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2024年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nerve growth factor, rhNGF)是一种生物技术制剂,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本报告旨在对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其市场规模、市场趋势、竞争格局以及发展前景。
2.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鼠神经生长因子作为生物技术制剂的一种,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持续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大。
经过综合分析,2019年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市场规模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约X%。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人们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注度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3. 市场趋势分析3.1 技术进步推动市场发展伴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制备工艺和纯化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得到了进一步保证。
同时,新的制剂形式也不断涌现,如缓控释制剂和长效制剂,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和便利性,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发展。
3.2 市场竞争格局逐渐形成目前,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市场存在着多家制药企业的竞争。
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纷纷进入市场,推出自己的产品。
竞争格局逐渐形成,促使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方面加大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3.3 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药物,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同时,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市场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4. 总结本报告对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市场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分析,从市场规模、市场趋势、竞争格局以及发展前景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目前,该市场持续呈现增长态势,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企业在进入市场时需要关注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的应用研究进展

N F由其效应 神经 元支配 的靶 细胞 G
一
步 法分 离 N F是 今 后 分 离 工 作 的方 L wy法测定蛋 白含量 。 G or 根据测得 的 N F G
合 成和分 泌 ,它 与神经 末梢 上 的受 体结 向 , 丽英等…在这方 面进行 了有 益 的尝 活性单 位和蛋 白含量 , 郭 计算 出每 m g蛋 白 合 后进入轴 突 。再经逆 行轴 浆转运 至胞 试 。鉴于 N F在蛇 毒 中含量 少 ,而 N F 所 含活性单 位数 , G G 即为 比活性 。
蛇 毒 N F的 纯化 多 通 活性 测定 的经典 方法 。实验 条件 要求 简 G
N F 是 神 经 营 养 因 子 (e rt p i 过 分子 筛层 析 和 离子 交换 层 析 进 行 。 G) n uo o hc r 是 单 。该 法 最早 由 L v— na ii 15 ei tl n 于 9 4 Mo c
f t s家族 的典 型代表。 经营养因子家 先进 行还是 后进行 分子 筛层 析要 依具 体 年创立 ; P 1 胞培养 检测法 灵敏性 ao ) cr 神 而 C 2细
族 成员众多 。 N F外 , 除 G 还有 成纤维 细胞 情况而定 .部分蛇毒 N F分 离过程还要 高 , 实验 条件 要求 较高 [, 以鸡 胚背 G 但 6所 ] 生长 因子 、 睫状神 经营养 因子 、 白血病 抑 其他方 法辅助 。用 层析 方法 可分 离 出多 根神 经节组 织培养 检测 法仍是 最 为常用 制 因子 、 质源神 经营养 因子 、 岛素样 种 蛇毒 N F, 如 吴鹏 等 [采 用 D A — 的 N F活性测定 方法 。 以吴鹏等 [研究 胶 胰 G 例 3 ] E E G ]
维普资讯
神经生长因子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赖神 经元 支 持减 少 , P物 质 和 降 F和 足 量 胰 岛 素 治 疗 后 , G 经 G N F
( y骝一C s y6 Cs。 , 三 对 ( y1C s Cs y加 ,C s -y“ ) 第 8 C s _y舯) 5 穿过此 环 形成 紧密 包裹 的“ 胱 氨 酸结 ” 这 种 结 构 半 , 使得 两个 N F单体 中的 B链 互 相包 裹 , G 组成 一个 较 大 的 由芳 香族 氨 基 酸 残 基构 成 的疏 水 单 体 交 界 面 ,
而 且促 进 发 育 中 的交 感 神 经 元 及 感 觉 神 经 元 的分
化 、 育 和成熟 , 持成 年交 感神 经 的正 常功 能 。 发 维
2 N F与周 围神 经 系统关 系密切 G N F是 周 围神 经 系 统 维 持 正 常 发 育 和 功 能 的 G 必要 因素 , 周 围神 经 再 生 和 损 伤修 复 中起 着 重 要 在
营养 作用 后 , 神 经 生 长 因子 ( ev rwhf t 。 对 nreg t a o o cr
N F 的研 究 日渐增 多 , G) 其结 构 、 功能 也 已基本 阐明 。
结 合 需要 至少 N F分子 中 5个 不 同 区域参 与 , 合 G 结 的位 点 分布 于 N F的二 聚体 , 集 中在 N F二 聚 G 并 G 体一 边 。整 个结 合 位 点 呈一 平 面 并 与 N F的二 重 G 旋 转轴 基本 平 行 。 由于 N F二 聚体 呈 二 重旋 转 轴 G 对称 ,G N F有 两 个 Tk 的 结 合 位 点 , 利 于 Tk rA 有 rA 受体 二 聚体 的形成 J 。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研究新进展

22 神 经 生 长 因子 对神 经 系统 的 作 用 .
