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社会》教案.docx

合集下载

三年地方《人与社会》教案

三年地方《人与社会》教案

三年地方《人与社会》教案第一章:了解我们的社区1.1 学习目标:了解我们所在的社区环境学会与邻居沟通交流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1.2 教学内容:社区的概念与特征社区的组成与功能我们的社区环境邻居之间的互动1.3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介绍自己所在的社区,分享社区的特色和优势小组活动:调查社区的公共设施,如公园、商场、学校等,了解其功能和服务对象实践任务:与邻居交流,了解邻居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增进邻里关系第二章:探索家庭关系2.1 学习目标:了解不同类型的家庭关系学会与家庭成员有效沟通培养家庭责任感2.2 教学内容:家庭关系的类型与特点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技巧家庭责任与分工2.3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及关系,探讨家庭中的亲情与温暖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场景,练习倾听与表达的技巧家庭作业:观察家庭成员的分工与责任,记录一周的家庭生活,进行分享和讨论第三章:认识学校生活3.1 学习目标:了解学校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学会与老师和同学相处3.2 教学内容:学校的基本组织结构与功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改进3.3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在学校的经历,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小组活动:讨论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技巧,如尊重、合作、分享等第四章:探索社会规则4.1 学习目标: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4.2 教学内容:社会规则的种类与作用遵守社会规则的技巧与方法公民素养的培养与提升4.3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探讨社会规则对我们的生活和成长的重要性角色扮演:模拟社会场景,练习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的技巧实践任务:观察身边的社会规则,分析其作用和意义,进行分享和讨论第五章:走近职业世界5.1 学习目标: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需求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培养职业规划意识5.2 教学内容:职业的分类与特点选择职业的考虑因素职业规划的方法与步骤5.3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分享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了解其特点和需求小组活动:调查身边人的职业经历,了解其职业选择和规划的过程实践任务:进行职业兴趣测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个人的职业规划第六章:理解经济生活6.1 学习目标:了解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学会理解经济活动中的交换与消费培养合理消费和理财的意识6.2 教学内容:经济学的初步概念市场交换与货币的作用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理财的基本原则6.3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通过实例了解商品交换的基本原理小组活动:模拟市场交易,学习如何进行消费决策实践任务:调查家庭消费习惯,分析消费观念与经济生活的关系第七章:探索法律常识7.1 学习目标:认识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学会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培养遵守法律的意识7.2 教学内容:法律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常见法律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课堂讨论:讨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角色扮演:模拟法庭场景,学习法律程序和权利义务实践任务: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权益第八章:关爱自然环境8.1 学习目标:增强环保意识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8.2 教学内容: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8.3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分享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讨论环保的重要性小组活动:调查当地的环保措施和成效,提出改进建议实践任务: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垃圾分类等,践行绿色生活第九章:融入多元文化9.1 学习目标:增进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和合作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与价值跨文化交流的技巧与礼仪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9.3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分享不同文化的特色和习俗,增进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小组活动:模拟跨文化交流场景,练习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技巧实践任务:访问当地的文化机构,如博物馆、艺术展览等,了解不同文化的历史和现状第十章:规划未来生活10.1 学习目标:学会设置个人生活目标培养自我管理和决策的能力理解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10.2 教学内容:生活目标设定的原则与方法自我管理技巧的培养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10.3 教学活动:课堂讨论:讨论个人生活目标的设定,分享实现目标的经验和方法个人作业:学生制定个人生活规划,包括短期和长期目标分享与反馈:学生展示自己的规划,并提供反馈和建议,互相学习和鼓励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五章“走近职业世界”中的实践任务:制定个人的职业规划。

三年地方《人与社会》教案

三年地方《人与社会》教案

三年地方《人与社会》教案第一章:了解社会与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社会与人的基本关系。

2. 培养学生对社会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认识。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社会的定义与特征。

2. 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

3. 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社会与人的关系。

2. 小组活动:让学生调查并总结社会现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第二章:家庭与个人成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家庭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

3. 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关系,提高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家庭的功能与类型。

2. 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家庭关系的维护与沟通。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与个人成长的理解。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家庭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3. 家庭作业:让学生采访家庭成员,了解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教育的重视。

3. 引导学生关注教育改革,提高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教育的作用与类型。

2. 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3. 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教育与个人发展的看法。

2. 小组活动:让学生调查并总结教育改革的影响。

第四章:社会规范与个人行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社会规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对社会规范的尊重。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规范的遵守,提高道德素养。

