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势礼仪 (2)
礼仪引领的正确手势

礼仪引领的正确手势在人际交往中,手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沟通方式。
它不仅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还可以传递更加真实的感情和态度。
然而,如果使用不当,手势也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起误解。
因此,在交流中使用礼仪引领的正确手势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手势及其含义,并提供一些交际技巧,帮助大家在社交场合中更加得体地运用手势。
1. 握手握手是最常见的交际方式之一,也是表示尊重和友好的重要手势。
在握手时,应该保持双手干爽,握手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于用力或过轻。
同时,也不要握手时间过长,以免让对方感到尴尬。
2. 点头点头是表示同意、理解或认同的一种手势。
在日常交往中,如果你同意对方的说法或观点,可以轻轻地点一下头,表示你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不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点头的含义也可能不同。
例如,在一些东亚国家,点头可能表示尊敬或礼貌,而在西方文化中,点头则更多地表示同意或认可。
3. 拥抱拥抱是表达亲密感情的一种手势,通常在亲友之间使用。
在拥抱时,应该保持双臂放松,避免用力过猛或时间过长,以免让对方感到不适或尴尬。
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对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使用拥抱这种手势,以免引起误解或不必要的尴尬。
4. 挥手挥手是一种表示欢迎或告别的手势,通常在远距离交流时使用。
在挥手时,应该保持手臂自然放松,挥动的幅度不宜过大或过小,以免引起误解。
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挥手这种手势,以免给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或打扰。
5. 抱拳抱拳是一种表示尊敬或感激的手势,常见于东亚文化中。
在抱拳时,应该保持身体姿势端正,双手自然合拢,不要过于用力或过轻。
同时,也要注意不要滥用抱拳这种手势,以免引起误解或不必要的尴尬。
除了以上几种手势,还有很多其他的手势可以用来表达情感和态度。
例如,微笑、眨眼、颔首等,都是非常常见的手势。
在使用手势时,应该遵循礼仪引领的原则,尊重他人的文化背景和个人习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或冲突。
在交际中正确使用手势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还可以传递更加真实的感情和态度。
手势礼仪 (2)

当你看见熟悉的人,又无暇分身的时候,就举手致意 可以立即消除对方的冷落感
掌心向外、面向对方、指尖朝向上方、千万不要忘记伸开手掌
• 招手:向远距离的人打招呼 时,伸出右手,右胳膊伸直高 举,掌心朝着对方,轻轻摆动。 不可以向上级和长辈招手。 • 打招呼(greeting)手势语言: 英语国家人在路上打招呼,常 常要拿帽子表示致意。现一般 已化为抬一下帽子,甚至只是 摸一下帽沿。
待客人离去后再将手臂收回
面带微笑 视线顺序依次是客人的眼睛,指示物或方向 然后回到客人的眼睛 这样来确定客人理解与否
常用的引导手势(“请”的手势)
中位手势
• • 横摆式-(请进) 横摆式。以右手为例:将五指伸直 并拢,手心不要凹陷,手与地面呈 45度角,手心向斜上方。腕关节微 屈,腕关节要低于肘关节。动作时, 手从腹前抬起,至横膈膜处,然后, 以肘关节为轴向右摆动,到身体右 侧稍前的地方停住。同时,双脚形 成右丁字步,左手下垂,目视来宾, 面带微笑。这是在门的人口处常用 的谦让礼的姿势。
我 国 : 好 、 了 不 起
举食指的含义
• • • • 一般代表“一” 法国:请求提问 新加坡:最重要 澳大利亚:请再来一杯啤酒
