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颜色原理(颜色的相加与相减)
混合颜色原理(颜色的相加与相减)

讲到绘画、图像,自然离不开谈颜色,所有的图案都是由基本形状和颜色组成,颜色构成了我们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我们将要了解颜色的原理,它将是我们美工的基础。
(一) 三基色原理在中学的物理课中我们可能做过棱镜的试验,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逐渐过渡的色谱,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就是可见光谱。
其中人眼对红、绿、蓝最为敏感,人的眼睛就像一个三色接收器的体系,大多数的颜色可以通过红、绿、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
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
这是色度学的最基本原理,即三基色原理。
三种基色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有其它两种颜色合成。
红绿蓝是三基色,这三种颜色合成的颜色范围最为广泛。
红绿蓝三基色按照不同的比例相加合成混色称为相加混色。
红色+绿色=黄色绿色+蓝色=青色红色+蓝色=品红红色+绿色+蓝色=白色黄色、青色、品红都是由两种及色相混合而成,所以它们又称相加二次色。
另外:红色+青色=白色绿色+品红=白色蓝色+黄色=白色所以青色、黄色、品红分别又是红色、蓝色、绿色的补色。
由于每个人的眼睛对于相同的单色的感受有不同,所以,如果我们用相同强度的三基色混合时,假设得到白光的强度为100%,这时候人的主观感受是,绿光最亮,红光次之,蓝光最弱。
除了相加混色法之外还有相减混色法。
在白光照射下,青色颜料能吸收红色而反射青色,黄色颜料吸收蓝色而反射黄色,品红颜料吸收绿色而反射品红。
也就是:白色-红色=青色白色-绿色=品红白色-蓝色=黄色另外,如果把青色和黄色两种颜料混合,在白光照射下,由于颜料吸收了红色和蓝色,而反射了绿色,对于颜料的混合我们表示如下:颜料(黄色+青色)=白色-红色-蓝色=绿色颜料(品红+青色)=白色-红色-绿色=蓝色颜料(黄色+品红)=白色-绿色-蓝色=红色以上的都是相减混色,相减混色就是以吸收三基色比例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颜色的。
所以有把青色、品红、黄色称为颜料三基色。
三原色混色原理理论

三原色混色原理理论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三原色混色原理理论三原色,所谓三原色,就是指这三种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它色可由这三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色彩学上将这三个独立的色称为三原色。
混色理论色彩的混合分为加法混合和减法混合,色彩还可以在进入视觉之后才发生混合,称为中性混合。
(一)加法混合加法混合是指色光的混合,两种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会提高,混合色的光的总亮度等于相混各色光亮度之和。
色光混合中,三原色是朱红、翠绿、蓝紫。
这三色光是不能用其它别的色光相混而产生的。
而:朱红光+翠绿光=黄色光翠绿光+蓝紫光=蓝色光蓝紫光+朱红光=紫红色光黄色光、蓝色光、紫色光为间色光。
如果只通过两种色光混合就能产生白色光,那么这两种光就是互为补色。
例如:朱红色光与蓝色光;翠绿色光与紫色光;蓝紫色光与黄色光。
(二)减法混合减法混合主要是指的色料的混合。
白色光线透过有色滤光片之后,一部分光线被反射而吸收其余的光线,减少掉一部分辐射功率,最后透过的光是两次减光的结果,这样的色彩混合称为减法混合。
一般说来,透明性强的染料,混合后具有明显的减光作用。
减法混合的三原色是加法混合的三原色的补色,即:翠绿的补色红(品红)、蓝紫的补色黄(淡黄)、朱红的补色蓝(天蓝)。
用两种原色相混,产生的颜色为间色:红色+蓝色=紫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蓝色=绿色如果两种颜色能产生灰色或黑色,这两种色就是互补色。
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相混,所得的色可以是黑色或黑灰色。
