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常用计算公式及说明
三相电机和单相电机电流计算公式

三相电机和单相电机电流计算公式
分两种状况,常用的就是三相电机和单相电机,两种电压等级的电机计算公式是不同的,一起来分析一下。
三相电机计算公式
三相电机的计算公式I=P÷(√3.U.Cosφ.η),以下图的名牌为例,其中效率未知,一般三相电机的效率是85%以上,铭牌中功率标定值为315KW,表明在额定状态下该电机的输出的功率值,由于电机都会有功率损耗,也就是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不对等。
那么就会产生效率(η)η=P1/P2这个参数,其中P1为输出功率,P2为输入功率,一般鼠笼式电动机的效率需要保持在85%以上。
暂认为n=0.95,把参数代入公式中可以计算出I=315000÷(√3x380x0.87x0.95)≈579A,数值略微有点大,说明这个电机的效率值应当比较高。
以上是三相电机电流的计算方法。
单相电机计算公式
单相电机的计算公式I=P÷(U.Cosφ.η)
U 表示额定电压
I 表示额定电流
cosφ 表示功率因素,不同电机不一样。
单相电机一般取0.95
η 表示效率,不同电机不一样。
单相电机一般取0.75
1台3KW的单相异步电机,求它的额定电流大小?
有了三相电机做比较,单相电机计算电流就没有那么难了,感爱好的可以去试一试哦。
电机常用计算公式及说明

电机常用计算公式及说明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电机电流计算:对于交流电三相四线供电而言,线电压是380,相电压是220,线电压是根号3相电压对于电动机而言一个绕组的电压就是相电压,导线的电压是线电压(指A相B相 C相之间的电压,一个绕组的电流就是相电流,导线的电流是线电流当电机星接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根号3相电压。
三个绕组的尾线相连接,电势为零,所以绕组的电压是220伏当电机角接时:线电流=根号3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
绕组是直接接380的,导线的电流是两个绕组电流的矢量之和功率计算公式 p=根号三UI乘功率因数是对的用一个钳式电流表卡在A B C任意一个线上测到都是线电流极对数与扭矩的关系n=60f/p n: 电机转速 60: 60秒 f: 我国电流采用50Hz p: 电机极对数 1对极对数电机转速:3000转/分;2对极对数电机转速:60×50/2=1500转/分在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电机的极对数越多,电机的转速就越低,但它的扭矩就越大。
所以在选用电机时,考虑负载需要多大的起动扭距。
异步电机的转速n=(60f/p)×(1-s),主要与频率和极数有关。
直流电机的转速与极数无关,他的转速主要与电枢的电压、磁通量、及电机的结构有关。
n=(电机电压-电枢电流*电枢电阻)/(电机结构常数*磁通)。
扭矩公式T=9550*P输出功率/N转速导线电阻计算公式:铜线的电阻率ρ=,R=ρ×L/S(L=导线长度,单位:米,S=导线截面,单位:m㎡)磁通量的计算公式:B为磁感应强度,S为面积。
已知磁场定律为:Φ=BS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H = N × I / Le式中:H为磁场强度,单位为A/m;N为励磁线圈的匝数;I为励磁电流(测量值),单位位A;L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磁路长度,单位为m。
电机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机功率的计算公式电机功率是指电机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通常用瓦特(W)来表示。
电机功率的计算公式是:功率(P)= 电压(V)×电流(I)。
在这个公式中,电压是电机所接收到的电压,单位是伏特(V),电流是电机所消耗的电流,单位是安培(A)。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电机的功率,从而了解电机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电机功率的计算公式是基于电学原理和功率的定义推导而来的。
根据电学原理,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即为功率,这是由欧姆定律和功率定义公式推导而来的。
因此,电机功率的计算公式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公式,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机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对于电机的设计、选择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电机的工作电压和电流来计算电机的功率。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机的实际工作情况,从而为电机的设计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电机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和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机功率计算公式中的电压和电流的含义。
