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合集下载

环评报告-南通如东 H2#海上风电配套 220kV送出工程

环评报告-南通如东 H2#海上风电配套 220kV送出工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开本)项目名称:南通如东H2#海上风电配套220kV送出工程建设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编制单位:江苏辐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20年3月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三、环境质量状况四、评价适用标准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七、环境影响分析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九、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十、结论与建议南通如东H2#海上风电配套220kV送出工程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1总则1.1项目概况建设如东H2#陆上集控中心-蓬树开关站220kV线路,1回,线路路径总长约0.50km,电缆敷设。

1.2 评价因子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表1.2-1。

1.3 评价标准电磁环境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中标准,即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

1.4 评价工作等级本工程220kV输电线路为地下电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中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划分,本项目220kV电缆线路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1.5 评价范围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1.5-1。

1.6 评价重点电磁环境评价重点为工程运行期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7 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根据现场踏勘,本工程电缆输电线路评价范围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

2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本次环评委托有资质单位对工程所经地区的电磁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监测统计结果见表2.1-1所示。

表2.1-1 本工程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统计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所有测点测值均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中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3 电磁环境影响预测预评价3.1 电缆线路类比分析本工程电缆线路包括220kV单回电缆线路、220kV双回电缆线路、220kV三回电缆线路(远景220kV四回电缆线路)、220kV四回电缆线路。

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环境质量状况:评价适用标准建设项目工程分析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公众参与结论与建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章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项目位于县团结镇内东新荣屯、西新荣屯境内,距县80km,评价区内生态环境结构单一,主要生态环境要素为草地,场区周围生态环境见图4,因此现状评价将主要针对草地生态系统进行评价。

1.向海自然保护区区域生态环境及功能分概况(1) 向海自然保护区概况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始建于1981年,198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被列入拉姆萨尔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七个自然保护区之一。

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县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2°05′~122°31′,北纬44°55′~45°09′之间。

东西宽42km,南北最长45km,总面积10.55×104hm2,其中芦苇、沼泽2.37×104hm2,草原3.04×104hm2,水域1.24×104hm2,林业用地2.98×104hm2。

保护区水资源极其丰富,南有霍林河,西有额木太河,均为嫩江支流。

由于蒸发、渗漏,两条河流流入本区后,无明显河床,呈扇状分布,雨季时形成季节性河尾湿地或沼泽地,沼泽湖泡星罗棋布。

北有引洮(洮儿河)分洪形成的向海一、二场水库,此外,区内还有自然泡沼20多个:洪根敖包北泡、查干代西泡、高家烧锅泡、邵家泡、爱国泡、黑鱼泡、兴隆水库、尖底泡、大青山泡和周大骡泡等。

向海水库正常蓄水水面6650hm2,最大水面7100hm2。

向海水库与黄鱼泡、大肚泡、小泡、兴隆水库、小香海泡等相连通,水深一般在0.5~1.5m,最深处10m以上,保护区总水域面积为12441hm2。

此外区内还有沼泽23654hm2。

区内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华润新能源叶县朝阳风电场生态专项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华润新能源叶县朝阳风电场生态专项环评报告.doc

华润新能源叶县朝阳风电场项目生态影响专项分析平顶山市润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零一五年十月华润新能源叶县朝阳风电场项目生态影响专项分析项目名称:华润新能源叶县朝阳风电场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华润新能源(泌阳)风能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的西部的常村镇,与鲁山县交界的山区项目类别:D-4414风力发电1、总论1.1项目概况华润新能源平顶山叶县朝阳风电场(38MW)工程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的西部的常村镇,与鲁山县交界的山区。