在减法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会有所下降。
(三)中性混合中性混合是基于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所产生的视觉色彩混合,而并不变化色光或发光材料本身,混色效果的亮度既不增加也不减低,所以称为中性混合。
有两种视觉混合方式:A:颜色旋转混合:把两种或多种色并置于一个圆盘上,通过动力令其快速旋转,而看到的新的色彩。
色光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

色光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
色光的加法原理是指当不同颜色的光线叠加时所产生的新颜色是它们各自颜色的叠加之和。
例如,当红色光和绿色光叠加时,会产生黄色光。
这是因为红色光与绿色光的波长和频率相加得到黄色光的波长和频率。
色光的减法原理是指当两种颜色的光线重叠时,会产生与两者之间差异颜色的现象。
例如,当红色光和蓝色光重叠时,会产生洋红色光。
这是因为红色光和蓝色光的波长和频率差异所致。
总的来说,色光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是用来描述不同颜色光线叠加时产生新颜色的规律。
色彩混合原理

红黄蓝A:原色理论三原色,所谓三原色,就是指这三种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他色可由这三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色彩学上将这三个独立的色称为三原色。
B:混色理论色彩的混合分为加法混合和减法混合,色彩还可以在进入视觉之后才发生混合,称为中性混合。
(一)加法混合加法混合是指色光的混合,两种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会提高,混合色的光的总亮度等于相混各色光亮度之和。
色光混合中,三原色是朱红、翠绿、蓝紫。
这三色光是不能用其它别的色光相混而产生的。
而:朱红光+翠绿光=黄色光翠绿光+蓝紫光=蓝色光蓝紫光+朱红光=紫红色光黄色光、蓝色光、紫色光为间色光。
如果只通过两种色光混合就能产生白色光,那么这两种光就是互为补色。
例如:朱红色光与蓝色光;翠绿色光与紫色光;蓝紫色光与黄色光。
(二)减法混合减法混合主要是指的色料的混合。
白色光线透过有色滤光片之后,一部分光线被反射而吸收其余的光线,减少掉一部分辐射功率,最后透过的光是两次减光的结果,这样的色彩混合称为减法混合。
一般说来,透明性强的染料,混合后具有明显的减光作用。
减法混合的三原色是加法混合的三原色的补色,即:翠绿的补色红(品红)、蓝紫的补色黄(淡黄)、朱红的补色蓝(天蓝)。
用两种原色相混,产生的颜色为间色:红色+蓝色=紫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蓝色=绿色或黑灰色。
在减法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会有所下降。
(三)中性混合中性混合是基于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所产生的视觉色彩混合,而并不变化色光或发光材料本身,混色效果的亮度既不增加也不减低,所以称为中性混合。
有两种视觉混合方式:A:颜色旋转混合:把两种或多种色并置于一个圆盘上,通过动力令其快速旋转,而看到的新的色彩。
颜色旋转混合效果在色相方面与加法混合的规律相似,但在明度上却是相混各色的平均值。
B:空间混合:将不同的颜色并置在一起,当它们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小到一定程度时,这些不同的颜色刺激就会同时作用到视网膜上非常邻近的部位的感光细胞,以致眼睛很难将它们独立地分辨出来,就会在视觉中产生色彩的混合,这种混合称空间混合。
加法混色与减法混色的原理

加法混色与减法混色的原理加法混色和减法混色是色彩学中的两种基本原理,用于描述光的混合过程和颜色形成的机制。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感知到各种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就需要通过加法混色和减法混色的原理来解释。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加法混色。