电压是指电机所接收到的电压,它是电机工作的基础,通常由电源提供。
电流是指电机所消耗的电流,它是电机工作时的主要参数,可以反映电机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通过测量电机的电压和电流,我们可以利用功率计算公式来计算电机的功率,从而了解电机的工作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需要根据电机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来计算电机的额定功率。
电机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是电机设计时确定的重要参数,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机的额定工作状态和性能。
通过电机功率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根据电机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来计算电机的额定功率,从而了解电机的额定工作情况。
除了额定功率,我们还可以根据电机的实际工作电压和电流来计算电机的实际功率。
电机的实际工作电压和电流通常会有一定的波动,通过功率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电压和电流来计算电机的实际功率,从而了解电机的实际工作情况。
电机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机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对于电机的设计、选择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刷直流电机常用计算公式

无刷直流电机常用计算公式
1.电磁转矩计算公式:
电磁转矩是无刷直流电机对转子的转动力矩。
电磁转矩的计算公式为:T=Kt*I
其中,T为电磁转矩,Kt为电磁转矩常数,I为电流。
2.电压转换公式:
电压转换公式用于计算电机输入输出之间的电压转换关系。
电压转换
公式为:
V=E+I*R
其中,V为输入电压,E为电机电动势,I为电流,R为电阻。
3.电流计算公式:
电流计算公式用于计算无刷直流电机的电流值。
电流计算公式为:
I=(V-E)/R
其中,I为电流,V为电压,E为电动势,R为电阻。
4.功率计算公式:
功率计算公式用于计算无刷直流电机的功率。
功率计算公式为:
P=V*I
其中,P为功率,V为电压,I为电流。
此外,无刷直流电机还有一些其他常用的计算公式,如转速计算公式、电动势计算公式等,用于计算不同参数之间的关系。
以上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设计和运作无刷直流电
机时进行必要的计算和分析,以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和性能需求的满足。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电机型号和设计参数,结合实际情况进
行公式的具体化和调整。
电机线速度计算公式

电机线速度计算公式电机线速度是指电机转子上某一点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线性距离。
在工程领域中,电机线速度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影响到很多设备和系统的性能。
本文将介绍电机线速度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其应用。
1. 电机线速度的定义电机线速度是指电机转子在运转过程中,某一点的线性速度。
通常使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表示,常见的单位有米/秒(m/s)或者英尺/秒(ft/s)。
2. 电机线速度的计算公式电机线速度的计算可以根据电机的转速和转子上某一点到转轴的距离来进行。
下面是常用的两种电机线速度计算公式:2.1 电机线速度计算公式一v = ω * r其中,v 代表电机线速度,ω 代表电机转速,r 代表转子上某一点到转轴的距离。
2.2 电机线速度计算公式二v = 2 * π * r * n其中,v 代表电机线速度,r 代表转子上某一点到转轴的距离,n 代表电机的转速。
3. 电机线速度计算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电机线速度的计算过程,我们以某台电机为例进行计算。
假设该电机的转速为1200转/分钟(rpm),转子上某一点到转轴的距离为0.1米。