神经 生长 因子 ( ev rwh f t , G ) 交感 神经 元 和 N re go t a o N F 是 cr 某些感觉 神经元生 长发 育和存活所 必需的一 种蛋 白质 , 文献表 明 N F主要 作用 于神 经 系统 , G 如交感 神经元 、 觉神经 元和基 感
N F刺 激 H E G A C细 胞 在 体 外 的 移 行 暗 示 N F在 心 血 管 系 统 中 G
肠 埃希 杆菌 中被 克 隆 ,而且 产生 出一种活 化 的重组 蛇毒 神经
生 长因子——s ua N F p t N F被证 明在体 内外都是 无 p t G 。S u G a 毒 的目 具有更加广泛安全 的用途。 ,
21 神 经 生 长 因子 与 其 受 体 .
靶 点突触传递。心肌 细胞发育上 的改变可导致交感 神经突触上 含囊泡 的可变耦合器密度上升 。
2 神 经 生 长 因子 与 酶 . 4
K sz ota等将蛇毒分为 四类 B一亚基 , i 。 鼠源和响尾蛇来源 的 7 N F 亚 基为 N F的活性部位 。N F生 物活性 的发 生是 SG G G 通过受体介导的 , G N F受体有两类 :rA和 P 5 TK 7 ,分别以高 、 低 亲和力结合 N F Tk G 。 rA受体属于酪氨酸激 酶家族 , N F 结合 与 G
可制备一种 活化 的重组 N F N F能促进神经元和周 围神经细胞分化 , G。 G 维持其正常功能 , 减轻和改善其损伤 , 可诱导血管内 皮细胞促进血管生成 , 促进溶 酶体数 目增多并 提高所含水解 酶活性, 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
【 关键词】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 ; 遗传学特点 ; 特性 【 中图分类号】R 3. 7 0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7 — 7 12 0 )2- — 2 6 3 9 0 ( 0 82 - 4 0 4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研究进展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神经科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生长因子,在神经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将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研究进展、未来研究方向等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是一种神经生长因子,主要分布在大脑和神经系统中,对神经元的发育和存活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BDNF能够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分化,增强突触连接和记忆形成,提高认知能力等。
此外,BDNF还能够调节神经元的代谢和免疫功能,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1. 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BDNF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神经系统疾病与BDNF水平的改变有关。
例如,抑郁症患者的BDNF水平较低,而BDNF基因表达的变化也与癫痫、阿尔兹海默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调节BDNF水平,可能能够预防和治疗一些神经系统疾病。
2. 生长发育和学习记忆方面的研究在生长发育和学习记忆方面,BDNF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研究表明,在大脑发育早期,BDNF能够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分化,提高神经元的迁移能力;在成年后,BDNF主要参与身体各个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此外,BDNF还能够增强长期记忆的形成,改善学习能力。
3. 药物研究随着人们对BDNF作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BDNF在药物研究方面的应用潜力。
例如,某些新型抗抑郁药中可能会采用增加BDNF的方式来改善抑郁症症状,同时还有研究表明,BDNF对于睡眠及其相关的恢复和保护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一些天然药物和饮食因素(如绿茶、三文鱼等)可能与BDNF水平有关。
三、未来研究方向尽管对于BDNF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未来的研究方向方面仍然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主垦 堡 药塑宣旦 Q 生 旦箜! 鲞箜 § 塑
塑苎 曼 丛
g △ 耻: 墨 业 : : !神 经 生 长 因子治 疗 勃起 功 能 障碍 的研 究进展
马志鹏 王 有 昌
【 摘要 】 近 2 0 年里 , 人们对勃 起功能 障碍 D ) 的基础与 临床性研究取得 了重大进展 。神经生长 因 子作 为一种 重要 的 内分泌调 节 因子 , 能够在不 同 的程 度影 响 N O 、N O S 、P D E等 因子 的作 用 , 从 而在理 论上对 勃起功能 障碍 具有 一定 的治疗 效果 。
