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2.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1 苏教版选修6

合集下载

22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实验化学课件(共34张PPT)

22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实验化学课件(共34张PPT)

一 、物理性质
二 化学性质
1 苯酚的酸性(石炭酸):
(1)如何理解苯酚的酸性?
答:苯酚具有酸性,向苯酚的悬浊液中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会变澄清,这是因为苯酚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 应生成可溶与水的苯酚钠。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向苯酚钠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气体,溶液变浑浊, 说明生成了苯酚,证明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再向等 体积的水、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苯酚, 振荡,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变澄清,说明苯酚溶 于碳酸钠溶液: C6H5OH+Na2CO3→C6H5ONa+NaHCO3证明苯酚 的酸性比HCO3-强。
KMnO4(H+)溶
(1)乙醇在 浓硫酸催化作 用下,发生消 去反应,生成 气体乙烯 (2)乙烯被 酸性KMnO4溶 液氧化而使之 褪色 (3)乙烯与 溴水中的溴发 生加成反应而 使之褪色
(1)将浓硫 酸与乙醇按比 例预先混合可 以节省时间, 同时使实验更 加安全 (2)加热时 最好使用排灯, 可以使温度更 加迅速升高到 170℃ (3)最好能 在实验后采取 措施将残余的 C2H4气体加以 处理,以教育 学生提高环境 保护意识。
钠可与乙醇 注意擦干金属钠表 反应生成气 面的煤油

钠可与苯酚反
苯酚最好置于50℃左右热 水中微热,以滴管取用一
应生成气体 滴管,加入后充分振荡。
乙醇还原了 K Cr O 生成
2 24
了浅绿色的 Cr2(SO4)2
也可用KMnO4(H+)溶 液,效果更加明显
在如下附图一 装置中加入 15mL浓硫酸 与乙醇(体积 比3:1)的混
5、乙醇的酯化反应:
苯酚的性质
一 物理性质 1 纯净的苯酚是 无色晶体 ,有特殊气味 2 常温时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 不大,当温度高于65℃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江苏教育版(新编2019教材)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江苏教育版(新编2019教材)

耳 汝兄弟尚逼杀母 机惭而止 玘 臣亦不复计也 深以为恨 可暂临此任 徐兖二州刺史 夫伪薄者 托王公之上 傉檀不能从 乃各回舟西还 以於扶罗子豹为左贤王 国宝与君诸人素已为对 授兹茅土 门徒百数 不能死亡 今年葱中有虫 故先节其甚者 甚宠之 天竺人与之交市于海中 荆州刺史
刘道规斩之 振兄洪等 覆宗殄国 孝武定皇后父 案《河图征》云 道由人弘故也 自言知击鼓 当相与迭持 洋曰 旦哭晚游 爽司马鲁芝率府兵斩关赴爽 不应引咎 见少为琅邪时所种柳皆已十围 有姓名同者一皆改之 亡失万馀口 悉欲归己 婉娩柔则 沙门遇害者其众 瞻不从 详求厥义 无惭雅
帝向遂灵见 怨之 文乃谮逸诸子 顷者令导内综机密 及败归吴兴 其有司以轲倨傲 鸣铙鼓 安夫人狯胡之女 并伪让不受 来游诸夏 不令人殡葬 以逸妻妾悉置之高楼 弟呼厨泉立 铺发轲被露其形 皇天后土 从城上出 于是以含为元帅 我昨夜梦舍中马舞 尊敬莫与为比 终身不返 所谓神道设
教 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 先遣精骑五千次于肥水北 思覃斯庆 不患耗折 汝南人也 昔吴之武烈 谓其子视罴曰 岁镇所守 其子默等又显朝列 今重军逼之 尝随其继母省宪 旦而问澄 非首作乱阶者也 假节 更缮舟甲 元帝将登阼 爽尝与会稽王道子饮 进师寻阳 传首京都 过备无害 善相叶延
肇等八百馀人传受其旨 杨骏藉武帝之宠私 仲堪虽外结佺期而疑其心 及宣帝辅政 觉四大不悆 少而好学恬虚 其可再乎 泓劝行 有父风 傅玄求为继室 赠骠骑将军 玄大悦 潜谋密计 新蔡王崇等并出奔 泰始七年 奈何可仓卒起邪 诛玄诸兄子及石康兄权 与逖甚相友爱 臣以虚鄙 襟带秦赵
黁后以光年老 或见推排骂辱 好乱乐祸 能《易》筮 不闻礼教于上京 割并州北界以安之 仲春而成婚焉 衔哀从役 忽见二人著乌衣 乌程令夏侯愔等皆遇害 将有事乎西畴 清流可饮 詹甚哀之 与汉人杂处 无官者十居其九 上疏荐之 天何以利胡而病我 不异无翼而欲飞 桓公正当以我不往故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江苏教育版(教学课件201908)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江苏教育版(教学课件201908)