根据电机线速度计算公式二,我们可以得到电机线速度的计算过程如下:v = 2 * π * r * n= 2 * 3.14159 * 0.1 * (1200 / 60)≈ 12.57 * 20≈ 251.2 米/分钟≈ 4.19 米/秒因此,该电机在转速为1200转/分钟、距离为0.1米的条件下,其线速度约为4.19米/秒。
4. 电机线速度的应用电机线速度的计算对于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4.1 机械设计在机械领域中,电机线速度的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设备的运动性能。
例如,在设计传送带系统时,需要根据产量和工作速度来确定电机的线速度,以保证物料的流动效率和稳定性。
4.2 制造与加工在制造与加工领域中,电机线速度的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切削工具的适用范围和最佳工作参数。
通过控制电机转速和转子上某一点的距离,可以有效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切削速度,以达到更好的加工效果。
电机转速和扭矩计算公式

电机转速和扭矩计算公式电机转速公式:n=60f/Pn=转速,f=电源频率,P=磁极对数电机扭矩公式:T=9550P/nT是扭矩,单位N·m P是输出功率,单位KW n是电机转速,单位r/min扭矩和功率及转速的关系式,是电机学中常用的关系式,近期在百度知道上常有看到关于扭矩和功率及转速的相关计算式的问答,一般回答者都是直接给出计算公式,公式中的常数采用近似值,常数往往不容易记住,本文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方便的记住这些公式,并在工程应用中熟练的使用。
一记住扭矩和功率的公式形式扭矩和功率及转速的关系式一般用于描述电机的转轴的做功问题,扭矩越大,轴功率越大;转速越高,轴功率越大,扭矩和转速都是产生轴功率的必要条件,扭矩为零或转速为零,输出轴功率为零。
因此,电机空转或堵转就是轴功率等于零的两个特例。
功率和扭矩及转速成正比,扭矩和功率的关系式具有如下形式:P=aTN上式中,a为常数,对应的有:T=(1/a)(1/N)P即扭矩和功率成正比,和转速成反比。
记忆方法:记住扭矩T和功率P成正比,扭矩T和转速N成反比,而系数a 不必记忆。
二记住力做功的基本公式提问者通常都知道上述关系式,问题的焦点在于常数a的具体数值。
如果不是经常使用该公式,的确很难记住这个常数,本人亦是如此。
不过,只要记住扭矩和转速公式的推导方式,可以很快推导出结果,得到系数a的准确值。
我们知道力学中力做功的功率计算公式为:P=FV (2)上述公式为力做功的基本公式。
然而,基本公式中没有出现扭矩T和转速N。
如果我们注意到:扭矩实际上就是力学上的力矩。
就很容易联想到扭矩T和力F的关系。
由于力矩等于力F和力臂的乘积,而力臂是轴的半径r,因此有:T=Fr或F=T/r(3)图2 扭矩和力臂的关系记忆方法:扭矩的单位是N.m,N是力的单位,m是长度的单位,因此,力等于扭矩除以长度,而长度就是半径r。
三掌握角速度和速度的转换方法第二节告诉我们,扭矩与轴的半径有关,可是,扭矩和功率的关系式(1)中,并无轴半径的参数r,也无力做功基本公式(2)中的速度V。
电机常用计算公式及说明

电机电流计算:对于交流电三相四线供电而言,线电压是380,相电压是220,线电压是根号3相电压对于电动机而言一个绕组的电压就是相电压,导线的电压是线电压(指A相 B相 C相之间的电压,一个绕组的电流就是相电流,导线的电流是线电流当电机星接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根号3相电压。
三个绕组的尾线相连接,电势为零,所以绕组的电压是220伏当电机角接时:线电流=根号3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
绕组是直接接380的,导线的电流是两个绕组电流的矢量之和功率计算公式 p=根号三UI乘功率因数是对的用一个钳式电流表卡在A B C任意一个线上测到都是线电流极对数与扭矩的关系n=60f/p n: 电机转速 60: 60秒 f: 我国电流采用50Hz p: 电机极对数 1对极对数电机转速:3000转/分;2对极对数电机转速:60×50/2=1500转/分在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电机的极对数越多,电机的转速就越低,但它的扭矩就越大。
所以在选用电机时,考虑负载需要多大的起动扭距。
异步电机的转速n=(60f/p)×(1-s),主要与频率和极数有关。
直流电机的转速与极数无关,他的转速主要与电枢的电压、磁通量、及电机的结构有关。
n=(电机电压-电枢电流*电枢电阻)/(电机结构常数*磁通)。
扭矩公式T=9550*P输出功率/N转速导线电阻计算公式:铜线的电阻率ρ=0.0172,R=ρ×L/S(L=导线长度,单位:米,S=导线截面,单位:m㎡)磁通量的计算公式:B为磁感应强度,S为面积。
已知高斯磁场定律为:Φ=BS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H = N × I / Le式中:H为磁场强度,单位为A/m;N为励磁线圈的匝数;I为励磁电流(测量值),单位位A;L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磁路长度,单位为m。