场址中心为33°32'24.13"北,113°3'31.43"东,距离叶县的直线距离为29.3km,距离平顶山市直线距离约27.7km。

风电场属于典型的山地风电场,拟选场区海拔高程140~690m,场内有南北方向的山脊,场区植被茂密、林地密布,山脊之间有金龙嘴水库、石门水库。

本工程场址区交通便利,场区附近有省道S330、S234、S103 等多条省道,其中S330紧邻场区南侧。

本风电场项目装机容量38MW,拟安装19台单机容量为2MW的风电机组,风电场内新建1座110kV升压站,与华润新能源平顶山鲁山银岭风电场工程(装机容量38MW)共用一座升压站,升压变电站安装1台容量76MVA主变压器,电压为110kV/35kV的有载调压变压器,初拟以一回110kV 架空线接入叶县变电站的110kV侧母线。

风电场年发电量的计算采用了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WT风能计算软件,计算风电机组的年理论发电量、尾流影响和设计年发电量,进行各种损耗与风电机组利用率等参数的修正计算,最后得到每台风电机组的年上网电量。

在考虑空气密度、尾流、控制和湍流折减、叶片表层污染、电气设备能耗、气候影响停机、风电机组可利用率、功率曲线折减、电网频率波动与限电和风电场间影响等因素后,华润新能源平顶山叶县朝阳风电项目的多年平均上网电量为0.859亿kW·h,多年平均等效利用小时为2259h,容量系数为0.2578,单台机组发电量为4.52GW·h。

田林浪平风电场(一期)项目

田林浪平风电场(一期)项目

田林浪平风电场(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附辐射环境影响专题)(公示稿)编制单位:毕节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3313号编制时间:二〇一八年十一月目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9)环境质量状况 (19)评价适用标准 (1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34)环境影响分析 (36)建设项目拟采取的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60)结论与建议 (62)附图列表: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总体布局图附图3:田林浪平风电场升压站平面布置图附图4:植被类型图附图5:重点关系区位图附图6:风电场风机位置图附图7:项目区现场照片附图8:项目风电场敏感点位图附图9:项目升压站敏感点图附图10:监测点位图附件列表:附件1:项目委托书;附件2: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田林浪平风电场工程核准的批复》(桂发改能源〔2018〕772 号)附件3: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田林浪平风电场(一期)工程建设用地预审的批复》(桂国土资预审〔2018〕53 号)附件4:田林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关于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浪平风电场(一期)项目的意见》附件5:田林县气象局《关于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浪平 200MW 风力发电项目的答复意见》附件6:项目业主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附件7:田林县国土局初审意见附件8:田林县林业局意见附件9:田林县环保局意见附件10:田林县水利局意见附件11:项目监测报告附表:建设项目审批登记表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新建改扩建□技改□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环境质量状况评价适用标准建设项目工程分析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环境影响分析。

风力发电项目环评报告

风力发电项目环评报告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团结风电场工程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18台850KW的风力机组、10KV配电装置、2台5万千伏安的2005年6月~2007年6月场内及场外送入输变电缆施工;基础施工及场地平整2006年2月~2007年11月风机设备吊装、调试及试运2007年12月风机设备验收、交付生产运行11)清洁生产分析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它不同于火电项目,不用消耗任何燃料;不同于水电项目,不需要在建设大面积的水库以做调峰使用;它只需要利用当地的风资源,就可以将风能转变为电能,而整个生产过程中不消耗燃料,不产生污染物。

风电场建成后不仅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同时还为当地新增添了旅游景点。

本项的风电机组拟装机容量为100.3MW,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电量23156万KWh,与同等规模的燃料发电厂相比,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约标煤8.1万t,水资源约69.6万t,可减少向大气排放烟尘179.7t(除尘器效率取99%)、CO219.4万t、SO21415.3t(煤质含硫量取0.8%,未脱硫)、NO x736t、CO19t、灰渣1.9万t、废水14万t(排水量占用水量的20%计)。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于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节能效益,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潜水,含水层为灰绿色细砂,地下水埋藏较深,施工时可不考虑地下水影响、环境水侵蚀性地基土冻涨性等问题。