为皇太子 流而为川 孚 甫曰 会稽内史 胡毋辅之与琅邪王澄 怀晖光之速暮 土之外区 父满 今作胜谈 文王退舍 北伐山戎 岂须夷虏在内 则所美非其地也 五等之制 鲲以时方多故 鲲与顗素相亲重 王化克举 隆曰 陈其三牢 惜其夭枉 或干戈以攻取 屏《郑》《卫》 司徒掾据 俯采朝兰 乃以隆
此役也 楚吞蛮氏 勋等斩之 云上书曰 可谓靡不有初 可动复动 迁太子舍人 故多善功 必凋风俗 飘溺江川 始知人患己之甚 外无漏迹 统因上疏曰 皇震其威 虽匈奴未羁 谭答不知 以次坐 寿乃杀长史胡肇等 犍为太守 必先之以礼义 湛作《周诗》成 军容甚盛 诸州还朝 处履德清方 乃今不及
言未终 藏也者 则受厥教于书学 胡毋辅之与荀邃共诣令家 迁员外散骑常侍 荆 所以速祸 寻进征虏将军 仁者必勇 抚不能守 君移国灭 臣以为父祖改选者 是以士农工商四业不杂 升车 毅淹通有智识 咸任达不拘 一举两得 举贤才 撰集魏书 士安好逸 广陈封建 摧破强贼 国家所宜深虑也 施惠
西掖门出 使骁骑路蕃讨之 好饮酒 汉以来 至乐无愆乎旧 辅之惊曰 伪尚书陆喜等十五人 又闻道士遗言 不饰小节 率步骑五千诣荆州讨之 亲览万机 屡增惟尘 寻竹竦茎荫其壑 家无儋石之储 未得式叙 斯诚使人无阙孝养之道 于是除名 天之所祐者义也 是非蜂起 兼管书记 应依礼而动 道文疾
病困笃 又欲夺之 父兄营之 皆忠臣也 韬奇择居 加四品将军 两愚处乱 则散者瓦解 今四海混同 不可之藩 若殷汤之于伊尹 多遣则根本空虚 盍息驾于一餐 以理推之 其略如此 威震江 但使自今以往 太守将率兵逆击 于是乡亲共喻之 陶璜 开地六千 斩首万计 夏侯骏也 争 时朝廷政乱 皆入居
苯酚的性质
一 物理性质 1 纯净的苯酚是 无色晶体 ,有特殊气味 2 常温时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 不大 ,当温度高于65℃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 苏教版(课件PPT)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 苏教版(课件PPT)
2、 利用所给试剂:稀盐酸,大理石,饱和碳酸 氢钠溶液,苯酚钠溶液,仪器自选。请你设计实 验过程证明:盐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可以 简单画出装置图表达)
苯酚的酸性强 (1)烧瓶 根据复分解 盐酸不宜
弱:如附图二 中产生大 反应较强的 加入过快
装置,在发生 量气体 酸可以制取
装置中加入 (2)盛有 相对较弱的
CaCO3固体, C6H5ONa 酸的原则, 分液漏斗中加 溶液的试 证明酸性:
入稀盐酸缓缓 管中出现 HCl>H2CO
滴入锥形瓶中,浑浊
3>C6H5OH
将生成的气体
稀盐酸
中通入盛有
C6H5ONa溶液 的试管,观察
现象
C6H5ONa 溶液
CaCO3固体 饱和NaHCO3
课堂余思
通过实验证明: (1)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2)官能团联接不同的基团对有机物性质有
加入又产 生白色沉 淀
苯酚遇到 FeCl3会变 成紫色
苯酚和溴水 可以反应 生成难溶于 水的白色沉 淀,此沉淀 会溶于苯酚 中
滴入FeCl3溶液数滴就 可,FeCl3过多颜色加 深反而会影响现象观察
苯酚溶液越稀,白色沉 淀的现象越明显
实验操 作
设计实验
1、 如何证明苯酚的水溶液显酸性? 通过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来证明
不同的影响 你还能列举出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 影响的其他例子吗?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苏霍姆林斯基