加法混色是指通过将多个色光叠加在一起,从而形成新的颜色的过程。
这种混合方式主要应用于光的混合中,比如在彩色电视、投影仪和计算机屏幕中。
在加法混色中,混合的颜色是通过不同波长的光叠加在一起,使人眼同时感知到多种颜色而形成的。
加法混色的原理基于三基色理论,即红、绿和蓝。
这三种颜色是人类视觉系统能够感知到的最基本的颜色。
在加法混色中,当红、绿和蓝三种光线以相等的强度叠加时,我们会感知到白光。
这是因为红、绿和蓝三种光线叠加所引起的光线强度增加,使我们的眼睛感知到了白色。
当两种色光以不同的强度叠加时,我们会感知到其他的颜色,如黄色、紫色、青色等。
加法混色的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说明。
我们可以用三个独立的光源,分别发出红、绿和蓝三种光线。
当我们将这三种光线以相等的强度叠加在一起时,我们会看到一个白色的光。
如果我们调节其中一种光的强度,我们就会感知到其他的颜色。
例如,如果我们增加红光的强度,我们会感知到一个橙色;如果我们增加蓝光的强度,我们会感知到一个紫色。
这就是加法混色的原理。
与加法混色相反,减法混色是指通过将多种颜色的光线经过过滤或吸收的方式混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新的颜色。
减法混色主要应用于颜料混合和打印颜色的形成中。
在减法混色中,混合的颜色是通过吸收或过滤掉某些波长的光线而形成的。
减法混色的原理基于三原色理论,即青、品红和黄。
这三种颜色是色料系统中的基本颜色。
在减法混色中,当青、品红和黄三种颜色的颜料叠加在一起时,它们会吸收掉彼此的补色,而剩下的部分则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中,使我们感知到新的颜色。
减法混色的原理同样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说明。
我们可以用三种颜料,分别是青色、品红色和黄色。
色彩混合原理(加色法与减色法)

色彩混合原理颜色模型颜色模型简介RGB颜色模型RGB颜色模型是最佳的色彩模式,可以提供全屏幕的24bit的颜色范围,即真彩色显示。
但是,如果将RGB模式用于打印就不是最佳的了,会损失一部分亮度,比较鲜艳的色彩肯定会失真的。
CMYK颜色模型CMYK(cyan,magenta,yellow)颜色空间应用于印刷工业,印刷业通过青(C)、品(M)、黄(Y)三原色油墨的不同网点面积率的叠印来表现丰富多彩的颜色和阶调,这便是三原色的CMY 颜色空间。
实际印刷中,一般采用青(C)、品(M)、黄(Y)、黑(BK)四色印刷,在印刷的中间调至暗调增加黑版。
当红绿蓝三原色被混合时,会产生白色,但是当混合蓝绿色、紫红色和黄色三原色时会产生黑色。
既然实际用的墨水并不会产生纯正的颜色,黑色是包括在分开的颜色,而这模型称之为CMYK。
CMYK颜色空间是和设备或者是印刷过程相关的,则工艺方法、油墨的特性、纸张的特性等,不同的条件有不同的印刷结果。
所以CMYK颜色空间称为与设备有关的表色空间。
而且,CMYK具有多值性,也就是说对同一种具有相同绝对色度的颜色,在相同的印刷过程前提下,可以用分种CMYK数字组合来表示和印刷出来。
这种特性给颜色管理带来了很多麻烦,同样也给控制带来了很多的灵活性。
在印刷过程中,必然要经过一个分色的过程,所谓分色就是将计算机中使用的RGB颜色转换成印刷使用的CMYK 颜色。
在转换过程中存在着两个复杂的问题,其一是这两个颜色空间在表现颜色的范围上不完全一样,RGB的色域较大而CMYK则较小,因此就要进行色域压缩;其二是这两个颜色都是和具体的设备相关的,颜色本身没有绝对性。
因此就需要通过一个与设备无关的颜色空间来进行转换,即可以通过以上介绍的XYZ或LAB色空间来进行转换。
Lab颜色模型Lab颜色模型是有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于1976年公布的一种颜色模型,Lab颜色模型弥补了RGB和CMYK两种色彩模式的不足。
[Re]【色彩的三种混合原理】
![[Re]【色彩的三种混合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52f8c7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17.png)
[Re]【⾊彩的三种混合原理】X⾊彩的混合原理分加光混合、减光混合和中性混合三种。
了解并深识这些原理,⾃然⽽然明⽩绘画中的⾊彩处理。
1、加光混合 属于照光的混合。