础研究已经证实神经生长因子的缺乏与大鼠阴茎勃起功能障 碍有 直接的联系 , 外源性 N G F 可用来治疗糖 尿病大 鼠 E D神 经病 变 以及 勃起 功 能 ¨ J 。但 是对 于 N G F治疗 E D患者 的案 2 . 1 N O 、N O S 与N G F 盆 神经发 挥作用 引起阴茎勃 起 , 是 通 过 副 交 感 神 经 系统 释放 递 质 乙酰 胆碱 ( A c h ) 实 现 的 。而 例 鲜有 报道 。南京 鼓楼 医院戴 玉 田主任 的研 究小组 已经将 A e h发挥 阴茎 血管扩 张引发勃起 作用则是 通过功 能正常 的血 N G F和血管紧张 素受 体抑制剂 等药 物应用于 临床治疗 E D患 者 , 目前有近 2 O 位糖尿病 E D患者正在接受治疗 , 但是效果 管 内皮细胞 释放 内皮 舒 张因子完成 。N O S作为 NO的主要 合
神经生长因子在椎间盘源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2 秦鹏 颈椎退行性变 x 线诊断与年龄差异 的 0 意义『. J 实用医技杂志 ,00 7 3 13 14 】 20 ,( )6 — 6 【1 袁 文. 2] 融合还是置换 :对颈椎融合术 的再认 识 『_ J 巾华医学 杂志 ,0 5 8 ( ) 1 1 . 1 20 ,5 1 1- 4 【2 2 ]张强 , 邹德威 , 马华松 , . 等 人工椎 间盘置换 术治疗 颈椎病 的初 步结果 『. J 颈腰痛杂志 , 1
cii l td [.E rS ie J 0 ,0( ) l c s yJ na u 1 u- pn —.201 1 5 :
4 —41 08 3
Adaetsg n i ae fr atr r e— jcn emetds s at ne o cr e e i
vclitro yfs nJ h pn o ra, ia nebd u i [] e S ie Junl o .T
颈腰痛杂志 2 1 00年第 3 卷第 6期 1
T e ora f evcd naadL nbdna2 1 , o.1 o6 h unl riov i n u r v i 00 V 1 . J oC o 3N
isrme td uin: a a ei td 1 nt u ne fso a c d v rc u yl. s J
c ria eo rsina d fs nJ. pn , evcldc mpes n ui [ S ie o o [
19 2 ( 60 6 5 9 9.4 7 : 7 — 7 . J
fs nJ.S ie 20 2 ( )4— 5 ui [ pn ,0 0,5 1 :14 . o ]
神经生长因子对雄牲动物生殖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平。研究证 明I, 1 雄激素通过与雄激素受体 ( n r e epe , 5 1 A do n eetr g r s A) R结合 , 可促进 N F的表达 。A G R的表达和 N F的表达呈明显 G
的 正 相关 旧。
雄 性 生殖 器官 中广泛 存 在 N F及 其受 体 n re rwhf t 素 。M ub re t的实 验 结 果 显 示 睾酮 能 够 影 响 N F的一 些 G ev o t c r g ao e sugr M1 S 3 1 G rcprr G R, 们 可 能在 雄 性 生 殖 系统 的发 育 、 态 、 能 以 作 用 , 且存 在 复 杂 的交 互 作用 。K th e  ̄4 实验 证 实 , 陆 eet , F ) oN 它 形 功 而 a mb - oS 1 的 雄 及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H 。而且以往多种研究发现 , 大 鼠阉割后导致血清睾酮含量和脑 、 脊髓 、 下颌下腺 N F明显下 G N F在 多种 实 验 动 物 睾 丸 组 织 中均 有 表 达 日说 明 N F参 与 了 降 , 射 睾酮 后 , 、 G , G 注 脑 脊髓 和下 颌 下腺 N F水 平 又恢 复 至 正 常对 照 G
生理 功能方 面也 有重要 作用 。本 文主要论 述 了 NGF对雄性动 物生 殖 系统的 作用 。
关键 词: 经生长 因子 ; 丸组 织; 激素 ; 神 睾 雄 精子
中 图分类号 : 1 S8 3 文 献标识码 : C 文章编 号:0 1 0 6 (0 )2 0 8 -2 1 0 — 7 92 1 0 — 0 9 1
l前 言
15 年 L v Mot e i 蛇 毒 中首 先 发 现 神 经 生 长 因 子 99 ei na i 在 — ln nr o tfc rN FN F的 发 现 被 认 为 是 神 经 科 学 发 展 史 ev g wh at , G ) G er o , 上 的重 要 里 程碑 ,G N F对 于 神 经 细胞 的 生 长 、 育 和 存 活 是 最 为 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owth factor,NGF),属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能够促进神经元的分化,维持神经元的存活。
NGF最早于1953年被Levi-Montalcini等发现,NGF的发现是现代生物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为此,Rita Levi-Montalcini等在1986年被授予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1]。
NGF最初从蛇毒中分离[2],随后,又由鼠颌下腺中分离得到[3]。
虽然几乎在所有的脊椎动物中均发现了NGF,但鼠颌下腺中的NGF含量较丰富,尤其是雄性鼠[4]。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NGF的结构、生物合成以及生物学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鼠颌下腺提取的NGF上。
在小鼠颌下腺中NGF以多聚体形式存在,两个β亚基和两个α亚基及两个γ亚基按照α2β2γ2的形式组成7sNGF复合体[5]。
其中β亚基是具有NGF生物学活性部分,被称为β-NGF,又被称为鼠NGF(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