磁感应强度计算公式:B = Φ / (N × Ae)B=F/IL u磁导率 pi=3.14 B=uI/2R 式中:B为磁感应强度,单位为Wb/m^2;Φ为感应磁通(测量值),单位为Wb;N为感应线圈的匝数;A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截面积,单位为m^2。
电机动载荷计算公式

电机动载荷计算公式
电机动载荷计算是在设计和运行电机系统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准确计算电机的动载荷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电机所能承受的负荷,并确定电机的额定功率和工作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电机动载荷计算公式。
1. 动载荷力(F)的计算公式:
F = ma
其中,F表示动载荷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质量和加速度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确定。
2. 动载荷扭矩(T)的计算公式:
T = Fr × r
其中,T表示动载荷扭矩,Fr表示动载荷力的垂直分量,r表示力臂的长度。
力臂的长度可以根据系统的结构和特点来确定。
3. 动载荷功率(P)的计算公式:
P = T × ω
其中,P表示动载荷功率,T表示动载荷扭矩,ω表示角速度。
角速度可以由转速和齿轮比等参数计算得到。
这些公式提供了计算电机动载荷的基本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摩擦、电磁阻力等。
因此,在具体设计或运行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技术手册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
总而言之,电机动载荷计算公式能够帮助工程师评估电机所能承受的负载,确定电机的额定功率和工作效率。
通过精确计算动载荷力、扭矩和功率,工程师可以确保电机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并满足工程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电流计算:对于交流电三相四线供电而言,线电压是380,相电压是220,线电压是根号3相电压对于电动机而言一个绕组的电压就是相电压,导线的电压是线电压(指A相B相C相之间的电压,一个绕组的电流就是相电流,导线的电流是线电流当电机星接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根号3相电压。
三个绕组的尾线相连接,电势为零,所以绕组的电压是220伏当电机角接时:线电流=根号3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
绕组是直接接380的,导线的电流是两个绕组电流的矢量之和功率计算公式p=根号三UI乘功率因数是对的用一个钳式电流表卡在ABC任意一个线上测到都是线电流极对数与扭矩的关系n=60f/p n: 电机转速60 : 60秒f: 我国电流采用50Hz p: 电机极对数1对极对数电机转速:3000转/分;2对极对数电机转速:60X 50/2=1500 转/分在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电机的极对数越多,电机的转速就越低,但它的扭矩就越大。
所以在选用电机时,考虑负载需要多大的起动扭距。
异步电机的转速n=(60f/p)x (1 -s),主要与频率和极数有关。
直流电机的转速与极数无关,他的转速主要与电枢的电压、磁通量、及电机的结构有关。
n=(电机电压-电枢电流*电枢电阻)/(电机结构常数*磁通)。
扭矩公式T=9550*P输出功率/N转速导线电阻计算公式:铜线的电阻率p= 0.0172 ,R = pX L/S(L =导线长度,单位:米,S =导线截面,单位:m m2)磁通量的计算公式:B为磁感应强度,S为面积。
已知高斯磁场定律为:①=BS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H = N x I / Le式中:H为磁场强度,单位为A/m; N为励磁线圈的匝数;I为励磁电流(测量值),单位位A;Le 为测试样品的有效磁路长度,单位为m磁感应强度计算公式:B =①/ (N X Ae) B=F/IL u磁导率pi=3.14 B=uI/2R 式中:B为磁感应强度,单位为Wb/m A2;①为感应磁通(测量值),单位为Wb N为感应线圈的匝数;A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截面积,单位为mA2o感应电动势1) E = n△①/ △ t (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 n:感应线圈匝数,△①/ △ t:磁通量的变化率}磁通量变化率=磁通量变化量/时间磁通量变化量=变化后的磁通量-变化前的磁通量2) E = 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L:有效长度(m)}3)Em= nBSw (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4) E = BL2® /2 (导体一端固定以3旋转切割){3 :角速度(rad/s), V:速度(m/s)}三相的计算公式:P= 1.732 X U X I X cos $cos)是电机的额定功率因数,额定功率因数是指电机在额定工作状态下运行时,定子相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功率因数:阻性负载=1,感性负载~ 0.7〜0.85之间,P=功率:W)单相的计算公式:p= U X I X cos $空开选择应根据负载电流,空开容量比负载电流大20〜30%付近。