伸出食指
• 含有教训人的意思
引起他人的注意
• 安静
• 老练、机智,沉思或 深算
塔尖式手势
• 自信的表现 • 身体后仰,则显得 高傲
“V”字型手势
伸出食指和中指,掌心向外,其语义 主要表示胜利(英文Victory的第一个字 母),掌心向内,在西欧表示侮辱、下贱 之意。这种手势还时常表示“二”这个数 字。
主讲:魏丽丽
一、手势的含义
手势是通过手和手指活动所传达的信息。
• 手势是最具有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 言”
(完整版)仪态美手势礼仪

仪态美手势礼仪一、手势含义一般认为:掌心向上的手势有一种诚恳、尊重他人的含义;掌心向下的手势意味着不够坦率、缺乏诚意等;攥(zuan)紧拳头暗示进攻和自卫,也表示愤怒;伸出手指来指点,是要引起他人的注意,含有教训人的意味。
如果对方双手自然摊开,表明对方心情轻松,坦诚而无顾忌;如果对方以手支头,表明对方要么对你的话全神贯注,要么十分厌烦;对方用手成“八”字型托住下颏(ke),是沉思与深算的表现;对方用手挠后脑,抓耳垂,表明对方有些羞涩或不知所措;手无目的地乱动,说明对方很紧张,情绪难控;如果不自觉地摸嘴巴、擦眼睛,对方十有八九没说实话;对方双手相搓,如果不是天冷,就是在表达一种期待;对方与你说话时,双手插于口袋,则显示出没把你放在眼里或不信任.下面几种常见手势符号在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含义:举大拇指手势的含义:在我国,右手或左手握拳,伸出大拇指,表示“好”“了不起”等,有赞赏,夸奖之意;在意大利,伸出手指数数时表示一;在希腊,拇指上伸表示“够了”,拇指下伸表示“厌恶”“坏蛋”;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拇指上伸表示“好”“行”“不错”,拇指左、右伸则大多是向司机示意搭车方向.举食指的含义:在多数国家表示数字一;在法国则表示“请求提问”;在新加坡表示“最重要”;在澳大利亚则表示“请再来一杯啤酒”.“V”形手势的含义:这个动作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伸手示数时表示二.用它表示胜利,据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首相邱吉尔发明的.不过,表示胜利时,手掌一定要向外,如果手掌向内,就是贬低人、侮辱人的意思了.在希腊,做这一手势时,即使手心向外,如手臂伸直,也有对人不恭之嫌.“OK”形手势的含义:在我国和世界其它一些地方,伸手示数时该手势表示零或三.在美国、英国表示“赞同”“了不起”的意思;在法国,表示零或没有;在日本表示懂了;在泰国表示没问题、请便;在韩国、缅甸表示金钱;在印度表示正确、不错;在突尼斯表示“傻瓜”;在巴西表示侮辱男人,引诱女人.(即在拉美表示下流.)二、规范的手势规范的手势应当是手掌自然伸直,常心向内向上,手指并拢,拇指自然稍稍分开,手腕伸直,使手与小臂成一直线,肘关节自然弯曲,大小臂的弯曲以130或140°为宜。
中班社会优秀教案《运用手势表礼仪》(二篇)

中班社会优秀教案《运用手势表礼仪》活动目标:1、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使幼儿知道不同类型手势的不同用途。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体态习惯。
活动准备:儒灵童教材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是怎样与人打招呼的?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萌猫小分队是怎么和鸭子、孔雀打招呼的?故事总结:萌猫小分队的三只小猫在向鸭子、孔雀和儒灵童打招呼时,使用了各种不同的手势,闹出了一些笑话。
我们平时一般是以挥手、点头向对方问好。
小朋友可要记得用合适的手势向其他人问好,这样才不会向小猫们一样闹出笑话。
3、”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会使用不同的手势表礼仪吗?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1)有哪些手势是表示礼仪的?(2)儒灵童教会宝宝哪些手势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会使用哪些手势礼仪?请你做一做。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动画片中孔子老师的手势表示尊重他人的礼仪行为,小朋友们要学会正确使用手势:比如:问好可以用握手、拥抱等方式。