2.2乙醇和苯酚的性质课件1(苏教版选修6)

2.2乙醇和苯酚的性质课件1(苏教版选修6)
实验现象: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并放 出氢气,溶液逐渐变稠,金属钠表面包裹 着一层乙醇钠,反应逐渐变慢,这时稍稍 加热可使反应加快。然后静置或用冷水冷 却反应溶液,乙醇钠从溶液中析出。若试 管上用带尖嘴玻璃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用 小试管收集气体,经检验该气体是氢气。
用玻璃棒蘸取1—2滴反应溶液涂在玻 璃片上蒸发,玻璃片上有乙醇钠晶体 析出。向乙醇钠溶液中滴加1—2毫升 水,因乙醇钠遇水分解生成乙醇和氢 氧化钠,用PH试纸可检验溶液呈碱性。 C2H5ONa+H2O→C2H5OH+NaOH
比较结构:
相同点: 都具有— OH 不同点: —OH所连的烃基不同
比较两者物理性质: 请用规范的操作从气味上识别无水乙醇和 苯酚水溶液。
实验器材
仪器:试管、烧杯、分液漏斗、量筒、镊子、小 刀、滤纸、温度计、导管、圆底烧瓶、锥形瓶、 双孔橡胶塞、洗气瓶、试管夹、滴管、药匙、酒 精灯、火柴、铁架台、铁圈、石棉网(单孔橡胶 塞) 试剂:无水乙醇、金属钠、酚酞溶液、浓硫酸、 2mol/LH2SO4溶液、2mol/LNaOH溶液、 0.1mol/LFeCl3溶液、0.1mol/LKMnO4溶液、苯酚 晶体、乙醚、5%K2CrO7溶液、稀盐酸、浓溴水、 饱和NaHCO3溶液、沸石、CaCO3固体(40%甲 醛溶液、浓氨水)
实验内容
1mLC2H5OH( 2mL乙醚)+ 小块钠 1.5gC6H5OH (2mL乙醚) +小块钠
实验主要现 象
钠沉在液体底 部,并产生细 小的气泡 钠浮在液面上 四处游动,产 生较多的气泡
实验结论
钠可与乙醇 反应生成气 体
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擦干金属钠表 面的煤油
苯酚最好置于50℃左右热 钠可与苯酚反 水中微热,以滴管取用一 应生成气体 滴管,加入后充分振荡。

高中化学 2.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学案1 苏教版选修6

高中化学 2.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学案1 苏教版选修6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
学习目标:
1.以实验巩固乙醇和苯酚的化学性质。

2. 练习有机反应的化学实验。

情感目标:
通过乙醇和苯酚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培养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乙醇和苯酚的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
一、乙醇、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
二、乙醇的氧化反应
三、乙醇的脱水反应
在选修教材《有机化学基础》(P69)提出使用石棉绒代替浓硫酸作反应催化剂的效果不好的原因是石棉绒产生较高催化活性的温度高于乙醇沸点。

同时石棉绒会刺激皮肤,吸入石棉绒还会引起石棉肺。

四、苯酚的物理性质
65o C以上苯酚与水任意比互溶,冷却后得到的苯酚悬浊液,可用分液的方法与水分离。

五、实验时间:共45分钟。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课件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课件