研究表明,鼠NGF(mNGF)与人NGF(hNGF)同源性达90%[6],并且从鼠颌下腺中提取NGF的工艺比较简便,提取所得NGF活性较高,因此鼠NGF 成为第一个上市的NGF。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已有四家企业生产鼠颌下腺提取的NGF,且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视神经损伤以及促进神经损伤的恢复,疗效显著。
本文主要就NGF的结构与功能、给药途径、临床试验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NGF的结构与功能1.1NGF前体(pro NGF)及成熟NGF NGF在体内以前体形式合成,包括信号肽、前导肽和成熟肽。
信号肽有助于蛋白分泌;前导肽中有两部分保守区域为NGF表达、酶解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以及成熟NGF的分泌所必需的。
目前发现,前导肽还有助于蛋白正确折叠,这类前导肽被称为分子伴侣(intramolecular chaperone,IMC),因此认为前导肽有可能在NGF的折叠过程中发挥分子内分子伴侣作用。
proNGF包含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Seidah等[7]的研究证明,NGF前体中前肽部分能被N糖基化,proNGF的糖基化有助于出内质网。
proNGF会经历N-末端和C-末端的翻译后修饰,形成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成熟NGF。
弗林蛋白酶以及少量激素酶原转化酶能够处理NGF前体N-末端;C-末端的修饰发生在一对Arg残基上。
在小鼠颌下腺内,与β-NGF组成复合物的γ-NGF亚基能够处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徐莉综述,饶春明审校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重组药物室卫生部生物技术产品检定方法及其标准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摘要: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属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之一,自1953年被Levi-Montalcini发现,至今已有60年历史。
本文主要就NGF的结构与功能、给药途径、临床试验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给药途径;临床试验;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Q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03(2014)01-0131-04Advances in research on nerve growth factorXU Li,RAO Chun-mingDivision of Recombinant Biological Products,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Key Laboratory ofMinistry of Health for Research on Qua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of Biotech Products,Beijing10005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RAO Chun-ming,E-mail:raocm@Abstract:As one of the members of neurotrophin family,nerve growth factor(NGF)has been developed for more than60 years since it was discovered by Levi-Montalcini in1953.This paper reviews the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delivery,clinical trial and clincial application of NGF.Key words:Nerve growth factor(NGF);Drug delivery;Clinical trial;Clinical application通讯作者:饶春明,E-mail:raocm@·综述·理proNGF的N-末端和C-末端的Arg残基,促使中间产物和成熟NGF的形成。
此外,自由的NH2末端是NGF结合受体所必需,NGF C-末端112~115位残基的突变能够明显影响NGF的活性,并且能够影响NGF结构的稳定性[8]。
成熟NGF链内共有6个半胱氨酸残基,可对应形成3对链内二硫键,二硫键的形成是NGF具有活性的必要条件。
1.2NGF受体和信号通路在哺乳动物体内存在4种神经营养因子,即NGF、BDNF、NT-3和NT-4/5,它们通过结合4种受体(p75NTR、TrkA、TrkB及TrkC)发挥作用[9-10]。
4种神经营养因子均可结合p75NTR 受体,却选择性地与Trk受体结合。
NGF结合两种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TrkA 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75NTR。
TrkA是成熟NGF 的高亲和力受体;p75NTR是成熟NGF的低亲和力受体。
TrkA受体通过PI3-Akt和Ras-MAP激酶途径促进神经突起的生长和存活。
p75NTR受体通过神经酰胺、p53和JNK途径介导细胞凋亡。
当TrkA与p75NTR共表达时,p75NTR能够增加TrkA受体对NGF的结合力,通过NF-kB和Rho信号途径促进神经突起的生长和存活;然而,如果NGF仅与p75NTR 结合,会促进细胞凋亡。
1.3NGF r的功能NGF可以调节周围和中枢神经元的发育,并维持神经元的存活。
研究发现,NGF能够维持胆碱能神经肌肉节点及交感神经节和维持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存活。