向别人道别可以用挥手的方式。
上课时举手回答问题也是一种礼仪的表现,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好孩子的做法。
三、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看图总结:上课的时候用举手示意老师你知道正确的答案,在请其他人做某件事的时候用请的手势,这样会增加别人对你的喜爱。
正确的使用手势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小朋友们也要学会正确的运用手势。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名称:手势语目的:使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手势。
规则:1、教师出示常见的几种手势图片,表示夸奖、胜利、OK、停止的手势图片。
2、请幼儿说一说这些手势的不同含义,并进行模仿。
手势礼仪规范

手势礼仪规范
V型手势的含义
Hale Waihona Puke 手势礼仪规范一般是指胜利如果掌心向内,则是贬 低人,侮辱人
在希腊,即使掌心向外, 如手臂伸直,也是对人 不恭。
手势礼仪规范
Ok 手势的含义
我国和其他国家: 没有问题
日本、缅甸、韩国: 金钱 印度: 正确、不错
手势礼仪规范
美国、英国: 赞同、了不起 法国: 零或没有 突尼斯: 傻瓜
手势礼仪规范
递接物品
手势礼仪规范
双手递送
(或右手递送)
如传递带有文字性的书籍或物 品时,必须正面朝上,以便对方接过去 之后阅读。
在递接带尖、带刃的物品时,应使尖、刃对着自己
手势的含义
主要用以表扬他人
手势礼仪规范
伸出右手 翘起拇指 指尖向上 腹面向被夸奖的人
将右手拇指竖起来反向指向别人 就意味着自大和藐视 将拇指指向自己的鼻尖
就是自高自大,不可一世的意思
鼓掌
有赞许,鼓励,祝贺,欢迎之意。
手势礼仪规范
攥紧拳头
手势礼仪规范
暗示进攻、自卫,表 示力量,表示愤怒
伸出食指
手势礼仪规范
含有教训人的意思
引起他人的注意
手势礼仪规范
举食指的含义
澳大利亚:请再来一杯啤酒
一般代表“一” 法国:请求提问 新加坡:最重要
手势礼仪规范
自我放松或置身事 外、袖手旁观、看 他人笑话之意。
手势礼仪规范
手势礼仪规范
举大拇指的含义
手势礼仪规范
在拇 行大美 厌指 。利国 恶向
亚、 和下 ,英 坏一 表国 蛋般 示和 ;表 好澳 示 、
对 方 希 意 起我 “腊大 国 滚:利 : 蛋够: 好 ”了表 、
礼仪引路的正确手势

礼仪引路的正确手势
礼仪引路的正确手势
1、向前引路的正确姿势:
受托人站在对方前方,伸出右手,右手掌向上,用食指指向自己前方,将右手往前推出,同时伸出左手,左手掌向下,保持一定距离,自然展示出一种礼仪引路姿势,以示展示客人前进方向。
2、向右引路的正确姿势:
受托人站在客人前方,伸出右手,右手掌向下,把手腕和肘部抬起,将右手拉向右侧,形成一个礼仪引路姿势,以示展示客人往右走的方向。
3、向左引路的正确姿势:
受托人站在客人前方,伸出左手,左手掌向下,把手腕和肘部抬起,将左手拉向左侧,形成一个礼仪引路姿势,以示展示客人往左走的方向。
4、向上引路的正确姿势:
受托人站在客人前方,稍微抬起左手,拇指和食指交叉,拇指微微向上,形成一个微笑的姿势,以示展示客人往上走的方向。
礼仪标准手势

礼仪标准手势
首先,握手是最常见的礼仪标准手势之一。
在商务场合或者正式的社交场合,握手是表示尊重和友好的重要方式。
正确的握手方式是右手握对方的右手,握手的力度要适中,不要过于用力或者过于轻柔。
同时,要保持眼神交流,微笑并致以问候语,这样才能够传递出真诚和友善的态度。
其次,鞠躬也是一种常见的礼仪标准手势。
在东方国家,鞠躬是表示尊重和谦逊的一种方式。
在正式场合或者拜访长辈时,进行适当的鞠躬可以表达出我们的尊重和谦恭之心。
鞠躬的角度和深度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对长辈或者上级可以鞠躬得稍微深一些,而对于朋友或者平辈可以进行简单的微笑鞠躬。
