:该反应中,金属钠置换了羟基上的氢(即断氧氢键),说明-OH上的氢原子比较活泼。 要点诠释: a.钠的密度(cm3)小于水而大于乙醇,所以钠浮于水面而沉于乙醇底部。 b.钠与乙醇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说明乙醇羟基中的H不如水中的H活泼,乙醇比水更难电离,所以醇 无酸性,是非电解质。 c.产物C2H5ONa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强碱NaOH。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e.乙醇与活泼金属(K、Mg等)也能发生类似反应,置换出H2,如:2C2H5OH+Mg→(C2H5O)2Mg+H2↑。 f.实验室中,常用乙醇销毁散落的钠的小颗粒,不用水。 钠分别与水、乙醇反应的比较 钠与水的反应钠与乙醇的反应 钠的现象钠粒熔为闪亮的小球,快速浮游于水面,并迅 速消失 钠粒未熔化,沉于乙醇液体底部,并慢慢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