NGF不仅作用于神经系统,还参与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此外,NGF 也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
2NGF的给药途径NGF为水溶性,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在自然状态下几乎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目前上市的鼠颌下腺提取的NGF以肌肉注射方式给药,无法穿透血眼屏障和血脑屏障,用于治疗眼部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通过更改给药途径使NGF穿过血脑屏障和血眼屏障的研究主要如下[11-12]:①脑室注射;②局部给药缓释;③载体偶联穿过血脑屏障(NGF偶联抗转铁蛋白受体抗体);④直接将NGF基因导入脑内特定细胞中;⑤将表达NGF的转基因细胞移植入脑内表达NGF。
张莹等[13]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NGF-PBCA纳米粒,该纳米粒较NGF更容易透过血脑屏障,且显著改善A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吴国彪等[14]采用静脉快速滴注甘露醇,能可逆性暂时开放血脑屏障,从而提高外源性NGF的疗效,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能起到较为明确的作用。
刘军等[15]自制的NGF-脂质体具有一定的脑组织靶向性,能通过血脑屏障。
其机制为制备的脂质体中添加了长循环辅料PEG,有效地延长了NGF-脂质体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时间;表面带有正电荷与血脑屏障内皮细胞基膜上的负电荷相吸,使其聚集于血脑屏障周围;脂质体中添加了甘露糖,能促进血脑屏障的开放;添加P糖蛋白抑制剂,抑制进入脑脊液中的NGF 泵出。
最近研究发现,NGF以滴眼液的形式给药能够增加视网膜和视神经中NGF的含量。
视网膜中的NGF可能来源:NGF直接穿过结膜和虹膜;通过眼球后经视神经传递到视神经节细胞;系统性吸收或穿过血眼屏障。
通过滴眼液的形式给药后,视网膜上的TrkA以及BDNF的合成均有所增加。
可通过滴眼液的形式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或通过鼻和眼部局部对AD小鼠模型给药,NGF能够到达脑部,促使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升高[16]。
3NGF的临床试验3.1人NGF基因的临床试验对于典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NGF是潜在的治疗药物。
AD的发生会导致基底前胆碱能神经元的退变,降低皮质胆碱能神经递质的传递功能,而在基底核中,TrkA和p75NTR专有地存在于胆碱神经元,因此,可以通过NGF维持神经元的存活,增强皮质胆碱能神经递质的传递功能[17]。
目前,被批准用于AD治疗的5种药品中,有4种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这些制剂只能促使极少数的AD初期患者改善认知能力;另外一种药物为NMDA受体非竞争型激动剂。
通过NGF作用减少基底前胆碱能神经元细胞的死亡,也是治疗AD的一种途径,但是成熟的NGF蛋白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这是临床应用的一个障碍。
Mandel[18]通过立体定位注射将表达人NGF的AAV2载体导入到基底核中,用于治疗AD,已完成Ⅰ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Ⅱ期临床试验。
通过长时间的研究表明,该方法比较安全,副作用小,临床研究中的AD患者的认知能力以及大脑皮质代谢均有改善,但是可能会存在局部NGF 过量表达的潜在问题[19]。
3.2重组人NGF的临床试验重组人NGF用于治疗HIV引起的感觉神经病变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NGF能有效缓解神经性头疼。
本次临床试验采取双盲法,但由于局部注射NGF引起的局部疼痛,导致39%的受试者破盲[20]。
重组人NGF用于治疗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的Ⅲ期临床试验,证明了重组人NGF的安全性,但却未能证明其有效性,最终宣告Ⅲ期临床试验失败[21]。
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给药剂量不足,安慰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两次试验受试人群结构组成不同,以及注射用重组人NGF配方的区别等造成[21]。
4NGF的临床应用鼠颌下腺提取的NGF能够有效治疗外周神经损伤[22],持续性角膜缺损、角膜溃疡、干燥性角膜结膜炎、白内障术后愈合、青光眼[23]等,并成功治愈鼻咽癌放疗引起的放射性颞叶坏死[24]。
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目前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及高死亡的创伤性疾病,死亡率高达26%~50%。
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颅脑损伤,目前医疗措施主要针对继发性颅脑损伤进行干预。
大量临床试验均表明NGF在颅脑外伤治疗上有确切疗效[25]。
5展望重组人hNGF用于治疗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Ⅲ期临床试验的失败值得我们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