除此之外,眼神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礼仪标准手势。
在交流中,保持良好的眼神交流可以表达出我们的真诚和专注。
当我们与他人交流时,要保持适当的眼神接触,不要显得游离或者不专心。
同时,微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真诚的微笑可以化解尴尬,缓解紧张,让交流更加愉快和轻松。
最后,姿势和动作也是礼仪标准手势中的重要部分。
在站立或者坐姿时,要保持端正的姿势,不要摆出随意或者不雅观的动作。
在走路时,要保持稳健的步伐,不要显得懒散或者匆忙。
这些都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我们的自信和得体,从而产生良好的印象。
总的来说,礼仪标准手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传达出尊重、友好、礼貌的态度。
通过正确的握手、鞠躬、眼神交流和姿势动作,我们可以让交流更加顺畅和愉快,让人们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善意。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重视礼仪标准手势,让我们的交流更加得体和美好。
教师的手势礼仪

教师的手势礼仪手势,即手的动作与姿势,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符号,能够表达一定的信息、尽想甚至感情。
手势的作用有三:一是澄清和描述事实,二是强调事实,三是吸引注意力。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你知道自己要注意什么手势礼仪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教师的手势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教师的手势礼仪一、教师手势的礼仪要求(一)大小适度在社交场合,应注意手势的大小幅度。
手势的上界一般不应超过对方的视线,下界不低于自己的胸区,左右摆的范围不要太宽,应在自己胸前或右方进行。
在课堂上,教师手势动作幅度不宜过大,次数不宜过多,不宜重复。
(二)自然亲切教师在课堂上,多用柔和的曲线手势,少用生硬的直线条手势,以求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低年级学生的情绪感染力比较强,教师可以自然地抱抱他们、摸摸他们,增加学生对你的认可。
(三)恰当适时教师讲课应伴以恰当的、准确无误的手势,以加强表达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听课情绪。
切忌不停地挥舞或不礼貌的,含有教训人的意味。
胡乱地摆动,也不要将手插入衣兜或按住讲桌不动。
手舞足蹈会令人感到轻浮不稳重,过于死板又会使学生感到压抑,总之,应以适度为宜。
(四)简洁准确手势是教师最明显、最丰富,也是使用最频繁的教具之一。
在讲课讲话时,手势要适度舒展,既不要过分单调,也不要过分繁杂。
一般说,向上、向前、向内的手势表示失败、悲伤、惋惜等。
手势应该正确地表示感情,不能词不达意,显得毫无修养。
二、教师的手势语言教师的基本手势1、垂放与背手(1)垂放,是教师最基本的手势。
手的放位置有两种:第一种是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叠放或相握于腹前;第二种是双手伸直下垂,掌心向内,分别贴放于大腿两侧,当教师站立或行走时,通常可以选择两手垂放或者背手,这是基本的手势。
(2)背手,多见于站立、行走时,既可显示教师的权威,又可镇定自己。
应用方法,双臂伸到身后,双手相握,同事昂首挺胸,但要注意,被收拾容易给他人留下盛气凌人的感觉,所以在正式场合,或者有领导和长辈在场的情况下需要慎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 恰当传递无声的信息——手势礼仪手势是人们交往时不可缺少的动作,是最有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言”,俗话说:“心有所思,手有所指”。
手的魅力并不亚于眼睛,甚至可以说手就是人的第二双眼睛。
手势表现的含义非常丰富,表达的感情也非常微妙复杂。