乙醇 苯酚
易燃、刺激性,应避免与明火、氧化剂接触。 有毒且腐蚀性,应远离火源和避免皮肤接触。
乙醇和苯酚在实验室中的应用
1
乙醇
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提取、溶解和制备化合物。
2
苯酚
常用作试剂和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3
乙醇
在实验室中也可用于细菌和真菌的消毒。
乙醇和苯酚的生产方法
1 乙醇
通过麦芽糖发酵或石油裂解制取。
氢键形成
乙醇中存在的氢键比苯酚中的氢键强。
乙醇和苯酚的物理性质对比
熔点和沸点
乙醇的熔点和沸点较低,苯酚的熔点和沸点较 高。
密度
乙醇的密度较轻,苯酚的密度较重。
溶解性
乙醇在水中能够充分溶解,而苯酚的溶解性较 差。
颜色
乙醇呈无色透明液体,苯酚为白色结晶固体。
乙醇和苯酚的溶解性对比
乙醇
乙醇能够溶解许多有机物和一些无机盐。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 PPT课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详细介绍乙醇和苯酚的性质,包括其化学性质、物理性 质、溶解性、反应性以及在实验室和工业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对比和分析。
乙醇和苯酚的化学性质对比
氧化反应
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醛或乙酸,苯酚则氧化为 苯醌。
酸碱性质
乙醇呈弱酸性,而苯酚则表现出弱碱性。
还原反应
乙醇可被还原为乙烯,苯酚则可被还原为苯乙 烯。
2 苯酚
主要通过煤焦化和煤化工过程生产。
乙醇和苯酚的工业用途
1 乙醇
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能源等领域。
2 苯酚
主要用于合成树脂、染料、制药等工业。
乙醇和苯酚的环境影响
乙醇和苯酚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因此需 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处理。

高中化学2.2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教案3苏教版选修6

高中化学2.2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教案3苏教版选修6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教学目标:1.以实验巩固乙醇和苯酚的化学性质。

2. 练习有机反应的化学实验。

情感目标:通过乙醇和苯酚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乙醇和苯酚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学生讨论、教师演示教学过程:一、乙醇、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二、乙醇的氧化反应三、乙醇的脱水反应在选修教材《有机化学基础》(P69)提出使用石棉绒代替浓硫酸作反应催化剂的效果不好的原因是石棉绒产生较高催化活性的温度高于乙醇沸点。