拟建风电场场址为一片风成沙丘,地形起伏较大,但地层简单,岩性单一,地层皆可做为天然地基土。

该地冻结深度约1.90m左右;地震裂度为VI左右。

3. 气候、气象县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半干旱地区。

春季多风干旱,夏季温暖,冬季严寒少雪、风沙大。

年均降水量400mm左右,70~80%的降水量集中在6-9月份,自东向西递减。

年蒸发量为1500~2000mm,大于降雨的3~4倍,干燥度为1.0~1.25。

风电场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风电场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风电场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一、引言
风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风电发展迅速,风电场建设也日益普及。

然而,风电场建设与运营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

为了科学评估风电场建设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本报告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项目概况
(此处可提供项目背景信息,比如风电场规模、所在地区、项目目的等。


三、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1. 天气气象影响评价
2. 动植物资源调查评价
3. 地质地貌影响评价
4. 噪音与振动影响评价
5. 水质影响评价
6. 废弃物、废水与废气评价
7. 生态系统评价
8. 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自由组织和调整,详细叙述每个评价内容的方法、结论和影响程度)
四、评价结论与建议
1. 评估结果及评价结论
(对每项评价内容的影响进行总结和分析,指出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潜在益处)
2. 环境保护建议
(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和管理建议,包括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降低噪音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五、参考文献
(列举在报告撰写过程中使用的相关参考资料)
六、附录
(包括相关研究报告、调查表格、受访者问卷等)
注意:本报告仅供参考,评价结果和建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中广核肇庆高要香山风电场工程环评报告公示

中广核肇庆高要香山风电场工程环评报告公示
态影响专题
1.总论
1.1评价等级
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T19-2011)》中的有关规定,(1)根据对工程及项目所在区域进行初步分析,该工程永久占地共约34.47公顷(包括风机及箱变基础0.72公顷,施工(检修)道路区32.52公顷,升压站区公顷,杆塔公顷),再加上周边间接影响区域,实际影响范围小于20km2;(2)不涉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要或特殊生态环境敏感区。因此,本项目生态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三级。
项目周围主要有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山地灌木草丛植物、人工林和农作物等。主要树种有大叶相思、木麻黄、黄连木、构树、阴香、马尾松、台湾相思、大叶相思、湿地松、加勒比松、柠檬桉、窿缘桉、尾叶桉、细叶榕、荷木、石栗、大叶紫薇等。灌木有马缨丹、桃金娘、野牡丹、田菁、酒饼地、三角梅、大叶黄杨、夹竹桃、安石柳、胡枝子等,地被植物主要有含羞草、三裂叶野葛、山鸡血藤、苦瓜藤、百喜草、
11.5吨/公顷•年。
③芒萁+红木荷林(E3)
该群落主要分布于山腰及山脚附近,植被总体覆盖率约90%,其中乔木层郁闭度约为40%,仅见木荷;灌木层盖度约为30%,主要种有野漆、山乌桕、木姜子、盐肤木、朱砂根、铁包金、醉鱼草、金樱子、圆叶菝葜、粗毛悬钩子、野葛、无根藤等;草本层盖度约30%,优势种为蔓生莠竹,其他种有斑茅、珍珠茅、鼠尾黍、鸭咀草、铁扫帚、凤尾蕨、华南毛蕨、地稔、乌毛蕨、小叶海金沙等。群落生物量约为84.1吨/公顷,生长量约12.5吨/公顷•年。
④白椎林(E4)
该群落在项目区内分布山腰阴坡地带。调查群落高约 1.0m,乔木层优势种为白椎,另有少量藜蒴。灌木层盖度约在50%以上,主要有山桅子、山蒲桃、大头典竹、鸭脚木、
豺皮樟、细叶柃、岗茶、乌饭树、梅叶冬青、鼠刺、毛稔、细叶鸭脚木、九节、罗伞、毛鸡矢藤和玉叶金花;草本层高约0.4m,仅见少量山菅兰、镰羽贯众、单叶新月蕨、江南星蕨、团叶鳞始蕨等。样方群落生物量约108吨/公顷,生长量约11.2吨/公顷·年。(4)植被现状评价