如招手致意,挥手告别,拍手称赞,拱手致谢,举手赞同,摆手拒绝;手抚是爱,手指是怒,手搂是亲,手捧是敬,手遮是羞等等。
手势的含义,或是发出信息,或是表示表达感情,能够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达意,会为交际形象增辉。
年前),在此之前,在人类口语尚未进化完成之前,肢体语言和咽喉发出声音一直是人类1、常用手势礼仪引领动作第一,横摆式。
以右手为例:将五指伸直并拢,手心不要凹陷,手与地面呈45度角,手心向斜上方。
腕关节微屈,腕关节要低于肘关节。
动作时,手从腹前抬起,至横膈膜处,然后,以肘关节为轴向右摆动,到身体右侧稍前的地方停住。
同时,双脚形成右丁字步,左手下垂,目视来宾,面带微笑。
这是在门的人口处常用的谦让礼的姿势。
第二,曲臂式。
当一只手拿着东西,扶着电梯门或房门,同时要做出“请”的手势时,可采用曲臂手势。
以右手为例:五指伸直并拢,从身体的侧前方,向上抬起,至上臂离开身体的高度,然后以肘关节为轴,手臂由体侧向体前摆动,摆到手与身体相距20厘米处停止,面向右侧,目视来宾。
第三,斜下式。
请来宾入座时,手势要斜向下方。
首先用双手将椅子向后拉开,然后,一只手曲臂由前抬起,再以肘关节为轴,前臂由上向下摆动,使手臂向下成一斜线,并微笑点头示意来宾。
付帐(cash)手势语言: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在空中捏在一起或在另一只手上作出写字的样子,这是表示在饭馆要付帐的手势。
表示欢迎,祝贺,支持的手势语言:鼓掌。
右手掌心向下,有节奏地拍击掌心向上的左掌,采取左手较被动,右手较主动的方式。
赞同、赞许手势语言:向上翘起拇指。
“动脑筋”(use your brain)“机敏一点”(being clever)手势语言:用手指点点自己的太阳穴。
高兴激动(happiness and excitement)手势语言:双手握拳向上举起,前后频频用力摇动。
招手:向远距离的人打招呼时,伸出右手,右胳膊伸直高举,掌心朝着对方,轻轻摆动。
不可以向上级和长辈招手。
打招呼(greeting)手势语言:英语国家人在路上打招呼,常常要拿帽子表示致意。
现一般已化为抬一下帽子,甚至只是摸一下帽沿。
2、运用手势礼仪应注意的问题(1)在交往中,手势不宜过多,动作不宜过大,切忌“指手画脚”和“手舞足蹈”。
(2)打招呼、致意、告别、欢呼、鼓掌属于手势范围,应该注意其力度大小、速度的快慢、时间的长短,不可过度。
鼓掌是表示欢迎、祝贺、赞许、致谢等的礼貌举止。
鼓掌的标准动作应该是用右手掌轻拍左手掌的掌心,鼓掌时不应戴手套,宜自然,切忌为掌声大而使劲鼓掌,应随自然终止。
(3)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用大拇指指自已的鼻尖和用手指指点他人。
谈到自己时应用手掌轻按自已的左胸,那样会显得端庄、大方、可信。
用手指指点他人的手势是不礼貌的。
(4)一般认为,掌心向上的手势有诚恳、尊重他人的含义;掌心向下的手势意味着不够坦率缺乏诚意等。
攥紧拳头暗示进攻和自卫,也表示愤怒。
伸出手指来指点,是要引起他人的注意,含有教训人的意味。
因此,在介绍某人、为某人引路指示方向、请人做某事时,应该掌心向上,以肘关节为轴,上身稍向前倾,以示尊敬。
这种手势被认为是诚恳、恭敬、有礼貌的。
(5)有些手势在使用时应注意区域和各国不同习惯,不可以乱用。
因为各地习俗迥异,相同的手势表达的意思,不仅有所不同,而且有的大相径庭。
(6)日常生活中某些不雅的行为举止会令人极为反感,严重影响交际风度和自我形象,应该十分注意避免。
如当众搔头皮、掏耳朵、抠鼻孔、剔牙、咬指甲、剜眼屎、搓泥垢等,餐桌上更应注意。
1、议事明理请用学过的知识来做判断。
在括号中画上“∨”或“×”。
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眼鼻三角区。
( )与人交流时手势过分夸张。
( )回答问题时经常整理头发。
( )交谈中经常用食指指点他人。
( )超越区域文化界限的手势易闹笑话。
( )在观看文艺节目时鼓掌并大声叫好。
( )2、礼仪舞台请你表演一种礼仪手势,让大家猜测手势的含义。
表演或者看完他人表演之后,请写出你最大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在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拓展阅读致意礼仪致意即见面打招呼。