教学内容:1. 社会规范的定义与特征。

2. 社会规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3. 社会规范的遵守与维护。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社会规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社会场景,提高对社会规范的遵守意识。

3. 小组活动:让学生调查并总结社会规范的遵守情况。

第五章:社会问题与个人责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社会问题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幼儿园人与社会教案

幼儿园人与社会教案

幼儿园人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幼儿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2.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幼儿的沟通和交往能力。

3.培养幼儿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培养幼儿的友谊和互助意识。

二、教学内容1.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场所–人们在社会中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人们的行为和言语会对社会产生影响2.社会生活与规则–社会有一定的规则和秩序–遵守社会规则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社会规则的意义和作用–幼儿在幼儿园的社会生活中应遵守的规则和约定三、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社会游戏1.活动目的:通过社会游戏,让幼儿体验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合作精神。

2.活动准备:–社交角色扮演道具:医生服、警察服、消防员服等。

–游戏道具:医生包、消防车模型等。

–游戏场地:在教室或室外设置不同的社会场景,如医院、警察局等。

3.活动过程:1.教师介绍社会游戏的目的,并向幼儿解释社交角色扮演道具的用途和意义。

2.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社交角色扮演,如医生、警察等。

教师指导幼儿分工合作,进行社会游戏。

3.幼儿在游戏中扮演相应角色,通过互动和合作,体验社会角色的责任和作用。

4.活动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游戏中的体验和收获,引导幼儿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

活动二:制定幼儿园规则1.活动目的:通过制定规则的过程,让幼儿了解社会规则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

2.活动准备:–板书、纸张和彩色笔。

–图片或实物示例:按时上课、排队、整理自己的东西等。

3.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幼儿园中应该遵守的规则,如按时上课、听讲、不打架等。

2.教师将幼儿的意见记录在板书上,并与幼儿进行讨论和补充。

3.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分组讨论制定幼儿园规则的具体内容。

4.每个小组汇报他们制定的规则,并与全班一起讨论最终的幼儿园规则。

5.教师将幼儿制定的规则整理成规范的形式,并张贴在教室中。

辽海出版社三年级下人与社会全册教案

辽海出版社三年级下人与社会全册教案
二、智慧泉
1、同学们,谁能帮老师推荐一下,我们家乡都有哪些特色的美食(锅包肉、鱼香肉丝、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杀猪菜……)学生边说,教师边让学生说一说这道美食的特点。
2、同学们说得可真多,刚才有同学提到了杀猪菜,有谁吃过你能给大家讲一讲杀猪菜是怎么做的里面都有什么吗
师小结:走进“大红大绿”的店堂,“俗气”中透着“质朴”;服务员“哥啊姐啊地招呼”,“特别热情”。特别是他们的服饰和打扮,让人们直接看到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辽宁农村的乡土气息。节目主持人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也正体现了辽宁人豪爽的性格。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三、活动场
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
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板书设计
古扇盈尺传雅韵
檀香扇
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扇
竹丝扇
绫绢扇
教学反思
领导评阅
签字年月日
课题
黑白棋子显智慧
学习目标
1、创设棋文化环境,激发幼儿对棋类活动的兴趣。初步认识几种简单易懂的棋类游戏。
2、喜欢玩棋类游戏,初步体验在棋类活动中的快乐。并通过环保棋来增加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喜欢玩棋类游戏,初步体验在棋类活动中的快乐。
二、智慧泉
(1)师:这两幅图都有长城,我们应该先观察哪一幅为什么
(2)看远景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抓住观察重点:长城)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何特点(长、大、弯)再看近景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何特点(高大、坚固)

人与社会科学教案

人与社会科学教案

人与社会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具体目标包括:1.理解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其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参与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其能够从多角度分析社会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社会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培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学的理论和实践应用,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通过提出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2.知识点讲解:讲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3.课堂练习: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4.作业与评价方式:布置相关主题的论文或报告,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和独立思考能力。

5.拓展延伸:介绍一些社会学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思考。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案例教学:通过具体的社会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2.情境设置:设定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模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问题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社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4.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论文或报告,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查阅资料、组织语言,提高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

3.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小组讨论表现、课堂回答问题、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书籍:推荐一些社会学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供学生深入学习和阅读。

人类与社会教案(四年级下册)

人类与社会教案(四年级下册)