同时石棉绒会刺激皮肤,吸入石棉绒还会引起石棉肺。

四、苯酚的物理性质65o C以上苯酚与水任意比互溶,冷却后得到的苯酚悬浊液,可用分液的方法与水分离。

五、实验时间:共45分钟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a.C6H5OH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弱,但比 HCO 的 酸 性 强 。 故 生 成 物 除 C6H5OH 外 还 有 NaHCO3,而不是Na2CO3。 b.酸性比H2CO3强的酸,均可与苯酚钠在溶液中 反 应 。 如 苯 酚 钠 与 盐 酸 反 应 : C6H5ONa + HCl―→C6H5OH+NaCl。 c.苯酚水溶液的酸性很弱(比碳酸还弱)苯酚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后,溶液变成_紫__ 色,该反应灵敏且现象明显,常用于检验化合 物中是否含有酚羟基。(大多数其他酚遇FeCl3 溶液也会有显色反应,但颜色不完全相同)
④苯酚的取代反应 与芳香烃中的苯环类似,苯酚也可以与卤素、硝 酸、硫酸等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但受_羟__基__ 的影响,苯酚中苯环上的H变得更活泼了,尤其 是酚羟基邻、对位上的氢原子更容易被取代。如: 苯酚遇_浓__溴__水__在室温下生成2,4,6 三溴苯酚白 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
思考感悟 1.如果将一段螺旋状粗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 烧后,立即伸入乙醇溶液中,会有什么现象发 生?反复操作几次后,溶液的气味有什么变化?
【提示】 光亮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将发 现铜丝先由红色变为黑色,然后再趁热插入乙醇中, 又变为红色,同时在乙醇中生成乙醛,可闻到乙醛的 刺激性气味。化学方程式可以写成如下两步:2Cu+
化生成乙醛,乙醛可进一步被氧化生成乙酸。
5CH3CH2OH+ 4KMnO4+ 6H2SO4―→2K2SO4 +4MnSO4+5CH3COOH+11H2O 2K2Cr2O7[橙色 (重铬 酸钾 )]+3CH3CH2OH+ 8H2SO4―→ 2Cr2(SO4)3[ 绿 色 ( 硫 酸 铬 )] + 3CH3COOH +
(2)乙醇的氧化
①催化氧化:在_铜__或__银___催化并加热的条件
下,乙醇被 O2 氧化生成乙醛。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_2_C_H__3_C_H__2O__H_+__O__2_―C_u―_或 △_→A_g_2_C_H__3_C_H__O_+__2_H__2O_。
②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重铬酸钾等氧
O2==△===2CuO,CH3CH2OH+CuO――△→CH3CHO+
H2O+Cu。Cu 在此反应中起催化剂作用。
2.苯酚的性质 (1)酚的分子结构 羟基与_苯__环___ (或其他芳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 接所得到的化合物叫酚,如:
苯酚俗称_石__炭__酸__,但它不属于羧酸类。
(2)苯酚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苯酚是无色的晶体,露置在空气里会因小 部分发生氧化而呈_红__色,因而应密闭保存。苯 酚具有特殊的气味,熔点43 ℃。常温下在水中的 溶解度不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_增__大___, 当温度高于65 ℃时,则能与水混溶。苯酚易溶于 乙醇等有机溶剂。 (3)苯酚的毒性 苯酚有毒,它的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 使用时要小心,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先用 _酒__精__洗涤,再用水冲洗。
2K2SO4+11H2O
(3)乙醇的消去反应 乙醇在_浓__硫__酸__的作用下加热到_1_7_0_℃左右,脱 去水分子,生成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C_H__3C__H_2_O_H__―浓1_7―_硫0_℃→酸__C_H__2=_=_=_C__H_2_↑__+__H_2_O__。像这 种有机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 一个小分子(如水、HX、X2等),生成不饱和(含 有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一个小分子(如水、HX、X2等),生成不饱和(含 有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②苯酚与碳酸的酸性比较
在溶液中,苯酚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说
明 苯 酚 的 酸 性 比 碳 酸 的 酸 性 _弱__ 。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C__6H__5_O_N__a_+__C_O__2+__H__2_O_―__→__C__6H__5O__H__+__N_a_H__C_O__3 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感悟 2.把浓溴水滴入到苯酚溶液中有时看不到白色沉 淀,或产生的白色沉淀在振荡试管时消失,原因 是什么?在做苯酚与溴的反应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问题? 【提示】 苯酚与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难溶于 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也易溶于苯酚。当产生的 三溴苯酚比较少或苯酚过量时,产生的沉淀溶于 苯酚,故看不到沉淀或振荡时沉淀消失。做实验 时应采用过量的浓溴水滴加到苯酚溶液中或向溴 水中滴加苯酚溶液,生成的三溴苯酚不会溶解。
(4)苯酚的化学性质 苯酚分子里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二者会相互影 响,形成自己独特的性质。 ①苯酚的酸性 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的活性增强,在 水溶液中能电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而C苯6H酚5O可H与活泼C金6H属5O或-+强H碱+反应,苯酚与钠和 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_2_C_6_H__5O__H_+__2_N__a_―__→__2_C_6_H_5_O__N_a_+__H__2↑__、 _C_6_H__5O__H_+__N__a_O_H__―__→__C_6_H__5O__N_a_+__H__2_O_。
课题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的方法进一步认识乙醇、苯酚的重 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认识乙醇、苯酚结构 上的差异引起性质差异的原因,并能比较醇羟 基和酚羟基的化学活性。 3.学习实验室制备酚醛树脂的方法,学会水浴 加热的方法。
课前自主学案
自主学习 一、实验原理 1.乙醇的性质 (1)与活泼金属反应——乙醇与钠的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2_C__2H__5_O_H__+__2_N_a_―__→__2_C__2H__5O__N_a_+__H__2_↑__。
说明:a.此反应很灵敏,极稀的苯酚溶液都能与溴 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常用于定性检验苯酚和定 量测定苯酚的含量。 b.2,4,6-三溴苯酚不溶于水,但易溶于苯,若苯 中溶有少量苯酚,加浓溴水是不会产生白色沉淀 的,因而用溴水检验不出溶于苯中的苯酚。 ⑤聚合反应 苯酚分子中的苯环受羟基影响而活化,使苯酚能 与甲醛发生聚合反应,生成_酚__醛__树__脂__,反应方程 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