在现代社会,见面礼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第一个步骤,它在礼仪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种信仰的人,见面时都要施用各种各样的见面礼。
我国常用的致意有:招手致意、点头微笑致意、握手礼、鞠躬礼、注目礼等。
1、握手礼握手是石器时代穴居人留下的一种遗俗。
那时人们在狩猎的过程中,手中拿着武器,当与陌生人相遇时,若双方都无恶意,不想发生冲突,就要放下手中的武器,然后向对方敞开右手掌亮出掌心,或让对方摸摸手心以示友好,随着时代的变迁,此种遗俗逐渐演变成一种两手相握的礼节方式。
现在大多数国家的人们已将握手礼视为一种习以为常的见面礼的仪式。
现代人握手时表示的含义很多:见面时表示友好、欢迎、寒暄;告辞时表示送别;也表示对他人的问候、感谢、慰问、祝贺、安慰等。
标准的握手姿势(交际礼节意义的握手):距受礼者约一步、右臂自然向前伸出,伸出右手,拇指稍用力握对方的手掌(手掌应与地面垂直)。
左臂自然下垂,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上身微微前倾,头微低。
在各种场合能轻松自如地与相识的或陌生人握手,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一种礼节。
握手时应注意的几条原则:一是注意伸手先后。
伸手先后顺序应根据握手人双方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宾主身份来确定。
一般遵循“尊者决定”的原则,即尊者先伸手。
握手的基本礼节是:在平辈的朋友中,相见时先出手为敬;在长辈与晚辈之间、男女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主人与客人之间行握手礼时,应该是长辈、女士、上级、主人先出手,晚辈、下级、男士、客人先问候再伸手相握;男女之间如女方无握手之意,男方可点头或鞠躬致意,倘若男方是长辈、上级先伸手也是可以的。
客人辞行时,应是客人先伸手表示告别,主人才能握手相送。
在社交或商务、公务场合,当别人按先后顺序的惯例而已经伸出手时,都应毫不迟疑地立即回握,拒绝别人的握手和对已经表达出来的友好不予理睬是极为不礼貌的。
二是握手时,应该伸出右手,决不能伸出左手,伸出左手是失礼的。
特别是有的国家、区域忌讳使用左手握手。
在特殊情况下不能用右手相握应说明原因并道歉。
三是握手前要脱帽和摘手套。
因为戴手套本身就意味着讨厌别人接触你的手,即使对方跟你的关系非常好,这种握手也会产生不好的效果。
在大多数国家内,戴手套与别人握手既不礼貌也是对对方的侮辱。
因此应避免戴手套同别人握手。
军人与他人握手时不必脱军帽,应先行军礼然后握手。
西方国家,女士身着礼服帽戴手套时,与他人握手可以不摘手套。
四是与人握手时应采取站立姿势(年老体弱或者残疾人除外)。
五是不宜交叉握手。
遇到两位以上交往对象,行握手礼时应一一相握。
有的国家视交叉握手为凶兆的象征,交叉成“十”意为十字架,认为必定会招来不幸。
还要注意与多人握手时,时间长短大体相同,不要给人厚此薄彼的感觉。
六是男士与女士握手,时间不宜过长,握力要轻一些,一般应握女士的手指。
七是为了表示尊敬,握手时上身略微前倾,头略低一些面带笑容,注视对方眼睛,边握手边开口致意,如说:“您好”、“见到您很高兴”、“欢迎您”、“辛苦啦”等等。
综上所述,归纳出握手十忌。
一忌不讲先后顺序,抢先出手;二忌目光游移,漫不经心;三忌不脱手套,自视高傲;四忌掌心向下,目中无人;五忌用力不当,敷衍鲁莽;六忌左手相握,有悖习俗;七忌“乞讨式”握手,过谦恭;八忌握手时间太长,让人无所适从;九忌滥用“双握式”,令人尴尬;十忌“死鱼”式握手,轻慢冷漠。
2、注目礼注目礼是以注视受礼者,并用目迎、目送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
行注目礼时,行礼者应面向或将头转向受礼者,呈立正姿势,抬头挺胸,注视受礼者目迎和目送,待受礼者还礼后目光平视或将头转正。
施注目礼的场合有:奏国歌升降国旗时,各种会议的升降旗仪式,运动会颁奖仪式都要向国旗行注目礼。
着军装的军人参加升旗仪式时要行军礼,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要行少先队队礼。
接受检阅时,受阅者应向检阅者首先行注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