广西华电南宁马山苏仅60MW风电项目

广西华电南宁马山苏仅60MW风电项目

广西华电南宁马山苏仅60MW风电项目送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稿)建设单位:华电福新马山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广西北部湾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9年12月目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9)环境质量状况 (12)评价适用标准 (16)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9)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24)环境影响分析 (26)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31)环保投资估算 (34)项目建设环保设施竣工验收一览表 (35)结论与建议 (36)附件:1、委托书;2、营业执照;3、南宁市行政审批局(南审批投﹝2019﹞72号)关于《广西华电南宁马山苏仅60MW风电项目送出工程核准的批复》;4、马山县林业局关于《关于征求苏仅风电项目送出工程线路路劲走向意见的函》的复函;5、马山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马文复函﹝2019﹞3号)关于对《关于征求广西华电南宁马山苏仅60MW风电项目送出工程路径走向意见的函》的复函;6、马山县自然资源局关于《广西华电南宁马山苏仅60MW风电项目送出工程线路路径走向意见的复函》;7、电磁、声环境现状监测报告:广西桂宏环境监测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华电南宁马山苏仅60MW风电项目送出工程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等效连续A声级检测报告》(编号GH1910011)。

附图:1、工程地理位置图;2、工程线路路径走向及监测布点图;3、工程杆塔型式一览图;4、工程现状图。

附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广西华电南宁马山苏仅60MW风电项目送出工程建设单位华电福新马山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曹胜斌联系人尹景德通讯地址马山县苏博工业园区农民工创业服务中心4楼411房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立项审批部门南宁市行政审批局批准文号南审投批[2019]72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42电力供应占地面积(hm2)1.08(永久:0.56;临时0.52)绿化面积(hm2)0.52总投资(万元)1583其中:环保投资(万元)64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4.04%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0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工程建设必要性马山苏仅风电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西南部,总装机规模60MW,年上网电量为115.42GW.h,计划2019年1月开工建设,2020年6月并网发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本)项目名称:右玉牛心堡三期9.95万千瓦风电项目评价单位:中环慧博(北京)国际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O一七年十二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二、风电场总平面布置1、风电机组分布风电机组的布置按充分利用风电场场区的风能资源,并结合场区地形地貌、植被及土地利用规划进行风电机组的布置。

本期50台风电机组分布于山西右玉县牛心堡乡和新城镇的东部山梁上。

风机分布见附图2。

2、集电线路本工程集电线路分4回,4回集电线路的线路总长度为47.0km,其中单回路路径长度为22km,双回路路径长度为25km。

本项目35kV集电线路走向见附图3。

本工程选用两种截面导线LGJ-240、LGJ-95,及与之配合的地线选为GJ-50、GJ-35,导线、地线须分别符合GB1179-83、GB1200-88 标准。

架空集电线路汇集至变电所围墙外终端杆后用电缆ZR-YJY23-26/35-3×300 mm2电缆经电缆沟接至35kV 配电装置。

本工程集电线路共需要建设铁塔343基。

3、检修道路本期风电场中部有G109穿过,风场内检修道路可从G109引接,场内新建道路长度约46.0km。

场内现有道路为混凝土及碎石路面道路,路面宽约2.5m。

场内道路设计采用山皮石路基,碎石路面,路基宽4.5m、路面宽4.0m 的检修道路。

平曲线最小转弯半径需满足叶片的运输要求,本阶段考虑最小转弯半径为50m,极限圆曲线半径35m;设计最大纵坡为12%,转弯处最大纵坡为8%,最小竖曲线半径为500m。

本风电场检修道路见附图3。

4、升压站本项目不再新建升压站,直接将4回35kV的集电线路接入牛心堡一期220kV升压站预留的主变压器升压后并入国家电网。

具体的牛心堡一期220kV升压站平面布置见附图4。

5、施工布置本工程集中布置2个临时施工场地,包括生产区和生活区。

生产区包括办公区、物料搅拌区、钢材加工厂、设备修理厂、材料仓库、设备仓库等,临时施工场地占地9400m2,具体见表8和附图5。

三、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简况1、自然环境简况(1)地理位置右玉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朔州市西北侧。