人类与社会教案(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1. 了解人类与社会的关系;2. 理解人类对社会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人类与社会的关系;2. 理解人类对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人类与社会的定义和关系;2. 人类对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动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人类与社会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社会的关系,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3.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人类与社会的定义和关系,讲解人类对社会的影响,并给予实例进行说明。

4. 练:设计一些与人类与社会相关的练题,供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类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培养社会意识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6. 拓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人类与社会的关系,并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发展社会意识。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来评价他们对人类与社会的理解;2. 评价学生对人类对社会的影响的认识程度;3. 观察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六、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2. 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3. 练题。

七、教学延伸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延伸拓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与社会的关系和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展社会责任感和影响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成长。

人与社会教案

人与社会教案

人与社会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性;2.认识社会中不同角色的责任和权利;3.掌握如何在社会中和他人协作和合作;4.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内容:1.人与社会的关系a.解释人与社会的概念,强调彼此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b.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与他人相互作用和互动;c.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2.社会的组成部分a.介绍社会的组成部分,例如家庭、学校、社区等;b.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部分的特点和重要性;c.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3.社会中的责任与权利a.讨论不同社会角色的责任和权利,如家庭成员、学生、公民等;b.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责任和权利;c.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合作与协作a.介绍合作和协作的概念和重要性;b.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鼓励他们共同解决问题;c.讨论合作和协作对于实现个人和社会目标的意义。

5.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a.解释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定义和意义;b.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重要性;c.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他们对于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和观点。

2.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社会角色的责任和权利。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中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4.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活动,鼓励学生共同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和协作能力。

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评估他们对于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程度。

2.角色扮演表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所扮演角色的表现和理解程度。

3.合作活动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表现和最终解决问题的成果。

4.思考问题回答:评估学生对于案例分析中问题的回答是否准确和合理。

六年级《人与社会》教案

六年级《人与社会》教案
训练重点
让学生学会保护自身的生命健康权。
构建设计及过程方法
一、情境导入
1、提问:观察图片中的危险行为,这些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
2、学生发言在日常生活中的潜在危险行为。
3、教师小结谈话,导入本课学习。
二、交流学习
1、学习什么是生命健康权。
2、教师拓展资料让学生了解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
3、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自身的生命健康权。




俭以养德贪奢为耻
勤俭为荣
贪奢为耻
总计8课时
课题
8.丰富多彩的国际传统节日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国际传统节日。
2、了解中西节日的文化差异。
3、了解世界日的来历和相关知识
训练重点
让学生了解国际传统节日和世界日。
构建设计及过程方法
一、情境导入
1、提问:同学们知道世界各地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五花八门的交往习俗
1
第十周
保险的学问
1
总计1课时
课题
1.节气歌里话农耕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节气。
2、了解二十四节气。
训练重点
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
构建设计及过程方法
一、情境导入
1、提问:说出日历中包含几个节气,都是什么节气。
2、看图学习看看不同节气都有什么特点。
集体活动中怎么做
集体活动中的礼仪要求
总计5课时
课题
5.民族礼仪要尊重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
教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教学计划
课题
3•文明就餐知礼仪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分析
学生
分析

1、让学生树立文明意识,明白文明用餐的具体含义,
并能付诸行动。

2、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饮食文明,知道有礼、有序、节约是文明用餐的主旋律。

3、培养学生文明就餐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用餐的礼仪
怎样合理用餐
搜集相关事例
具体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
一:说一说
1、怎样做到文明用餐呢?
2、我们平时做到文明用餐了吗?为什么?
3、如何做到文明用餐呢?
交流乐园:
1、良好的就餐环境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呢?小组交流体会。
2、每天在有序、文明的环境中进餐、休息,对我们的身心定会大有裨益。营造文明 就餐环境,是一种良好的美德。
(让学生了解安静而有秩序的就餐环境对我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笔记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
学校:辽宁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
年级:
教师:李莉
课时教学计划
课题
1.走进诸子百家课型
新授课
教材
分析
学生
分析
教 学 目 标
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
子等的重要贡献。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用自己的话来分
答题,制作历史名人的名片。
总结性评价,进行学习情况反馈;课外延伸,放入历史学科档案袋。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 极性。
具体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
具体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