将光源体辐射的光合照⼀处,可以产⽣出新的⾊光。
例如⾯前⼀堵⽯灰墙,没有光照时.它在⿊暗中,眼睛看不到它。
墙⾯只被红光照亮时呈红⾊,只被绿光照亮时呈绿⾊,红绿光所照的墙⾯则呈黄⾊,⽽这黄⾊的⾊相与纯度便在红绿⾊之间,其亮度⾼于红,也⾼于绿,接近红绿亮度之和、由于投照光混合之后变亮了,所以称为加光混合 从投照光混合的实验中可以知道:朱红、翠绿、蓝三种⾊光是原⾊光,同原⾊光双双混合,⼜可以混合出黄、青、紫红三种间⾊光。
⼀种原⾊光和另外两种原⾊光混合出的间⾊光称为互补⾊光。
例如翠绿和紫红,黄与蓝,朱红与青等,三组都是互补⾊光,⽽互补⾊光依照⼀定的⽐例混合,可以得到⽩⾊光。
2、减光混合 指不能发光,却能将照来的光吸掉⼀部分,将剩下的光反射出去的⾊料的混合。
⾊料不同,吸收⾊光的波长与亮度的能⼒也不同。
⾊料混合之后形成的新⾊料,⼀般都能增强吸光的能⼒,削弱反光的亮度。
在投照光不变的条件下,新⾊料的反光能⼒低于混合前的⾊料的反光能⼒的平均数,因此,新⾊料的明度降低了,纯度也降低了,所以称为减光混合。
减光混合分⾊料的直接混合与透明⾊料的叠置⾊料直接混合的三元⾊是品红(不含黄⾊的红),柠檬黄和青(绝对不含黄和红⾊,如天光蓝,不是普蓝和群青,也不是酞青蓝)。
每两个原⾊依不同⽐例混合,可以化为若⼲间⾊,其中橙、绿、紫是典型的间⾊。
以光混合间的纯度往往不够⾼,在实际⼯作中,往往依橙化⼯⼚⽣产的纯度更⾼的间⾊,⽽不⽤减光混合间⾊。
三个原⾊⼀起混合出的新⾊称为复⾊。
⼀个原⾊与另外两个原⾊混合出的间⾊相混,也称为复⾊。
复⾊种类很多,纯度⽐较低,⾊相不鲜明。
三原⾊依⼀定⽐例可以调出⿊⾊或深灰⾊。
⼀原⾊与相对⽴的间⾊可以依均等的份量调出⿊⾊或深灰⾊,这两⾊就被称为⾊料⽆补⾊。
混合颜色原理(颜色的相加与相减)

讲到绘画、图像,自然离不开谈颜色,所有的图案都是由基本形状和颜色组成,颜色构成了我们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我们将要了解颜色的原理,它将是我们美工的基础.(一)三基色原理在中学的物理课中我们可能做过棱镜的试验,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逐渐过渡的色谱,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就是可见光谱.其中人眼对红、绿、蓝最为敏感,人的眼睛就像一个三色接收器的体系,大多数的颜色可以通过红、绿、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
这是色度学的最基本原理,即三基色原理。
三种基色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有其它两种颜色合成。
红绿蓝是三基色,这三种颜色合成的颜色范围最为广泛。
红绿蓝三基色按照不同的比例相加合成混色称为相加混色。
红色+绿色=黄色绿色+蓝色=青色红色+蓝色=品红红色+绿色+蓝色=白色黄色、青色、品红都是由两种及色相混合而成,所以它们又称相加二次色。
另外:红色+青色=白色绿色+品红=白色蓝色+黄色=白色所以青色、黄色、品红分别又是红色、蓝色、绿色的补色。
由于每个人的眼睛对于相同的单色的感受有不同,所以,如果我们用相同强度的三基色混合时,假设得到白光的强度为100%,这时候人的主观感受是,绿光最亮,红光次之,蓝光最弱。
除了相加混色法之外还有相减混色法。
在白光照射下,青色颜料能吸收红色而反射青色,黄色颜料吸收蓝色而反射黄色,品红颜料吸收绿色而反射品红.也就是:白色—红色=青色白色—绿色=品红白色-蓝色=黄色另外,如果把青色和黄色两种颜料混合,在白光照射下,由于颜料吸收了红色和蓝色,而反射了绿色,对于颜料的混合我们表示如下:颜料(黄色+青色)=白色-红色—蓝色=绿色颜料(品红+青色)=白色-红色-绿色=蓝色颜料(黄色+品红)=白色-绿色—蓝色=红色以上的都是相减混色,相减混色就是以吸收三基色比例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颜色的。
所以有把青色、品红、黄色称为颜料三基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到绘画、图像,自然离不开谈颜色,所有的图案都是由基本形状和颜色组成,颜色构成了
我们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我们将要了解颜色的原理,它将是我们美工的基础。
(一)三基色原理
在中学的物理课中我们可能做过棱镜的试验,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逐渐过渡的色谱,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就是可见光谱。