公式是通用的:P= 1.732 X IU X功率因数X效率(三相的)单相的不乘1.732 (根号3)空开的选择一般选总体额定电流的 1.2-1.5倍即可。
经验公式为:380V电压,每千瓦2A, 660V电压,每千瓦1.2A,3000V电压,4千瓦1A,6000V电压,8千瓦1A。
3KW以上,电流=2*功率;3KW及以下电流=2.5*功率功率因数(用有功电量除以无功电量,求反正切值后再求正弦值)功率因数cos①=cosarctg(无功电量/有功电量)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功率因数cos @ (符号打不出来用@代替一下)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的平方+无功功率Q的平方)再开平方而功率因数cos @ =有功功率P/视在功率S求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请详细说明下。
(变压器为单相变压器)另外无功功率的降低会使有功功率也降低么?反之无功功率的升高也会使有功功率升高么?答:有功功率=I*U*cos $ 即额定电压乘额定电流再乘功率因数单位为瓦或千瓦无功功率=l*U*sin $ ,单位为乏或千乏.I*U为容量,单位为伏安或千伏安.无功功率降低或升高时,有功功率不变.但无功功率降低时,电流要降低,线路损耗降低,反之, 线路损耗要升高.什么叫无功功率?为什么叫无功?无功是什么意思?答:无功功率与功率因数许多用电设备均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如配电变压器、电动机等,它们都是依靠建立交变磁场才能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为建立交变磁场和感应磁通而需要的电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因此,所谓的”无功"并不是”无用”的电功率,只不过它的功率并不转化为机械能、热能而已;因此在供用电系统中除了需要有功电源外,还需要无功电源,两者缺一不可。
无功功率单位为乏(Var)。
许多用电设备均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如配电变压器、电动机等,它们都是依靠建立交变磁场才能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为建立交变磁场和感应磁通而需要的电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因此,所谓的”无功"并不是”无用”的电功率,只不过它的功率并不转化为机械能、热能而已;因此在供用电系统中除了需要有功电源外,还需要无功电源,两者缺一不可。
在功率三角形中,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称为功率因数cos $ ,其计算公式为:cos $ =P/S=P/[(P2+Q2)A(1/2)]P为有功功率,Q为无功功率。
在电力网的运行中,功率因数反映了电源输出的视在功率被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希望的是功率因数越大越好。
这样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可以降到最小,视在功率将大部分用来供给有功功率,从而提高电能输送的功率。
1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1) 大量的电感性设备,如异步电动机、感应电炉、交流电焊机等设备是无功功率的主要消耗者。
据有关的统计,在工矿企业所消耗的全部无功功率中,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占了60%〜70%;而在异步电动机空载时所消耗的无功又占到电动机总无功消耗的60%〜70%。
所以要改善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就要防止电动机的空载运行并尽可能提高负载率。
(2) 变压器消耗的无功功率一般约为其额定容量的10%〜15%,它的空载无功功率约为满载时的1/3。
因而,为了改善电力系统和企业的功率因数,变压器不应空载运行或长期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
(3) 供电电压超出规定范围也会对功率因数造成很大的影响。
当供电电压高于额定值的10%时,由于磁路饱和的影响,无功功率将增长得很快,据有关资料统计,当供电电压为额定值的110%时,一般无功将增加35%左右。