书 设 计
1、走进诸子百家
儒家学派孔子仁、义、礼、智、信
道家学派老子无为而治
墨家学派墨子尚贤、尚同、兼爱、非攻
法家学派韩非子以法治国
教学
二、研究新知
1、指导快速阅读,诸子百家出现在哪一时期,各学派间的争辩,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阅读课文,交流讨论,辨析历史人物头像。
酝酿氛围,总体了解,为分步探究做准备。
2、学习探究孔子与儒家思想
布置课堂讨论,说说你所知道的孔子,从“苛政猛于虎的故事”中,可看出儒家思想的核心
是什么。
阅读与讨论,展示自己所搜集和摘抄的资料介绍与评价孔子。齐背《论语十则》。
2.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你认识哪些呢?
二、讲授新知。
1.我国的民族乐器。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等,是我国古老的传统乐器,位列于中国传统 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
瑟,传说由伏羲氏所造,有25根弦,最早的瑟有50根弦,它常与琴相和。 著名的古琴曲有《平沙落雁》《渔樵冋答》等。
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的。笙和萧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笙是世界上最
人的做法,各家学派会如何处理?)
交流讨论:采用何种观点治理好。协作学习,搜集事实与观点材料,进行语言组织,选派代 表表述本方观点。
展示话题,表达看法。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习,进行表现性评价。创设情境, 化抽象为具体,化解难点。
5、课堂测试与课外延伸
布置用客观性试题 (3个选择题),然后让学生在课外为自己所喜爱某位诸子代表人物制作一 张名片。
反思
学生了解了诸子百家及代表人物,积极性很高。
课时教学计划
课题
2.琴瑟笙箫华夏韵课型
新授课
教材
分析
学生
分析
教 学 目 标
1、知道我国的传统乐器有哪些。
2、了解古典名曲,试着了解背后的故事及乐曲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名族乐器有哪些
古典名曲
搜集乐器图片
具体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说说是哪些乐器?
老子及道家思想
介绍老子,布置学生进行讲述“塞翁失马”的历史故事比赛。
讲述故事,说说故事所体现的思想(了解朴素的辩证思想)。
通过讲历史故事比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韩非子及法家思想
用“守株待兔”故事,介绍法家思想,及对秦及后世的影响。让学生谈谈对“依法严治”和
“宽容教育”的不同看法。
交流讨论,辩论治国要“宽”还是“严”。
一:看 看
带领学生观看班级就餐的照片和录像,边看边讲解和评价就餐秩序及质量的好与坏。
三、古典名曲赏析
1.欣赏古典名曲《高山流水》、《十面埋伏》。
2.了解背后的故事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具体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
具体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
板 书 设 计
2、琴瑟笙箫华夏韵
琴《平沙落雁》《渔樵冋答》
笙箫平湖秋月》《关山月》
鼓 唢呐
教学
反思
学生课堂上积极性很高,增强了对经典文化的了解。
用故事引发趣,化抽象为具体,通过课堂辩论,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
3、知识小综合
展示部分已填写的表格,让学生补充。
采用必答与补充抢答的方式,完成表格。
填充表格,联系比较,加深对人物观点的理解,利于知识巩固。
4、课堂讨论会
布置论题:如果你是班主任,你认为应该以哪一家或哪几家的思想主张来管理班级?
请用本派观点阐述管理方法。(创设情景:假如有一位同学随地扔了一张纸,想一想,对这个
议一议和背诵名言,拉近距离,加深体会,积累历史文化素养。
孟子及思想
指导阅读与讨论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举例说出中国历史上有骨气的人。拓展
补充历史名人名言。
交流讨论,举例历史上有骨气的人,谈谈自己所喜爱的历史名言及理由。
通过对名言交流讨论,加深对孟子思想的理解与体会,通过举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同时 也进行历史文化的积累和思想教育。
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代表曲目有《孔雀开屏》《凤凰展翅》等。箫的音色圆润
轻柔、幽静典雅,代表曲目有《平湖秋月》《关山月》等。
唢呐是波斯人发明的,后传入我国,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2006年,唢呐艺术被列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2.演一演:你会演奏哪种民间乐器?给同学们展示一下吧!
析,表达对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的看法。
2、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平时积累,阅读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 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表达。养成积 累与搜集,合作与探究的学习习惯。
3、感受诸子仁政、法治等优秀思想和崇高品格,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儒家学说及其代表人物孔子 和孟子。
“诸子百家”纷繁复杂的思 想主张及“百家争鸣”的意义
搜集相关资料
具体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
一、课堂导入
播放《北京欢迎你”》的音频,展示08奥运表演“和”字场景。
赏析与交流,儒家文化的影响力。(学生举例,如海外的孔子学院)
为教学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