其中人眼对红、绿、蓝最为敏感,人的眼睛就像一个三色接收器的体系,大多数的颜色可以通过红、绿、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
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
这是色度学的最基本原理,即三基色原理。
三种基色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有其它两种颜色合成。
红绿蓝是三基色,这三种颜色合成的颜色范围最为广泛。
红绿蓝三基色按照不同的比例相加合成混色称为相加混色。
红色+绿色=黄色
绿色+蓝色=青色
红色+蓝色=品红
红色+ 绿色+ 蓝色= 白色
黄色、青色、品红都是由两种及色相混合而成,所以它们又称相加二次色。
另外:
红色+青色=白色
绿色+品红=白色
蓝色+黄色=白色
所以青色、黄色、品红分别又是红色、蓝色、绿色的补色。
由于每个人的眼睛对于相同的单色的感受有不同,所以,如果我们用相同强度的三基色混合时,假设得到白光的强度为100% ,这时候人的主观感受是,绿光最亮,红光次之,蓝光最弱。
除了相加混色法之外还有相减混色法。
在白光照射下,青色颜料能吸收红色而反射青色,黄色颜料吸收蓝色而反射黄色,品红颜料吸收绿色而反射品红。
也就是:
白色-红色= 青色
白色-绿色= 品红
白色-蓝色= 黄色
另外,如果把青色和黄色两种颜料混合,在白光照射下,由于颜料吸收了红色和蓝色,而反
射了绿色,对于颜料的混合我们表示如下:
颜料(黄色+青色)=白色-红色-蓝色=绿色颜料(品红+青色)=白色-红色-绿色=蓝色颜料(黄色+品红)=白色-绿色-蓝色=红色以上的都是相减混色,相减混色就是以吸收三基色比例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颜色的。
所以有把青色、品红、黄色称为颜料三基色。
颜料三基色的混色在绘画、印刷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颜料三基色
中,红绿蓝三色被称为相减二次色或颜料二次色。
在相减二次色中有:
(青色+黄色+品红)=白色-红色-蓝色-绿色=黑色
用以上的相加混色三基色所表示的颜色模式称为RGB模式,而用相减混色三基色原理所表示
的颜色模式称为CMYK 模式,它们广泛运用于绘画和印刷领域。
RGB 模式是绘图软件最常用的一种颜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处理图像比较方便,而且,
RGB 存储的图像要比CMYK 图像要小,可以节省内存和空间。
CMYK模式是一种颜料模式,所以它属于印刷模式,但本质上与RGB模式没有区别,只是产生颜色的方式不同。
RGB为相加混色模式,CMYK为相减混色模式。
例如,显示器采用RGB
模式,就是因为显示器是电子光束轰击荧光屏上的荧光材料发出亮光从而产生颜色。
当没有
光的时候为黑色,光线加到最大时为白色。
而打印机呢?它的油墨不会自己发出光线。
因而只有采用吸收特定光波而反射其它光的颜色,所以需要用减色法来解决。
(二)、HLS(色相、亮度、饱和度)原理
HLS 是Hue(色相)、Luminance(亮度)、Saturation(饱和度)。
色相是颜色的一种属性,它实质上是色彩的基本颜色,即我们经常讲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每一种代表一种色相。
色相的调
整也就是改变它的颜色。
亮度就是各种颜色的图形原色(如RGB 图像的
原色为R、G、B 三种或各种自的色相)的明暗度,亮度调整也就是明暗度的调整。
亮度范围从0 到255 ,共分为256 个等级。
而我们通常讲的灰度图像,就是在纯白色和纯黑色之间划分了256 个级别的亮度,也就是从白到灰,再转黑。
同理,在RGB 模式中则代表个原
色的明暗度,即红绿蓝三原色的明暗度,从浅到深。
饱和度是指图像颜色的彩度. 对于每一种颜色都有一种人为规定的标准颜色,饱和度就是用
描述颜色与标准颜色之间的相近程度的物理量。
调整饱和度就是调整图像的彩度。
将一个图
像的饱和度条为零时,图像则变成一个灰度图像,大家在电视机上可以试一式调整饱和度按
钮。
另外还有一个概念,就是对比度。
对比度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异。
对比度越大,两种颜色之间的相差越大,反之,就越接近。
如,一幅灰度图像提高它的对比度会更加黑白分明,调到的极限时。