县境西北以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和林格尔县接壤,西与平鲁县接壤,南与山阴县为邻,东临左云县。

右玉县城距朔州市113km,距呼和浩特151km,地理坐标范围北纬39°41′18″~40°17′54″、东经112°07′18″~112°38′35″。

总面积1964km2。

本项目位于右玉县牛心堡乡和新城镇东部,地理坐标介于N39°56′~40°2′,E1112°31′~112°37′之间。

风电场内有国道和县乡道通过,交通便利。

(2)地形地貌右玉县地处黄土高原的东北部,四面环山,南高北低,形如口袋。

境内南部是洪涛山脉,北部和西部为阴山山脉的延伸。

全县东西宽45.7km,南北长67.7km,总面积1967km2,山地丘陵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89.6%。

全县平均海拔1400m,属黄土丘陵缓坡区。

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右玉县东侧,风电场场区海拔在1395~1425m之间。

区域地形地貌见附图2。

(3)地质构造根据现场勘察,场地15.0m 深度内地基土主要为第四系中更新统风积(Q2eol)黄土(粉质粘土)及第四系全系统冲洪积地层(Q4al+pl)。

根据测绘、收资结果情况,将站址场地内地基土分为两个大层,具体各层性质叙述如下。

(1)层,黄土状粉土(Q4al+pl),棕黄-黄褐色,稍密,稍湿,土质不均匀,夹粉质粘土薄层或团块,局部夹粉砂透镜体。

上部含植物根系,见虫孔及大孔隙,该层厚2-5m 左右,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地层。

(2)层,黄土(粉质粘土)(Q2eol),棕红色,可塑~硬塑,稍湿-湿,瓣状结构,含铁锈斑点及少量姜石,分布于整个场地。

厚度大于10.0m,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地层。

根据本项目可研调查分析结果,拟建场区内构造活动较弱,近场区附近无全新活动断裂,且无较大地震发生,区域构造稳定性相对较好,适宜工程建设。

(4)气候、气象根据右玉县气象站1981-2011年的气象观测统计资料,右玉县多年平均气温为3.9℃,极端最高气温为34.4℃,极端最低气温为-40.4℃,无霜期为104天,年降水量最多为662mm,最少为193.3mm。

年平均风速为2.19m/s,盛行风向为WNW风,风向频率为22%。

右玉县主要气象特征见表9。

5180#的85m高的测风塔。

测风塔在10m、30m、50m、70m、80m、85m 高度处分别安装风速传感器各一个,在10m、85m高度处分别安装风向传感器各一个。

经过对测风塔各层高度的数据检验、延伸插补修正和分析计算得到测风塔完整一年的测风数据,结果表明本风电场主导风能方向为WNW,85m处的年平均风速为 6.87m/s,对应的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305.8W/m2,本风场风能品质较好,具备较好的开发价值。

(4)地表水右玉县主要由两条河流,一条为苍头河,一条为源子河。

苍头河属黄河水系,发源于平鲁区郭家窑,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威远镇、新城镇、杨千河乡、右卫镇,于杀虎口村流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

境内河流长75km,流域面积1976km2,河床宽100-1000m,流量为0.5m3/s。

全流域有支流179条,上游建有常门铺水库,其支流李洪河和石匣河汇合处建有滴水沿水库,石匣河中游还建有东碾头水库。

源子河属海河水系,发源于左云县马道头,流经右玉、山阴、平鲁,在朔城区马邑村注入桑干河,属季节性河流。

该河从右玉县增子坊村入境,由东向西横贯南部元堡子和高家堡乡,在大川出境,流入山阴县。

县境内全长21km,流域面积230km2,河床平均宽80m,流量0.02m3/s.有大小支流26条。

本项目风电场风机建设区域内无明显的地表水分布。

区域水系图见附图10。

(5)地下水根据含水介质空隙类型,本区地下水可分为:1)基岩裂隙水a.太古界变质岩裂隙水含水岩组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地区,含水性为太古界桑干群变质岩,由于构造及风化作用,岩层表层构造裂隙与风化裂隙发育,地下水埋深较浅,但富水程度弱,单泉流量多小于1-2L/s,受季节性变化影响明显。