当供电电压低于额定值时,无功功率也相应减少而使它们的功率因数有所提高。
但供电电压降低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
所以,应当采取措施使电力系统的供电电压尽可能保持稳定。
无功补偿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3种:低压个别补偿、低压集中补偿、高压集中补偿。
下面简单介绍这3种补偿方式的适用范围及使用该种补偿方式的优缺点。
(1) 低压个别补偿:低压个别补偿就是根据个别用电设备对无功的需要量将单台或多台低压电容器组分散地与用电设备并接,它与用电设备共用一套断路器。
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电机同时投切。
随机补偿适用于补偿个别大容量且连续运行(如大中型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以补励磁无功为主。
低压个别补偿的优点是:用电设备运行时,无功补偿投入,用电设备停运时,补偿设备也退出,因此不会造成无功倒送。
具有投资少、占位小、安装容易、配置方便灵活、维护简单、事故率低等优点。
⑵低压集中补偿:低压集中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开关接在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侧,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根据低压母线上的无功负荷而直接控制电容器的投切。
电容器的投切是整组进行,做不到平滑的调节。
低压补偿的优点:接线简单、运行维护工作量小,使无 功就地平衡,从而提高配变利用率,降低网损,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是目前无功补偿中常用 的手段之一。
⑶高压集中补偿:高压集中补偿是指将并联电容器组直接装在变电所的 6〜10kV 高压母线上的补偿方式。
适用于用户远离变电所或在供电线路的末端, 用户本身又有一定的高压负荷时,可以减少对电力系统无功的消耗并可以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 补偿装置根据负荷的大小自动投切,从而合理地提高了用户的功率因数, 避免功率因数降低导致电费的增加。
同时便于运行维护, 补偿效益高。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是不需要任何补偿设备投资,仅采取各种管理上或技术上的手段来减少各种用电设备所消耗的无功功率,这是一种最经济的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1) 合理使用电动机;(2) 提高异步电动机的检修质量;(3) 采用同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消耗的有功功率取决于电动机上所带机械负荷的大小,而无功功率取决于转子中的励磁电流大小,在欠励状态时,定子绕组向电网”吸取"无功,在过励状态时,定子绕组向电网”送出”无功。
因此,对于恒速长期运行的大型机构设备可以采用 同步电动机作为动力。
异步电动机同步运行就是将异步电动机三相转子绕组适当连接并通入直流励磁电流, 使其呈同步电动机运行,这就是 ”异步电动机同步化”。
⑷ 合理选择配变容量,改善配变的运行方式:对负载率比较低的配变,一般采取”撤、换、并、停”等方法,使其负载率提高到最佳值,从而改善电网的自然功率因数。
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除了同步电机外, 器,这4种装置又称为无功补偿装置。
性无功。
(1)同步电机:同步电机中有发电机、电动机及调相机 ① 同步发电机:同步发电机是唯一的有功电源, 同时又是最基本的无功电源,当其在额定状态下运行时,可以发出无功功率:Q=Sx sin $ =P X tg $其中:Q 、S P 、$是相对应的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角。
发电机正常运行时,以滞后功率因数运行为主,向系统提供无功,但必要时,也可以减小励磁 电流,使功率因数超前,即所谓的”进相运行”,以吸收系统多余的无功。
② 同步调相机:同步调相机是空载运行的同步电机, 它能在欠励或过励的情况下向系统吸收或供出无功, 装有自励装置的同步电机能根据电压平滑地调节输入或输出的无功功率, 这是其优点。
但它的有功损耗大、运行维护复杂、响应速度慢,近来已逐渐退出电网运行。
③ 并联电容器:并联电容器补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无功电源,由于通过电容器的交变电流在相位上正好超前于电容器极板上的电压,相反于电感中的滞后,由此可视为向电网”发?quot;无功功还有静电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以及静止无功发生 除电容器外,其余几种既能吸收容性无功又能吸收感3种。
率:Q=U2/Xc其中:Q U、Xc分别为无功功率、电压、电容器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