b.寒武岩-奥陶系裂隙岩溶水含水岩组主要分布于南部,含水层岩性为寒武系、奥陶系灰岩鲕状灰岩溶系溶洞较为发育,富水性较弱。

c.碎屑岩类裂隙水含水岩组分布于广大地区,含水层主要为白垩系砂页岩,裂隙发育,相对含水,而页岩则起隔水作用,地下水具承压性,富水性一般较弱,单泉流量一般小于1-2L/s,钻孔涌水量一般为1-200m3/d。

d.第三系玄武岩类孔洞裂隙水含水岩组分布于柳沟山、石搪山、小南山等地,顶面有部分黄土覆盖或呈裸露状态,呈孤岛状分布,气孔及节理发育,由于喷发时代较晚,风化程度弱,裂隙不太发育,加上喷发次数较多,各层间均有致密块状玄武岩或喷发间断时形成的风化壳等,均有相对隔水层,富水性较弱,泉流量一般小于0.11L/s,水化学类型为H-C.N型水,矿化度0.2-0.5g/L。

2)松散岩类空隙水含水岩组a.第三系松散岩类空隙水含水岩组主要分布于王庄子-方家堡-六里庄一带,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细砂,局部夹不稳定砾石,含水层厚2.0-6.0m,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00m3/d,富水性较弱,水化学类型为H-C.N型水,矿化度0.3-0.5g/L。

b.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本区第四系松散岩类分布十分广泛,由于其成因结构颗粒成分厚度变化及发育规律不同,导致地下水的贮存条件富水性和运移规律也不相同,大体可归纳为以下两类:黄土丘陵区孔隙水含水亚组: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区及河谷边缘,区内冲沟发育,含水顶板埋深3-10m。

岩性为砾石粗砂,厚度2-26m,静水位埋深5-13m,单水井涌水量100-300m3/d,地下水属潜水,渗透系数小于6.15m/d,富水性较弱。

水质类型为H-C或H-C.N型水,矿化度0.3-0.5g/L。

山间河谷阶地空隙水含水亚组:富水性分区标准根据相同降深时的单井涌水量大小来划分。

Q<300m3/d为弱富水区;300<Q<500m3/d为中等富水区;Q>500m3/d为富水区。

根据含水层厚度和富水性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区,中等富水区和富水区。

中等富水区分布于麻家滩-新城堡以东及苍头河二道河三道河上游,含水层1-2层,厚2.0-5.0m,静水位埋深2.0-7.0m,地下水为潜水,渗透系数为 6.15m/d,单井涌水量300-500m3/d,富水性中等,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M或H-C.N型水,矿化度0.3-0.5g/L。

富水区分布于苍头河及主要支流河谷一级阶地及漫滩区,含水层顶板埋深 3.0-10.0m,含水层岩性主要以中、粗、细砂为主,局部夹薄层砾石层,含水层一般为3-5层,厚10-24m,单井涌水量一般为600-2000m3/d,局部可达2500m3/d,单位用水量为5.13-18.54m3/h.m,地下水呈潜水,静水位埋深3-11m,渗透系数为6.15-26.2,水化学类型为H-C.M或H-C.N型水,矿化度0.3-0.6g/L,pH值7.8-8.0,硬度11.45-19.92德度。

本风场场地地下水水位埋深大于20m,因此,可以不考虑地下水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6)土壤本区内的土壤种类有山地草甸土、栗钙土、草甸土、风沙土四个土类,8个亚类,33个土属,49个土种。

土壤主要以栗钙土和风沙土为主,质地较粗,团粒结构性差,抗侵蚀能力差,极易发生风蚀、水蚀和沙化现象,特别是容易形成地表径流,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山洪暴发和沙尘暴肆虐。

境内地表多为深厚的第四系黄土覆盖,有部分红土出露,土石山区为砾石夹粗砂的粗骨土,在河川阶地主要为风积黄沙粉土和冲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